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儀軌 :經咒頌念

 

法界法師:金剛經講解 第十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十講

  大家晚上好!大家接觸佛法時間不長,有一些自己的見解都是理解的。通過自己不斷地修學看經,結合現在的科學發展研究的結論去對照宇宙的運行變化,能開發自己的智慧。

  釋迦佛和老子講的都是宇宙運行規律的真理,真理是不以某一個人的思維變化而變化的,宇宙的運行規律本來就是那樣的,不管你用什麼語言用什麼方法,也說不清楚,因為我們的語言是有狹隘性的。

  作為我們人來說語言已經非常豐富,但只能說在人的這個層面上。如果在天的層面上,是遠遠不夠的,是遠遠說不清楚的。

  作為一個凡夫來說去觀察宇宙的變化,只能說明白一點點微塵。如果作為一個大聖者,真的已經無所掛礙了,觀察宇宙確實能觀察百分之八九十,但不一定百分之百,因為宇宙時時在變化。

  釋迦佛讓我們修行,其實就是讓我們掌握生命規律和宇宙的生命規律,宇宙的生命規律和人的生命規律是密切相關的。很多人修了一輩子不一定懂得。很多人沒有修過行,但是聽聞過佛法,也能知道一些人生和宇宙之間微妙的變化。這個變化就是你自身的能量和宇宙能量的互動。如果不能互動,那一切都是假的了,生不知道從哪裡來,死也不知道向何處去,也就稀裡糊塗的死了。

  在古時候很多人都明白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他們都要追根問底。只不過後來是以佛家的理論為主流文化了,它又吸收了很多其它門派的理論,比如說道家的很多精華,然後整合在一起,出來這麼一個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法門。

  禅宗和天台宗都是自悟、自證法們,可以說都叫禅宗,但是裡面稍微還有些區別。天台宗是一心三關,禅宗是自性自悟,其實就是一個東西,只不過用了兩種語言方式,最終結果都是一樣。

  什麼是淨土法門?我給大家講一下。修淨土宗的只知道念阿彌陀佛,其實淨土宗裡面還有些細分的法門。比如說觀阿彌陀佛的像,禮拜阿彌陀佛,這是一個法門。打坐入定觀阿彌陀佛的像,這又是一個法門。嘴念阿彌陀佛也是一個法門。回向又是一個法門。

  淨土宗裡面細分的法門非常多。真正淨土宗裡面有一個最殊勝的法門叫般舟三味,一天一夜只吃一頓飯,24小時不停地在一個道場裡走。如果你能走一天一夜,你的功德非常大。如果能走一個星期下來,你可以滅你無量劫的罪業。

  走到四相皆無、法相也無、人法皆空的時候,阿彌陀佛和十方諸佛菩薩自然就會顯現在眼前。行這個法門是非常苦的,從來沒有聽聞過這個法門的人,根本就不會相信。

  現在社會上流行的冥想,只是最初級的氣功,用語言來誘導你六根六識,那套理論完全就是氣功。和真正的自性展示出來的東西絕對不是一樣的。瑜珈的理論是把你的思想境界提高到和釋迦佛所說的和老子說的東西是一樣的,是打開你自性的東西,不是六根的東西。冥想只能用在初級修行上,中級以後都不能用。過了初級河,這個筏這個船就要捨掉,不能用了。

  釋迦佛當初說末法時期的人,如果真的能行走般舟三味,他的功德與福報是無法用語言說的了。

  將來一旦有機緣我可以邀請大家一起來行般舟法,因為行這個法必須有個固定的場子,讓大家在24小時之內不斷地走。如果大家能堅持一天,培養一個善根,也非常好。如果能堅持三天,你已經了不得了,你的現世的很多罪業已經免了,而且你的心力非常強,很多智慧會打開的。

  大家都學過生理,大腦開發了百分之十到二十,屬於正常人。百分之二十到二十五,屬於非正常人,比如說科學家、發明家。開發二十五往上,就是超人了,比如愛因斯坦。百分之五往下叫癡呆。

  還有百分之七八十沒有開發出來的那些地方,就是我們以前的清淨的如來藏,根本就沒有開發出來。如果你真的開發到百分之三十到五十,那你在人道上就是大的覺悟者、就是活佛。什麼叫活佛?西藏的那些喇嘛可以稱為活佛,是因為他有一定的級別,如果漢地人也具備了這個一定的級別之後也可以為活佛,活佛就是活著的覺悟者。死了的佛叫涅槃佛。

  不要把佛法想的非常狹隘,認為佛法就是佛法,道法就是道法。這倆只是詞不一樣,一個是老子說出來的道,一個釋迦佛說出來的叫佛法,其實都是一個,不分你我,不分彼此的。將來有機緣我帶大家來行走一下般舟三味,你就知道了道和佛就是一個呀。

  你的心站的高,你的理論就會高,你的思想就會開闊。如果你站的平台非常低,那你的思想也是不開闊的。所以說修行的人,一定要把自己的眼界放在最高處,你才會看得非常清楚。

  行般舟法能在七天之內打開你的記憶,能看到很多的景色,看到佛菩薩。在2003年行走般舟的時候,有個朋友半個臉進入牆裡的時候,他說看到了西方極樂國,幸虧他的師父手疾眼快把他拽了出來。如果他要全身進到牆裡頭,永遠都回不來了,他的身體已經化為微塵和牆融合了,但他的思維已經進入了另外世界,因為他那時候已經看到了極樂國,看到了阿彌陀佛。他的師父說他已經跑到蓮花池裡去念阿彌陀佛了,趕快把他拽出來。出來的時候大家就問他臉疼不,他說沒感覺。

  大家沒聽聞過的這些事情非常多,我們東南西北走,看到的東西都是非常多了,但我們都認為是一種幻化,根本都不真實。真實的只有自性裡的東西。說某某有功能了,雖然這個事情在我們人類來說非常真,但在我們自性上是假的是虛幻的。

  所以說我現在跟大家隨便說一下,給你們介紹這麼一個法門。

  好,書歸正轉,在家的把香燒上,沒在家的就心香九柱,大家准備好了,我們雙手合十,深吸一口氣,然後把自身體內的所有的凡塵之氣吐出來。

  祈請東方教主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祈請西方教主南無阿彌陀佛!

  祈請娑婆教主我們的導師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诃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诃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诃薩。

  唵。修利修利。摩诃修利。修修利。娑婆诃。

  唵。修多利。修摩利。修摩利。娑婆诃。

  南無三滿多。母馱喃(tuó nán)。唵。度噜度噜。地尾薩婆诃。

  唵。誐誐曩(ě ě nǎnɡ)。三婆瓦。韈(wà)日喇斛( lā hú)。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奉請青除災金剛。奉請辟毒金剛。奉請黃隨求金剛。奉請白淨水金剛。

  奉請赤聲火金剛。奉請定持災金剛。奉請紫賢金剛。奉請大神金剛。

  奉請金剛眷菩薩 奉請金剛索菩薩。奉請金剛愛菩薩。奉請金剛語菩薩。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而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非說所說。從非說上,就已經明白了非是假是空,嘴上空說是假的,叫空談,空談再多都不值錢,心不去行,心不去做,嘴上說的都為空談,空談為非說。只有心說才叫真正的所說。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如果大家從頭到尾能跟著聽到這兒的時候,就已經知道。釋迦佛講到這一品就已經告訴了我們,只有你真正心行般若波羅密法的時候,心口合一才能得到你應該得到的果位。比如說羅漢果、八地菩薩果、佛的一真法界果。

  《金剛經》說到這已經就告訴我們,如果你真的用心去修般若波羅密法的時候,得果成功是非常快的。口天天不斷地空談,心不去做,都叫非說。

  須菩提啊,如果你認為我得了一個什麼法而去講法的話,那你就錯了,不要有這種想法呀。我是心無所得才會來說法。如果我心有所得來給你說法,那我就是凡夫。我是凡夫說出來的法,就不會和宇宙真理相和合了,更不會應機而給你們解開謎團。釋迦佛是這麼一個心意心態。

  從密意上講,就是說你的自性是如如不動的,心無所得,心無掛礙的,是沒有什麼法講的,如果你認為有什麼法可講,說明你還沒有明白自性。從我們凡夫角度來講,你還是個凡夫。凡夫說法,心有所得。聖人(自性)說法,心無了得,就是心沒有掛礙,只是應機而說法,並不是得了什麼法去說,是真空妙有。當自己有問題時,自性是應機而教化,是過而不留,沒有什麼痕跡的。

  釋迦佛說了四十九年法,只有《阿彌陀經》是不請自說的一個法門,剩下的那些法都是應機而說,因別人問,他來回答。如來自性當中,是了無可得的法,沒有法給你說。釋迦佛看到末世眾生的福德非常薄,而且業障非常大,所以給了我們一個方便法門念阿彌陀佛可以帶業往生。這是釋迦牟尼佛慈悲末法時期的眾生,而不請自說的一個法門叫念佛法門。念佛法門是後來中國人給起的名字。當初釋迦牟尼佛、印度的那些僧人沒給起名叫念佛法門。

  這裡是佛進一步的破大家心中的疑團,不要有什麼法相。真如本性是心印心,是沒有法可講的,講出來的只是假名為法,但不是法。法不是能講出來的,是以心印心。

  【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知道為什麼不要有“我當有所說法”這種想法嗎?如果有人說,我如來我釋迦佛得了法而去講法的話,那是謗佛。還是不明白不了解我所說的話的的意思啊。前面講過,佛講的一切都是指月的工具,但並不是月亮,不能等同於自性如來。

  謗佛,第一是講謗我釋迦佛了,第二是謗自性佛,就是你在罵你自己了。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佛,自性是佛,是心是佛,即心即佛。你們根本就不明白我釋迦佛說的是什麼。從這個話上,我就可以證明釋迦佛講的就是宇宙的東西,講的是宇宙的方法、理論和真理,根本就沒有釋迦佛自己的東西。他已經是了無所得啊。

  《阿彌陀經》,也是他觀到了阿彌陀佛有這麼大的願力,也只有阿彌陀佛可以救度末世眾生,給大家種個善根,給大家一個方便的法門可以帶業往生。這都是不了義,不是究竟的法門,但是沒有辦法。帶著一些業習往生西方極樂國,然後慢慢修掉它。但從另外一個經典上又講了到了九品蓮台上,你還得倒駕回航,還得回到娑婆世界去度化別人,你在度別人的時候,自己在修正自己,把業習修沒。

  【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法是針對煩惱來的,沒有煩惱了,也就沒有法了,也就沒有什麼法可說。

  真正說法的人,自己心中是了無可得,沒有問題,也就沒有法可講,沒法可說,所以叫無法可說。自己沒有問題,哪來的煩惱啊。有煩惱才會有問題,釋迦佛已經證到了無煩惱,已經清淨涅槃了,他哪裡還有一個法要說呢?他說法都是因別人的機緣而來說法。我自己沒有什麼煩惱,沒有什麼法需要修需要說了。是因為眾生需要,我才來說法,才能從名相上說我好像是在給你們說法。

  如果從密意上講,自性每天都在說法,這個話我們大家可以考慮一下。比如說自己心中有個事情沒有處理好,你會時時不斷的在審判自己,為什麼這個事情沒有處理好,我用哪種方法那種語言處理的更加恰當,這叫自性在說法。這個過程大家都能體驗過。自性講法是針對自己的煩惱眾生而講的,自性依然是如如不動的,只是給它個名稱叫說法。如果內心都清淨了,也就沒有什麼可講的了。

  釋迦佛自己沒有問題,自己已經沒有法了,什麼叫沒有法?自己沒有煩惱,也就沒有法來對治了。眾生有八萬四千種煩惱,我釋迦佛才說八萬四千種法門來對應他們的病,所以說是名說法。如果大家都自性清淨了,那我釋迦佛還說個什麼法呢?再說法就叫謗佛,就叫謗法。

  如果大家都能從自性中來反省自己,達到自性清淨、心神合一、知行合一的時候,也就無法可說了。

  大家以後有機緣看看《維摩經》,那裡已經說的比較清楚了。因為《金剛經》是從六百部《般若經》裡抽出的,要想真正的把《般若經》完全看懂,那還得花費一定的時間。

  無法可說就是告訴我們自性要清淨,你清淨無為的時候自然就是無法可說,表面說那只能說是名說法了,是表法啊。

  【而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而時,此時。慧命就是智慧。這個慧命已經表明須菩提已經證到了阿羅漢果了。釋迦佛前面解釋完那一段之後,馬上很有智慧的須菩提就來問佛,世尊啊,末世的很多眾生如果聽聞了這個經文或者這個法義的時候,他們內心當中能不能生起信心?

  佛告訴須菩提,如果那樣的眾生聽聞了,內心當中真的生起了信心,他就不是那些迷失自性的眾生了。非不眾生,不迷失自性的眾生,不是凡夫的眾生了,已經是自性覺悟的人了。須菩提,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緊接著佛說: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眾生”只是個暫時假立的名字。因為在人世間為了區分,必須給事物安立一個名字。比如房子,馬,車,人,樹,花,山河大地,我們都必須給它一個名稱,我們心裡才會舒服。

  釋迦佛給須菩提進一步的開示,這樣的眾生啊,已經不是迷失的眾生了,因為他的自性已經清淨了,已經一合相了,只是給一個假名為眾生,為了表述的方便。只要他自性不癡迷、不迷亂、不顛倒,就不叫眾生,只能說給起個名字,暫時為眾生。佛菩薩再來,我們也都叫他為眾生,這也是個假名稱。

  真正的密意,就是說他的自性不癡不迷不顛倒、清淨無為的時候,我們可以隨便叫他一個名字:佛、羅漢、菩薩。但他不是眾生裡的了,因為佛菩薩羅漢不屬於三界內的眾生,是屬於三界外的生靈。三界內的眾生都有迷惑顛倒,所以叫眾生。真正自性清淨無為了,只能說是給他加一個名稱,便於區分和那些豬貓狗等。其實豬貓狗也是眾生中的一類,釋迦佛主要說的還是人。因為須菩提問的是後來末世的人,聽聞這個法義之後,內心當中能不能生起信心。釋迦佛就說,生起信心的,不叫眾生;生不起信心的就叫眾生。這個還是沒有離開自性來講。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法可得、離色離相、一體同觀都是說的我們的自性。你自性當中真的是清淨無為的話,還有什麼法需要得的哪。你有得法的那個能所心的時候,還是凡夫心。你真正內心當中自性當中,沒有執著得不得法的時候,才叫無法可得,自性清淨了。就像你每天吃飯似的,餓了自然就會做飯吃飯,沒有人逼你。我用凡夫的吃飯來比喻,還是不恰當的,因為自性是用語言無法形容的。沒有辦法,只能用凡夫的這個狹隘的語言來比喻一下。

  只有你自性當中,自然體現出來的東西,才不會有執著心。比如穿衣吃飯睡覺,行走坐臥,不需要別人強制,這是一種無為而無不為的行為。該睡覺的時候,你肯定會躺在一個舒服的地方,如果讓你躺在廁所裡睡,你肯定心裡不安逸。

  我們自性當中,就會有一個自性調解的東西,那個就是不要去執著世間的有為法。有為的東西都是開啟六根的東西,然後是六識、六塵,還是在眼耳鼻喉舌身意上轉悠。自性是跳出六根的東西。

  佛說,你想真正自性了無可得、無法可得的時候,只有一樣,清淨。這清淨的背後是什麼,就是不要執著法相,不要執著我人眾生壽者四個相。你把人法全都拋開之後,不去執著了,自然內心當中就無法可得了。

  無法,也可以稱為無上的智慧,無上的道法。我用中國的道法來說,其實這個道就是宇宙的規律,無上的智慧可以看到無上的宇宙規律。這個時候你內心當中就會清淨下來,因為你知道宇宙的規律是你控制不了的,也就說明你沒有法去對治宇宙的運行規律,這個也可以稱為密意的無法可得。你了知了宇宙的運行規律,也就知道人類的科學或者人類的這種法則,跟宇宙不能比。不能比的時候,也叫作無法可得。

  你不能用自己凡間凡人的思想,來控制宇宙的運行規律,這個也叫無法可得,這個是從密意上講。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前面你能明白標題,後面這一段會更加清楚了。

  須菩提問了,世尊啊,您老人家如何得無上正等正覺這個法,為什麼無所得耶?您證到佛的果位之後,為什麼說自己沒有什麼可得呢?這是須菩提在問他。

  佛就告訴他,問的好,問的好,原本就應該這麼問,原本就應該這麼問。

  須菩提啊,我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啊,就是我證到了無上正等正覺,我一點得法的執著心都沒有,就是我心中根本就沒有得法與不得法的概念,就是我的自性我的心,沒有一點執著有為的小法和無為的大法的心。正因為我沒有執著有為的小法和無為的大法,才得無上正等正覺,所以說起名叫無上正等正覺。只要你的能所心真的滅了,心行處滅的時候,你自己的心性中自性菩提自然就會顯現出來。

  我如果有得菩提這一點點心的時候,我就是凡夫了。因為我執著法相,執著還有一個我。我在無我、無法相的情況下,才能真正的得到無上正等正覺果位。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清淨的菩提心,或者是涅槃心,或者是佛心,所以說才起名無法可得。

  釋迦佛講的這部《金剛經》,每一分都在講自性的東西,自性不要去執著法相,不要執著四個相,把法相和四個相全都排掉排空了之後,才是真正的證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淨心行善。從這個標題上我們就能明了, “淨心”的原文原話是“梵心”,就是你那個凡夫心要清淨下來,要安靜下來,這樣去做善事,這是從表面上來理解。如果從自性上來理解,你只有達到與宇宙相合的時候,你做出來的行為,都可以叫作善事。逆天而行肯定是惡事。順天而做順天而行,基本上都是善事,這是從自性上來講。

  從法上來講,只要你心中還存在有法的執著心的時候,那情生就會有高下。什麼叫情?因為人是有情感的,七情的情,有這個情就會分出高和低了。分出高和低的時候,有時候我們會把握不住,分別心就出來了,也就無法淨心行善。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這一段上來分析的話,釋迦佛再一次告訴須菩提,所有的法都是平等無二的,無有高下的,這是從表面上來分析。

  如果從密意上來講,從法義上來講,這句話就出來真正的味道了。我們人間有一句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真的平等嗎?不是平等的。人間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佛法裡的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不是一樣的呢?非也。從表面凡夫的眼光看,這倆有時候可以對等。

  從修法上說,修行的機緣、修行的法都是一樣的,這叫是法平等,沒有高下。起步都是一樣的,並不是根基都是一樣的。比如說上師傳一個咒語,傳一個人,傳十個人,傳一萬個人,都是這個咒語,是平等的。不是說你有錢,上師就傳你一個秘密法,你家窮,就傳你一個平平常常的法。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都是一樣的對待,起步都是要從基礎修起。不是因為你家裡有錢,就不用修基礎的,傳一個秘密法,就一步登天,這是不可能的,那就叫情生高下了。這個情是因為你家裡有錢,我生了情,生了一個什麼情呢?假慈悲情,這叫人情。人情有時候是會耽誤事的。

  從自性上說是法平等,這個法是指的心性,每一個人的心都是圓滿具足的,都是具有如來智慧的,都是圓滿無礙的,都是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的。我們給它起個假名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只能說現在我們在凡夫地,還有些區別,在果位果地上是平等不二的,沒有高和低的。釋迦佛和大日如來,誰也不高,因為他倆是一個人。我和釋迦佛也是一個人。從名相上講,他叫釋迦佛,我叫法界。從自性上來說,我和釋迦佛就是一個人,他是我,我是他。因為心心相應,即為佛祖,法法相通,即為聖人。所以說從自性上講,我們都是圓滿無礙,平等無有高下。

  只有你的心真正的清淨無為了,法相我相全沒有的時候,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就體現出來了。這是自性的東西,不是表面的東西。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果我們真的內心當中自性當中,沒有我人眾生壽者的時候,那你修一切善法,都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裡的修一切善法,不是意識形態分別的善法,是沒有四相法相後,自己的心性自然體現的都是善法,這個善不是愛憎分別的善,是清淨的善,當自己的心清淨了,所流露出來的都是善法,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從修行的次第上講,這個一切善法包括有為法和無為法,比如佛道儒傳統文化、冥想、氣功、奧修的理論、釋迦佛和老子講的經典等等都是善法。如果我們離開四相去修行所有善法的時候,都能證到清淨的菩提心。只要你真正自性達到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法相的時候,一念清淨的時候,你修人間的一切善法,最終都能達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並不是說你真的成佛了,是你能證得清淨的菩提心了,釋迦佛並沒有說修一切善法,就能得佛的果位,那還有一定的區別。釋迦佛修了那麼多善法,他沒有得到佛的果位。大家看過釋迦佛傳的都能知道,他從小就開始學五明,然後出宮之後又跟人家學了六年的瑜珈,這都屬於善法,但他沒有證到佛的果位,

  他在菩提樹下入定觀察之後證得了佛果。這一句話表明,修行善法不是你最終的目的,修這一切善法只能表明你離佛果近了,但肯定的一點,你修的這一切善法,都能讓你得到智慧,都能讓你得到清淨的菩提心,釋迦佛這一段說的是這個。

  密意也就是說你的自性,不要去染著一切世間法,不要有法相,不要有非法相。如果你去染著去執著,心有住,那你還是世間的凡夫。你用無執著心去修一切善法的時候,你才可以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釋迦佛講的經,你一定要從幾方面去理解去看,第一是從文字表面上先去理解,然後從密意上去理解,然後從自性上從自身上去理解,這個時候你就能知道釋迦佛到底說的是什麼。

  【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這裡佛又進一步的說明,真正行善的人,並沒有行善的心態,沒有行善的概念,都是原本自性的流露,所以說善法,是心,是無形無相的,是如來本性,是虛空,只是為了表述的方便給它一個假名叫善法而已。這裡依然是指的心態,不要有任何污染的心態、住相的心態。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福智無比。福德和智慧無比。如果真正修到福慧具足的時候,是無法用凡間有為的東西來比喻的。不管你布施的七寶像須彌山,還是恆河裡的沙子那麼多,這樣的福德非常大,但還是有為的。

  真正把自性修的清淨無為的時候,你的福智是無法用人間語言來打比喻了。因為自性福慧已經具足圓滿,也就如同虛空。既然如同虛空了,人間的那些比喻就太渺小了,肯定是太渺小了。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如果有三千大千世界當中,所有的諸須彌山王的七寶都聚集在一起。真正的還是比喻我們的自性,我們的自性貪嗔癡各占一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裡面有須彌山王,須彌山王好比魔頭支配你的後天思維,犯錯誤了沖動了,這都是我們的妄想煩惱。這個魔王就是相對於我們的清淨心來說的,因為他是煩惱之王,也可以說須彌山王。

  在佛教裡,用須彌山來比喻事情非常大,或者是非常高的。每一個須彌山王的七寶多得就像三千大千世界那樣,何況有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多的須彌山王,他們把這七寶聚合在一起的時候去布施。

  如果有一個人受持這部《金剛經》,不管是一句,還是四句偈,或者讀誦、或者給人家演說,他和諸須彌山王的布施來比較,諸須彌山王的那個才能相當於人家百分之一還沒到,就是說百分之零點幾的功勞。須彌山王用所有的七寶來布施,還不如這個人明白這個偈,天天念誦這個經文的功德大。

  受持讀誦為人演說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那七寶只是相當於人家的百分之一還不到,百千萬億分都不能來比喻,它倆是不可能相提並論的。

  雖然人家讀了這部經,沒有用財寶去布施,但用經典給人家去解說,給人家去講解宇宙真實的道理的時候,他們兩個的智慧與福德是不能比的。

  從自性上來講,就是說你已經證得了清淨心,也就是菩提心。你在給人家講解的時候,你是用自己最清淨的菩提心為人家說。自己受持、讀誦、書寫、都是在一種清淨梵行下去做的。所以說你這個時候行善,都是不可以用七寶來比喻的。

  大家要明白《金剛經》是做什麼用的,說來說去都是說我們的自性一定要清淨無為,一定要會區分有為和無為。自己修到福慧具足圓滿的時候,才能福智無比。福智無比就是和宇宙一樣,和虛空一樣大,用語言是無法形容的。

  今天就講到二十四品,《金剛經》前面能聽明白的,後面就非常順利了,因為後面就不怎麼難了,十四品以前比較難,十四品以後基本上都不算難,因為難的東西我們已經領悟了,後面的東西就比較好吸收消化了。

  好,我們一起來回向一下: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僅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嗡…啊…吽…

  恭送十方諸佛如來!恭送一切諸佛如來!恭送一切天龍護法!

  ***********************************************************************************

  附提問:

  1、冥想有什麼好處?

  答:冥想可以讓自己暫時的進入那種輕松愉快的境界當中,但這個境界是我們六根產生出來的一種境界,還是氣功的一種初級狀態,處於修行的初級層次,是對心理的一種調節,但達不到自性調節。

  2、初學需要有人來引導嗎?

  答:剛開始修行的人需要有一個簡單的船筏,但那只是一個橋梁,只是一個船筏。過了橋過了河的時候,一定要把那個方法捨掉。因為你每過一道河的時候,都要捨掉一個船筏,這樣你才可以進步。不放,就是包袱。比如冥想、催眠、瑜珈功法都是個簡單船筏。用這簡單的船筏過小河小溝可以的。如果過大江大河,這船筏根本就不好使了。所以說我們到每過一條江河的時候,都要坐相應的船,也就是說我們要運用相應的法來讓自己進步。

  剛開始不懂佛法不懂修行,用冥想這種簡單的東西是比較好的。因為氣功裡最早就是用這種冥想來開發自己的天目。

  我在每個地方講經的時候,沒用什麼催眠,也沒用什麼音樂,也沒有用誘導的聲音,只是在講解經典,比如說我給你們講《金剛經》的時候,在場的很多人就會睡著鼾聲如雷,他們自然就能看到佛,自然就能看到光明的東西。一講完經,他馬上睜開眼睛,但是講的每個字都聽的很清楚,只是眼皮困沒有辦法,就是睡著了。

  宇宙的能量是不可思議的。你會運用宇宙能量的時候,大家同樣都能得到宇宙的加持。你不會運用宇宙的能量,你用凡夫的聲音去調解別人的六根的時候,那只是最低層次的東西,就是氣功。

  我七八歲就開始學武功,十三四歲練氣功,十五六歲時練道家的混元一氣、少林的易筋經,練到二十歲的時候覺得氣功就這麼高了,心中就有一個東西告訴我,高不上去了,怎麼也上不去了,自性當中就會有個聲音告訴自己轉向去學別的。

  後來開始學中國的道家的東西,道家的法術練了幾年之後,覺得也不是最究竟的,因為還是有為法,後來才進入佛門,覺得佛說得這些道理是非常好的。

  如果大家能把道法和佛法結合起來去修行,你進步會非常快的。

  3、人道中如何求得無為?

  答:人道中如何求得無為?比如說你每天吃飯睡覺,沒有人去逼,是自然而然的,自然而然的去做了的時候,我們可以說是名無為。因為不用後天的思維執著自己,非得去吃飯,非得去睡覺。

  從修法上,世間的東西一切都是有為的東西,你想離開了有為來修無為,也是不成的。大隱隱於市,是什麼個道理呢?真正心願大心量大就是在人道中去度化眾生,並不是在深山裡度化。深山裡修行的人相對於凡夫,他能把心靜下來,也是非常好的。

  如果真的在人道上熱鬧的人生當中,能達到心靜無為,那才叫無為。也就是說你在人道上吃穿住行、接人待物,都是一個平常心、不執著的心、無為的心、清淨的心。這個時候你也就慢慢的向無為靠攏了。並不是說你真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那就是無為了,那只是字面上理解的。

  濟公,他每天使用的都是無為法,因為他是清淨心。清淨心就是無為。不去執著法相、人我是非的時候,就叫無為。

  如果你為了執著而去執著,那連有為也不是了。所以說有為和無為區別就在心態上。心總是時時清淨、平穩,你去接人待物不落後有的時候,就叫無為心,就叫無為身,並不是說你真的是離開這個世界就叫無為了,修宇宙的那個法就叫無為法了,不對的!那個只能從理上無為法和有為法區別在哪兒。這兩天從頭到尾都給你們講了,就是心態。

  你的心清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不會有牽掛。有牽掛的心,就是有執著的心。有執著的心就會有煩惱、有妄想,有煩惱妄想就叫有為。無妄想無煩惱,達到清淨無為的心的時候,就叫無為法。

  無為而無不為,就是指這個心達到了清淨無為的時候,你一切事情都可以做,但不要執著。執著就會有煩惱。

  無為和有為就是在心態上,並不是說你真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人就叫無為了,那都是錯誤的理解。很多人把錯誤的理解就搬上了桌台,給人家說呀講呀,講到最後都是假的嘛,這個就叫非說,不是真正的說。

  真正的說就是指的每個人的心,每個人的自性,達到清淨無為的時候,雖然你還是在有為的人道上,但你做的人道上的一切接人待物,都了無痕跡,就像水過無痕一樣,也就是說你不去牽掛他,不去執著他。

  你執著這個事情那就糟糕了,那將來的果報就麻煩了,這個果就是惡的,因為有妄想有煩惱。無妄想無煩惱,達到清淨無為的時候,你的自性也就達到了無為法。

  餓了就吃,困了就睡,這是個多麼自在的無為啊。天當被地當床,一切任自性逍遙。這都是指的心態。心態真正的沒有束縛了,我說的這個沒有束縛,不是隨便讓你去殺人啊,放火啊,搶劫啊,不是叫你不遵守人間的法律。自性無為就是不被任何一個東西捆住鎖住,自性中已經明了了,自然會活得比較舒服。

  比如說你幫助一個人的時候,並不是想得到他的回報,只是真心想幫助這個人脫離困境,你有這種心態的時候,就開始種善念種福德。這種心態就比較輕松自在,做了,過而不留。所以說有為和無為就是在心態上。

  4、怎樣才能做到禅淨雙修?

  答:禅需要自悟自己的心性,自己的心性達到了在一切處解脫的時候,也就得了禅。禅就是宇宙自然而然的東西,也是指禅宗自然而然的法。淨是淨土念阿彌陀佛的法門。它們的實質都是修菩提心,修清淨無為的佛心,最後都要返歸於佛國,都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就是念自己的本來。外面西方的阿彌陀佛是誰?是名阿彌陀佛,就是大日如來。

  禅淨雙修都是修的清淨心,自己那顆心真正能清淨下來了,也能明了一切了,什麼法都不需要了自然能往生,釋迦佛沒有說自己是什麼宗什麼派,他只是成立僧團而已。正因為凡夫不明了,才需要什麼淨土法門、禅宗法門、密宗法門、天台宗法門、律宗法門等等一切法門。

  禅淨雙修,就是要觀察自己自性每天的變化,煩惱心上來了,要看到它是如何上來的,又看到它是如何消失的。如果你隨著煩惱心而去煩惱,那你就是凡夫。如果你的心隨著煩惱,而能觀察煩惱是怎麼來的,然後找一種方法讓它消失,你就不是迷人了。

  禅淨雙修、禅密雙修、淨密雙修都沒有差別,都是觀察自己那顆心。

  6、以戒為師的問題?

  答:剛開始的時候,釋迦佛只定了一條不殺生。因為釋迦佛的法力大,很多外道、強盜也來向佛學習,但他們的習性非常大,犯了很多錯誤,所以說後來才定了一些戒律。

  釋迦佛定的戒律,主要是保護修行人的一種方法。能守住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四百九十八戒,都是為了守住自己的清淨心。比如說喝酒,如果釋迦佛沒定這個戒律,你隨便去喝酒,喝到自己胡話連篇的時候,就不清淨了,給自己帶來了煩惱,也給朋友帶來了煩惱。

  釋迦佛看到一些現象,然後制定了相應的戒律。戒律就跟人間的法律一樣,你不去殺人放火搶劫,公安局就不會來找你,心中自然感到清淨踏實。如果天天來找你,就會感到煩惱懼怕呀。

  能守住戒律,自然就會清淨,身體清淨,心裡也清淨。戒就是一個花藥欄,你跳出這個框框,身心就會不清淨。很多人守不住戒律,還是因為自性是迷的。如果是一個上根人,是不需要戒律的,因為他自性就知道如何做,是不戒而戒,是自然而然做到的。

  7、《天堂游記》《地獄游記》可以作為修行的指南嗎?

  答:寬淨寫的游記,是他自己的後天思維加先天思維寫的,也就是從他第七識裡整合出來的一些東西,不說它全真,也不說它全假,就是真假參半的東西,因為他本身就是學佛的人,裡面說了一些佛理,但從中就能看出有後天思維參與了。

  《天堂游記》《地獄游記》是因他的境界來顯現出來的,只適合寬淨自己,不一定適合別人。如果你照著這個東西去練去修,那你就是相應寬淨了,寬淨說的是人的東西。

  你要按照釋迦佛的話來修,你是相應宇宙,因為釋迦佛說的都是宇宙的東西。沒有釋迦佛自己的東西。釋迦佛講的都是宇宙法,沒有釋迦佛自己的東西。你喜歡老子的書,你也是相應宇宙的東西,並沒有相應老子自己的東西。

 

上一篇:法界法師:金剛經講解 第十一講
下一篇:法界法師:金剛經講解 第九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