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菩薩,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地藏經綸貫》。上兩次我們把青蓮大師的《綸貫》的序文學習了,從這裡開始,今天我們就學習正文。我們先把要學的這段文字念一念:
【今先通釋名題。次乃總起觀法。三則別解經文。准智者大師釋經方軌。先明五重玄義。】
這段就是介紹用天台的『五重玄義』來『通釋名題』,這是我們將要學習的一個大的段落,總共有五個方面,這叫五重玄義。五重玄義是隋朝智者大師(也稱為天台大師)解釋一切經論用的一個規矩,這是天台宗的一個特別的方式,通常在沒有解釋經文之前先把這個玄義,就是把這部經裡頭含有的玄妙的義理為我們解釋出來。青蓮法師是天台學人,所以當然是沿用智者大師的五重玄義的方法來解釋經中的玄義。解釋完五重玄義以後,這是說解釋名題,名題用五重玄義來解。『次乃總起觀法』,這是名題解釋完之後,青蓮法師又為我們說出一套學習的方法以及應有的觀念。第三段就『別解經文』了,就是把這本經每一品的品題以及經文裡的含義進行詳細的開解。我們在這裡因為已經把經文和品題都學習過了,所以我們這裡學習的順序有所調換,先是別解經文,然後回過頭來學習這部經的玄義和觀法。之所以跟古來的祖師大德解釋經文不一樣,順序不同,就是因為玄義很深,如果不是老修,看玄義不一定能夠看得懂,或者是理解並不深刻。所以我們做為初學,是先把經文從頭到尾學習過一遍,熟悉了經文以後回過頭來再看玄義,那就能看出味道了。底下我們來學習這五重玄義,這是五個科目:
【一釋名。二辨體。三明宗。四論用。五判教相。】
這就是五重玄義,就是分五個科目來介紹全經的義趣。在講席之前祖師先把全經大意介紹出來,通常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對初學的人講,因為經文很長,學習完一遍需要一段時間,如果是他不了解經典的義趣,可能難以產生興趣,所以祖師通常在講經之前把玄義介紹出來,他了解大意以後,知道這本經原來這麼殊勝,學這本經這麼多好處,他的興趣就來了,這是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是對老修的人來說,他已經對這部經非常熟悉了,這個經文他也會講,可能他講得不比你差,所以他要聽經就喜歡聽玄義,因為玄義是解釋經文的人一個學習心得的報告,所以他要聽聽你是怎麼樣修學的,聽你對這本經的學習心得,所以這是老修他比較喜歡的。
我們看從古至今解釋經文玄義有很多種方式,譬如天台用這五個綱目;賢首(就是華嚴宗)用「十門開啟」,就是十個科目;也有其它的方式。但是在唐朝中葉以後,其它方式漸漸就不流行了,只剩下天台的五重玄義和華嚴的十門開啟這兩種方式來解釋經典,這也是歷史證明了這兩種解經的方式最好,所以能夠被後人所采用,其它的都已經被淘汰掉了。不過現代人來說,十門開啟用十個科目來解釋經大家會覺得很煩,所以五重玄義好像又比十門開啟更能令人接受,所以近代的注經很多都是用五重玄義,當然也有用十門開啟的。譬如說《阿彌陀經》,蕅益大師是用五重玄義,蓮池大師是用十門開啟,這不一樣。我們現代的,黃念祖老居士他是一九九0年代初往生的,他留下一部《無量壽經》的批注,他采用的就是華嚴的十門開啟。
不過我們的師父上人在教我們講習的時候有提過,這也是他的老師,就是我們的師公李炳南老居士勸導我們學講經的人。現代人工作很忙、時間很短,即使是用五重玄義來跟他講,他可能也沒那個耐心聽。現在如果要講經通常只講三個,一個是把講經的因緣介紹出來,為什麼要學習這部經;第二個就是解釋經題,解釋經題和譯經者稍微一筆帶過;完了之後,就開始「如是我聞」解釋經文了。這也是要看場合,如果是老修的道場,還是最好沿用古大德的解經方式,對於一般大眾那就是簡單的方式就好了。我們就在這裡,因為大家也都一起學習過《地藏經》,應該是把這五重玄義熟悉一遍。我們來把這個文念一念:
【所以五重預釋者。以是經中幽玄之義。令人一覽。即能诠名。識所诠體。欲顯此體。須明宗要。宗成體顯。妙用得力。然後判屬時味部教。則義旨泠然。昭乎心目。譬之擬觀山海。先閱圖經。未出門庭。而情景宛在矣。】
這段話是為我們簡單解釋一下五重玄義。他講『五重預釋』,預釋就是預先解釋,未講經文之前預先說明大意。『以是經中幽玄之義,令人一覽』,就是一看就能夠曉得它的名字、它的名題。如果認識了這個名題,認識了本經的體性(體性就是這個經的性質),這是講玄義是幫助我們認識名題、認識體性的。『欲顯此體,須明宗要』,宗要就是修行的方法。『宗成體顯』,就是明白了本經的修行方法,而也認識了經的體性,就要說明這裡的『妙用』,妙用就是學這部經有什麼用處。『然後判屬時味部教』,這是講判教相,這是將五重玄義一樣一樣的介紹出來。『義旨泠然,昭乎心目』,你把整部經的大意明了了,了然於胸。這後面是個比喻,『譬之擬觀山海,先閱圖經,未出門庭,而情景宛在』,這是用觀山海,出去外面看風景,你得先看地圖怎麼走,然後沒出門你就已經大概知道你要玩的、要看的這些情景了。這是說明沒有學習經文之前,你先把這個經的大概已經領略於心了。
所以是先講這部經的題目。首先我們一樣一樣的解釋。「釋名」,釋名就是把這個經題的名稱,把這名字先講出來、交代出來。然後就「辨體」,辨體就是把本經的體性,也就是這部經的理論根據交代清楚,這本經是根據什麼說的,我們明白了這個理論根據以後,信心就能建立了。建立信心以後,我們就要把經的教誨落實,那就要談到如何修行,這就是「明宗」。如果不能夠把經中的教誨落實到生活,這樣的經教不就等於玄談了?真的是玄談、空談,你不能夠落實,你就得不到現實生活的好處,所以明宗就是把如何落實的方法我們學到。真能夠依照這個理論方法去做,能有什麼好處?這是下面講的「論用」,你會得到些什麼受用。你知道學習的受用好處,你就很肯學了,你就有那種動力。最後一條是「判教相」,判教相就是比較專業的、學術上的去研究這部經的分類。譬如說像上佛學院,這些研究經典的老師、學生,他們是要熟悉的,這部經是在佛學院裡面一年級學的,還是應該二年級學的,還是三年級、四年級學的,還是研究所學的,要有一個判別。一般人我們就不必講太多。像本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它是屬於大乘佛法的基礎科目,就好像在大學學院裡面講的共修課程,大家必須的、必修的課程,屬於共同的學習科目。所以在教相來講,《地藏經》是屬於通途的教相。
以下,我們將要認真的來學習這五重玄義。因為青蓮大師在《綸貫》當中的文字寫得很長、很詳細,我們介於時間的關系,不能夠細細的一個字一個字的講,我們學習師父上人在一九九八年年底的時候講這個《綸貫》的方法,他是節取《綸貫》中重要的部分來講習。特別是對我們現代人、現代的生活有指導意義的這些文字,我們要特別的提出來學習;那些比較跟我們現代生活不太掛勾的,另外只是說很淺顯易懂的,我們就不必深談了,我們可能就一筆帶過,大家有興趣的也可以自己去看青蓮大師的《科注》、《綸貫》。我們看青蓮大師是如何判這五重玄義的:
【今以不思議人法為名。不思議性識為體。不思議行願為宗。不思議方便為用。開顯無上醍醐為教相。】
這五句話就給我們把五重玄義介紹出來。我們看到青蓮大師的確見解很高明,像這樣子用『不思議』這幾個字來做為五重玄義的,在古大德裡面很少見到,他是以這不思議的理念做為依據,貫穿這五重玄義。確實細細想一想,地藏法門確實是不可思議的。世尊所說的不思議經典,有《大方廣佛華嚴經》、有《維摩诘經》,《華嚴經》古來稱為大不可思議經,《維摩經》稱為小不思議經。青蓮大師這裡把《地藏經》也判為不思議,這是把《地藏經》跟《華嚴》、《維摩诘經》、《法華經》這類一乘經典拉到一條在線。他的這種看法確實也是非常有道理,很有見地。
我們看看本經一開端「忉利天宮神通品」,就看到參加忉利天這個地藏大講堂的聽眾無量無邊,一切諸佛如來、大菩薩摩诃薩、天龍鬼神,十法界一切眾生統統都來齊了。所以法會的莊嚴確實跟《華嚴經》無二無別,不僅是跟《華嚴》無二無別,甚至超過了《華嚴經》的殊勝,因為《華嚴經》裡諸佛如來沒有示現佛身參加法會。所以我們看到青蓮大師說這本經是不思議經典,真的對他的見地很佩服,佩服得五體投地。他是有根據的,不是隨便說的,在釋名這裡說『以不思議人法為名』,這是講到它的立題,我們先來解釋這個不思議人法,這是五重玄義的第一科。按照這個順序我們一條一條的來解釋,今天我們來看這第一科,我們看文字:
【釋名中。地藏菩薩本願六字。是別題。別諸經故。經之一字。是通題。通余經故。】
在解釋經題裡頭,『釋名』就是解釋名題。佛經的名題都有一定的規矩,不是隨便定的。規矩通常有三個綱領,或者說經題一般有三個部分,所謂人、法和比喻(人、法、喻)。有的經是以「人」為題,只有人,沒有法和喻。譬如說我們常念的《佛說阿彌陀經》,這本經的經題只有人題,因為只講到阿彌陀佛,「佛說」這是釋迦牟尼佛說,這是人,「阿彌陀經」,阿彌陀也是人,所以它是以人立題。也有的經單以「法」立題的,譬如說《大般若經》,大般若是法;《大涅盤經》,大涅盤是法,其它的部分就沒有,只以法單獨立名,沒有人,也沒有比喻。有的是以「人喻」命名的,就是人加上比喻,譬如說《如來獅子吼經》,如來是人,獅子吼這是比喻,比喻佛說法如同獅子吼,這是「人喻」命名。也有「人法」立題的,譬如說我們現前這本《地藏菩薩本願經》,它就是人法立名,地藏菩薩是人,本願是法。也有「法喻」命名的,像《妙法蓮花經》,妙法它是法,蓮花是比喻。這是講的三單三復,就是以單人或者法、或者喻命名的;或者是復,就是重復人法、人喻、法喻來命名;也有「人法喻」兼有的,譬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這是比喻,這是雜花莊嚴,所以《華嚴經》是人法喻三種具足。這些都是我們佛學的一些常識。
我們來看本經的題目《地藏菩薩本願經》,總共有七個字,這裡說『地藏菩薩本願』六個字是『別題』,就是分別跟其它經典的題目不一樣的地方,別於其它經典的這叫別題。『經』是『通題』,每部經都有這個經字,這叫通題,就是通其它經的。我們來看這個別題裡面,別題是「地藏菩薩本願」,這是本經特別的名稱。地藏菩薩,不可思議的菩薩,他的本願也是不可思議的本願,所以青蓮法師給它用不思議的人法來立題,說得好!本經的題目實際上有三個,《地藏菩薩本願經》、《地藏菩薩本行經》、《地藏菩薩本誓力經》,在譯經的時候,譯經師在三個題目裡面采取了一種,就用「本願」,因為本願包括了本行和本誓力。
我們再來細細的看「地藏菩薩本願」這六個字。首先看地藏菩薩這四個字,地藏菩薩它也有通也有別,通的是菩薩,別的是地藏。菩薩,每一個菩薩都有菩薩這兩個字,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所以這個菩薩是通名,地藏它是別名,它是別於其它菩薩的名號。實際上講,地藏也是通名,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地藏它是代表著一種修行的方法,地是心地,藏是寶藏,這心地裡頭就是我們真心本性裡面包含著無量無邊的寶藏,那是性德。我們要把這些寶藏開采出來,讓這些性德發顯出來,那就要修學地藏法門。地藏法門可以說歸納起來就是孝敬兩個字,所以你能夠修學孝敬,你按照《地藏菩薩本願經》來修學,你也可以稱為地藏菩薩。所以它也是個通名,凡是修這個法門的、依教奉行的,他統統稱為地藏菩薩。
依此類推我們就曉得,其它菩薩的名號也是通名,不是專指一個人。譬如說,觀世音菩薩代表大慈大悲,你要是修學大慈大悲,你就變成觀音菩薩;你修學孝敬,你就是地藏菩薩;你要是修學般若智慧,念念都不迷,你就是文殊菩薩。所以我們才知道,這些佛菩薩的名號統統都是代表這個修學的方法,佛菩薩本來沒有名號,不僅沒有名號,連身相都沒有,所以《楞嚴經》上講,「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所以你懂得這個道理,了解諸佛菩薩是一體,一體就是同一法身,他能夠隨著眾生的感應而起變化,這樣子我們不能夠分別執著,對諸佛菩薩要生平等心。我們來看「地藏」這兩個字的深意,我們看下面文字:
【法界包含。攝一切法。用不可盡。名之為藏。】
剛才解釋「地」是比喻大地,大地其實是比喻什麼?我們的真心本性。真心本性裡面含藏著一切法,所以這個真心本性就是法界,法界就是地。包含一切法,用不可盡,這個就叫「藏」。所以我們的真心本性裡面有無盡的智慧、無盡的德能、無盡的神通、相好,這一切的無盡、一切的不可思議每個人都具足。佛有,我們也有,哪怕是地獄裡的眾生他們統統都具足,一絲毫欠缺都沒有。底下的文字為我們說明為什麼眾生跟佛一樣都有這種無量無邊、用不可盡的寶藏,就是《華嚴》說的如來智慧德相,眾生統統具足,但為什麼現在得不到這個受用?我們來看下文:
【以眾生性具三千之寶。為煩惱六賊所覆。意識惡王所害。乃出此三德秘藏。用贖常住之命。今地藏之名。正取乎此。】
他這裡講到眾生跟佛無二無別,這裡講『眾生性具三千之寶』,三千之寶就是這些寶藏。三千之寶,它是天台家的一種說法,因為我們青蓮大師是天台宗的子孫,所以處處都引用天台的這些說法。這是智者大師在注釋《法華經》裡面,在《法華經文句》裡頭說道,說一心具足十法界。十法界其實「十」不是數字,就像《華嚴經》裡面的十,它是代表圓滿的意思,無量無邊的法界用十代表。
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六道加上四聖法界。從最低的開始說起,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這是六道,再加上聲聞、緣覺、菩薩、佛,總共是十個法界。每一個法界裡面又有十法界,譬如說人道裡面有人中之人,有人中之天,有人中的餓鬼、人中的地獄、人中的畜生,這個我們細細體會一下能夠理解。譬如說如果一個人整天都是造惡業,內心充滿了瞋恚、嫉妒,造作十惡甚至五逆的罪業,這種人就是人中的地獄眾生;如果是很貪,貪心很重,貪財、貪色、貪名、貪吃、貪睡,這是什麼?人中的餓鬼;如果是很愚癡的、胡裡胡塗的,人中的畜生,或者是不懂得禮儀,沒有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道德,我們講他是衣冠禽獸,就是人中的畜生;如果是修十善的、心地善良的,福報也很大,人中的天人;如果是他覺悟了,他就是人中的聖人,那是四聖法界裡的,譬如人中的聲聞、人中的緣覺、人中的菩薩、人中的佛。所以我們了解每一道都有十法界,這是一百個法界了。
每一法界裡頭又有十如是,如是怎麼個說法?這是講性如是、相如是。性是代表我們自性,法界的本體;相如是,就是十法界裡的依正莊嚴,依正莊嚴裡面,它的體就是自性,所以「性如其相,相如其性」。古人常常用金和器做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子做成很多器皿,金杯子、金壺、金戒指、金手镯、金項鏈,這相都不一樣,但是同是金子,所以性如其相,相如其性。你去相裡面要能看到性,那就叫明心見性。所以宗門裡面祖師考核學人有沒有開悟,就問他:性在哪裡?你找出性來看看。學生隨便找一樣東西,隨便拈起一物:這就是。祖師一看,他點點頭,證明你開悟了。這是性在哪裡?一切相裡面都有性,所以你要離開相找出個什麼自性?找不到!真正明白了性相一如的道理,他就見到法身了,知道原來整個虛空法界都是我這一念自性變現的;換句話說,整個虛空法界就是我一個自己,沒有外人。
「十如是」,天台的說法,它用「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如是」來給我們說明,這些就不能夠細說了,細說起來時間很長,我們就簡單的了解一下。天台所謂的「百界千如」就是指這個意思,一百界裡每一界有十如是,總共是一千如,這千如就叫一千。天台大師說三千是什麼?是五陰一千、眾生一千、國土一千,所以這三千之寶就代表了虛空法界一切法,也是代表眾生自性本具的無量的智慧、才藝、德能,這是眾生本來具足的,一點都沒有欠缺。所以會用的,佛是什麼?他證得自性了,所以他有這個受用,三千之寶他受用起來沒有障礙,他得大自在,在十法界裡面隨類化身、隨機說法,這是大自在。
我們今天這眾生苦,苦在哪裡?『為煩惱六賊所覆』,這六賊代表六塵、六識,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六識是眼耳鼻舌身意,就是被我們這些六塵、六識覆蓋了。『意識惡王所害』,意識是指我們的意識心,六識裡頭的第六識意識,凡夫都錯把自己的意識心當作自己的真心,意識很糟糕,這裡稱它為惡王,就被它所害了,把我們的真正的真心本性給迷掉了。這個意識能力確實是很強的,根據《百法明門論》裡面看,六識裡面唯獨意識是具足五十一個心所。這五十一個心所統統都具足,阿賴耶識它都能夠攀到,所以它所緣的范圍很廣,外可以緣虛空法界,內可以緣阿賴耶識,這個能力很強,但是唯獨自性緣不到。自性不是意識可以達得到的,所以經裡常常用不可思議,就是說明意識是達不到的,因為意識在迷位,自性是在悟位,雖然意識能夠緣十法界,就是緣不到自性。自性是一真法界,意識不能緣一真法界。
這裡說『乃出此三德秘藏』,三德秘藏就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這是教導我們如何來恢復我們的自性。三德,通常古來翻譯翻成「大滅度」,法身德叫大,用大來形容;解脫德是用滅,滅什麼?滅煩惱,把煩惱統統斷盡,這是包括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統統斷盡,這是得解脫;般若德是度,度到彼岸了,這是至大涅盤彼岸。『用贖常住之命』,常住就是代表真心,所以這三德秘藏幫助我們開發自性,把自性贖回來。本來是你的,你現在迷失了,要把它贖回來,這就是『地藏之名,正取乎此』。這就是講地藏的含義,這個含義就是說明讓我們能夠開啟我們自性的寶藏,用什麼開啟?一定要用性德,般若、解脫、法身,都是用性德。這裡講三德秘藏。我們看下文:
【三德秘藏。蘊在一切眾生身心之內。諸佛悟之而證得。眾生迷之而流轉。然此秘藏。初無改移。故地藏薩埵。從發僧那之初。及住等覺之後。自行化他。總不離此心秘藏也。】
到這裡是一段。『三德秘藏』就是講我們的性德,性德『蘊在一切眾生身心之內』,它沒有失掉過,就在我們身心之內。這就是《華嚴經》上講,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現前就具足如來的智慧德相,只是我們迷,諸佛他悟了。『諸佛悟之而證得』,證得是什麼?他得到了受用,他能夠落實,落實到生活上。凡夫迷了自性,沒有得到自性這種性德的受用,他流轉六道輪回,過這些苦日子。『然此秘藏,初無改移』,這是講三德,般若、法身、解脫三德秘藏它沒有改移,它不因為迷悟而改動,它不會因為諸佛悟了它就增加一點,或者是眾生迷了它就減少一點,它不會,如如不動。『地藏薩埵,從發僧那之初』,這是講地藏菩薩最初發心,發僧那就是發願,剛發願的時候一直到『住等覺』之位,現在已經到等覺菩薩的地位了,『自行化他』,這是講他自己修學和教化眾生。他憑什麼修行成功?憑什麼證得等覺地位?又憑什麼來教化眾生?就是憑這個自性本具的三德秘藏。地藏菩薩如是,每一尊佛菩薩都如是,這是佛法教學的理論依據,這是講到秘藏。我們上半場的時間到了,我們先休息五分鐘。謝謝大家。
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菩薩,大家好!我們繼續來看青蓮大師的《綸貫》:
【此心秘藏。即是涅盤。梵名摩诃般涅盤那。】
這裡解釋『心秘藏』就是『涅盤』。涅盤,這個名詞大家都很熟悉,某某人死了就叫涅盤,這個解釋其實並不准確。真正的涅盤是什麼意思?在梵文來講,它叫『摩诃般涅盤那』,翻譯成中國的意思就是大滅度,大就是法身德,滅就是解脫德,度就是般若德,所以涅盤是你得到了本性中具足的三德秘藏,不是說人死了才會有涅盤,現前得到,現前就是涅盤境界。我們繼續看下文:
【此三法中。一一皆具常樂我淨。故名為德。】
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為什麼叫做德?因為這『三法中,一一皆具常樂我淨』。譬如說法身這一德裡頭具足常樂我淨,般若德也具足常樂我淨,解脫德也具足常樂我淨。「常」講的是永恆不變,「樂」是永遠沒有苦。這個苦,包括我們的快樂也是苦,佛告訴我們,我們的那種五欲享樂是壞苦。樂和苦都沒有了,這是真樂,極樂世界的樂就是這個樂,所以稱為極樂。有苦有樂的那個樂不叫極樂,那種樂是暫時的,不是長久的。「我」不是講我這個身體的小我,它是講我們的自性,那是大自在。「淨」講清淨不染,不僅不染著世間法,連佛法都不沾染,這叫做淨德。所以常樂我淨,每一德裡頭、每一法裡面統統具足,我們就是因為迷,迷了以後,本有的這些性德統統都不能夠起作用,所以佛菩薩教導我們就是回頭,回歸自性,就能夠恢復我們本來有的德用。下文繼續說:
【此之四德。不離我心。雖在迷時。隱而不失。正當悟處。證而不著。故知心藏。具足眾寶。】
這裡講常樂我淨四德,『不離我心』,我自心本具的,雖然在迷時它也存在,一點不會減少。只是『隱而不失』,隱就是沒有現前,你得不到那個受用,但是有沒有失掉?沒有失掉,它依然還在。『正當悟處,證而不著』,如果是悟了,這你成佛了、明心見性了,你就證得了。證得了之後,你絕對不會有任何的分別執著,你不會著相,如果著相你還沒證得。『故知心藏』,這心藏就是講心性中的三德秘藏。『具足眾寶』,寶就代表我們自性中無量的智慧、德能、相好。我們繼續看下文:
【即空假中。無不如意。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地藏之名。其義若此。】
他這裡講『即空假中』,就是講即空、即假、即中,空假中。「空」是從體上來講的,體是空寂的;「假」是從相上講的,相是假有,了不可得,虛幻的。《金剛經》上用「夢幻泡影」來講這個相,它是有,而不是真有,叫妙有、叫假有。就像我們的夢境一樣,夢境有沒有?有,但是它是夢,夢是假的,假是這個意思。「中」是指中道,中道第一義,就是講不著空也不著有,空假二邊都不著,這叫做中道。如果是著空,這是小乘阿羅漢是這種境界,他們得不到究竟圓滿的智慧;如果著有,那是我們凡夫,凡夫迷在幻象裡面。只有諸佛,他不著空也不著有,他能了解諸法空寂,一切相皆是虛幻、假有,他在這個相裡面可以受用,但是不執著、不攀緣,在這裡面度眾生得大自在,這叫中道。自性人人本具,性德人人本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就是诠釋『地藏之名』的深義。我們來繼續看下面的文字:
【今我佛於忉利天宮。以法界眾生。殷勤付囑地藏。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以來眾生。悉使解脫。永離諸苦。遇佛授記者。正欲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四德大寶盡安置秘密藏中。具足應雲菩提薩埵。】
我們來先看這一大段。這一段是說明釋迦牟尼佛,『我佛』就是指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在滅度之前到『忉利天宮』說法。『以法界眾生,殷勤付囑地藏』,這是把佛滅度以後弘法利生的使命付托給地藏菩薩。我們知道地藏這個名號它不是指單一個人,它是一種表法的意思,凡是能夠在佛滅度以後依這個法門修學的,修學孝親尊師、修學十善業道,這種人正是世尊付囑的對象。所以我們看到這一句自己要直下承當,不是說佛交給地藏菩薩的,跟我沒什麼關系,自己就置之度外了。你這樣想,你就得不到真正的利益。每個學佛弟子都應該擔負起續佛慧命、弘法利生的使命,所以這個工作要我們發大心共同去做的。
『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以來眾生』,這是我們這個世界稱為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下一位佛是彌勒尊佛要在我們世界示現成佛,兩尊佛隔的時間有多久?五十六億七千萬年。這麼一大段漫長的時間,眾生沒有佛法做依靠,很苦,所以需要發心的菩薩來幫助這些苦難的眾生,所以要發心作地藏菩薩。『悉使解脫,永離諸苦』,讓這些眾生能夠離苦得樂。『遇佛授記』,這個重要,如果眾生遇不到佛,在六道輪回裡面輪轉真的沒有航向,非常的苦。就像《地藏經》裡所講的,「脫入暫出,又復遭網」,剛剛離開惡道,又被惡業所纏,又墮到惡道裡去。所以要幫助眾生到有佛的國土去,我們怎麼幫助他們?就是要給他們介紹淨土法門,介紹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接引眾生。這些理和事給眾生介紹清楚,眾生能發願求生淨土,就能遇佛授記了。所以前面講「悉使解脫,永離諸苦」,這是要修孝敬、修十善,加上遇佛授記,這是讓他們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地藏法門跟淨土法門是一不是二。
下面講到『正欲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法是教學,它教學的目的就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法不是宗教,我們這一點要很清楚,不能夠錯把佛教當成是宗教。你看在佛教裡面,我們稱本師釋迦牟尼佛,自稱為弟子,從稱呼上你就可以看到是師生關系。宗教裡面的,我們看到天主教徒稱他們的天主叫天父,自己叫做天父的兒女,這是父子關系,宗教裡面有。師生關系是教育裡面才有,所以它不是宗教,佛法不是宗教。名正了以後言才順,講起佛法,我們的觀念就不會錯誤。所以現在我們叫佛教,古代講佛教都知道它是教育,現在人往往有錯誤的觀念,把它錯認為是宗教,我們必須要稍微麻煩一點,把佛教兩個字講成「佛陀教育」,這樣避免人的誤會,名正言順。
教育必須是從孝親尊師開始,所以教育目的就是讓我們成佛,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就是成佛。從哪裡做起?必須在孝敬上面下手,它是性德,我們用這個性德才能夠開啟三德秘藏,這個自性的寶藏你才能開啟。所以孝順,不僅要孝順自己的父母、恭敬自己的老師,還要把這孝敬之心擴大,擴大到對一切眾生都是這樣孝敬。佛在經裡講,一切眾生都是我們過去父母、未來諸佛,所以我們孝順一切眾生,真的,跟孝順父母是一樣的。能夠這樣做,你這三德秘藏才能現前;否則你這『四德大寶』還是安置在秘藏之中,不能開顯。
說眾生是我們過去父母、未來諸佛,這還是隔了一層,實際上是什麼樣的?一切眾生跟我是一體,根本就是一體。說父母、諸佛好像還不完全是一體,實際上就是自己,你真正明了了以後,你就叫做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開示是佛那邊的工作,他為我們把這個真相說清楚;悟入,佛幫不上忙,要靠我們自己。就好像《楞嚴經》,我們看到一開頭,阿難尊者他遇到了摩登伽女之難,差點破戒。因為阿難尊者平時親近佛,他又是佛的堂弟,所以他就有一種僥幸的心理,想著我修行差一點沒關系,反正佛到時候會幫我的,我修行上不去,佛會拉我一把的,靠著老大哥就行了。結果後來遇到了這個難以後,就真正明白了,這樁事情(修行)是放下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要自己干的,悟入是要靠自己,佛幫不上忙,老大哥也幫不上忙。佛對我們的恩德就在於為我們開示,一遍一遍的開示,詳細的、耐煩的來說明,說一遍我們聽不懂就說兩遍,說兩遍聽不懂說三遍,一遍一遍說,說一千遍、一萬遍,總有一天把我們說明白。所以佛是大慈大悲,對我們不捨棄,那我們自己要契入,契入佛的知見。
下面講『具足應雲菩提薩埵』,菩提薩埵是梵語,我們翻成菩薩的意思,真正能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的這個人稱為菩薩。菩薩古代有兩種翻法,在玄奘大師之前,古人的翻譯稱為大道心凡夫或者是大道心眾生,這是菩薩,他也是眾生,但是他跟一般眾生、跟凡夫不同的是,他有大道心。小乘人他也有道心,但是他的心不是大道心,不是大乘道心,是小乘。所以菩薩,這裡講大道心的眾生,區別於凡夫,也區別於小乘。玄奘大師翻譯成「覺有情」,這個也翻得很好,他是覺悟的有情眾生。有情,情是指煩惱,他還有煩惱、還有感情,可是他已經覺悟,覺悟的人他能夠以智上求菩提,下化眾生,智慧而慈悲,所以叫做菩薩。我們繼續看下面的文字:
【次釋本願之法。本即本昔。梵名尼坻。此方翻願。希須。樂欲之意。志求滿足之稱。】
我們先看到這裡。解釋完地藏菩薩這個名題裡頭的這四個字,下面就解釋『本願』。本是『本昔』,這是講地藏菩薩往昔世中生生世世發的這個願,所以叫本願。另外一種說法,這個本也是講本性,由本性而發的願,這叫本願。梵文『尼坻』翻成願,『希須、樂欲之意』。願就是什麼?我希望、我是這樣的喜好,這個意思。『志求滿足之稱』,他的志向是在這裡,他的所求就在這裡,這叫願,這些都很好懂。下面我們繼續看下文:
【由菩薩托根性地。以隆其願本。】
這裡講的本,又比前面那個本昔的解釋深了一層。『由菩薩托根性地』,所以它的本講的是根本,這個根扎在哪裡?扎在自性的性地當中。地是比喻自性,自性裡面本有性德,人人皆有,個個不無,就是因為有無明煩惱覆蓋住,所以就不能夠現前。眾生因為迷惑顛倒被煩惱所覆蓋,所以性德不能現前。我們看到眾生,知道眾生跟我是一體的,他迷了,我要幫助他覺悟,幫助他們就等於幫助自己,對待自己怎麼能夠不愛護?這身體每一個器官如果壞了我們都難受,哪怕是一根頭發,你要把它拔掉你都會疼痛一下,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所以焉有不加愛惜之理!這是講到這種愛惜就是本願,這是自自然然的性德顯露,沒有理由的,佛家講「法爾如是」。為什麼?因為跟眾生同體,只是凡夫迷失了自己,所以自己切身的痛癢都已經麻木不仁,他就產生了自私自利的想法,對待一切眾生都不能夠愛護。所以真正覺悟的人,知道我跟眾生一體,那種愛護眾生之心、護念眾生之意自自然然發生的,這叫發願,所以『以隆其願本』,真正的本願是從覺悟以後自然而發生的。下面繼續看:
【又即本性之力用。大士稱本立願。乃自心起信。還信自心。】
『本性』就是自性,自性之力用,就是性德的流露、性德的現前。『大士稱本立願』,所以立願也是地藏大士他的性德自然流露。這一段我們能夠懂。下面是講一個比喻,我們來看:
【譬樹之因地發根。根深本大。則枝葉依之而敷榮。華果由之而茂實。狂風雖大。不能動搖。】
這個比喻也很明顯,他講一棵樹在地上生長,在地裡頭發根,根深,它的本也很大,這是講它的根很深很大,它就很壯了,這枝葉就能夠很茂盛,花果也都非常大非常好,這都是因為它有深厚的根本。『狂風雖大』也不能夠動搖它,這是比喻這個願如果深、大就不會動搖。下面這一句是合法,以喻合法,這個很重要:
【願不依谛。名為狂願。谛不從心。目為邪谛。】
這一段就講,如果我們發了願,不是依真理,『谛』是真理,這個願就叫『狂願』,不是真的。所以要真心發願,這個願才是真的。『谛不從心,目為邪谛』,這是講理。如果這個理不是從真心本性中發出來的,這個理跟真心本性不相應,這個就不是真理,它叫『邪谛』、邪理。這是比喻心為地,要在真心本性的大地裡面生根、發芽、茁壯,成為大樹,發出來的這叫願,這個願才真實,狂風暴雨都動搖不了的。我們凡夫發願沒幾天就動搖了,五欲六塵的風一吹過來,財、色、名、食、睡的這些誘惑一現前,願早就忘得干干淨淨了。為什麼?不是從真心本性中發出來的。所以從真心本性中顯露的這種德能就叫本願。我們再看下面的文字,這是講地藏菩薩:
【今以心為地。谛為根。願為本。然後正行之枝敷暢。助道之葉郁蔥。】
這裡是講把真心比作大地,這個真心裡面顯露出來的這些真理做為根,把這個願比喻成本,所以這個我們都很好懂。用前面的樹做為比喻,然後才能做到『正行之枝敷暢,助道之葉郁蔥』,你的修行就能夠與自性相應。所以菩薩的修行,最關鍵的是用真心、用真誠,真誠是根本;如果沒有真誠心,無論你怎麼修行、怎麼用功、怎麼精進,都得不到成就。
什麼叫真誠?真誠就是無私,一點私心都沒有。曾國藩先生在他的《讀書筆記》裡面給「誠」下了一個定義,所謂「一念不生謂之誠」,那是心裡面沒有妄念,有妄念這就不誠,所以要離念。祖師大德又跟我們講,離念不是說什麼念頭都沒有,什麼念頭都沒有那就是像木頭一樣,跟木石有何區別?這裡講離念是離邪念,存正念。什麼叫邪念?什麼叫正念?如果起心動念就叫邪念,不起心不動念這叫正念。大家聽了可能會覺得有點胡塗,到底怎麼個用正念,不起心不動念?譬如說,你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眼見色、耳聞聲,看得清清楚楚、聽得明明白白,但是心裡面不動念頭,像鏡子一樣照見,但是沒有妄念,這個時候就叫正念。如果我們見色聞聲,起了分別執著,看到這個,譬如說這是一支筆我看到了,就看到了,但是你看到之後馬上動一個念頭這是一支筆,你就動了,動了分別,妄想、分別起來了;然後這支筆很好看,我很喜歡、我要,這個執著心就起來了。所以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是邪念,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這個念就叫做正念,這叫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真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他的正念現前,他用的是真心,不再用識心。
我們一般凡夫覺得好像高不可攀,如何來下手?《楞嚴經》上講,最初方便在哪裡?用真不用妄。下手之處,司馬光告訴我們從不妄語起,真正修行要不欺人、不自欺,從這裡下手,這是修你的真心。司馬光一生做到「事無不可告人言」,沒有一樁事情說要隱私,怕別人知道的,不可告人的。不可告人的事都不是好事,好事為什麼不可告人?所以做到心裡面光明磊落、堂堂正正,沒有隱私,這樣子我們是學用真心。繼續看下面一句:
【故須稱本立願。方能要制其心。縱遇境風。不能沮壞。】
這告訴我們要『稱本立願』,能夠稱本而立願,依真心而發願,『方能要制其心』。這個心不是我們的真心,是妄心,制伏我們的妄心,控制我們的妄念,就是我們的煩惱習氣。煩惱有見思、塵沙、無明,這些都是煩惱,要把它控制、要把它克服,從最重的開始克服。譬如說我最重的貪心,把貪念克服;最重的是瞋心,把瞋心控制,這是要制其心。如果還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那就是造業。所以我們真正修學,希望能夠得力,必須要在制約煩惱上面下功夫,做到不受外界境緣的干擾,外不受誘惑,內不動心。『縱遇境風,不能沮壞』,我們發願修學,哪怕是外面有誘惑,我們能夠覺悟、能夠觀照,知道一切現象,「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對世出世間一切法你都能夠認識,夢幻泡影,皆是虛妄,了不可得,所以你能夠做到不被它誘惑、不被它動搖,慢慢的去做到不執著、不分別。這是講地藏菩薩本願,一定要依真心發願,這叫本願,它牢不可破。
下面又介紹這個願有通有別。凡是菩薩都發願,通願,就是四弘誓願,一切諸佛如來之所以成就都是依這四弘誓願,所以這是菩薩行的總綱。這四願又是依四谛而發生的,這個四谛是從自性而現的真谛。底下《科注》上有一段文字,我給大家念一念,「大悲忏雲:夫四弘者,依四谛起。四谛者,二示世間苦因果,二示出世樂因果」。這段就是講四弘誓願都是依四谛。四谛就是苦集滅道,苦、集代表世間的苦因果,苦是果;集是煩惱,煩惱造業是集,這是因。後面兩種滅、道是出世間因果,滅是出世間的果;你要得到涅盤、出世間的樂,就要修道,這是因。四弘誓願正是依這個四谛所發的,所以它講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依四谛裡面第一谛苦谛;煩惱無邊誓願斷,是依集谛,有煩惱就要斷,集是煩惱;法門無量誓願學,這是依道谛;佛道無上誓願成,是滅谛,所以這個我們看得很清楚。
這四個願裡面最重要的就是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看到一切眾生苦,你就想幫助他們,幫助他們覺悟。這是你自性性德自然顯露出來的,不是勉強的,你本來就是有這種心,這是你的本願,在儒家裡講這叫恻隱之心。看見眾生苦,你就產生一種悲憐之心,你就想幫助他,就好像孟子舉的一個比喻,看見一個小孩快要掉到井裡了,你想都不想就要把這小孩拉回來,這叫你恻隱之心,真心現前了。不是經過思惟考慮,這個小孩到底誰家的小孩?我該不該救他?我救他之後會有什麼後果?你這麼想就不是真心了,就不是你的第一念。你第一念是恻隱之心,等你這樣想就變成第二念、第三念,那用的是妄識,就障礙了你的性德。為什麼?你落在了妄想、分別、執著裡面,所以從這裡我們體會如何用真心,保持這第一念。
「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願果真發出來以後,你後頭三個願就自然能夠完成,你自然能夠斷煩惱。為什麼?自己煩惱沒斷,怎麼可能幫眾生斷煩惱?先自度然後才能度他,所以菩薩斷煩惱修行的這個動力,就是度盡眾生這個本願動力所驅使的。斷煩惱要去學法門,學法門不圓滿,那你度眾生還是不圓滿。要希望你的智慧、你的德能圓滿,那必須要成佛,所以「佛道無上誓願成」,第四個願真正達到究竟圓滿了。我們成佛道不是為自己,是為眾生,為自己不肯為眾生的,那你不可能成佛道,這個我們要了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是這樣,到極樂世界是作佛的、成佛道的,你必須要發起度眾生的大願,這叫發菩提心。
這裡本經講地藏菩薩「本願」,他有他的「別願」,這個別願就是孝心,孝順一切眾生的心。孝順父母,看到父母苦怎麼可能不救助?所以要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這是孝心。說到究竟處,《華嚴經》上講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眾生跟我一體,都是自性所變現的;老子也說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跟我是一體,所以度眾生就是度自己。孝代表的就是一體的概念,這是我們性德圓滿的流露,這是地藏法門。所以地藏法門從哪裡學起?就是學孝、學敬。我們繼續看下文:
【並從本性而發。雖分通別。無不為拔世間苦因果。為與出世樂因果。】
這句話很好懂,雖然願有通有別,但是無不是為了拔世間眾生的苦因果,為了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與出世樂因果』。這是苦集滅道的落實。繼續看下文:
【荊溪雲。初心遍攝。觀惑法界。即惑成智。即生成滅。圓四誓。故了前二誓。拔性德之苦。後二誓。與性德之樂。】
『荊溪』就是天台的祖師,他的這個意思。『初心遍攝』,初心就是第一念,第一念是初心,第二念、第三念就是妄識了;遍攝就是遍虛空法界。『觀惑法界』,惑法界是十法界,十法界是迷惑而來,『即惑成智』就是講煩惱即菩提,『即生成滅』這是生死即涅盤。所以圓滿四弘誓願,我們要了解,前面的兩個「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是『拔性德之苦』;後面兩個「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講『性德之樂』。這裡所說的就是眾生一體、十法界一體,不可分割。這裡簡單的介紹了地藏菩薩本願,地藏菩薩無量劫來發這個弘願,度盡六道眾生,忍苦忍難、大慈大悲。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先學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