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下載 :經咒頌念

 

法界的根源《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第四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菩薩,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青蓮大師的《地藏經綸貫》。我們上次學習了「五重玄義」裡的第一重,這是通釋名題。我們學習了這部經經題前面六個字「地藏菩薩本願」,這是經的別題;「經」是通題,就是每部經都有,古大德常常用「貫、攝、常、法」來解釋。青蓮大師他是沿用天台的說法,用所謂「湧泉、出生、繩墨、顯示、結鬘」來解釋這個經,實際上他的意思跟貫、攝、常、法是非常接近的。因為我們在講習經文的時候,一開端就把這個經題介紹了,所以這個經的意思我們在這裡就不再重復。我們師父對這個「經」還有個補充的解釋,是說經具有「教、理、行、果」四個意思,這是任何一部經都具有的;在我們學人這方面來講,要具足「信、解、行、證」,信佛之教,解佛之理,行經中所教導的這些修行方法,然後能得以證果。所以經的妙用就在於幫助我們信解行證。這裡我們就簡單的把第一重玄義學習完,下面我們看第二重玄義:

  【辨不思議性識為體者。】

  青蓮大師在五重玄義裡面為我們「辨體」,這是把經的理論依據辨別清楚,就是說佛依什麼來講這部經。講經的依據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了解講經的依據,理論的依據,學習這部經才能產生堅定的信心,所以這是屬於信成就。正如每部經開端都有「如是我聞」,如是我聞這個如是就是信成就,所謂如是講的就是真實,所以佛講一切經都是依據真實來講的。大乘經論都是以實相為體,這個體就是理論依據,本經,這部《地藏經》也不例外,它也是大乘經,所以一樣也是以實相為體。但是青蓮法師在這裡為我們判這個經體,是以『不思議性識為體』,這個確實非常高明,這個「不思議性識」就是實相。他為什麼要用不思議性識來做為本經的體性?他有三個原因,這裡講了三個意思。第一個是:

  【憑准經論。】

  第二個意思是:

  【迷悟根源。】

  第三個意思是:

  【菩薩本識。】

  『憑准經論』,憑就是憑據,准就是標准,他是以經論標准做為依據來講這個經體的,所以都是有出處的。『迷悟根源』,就是講這個性識乃迷悟的根源。後來講『菩薩本識』,菩薩專指地藏菩薩。我們一段一段的來看,先看第一個意思憑准經論,青蓮大師說:

  【本經雲。一切眾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為善為惡。逐境而生。】

  他舉出經論來為我們說明為什麼以不思議性識為體。首先舉的是『本經』,就是《地藏菩薩本願經》,他說『一切眾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其實一切眾生都是以性識為體,這裡專門舉出一切眾生中未解脫者,那是指六道眾生。他們的性識無定,就是說六道眾生(包括我們),內有煩惱習氣,外面又有五欲六塵的誘惑,所以這個誘惑起來了,心裡頭就動煩惱,起心動念。這個起心動念,一定是善惡夾雜交織在一起,所以稱為性識無定,遇到善的緣它就變善,遇到惡的緣它就變惡。所以教育就很重要,世出世間聖人他們都是以教學為先,通過教育,人才能夠斷惡修善。所以『為善為惡,逐境而生』,這是什麼?隨著善緣惡緣去作善作惡。聖人設教目的就是幫助眾生創造一個善緣,一個增上緣。如果沒有教育,哪怕是一個很有福報的人,他的福報是過去生中積累的,但是這一生遇緣不善造作惡業,任著自己的煩惱習氣去發展,最後福報享完了,再加上這一生造作極大的罪業,那就要墮到惡道了。所以從這句話我們應該警惕,有福我們不要隨便來享,有福的時候應該利用我們的福報來修福,能創造更美好的未來。下面青蓮大師又舉出本經的另一段:

  【又雲。念佛菩薩名字。歷臨終人耳根。或聞在本識。此識。乃的指第八識也。】

  剛才舉的是性識無定的性識,這個性識就是指我們的阿賴耶識。本經這裡的話說,在『臨終人耳根』,就是他要臨終的時候為他念佛菩薩的名號,能夠讓他聞得一佛名、一菩薩名,都能夠幫助他脫苦;縱然不能夠完全離苦,也能夠減輕他的罪業。這個識,『聞在本識』就專指第八識,第八識是阿賴耶識。下面青蓮法師又舉出其它的經來做引證:

  【毗盧三摩地法。及金剛頂蓮華部心。】

  這是引用的經論。

  【是心為何物。煩惱習種子。善惡皆由心。心為阿賴耶。】

  青蓮法師這裡愈來愈明確了,這個性識就是指我們的阿賴耶識。他講『是心為何物』,這個心是什麼?青蓮法師這裡不說覺悟的境界,單單舉出未解脫者,這一切眾生未解脫者,就是他還在迷惑顛倒的眾生。迷惑顛倒眾生的心是什麼?就是心意識,這裡不講真心,這個心是指我們的阿賴耶,心意識。這裡很明確說『煩惱習種子』,這個心就是煩惱,就是習氣種子。『善惡皆由心』,心起的善念惡念都是從阿賴耶識變現出來的,因此明確的說出心,這裡講的心就是阿賴耶識,它含藏著各種煩惱習氣種子,而且隨時起現行。起的現行就是指的善惡這些念頭,它也是造業受報的報主,就是這個阿賴耶識在造業受報。下面又引《起信論》裡面幾句話,我們來讀一讀:

  【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

  這裡講『心生滅者』都是依什麼?『依如來藏』。如來藏是什麼?藏是含藏的意思,如來就含藏在這裡面,就叫如來藏;換句話說,這正是我們的真心本性。真心本性怎麼能『有生滅心』?下面解釋說,我們來看下文:

  【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

  如來藏就是我們的真心本性,跟阿賴耶識分不開的,不能把它兩個拆開。他這裡說『所謂不生不滅』,不生不滅的是什麼?是我們的真心本性,就是如來藏。『生滅』是什麼?生滅是阿賴耶,阿賴耶裡面的習氣種子,這些善念惡念都是生滅法。可是這不生不滅的和那生滅的是『和合』的,和合就是融成一體,你分不開的;換句話說,阿賴耶識的本體就是不生不滅的,就是我們的常住真心。『非一非異』,一,就是說你不能說它兩個是一,為什麼?因為真心是不生不滅的,阿賴耶識是生滅的,不生不滅和生滅是兩個,不是一,所以非一;但是又非異,你不能說兩個不同,它不能拆開,它兩個攪和在一起分不清的。古人用的比喻叫「水乳交融」,乳是牛奶,牛奶跟水摻合在一起,你說哪部分是水哪部分是牛奶?你這杯子裡頭,你分不清哪是水哪是牛奶,它們就是融合在一起。你知道有水和有牛奶,它們非一;但是又是融合在一起,你分不清,非異,所以用這個比喻來形容、描述阿賴耶識。底下又講:

  【則無明法性共住為因。不其然乎。】

  這裡講的境界很微細,我們要用心去體會它。這裡講的『無明』,無明是生滅法,『法性』是不生不滅的,不生不滅的跟生滅的永遠是和合在一起的,叫『共住』,所以它在一切時、一切處都分不開的。阿賴耶識有多大?阿賴耶識就是講無明,阿賴耶識跟這個法性一樣,虛空法界都是阿賴耶識變現出來的。所以我們說這個性識,性就是法性,識就是阿賴耶識,一個是真心,一個是妄心,而真妄和合在一起,都是遍虛空法界的。所以如果問心在哪裡,你可以回答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就對了。心能現萬法,能現的我們稱為心,能變的我們稱為識,但是這能現能變,又是和合在一起的,這和合在一起我們就叫性識。如果單說真的不說妄的那邊,就叫做性、法性,真妄和合的我們就叫它為識。我們問,有沒有只有妄沒有真的?沒有,妄心永遠是跟真心和合在一起的。所以佛菩薩他們覺悟了,覺悟了以後他們用真心;凡夫他沒覺悟,迷了,迷了之後就被阿賴耶識裡的煩惱習氣種子所困惑,在六道當中受苦受難。佛菩薩,我們問他有沒有這些煩惱習氣種子?跟諸位說,佛菩薩也有這些煩惱習氣種子,只不過是他悟了,他明白了,所以他不受這些煩惱習氣種子的妨害,他有而不受它妨害。凡夫有這些種子,受它的妨害,為什麼?因為迷。

  所以佛家講要斷煩惱,內斷我們的煩惱習氣,外斷五欲六塵的誘惑,這個斷不是真的把它斷掉沒有了,不是,是你能夠不受它的妨礙,你能把這些煩惱習氣轉了,這個就叫斷。如果真的把煩惱斷掉了,佛家講「煩惱即菩提」,煩惱沒了,菩提也沒了;「生死即涅盤」,生死沒了,涅盤也沒了,那就不能說得過去了。所以關鍵我們是明了事實的真相,這就能夠轉了,轉煩惱為菩提,轉生死為涅盤。我們怎麼個轉法?實際上轉就在你這一念,你一念悟就統統轉過來, 假如沒悟那就轉不過來,還是受煩惱生死的困擾。我們念佛的人所用的方法,怎麼轉?用一句阿彌陀佛的佛號。當我們的心起煩惱習氣了,馬上提起佛號,把那個煩惱習氣轉成阿彌陀佛,你就是煩惱轉成菩提了,所以這是很方便的一種轉法。底下我們來看青蓮大師舉出真谛法師的翻譯,叫做:

  【無沒識。】

  『無沒識』就是阿賴耶識。真谛法師(唐朝時候的人)他翻譯的。

  【奘師就義。翻為藏識。能含藏諸法種故。蓋此識體。具能藏。所藏。執藏三法。故名為藏。】

  這裡是舉出兩位譯經師對阿賴耶識的翻譯。第一種是真谛法師的「無沒識」,這個無沒的意思就很明顯,沒是失掉。它沒有失掉,就是這個阿賴耶識永遠都不會失掉的,它只有轉變,沒有喪失。所以佛才講「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心想就是轉變,這十法界的依正莊嚴都是你心想轉變出來的。你想佛就變成佛的境界,想菩薩就變成菩薩的境界,想地獄、想餓鬼、想畜生就變成三途的境界,這統統都是你阿賴耶識裡具足的。所以想什麼就變什麼,統統都是你自己想自己得的,佛家講自作自受,任何人沒辦法阻礙你,都是你自己自作自受,一切的境界你自己負責。為什麼不想佛?為什麼要想三途?想貪瞋癡就是三途。真谛法師是按照名來直翻,叫無沒識。玄奘大師他是『就義』來翻的,這是按照意思去翻,『翻為藏識』,取它『含藏諸法種故』,能夠含藏諸法種這個意思。種就是種子,諸法的種子含藏在阿賴耶識裡面。『識體』就是阿賴耶識,玄奘大師說有『能藏、所藏、執藏』這三個意思,所以稱它為藏識。藏識就是我們一般人講的心,這個心,不是我們一般覺得我在想個什麼東西那個能想的意識心,不是。很多外國的哲學家他們認為「我思故我在」,他說我能思考的那個就是我自己,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他看的還是表面的,他沒有找到真正的我。今天任何的哲學、任何的科學,都沒有把這個真正的我講清楚。真正的「我」是什麼?就是這個性識。

  下面青蓮大師引用佛法《宗鏡錄》來給我們說明。《宗鏡錄》是永明大師編著的,永明大師是我們淨土宗的祖師,他是從禅裡面大徹大悟,然後歸到淨土。他非常了不起,遍閱《大藏經》,他把《大藏經》裡面的精華分門別類抄集在一起,編成這部《宗鏡錄》,總共一百卷。這部《宗鏡錄》也被後人稱為叫《小藏經》,確實它可以說是《大藏經》的綱要精華。《宗鏡錄》上面是這樣說:

  【宗鏡雲。第八本識。廣大無邊。顯心原而無外。包性藏以诙通。擅持種之名。作總報之主。建有情之體。立涅盤之因。】

  這一段出自於《宗鏡錄》,這裡把阿賴耶識講得很清楚,『第八本識』就是講我們阿賴耶。『廣大無邊』,這是盡虛空遍法界。『顯心原而無外,包性藏以诙通』,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就是「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包一切法,虛空法界都是這心變現出來的,心是能變,一切諸法是所變,所以沒有所謂只有法而沒有心,因為心外無法。這個心我們也不必管它是真心還是妄心,因為你不能分,它是真妄和合,就是一個心,一個性,一個識。

  虛空法界就是這個心、這個識變現的。所以唯識宗裡面認為,整個虛空法界只有識,為什麼?因為森羅萬象的宇宙萬法統統都是識變的。就好像我們用金和金器來做比喻,你走到香港街道上,在我們尖沙咀很多金鋪,隨便進入哪家,看到琳琅滿目的金器,這是種種相不同,可是千種萬種這些相都是出自一個,就是金,都是金做的,所以只有金沒有其它的,就是這樣的意思。虛空法界只有識,除了識以外什麼都沒有,從這個金和金器我們可以體會。唯識家說「唯識」,唯識就是只有識,除識之外什麼都沒有。這個識真妄和合,它的作用就是『作總報之主。建有情之體,立涅盤之因』。總報講的是一切眾生,有情眾生、無情眾生、智正覺眾生,統統都是總報。總報之主,就是它的體就是識,所以識能作佛、能作菩薩、能作天、能作人、能作阿鼻地獄。有情之體就是識,我們現在話說,這是宇宙生命的來源。立涅盤之因,這是講你成佛,超越世間了,成佛也要靠這個識,離開識也不行。下面講:

  【據此立體。諸法鹹收。】

  青蓮大師這是給我們做一個結論,為什麼根據這個性識來立體,立這個本經的體性?這是因為所有一切法都包含在性識當中,大乘小乘、佛法世法統統都含在性識裡面。因此青蓮法師用性識為本經的體,這比以實相為體說得就更清楚、更具體,但是卻並沒有違背這個實相。真正明了這部經典所依的體,我們知道它依的正是法界的本體,是不思議的性識,這種依據可以說是究竟圓滿,那我們對佛所講的這部經信心就生起來了。這是青蓮大師引用經論為我們來證明本經以不思議性識為體,這是第一段。第二段講的是迷悟根源,他說:

  【言迷悟根源者。起信雲。此依阿梨耶識。說有無明不覺而起能見能現。能取境界。故名此識為所知依。能與染淨所知諸法為依止故。】

  第二段講『迷悟根源』,他是引用《大乘起信論》裡面所說的。迷悟根源是在哪?就是『此依阿梨耶識』,就是阿賴耶識。如果我們談迷悟根源,什麼叫迷?什麼叫悟?判斷迷悟的標准是在於,如果我們起心動念知道虛空法界是我一個自己,我跟眾生是一體的,這種人就悟了;如果起心動念想著我自己,我自己的身家,甚至大一點我自己的團體、我自己的民族、我自己的國家,甚至說我這個地球,這樣子想心量太小了,這是在迷,沒有覺悟。這個宇宙虛空法界就好比一棵樹,你看這棵樹很大,枝葉很多,樹干好多條,在枝葉、枝條上面來看很不一樣,我家是我家、你家是你家,我的國是我的國、你的國是你的國,地球跟其它星球都不一樣,這是從枝葉上面來觀察。可是你要看到這個樹的根,根在哪?根是一個,哪有對立的!所以真正明白,這個天地萬物跟我是一體,跟我是同根的,那就是覺悟。所以現在我們看到社會有很多不和諧,國家領導人也提倡要構建和諧社會、構建和諧世界,那我們要了解和諧的理論基礎在哪裡,這個基礎就是明了我們是一體的,一體怎麼可能不和諧?

  我有一次,就是今年年初,一月份,代表我們師父上人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印度尼西亞巴利島的一次和平會議。這是一個國際性的大型會議,主要探討的主題是如何以媒體來促進各種族、國家的和平。我代表師父上人在會上做了發言,把師父這個一體的理念介紹給大家,而且師父這個理念當中,特別提出應該建立一個多元宗教的大學,因為宗教如果能夠和平,對於世界和平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力量。宗教要怎麼和平?大家必須建立一個共識,所以建立宗教大學,幫助各宗教他們的宗教師互相有個學習的機會,互相了解不同宗教的理念,然後你能夠知道原來我們是一體的。會後聽眾們也有一些提問,就對宗教是否能夠和諧、是否能夠在一起辦大學都有很多的疑惑,就問我這可能嗎?為什麼宗教會能和諧?我就想起師父舉出的例子。我跟他們講,就好比一只手五個手指,像很多國家,這是官方承認的宗教有五個,像印度尼西亞有五個。假如說這五個宗教代表五個手指,如果你在手指上看,這些宗教都不同,食指是食指、拇指是拇指,如果說這個指頭代表佛教、這個指頭是基督教、這個指頭是伊斯蘭教、這個指頭譬如說是猶太教、這個指頭譬如說是道教,五個手指從指頭上看確實不一樣,他們的高矮胖瘦不一樣,那是你在指頭上看。你要是往下深入,每個手指深入到掌心,這一看,原來這是一體的。如果不了解這個事實真相,這些指頭互相就在打架,它們就不和睦,發生沖突了;如果都到了根,你就能發現其實宗教本來是一體的,本來是和諧的。所以這個五指的比喻在會上也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贊同,會議最後的總結,這個總結發言人特別把這個五指的比喻給大家做一個報告,做為我們會議探討的一個結論。

  確實,如果能夠認識到這個本體,什麼沖突都沒有了,和諧本來就是這樣子的,本來就是和諧的。如果你能夠認識到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都是自己,你就叫明心見性,你認識到樹的根了,你認識到五個手指底下的掌心了。如果不認識,不認識的人就是迷惑,那叫『無明不覺』,這個無明不覺是個妄見,錯誤的觀念。在大經上講「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這句話我們平時很容易就是溜溜看過了,沒有體會這裡的意思,一念不覺,是有這麼一念不覺了,所以才有無明。實際上什麼叫無明?「一念」後頭加個「不覺」就是無明,一念是我們的真心、是我們的自性。

  青蓮大師一開頭,《綸貫》裡第一句話就說,「一念自性,體元湛寂」,這是我們的真心本性,這一念。如果這一念你不覺,你迷了這一念,迷失了自性,這就叫無明。所以《楞嚴經》上講,「知見立知,是無明本」。知見那是你的真心本性,那是一念,知見是什麼?你看到了,你聽到了,你在感知上的第一念是真心。可是知見後頭還加個立知,那就是無明本,無明是這麼來的。所以你看到、聽到了,看得清清楚楚、聽得明明白白,不起心不動念就在知見上,那你是佛菩薩,你是明心見性。可是你後頭加一個「知見」,譬如說我看到這只筆,看到就看到,清清楚楚;看到之後,馬上起一個念頭「這是筆」,你看你的妄念就起來了,這叫立知;立知再嚴重的,這是我的筆,好了,執著來了;或者說這是他的筆,我要把它拿過來,行了,貪瞋癡都來了,這個就是造業受報。無明不覺能起這個『能見能現』,能見能現就是落到第二念,那是分別,你見到了這個筆就是筆,你還得要立一個知見說「這是筆」,那就是分別,後頭『能取境界』,那就是執著。

  所以在沒有見性之前我們依什麼?我們有所知障,所知障就依這個識。下面講『此識為所知依』,所知依就是依妄想分別執著的,這種叫無明不覺。『能與染淨所知諸法為依止故』,對於染的境界,就是沒有開悟的人,他離不開這種識,他的所知、所知障都是依這個而起。悟了的人,悟了以後是淨的境界,成佛了。成佛之後他還依這個,不過成佛以後依這個他不會起妄想分別執著,他能夠受用,他不會妄想分別執著,他自受用、他受用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聖人跟凡夫不同之處,聖人覺悟了,凡人迷在當中。今天上半場的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這裡,先休息五分鐘,謝謝大家。

  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菩薩,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地藏經》的綸貫。正在講第二個大段,五重玄義裡面的第二個大段「以不思議的性識為體」,我們接著看青蓮大師在《起信論》裡面所引用的經文:

  【又名種子識。能遍住持世出世間諸法種子。】

  這裡還在講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又叫『種子識』,這種子是什麼個意思?好比一棵植物,它從哪裡出來的?從種子出來的,所以用種子來比喻阿賴耶識的性質和功能,是『能遍住持世出世間』的一切『種子』。種子如果遇到緣就會起現行,起現行以後就能變現世出世間十法界的依正莊嚴。不僅十法界的依正莊嚴是由這個種子識變現,我們問一真法界,《華嚴經》裡講的華藏世界、淨土宗裡面講的極樂世界,又是從哪裡現出來的?還是從這個種子識裡面生出來的,所以世出世間,包括十法界和一真法界,都是它變的。下面引用的是《維摩經》上面講的:

  【從無住本。立一切法也。】

  『無住本』就是講阿賴耶識,一切法都是依阿賴耶識建立的,所以把阿賴耶識比作種子。這個意思很明顯,它能夠出生一切法,但是它的出生要遇到緣,種子要發芽總得要有水分、有陽光、有土壤,種子自己它叫做親因緣;有陽光、水分、土壤,這些叫外緣,外緣有所緣緣、有增上緣、有無間緣。只要親因和助緣都具足了就能夠生一切法,所以這『立一切法』,一切法是包括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僅是世間法,出世間法也是如此。所以這個識太大太大了,遍虛空法界。

  為什麼說無住?阿賴耶識它的根本叫無住,無住就是說它是虛妄的。它有沒有本?這個本依據什麼而起的?妄,阿賴耶識是妄,這些妄的境界是依真而起,如果離開了真,妄也沒有了。如果用我們的身體來比喻真,身體的影子就是妄,影子依什麼起的?影子依身體,沒有身體哪有影子?可是影子又不是身體,它依身體而起又不是身體,它的本、它的根是身,跟身相連,但是它是妄的。諸佛菩薩明白了,他知道影子是妄的,他看的是身體;凡夫迷惑顛倒,他看的是影子,他迷失了真身。所以悟的人,他對於身和影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影不礙人、影不礙身體,身也不礙影,互不妨礙,入無障礙的法界。所以《華嚴》講的無障礙法界,真不礙妄、妄不礙真。真是性,妄是講相,性不礙相,相不礙性,這是非常圓滿、非常美好的境界。只是我們凡夫迷惑顛倒,在這無障礙的法界裡面自己起障礙,所以得不到那種美滿的受用。

  下面青蓮大師為了繼續說明這個性識是迷悟的根源,又舉出荊溪大師的一段話,荊溪大師是天台的祖師。

  【無明為一切法作本。無明即法性。無明即復以法性為本。當知諸法亦以法性為本。法性即無明。法性復以無明為本。法性即無明。法性無住處。無明即法性。無明無住處。無明法性雖皆無住。而與一切諸法作本。是則無住無相。事理等常。立一切法悟迷差別。】

  這段話很深,意思不容易體會,可是不容易體會不要緊,我們這段話常念,常念又不能體會,在宗門裡面叫做疑情,就是你存疑。這存疑是不要去想,不是說在想(思惟)它裡頭的意思,這一想就落到心意識裡頭。你不想就存疑,這叫參,離心意識參。這個疑情,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可能在某個什麼機緣,一下觸發了你的這種疑情,就豁然頓開,你就開悟了。所以關鍵我們要注意,不要用想,不要用心意識去研究,世間學問可以用心意識研究,但是佛法裡頭關鍵要離心意識。心是講分別,意是講執著(第七意識),識就是指我們的阿賴耶。這是說不要讓印象落到阿賴耶識去,離心意識;換句話說,要離我們的意識、離我們的執著,不要落印象,這種學問叫參學。在淨宗的修學方法上,離心意識參用的方法是念佛。念佛裡面有四種:持名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和實相念佛。如果是離心意識來念佛的,這種念佛就叫實相念佛;如果沒有離開心意識,就是你的分別執著沒放下,你就不是實相念佛,你持名是持名、觀像是觀像、觀想是觀想。離了心意識,不管你是用持名還是觀像,還是觀想,統統叫做實相念佛。

  荊溪大師這裡說『無明為一切法作本』,這一切法講的十法界,十法界都是依著無明而起的。『無明即法性』,實在講無明和法性你分不開的,它是合為一體的,所謂真妄和合,這個叫做阿賴耶識。就是我們前面用水乳交融這個例子,乳是牛奶,如果說把法性比成牛奶,無明比作水,兩個混在一起,水就是奶,奶就是水,無明即法性,法性即無明。底下講『無明即復以法性為本』,這講無明又從哪裡來的?無明它是為一切法的根本。可是無明又是以什麼為根本?它是以法性為根本,所以迷了的時候,這個法性就稱為無明,法性本身沒有迷悟,迷悟在人。

  底下說『當知諸法,亦以法性為本』,無明是以法性為本,諸法又是以無明為本,所以我們知道諸法也就是以法性為本。十法界依正莊嚴,它的體就是法性,《華嚴經》上講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個唯心就是講法性,法性現的,在悟的位置上稱為法性,迷的位置上稱為無明,唯識所變。虛空法界就是法性跟無明融合在一起的,所以我們稱它為法性也好、無明也好,這統統都是講的名相,名相是假的,你看老子都會說「名可名,非常名」。我們要學習、要了解宇宙人生真相,必須要記住名相,可是要知道,雖然記住名相,但是不能夠執著於名相,馬鳴菩薩告訴我們要「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這些名相是幫我們見真相的,可是你不能執著這個名相就是真相。像我們坐船過河,劃條小船過河,小船是工具,你用這個工具可以過河,可是過了河就不能再執著這個工具。《金剛經》上講「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如筏喻者」就是用小船做比喻,小船是代表名相,你用它不能執著它,這樣子你才能夠見到真相,見到的是法性。

  下面又講『法性即無明』,所以你看法性和無明融合在一體,你說無明,無明就是法性;說法性,法性就是無明,交融在一起,你沒辦法分開。『法性復以無明為本』,這句話說得就更讓我們好像難以理解了,無明以法性為本好像比較容易理解,妄以真為本能理解,真又以妄為本,這個怎麼說法?這是講如果一個眾生想要覺悟,覺悟用什麼辦法?就是在無明裡面來悟法性。悟法性是指覺悟,從哪裡覺悟?就從你無明當中覺悟。所以從這個金器例子我們可以能夠明白,你要了解金,金在哪?金就在器裡頭,那個金手镯、金戒指、金項鏈各種金器都是金,所以金以金器為本,離開了金器哪有金子?所以要認識金,必須要從金器各種器皿上面來認識金,所以認識法性必須從無明裡頭覺悟。

  這個講『法性即無明,法性無住處』。所以說我們要找法性,法性在哪裡?法性沒有住處,住在哪?就住在無明當中。就像你找金,金在哪?金沒有住處,金就在金器裡頭。『無明即法性,無明無住處』,這是講一切諸法,我們講這個相都是虛妄的,所以無明也無住處。相是什麼?相就是性。所以你說器,器在哪?無明來代表那個金器。金戒指如果離了金,哪有戒指?是戒指無住處,戒指就是金。下面講『無明法性雖皆無住』,這裡講到無明無住處,法性也無住處,『而與一切諸法作本』。所以一切的萬有,虛空法界一切的有情、無情,包括智正覺眾生,都是從這裡頭變現出來的,這裡頭你也可以稱它無明,也可以稱它法性。既然這個本都是無住的,相哪能是真實?所以在無住中做一切法的根本。你真正明了這一點,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底下講『是則無住無相』。無住無相,無住是講它的本體,空的;無相是什麼?虛妄的,相都是虛妄。所以《金剛經》裡教導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要突破無明,破一品無明才能證法身。為什麼我們不能夠破無明?就因為我們有住,你能達到無住,你就有可能破無明。什麼叫住?用我們通俗的話來講,就是你心裡放不下,你心裡有放不下的,心裡就有住。你想想,自己心裡是不是很多東西放不下?很多牽掛、很多憂慮煩惱,這些統統叫住。年紀老了,勸你往生極樂世界,還放不下自己的孫子、放不下家產,這是叫做住。所以要捨,要放下!放下以後要生心,所以這個生心也很重要,不能夠只無住不生心,只無住不生心你住在空裡頭,還是有住。凡夫只生心,但是不能做到無住,那是住在有裡頭;小乘人住在空裡面,他能無住,但是不生心。所以我們了解事實真相,知道凡所有相本體是空,無所有,不可得。但是它又是有這些幻相、有這些影像出來,這是無住無相。

  在無住裡面生心,你就能夠見性。你見到的是什麼境界?『事理等常』,這是講到萬法平等,等是平等,事平等、理平等;常是什麼?常住,就是講不生不滅。《法華經》上講,「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你真正入了境界你就看到這個事實真相。我們現在為什麼看不到事實真相,看不到這個事理等常的境界?這是因為我們有妄想分別執著,你離開妄想分別執著,你就能看到事理等常,真正看到「諸法平等,無有高下」。生佛都平等,眾生跟佛都平等;不僅是生佛平等,有情、無情(當然有情無情都屬於眾生)統統都是平等的。所以在佛經裡講,「平等真法界,無佛無眾生」,契入這種境界,你就得到事理等常。這是為我們說明『一切法悟迷差別』,不平等、有差別,就是因為悟和迷這個差別,迷悟以外哪有差別?下面是青蓮大師引用《占察善惡業報經》,這也是地藏法門的一部經:

  【故占察經雲。但從無始世來。與無明心俱。癡暗因緣熏習力故。現妄境界。】

  這是《占察經》上一段話,說明六道這個現象。六道的現象是妄境界,不是真境界,《金剛經》上說「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這是剎那生滅的一種虛妄境界。說『但從無始世來,與無明心俱』,這是講六道,不僅是六道,十法界都是如此。從無始以來,無始是沒有開始,不是說時間很長很長之前,不是,時間是假的,一剎那和無量劫沒有分別的。這裡說無始世來,是什麼時候開始?就從你迷的那一刻開始,你當下就是迷,就從現在開始。迷了以後,你的法性跟無明就合在一起,與無明心俱,合起來之後稱為阿賴耶識,是我們的妄心。我們很不幸,由於『癡暗因緣熏習力故』,癡暗因緣是什麼?就是貪瞋癡種種煩惱,在這些煩惱熏習下面現出妄的境界。貪瞋癡的根本是愚癡、是無明,所以貪和瞋我們容易覺察,容易斷,這個癡、無明很難斷。所以我們要覺悟,怎麼覺悟?要從根本下手,宗門講從根本修,這個根本就是愚癡、無明。所以我們要從這個事實真相裡能夠覺悟,覺悟破我們的無明。下文我們繼續念下去:

  【以依妄境界熏習因緣故。起妄相應心。計我我所。造集諸業。受生死苦。說彼法身。名為眾生。】

  這是講六道境界。六道裡的境界都是妄境界,在這妄境界裡面被熏習,也就是我們凡夫受外界環境的誘惑,受這個誘惑起心動念,『起妄相應心』,就是起心動念,起這些煩惱,生起人我是非、貪瞋癡慢。這裡講『計我我所』,這是講執著我、執著我所有的,因為這種執著,『造集諸業,受生死苦』。所以最初是因為迷惑、無明,受到外界的誘惑干擾,受這些熏習就造業,造業就受報,受生死之苦,六道輪回。六道輪回的眾生,他的清淨法身就變成生死輪回的眾生,『說彼法身,名為眾生』。可是眾生,你看這句話說還是法身,沒有離開法身,即使是在六道裡面受苦受難,他依然有這個清淨法身,清淨法身沒有絲毫的欠缺,這清淨法身就是我們的真心本性。

  真心本性因為你迷了,現出這個妄境界。像我們作夢,作夢夢境怎麼來的,夢境不還是你那個心來的?沒有離開你的心,離開了心哪有夢?心在哪裡?心就是這個夢境。所以佛家講,「全妄即真,全真即妄」。真就是你的法身,妄就是眾生、法相,所以法身、法相是一不是二。你真正明白、懂得了,盡虛空遍法界統統是跟你同一法身,就是你自己,沒別的人。你入了這個境界,你真正覺悟到這一點,恭喜你,你成佛了。所以你成佛的那種境界,一定是對一切眾生大慈大悲,你用的是真誠心,用的是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愛護一切眾生,不會有絲毫的分別執著。為什麼?自己就是眾生,你愛自己,愛眾生就是自愛,所以那時候你就證得法身了。你現前這個身就是報身,報身是你的自受用身,你對一切眾生來說,教化眾生那一方面說,你的身就是應化身,你圓證三身了。我們繼續看下文:

  【若如是眾生中。法身熏集而有力者。煩惱漸薄。】

  這是講迷惑以後這些眾生怎麼能夠覺悟?要用『法身熏集』。這就是說要依靠佛菩薩的教誨,能夠念念為一切眾生著想,這是跟法身相應。所以你看,我們讀完經、念完佛、做了功德之後都要回向,「普皆回向」,這是普賢大士的十願之中的最後一願,這個回向就是法身熏集。「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這是虛空法界一切佛的淨土、佛剎,統統我都要用我的功德莊嚴。這句話就是說,我要起心動念利益諸佛剎土一切眾生,這叫以法身來熏習自己,漸漸有力了,你的『煩惱漸薄』。我們繼續看下面:

  【能厭世間。求涅盤道。】

  『厭世間』,不是說你在那裡動念頭討厭這個世間,見到人都討厭,你有這個念頭那是墮落。這個厭是指不貪愛,對於世間這一切的東西,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你的貪愛心漸漸薄了,這就是煩惱淡薄。你能夠『求涅盤道』,一邊斷煩惱,一邊求證涅盤,就是求明心見性,求證法身。下文繼續說:

  【信歸一實。修六波羅蜜等一切菩提分法。名為菩薩。】

  你能夠用法身熏集,你能夠斷煩惱、求涅盤道,這裡講『信歸一實』,這個一才實。實是真實,心歸到了一,你就得到真實了,淨土宗裡面講一心不亂,一心不亂的境界就是真實。下面是『修六波羅蜜等一切菩提分法』,六波羅蜜是菩薩六度圓滿,把六度萬行落實到你的待人處事接物當中,你每天生活就是修什麼?修布施、修持戒、修忍辱,修精進、禅定,用般若觀照,這是用法身熏集。這種眾生『名為菩薩』,所以用法身熏修的是菩薩。前面說的用無明、煩惱熏習的是六道凡夫,六道的眾生迷在這個境界裡面。菩薩覺悟了,他每天生活,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他能夠觀察這些境界裡面都有法性,這個法性就是意識,看法相,在法相裡面觀察因果,因果報應。所以他起心動念都是純善無惡,都是利益眾生,與法性相應。底下文又繼續說:

  【若如是菩薩中。修行一切善法。滿足究竟。得離無明睡者。轉名為佛。】

  什麼叫佛?佛就是證得諸法實相的,他能夠徹底明了虛空法界就是自己,所以他妄想分別執著都斷了,他見到的是真實。見到真實的,也就是見到法性不生不滅、法相非生非滅。法性不生不滅,我們大概能懂。為什麼說法相非生非滅?因為法相它是剎那不住,在不斷的遷流變化,所停頓的時間非常短暫,叫剎那際。剎那際,我們根本無法覺察它停留的時間,就是說這個相剛生出來,馬上就滅了;你剛要說它滅了,它又生了,生滅念念相續沒有停頓。又是剎那生滅,前相滅、後相就生了,而且速度快得很,因此等於沒有生滅了,所以稱它為非生非滅。

  這裡講『一切善法』,他能夠修習一切善法的,這個善法,我們如果理解成善惡相對的那種善法,你能不能成佛?說老實話,你有相對的就不能成佛,善惡相對,你沒有離開分別。所以這裡說的善法,是善惡兩邊都離開了,那叫真善。像六祖,我們在《壇經》裡看到,六祖開悟以後南下,有位惠明法師知道五祖把衣缽傳給六祖,不服氣就追,惠明出家前是個將軍,所以體力很好,後來追上了六祖。但是惠明知道六祖是個好人,六祖把他的衣缽放到石頭上,讓他自己去拿,自己躲起來,惠明拿不動,所以馬上來求法。結果六祖就出來告訴他,既然你要求法,好,你就坐在那裡。然後提示他:不思善,不思惡,哪一個是明上座的本來面目?這句話就是說,你不思善不思惡的時候,哪一個是你的本來面目?結果言下惠明就大悟了。所以善惡兩邊都不思的時候,那叫真善。

  這裡講的修善法『滿足究竟』,滿足究竟是什麼?能夠無住生心。他觀一切法性空寂,相如夢幻泡影,觀法如化,達到滿足究竟了。『離無明睡者』,這是無明煩惱離開了,這個境界叫做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在教下講大開圓解,淨土宗裡面稱為理一心不亂,這個人就稱為佛,所以『轉名為佛』。做了佛的人,他看到一切眾生都是跟自己一體,他在法相裡面看到因果報應,又看到法性空寂,這是般若智慧。從般若智慧裡頭生起大慈大悲救度一切眾生,這是成為佛了。我們凡夫就是不認識虛空法界是自己,所以在這裡造業、受報,這是用錯了心、蒙了眼,導致的這種冤枉受苦。所以真正回頭,修行一切善法,再加上念佛求生淨土,這一生真的你能作佛。這裡下面給我們解釋的是眾生相是怎麼來的,菩薩相是怎麼來的,佛相是怎麼來的。下面這段就很要緊了:

  【當知如是眾生。菩薩。佛等。但依世間假名言說故。而有差別。而法身之體。畢竟平等。無有異相。】

  這裡講的眾生也好、菩薩也好、佛也好,都是立的假名,不能執著這個名相。在名相上有這些區別,可是講『法身之體』,這是在性上講,『畢竟平等,無有異相』,絕對是平等的,沒有差別相。這個差別相從哪來的?如果你看到差別相,那是你有妄想分別執著,有妄想分別執著,你就叫眾生,你這個身叫業報身;離開了妄想分別執著,都是平等的,你這個身就稱為法身。我們繼續看下面:

  【故知不達其具德識心。便須緣真如理。而斷九界修染修惡。】

  這裡講『不達』,就是不能夠通達明了。『具德識心』,德是性德,識心是我們打妄想的心。就是說你如果不能夠通達、不能夠明心,那就需要『緣真如理,而斷九界修染修惡』。上根的人一聽到就契入,中下根的人不能,那就要如理如法的來修學,斷你九法界裡面的染和惡,讓自己的性德流露出來。這裡是青蓮大師為我們介紹了不思議性識,他是以這個做為本經的體。今天我們這段還沒有講完,但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這裡,下次我們繼續來學習。講得不妥之處,請各位大德多多指正。謝謝大家。

 

 

上一篇:法界的根源《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第五集)
下一篇:法界的根源《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第三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