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下載 :經咒頌念

 

法界的根源《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第六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菩薩,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我們上一次已經把五重玄義裡面第三個部分學習完了。第三個方面是講「明宗」,本經是「以不思議行願為宗」,這個願、這個行都非常的深廣,願裡面有通願、有別願,行裡面也是無限的。青蓮大師舉出「三學」和《涅盤經》的「五行」給我們舉例說明,我們只是簡單的介紹一下,大家如果想要深入的去探究,最好是讀青蓮大師《綸貫》的原文,兼著聽我們師父上人的講解。我們今天就開始討論學習五重玄義的第四個部分,這個是講「論用」:

  【第四論不思議方便用者。】

  青蓮大師在闡述論用這一部分引用了本經的好幾條經文,我們把《綸貫》的文字念一念:

  【准經。佛告地藏菩薩雲。吾於五濁惡世。教化剛強眾生。令心調伏。分身千百億。廣設方便。】

  這是第一條經文。『准經』的准就是依據,依據本經《地藏菩薩本願經》來講,這是講到佛告訴地藏菩薩說,『吾於五濁惡世,教化剛強眾生,令心調伏』。佛教化眾生目的就是調伏其心,用的教學的手段就無量無邊了,所以底下講『分身千百億,廣設方便』,這裡提出不思議的方便做為教學的手段。所以青蓮大師要立不思議方便來為本經之用,『用』就是作用,你學這本經到底得到什麼受用、有什麼作用。下面又引用另一段經文講:

  【又告四天王雲。如是菩薩。於娑婆世界。閻浮提中。百千萬億方便而為教化。】

  下面又繼續說:

  【又告地藏。汝須百千方便。勸是等人。】

  下面又引用一條經文:

  【又雲。菩薩以方便力。拔出根本業緣。】

  底下又說:

  【又菩薩方便力故。使令解脫。】

  地藏菩薩自己說:

  【地藏自雲。我亦百千方便。度脫是人等。】

  這些經文總共加起來有六條。大師引用六條經文為我們清楚的顯示,確實本經是以不思議的方便為力用,這是很有根據的。所以底下講:

  【故以方便為今經之用也。】

  這個『今經』就是指的本經《地藏菩薩本願經》,這是一條總結。下面青蓮大師引用天台宗智者大師這幾個意思來為我們解釋什麼是『方便』,他講了三個意思,我們來讀讀這段文字。第一個:

  【一曰。方者。法也。便者。用也。巧用諸法。隨機利物。】

  這是解釋方便的第一個意思。『方』就是方法,『便』就是用,所以方便就可以解釋成『巧用諸法,隨機利物』,用我們現代的話來講,就是善巧運用各種恰當的方法,隨順眾生的根機來教化利益眾生。所以這個方便就可以解釋為最合適的、最適宜的方法,這種合適的方法就契機。教化眾生不僅要契理,還要契機。如果只契理不契機,你說的沒有錯,但是眾生不能接受;如果契機不契理,講得天花亂墜,大家被你說得傾倒,但是你說的不合真理,那就是魔說,誤導一切眾生。現在我們看到很多亂發表言論的,他們可能是很著名這些大學者、大教授、名人,可是你仔細聽聽他們所講的話,並不符合真相,這些就是只契機不契理。菩薩教化眾生他是契理、契機。現代人的根機可以說都比較淺,心浮氣躁,沒有時間聽你講太深的理,他也聽不懂,也沒這個耐心聽。所以你跟他講要用最簡單的方式、最平實的語言,深入淺出給他介紹,而且還得用最短的時間把這個道理講清楚,讓他得到受用,這就是契現代人的機。所以這第一個解釋「方便」的意思主要就是講契機。第二個解釋「方便」的意思,我們看底下的文,是講「門」:

  【門名能通。通於所通。方便權略。為真實作門。真實得顯。功由方便。】

  這裡所講的方便就是指法門,法門有很多,都稱為方便。佛法講的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方便,都能夠通真實。所以這個『門』是『能通』的意思,通到哪裡?總的目標就是明心見性,讓你見性成佛。這個『方便』就是『權略』,權就是善巧,權巧方便。所以知道這樣的意思我們就能理解,這個法門它是一種方便,它本身並不是真實。真正的真實我們是很難一下子能夠入得進去的,必須借助這些權巧方便的門道,這些方便都是『為真實作門』的,你從這個門進去,你就能夠證得真實。所以這個意思我們要知道,門本身不是真實,但是它能幫助我們入到真實處。

  就像《金剛經》裡做的一個比喻,「如筏喻者」。你過河得拿個竹筏,過小河站在竹筏上,撐著竹竿就過河了。過了河,那個竹筏就得扔到那裡不要了,你還得去趕路;不能說過了河,還要拿著這個竹筏扛著走,那你就太執著了。所以法門就好像這個竹筏,它是幫助你過河的,渡到彼岸了,那你這個法門也要放下。《金剛經》所講的「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我們現在讀經、聽經、學習這些教理,教理你不能不去看這些文字,不能不聽這些言說,但是這些文字的相、言說的相它並不是真實,不可以執著在這上面。所以古大德教我們要離名字相、離言說相,最後要離心緣相。這些名字也好、言說也好,甚至你去思惟經義,這些統統都是方便,你不可以去執著它;執著它,它反而會障礙你大徹大悟。

  所以這是講『真實得顯』,是要靠這些方便,但是方便本身並不是真實。我們現在學習法門,最關鍵的一個原則,就是懂得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我們都是初學,煩惱習氣很重,現階段不能夠廣學多聞,為什麼?因為煩惱都沒有斷。你看四弘誓願裡面所講的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發心;發了心之後,第一個工作要斷煩惱,「煩惱無盡誓願斷」;然後才是學法門,「法門無量誓願學」;最後圓成佛道了,「佛道無上誓願成」。所以沒有斷煩惱之前不可以廣學法門,因為什麼?廣學法門會把自己的心學亂了,心不專。我們的煩惱要靠專注,這就是精進,這就是禅定,才能夠去控制得住,才能夠去斷煩惱;而且要長時間的去斷去修,這樣子才能夠真實得顯,真實是一真法界。你一門深入,長時熏修,這就是方便,用這種方便時間久了,你專注在一個法門上,你就得定,由定開慧,智慧開了你就入一真法界。

  所以我們學習,現在現階段末法時代選擇法門,最殊勝的就是淨土法門。我們念阿彌陀佛,一心一意求生淨土,這最關鍵的修清淨心。我們要得到清淨心,首先必須要專,專是清淨心的前方便,你由專才能夠得定,不能學得太雜。所以我們師父上人提倡念一部經、念一句佛號就夠了,一部經,一部《無量壽經》或者是《阿彌陀經》,每天念這部經,每天也聽這部經,聽這部經的講解,明白道理,然後一門深入念佛。慢慢的你把執著放下了,把分別放下了,最後妄想也放下了,你就憑這句佛號就能夠真實得顯。這是講第二個意思,這個「方便」說的是法門。第三個意思又更深一步了,我們來念念:

  【方者。秘也。便者。妙也。妙達於方。即是真秘。前二釋並非今品意。後一釋正是今品之意。】

  這三個對「方便」的解釋講得更深一層。『方者,秘也』,「秘」是秘密。告訴諸位,佛法裡面沒有秘密,有秘密就是等於見不得人的,那決定不是好事情。佛法裡面講的這個秘密是講什麼?深秘,太深了,一般人很難懂,所以稱它為秘密。實際上你通過修學去證悟,也能夠證得這種境界,這種境界是靠證的,不是用我們的思惟想象可以理解得到的,所以就叫它秘,深秘。所以這個「方」是指深秘。

  『便者,妙也』,妙是什麼?巧妙,它是講善巧。『妙達於方』,妙是講巧妙,達到什麼?達到方。這個方我們說秘密,秘密到底是什麼?是自性,能夠達到自性,在禅宗裡面就講明心見性了,這就是真秘。這個自性在有情眾生分上稱為佛性,在無情眾生分上稱為法性,法性、佛性是一個性。等你證得了自性,你看到宇宙萬有一切現象、一切真實,無不了解、無不透徹,你達到了『真秘』。所以這第三個意思就比前面兩個意思更深了,因此他這講『前二釋並非今品意』,前面兩種解釋方便的,一種是講契機,一種是講法門,這兩種解釋並不是青蓮大師所說的以不思議方便為力用,不是指的這兩種解釋。他指的是後一種解釋,就是這種妙達於方,就是明心見性的這種解釋,才是今品之意。所以這個「方」真的是不思議,不思議的真秘。雖然本經真實方便的意思是指不思議的真秘,有沒有前面兩種解釋的意思?也有。底下跟我們講:

  【亦可具足用彼三意。】

  這講到三種「方便」解釋的意思都具足的,正所謂三而一,一而三,後面的意思比前面的意思深,後面的意思就涵蓋了前面的兩種意思。所以這裡講的方便三種意思統統具足,它包括契機,教化眾生要契理、契機;要用最合適的法門,用這些善巧方便來教化。你要教化眾生,首先自己要修行,自己要做到了你才能去說;你自己沒做到你去說,眾生不聽你的。你叫人家斷煩惱,你自己有沒有斷煩惱?你叫人家放下貪瞋癡慢,你自己有沒有貪瞋癡慢?如果有,就得先把自己的這些煩惱習氣放下,你才能夠有教化的效果。所以你自己最後要明心見性了,你教化眾生才能夠真正契理、契機,真正達到善巧方便。所以三種意思在這裡都具足。底下青蓮大師又說:

  【例如維摩所說。方等初開。故荊溪作進退之釋。容與取門秘之談。】

  『荊溪』是天台宗的祖師。他用『進退之釋』,進退之釋就是淺深的解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解釋這些經文可淺可深,淺深不二,淺深相即。我們師父上人常說的,你講經,真正會講經的人怎麼講?可以深講、可以淺講,可以長講、可以短講,無不自在,對於不同的眾生就有不同的講法。這是我們後學努力的目標方向,我們的師父上人現在做到了,真的,講經長講短講、深講淺講無不自在。我們現在沒達到這個能力,是自己還沒有通,等自己真正通達了,就自然有這個能力。

  我們現在是借助復講的這個講台來通到真實,這是我們學講經的目標方向。我們現在在這個講台上講,不是說教化眾生的,我們哪有這個資格?自己煩惱沒斷,怎麼可能斷眾生煩惱?所以我們用講經做為一種修學的方便,它幫助我們通到真實、通到明心見性,等到真正有一天我們明心見性了,在講台上就可以自如了。不僅在講台上講經,在台下何嘗又不是講經?所以我們會學的人處處都是道場,時時都是我們教化眾生的時候。遇到有緣的我們跟他講幾句,開啟他們的心扉,幫助他們解脫煩惱;或者在日用平常跟人家接觸的時候,我們把經典的教誨做出來,做出個好樣子,這也是講經。所以真正會學的人不是說在講台下才叫學,真正會講的人不是說在講台上才是講;講堂外面才真正是我們修學用功的道場。《華嚴經》善財童子所說的,他是歷事煉心,就在事相上、就在生活裡面跟修學融成一片。所以到這種境界,他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無不是佛法。下面繼續說:

  【今地藏亦然。雖主秘妙之談。必兼門法之說。】

  這裡講到地藏菩薩他真的入境界了,他入了大圓滿的境界,所以他的生活、他的受用無不是大圓滿。所以你看本經一開頭就說,佛放「大圓滿光明雲」,這大圓滿光明雲是什麼?這就是妙達於方。在生活當中落實佛的教誨,把佛的教誨圓圓滿滿的做出來了,這個就是大圓滿。所以這裡講『雖主秘妙之談』,這個方便主要的意思是講它的真秘、它的真妙大圓滿,它也兼有前面兩種。這是講門道、講法門、講契機這些意思。下面我們繼續看這文字:

  【三釋鹹具。庶括一經大意。何以言之。良由地藏大士。於塵點劫前。現身教化。隨機巧逗。法用偏宜。】

  『三釋』,就是天台家解釋方便的三個意思,這裡統統具足了。『庶括一經大意』,就是講總括這一部經的大意,這是講「方便」總括了大意。『何以言之,良由地藏大士,於塵點劫前,現身教化,隨機巧逗,法用偏宜』,法就是法門,方是方便,地藏菩薩在無量劫來現身無數,來度化一切有緣眾生,用的是最適宜的方法、最善巧的方法。這個宜是很適宜、很恰當。下面:

  【顯實時臻。權門可入。發菩提心於賴耶識內。點如來藏於無明心中。斯正妙達於方。即是法華真秘。】

  地藏菩薩教化我們,最終的目標是幫助我們成佛,他所用的方法、方便雖然是無量無邊,目標只有這一個。所以底下這句講得很重要,『發菩提心於賴耶識內,點如來藏於無明心中』。我們要成佛,這成佛是果,你得有因才行,因是什麼?發菩提心。在哪裡發心?菩薩教導我們,就在我們的阿賴耶識之內發起無上菩提之心。如來藏是我們每個人具有的自性,用這個藏是指寶藏,還沒有開發的寶藏。

  沒有開發的寶藏在哪裡?就在我們無明妄動的那個心裡,所以菩薩教我們,就在我們的妄心之內教我們發心、教我們成佛。當然這個在妄心裡面才能夠有得說、有得講,如果是在真心裡面,真心裡面無話可說、不可思議。阿賴耶識它是什麼?它是我們迷了以後的心意識。無量劫來我們的心意識都在迷位,都不覺。這種不覺的眾生,不僅包括六道眾生,也包括四聖法界裡面的聲聞、緣覺、菩薩。天台教別教裡頭講的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薩,都是用的阿賴耶識;換句話說,他們還沒有真正覺悟,他們還是用心意識,他們的無明沒破。破了一品無明之後,就見到一分真性,見了真性那就不是凡夫了,那就是法身大士。我們凡夫沒有辦法用真心,因為我們真的無量劫來迷得太久了,所用的都是這種心意識。因此菩薩引導我們,就在我們的心意識內發心,這真的是善巧方便。真叫我們發出真心我們不會,那就在妄心當中發,把菩提心從阿賴耶識裡發出來,就在我們的無明妄心裡面來證入真實、證入如來藏性。如來藏是真,真在哪裡?真在妄中,真妄不二。其實妄就是真,迷了的時候,我們見到真的都變成妄;覺悟了,妄就是真。

  所以你看地藏菩薩所教化我們的,他給我們所示現的發菩提心,就在這個心意識裡面,你看他能發得出來,這就能夠通達真實,真實之門。所以發心重要。所以《地藏經》裡所講的這些理論、境界,又何嘗不跟《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無量壽經》所講的理論境界相同?所以都可以說是『斯正妙達於方,即是法華真秘』。這大乘經,最高的用《華嚴》、《法華》可以作代表。《法華》是一乘了義的經典,青蓮大師是法華的子孫,所以他處處引用《法華》。所以「法華真秘」原來《地藏經》裡也有。下面青蓮大師又引用《地藏經》的經文和《法華經》的經文相對照,讓我們來看到確實兩部經所講的是相同的、相通的。我們來念底下的文:

  【又復一毛一渧。一沙一塵。我漸度脫。使獲大利。】

  這是講的《地藏經》的經文,這是地藏菩薩為我們表演出來發無上菩提心。『一毛一渧』,毛是指我們身上的汗毛,渧是一滴水,還有『一沙一塵』,一粒沙、一顆微塵,這都是小到極處的這些小事物。這些小事你看菩薩都沒有放過、都沒有疏忽,通過這些小的善事、功德,菩薩能啟發眾生覺悟,漸漸度脫眾生。『使獲大利』,大利是講明心見性。這裡也是教導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不可以疏忽小事情,點點滴滴裡面我們都要想到要發菩提心。什麼是菩提心?就是為一切眾生做一個好榜樣,教化眾生,這是菩薩的心。菩薩的慈悲就落實到這個生活當中,點點滴滴,穿衣、吃飯這些平常小事。

  所以平常生活中不管事情多小,都要想到我這麼做有沒有為眾生做一個好樣子?譬如說我們迭一條毛巾,這個毛巾我們把它迭到整整齊齊,放得非常好,這是表演什麼?恭敬。這是普賢菩薩的十大願裡的第一「禮敬諸佛」,諸佛包括有情無情,我們對毛巾也是要禮敬。為什麼?毛巾也是我們一念自性所變現出來的東西,所以它也通一念自性,它也有如來種智,所以它也是諸佛,我們對它都禮敬。對它的禮敬就是恭恭敬敬的把它迭好,不是說跟它每天禮三拜,那你就學呆了,真正是把它迭好,放置得整整齊齊,這就是對物的禮敬。對人的禮敬呢?我們彬彬有禮,對人和藹、微笑,人家叫我們做的事情我們一定盡心盡力的做好,絕對不會怠慢一個眾生,這都是禮敬。你看這都是一毛一渧,一沙一塵,都顯示無上菩提,這是真正覺悟的人。這一點青蓮大師所引用的這條經文,他也能在《法華經》找出類似的經文,底下說:

  【舉手低頭。聚沙為塔。鹹開小善。成佛奚差。】

  這是《法華經》裡面所說的,『舉手低頭』,是對佛那種恭敬,也引申為對一切人、事、物禮敬。這些點點滴滴的小事,它積累起來就是大事,『聚沙為塔』,所以小善不異於大善,真的小大不二。成佛了,他的生活我們看起來也很平常,但是就在他的平常裡面有不平常,為什麼?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統統都與性德相應,所以小善不可以輕忽。古人都講「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不要善事很小就不做了,或者是一個惡的行為雖然很小,但是你就不願意改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這樣子不能夠進步。惡雖小也要把它斷掉,因為積小惡成大惡;善雖小也要去做,積小善成大善,積功累德。說到真實處,小大是不二的。底下這幾句話也很值得我們學習:

  【大士出假利生。以發菩提心為因。無緣大悲為根。無得方便為究竟利生。】

  這裡講的『出假利生』,這是地藏菩薩所做的事情。出假利生是什麼?就是講他能夠捨己為人。身體是假的,這是菩薩,菩薩在六道裡面示現這種假身來利益眾生。只是他能夠做得到,因為他覺悟了,知道宇宙就是一體,眾生跟我是一體,所以他有這種智慧、方便、善巧,他能夠處處分身度脫眾生。我們現在沒有他這種境界,那能做到哪一步?要做到捨己為人,不能夠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太重了。譬如說我們看到現在聖賢教育很衰微,人們的倫理道德觀念很淡薄,我們應該怎麼做?有志的年輕人要發心出來弘法利生,或者是護持弘法利生,弘護一體,這是捨己為人。雖然不能像菩薩做得到出假利生,沒這個境界,但是相似做到捨己為人了。

  有人說弘法利生這個事情不容易做,像我們師父常常告訴我們,以前李炳南老居士教我們師父的時候就常說的,要真正弘法,你得通達世出世間法。那你怎麼能做得到?怎麼能通?我們靠自己的這個能力通不了。通不了是不是就不能弘法了?如果真正是這樣的條件,確實這世界上沒人弘法了,這佛法就滅盡,到我們這代就結束了。因為沒有人弘傳、沒人有資格弘傳,都沒通、都沒有明心見性。所以怎麼做?李炳南老居士教導我們師父上人,要「至誠感通」,用我們真誠心去感,求佛力加持,讓我們上了這個講台能夠與佛菩薩的心相應,所講的都能講對,不要講錯,不要誤導眾生。這自己要認真努力的修學,知道多少講多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可以認為自己上了講台是老師。上了講台我是學生,向老師們匯報自己的學習心得,如果有講錯的,請大德們給我批評指正,讓我能夠提升。所以下面的都是評委、都是老師,這種心態才能夠真正沒有過失。我記得師父上人曾經送我一個印章,這上面印章刻的是「至誠感通」,他對我講當年李老師教他學經教的時候,就教他這四個字,至誠感通。現在我們年輕人要學教,也還是要遵守這四個字的原則。

  真正能夠有遵守這種原則,我們學起來怎麼學?我們復講,復講老師的。復講老師的,老師怎麼講我們就怎麼講,如果講錯了那是老師說錯,我們不用負責任,老師幫我們頂著。從這個方面扎根,根扎好了以後(這第一階段,我們師父說至少要五年),這五年學完以後,就可以學直接講古人的批注,古人的批注也是古人的學習心得,你講他的這些解釋,只要你沒看錯、你沒理解錯,按照古人的批注講,那沒關系,講錯了也是古人的錯,我們也可以不負責任,這是第二個階段。師父又說再提升一個階段,就是自己修學有悟處了,你就可以不必按照古人的批注,你可以直接去依釋迦牟尼佛的經論講經,這種方便,真實方便了。等到你大徹大悟,像六祖惠能大師那樣,雖然沒讀過經、不認識字,他講出來的全是經典,為什麼?他依自性而說。這是我們老師教導我們修學的這種方便。上半場的時間到了,我們先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菩薩,大家好!我們在上半場簡單的介紹了五重玄義第四部分,以不思議的方便為力用這部分。最後一個部分是「明教相」,我們把文念一下:

  【第五判無上醍醐為教相者。凡言教者。是通途之言。但有指撝分判辯說。皆名為教。四教義雲。通言教者。以诠理化物為義。說能诠理。化轉物心。故言教也。】

  五重玄義這部分是為我們說明『教相』,就是判教,這裡說判本經是『無上醍醐』。首先要簡單的介紹一下這裡什麼叫教,『凡言教者』,這個教,用現代話來講就是教學。佛教是教育,它的形式跟現在的大學裡面的教育是相同的,它有不同的科系,每一部經、每一個法門就代表著不同的科目。所以我們要辨別這部經應該怎麼樣子來學習、在什麼時候來學習,這叫判教。就好像學校裡面負責教務的老師,他要去『指撝分判辯說』,這就等於是要編訂教學課程,按照不同的學系、不同的年級排課程。祖師大德把世尊當年四十九年的教學全部內容做了一個分類,這是判教,那是便利於後學的。實際上佛講法是圓融的,並不是說不同的科目孤立存在,好像判的這個教,不同教沒有辦法圓融起來,這種是自己在執著。所以祖師大德判教對我們後學有幫助,但是不可以執著,一執著,自己有門戶之見,反而有害處。所以這裡講指撝分判辯說,都是教育、教學的方法。

  下面天台所說的『四教』,四教是藏、通、別、圓。這裡面說到『通言教者,以诠理化物為義』,他講教學主要是為了度眾生,化物是教化眾生,把宇宙人生真理诠釋出來,『說能诠理』。世尊當年在世是用言說,講經四十九年、說法三百余會,他完全是用音聲來教學,他沒有寫文字。文字是後來這些弟子們覺得世尊這一代的時教這麼好,就把它結集成經典,這才形成了文字。所以佛講經說法講的是什麼?诠理,用現代話講是把宇宙人生真相為我們說明。

  這個說教目的在哪裡?『化轉物心』,化是變化,轉是轉變,是把眾生的心來一個變化、來個轉變;這個物代表了九法界一切眾生,人也屬於其中一個法界,所以世尊教學的目標、世尊的使命,就是啟發眾生覺悟。我們說變化氣質,從凡夫的氣質變成聖人的氣質,這裡有三個階段,第一斷惡修善、第二破迷開悟、第三是轉凡成聖,所以這個教育的功能在於轉變。我們學習經教,我們的人生志向也是要續佛慧命、弘法利生。常常想起師父上人對我的鼓勵,告訴我要有使命感。看到現前眾生因為迷惑顛倒而造作惡業,我們學佛了,我們明白了,要有使命感。我們來這個世間有什麼使命?就是要學習佛菩薩,學習古聖先賢、祖師大德化轉物心,也就是挽救世道人心,幫助眾生做到斷惡修善、破迷開悟、轉凡成聖。

  這個轉凡成聖的最終就是往生不退成佛,這是我們學佛人應有的立志。我們凡夫迷惑顛倒,最主要的迷,迷什麼?迷了這一念自性。不知道盡虛空遍法界是我們一念自性變現的,所以在這裡面分自分他,造作這些惡業,全由心量狹小、自私自利所致,所以受因果的報應。這個因果是當我們起一念惡的時候,整個境界就變惡了,所以這個因果同時的;起一念善,我們的這個生活境界就是善的。這個境界裡面包括我們的時空,這個時空包括現在、未來,實際上也包括過去,統統都在這一念之中。所以當我們起一個惡念的時候就注定有惡報了,那個惡報是同時跟我們這一念惡心起來的,只是它報在將來,這個將來也在你這一念當中。眾生迷,不了解,所以造作這些惡業,不知道這個有果報,果報真的是絲毫不爽的。所以要化轉,化轉物心,就是要讓他的心能夠真正明白,明白了之後自然他就不敢造作惡業了。所以這個教化用什麼教化?用倫理、用道德、用因果、用哲學、用科學,統統都是教化眾生的內容。所以文中說:

  【化轉有三義。一轉惡為善。二轉迷成解。三轉凡成聖。】

  這是教學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第一句『轉惡為善』是戒學,第二句『轉迷成解』是定學和慧學,所以戒定慧三學;最後『轉凡成聖』是果報。前面是修因,後面是證果,證得最後是無上佛果。我們在現階段要從哪裡學起?從第一階段學起,轉惡為善。怎麼學?我們師父上人教導我們要扎三個根,儒家的根《弟子規》、道家的根《感應篇》、佛家的根《十善業道經》,這三個根都要扎,都是幫助我們轉惡為善。《弟子規》裡講的是倫理道德,《太上感應篇》教的是因果道德,《十善業道經》是教給我們成佛的基礎、佛法的入門。首先要把這個惡的念頭去掉,轉為善的心,把惡的習氣、行為都能夠改過來,你才能夠真正到第二步,轉迷成解。這解就是悟,如果惡不能斷掉,那是你的迷根,你怎麼能夠悟?所以第一步的工作非常重要,要扎實,根扎好了,這覺悟就快了。

  悟是什麼?悟到宇宙萬事萬物一切的眾生跟我是一體的,只是一個自己,沒有外人,這是真正悟了。悟了以後,你看這一切眾生統統都是自性,這些眾生包括有情眾生、無情眾生,無不是自性。所以宗門裡面講自性在哪裡?頭頭是道、左右逢源,哪裡都是,無一物不是自性。「郁郁黃花,無非般若」,這是真正入佛知見了。入佛知見的人,我們叫他成佛了,就是轉凡成聖了。這些都要自己要做到、自己去修學,同時才能夠感化別人,你得先轉自己,才能轉別人。下面青蓮大師又說:

  【今地藏大士現身六道。於四不可說。用四悉檀赴緣。隨機說教。化轉物心。大概不越此三。】

  這地藏菩薩的教學就是這三個方面,轉惡為善、轉迷成解、轉凡成聖。具體的說,『地藏大士』現身在六道裡面,我們知道他是幽冥教主,實際上他不僅只現六道裡頭,十法界裡頭他都現身。只不過地藏菩薩非常慈悲,知道六道裡頭的眾生特別苦,而且最苦的是地獄道的眾生,所以他對地獄罪苦的眾生關心就特別多,特別的照顧他們。實際上菩薩的心清淨,他不會有這些分別執著。

  下面說『於四不可說』,四不可說是天台家的說法,他是根據《涅盤經》所說的。《涅盤經》裡講六不可說,他這裡按照藏、通、別、圓四教講四不可說,這是六不可說的濃縮。天台四教,首先我們看第一個不可說,是講藏教的不可說,藏教是小乘的教育,第一個是講的「生生不可說」,這是眾生的生,兩個都是生,生生不可說。通教裡面講的是「生不生不可說」,別教裡面講「不生生不可說」,圓教是講「不生不生不可說」,我們簡單的介紹一下。

  首先藏教裡講「生生不可說」。藏教裡說能生的因緣,一切法因緣生,因緣是能生,諸法是所生,這些都是實有的,所以稱為生生。這麼樣說,眾生的知見裡面比較容易能夠體會,確實看到這些東西是實有的,他能夠接受,這是佛隨順俗谛的說法。佛說法依真、俗二谛而說,對俗谛是隨順世間人的這些看法想法來說的,讓他們能夠接受;真谛是如來的境界,這個就不好懂了。這個不可說,意思是說不出來,為什麼?一切諸法因緣和合而生,這因緣很復雜。譬如說一張桌子它是因緣和合的,你去分,每個因裡面又有因緣,緣裡頭又有因緣,因中有因,緣中有緣,一直說到底下,這是沒法說了。所以這個世間人因為迷惑顛倒,他看到眼前的這些事物,他以為能看得清楚,實際上這個來龍去脈他是一點都不知道,所以這是講的「生生不可說」。

  第二個是講通教,通教裡講「生不生不可說」。藏教小乘教義用因緣來說,讓我們破執著,通教裡面講能生和所生都是當體即空,所以說生不生,這個能生的心不可得。你看《般若經》裡面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佛法裡又講一切法心想生。這一切法從哪來的?我們心想生的,這能生的心就不可得了,那麼所生的法又哪裡是可得的?哪裡有實有?所以《般若經》裡面告訴我們,一切法不可得、無所有、畢竟空。這個是事實真相,你了解這個事實真相你就能放得下,你不會有這些執著,知道萬法即空。通教之所以稱為通,就是前面通小乘、通藏教,後面通大乘。

  大乘裡頭有別教,別教講的是第三個不可說,叫「不生生不可說」,別教裡講的是真如不生之理。「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不生之理,心識生十法界差別之事,所以稱為不生生。因為真如本性不生,而宇宙萬事萬物有差別相,所以它是這樣的,叫「生」。如果我們對這個道理不能了解,我們可以通過一個比喻去理解,譬如說我們作夢,在夢中你見到了山河大地這些夢境。夢境是從我們的心變現出來的,可是這個心裡頭有沒有一個夢?心裡面沒有夢;如果是心裡面真有夢,這個夢就實在了。如果夢境是實的,你就天天應該做一樣的夢才對,你為什麼每天做的夢不一樣?很少人能夠做兩個夢是完全相同的,幾乎不可能。為什麼?因為這個夢並不實有,你的心裡面沒有一個實實在在的夢。這種心是能生,能生的心有沒有?它也沒有,這個夢境當然也不會有,雖然沒有,但是你明明又見到。所以你從這個夢境去體會,我們這十法界依正莊嚴怎麼來的?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我們這個能生的心變現出來的,那是夢境。夢境雖有千差萬別、有種種事相,都是從這一個心出來的,這是妄心。實際上妄心跟真心不二,這妄裡面就有真,不是說妄外面還有一個真,把真跟妄對立起來了,不是,真和妄是一不是二。你迷了就會起妄動,真心就變成妄心了;覺悟了之後,不起心、不動念,那個妄心沒有了,就是真心。這是講到「不生生」。

  我們如何去證入這種境界?佛告訴我們要懂得從幻相裡面,十法界依正莊嚴這一草一木、小事小物裡頭,你都要去體會。這種生滅的事相裡頭有一個不生不滅的理、不生不滅的真如自性,古大德常常用「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來說明這個問題。像我們走到金鋪裡,香港很多金鋪,你走進一家,周生生或者周大福,你進去這個店裡一看,琳琅滿目,各種各樣的金器,有金镯子、金項鏈、金耳環、金杯子,各種各樣的金器,甚至有些雕像等等,看得你眼花缭亂,這相很多、千差萬別。但是你要從這個相上看到性,知道所有的這些金器都是金子,這個金子就在哪兒?就在金器裡頭。金子和金器是一不是二,所以那個金器是妄相,金子是真,真妄不二。假如你要是不懂這個道理,你到了金鋪裡面跟老板說我要買金子,到處找,找不到一個金子。我只找到有耳環、有手镯子、有項鏈這麼多的器皿,但是就看不到金子,沒想到這全都是金子。所以要從相上去見性,真正見性的人,他看哪一相不含有自性?隨拈一物都是自性,這是他真正明心見性了。所以真正明心見性,他就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不生不滅的、不來不去的、不垢不淨的、不一不異的。你雖然見到一切萬法都有差異,但是它又是相同、相一的,不二的。這就是講到「不生生不可說」。

  下面第四個是講圓教裡面說「不生不生不可說」,圓教裡面講的是真如之理,它這個理跟十法界的事是一不是二,所以這叫「不生不生」,理事都不生,這真的是圓融不二的。這是四種「不可說」。藏通別圓都有講到「不可說」,講到真實處確實是沒辦法說。但是我們世尊真的用善巧方便,在不可說中他竟給我們把這些道理給說出來了。我們去聽,要懂得聽佛的意思,不要執著在文字相上,要執著在文字相上,你永遠不能夠體會如來真實意。所以如來說法要說而無說,無說而說,你這樣去體會才能夠了解如來真實意,你能夠契入境界。這是如來說理,說這個不可說之理,理是很深很廣。你還要去做,做是怎麼?『用四悉檀赴緣,隨機說教』,四悉檀就是我們跟眾生說法的這些原則。四悉檀,「悉檀」是華梵合譯的一個名詞,悉是華語,悉是普遍、平等的意思,檀是梵語,它是布施,稱為檀那,是布施的意思。所以悉檀,用我們現在話來講就是普遍的、平等的布施。像觀世音菩薩遍灑甘露這是悉檀,用四悉檀去教化眾生,跟眾生相處。

  四悉檀,第一個叫「世界悉檀」,第二個是「為人悉檀」,第三是「對治悉檀」,第四個是「第一義悉檀」。我們簡單的把這名相解釋一下,關鍵要懂得去落實,佛法如果不落實,真正學了得不到它的受用。首先講的第一個「世界悉檀」,世界悉檀是講的布施歡喜、布施愛心,讓眾生都生歡喜心。如果我們能夠用真誠的愛心去跟眾生交往,這種愛是清淨的愛、平等的愛、無私的愛,哪一個眾生不歡喜?我們的這種教學哪個眾生不接受?所以我們首先要讓眾生歡喜才能夠去度他,這是講世界悉檀。

  第二個是講「為人悉檀」,為人,這個人泛指一切眾生,我念念都要為一切眾生,不是為自己的。我布施是為別人,完全是替對方、替別人來考慮的,沒有想到自己,這叫為人悉檀。真正覺悟的人不會想自己,因為想自己還有私心、還有我執,執著沒放下,這就沒有覺悟。所以我們看到很多人幫助別人,都想到自己,幫助得就不徹底,都附帶一些條件,這是他沒有真正覺悟。真正覺悟的人他為眾生服務是誠心誠意的,絲毫沒有附加自己的利益在裡面,念念都想著幫助眾生離苦得樂。

  要幫助眾生你得有方法,眾生迷惑顛倒,所以造罪,你要懂得方法來對治,這就是第三個「對治悉檀」。對治悉檀,就是你能夠用好的方法來幫助眾生,能夠用善巧方便來隨機教化,看到眾生的毛病,知道他毛病的根源在哪裡,你幫助他解決。現在我們師父上人看到我們淨土行人學佛多年功夫不得力,為什麼不得力?因為做人都沒做好。所以提倡用《弟子規》、用《感應篇》、用《十善業道》,這是扎根的教育。我們學佛要常常想到,為什麼自己功夫不得力?聽到師父上人這麼一說就恍然大悟,知道根沒扎好。就像建樓,建樓房你得先打地基,地基沒打好,怎麼能夠建高樓大廈?你怎麼能夠成就?所以老老實實回過頭來認真的落實這三個根,這是對治,對治自己的煩惱習氣。這是講菩薩會觀機說法,他契機,能夠幫助眾生茅塞頓開,這是講對治。這種智慧不是普通人能有的,必定是過來人,他真正修學有體會的人,悟很深了,他就知道如何幫助眾生對治毛病。

  第四個是「第一義悉檀」。第一義悉檀是什麼?就是講要我們圓滿成佛,這是第一義。對我們現前來說,能夠幫助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第一義悉檀。因為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他就不退成佛,這是講「用四悉檀赴緣」。赴緣就是感應,跟眾生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佛菩薩有應,佛菩薩應就是四悉檀。雖然他應,他決沒有說我在做四悉檀的工作,這個意思他沒有,他的心清淨,他本來就是這麼做的。那我們細心去觀察他的待人處事接物,就發現他有這些原則,把這些原則總結出來就稱為四悉檀。下面青蓮大師用天台家的「五時」來判這個教,說明《地藏經》為什麼屬於無上醍醐。這五時我們念一念:

  【一華嚴時。二鹿苑時。三方等時。四般若時。五法華涅盤時。】

  這是世尊當年講經說法,講經說法多半都是由學生啟請、提問,佛回答,後來弟子就把佛所說的記錄下來,就成為經典。雖然說祖師大德為我們判教分為這五個教學的階段,實際上五個階段我們也不要執著,它也是圓融。佛說法是契不同根機的,眾生不同的根機,上根利智的人他聽到這個小乘法,他都是得到大乘的利益;根機淺的人,他聽大乘法也只能得到小乘的利益。但是佛心清淨,他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這得的利益視眾生根機不同他就不一樣。我們不可以去固執,這是有門戶之見,這就造成障礙了,所以學法要懂得圓融。

  五時裡面第一時是講『華嚴時』,這是世尊示現成道以後在定中講這部《華嚴經》,它是以經立名的。佛剛示現成道以後,在三七日中講了這部《大方廣佛華嚴經》,所講的都是諸佛果地上的境界,所謂一真法界、華藏世界、極樂世界,這些名稱雖然不同,境界是一樣的。我們一般凡夫沒辦法參加這樣的一種法會,為什麼?因為沒辦法入境界。實際上入了境界,境界在哪裡?境界就在當下。所以《華嚴經》裡參加法會的,在相上來講有不同類別的眾生,十法界眾生統統都參加法會,但是這些眾生都是法身大士。所以他們代表的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種族、不同的生活方式,種種的不同都在華嚴會上圓融起來了,都能夠和睦相處、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助合作。這不正是和諧世界嗎?這就是我們現在大家都夢寐以求的境界,而《華嚴經》裡為我們展現的就是這種和諧世界。所以要真正我們想幫助構建和諧世界,《華嚴》確實是最好的教材。我們用現代話說,它有時代的現實意義,幫助不同族群的、不同宗教文化信仰的這些大眾和睦相處。

  第二時是講『鹿苑時』,鹿苑時這是對初學,這是對小乘根性的人,也叫阿含時。鹿苑時就好比是佛教辦的小學,佛在定中講《華嚴經》,沒能夠參加的、聽不懂《華嚴經》的、沒入境界的人,那得從頭學起,那得先學小學,這是小乘。然後是『方等時』,方等時好比是中學,這個方等時,漸漸大家根性提升了,佛跟他講的不是只講小乘了,就開始講大乘,所謂「彈偏斥小,歎大褒圓」,這是通後面的大乘圓教。到『般若時』,這就是等於辦大學了。鹿苑時和方等時加起來二十年,般若時就二十二年,所以你看般若是佛法教學的中心,都是講智慧。最後的階段是『法華涅盤時』,這是等於佛教裡頭的大學研究所,這是又到了高級的佛法了,講的都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所以《法華》、《華嚴》它是境界相同的。《涅盤經》,『涅盤時』是講《涅盤經》,《涅盤經》是佛入滅之前一日一夜所講的。這是古大德判為五時。下面文說:

  【前後四時。判味有定。不屬前後所攝者。皆收歸方等。】

  這是講前面『四時』,就是華嚴、鹿苑、般若、法華這四時,都有很清晰的界限。只是『方等』包括就很廣了,凡是不屬於前面四時的都判作是方等時裡的。底下舉個例子:

  【如光明。勝鬘。大集經。楞嚴等。是其例也。】

  這是講到《金光明經》、《勝鬘經》、《大集經》、《楞嚴經》,這些都統統收在《方等經》裡面,不屬於前面的四時。

  【今地藏本願經。亦合第三方等時攝。】

  古人多半是這麼樣去判教的,把《地藏菩薩本願經》判成是『第三方等時』裡頭的。這個五時,古人用奶制品來比喻。第一時是華嚴時,比作乳,這個乳是剛剛出來的奶,味道很濃的;這些小乘根性的人受不了這種味道,於是這就得做成酪,奶酪,這個酪是加工出來的,奶味就沒有那麼濃了,比較淡,一般小乘根性的人就可以受用,這是鹿苑時的;然後慢慢又提煉變成生酥,這個味道就濃了點,這就是方等時;第四時是般若時,比喻成熟酥,這又提煉了;最後《法華》、《涅盤》比喻成醍醐,這醍醐是提煉得最精華的奶制品,也是味道很香濃的。用奶制品比作,比喻這五時。

  古來的大德都認為《地藏經》應該屬於第三方等時,也就是生酥。怎麼能夠把它做為無上醍醐?醍醐是最精華的奶制品,跟《法華》、《涅盤》是一個味道。實際上青蓮大師答復得非常好,他首先在時間上給我們說明。根據歷史記載,在周穆王五十二年的時候,十一月十五日,佛上升忉利天講法三個月。三個月下來之後,是第二年的,這是周穆王五十三年二月十四日,下到閻浮提,講一日一夜《涅盤經》,然後就入涅盤了。所以證明《地藏菩薩本願經》是在《法華經》以後、《涅盤經》之前講的,所以在這個時間上也屬於醍醐,更何況在理上講也能夠講得通。因為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講到這裡。明天我們再繼續給大家分析,為什麼《地藏經》在理上也應該判作無上醍醐,跟《法華》是同一個法味的。好,今天時間到了,末學講的不妥的地方,請各位大德多多指正。謝謝大家。

 

 

上一篇:法界的根源《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第七集)
下一篇:淨空法師:心裡想念佛,念了幾句念別的去了,這是功夫不得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