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下載 :經咒頌念

 

法界的根源《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第五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菩薩,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我們上一次講到《地藏經》玄義,五重玄義裡的第二部分,「以不思議性識為體」,就是講經體。青蓮大師用三個方面來論述為什麼《地藏經》是以不思議的性識為體,他是講,第一「憑准經論」,這是依照經典來說明,第二部分是「迷悟根源」,第三部分是「菩薩本識」。我們講到第二個方面,它是迷悟根源,我們繼續來看《綸貫》的文字:

  【何名不思議。故宗鏡雲。此識建立有情無情。發生染法淨法。】

  先看到這裡,這段話是說明性識不思議,它是建立宇宙萬法的根源。這裡引用《宗鏡錄》裡面的一段話來講,說『此識建立有情無情』,有情眾生和無情眾生都是這個不思議的性識上建立的。這就是解釋《華嚴經》裡頭講的唯識所變,一切法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的。前面《綸貫》裡面提到一念自性,那是我們的真心,它能夠現相,現出宇宙森羅萬象的這些情形。它為什麼會變?這是識讓它變的,這個識就是我們常講的妄想、分別、執著,所以這個識『建立有情無情』。有情眾生包括我們人,一切有靈性的、有知覺的這些生命,動物,六道眾生。無情眾生是指植物、礦物,這是指自然的那些現象,都是這個性識變現出來的。『發生染法淨法』,染法淨法也是性識變現出的,淨法是指四聖法界,染法是指六道眾生,都離不開性識。這個性識是誰的性識?就是我自己的性識。下面具體來給我們說明這有情世間的由來,我們來看《綸貫》的文字:

  【若有知有覺。則眾生界起。若無想無慮。則國土緣生。】

  上一句是講有情世間的由來,這是一切的動物,包括我們人在內,六道的眾生都是『有知有覺』的。下一句『無想無慮』,這就講的器世間的由來,包括自然界裡的植物、礦物。如果是無知無慮,這種稱為無明,有知有覺稱為妄想,妄想變成有情眾生,無明就變成這些植物、礦物,這些國土,器世間。實際上,有情無情都是性識變現的,所以《華嚴經》上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種智就是佛性、就是法性,在有情眾生的分上稱為佛性,在無情眾生分上稱法性,佛性、法性是一個性。下面又講到智正覺世間的由來。

  【因染法而六趣回旋。隨淨法而四聖階降。】

  凡聖區別在哪?如果是依『染法』的,染法就是指染污的。自性本來沒有染污,這是真的沒有染污,我們看到的染污是什麼?我們自己妄想造成的,所以在染污的環境裡看到事事不如意,很多煩惱。那是什麼?你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這叫染,你就成為六道眾生,稱為凡夫。實際上這些染法,你的這些煩惱到底有沒有?你說我真的有煩惱,那你拿煩惱給我看看,煩惱在哪裡?你回頭去找,你找不到。

  像禅宗著名的公案,達摩祖師在少林寺面壁九年,結果禅宗二祖慧可大師,當時還沒有開悟,去達摩祖師那裡求法。那時候是冬天,那雪一直到膝蓋,慧可大師跪在達摩祖師面前來求法,但是達摩不理他。跪了很久,看達摩好像一點慈悲心都沒有,結果慧可拿戒刀把自己的手臂砍下來,拿著手臂供養達摩祖師。達摩祖師這時候就出聲說,你這是何苦來?慧可就說,我心不安,我來求大師為我安心。所以你看心不安很苦,自己都要斷了手臂來換心安。結果這個時候達摩祖師就伸出一只手跟他講,你拿個心給我,我來替你安。慧可大師這時候一聽愣了,就回頭找,看看自己的心在哪?找來找去找不到。然後跟大師說,「覓心了不可得」。尋覓,找那個不安的心在哪?找不到。煩惱、無明在哪裡?找不到。這個時候達摩祖師就點了他一句說,我已經把心給你安好了。這個時候,慧可就大徹大悟了。他悟的什麼?這個妄想執著本來沒有,這些染污統統都是妄念,哪有真正什麼煩惱!你執著它,它就是煩惱,都是你腦袋裡面想出來的。所以眾生苦,這聖人眼目中看,他們真的在胡鬧,哪有什麼真正的這些染污、煩惱?一放下,染污就沒有了,六道就沒有了,你就轉凡成聖了。

  所以底下講『隨淨法而四聖階降』。這個淨法也有淺深不同,六道裡的執著放下了,離開了染污,脫離了六道輪回。還有四聖的階位,這是指聲聞、緣覺、菩薩、佛四聖。這四聖怎麼分的?就是從他淨法的淺深程度來分的。換句話說,按照他妄想、分別的程度,看他放下的多少,放下得愈多,階位愈高,心就愈清淨;放下得少,階位就低,這樣子就形成了智正覺世間。底下青蓮大師給我們做了個結論:

  【可謂凡聖之本。根器之由。了此識原。何法非悟。證斯心性。何境不真。】

  這幾句話太重要了,青蓮大師為我們點出來性識是『凡聖』的大根大本,是根身器界的來由。所以宇宙從哪裡來的?萬法從哪裡來的?我們的生命從哪裡來的?這統統一句話點到了,『了此識原』,這個根源就是我們的性識。了是明了,你真正明了了萬法皆由心現識變的道理,識根源就是我們的真心、我們的自性,所以自性和識分不開。真正了達了世間出世間一切法,你都覺悟了,『何法非悟?』所以學佛的目標就是覺悟。念佛人用念阿彌陀佛的方法來覺悟,念到心地清淨、一心不亂之時,你就了此識原,你就見真性了,見真性你就成佛了。

  所以淨土法門跟其它一切法門目標都是明心見性,『證斯心性』就是明心見性。明心見性以後『何境不真』?你所在的國土、你所在的環境就叫做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在哪裡?不是說我們離開現前的這個境界去找個一真法界,好像一真法界跟我們現在這個境界是分開的,那你就不可能見到一真法界。一真是一不是二,一真法界當下就是,證斯心性,何境不真,都是一真。你還有十法界、還有六道,有這些種種分別,你沒有悟。所以見性之後,他看到的現前境界就是極樂世界,十方皆是極樂世界,此土即是淨土,淨土就是此土。所以往生極樂世界,古德說「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你往生極樂世界真的生了,生淨土了,但一看,你有沒有去?你沒有離開,就在現前。所以我們師父上人常常用一個比喻,用電視的屏幕來給我們打比喻,你沒有離開屏幕,你看的頻道不一樣。你按一號頻道,它現出的是娑婆世界景象;你再換一個二號頻道,一下變成極樂世界的景象,屏幕有沒有動過?沒有。所以你生到了極樂世界是什麼?換了個頻道。你有沒有去?沒有,還在這個電視畫面上,只是你證悟了之後,你明了了一切法唯心所現,你了達自性,所以你見到了真實。下面文說:

  【可謂絕學之門。棲神之宅。】

  這講的絕學,就是講修學、學問到達了頂點,這個『絕學之門』就在明心見性,明心見性你就變成無學了,統統都知道了。為什麼?找到萬法的根源。『棲神之宅』,神是心神,棲神就是安心,慧可要斷了手臂來求安心,到了這個境界他的心就安了。下面文說:

  【故立此體為迷悟根源。方顯大士恆沙界內。散影分形。生死海中。隨機引導。】

  這是說明青蓮法師為什麼要用不思議性識做為本經的教體,一般大乘經論都是用實相為體,青蓮法師在這裡提出一個很特別的見解,他說這是不思議性識來作體的。我們看看就明了這不思議性識,它沒有違背實相,它說的正是事實真相,它還是以實相為體。他說這是迷悟的根源,這個體是迷悟之根源。用不思議性識而不用實相來做為本經之體,它就更顯出地藏菩薩大士『恆沙界內,散影分形』,這是體現出地藏菩薩在虛空法界裡面度化眾生,在『生死海中,隨機引導』。地藏菩薩是誰?地藏菩薩不是別人,就是自己。因為地藏菩薩也是這不思議性識變現出來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所以經上講法外無心,心外無法,地藏菩薩哪裡是我們心外的菩薩?統統在我們性識之內。地藏菩薩所代表的是孝親尊師,這是性德,所以我們皈依地藏菩薩就是孝親尊師的落實。地藏菩薩在六道裡面跟眾生感應道交,散影分形是跟眾生感應道交,眾生怎麼感他就怎麼應,「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我們現前這個時代,我們看看眾生的毛病在哪裡?眾生都不懂得孝養父母、不懂得尊師重道,所以在現前這個時代,要提倡孝親尊師來恢復他的性德。他的性德裡面本來具足的,孝親尊師是他本來就具足的性德,現在是因為迷惑。所以我們教化眾生要表演出孝親尊師的好樣子來,先去做給他看,然後再教給他,教導他讓他回頭,回歸自己的性德,恢復性德、恢復本善。這就是我們自己來作地藏菩薩,也是這樣散影分形,隨機引導,所以這是佛菩薩的事業。佛菩薩的事業是什麼?就是教學,中國古老的教育哲學《禮記o學記篇》教導我們,「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所以教學很重要。我們看到師父上人在廬江建立文化教育中心構建和諧示范鎮,把湯池鎮十二條村、一個街道委員會、四萬八千居民教化得非常好。大家經過兩年學習《弟子規》,真正懂得了孝親尊師,真正懂得了禮讓,互相能夠敬愛、幫助,和諧之風帶起來了。所以全國各地乃至全世界各地的這些熱愛和諧、致力於教育的工作者,他們都來參學,把湯池的教學經驗帶到全世界,我們師父在這個中心的工作就是做的地藏事業。在這個末法時代,教化眾生用孝親尊師、用倫理道德,這叫隨機引導。我們繼續看下文:

  【正欲顯此不生滅法性之體。秪在生滅無明妄想之中。】

  用不思議的性識來作體,更顯出這個不生不滅的法性,在哪裡?就在『生滅無明妄想之中』。我們的法性也就是我們的真心、我們的本性,這是宇宙萬有的本體。我們的自性,自性在哪裡?要知道自性是不生不滅的,它卻在生滅的無明妄想當中,無明妄想就是識。所以你從哪裡去找那個不生不滅的性?要從生滅的識裡頭去找,不生不滅的真如本性是跟生滅的無明妄想和合在一起的。

  這個道理好像很難懂,在《楞嚴經》裡面它就舉一個例子來給我們,講得比較能夠容易理解。它說不生不滅的性,在我們六根就叫根性,根性是不生不滅的,根性就是佛性,就是我們的本性,可是你不容易見到。但是佛啟發我們,當我們用六根的時候,這個六根譬如說眼根,眼睛看一條河,當我們三歲的時候看這河,我們三歲的時候眼睛好,看得很清楚;如果到我們六十歲、七十歲、八十歲,再看那條河,可能我們的眼睛有些白內障,就看得沒那麼清楚,所以這六根退化了,眼根沒那麼好用了,眼根它有生滅。可是試問一問,你三歲的時候能看這條大河那能看的性,跟你六十歲、七老八十那時候看這條河,那個能看的性有什麼不同?佛告訴我們,這個能看的性是一樣的,它沒有變化,它是不動的,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所以三歲的時候能看,六、七十歲的時候也能看,這個能看是一樣的。

  就好像我們眼睛,你看我現在戴著眼鏡,眼睛沒有小的時候那麼好使,近視眼了,近視眼就是遠的東西我就看不清楚,甚至有時候看不見了;可是當我戴上眼鏡的時候,我就能看得見。所以我能看得見的這種性,不因為我近視而變化,眼根雖然沒有那麼好使,但是能看的性是一樣的。如果能看的性有變化,那我戴上眼鏡之後它還是看不清楚才對,為什麼我不戴眼鏡的時候看不清楚,戴上眼鏡就變得看清楚了?這就是因為我們有那能見的性,這個根性是不生不滅的,這是從六根上面體會。

  從一切萬法,不要說我們身體了,說外面的一切萬法,它有沒有不生不滅的性?也有,它叫法性。現在科學家給我們證明物質不滅定律,物質不滅就是物質它沒有了,變成能量了,能量還聚集那裡,將來還會變成物質,這也能夠體會到物質世界裡面的法性不生不滅。當然這是近似的體會,這是比喻,不能夠達到真實,只能幫助我們去理解。所以不滅的法性,就在那生滅的法相當中,無明、妄想變現出法相來,所以法性和法相永遠和合在一起,不能夠分離。所以底下青蓮大師舉出南岳大師的幾句話:

  【南岳雲。道源不遠。性海非遙。但向己求。莫從他覓。】

  這幾句話是過來人說的,這是真正明心見性、徹悟本源的人才能說得出來。這個『道源』,根源並不遙遠,只要自己回光返照,就自己明心見性,不是在心外去求的。這一段是講的「迷悟根源」。第三段,青蓮舉「菩薩本識」來給我們介紹性體,我們來看這個文段:

  【言菩薩本識者】

  這是講把菩薩(這是指地藏菩薩)的『本識』說出來。本識,用我們現在話來講就是存心,地藏菩薩的存心是什麼?下面引《大論》,《大論》雲:

  【在菩薩心。名為般若。】

  菩薩的用心就是般若智慧。我們這裡因為時間的關系,不能逐句逐句的來解釋《綸貫》,我們主要也是依師父上人曾經在新加坡講的《綸貫》來復講,這裡我們就跳過一些段落。我們看底下:

  【所謂闡提不斷性德之善。遇緣善發。佛亦不斷性惡。同惡而化。】

  我們抽取一些精彩的句子來學習,這兩句話講得就很精彩。『闡提不斷性德之善』,闡提是什麼?闡提是梵語,意思就是沒有善根的人,他的心性不善,可以說是無惡不作之人,佛菩薩告訴我們這些人將來必墮地獄。這種闡提就是無惡不作之人,他也沒斷自己的『性德之善』。這個性德之善,我們說是他的本性、是他的天良,再壞的人他都有天良、都有良心,只是他的良心被惡的習氣給污染了。像《三字經》裡面講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他的本性是本善的,這是性德之善,可是他的習性是惡的,所以讓他離本性就遠了。但是這種人如果能夠通過教化,他也能夠良心發現的,所以遇緣就善發。

  這個緣很不容易,佛法裡講「佛不度無緣之人」,如果跟他沒有緣,你哪怕是佛來也沒有辦法度他。像經裡講的一個城東老母,佛在世的時候要度這個城東老母,去找她,結果怎麼跟她講她都不肯聽,拒絕,這是佛跟她沒緣。所以佛後來派了一個弟子,佛有神通,他知道哪一個弟子跟她有緣,派去的這個人一下子就度過來了,跟她講法她能夠接受。這是什麼?要跟她有緣,遇到緣之後,她的善根發現。所以我們很重要的是跟眾生要結緣,有緣才能夠度眾生,不管是善緣還是惡緣,只要有緣就能夠度眾生,當然善緣要比惡緣好。不管結善緣還是結惡緣,如果我們的心清淨、不執著,這個就叫法緣,法緣是不著相,著相了就有善緣惡緣。佛菩薩看到闡提,就是惡人,非常清楚他們也具足性德之善,這些性德之善絲毫都沒有欠缺,跟諸佛如來果地上的性德都無二無別,只是他現在迷了,所以性德顯發不出來。所以佛菩薩很清楚,看到這些闡提之人,絕對不會厭惡他、絕對不會憎恨他,對他還是那樣的慈悲照顧而幫助他覺悟。

  下面講『佛亦不斷性惡,同惡而化』,這句講得就非常精彩。佛,成佛了,他的這些惡有沒有斷盡?如果沒有斷盡怎麼能成佛?佛斷了這些惡,他是斷了,但是他要度眾生的時候,特別是度那些惡的眾生、那些闡提,他還是要用這個惡相。他能夠把自性的菩提轉變成煩惱來度化眾生,這叫同惡而化,這叫「同事」,四攝法裡的同事。如果要度三惡道的眾生,必須要現貪瞋癡這三毒煩惱,你才能夠跟他們在一起,你才能夠度化他們;假如你沒有貪瞋癡,你就不可能到惡道裡去。不過佛跟我們凡夫不同的地方是,他雖然不斷性惡,但是他絕對不染這些性惡,所以他有貪瞋癡,他是用來做為教學的手段,絕對不會染著。換句話說,我們打個比喻,他跟那些賭徒在一起,賭徒都是貪的,他要度化這些賭徒就要示現一個貪樣子,才能將他們度化,同惡而化。他想貪的時候,他就可以貪出來,但是他不染,他不要貪的時候,他就可以把貪放下。凡夫不行,念念都貪,止不住的,得不到自在。他用貪的時候,需要的時候就用,不需要的時候馬上就斷掉,來去自由,這是大自在。實際上他在六惡道裡面度化眾生沒有任何的染污,看起來有染了,實際上不染,染而不染。再說一句真實的,我們凡夫也是染而不染,只是佛他覺而不迷,他知道得清清楚楚;我們在這個染的環境裡就迷了,雖然自性依然不染,但是我們卻得不到那種自性的受用,這是迷而不覺。我們繼續看底下的文:

  【今地藏大士。了達闡提等修惡之事。全體即是性惡之理。】

  地藏菩薩他對於這些惡人,看到他們在造惡業,絕對不會責備他、不會怪他,依舊對他們關懷、照顧、愛護,這個慈悲心是永恆不變的。為什麼?因為佛菩薩了達了,了達闡提這修惡之事。有事就當然有理,這理是什麼?理是『性惡之理』。這個性善、性惡都是講的習性,不是講本性,本性無善亦無惡。習性這些善惡從哪裡來的?都是阿賴耶識的業習種子起現行。佛菩薩他了達之後,他能夠轉變阿賴耶識,他沒有把這些種子消滅,他只是把煩惱這些業習種子轉變成菩提了,這是所謂轉煩惱為菩提,轉識成智。所以佛菩薩他沒有真正斷那個惡的習氣,這些習氣是保留著,該用的時候他就能用。用來做什麼?度眾生的。就好像,我們打個比方說,有個小偷原來是經常做偷盜的惡業,偷東西,後來他轉變了、覺悟了,不能再干小偷這個行當,要光明正大的做人,所以他就當警察,專門抓小偷。因為他原來是很高明的小偷,所以小偷的這些伎倆統統都曉得,所以他做警察就做得很優秀。所以你看,他念頭一轉,原來這些性惡,這是習性的惡,這些惡習也能夠拿來度眾生,他從小偷變成警察,就成為最優秀的警察,就這個道理。所以總在我們一念的迷悟不同,悟了之後,那個惡也是善的,所以並無所謂善惡,就一個迷悟而已。所以底下青蓮大師說到:

  【邊邪無非中道。五逆當處解脫。】

  所以『邊邪』,就是邊見、邪見,這見思煩惱都是『中道』。『五逆』,五逆罪這都是墮阿鼻地獄的重罪,『當處解脫』。在佛經裡面就有講到阿阇世王的故事,阿阇世王殺父害母,造作五逆重罪,到臨終這一刻深刻的忏悔,他覺悟了,他回頭了,念佛求生極樂世界,結果變成上品中生,這品位還很高。你看造作五逆重罪這些惡人,一念回光返照,忏悔回頭,這忏悔的力量不可思議。當處解脫,不僅是說不墮三惡道,而且超越六道輪回、超越十法界,到極樂世界、一真法界去了,正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所以我們看這些惡人不可以輕視他,說不定他到臨終的時候一忏悔、一改過,他往生極樂世界的品位還在我們之上。我們繼續看:

  【普現色身。游化諸趣。點此迷源。令知平等。正憑此本識。而起諸大化。】

  這是講地藏菩薩『普現色身,游化諸趣』,在六道諸趣裡面現身說法。他現身說法總方向、總綱領、總目標就是『點此迷源,令知平等』,告訴這些迷惑顛倒的眾生,原來這個法界是平等的,虛空法界是一體的。真正了達虛空法界是一體的人,他才有真平等,他看待一切眾生就像跟自己一樣,他不會分自分他。所以這是佛法教學的總目標,正是憑借著這個本識而起的教化。所以佛法因什麼而起的?要依據這個不思議性識,所以青蓮大師用不思議性識做為本經的教體。我們上半場時間到了,先休息五分鐘。謝謝大家。

  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菩薩,大家好!我們繼續來看《地藏經綸貫》。我們講到第二部分「以不思議性識為體」,談到第三點,講「菩薩本識」。在《綸貫》裡面青蓮大師引用天台大師講的這兩句話,非常的好,我們來念一下:

  【三千不出一念法性。三千不出一念無明。】

  在天台家裡面講的這個『三千』,涵蓋了虛空法界的萬事萬物。什麼叫三千?這是天台大師,智者大師他講《法華經》,將「十如是」分配到十個法界,每一個法界裡面又有十法界,所以叫「百界千如」,這千如是一千;又有五陰世間、眾生世間、國土世間,每一世間又有一千,所以稱為三千,所以這三千就包括了宇宙世出世間一切法。這裡講三千就是我們的虛空法界,『不出一念法性』,一念法性是什麼?這就是《華嚴經》裡講的唯心所現;『三千不出一念無明』,就是唯識所變。你看這一對照,我們就不難懂。所以這一念就能變現虛空法界、宇宙萬物,所以我們對自己的這個念頭怎麼能夠隨便去動?動一個善念就現善的法界,動一個惡念就現惡的法界,所以一切世出世間的因果都是這一念,一起心動念這就成為因,招致的果報就是所現所變的這些境界。所以天堂是你這一念造的,地獄也是你這一念造的,統統是自己負責任。底下又說:

  【今家釋華嚴心造之文有二。一約理。造即是具。二者約事。即三世變造等。】

  『今家』就是指天台宗,因為青蓮大師是天台宗的弟子,所以稱本宗叫今家。這個今家這裡特指智者大師,這是天台立宗的大師。天台智者大師在解釋《華嚴經》裡面說了兩個意思,一個是『約理』,一個是『約事』。約理是什麼?『造即是具』,具是講性具;約事,講這個事是什麼?『三世變造』,所以造是講事的,是性具、理具,那個造是講事造。這個話簡單的來講,就是講一切萬有都是自性本來具足的,就是六祖惠能大師說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自性具足就是理具。

  雖然自性裡面本有,但是也要有事造才行,所以事離不開理,理離不開是事,理事是一體的。青蓮法師以這個性識為體,正是為上根利智之人說明「全事即理,全理即事」,這事和理是一如的,性和相是不二的。所以用性識來分析這個體,這性是講理,識是講事相的,這是非常高明的一種說法。世尊常常用比喻來為我們說明,如何理解這個理具事造?就好像我們作夢,夢中就看到夢相,很多境界相出現了。這些夢相都是事,事從哪裡來的?從心來的,所以心在哪裡?你找不到一個東西叫心,但是整個夢境就是心。心沒有相,但是全事即相,全相即心,它是宇宙萬法的本體,都從這個自性、從這個真心變現出來的。我們要懂得從事上去看理,從相上見性,就是借著假去看真。夢境是假,但是造夢的那個心是真的,所以古德也講「全妄即真,全真即妄」,整個夢境是什麼?就是心,心是什麼?心就是夢境。所以理事一如,理和事分不開的,性跟相也分不開的,真與妄也分不開的,統統就是我們這一心。

  佛菩薩對這個事實狀況看得很清楚,他覺悟了,他了解宇宙萬有、虛空法界就是我一體,就是一個自己。凡夫迷惑顛倒,在這一體裡面起妄想、分別、執著,雖然起妄想分別執著,有沒有妨害這個一體?沒有妨害,他還是一體的。所以經體講的性識,性和識是一樁事情,理跟事也是一樁事情,性是理是體,而識是相是用。真正入了這個境界的人,他就能夠做到理事無礙,就是清涼大師在《華嚴經》批注裡講的「四無礙」,統統得到了。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真正覺悟的人的境界;迷惑的人這個障礙統統有,理有障礙、事有障礙、理事障礙、事事障礙,這些障礙統統都是自己設置的。所以青蓮大師在此地給我們作這個結論,為我們說明性識(或者說識性)它們都是一體,都是經的教體。這個文中也有這麼一句話,講得很好:

  【無明體相。本自不有。妄想因緣。和合而有。不善思惟。心行所造。】

  這裡為我們說出事實的真相,『無明體相,本自不有』,這就是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明白的開示我們,本覺本有,不覺本無。無明體相,無明是不覺,不覺本來沒有,它是怎麼有的?『妄想因緣,和合而有』。這個妄想就是無明體相的由來,那我們要證得本覺,把這些不覺放下就成功了。所以馬鳴菩薩為我們講得很清楚,本覺是本來具足的,不覺是你自己生出來的,妄想因緣和合出來的。本來沒有的東西,你可以去斷。

  有人問,這些不覺、這些無明是從哪裡開始產生的?他什麼原因產生的?幾時產生的?這些問題自古以來就很多人問過了,佛有沒有答案?有。在《楞嚴經》上面第四卷,富樓那尊者就問佛,這個無明是怎麼來的?佛就給他一句話答復了,知見立知,是無明本。這句話聽起來好像不太好懂,實際上你仔細體會,佛已經把無明本,無明的根本說得非常清楚了。知見立知,知見就是指我們六根接觸到六塵,譬如說眼睛去看,看東西看得清清楚楚,可是我們看了之後馬上就起心動念。譬如說看到一支筆,這支筆你看到就看到了,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你馬上起了一個念頭說這是筆,這叫立知。所以知見的時候是不起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的時候,可是這種時間很短暫,馬上就起心動念,就立知了。這是什麼?就是知見上面再立一個知,說這是筆,說我看到。你看妄想、分別、執著統統起來了,具足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這就是無明,無明從這裡開始的,就在你知見那一剎那你還立知,那就是無明開始,所以經上講無明無始、無始無明。無明本來沒有開始,不是說很久很久以前有這麼一個無明的狀態,然後變成我們現在的這個狀態,不是的,就是在我們知見立知那一剎那,無明就開始了。所以這種立知,就是起了妄想、分別、執著,把我們的真心本性覆蓋住了,這是我們不善用心、不善思惟。所以真正了解了這個狀況,你就從哪裡修?從斷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那裡開始修,真正去學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善思惟』。我們繼續來看下面的文:

  【無明幻出六道依正,當知本自不有,無明所為。】

  六道從哪裡來的?這裡講得非常清楚,六道是我們無明幻化出來的,六道也是『本自不有』。所以我們用作夢這個例子來體會就能夠明了了。六道是什麼?是我們做惡夢。這個夢境本來沒有,是誰做出來的?是我們那個妄心做出來的,是『無明所為』。我們搞六道輪回在夢中沒有醒,佛菩薩在夢中已經醒過來了,所以這裡講六道是『幻出』。幻是夢幻泡影,它不是事實真相。『依正』是依報、正報,依報是講我們環境,正報是講自己,我們自己以及我們生活的這些環境都是這個無明幻化出來的。實際上是什麼?這些統統都不是事實。

  如果不了解事實真相,在夢境當中起妄想、分別、執著,隨順妄想分別執著去造作惡業,起這些自私自利,不曉得這些自私自利的念頭是根本錯誤的認識,這一錯就錯下去了,一錯到底。所以現在你看社會上的人都講要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權益,甚至寧願冒犯別人、損害別人的利益而滿足自己的利益,這些錯誤的觀念是什麼?自己把自己的生活圈子縮小了,想錯了、看錯了。最小的圈子是什麼?阿鼻地獄,在地獄裡面的眾生,他看到的境界就是自己一個身體在這個地獄裡邊受刑罰。所以《地藏經》裡面告訴我們,在地獄裡的眾生看到自己的身體遍布整個地獄,地獄多大他的身體就多大,每一個刑罰他都要受,而且是同時受。這是什麼?心量小得什麼都不能容,極端自私自利所變現的境界。

  所以佛菩薩真正覺悟,覺悟了他就能夠得自在,他不會把自己身體當作自己,決定不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損害別人,他起心動念都是想著眾生,自己沒有了。所以這是講地藏本識,就是地藏菩薩的用心。地藏菩薩幫助眾生也是這一個目的,就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真正明了了這個事實真相的話,他就能夠離苦得樂。這一段我們簡單的介紹「菩薩本識」,說明為什麼青蓮法師用不思議性識做為教體,這是第二個段落,五重玄義的第二段我們就講到這裡。下面五重玄義的第三段叫「明宗」,青蓮大師說:

  【明不思議行願為宗者。】

  『宗』是講學習的綱領,學習必須要懂得掌握綱領,如果不能夠掌握綱領,就不知道從哪裡學起,所以這一段明宗就非常重要,讓我們能夠明了本經的學習綱領在哪裡。這個宗跟前面的體不一樣,第二段的辨體,體是講它的教體,這是通一切佛教的經典,雖然用的名詞術語不一樣,但是體是一樣的,意思是相通的。這個宗就不一樣,宗是指這一個法門、這一部經典它學習綱領在哪裡,它跟其它的經典、其它的法門不一樣。青蓮大師告訴我們此經以『不思議行願為宗』,這是講本經的修學綱領是以地藏菩薩不思議的大行本願為綱領,這裡大師引用了本經的經文做為依據。我們來念一念:

  【准經文殊問佛雲。】

  『准』就是依據,依據本經,這是文殊師利菩薩問佛的。

  【地藏菩薩因地。作何行。立何願。而能成就不思議事。又大士於過去不可說劫前。身為大長者子。因見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相好莊嚴。因問彼佛。作何行願。而得此相。】

  這裡引用了兩段經文來說明為什麼以不思議行願為學習綱領。這裡經文我們就不詳細解釋了,在前面我們已經對經文做了介紹,這裡是引用經文來說明地藏菩薩是久遠劫來所發的大願、所行的大行,這都是我們應該學習效法的。下面又引用本經一段:

  【又如來自結經名。一名地藏本願。一名地藏本行。】

  這是釋迦牟尼佛在經裡自己說出來的這個經的題目,佛說了三個題目,《地藏本願》、《地藏本行》和《地藏本誓力經》,這是三而一,一而三。這裡又一次為我們證明,確實,『願』、『行』,這點出這是我們本經的宗要。下面繼續看:

  【故知行願二法。乃一經之宗要也。】

  這是點出為什麼要立行願為宗,行和願是分不開的,有願他必定有行。願是先導,有行更能夠實踐他的願,這個願才能得以圓滿。在中國我們一般講立志,不講願,立志跟願是一樣的,人貴立志,學貴立志。如果一個人沒有志向,沒有自己生活努力的目標、方向,這一生一定是空過,一事無成的。所以要想有大的成就,必定要有大志大願。

  現在我們來看很多社會上的年輕人,他們的願是什麼?他們的志向是什麼?你看每年考大學的專業,最熱門的什麼金融、會計、醫生、律師,搞這些專業的人很多,競爭很大。可見得他們這些人立志是在哪裡?學習的目的在哪裡?因為有利在裡頭,做律師的、做醫生的都能賺錢,學商的、學金融的、會計的他能夠搞錢,所以志在利,這個就是染污,他這一生得不到真正的幸福快樂。

  古人立志是什麼?志在聖賢,讀書為的是作聖賢。所以我們學習傳統文化、學習儒釋道三家的這些典籍,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我們學習是為了效法先賢,這些傳統文化是我們老祖宗遺留下來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現前的一切問題。我們學習這個不僅可以自己提升自己,成就聖賢的德行學問,而且要幫助世界,幫助構建和諧的社會、和諧的世界,這是我們真正學習的志向。地藏菩薩為我們所表現的,他的志願是度盡一切眾生,這叫菩提大願。那我們學佛也要效法地藏菩薩一樣,度盡一切苦難的眾生,不僅是我們這個地球上的眾生,而且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所以我們的願是志在作佛、志在作菩薩,這比世間聖賢又高出了一等。這裡青蓮大師引用《大智度論》裡面的兩句話:

  【諸菩薩行業清淨。自得淨報。】

  這是設問,青蓮大師在這裡就問,諸佛菩薩跟我們凡夫不一樣,他的行業清淨,他有清淨心,那為什麼還要立一個願?為什麼必須要立願才能夠得到果報?這個問問得好,下面答得也好:

  【作福無願。無所樹立。願為導御。能有所成。】

  這是講『作福』,我們世間人說的修福。修福方法很多,佛菩薩在日常生活當中所修的六度、六波羅蜜這也是修福。修福必須要有願,就像普賢菩薩講十願,這是十大綱領,普賢十大願王最後導歸西方極樂世界,他有目標、有方向。那我們修福目標在哪裡?我為什麼要去作福?如果沒有願、沒有方向、沒有目標,這就『無所樹立』。所以我們淨土學生要懂得,我們這一生所修、所學都要導歸西方極樂世界,因為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我們要效法這些佛菩薩廣度眾生,要到極樂世界去學習,學本事才能夠度眾生,所以我們的願是往生作佛,廣度眾生。如果沒有往生極樂世界的願,你修行(作福是修行)、你念佛都不能夠成就。為什麼?古德有句話講得好,說如果念佛不相應,你喊破喉嚨也枉然。這是什麼?這是你的願不足。我們要發願求生淨土,必須要具足條件,條件是什麼?《觀無量壽佛經》裡面就為我們說明,要求生淨土先須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第一福,是人天福;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是講聲聞福;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是大乘菩薩福。所以你作福要按照這三福條件去做,而且必須有願求生淨土,你才有資格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底下講:

  【淨世界願。亦復如是。】

  在佛法裡面講『淨世界願』,是我們發願,叫我們每天修行、讀經、念佛多回向。這回向就是發願,最普通的常用的回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這是淨世界願。不管你修學哪一個法門,你這個願都是一樣的,都是要莊嚴佛淨土。佛淨土並不是單指極樂世界,它是指十方一切諸佛國土我們都要去莊嚴,所以這個心量要大。真正要莊嚴佛淨土,要懂得我們以什麼功德去莊嚴。我們的念,念佛是不是跟佛的心行相應?我們讀經有沒有按照經典的教訓去做?要心口相應、表裡一如,這才能夠修行有功德,這叫做淨世界、莊嚴佛淨土,所以這是講發菩薩的願。底下青蓮大師又用「四教菩薩」,這是天台的說法,他講:

  【四教菩薩,各有通別二願。】

  這個願裡面有通有別,通願就是四弘誓願,別願每個菩薩所發的願不同,但是都跟四弘誓願相應,都是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菩薩的心是平等清淨的,眾生的根性不相同,菩薩幫助眾生要契理、契機。眾生的根性有上中下三根,下根的眾生眼光短淺、心量窄小,他只顧到自己現前的利益、這一世的安樂,菩薩也幫助他成就他這一生的幸福人生。有些眾生他的根性比較高一點,中根人,他的心量大一點了,他知道有輪回,不是說人死了之後什麼都沒有,他不僅要這一生得到幸福安樂,還希望生生世世都得到幸福安樂。對於這種人,菩薩也能夠教化他,讓他如願以償。上根的人眼光就遠大了,他對於如來所說的這些法、如來果地上的涅盤之樂他能夠向往,這一類眾生,佛法裡講是根熟的眾生,菩薩也發心幫助這一類眾生得到究竟涅盤之樂。總是根據眾生根基的深淺來施行教化,下根的逐漸幫助他提升,上根的幫他這一生了脫生死、得涅盤樂,這是菩薩的本願。下面我們來看:

  【行相多門】

  『行』裡頭包含內容很多,『相』就是講菩薩示現的身分,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來給他說法,男女老少不同的行業都是這些行相,都是菩薩教化眾生的方法。所以菩薩教化眾生非常的活潑,對於不同根性的眾生,他有智慧、有善巧,但是總綱領也不外乎「三學六度」。這裡青蓮大師提到三學裡面的戒學,三學是戒定慧,這個戒律很多人看成一成不變的,好像守戒的人都很呆板、很古板,不知道戒律是活活潑潑的。戒律的精神是什麼?就是: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這不僅是戒律的精神,也是佛法的總綱領,所以戒律的總原則在於『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它的目標是讓我們得清淨心,『自淨其意』。所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戒,「自淨其意」是定、是慧,這是講戒定慧。如果再細分,諸惡莫作是小乘戒,眾善奉行是大乘戒,戒必須要得定才有用,所以由戒生定,由定開慧。定慧就是自淨其意,所以有了定慧,我們在生活當中所表現的統統符合戒律。戒裡面我們講的五戒,所謂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這五條戒叫根本戒。根本戒是超越時空的,佛在三千年前講的這些戒律,這五條,到三千年後的今天仍然適用,它不能修改的,這些根本戒是不隨著時間、空間而變化的。

  還有佛制的其它的戒律,很多的那些,特別是威儀方面的戒律,因為時間、地點有不同,所以像佛教傳到中國來都本土化、都現代化了。譬如說大家都熟知的百丈大師立清規,百丈大師他把印度傳來的戒律做了很多的修訂,符合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而又不違背戒律的精神。譬如說托缽的方式,托缽,古代印度他們出家人的生活方式是乞食。佛教傳到中國來受到帝王的尊重,所以出家人都稱為「天人師」,皇帝都拜他做老師。怎麼能夠讓老師出去托缽乞討?所以到了中國來就實行叢林制度,出家人不再出去乞討了,而是由帝王,由這些長者、居士來護持,修建像宮廷式的建築,我們說寺廟,在那裡面修學,稱為佛教大學,這是叢林的制度。這些可以見得是把當時佛三千年前的生活方式進行了修訂,符合我們現前的生活方式。所以可見得戒律除了根本戒以外,其它都是可以隨著時間、地點、生活方式不同而進行修正,但是一定要把握好原則,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提升到自淨其意,這就是佛法的圓滿了,所以『是諸佛教』,這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教誨的。我們下來再看青蓮大師又引用《涅盤經》裡面「五行」,我們簡單的來介紹一下:

  【涅盤明五行。一聖行。謂戒定慧。為自行因。】

  這是講菩薩行裡面的第一類『聖行』,聖行是講戒定慧,聖人不能離開戒定慧,離開戒定慧那你就是凡夫,就不是聖人了。第二個是:

  【二梵行。謂慈悲喜捨。為因中化他。】

  『梵行』就是清淨行,用的是『慈悲喜捨』來度化一切眾生。第三是:

  【三天行。】

  『天行』是講的順應天理自然的行為,我們說隨順自然。第四個是:

  【四嬰兒行。謂示同三乘七方便所修之行。】

  『嬰兒行』,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學嬰兒隨順,嬰兒他是你叫他笑、你逗他笑,他就隨著你笑,這是隨眾生心來說法,這是講的順行。第五是「病行」:

  【五病行。謂示同九界三障身相。】

  『病行』就是用惡行,用貪瞋癡這些逆行的方法,隨順九界裡面的這些眾生來教化。最後講到:

  【解是行本。行能成智。故行滿而智圓。】

  這裡最後講到,菩薩的『行』必須要依『解』,要深入經藏、要圓解,解是行的根本。行能夠幫助成就智慧,這個行,修行圓滿了,智慧也就圓滿了。這裡我們把第三段「不思議行願為宗」介紹完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有講的不妥之處,請各位多多指正。謝謝大家。

 

 

上一篇:淨空法師:心裡想念佛,念了幾句念別的去了,這是功夫不得力
下一篇:法界的根源《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第四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