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心裡想念佛,念了幾句念別的去了,這是功夫不得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唐太宗給我們透的信息,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我們在一生當中,有心無心造多少地獄業,自己不知道。到臨命終的時候,跟閻王見了面,鬼神給你記錄下來的資料,那邊有檔案,讓你自己看。這個時候悔懼交至,你不能不承受,所有的地獄苦報統統是自己業力變現出來的。甚至於閻羅王都跟你說,你所受的一切與他沒有關系,不是他要你受的。閻羅王很慈悲,很有愛心,不希望看到你受罪,但是它是你自己業力變現的。就像自己做惡夢一樣,自己做惡夢嚇了一身冷汗嚇醒了,自作自受,沒有人到你夢中去給你刑罰,不可能的事情。這就是佛經上所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六道輪回心想生,阿鼻地獄心想生,畜生、餓鬼統統是心想生的,你是什麼心你就入哪一道,這一生造多少業。

  我們學佛了,天天在學經教,可以說十法界的業因我們統統具足。我們有佛法界的業、有菩薩界的業、有聲聞的業、有緣覺的業、有諸天的業,有人業、有阿修羅的業、有地獄業、有餓鬼業、有畜生業,統統都有。來生,這十法界擺在我們面前,哪一個力量大就往哪裡去。我們如果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明白、搞清楚,我們要走佛菩薩的路。佛菩薩的路裡頭最殊勝的,無過於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去的方法真簡單,真相信、真發願、真念佛。我們在今天這三個都有問題,信有問題,真的叫疑信參半,不是真信;願也有問題,極樂世界願,這個地方還有很多願不能了,放不下,這都是障礙。心裡想念佛,念了幾句念別的去了,在佛法叫失念,念失掉了,妄念現前。這是什麼?功夫不得力。

  我們有看到人家的,學佛幾天他就往生了,那是什麼?信、願、念佛具足,樣樣都是真的。《淨土聖賢錄》裡頭,宋朝瑩珂法師給我們表演的,真的。一個無惡不作的比丘,決定墮無間地獄,他不是大命將終的時候忏悔,他不是的,他是在很清醒狀況之下,想到地獄苦,畏懼現前。這個時候來得及,你有這樣的畏懼的心,你念佛這三個條件具足,你真信、真願往生,不是假的,真念這句佛號。這句佛號沒有妄念、沒有夾雜、沒有懷疑、沒有間斷,十念就能跟阿彌陀佛溝通。阿彌陀佛收到你的信息,看到你純正,信願行都是真的,不是假的,他就來了。佛來接引一定告訴你,你還有多長的壽命,等到你壽命到的時候他來接引你,等於說給你授記,你知道你什麼時候該往生。可是很多人都很聰明,壽命不要了,為什麼?這個世間太苦了。弘法利生人家不聽你的,你慈心教誨他不相信,苦口與語,那個人不能得利益,不如到極樂世界。有這個念頭,真去了,不是假的。

  真正學佛人一定要真發心,這個事情不能搞虛假,一絲毫虛假都不能夠摻雜在裡面,為什麼?把我們功德破壞了。人生在世求什麼?功名富貴假的,帶不去,無非是造業,善業不過是人天福報,惡業就是三途。而且決定是三途的業重,三途的業多,善業少,為什麼?因為你現在還有惡習氣,從這裡看就知道了。雖然不再造惡,但是那個惡的樣子常常露在外面,自己不知道,別人看得很清楚,你那種貪瞋癡的樣子、傲慢的樣子、嫉妒的樣子都還有,心不平。所以一定要曉得,瑩珂比我們聰明,比我們有智慧,他知道他自己造的業,這就是智慧。所以他念佛是真干,真信、真願、真念,三天三夜就把阿彌陀佛念來,不容易。為我們證明《彌陀經》上所說的是真的不是假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到若七日。前面一到六是數目字,後頭七不是的,那個七當什麼講?你念佛功夫圓滿了,那天叫七,七是代表圓滿。七的意思是從四方、上下、當中,這叫七,你念佛功夫哪一天念到跟佛有感應了,那天叫七。有人一天成功了,有人兩天成功,決定會成就的,只要你真心念。感應快速,原因沒有別的,就是放得下。念佛不能相應的,就是沒放下,要常常想想我還有哪些沒放下。

  沒有放下的自己能發現,不用別人說。別人也不會說你,說你生煩惱,還要跟你結冤仇,為什麼?你不相信。所以唯一讓我們自己能覺悟的方法,就是讀經、聽經。閻浮提眾生耳根最利,聽經比讀經更有效,讀的時候沒有讀懂,聽,聽懂了。聽經,反覆聽一部經都行,古聖先賢教導我們這個方法是好方法,妙法,一部經不斷重復去學習,好事。沒有開悟不換題目,為什麼?求念佛三昧,得到念佛三昧之後就有開悟的可能。這個例子古今中外都有,只是我們粗心大意沒體會到。我們自己循著古聖先賢這條路子走,他走到了,我們一定也能走到。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六八集)  2014/1/4  

 

 

上一篇:法界的根源《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第六集)
下一篇:法界的根源《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第五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