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華嚴》第78講(2009年5月2日)A
我們昨天把第一參給結束了,今天開始要進入第二參。第一參是講念佛的法門。第二參呢,講的是修法的法門,那對法要有所認識。
那麼,在這個時候啊,我們就要先跟各位談一下。一般人,就是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的人對佛法還有一些誤解,這個誤解有它的歷史背景,也有一些客觀的因素。
佛法、佛教、佛學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你假如講一般佛教,那個民間信仰的佛教,那個三教九流的佛教,那是佛教,那是給予一些心靈上受到創傷的人,發揮一種撫慰以及寄托的功能,沒有特別的。一個人啦,心靈殘破的時候,他需要一些寄托,需要一些安慰,不然他怎麼活下去?你知道,所有的宗教,所有的宗教,它的一個普適價值啊,就是挽救眾生的生命,所以基本上不傷害眾生、不殺害眾生,這是所有宗教的一個基本前提。因此,當人類他的心靈受傷,這個時候,那你就要有基本的宗教,來撫慰他那受創傷的心靈。
那這個你不能當作是佛教,這只是一般的功能,也就是在整個社會族群裡,最基層的那個功能。假如這個部分不能弄好的話,整個社會會動蕩不安。因為一般的小老百姓啦,在求生存的過程裡,他經常會受傷的。這是宗教的基本功能,不可能沒有宗教。
今天有很多人認為“我不需要宗教,我說的算”,那是因為你有福報;哪天福報用盡了,你說的什麼都不算的時候,那你沒有宗教你就活不下去了。那你可能會說“到那時候我寧可一死”,那就是愚蠢至極,他沒有生命的價值感,他只有一種權力欲望,那是很可悲的人性!
一個人性啊,他有什麼――反省的能力,有尊重的能力,有包容的能力。
你能包容別人的錯誤嗎?假如沒有的話,你的靈性、心靈啊,是枯竭的。
你能尊重別人的成就嗎?你懂得贊美別人的成就嗎?你懂得反省自己有哪些缺點嗎?
你要知道啊,我們一個鐵的紀律,就是,人啦,什麼都不行,唯一能的就是修行!
你現在有什麼權力,都是前輩子修來的福報。當你這個福報消失的時候,你什麼都不行啦。我們以前有個國王,他耀武揚威啊,當國王還要搞一個建國基金啦。現在被抓去關起來了。我看他能嗎?他什麼都不能。等一下搞公投、入聯、勝聯啦。因為什麼?因為他在位呀,他什麼都能搞啊。現在下台了,什麼陰謀都暴露出來了。那你就知道啊,這是最典型的例子,最典型的例子。
當你有福報的時候,你做什麼都對,你可以把鹿說成馬。這個名詞很清楚吧?成語“指鹿為馬”。他就是有權力嘛,他把鹿說成馬沒有人敢說話,你看他福報那麼大。可當他下台的時候呢,滿門抄斬的時候呢?他,馬說馬,人家也不相信啦,不要說鹿說成馬了。這就是福報用盡,福報用盡。
所以當我們有福報、能夠很順的時候,古人教導我們居安思危。是你嗎?真的嗎?你要有這種本事啊,要弄清楚啊,不是你能干,是因為你有福報。
有一本經,叫做《勝鬘經》(《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簡稱叫《勝鬘經》。各位老同參大概都認識啊。
那講的是勝鬘夫人。勝鬘夫人是波斯匿王的女兒,我們的話叫格格,她是個公主。這個波斯匿王是非常疼她的,對這個女兒啊,這個小公主他非常疼愛。
有一天就問她說:“你在宮廷裡生活滿意嗎?”
她說:“滿意。”
“這個是你的福報?還是我給你的福報?”
她說:“那是我的福報。”
诶,那國王就:“我要不給你,你有嗎?”
她說:“我有,我有福報,是我的。”
這個小公主本來還蠻乖的,現在這個意見跟老爸不合了。這國王一生氣,吵了幾天以後啊,就把她廢了,廢掉公主這個封號。你要知道封號公主是國王給你的,國王不給你,你就大家都可以“煮”,煮來吃的煮。
廢了,然後呢,越想越氣,國王越想越氣,就把她嫁一個乞丐。那個乞丐是以前一個大臣的兒子,給你去當乞丐的愛人。我們叫愛人。看你還幸福不幸福?!就把她嫁了。
嫁了乞丐就只好流浪了。流浪出去了。
這個時候就叫勝鬘夫人,她就問她先生說:“那你以前住哪裡?”
“啊,不講了,那裡已經破落了。破落就破落嘛,還有一個破垣殘牆啊,我們回去那邊依著吧。”
就把那個庭院啊整理整理。第二天,她就發現啦,這老爺子以前,在那個樹底下藏了很多好幾壇金子、銀子,就把它挖出來了。一下子啊,整個舊宅就恢復了。
過了幾個月,這個國王想到這個女兒,還是不忍心,想一想,叫人家去打聽,那個死丫頭死到哪裡去了。打聽回來報告說,他們把舊宅恢復了。
這國王一聽氣死了,把她貶走了,怎麼又這個樣子?越想越氣呀,就跑去問佛陀:“怎麼搞的?怎麼搞的?”
佛陀告訴國王說:“那是她的福報,因為她有福報,你要虐待她啊,虐待不到。”
國王說:“為什麼?”
他說:“過去生,迦葉佛的時代,他們倆個就是夫妻。那麼,她發願啦,這夫人發願要把寺院裡鑄一口鐘,她發心了以後,先生說個No,她就不敢做了,就停了。發心的時候,那個福報,投胎到你家來,這是她的福報。那後來那口鐘沒做,剛好停了七天。她想一想,還是把鐘鑄了,就鑄了鐘。那她七天沒做,就是你把她貶掉那七天。把她嫁出去那七天,那她因為過了七天,又把鐘鑄了起來,福報又來了。所以她回家,她就把她的寶藏找到了。所以呢,她的功德是她的福報。有福報你傷害不了她。”
知道嗎?你有福報誰也害不了你。但是你沒福報,我告訴你,硯台那麼少的水都會把你溺死!你不要以為掉到河裡去才會溺死啊,硯台水都會使人窒息,當你沒福報的時候。當你沒命的時候啊,呵呵,你別急救了,怎麼都沒用,只是花錢而已。
這個告訴我們,生命的過程裡,你要了解真實的狀態。那麼這些東西是非常微細的,不是你這輩子用大腦所能追求的。
但是我們要告訴各位,你在學佛的時候,你要有佛法,佛法是講修行的。修行啊,就要有方法,它有一整套完整的系統,它是屬於真理的,跟科學無關。
從真理看科學,科學叫小兒科。因為小兒科所以叫科學。小兒科的學問所以叫科學嘛,是不是這樣定義?我不知道啊,反正我隨便掰一下啊,小兒科的學問。為什麼呢?因為科學只是現在看,它可以。科學是應用在三個方面,物、事物上面,事物上面,你勉強說人事物,可以。因為它一定要有標的,沒標的它不會研究,透過標的來完成,達到效率,這是科學可以的。今天的人有福報是運用科學這一套,把物質的狀況給弄出來,可是生命的狀況你搞不懂。
我們感到最大的遺憾是什麼,你知道嗎?佛教裡有一句話這麼說:世間財富五家共有。第一家,國王要分一份,所以呢,你要繳遺產稅,對不對?這是正常的。第二個,水神要一部分,水災你就知道去掉一部分。火神要一部分,火災要一部分。然後宵小要一部分,小偷要跟你分一部分。對不對?第五個,不孝子。
現在我告訴你,我們都很乖,父母包括你自己都為下一代創造很多的財富。你很認真地努力跟奮斗,希望有一個很完美的人生。往往,往往啊,最遺憾的就到六、七十歲的時候,發生不幸的事,你完全招架不住,完全招架不住!為什麼?“我一生的奮斗,就這樣子泡湯了嗎?真的這樣嗎?”不是泡湯,因為這是人生的過程,所以叫無常。你的重點,你要知道你的重點,不是在這個遇到挫折以後,你怎麼無奈的問題,你必須,學佛有這個好處,你必須面對它,必須面對它!
我舉一個例子你看看。誰都會遇到挫折的。但是你仔細看看,路上有很多狗,三只腳而已。你有沒有看過哪一只三只腳的狗是皺著眉頭的?你仔細去看看,那殘廢的狗,它不會皺眉頭,但是呢,它會活得很快樂。你知道,它遇到挫折,它的傷好以後啊,它就活得很自在。人類很麻煩的是:傷好是傷好,心裡頭的傷不能好。你要留意到啊!你內心的傷害要怎麼樣復原這件事情啊,你只有來學佛,其他沒辦法。這個就是佛法的厲害,他能夠把你的心裡頭的傷害,給予復原。到這個時候你才會發現,人萬萬不能,只有修行你才能。
你要知道,當你在福報的時候,你假如不知反省啊,有福報的時候不懂得反省,當業障來臨的時候,你沒有辦法適應!你會說老天不公平。老天其實很公平,每個人都二十四個小時,每個人一年都三百六十五天,對不對?本來就無常在起作用啊!我們一直跟各位講,全世界都在無常啊,沒有永恆啦。永恆,那個永恆的名字就叫無常。所以呢,輪到你的時候,你不要抱怨。你心裡必須有所准備,堅強起來,面對它重新來過,適應新的條件,活下去。要把它活出燦爛來,活出生命的芬芳來。經過這些挫折啊,你才知道生命的可貴。這是很重要的。
所以學佛,你要懂得佛法要給你什麼,佛法給你生命的價值、生命的意義。所以當你開始在探討“人這樣活著對嗎?”要怎麼樣活下去才正確的時候,那我告訴你,你是已經是一個標准的佛弟子了,他不需要什麼皈依儀式了!你已經從、打從心裡呀,你已經走在佛陀的路上,因為你開始要追求覺悟的人生,不是迷惑的人生。這一點你自己慢慢地去體會,“人生這樣活著到底怎麼啦?對嗎?要怎麼樣才對?”那只有照佛陀的教法。
所以我們說要皈依三寶,回來依靠三寶。他為什麼不說皈依佛寶?佛、法、僧,第二個是法,真理,皈依真理;你的覺悟要覺悟到真理這邊來,不要覺悟啊那種膚淺的、情緒化的,很情緒很高昂的,會煽動的,那不對啊,那不對。
佛法,你看,他在整個歷史上,二千五百多年,他一直在轉化,隨著因緣在轉化,跟有緣的眾生相結合,沒有發動過一次戰爭。哪個宗教這樣?對不對?有偏激的宗教在西方把歐洲帶入黑暗的時代一千一百多年,佛法去到哪裡都是光明燦爛的,都是光明燦爛的時代。
你的人生也一樣,因為你開始在佛陀的真理下面追求的時候,你的人生就開始燦爛。任何人,窮通富貴並不重要,大家都平等,在你現有的條件之下,你的人生會很燦爛,會很芬芳,會很光明。我希望大家來到這裡,要學佛,學真正的佛。
所以在這個部分,我們跟各位交待得很清楚,你從佛法來,找到一套完整的方法。當然,你假如願意改造生命的話,那轉凡成聖,你可以成為聖人。所有的宗教,沒有像佛教這樣啦,講得那麼徹底的,說你信佛你可以成佛。哪個宗教說你信上帝,可以變成上帝呀?那上帝是獨占的,佛法、佛陀是分享的,分享他不會獨占的。你只要照著這樣修學,你也會成佛。
你要感受到佛法的這種心量,他不會塑造權威,佛法沒有權威。佛陀講:“你不要因為我,我是佛,我講的你就奉為金科玉律,然後盲目地相信,這是不對的”。佛陀沒有說我講的都對呀。
今天浴佛節,大家有沒有來?有沒有?浴佛的時候,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嚯,佛講的好那個,對不對?其他宗教還不敢講。為什麼其他宗教不敢,而佛敢講?可是你知道嗎?佛陀是開放讓你來挑戰的,他不用神通,也不用神跡,因為佛陀知道神跡沒用。對不對?
在橄榄山上,橄榄山知道嗎?讀過耶稣經的人都知道,耶稣在那邊顯神通,有個太太抱著她孩子來,說“你是萬能的,那你要把孩子救活。”他手一指“咻咻咻”就把他救活了。那個人現在在哪裡?還是死了。神跡只證明一件事――殘忍,它使這個人一生死了兩次,每個人都死一次,而他要死兩次,神跡只有這樣子而已呀。
佛陀也遇到這同樣的狀況,在靈鹫山,有個婦人抱著孩子來,說:“佛陀你是大覺者,你要把我的孩子救活。”
佛陀說:“可以,你去、去王捨城裡,去找看看哪個家庭,家裡都沒有死人的,你從那邊拿一把米來或者拿一把菜來,拿他家裡的東西,我就可以把你孩子救活。”
當時王捨城有九萬戶,她找了三萬戶以後,她開悟了,天下沒有不死之人。
她回到佛陀的身邊說:“佛陀我知道了,我不想讓孩子死第二次。”開悟啦!
佛法教你是開悟,過正確的、健全的、健康的人生,不是扭曲你,也不是要滿足你的欲望。滿足你的欲望沒用,就是把他救活,他還是要死啊,你都要死了,何況是你的兒子呢?
所以,有位禅師給他的護法題了一個對聯。那護法的小老婆,以前的員外,生了個小兒子,很高興,又新屋落成,叫他題個字,他題了。
他說:“先生先死,後生後死,生生死死”。下聯呢,下聯我忘了。
送給員外的時候,員外氣得要死,“你、你、你好話不講,什麼生生死死啊!”
他說:“不對嗎?先生的先死,後生的後死,不對嗎?難道你要後生的先死嗎?先生的後死嗎?”
佛法就是告訴你,很清楚地面對你的人生,不要顛倒,你之所以會傷心是因為你顛倒,你有貪欲,知道嗎?你要弄清楚佛法在講什麼,從佛法是講真理的立場來看。所以當你的貪欲不能滿足的時候,你會痛苦,你要記得啊,越是痛苦的人,表示你平常傷害別人越厲害。你留意到這一點!
我不是說你啊,假如說到你,純屬巧合。你不要說師父又在說我,我不認識你啊。為什麼?當一個人經常受到這種制約,而不能滿足他心裡欲望的時候,他假如是經常有這種狀況,他很快會適應,他的挫折跟失敗呀,他會很潇灑說:“哎,又失敗了。”就過了。
可是,當你一輩子都很順利的時候,你知道這是很不公平的。哪個人像你那麼順利啊?一輩子都一直過來,啊……出生的時候什麼掌上明珠啦,嫁了以後又金枝玉葉啦,那現在呢,從來沒有受過挫折,現在一來“嘣”倒了,你受不了了。诶,你的貪欲到什麼時候才可以停止啊?你要知道啊,當你在金枝玉葉、在掌上明珠的時候,不一樣啊,你的兄弟姐妹,你的其他周圍的人,他有很多的吃虧,你知道嗎?你沒感受到啊?那現在呢,這個因緣出現了,是讓你徹底反省的時候,徹底反省的時候。你假如能夠從這裡醒悟過來啊,那麼這一個挫折讓你的一生全部歸零,從頭再來,你所造的業就全部消失。你會覺得“我並沒有造業”。因為你不認識業,所以你沒造業,而這個只是個業相而已。知道啊!
我們從生活中的最簡單的部分這樣講啊,那我希望各位,從生活這邊去體驗。我們每一人,必然都有或大或小的挫折,你就是不能十全十美。在這世間沒有十全十美。沒有,你別想,絕對沒有十全十美。
我們那位乾隆老皇帝“十全老人”,你看嘛,他就不敢叫“十美老人”,所以他死後啊,中國開始掉入整個大災難裡。他在世的時候,他在世的時候,中國的GNP、現在講GNP、GDP啊,80%,全世界的80%在他的手中。他死了以後,殘破不堪到今天。我們現在還不到30%,全世界呀。現在最多的都在美國那邊啊。我們沒有啊,你想想看,各位想想看。所以他不能叫十全十美的人生,沒有。他的時代有,他的子孫,你看看,這二百年來我們生活得多麼痛苦。
那我們只是個小老百姓。各位,不要求你有十全十美的人生,要求一個你能夠有承受無常、變化、壓力的人生!你記得這一點,無常在變化的時候,那個壓力你能夠承受,那你就會發現你的人生非常美、非常燦爛。
大家都想一帆風順。一帆風順是你講的,哪有一帆風順?那個哥倫布啊、麥哲倫,哥倫布還是麥哲倫,從南美洲橫渡太平洋到亞洲來的時候,是哥倫布吧?不記得,我可能記錯啊,不要理我講的哦,他走到那一帶剛好他沒有遇到太平洋低氣壓,他假如遇到台風哦,他早就喂給太平洋的鲨魚了。他為什麼?因為他走的那一段路,他是太平,所以叫太平洋。哪太平啦?太平洋什麼時候太平過?我就不相信。對吧?我們在台灣,天天,每年,早上才台風過,晚上台風又來,每次來啊,屋子不是被剃光頭,就是全部被推倒。我們每一年要蓋多少個房子呀?倒了就要再蓋呀,不然怎麼睡覺?棉被呀,天天都在曬棉被,因為每一次台風啊就全部弄濕了,一點都不太平嘛!沒有那種太平的。
太平是個理想,無常是正常的。所以當無常起作用的時候,我們要培養我們,平常就要培養,你在應對無常來臨的時候你有沒有那份能耐。越有應付無常能力的人,他的人生越美,知道嗎!越沒有應付無常能力的人,呵,一次啊,一次啊他就受不了了,天天都給人家看“我要死,我要死”。干嘛?“死給你看”,去死好了,他才不會死。因為他還要活下去呀,哪個願意死呀。這個就是沒有應付無常的壓力,那種能力,我們要有應付無常的能力。不但要有那個能力,而且呢還不能傷害眾生,不能做出違法的事,知道嗎?“我受不了,我就打人”,打人發洩嘛,那不行。所以,這個部分提供給各位做參考。
我們再來看經文的部分,一百一十頁,最後四行:
爾時善財童子。聞善知識教。一心正念。隨順思惟所有智慧光明門。隨順通達所有甚深解脫門。隨順憶持所有自在三昧門。隨順敬奉所有清淨教誨門。隨順觀察所見諸佛威德門。隨順欣樂所見諸佛住處門。隨順解了所見諸佛軌則門。隨順思念所見諸佛出現門。隨順趣入所見諸佛法界門。隨順安住所見諸佛境界門。漸次南行。向海門國。
這個是大事件啦!我們先講第一個重點,“爾時善財童子聞善知識教”。就是前面,包括兩個部分:第一個就是,二十一個念佛法門;第二個就是,昨天所講的這個吉祥雲比丘介紹海雲比丘“善能分別開發廣大善根因緣”等等,這幾句話,這是他教導的兩個法門。
那我們也跟各位談過,二十一個念佛法門是我們講的叫媒介,那個法門很具體的內容,那麼善財童子在學的時候呢,這個當然學到了。不過學到這些呀,通常我們都叫做“得根本智”,就是理論啊,理上你通達,那事上你不見得會用。
我們現在很多書呆子啊,我不是說你哦,很多書呆子,畢業以後找不到工作的博士們,大概都屬於這一類,理論都懂,坐在家裡做白日夢啊。那理論都懂,那出去呢,出去就完蛋了,每次找工作都找不到工作。你看啊,這個很奇怪,你說這個時代,叫失業率很高,你說哪有失業率?你打開報紙看,就有人一直在找人,那你為什麼?有個書呆子說找了十年,畢業,博士以後十年了,寄了一千多張履歷表,就一個工作也沒有。這個是典型的書呆子。
那麼多人在找工作,你也寫了一千多張啊,為什麼人家不要你呢?可見你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應對、進退出問題嘛。所以,我跟各位講,你不要以為寫那個履歷表找工作,基本上就是應對、進退的問題呀。你知道嗎?因為你不會,你不會寫嘛。寫履歷表,寫自傳去推薦自己,這個就不是應對、進退嗎?你就是不會。所以你寄一萬張也沒用,不要說十年間寄一千多張,你一天寄一萬張也沒用啊。那叫什麼?浪費資源啦。
你要懂得那個要領,你在這個世間,你要知道,這個世間有一個一定的模式叫做成功,也有一個一定的模式叫做失敗。那你就成功不走,老走失敗的路,所以叫做天堂有路你不去,地獄無門你偏闖。你老是闖那個失敗的地方,你怎麼會找到工作呢?關鍵就在這裡。
所以,一個善知識在講完他的基本理論以後,他一定告訴你從理到事之間如何聯接起來的部分,每一參都有。那這一參,第一參,後面就講了這幾個,那就告訴你,你到那邊去,這個海雲比丘會教你什麼、什麼、什麼,我這邊的法門跟那邊的法門,你要怎麼連接的問題啦。因為海雲比丘要教你的那東西,我不必跟你講,你去就知道啦。但是呢,你要去接他的東西之前,你心裡要有哪些准備,這是我的責任嘛。
所以吉祥雲比丘告訴那些就是,你把我這邊所學的要拿出去運用,因為你要不會運用,要是你失業,我這個老師不是白教了嗎,沒面子耶。人家一問:“啊,你教的學生出來都找不到工作。”那老師,不是補習班要倒閉了嘛,對不對?他一定要讓他學生找到工作,他一定要把工作、如何找工作這一套教給他嘛。我們現在是沒有啊,你在學校裡老師怎麼教也不知道,你出去以後有沒有工作,他也不管。當然有幾個比較有特別的,那是另外一回事,一般的學生沒辦法。那你要當一般的學生還是特別的學生,你自己就要想辦法了,自己要想辦法了。
那你能不能具備這個條件,這個部分、其實鏈接的部分,都屬於應對、進退的部分,也就是屬於家教的范圍。我們缺乏家教啊,你這就應付不來。
所以一個好的、很完整、很健康的家教啊,他一定告訴你兩個問題:
第一個在順境的時候,你要怎麼勇敢地前進;
在逆境的時候,你怎麼樣子有承受壓力、挫折的能力,承受壓力跟承受挫折的能力。
現在不行了。你只要家裡,不給他有這一種承受壓力跟解決挫折的那種能力的話,他必然沒有辦法承受。所以我們常跟各位講,你孩子在家裡呀,你一定家裡的事從頭到尾要弄一套,要給他做,要給他做!統稱為灑掃、應對、進退。灑掃不是只有掃地而已,家裡的大小事。
但是,我們現在不是啊,你去注意看。你去買水果,你要什麼,買水果就好啦,你要告訴他說怎麼買,買回來……因為這是日常生活經常會有的,要告訴他說水果好吃不好吃,怎麼看的。這問題就是“我自己都不懂了,我怎麼教孩子啊?”對不對,這問題就來了,所以你家庭華藏工程一定要進行。
你要買水果,我怎麼知道?我就只是說貴的就好,對不對?我就跟老板講說好一點的水果,今天有貴客要來,就買好一點的,你就拿來,多少錢,你就給了。好吃不好吃你怎麼知道?你怎麼比較?好與不好之間怎麼看?你不要看這種小事啊,這就是他將來在為人處事、應對、進退上面的基本資糧啊,基本資糧。
現在不是啊,因為有錢,所以,“好的,好的,啊,多少錢?”才……才就嫌人家不好嘛。“嗷,那麼貴。”不錯了哦。你是用金錢、用價格在判斷品質的好壞,告訴你,這種風險都很大,都很大,是人生的風險!你知道嗎?
那麼他這個地方,從吉祥雲比丘那裡學到了理論,也學到了事件的聯接,就是理事無礙,理跟事能夠融合,我們叫理事無礙法界。他沒有說一定多富有的,富貴窮通不在意,大家都平等,都平等。因為每一個人的人生有每個人生所要解決的那一大堆未知數,知道嗎?有一大堆他沒有解決的未知數,那你要讓它圓融起來,那些事跟你的理要配合得好。
那麼這個地方講“聞”,其實是受教的意思,不是只有聽到啊,包括你的實習,全部都學會了。有兩個部分:一個是理論的部分,一個是事件的部分。理事之間能夠通達,我們叫做人事練達。你要練達,不要不練達,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他下面的這幾句,我也不再詳細地跟各位談了。這些是指,他在反復思索。反復思索,你會以為只有大腦裡頭的,古代的經文在講這個就是,一再地實踐。他在生活中就是一再地去印證,他要把事、生活中所遭遇到的事啊,運用他所學到的理念來印證,去實踐。他一再地實踐,一再地去完成。
那麼,這當中他勢必遇到很多挫折。要理事能夠圓融起來,他有很多地方要去經驗的,那勢必他也跟我們一樣,遭遇很多挫折。
就像各位一樣,理論都知道,要買股票,逢低買進,逢高賣出,對不對?這基本理念都知道。那怎麼輪到我頭上來,我每次進去都是最高的時候,對不對?那每次賣出去都是最低的時候,因為什麼?“哎,不進去不行、不進去不行,我就買不到了”。所以你進去,你買了以後人家就開始下跌。啊,跌到,哎喲,受不了、受不了,趕快,哎喲,再不賣也不行了,不賣就會有金融風暴了。所以你賣出去人家又開始漲。
理論,你知道,所以你知不知道你真正的問題是什麼?是你沒有智慧呀。該等的時候你等不急,該出手的時候你不出手,該收手的時候你不收。所以你就一百萬進去,回來一結算,剩下五十萬;再進去吧,回來剩下十萬;再進去吧,回來剩下兩塊錢,買公車票回家。
所以,理論跟事實當中你有一段差距。那差距有什麼?要一再地去演練啊!所以透過實踐在鍛煉你的心智啊,才是真正的智慧。知道的不算,做到才算啦。所以智慧是實踐中得來的,知識是聽聞中得來的,所以你知道的沒用。
我本身學經濟。很多同修們都講:“師父你學經濟啊?”
我說:“是啊。”
“那你買股票一定賺很多啊。”
我說:“阿彌陀佛。”啊,哈哈哈哈。理論通達的哦,你最好是不要下海,你下海就一定滅頂,財產再多你都不夠用。因為你沒有實際的操作經驗,理論講都很簡單,理論簡單,嘴巴講的簡單嘛。可是你知道,你到股票市場去呀,那琳琅滿目啊,你知道嗎?你根本就不知道哪一只、哪一只,什麼哪一只,哪個賺哪個賠你懂什麼?那老耗子坐在那邊坐久了,他就比你更厲害。他“進去呀,快呀”。你這邊想理論還沒弄清楚哎,等你弄清楚了,人家又跑了,你沖進去啦。所以,你剛好進去是人家關門的時候,壓在下面,這是斷頭鍘。你每次進去就掛在那裡嘛。你要哪一只?理論講的簡單啦,實際做了才知道。這個就是實踐。
所以佛法講的是純實踐學。我們不叫哲學的原因在這裡,它是實踐學。透過實踐你會產生智慧,有了智慧你才人生有信心。那沒有的話不算,不算。
我們的朋友們,大家都很有智慧,那個智慧呀嘴巴講的,其實都是知識啊,都是知識。所以你要記得不要吵架,吵的都在吵知識,都在吵知識呀。當誰對你怎樣的時候,那最好的處理法你記得,你就贊美他。
他怎麼批判你怎麼樣,你就贊美他:“對呀,你就這麼聰明、這麼有智慧,我當然是不對了,因為我沒你的智慧嘛。”
他一定反過來:“沒啦沒啦,沒有啦。”我又台語跑出來了。他說:“不是,其實你也不錯啦,我是剛才沖動一下,你不要介意呀。”就過了,就過了。
他瞪著你來,你就准備呀,帶鋼盔穿防彈衣,要跟他沖的時候,那你一定很慘,一定很慘。
所以,當他怎麼樣的時候,你就轉一下:“啊,對對對,你很有智慧。”當然是不高興在肚子裡,你的嘴巴不能講出來。
你跟他贊美一下,他也會轉一下:“啊,沒有啦,我只是剛才弄錯了。”就過了。
你記得啊,不要吵!吵架只是讓你的那腎上腺素往上飚啊,浪費你的腎上腺素而已。你要把你的腎上腺素拿去享受生命,不是拿去吵架,吵架的時候就是激發這個部分。
好,我們看看下面這幾個。
其實這十句都有四個字,叫“隨順思維”。這個,我們常常跟各位講隨順、隨順啦,隨喜、隨緣、隨分、隨力這四個條件具足就叫隨順。隨順的意思就是順下去嘛,你要隨嘛。換句話說,在你人生的旅途裡,遇到什麼境界你都隨順。
我就跟各位講,你有幾個原則定好,這隨順啦,要布施、要供養,有因緣你就隨順,就隨喜、隨緣、隨分、隨力,隨著你的能力,你盡量去做,就好了。家裡有什麼大小事情、自己有什麼心得,或者是誰落難,心裡受氣了,那就隨順,做個供養,消災。
那你假如能夠從修行的法門中來,那比較具體的行法有的話,那你功課加強。假如沒有做功課,那你當然是最簡單的,布施是一個,那麼稱贊如來是一個。稱贊就是贊美人家,贊美人家一定要把名字講出來嘛,對不對?
贊美不一定在他面前贊美,在他面前贊美是一種狀況,什麼狀況?那個馬上要世界大戰的時候,你趕快贊美他,他馬上就警覺了。那真的贊美在背後贊美。背後贊美,那個才叫稱贊如來。這個是很好的一個修行方式。
那不會的話,通常我們都是布施、供養的情況。像今天浴佛節,你不要光來把佛洗澡,洗一洗就好了,不是啊,你要做點布施、做點供養。印經啊,印經總可以吧,對不對?這種布施供養啊,會讓你產生一種“捨”。透過把這個錢,一點錢,你的能力做得到,捨出去的時候,你想說“我要普遍饒益一切眾生”,這可以吧?或者是“我捐出去的時候,我把這煩惱給捐了”,可以吧?你不要把煩惱老留著嘛,對不對? “我要增長菩提心,我要增長清淨心”。你佛教術語不會講,心清淨總可以吧?對不對?“我不要煩惱,清淨一點”,這總可以嘛。或者是“我希望身體健康”,這總可以吧。當你這麼想,加上這些東西做布施供養的時候,那你的功德特別大,效果特別好,特別好。
這個是小法門,我隨順講一講,你就認真學吧。你不要我隨順講一講,你也隨順丟一丟哦。所以要修行,其實呀生活中很好修,很好修,你懂得一些小技巧,這小法門太多啦,就是隨順思維的部分。
但是啊,他這裡有一句話“一心正念”,加在前面。又一心正念,又隨順思維。哎,這當中有沒有矛盾?有沒有矛盾?這個“一心正念”講的意思是覺性,不是一種慣性。
我們最大的問題呀,就是會產生慣性。誰慣性最大,你知道嗎?我們那位老佛爺——慈禧太後。因為她在紫禁城裡呀,滿清政府是一個很有效率的政府,要知道他是少數民族統治大漢的江山啦,對不對?滿族是少數民族啊,他是五十六個少數民族之一,統治漢族,擁有五十一個民族哇,五十一個族群集合的,那他怎麼統治的,可見他很有效率。那就等學者專家去研究,我不研究這個。
但是我可以跟你講他二百六十幾年的統治術,他是有他的道理的。他的第一個道理我講給你聽。每天清朝王宮裡,每天要做功課,佛經的功課,每天要修法。所以那幾個皇帝都會修法,修的好不好不管他,但是呢,他每天都修。
所以呀,你去注意看看,滿清政府沒有昏君,你去注意看。中國所有的朝代裡頭,滿清沒有昏君。你留意看看啊!你歷史比我更什麼,我是在台北讀的,你們都在北京讀的,可能在局則迷呀。
滿清沒有昏君,它不像明朝,萬歷皇帝在位五十三年,沒有一天上朝的,他都到處泡妞,哈哈,他從來不上朝啊。所以萬歷十五年八月有一天,不知怎麼搞的,說皇帝要上朝了,要聽政了。這個時候啊,把整個的北京那些大小官員啦,全部弄亂了。因為從來,已經有十五年沒上朝了,那些官員已經不知道怎麼上朝了,呵呵。
那一天啊,弄得天下大亂。這個萬歷皇帝說:“我什麼時候說要上朝?查!是誰把這消息露出來的?”這個是天下大事啊,皇帝要上朝應該是可喜可賀的事,他竟然在查下去呀,所以拖到他孫子就滅亡了。
他的制度是也不錯,制度很好,但是呢,皇帝是昏君。
滿清政府沒有。那你要知道,這個裡頭就有一個東西——覺性。滿清,他以一個少數民族,你看,蒙古統治中國,才不到一百年嘛,對不對?但是他有將近三倍的時間,那就是他有覺性,這叫一心正念。當然這個覺性,就是一直要壓著,他怕漢人把他給推翻掉。但是他怕這個,就偏偏就死在這裡,所以他不改革。
他當時要改革呀,滿清還不會滅亡,對不對?他為什麼有這種情況,關鍵就在這個地方,關鍵就在這裡。他一心正念,他沒有隨順思維。他假如一心正念,帶著那個覺性,又能隨順思維的話,那今天中國不是這個樣子,他沒有隨順思維。所以他後半段,沒有改變,對不對?他用他的制度,掐著整個中國在那個地方不動,所以他就變成固執嘛。他假如在那個時候能夠有所改變,那情況絕對不一樣。所以要一心正念,他有,但是他沒有隨順思維。
那我們呢,會隨順思維。現在很多商人,在社會上競爭的,他會隨順思維,但沒有一心正念。因為他不會專注,沒有覺性。知道嗎?他只是隨,隨緣,隨順嘛,哪邊有錢賺就往哪邊沖,哪邊有錢賺就往哪邊沖。他是這個樣子,缺少覺性。
這兩個呢,告訴各位,它不矛盾,但是你要交互運作的很好,它就像人兩只腳走路一樣,很平穩。像鳥,兩個翅膀飛,很平穩一樣。你偏向哪一個都不好,偏向哪一個都不好。
好,“所有智慧光明門”,這是智慧的運用。那麼你的人生是非常燦爛的。很顯然,對隨順思維的時候表示啊,我們有很多挫折、很多困難,那你會解決。那因為你一心正念,所以你帶有覺性,主要在這個地方。
那麼下面呢,每一句都只有“隨順通達”、“隨順”,只有“隨順思維”、“隨順通達”或者“隨順憶執”這些,他就不再講“一心正念”。為什麼呢?這叫做,這個語言模式,他第一句話講了,第二句以後就不再講了,不再講。那表示“一心正念”這個覺性是他的通式,他共同的一個公式。不然你每一句都要“一心正念”,“一心正念”再重復念一遍,他只有第一句話有,以後都不講,但是每一句話那都有“一心正念”,這是他的一個語言模式。
那為什麼這個地方,他不把“隨順“也弄掉呢,對不對?他“隨順”並沒有弄掉,表示他強調“隨順”的什麼?運用,覺性的運用。這個覺性要能夠隨著環境而改變。
假如,我們這樣講,從嘉慶年間以後,其實國策就要改了。因為滿清統治中國的時代已經穩定了,穩定以後呢,西方的新科技一直進來了。那個那時中國跟西方還沒有正式的接觸跟戰爭,你有很多的觀念就要改變了。那開始開放,逐漸開放的時候,那就隨順了。因為他不隨順嘛,他還是天下第一,他是天子的這種觀念。所以真正兩方面會打起來,我們跟歐洲會打起來。歐洲其實不敢打我們,因為那時候康熙大帝啊,在歐洲是很震撼的,因為准葛爾族被打敗,逃到那邊去啊,他們對中國是很畏懼的。但是就因為英國人到這邊來,他們的總督來,要他跪,向皇帝下跪的這個問題呀,他不跪,引發了歐洲人對我們的歧視。這個就從這個地方的隨順產生了。假如那個時候我們能夠心胸開放一點啦,今天是不一樣的。
所以,他強調的是應用的問題。所以經文在這裡出現了,強調是應用的問題。所以他才有隨順思維、隨順通達。這個在華嚴來講啊,理論是絕對的。我跟各位講,華嚴思想是人類五大古文明的精華,是人類文明的巅峰之作,這是理論上的,所以華嚴特別強調的是事的實踐。這個理論要拿到世間來應用,假如這個理論在世間不能應用,那沒有用的,所以他強調的是這一個應用。他應用是要把這麼高的理想兌現在我們的人間,關鍵是在這個地方。假如我們沒有弄清楚啊,那你就沒有辦法達到這樣的標的。
好吧,我們休息一下,等一下再跟各位說明。
《四十華嚴》第78講(2009年5月2日)B
好,我們在這個地方,我想有個問題呀,要再跟各位做個比較明確說明。
在古代呀,對法門本身啦,就是我們講的那個媒介的本身比較重要。那每一個人,他的人生裡呀,他有一個運作的模式,這個模式是很穩定的。比如我們講的三綱五常、四維八德,那麼大家都在同樣的框架之下來運作,所以這個很順利。
但是現在呢,三綱五常沒有了,四維八德也沒有了,那你不知道怎麼做。所以在這樣的一個時代裡頭,對於這一套倫理架構我們更有必要。大家不要把倫理當作什麼洪水猛獸,它是真正非常重要的部分。研究這個部分的我們叫大學,研究科學的我們叫小學。所以現在大家重小學不重大學呀,結果大家活得很苦悶,你的物質所得、財富可能很夠,但是你活得很空虛、很無奈,你有成就也不知道跟誰分享。知道嗎,這個是災難,災難!這個叫做窮得只剩下錢,你已經窮得什麼都沒啦,只剩下錢而已呀。
我們以前那個國王就是這樣,他現在幾千億也不知躲在哪裡,只剩下錢了,然後呢,他朋友也沒啦,他唯一的就是那個空間,把他關著的地方,這樣而已。這個是說明什麼?說明現代人的可悲,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災難!叫做靈性的災難,你靈性完全枯竭了。這個比沙漠化更可怕,你馬上就干掉了。
你用的是最好的東西,每天你可以花幾千塊、幾萬塊,又怎樣?很痛苦啊。所以你看,錢花得越多的人其實他越痛苦,他很恐懼。
所以我們告訴各位,你一定要有這種倫理架構跟觀念。在職場,有職場倫理。職場倫理不好的人,他的工作一定很痛苦。不是他會不會做的問題,能力夠。但為什麼那麼痛苦哇?因為你在跟上司、領導,或者同事之間你處不來;就算你是個領導,你跟下面的人也合不來。這個你就麻煩了,你到哪裡都不是人啦!就變成這種狀況。所以職場倫理非常重要。你不能這樣要求人家要對你怎麼,更重要是你要對人家怎樣,這個就是倫理。
所以古代的倫理是太龐大,沒錯,它也必須要如此。因為古代的家庭啊,一個家裡都幾百個人啦。你現在家裡幾個人?對不對?所以這裡頭啊,我們是需要架構的,重新架構。
那麼需要有那麼樣的大德,佛門叫法門龍象,我們華嚴講啊,叫“張大教網,入生死海,濟人天龍,置涅槃岸。”現在我們是“當大教王,入生死海,濾小蝦米,置沙鍋裡。”不是涅槃岸。我們都變小蝦米了,因為你都學小學,你不學大學嘛!古代都學大學,都是龍象啊。他的才華好不好,一回事,他在與人應對之間啦,非常得體,那活得很幸福、很實在、很快樂。
我們現在呢?個個角頭峥嵘,每一個都不服誰,到處競爭,都把人家統統打垮了,剩下我一個。怎麼樣?最後就自殺。對不對?你打敗全世界的人,剩下你一個,要干嘛?就自殺了。不然你干嘛?殺了那麼多人,也不差我一個,就自己干掉自己了,那你贏了全世界也沒用,沒用!
所以應對、進退絕對重要,各位不要小看這個問題,這是大學問,所以古代這個叫大學呀!你不要以為應對、進退,大至國家都要應對、進退呀。你沒有搞好啊,你國家的處境就很痛苦啊。這個叫應對、進退。
那這個叫什麼?叫大學之道。你看他怎麼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就是大學呀!我們都求小學。小學之道在做什麼,在競爭,在斗爭,在贏。贏什麼?贏到最後痛苦、無奈、憂郁、自閉、悲觀、自殺。沒有小學,我們照樣可以很幸福,沒有大學你絕對得不到幸福。
佛法,大學中的大學!所以我們才跟各位講說,它是人類五大古文明的精華,是人類文明的巅峰之作!關鍵是在這個地方。
那麼,這裡頭的語言都是古代的語言,用現在的語言來講啊,你都真的都要翻譯了,都要翻譯了。而你不要從文字上看,你從文字上直接翻譯,絕對翻不出來。因為它在古代的那“大學”架構之下,那它有那個基本的思維模式跟語言模式存在。你現在沒有大學的這種認知,你根本看不到!你就是從小學、大腦的知識裡頭來看的話,那你這些統統看不到!你就語言文字,按照你現有的這種意義去翻而已,你沒有辦法把生命裡頭的那個部分給表達出來。
好,這是我們要跟各位談的。
那麼這裡頭啊,他首先講的,第一個是講智慧光明門,第二個是甚深解脫門,第三個是所有自在三昧門,第四個是清淨教誨門,這有四個。下面,諸佛威德門、諸佛住處門、諸佛軌則門、諸佛出現門、諸佛法界門、諸佛境界門,六個。下面是講佛的。但前面先講四個,那是法的,後面六個是佛的。有沒有留意到?
因為他法還沒學,對不對?現在呢,才從吉祥雲比丘這邊出來,那麼,他因為要到新的善知識那邊去呀,是法的法門,他比較積極,積極是積極呀,有一點認知而已,還是不懂。不懂,還沒學啊,但是呢,佛的法門他很熟,所以佛的法門占六個。
你看他安排的次序,你留意到,這個就是倫理呀!他要求法嘛,所以法的部份放前面嘛,可是法他還不熟啊,占40%,對不對?那佛的法門他熟啊,他占60%,有沒有?這個布局裡頭已經把這倫理程序都弄得很清楚。那我們要是對這一方面都不認知的話,你根本沒有辦法去探討他,你會覺得那他經文怎麼這樣布置,你可能連這種感覺都沒有。你知道嗎?
我們在讀是絕對的覺性啊,你一念下來你就看得很清楚了。他要向海門國海雲比丘那邊去求法,所以法的部分先放前面嘛,但是法還沒學啊,所以比例占得少啊。他一再地隨順思維啊,對不對?一心正念啦!所以他在求的,不過是剛剛教的,跟我就要學的嘛。
就像小孩子一樣,一年級升二年級的時候都很高興,哇要去學校了,穿新衣服,背新書包,啊,裡面空空的,是不是?等去注了冊以後才拿書本回來嘛。剛拿回來那時候很珍貴嘛,都新書啊,對不對?新的筆記本啊、哇,什麼都很好啊,有沒有?有沒有這經驗?我們都讀過書,都有這經驗。可是我對新學期不知道,那就想著新學期怎麼,在想上學期講什麼課。啊,想的都是上學期的,對不對?心裡是向著新學期,可是心裡頭想的其實都是舊學期的。那,這裡頭正好表達這個。這是人性啊,人性啊!
他很鮮活地把他表達出來,一個新學生,新學期要去報到的那情境都在這裡呀,對不對?你假如沒有,你會這樣想“人家又沒有這樣講”。但是,他的經文布局裡頭,已經把我們今天生活的人生啊,講得很清楚了,講得很清楚了。內容是什麼,那你自己去參,哦。但是這一個部份啦,他卻很鮮活地表達出來。
那麼“漸次南行”,這個前面我們講過啦,再跟各位復誦一下:漸次就是一再地歷練,南行是正確的。就表示啊,他裡頭也經歷過很多失敗,挫折。這個前面都講過了。
那這個整個過程也是一樣,要朝著海門國這樣的目標前進。這個也是我們所講:一再地超越,無盡地超越。“我妙峰山的標准達到了,開始就要向海門國那邊超越了。”到了海門國以後啊,海門國的法要修。在修行呢,就是首先要成功,然後要求證,求證以後再驗證,驗證沒有問題,再超越,就是這樣子。成功,求證,是前面那二十一法門那邊。再來呢,就是驗證,就是後面講的這十個。然後呢我再超越。那超越來到這裡,“漸次南行,向海門國”。就是一再地這樣子反復地檢驗、檢驗。
好了,現在向海門國來了,第二個階段就開始了:“詣海雲比丘所。頂禮雙足。繞無數匝。於前合掌。白言。”
這個,你看,他這裡很簡單,不像前面找了七天沒找到,過七天以後才看到他在別的山上,有沒有?這裡就沒有,直接就講了。那個部份就不講了。那表法的部份呢,講過一遍就好。這裡其實跟那個一樣,再講沒用。我在海門國,看他不在海裡頭,在別的海裡,哈哈哈哈,他不在太平洋,跑到大西洋去了嘛。那就不必談了,不必談。意思是,他表達的那個部份,他在任何的其他環境裡,他自在地出入,很安詳,徐步經行,還是一樣的狀況。善知識在法界裡呀,都是這樣的狀況,不受你的意識形態的框框,不受這樣的限制,他能夠很自在。
好,他說:
“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欲入甚深最上智海。而未知菩薩雲何能具菩薩行。長養菩提種。雲何能捨凡夫家。生於如來家。雲何能度生死海。入佛智慧海。雲何能離凡愚地。入佛最勝地。雲何能斷生死流。入佛淨行流。雲何能壞生死輪。成就大願輪。雲何能滅魔境界。顯示佛境界。雲何能竭愛欲海。增長大悲海。雲何能閉三塗八難門。開人天涅槃門。雲何能出三有系縛城。入種智解脫城。雲何能棄捨一切珍玩資具。饒益攝受一切眾生。唯願慈哀。為我宣說。”
這個講法跟前面不一樣,也是他五十三裡頭最特殊的一個問法。因為你現在看他第二個,只有這一個跟前面不同。他跟前面相比啊,這裡是很特別的一個問法。因為這裡針對法來講的,所以他講得就很詳細。不像前面問得那麼簡單,“雲何學菩薩道、雲何修菩薩行、雲何修菩薩行”,不是那麼簡單地問。這裡怎麼轉、怎麼轉,一個一個都轉了。
那這裡有幾層意義:
第一個他已經學佛,念佛法門,他已經見到佛,無量無邊佛都見了,對不對?前面那個部分都講了。那這個地方呢,他就是我要像佛這樣,所以他裡頭啊,菩薩雲何能具菩薩行,長養菩提種,這個他總共幾個詞論一個而已,其他呢,都要生如來家,要佛智慧,佛淨行,有沒有?
換句話說,他已經很清楚地告訴海雲比丘,“我跟你一樣,也是法身大士,現在呢,不要再跟我講那個小兒科的那一套,要跟我講要成佛種性的這一套,要成佛的這個部分。”他直接就要成佛的這個部分。他已經把,前面佛境界已經展開了,他已經都知道,也都證入了。現在呢,“我不是要看佛境界,我要到達佛的標准來了,要跟佛一樣的標准啦。”這法,直接就談佛法。
所以我們在這裡,這樣子你看不出來,我們跟各位做一個比較。
我們凡夫,叫做凡夫種性,因為我們是在這個世間裡,這個世間就是七情五欲的結構,我們從佛教的術語裡頭來講叫五蘊六塵結構,這是專業術語;用世間話來講叫七情五蘊所構成的;那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四大現象:生理現象、心理現象、物理現象跟社會現象。真正你最大苦惱來自社會現象,基本架構就這三個。
好,那在這四大現象的前提之下,你只有苦、空、無常、無我。無常一直在運作,那個苦難一直來臨,隨時要來,你不知道。你遭遇過一些挫折以後,你還有一些免疫力。你要是從來沒遇到挫折啊,你就不要,一次你就完蛋了,因為你沒有免疫力嘛。其實那是一件小事,在別人司空見慣的事,你一次就夭折了。所以關鍵就在,你在這一個世間結構裡頭的生命,叫做凡夫。凡夫種性,他有凡夫的特質叫種性。
那麼成佛那邊啦,那叫如來種性。佛那邊是如來種性。那你學佛就是轉凡成聖嘛,你要怎麼樣把世間結構的這種凡夫種性轉變成法界結構那邊的如來種性?修行的高標准在這裡,佛法的殊勝也在這個地方啊。
那麼要到達如來種性這邊,有個實際的修法過程,這個就我們華嚴一佛乘在指導你普賢乘的行法,就直接就過來的,就是養成菩薩種性。菩薩種性是你由凡夫種性過度到如來種性之間的一個必要的橋梁,最直接的一個捷徑。所以叫歸元無二路,只有這一條路,方便有多門,無量無邊法門。
現在大家都找那無量無邊法門去,所以成天都在那邊拜上師啦,拜法王啦,拜活佛啦,啊,結果呢,什麼門也沒有。你只有得到一個“方便門”。“方便門”知道嗎?我在雲南見到一個,它叫做哦,上面寫著“大方便門”,下面寫著“得小解手,獲大解脫”。那你就知道那“方便門”干什麼,那你是只得那“方便門”。
你要得真實門,歸元無二路那一條路啦!一佛乘就直接講那一條路,怎麼樣透過菩薩種性的培養,然後呢,把凡夫種性捨掉直接就入如來種性,是這樣的一個行法。
那麼法門是這個樣子,所以呢,他的相應就直接從這裡來,從這裡來。因此啊,他跟他的新的繼任導師,我們是不是叫導師啊?新的導師啊,他直接就講:“我要學這個。”他已經知道有如來種性這個問題,要成佛的這個部分,他直接就從這裡來,要求的很清楚。
我們也很會要求:“師父我要成佛。”
“你要成佛,你跟師父講干嘛?”
“啊,你教我成佛。”
就這麼一句話,師父就倒霉了。你要成佛,師父就欠你了,就變這樣喽。
這裡頭有一個關鍵,你為什麼求法求不到呢?因為你對自己的生命不夠尊重,不夠尊重!尊重不是這樣。
我第一次啊,在國內弘法的時候。第一次到西安,講完以後啊,西安的同修真是也是莫名其妙,隨便撕一張紙:“啊,師父留個字。”那個東西就是丟垃圾桶的都比你的要好,有一個還那個撕成兩張了,就當下撕成兩張了,一陰一陽這樣子,不知道要我題什麼字啊。你說題那個字有用嗎?不夠尊重,不夠尊重!你要人家題字你要先尊重自己,尊重別人嘛!你這個尊重都沒有,人家怎麼題呢?
同樣的,你現在求法,你尊重你的生命嗎?你怎麼尊重啊?對不對?你不是真的尊重法,要求成佛的,你是實在找不到工作了,“哎呀,沒飯吃了,師父,趕快呀,給我個法,看能不能明天找到工作啦。”不是。當你抱著這種心作為你的基礎啊,那麼你所顯現出來的就是猴急。猴急,知道嗎?齊天大聖那麼急。那你那麼急的話,那你不是真的求法。所以求法有一定的什麼,標准。你先尊重你自己的法身慧命,能夠這樣,那你再講求法。你這個法身慧命都不夠尊重你怎麼求啊?
所以我們在這裡,還是講回來。我們有兩個“六字大明咒”你知道嗎,一個是“聆聽、欣賞、接納”,這一個;第二個六字大明咒,不是“唵嘛呢叭咪吽”,尊重、包容,你一定要尊重、要包容、要珍惜。你有珍惜這個法嗎?你有尊重這個法嗎?
你連尊重、連珍惜都沒有,沖過來:“師父,我要跟你出家。”
師父說:“你是誰呀?”
“我要出家。”
“你要出家跟我講干嘛?”
“我要跟你出家。”
哎,你要跟我出家,那要看我同意不同意呀,是不是這樣?不是說你要出家,就像看到一個人說:“我要跟你結婚。” “哎?為什麼?”“我喜歡你。”你喜歡人家就要跟人家結婚,那你要看對方喜歡不喜歡你呀!同樣的,你要出家有一定的條件,你准備好了沒?你當然准備好了,那個准備算嗎?那是你的標准在看的,你要看釋迦牟尼佛的標准怎麼看的。
釋迦牟尼佛標准很簡單啦,你看那捨利弗、目鍵連這些人,四禅八定,再講!你有嗎?所以他很簡單呢,善來比丘統統證阿羅漢了。那你呢?你是扇來,要拿扇子的扇,那個扇來,你什麼也沒有啊,不行啊,不行。
所以“尊重、珍惜、包容”。你要包容你現有的環境,你不要逃避現有的環境。尊重、包容、珍惜。我背一背常會背顛倒了,珍惜在前面,珍惜是第一個,然後尊重、包容。記得這個部分。
好,現在呢,把這個部分講好了,你弄清楚了。所以呢,他求法的部分的這個結構。
但是你發現,他第一句一定說“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一句話是通稱啊,內容相當的廣,相當廣。那海雲比丘也不會說你已經發心了,就說你已經發心。
我們很多同修都講說:“師父我已經發心了。”我說:“發心是你講的,要我承認呢。”對不對?所以這個時候呢,我們就有很多對話,要了解你真的發心是為什麼發心。但是我們現在沒有辦法講出我發心,你只有語言上說我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那什麼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你都不知道,那哪有發?對不對?那不算。一定要你真正找到生命的方向,你要從哪個地方方向,啊,你要具備哪些條件。生命的價值意義,大約你能夠有所感受,不見得講出這些名相,但是你要能夠感受得出來。你只是說“啊,我那個不會講啦,你知道就好啦。”你知道就好,我知道你不知道,所以那就不好。你要我知道是“你要講清楚”,你連講都講不清楚你怎麼會知道啊?所以那種感受,我要你是講那種感受,你在急到講不出來,那含糊籠統一言以蔽之,那個不算,你一定要很清楚地表達。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指你對人生,你記得,人生、人性、生命這三個東西啊,你有深刻的體會!你要把那個體會、那個感受表達出來。沒有不算。
你說:“我這次遭遇這挫折,我徹底悔悟,我決定要怎樣…”你怎麼悔悟?你會說:“哎喲,我死也講不出來,你知道就好。”沒用,那個不算。你那個感受你一定有很深的感受,知道嗎!
就是三個很簡單的東西呀,人性、人生、生命,你的感受是什麼?你要能夠表達的出來。要表達不出來的都不算。
你只能夠說:“我很感動,啊,我知道了,我知道了。”那你能夠這樣子,那可以,但這個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沒關。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但有這很深的感受,而且你將來人生目標在哪裡你很清楚,奮斗的方向你也很清楚。到這個時候你說“我可以了,我准備好了。”知道嗎。但是他有個前提呀,人格性不健全不算。人格性不健全的,他也會看破呀,那個都是假破,不是真破。你還沒有回到生命的原點來,你怎麼看破人生?這個你要留意到哦。這個是我們前面所講的幾個前提。
好,這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華嚴的一個入門的門檻,入門的門檻。
那各位,想參加我們那個行法,大乘瑜伽行法的這種修行法,那你必須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假如沒有發起來,那是沒辦法。那我們會一再告訴你這個部分,人性、人生、生命,這三個他的價值、意義;他的存在與真相;他的目的與奮斗的方向;六、三,一十八個。有沒有?這很清楚啦。那你應該在這個范圍裡頭有所感受,有所感受。
不管你在人生的順境裡或人生的逆境裡,那不是重點,透過你的順境或逆境你真正有感受到這些,那才可以啦!那你假如沒有感受到這些,那只是一種悔悟。過去的一種我們人生錯誤的觀念跟認識,那麼現在呢,調過來以後,那你生活開始順了,那是一般的、應該要有的這人生成長的過程,表示你有在成長,由不正常步入正常,這樣而已。
正常以後還要過一段時間,這一段時間不一定,最少十年。你會感受:“诶,人生是這樣子,我這樣活得也很值得。”對不對?“哎,不過、不過,人生應該不止這樣,應該有更好的,那我要追求那一個。”世間話這樣講嘛,有正確的,那是什麼,你不知道。這個時候呢,你開始產生叫出離心,出離,你要追求真的那個東西,真的那個東西,你還沒有目標。
當你確定他目標的時候,就發菩提心,就確定了。因為至少你目標出來了,那我要朝那個方向。那有目標他一定有價值有意義嘛,對不對?那個真相我還搞不清楚,至少目標有了,終極的目標。因為我們在行法中告訴你,無盡的超越,你一定會達到至於止善的目標嘛,那個真相就會現前啦。
所以這個就是菩提心的整個內容。它不是一句話。
“師父我已經發菩提心了。”
我說:“好,很好。”當然講很好,你發心了,怎麼不好,對不對?
“我發心了,我現在每天早上都吃素,每天早上吃素。”
“哦,很好,很好。”
“不過,要吃荷包蛋。”
“那吃荷包蛋,好吧,也好嘛。那你吃素,到底有沒有怎麼不同?”
“我現在哦,火腿不吃了。”
“噢,早餐不吃火腿。”
你有沒有發心呢?有發心,這個叫做“小不點心”,發“小不點心”!也發心了,也很好了。哦,已經開始把火腿不吃了,很好了,那不過發個“不吃火腿心”嘛。那是對於一個小孩子一般的,這已經不錯啦,真的已經不錯啦。
我跟各位講,有一個人,七十幾歲了。那個,他從美國回來跟我講,他最大的困擾有兩個:第一個啊,他從到美國以後失眠了,失眠到現在五十幾年了;第二個,因為自己一個人在美國很苦悶,他就猛抽煙,吸煙啦。我們叫吸煙,台灣叫抽煙啦,就猛吸煙。
“啊,怎麼改?”
我說:“你要改嗎?”
“我真的想要改。”
我說:“好,今天就改了。”
“不可能的,我已經試過多少次了。”
我說:“你別講,我跟你講,這個佛法就不可思議,你今天找我講,我說今天就可以改。”
那一天啦,他是早上十一點跟我講,因為我中午都會講課,那時候。十一點講完我就請他吃飯了。
吃完飯呢,我說:“不要走嘛,我來講經你來聽一下。”
他聽完了:“這個帶子我要。”
我說:“真的要?真的要,我拷一個給你。”
拷了以後,他還不要拷的那一個,一定要那個原版的。
我說:“好吧。”
同修們就問我:“他真的能夠戒煙嗎?”
我說:“戒煙是慢一點,但一定會戒,不過失眠今天一定治好。”
他說:“你怎麼知道?”
“因為他跟我要帶子。”
他說:“你跟他講的時候,他並沒有說要帶子。”
“我就告訴你,他只要聽我講,他一定治百病。”你不要以為,你來聽經這樣一堂課哦,治百病。
他拿回去啦,拿回去了就買了一個。他本來就,當然有錄音機,很大的,他要放在床頭。床頭一放,不要五分鐘就睡著。
過了一個禮拜呀,因為他天天聽,天天都聽不到五分鐘就睡著了。所以過一個禮拜他想起來:“我的失眠好了。”
竟然過了一個禮拜才來,然後來又給我吃一餐,然後他說:“謝謝你。”
你看,把一個人五十年的宿疾治好了,唯一的報酬就是“謝謝你”,然後還把我吃兩餐。這個,你沒辦法求報酬,你知道嗎!
然後他很高興,然後走路就會飛一樣的。
他老婆就說:“師父,你好厲害哦。”
我說:“不是我厲害,因為他的業消了。知道他業消了,不是我厲害呀。當然,你看前因後果,好像是我厲害。誰跟你說我厲害?我自己失眠都治不好哩。所以你能說我厲害,我哪裡厲害?我一點都不厲害呀!”
結果她說:“那你真的失眠啦?”
我說:“我這樣講,你認為我真的失眠啦?那是講話的一個技巧!”
我當然不能跟你說我很厲害呀,對不對?我只要說我厲害呀,那我就沒完沒了。我跟你講,失眠綜合症統統會跑到我這裡來,一大堆人都跑來問我:“師父,要怎麼治療失眠?”我說:“很簡單,睡覺的時候聽我的錄音帶你就……”
所以,你不要以為個東西怎麼樣。那,這個隨喜是很重要的。
好啦,那他過了,然後就回美國去了。他謝謝就回美國去了,回美國去。
過一年啦,又回來了,他教完教授過一年就回來。
我說:“煙呢,怎麼沒有帶來呀?”
“啊,我告訴你,我已經戒了。”
我說: “你怎麼戒?”
你知道他怎麼戒嗎?因為,他對中文不是很認識,他日據時代受日文教育,所以中文呢,會看,但是非常慢,他是等於學英文教育的。我就教他一定要每天做功課。啊,做什麼?因為他有困難嘛,所以《心經》念一遍。他260字的《心經》要念半個鐘頭才念得完,他就慢慢念,慢慢念。
本來是叨個煙斗這樣念,後來想一想說“這個把煙呢,吐到佛的臉上不好。”哦,但是半個鐘頭他也很難得呀,他要放下來,等念完以後再吸煙。
有一天,他想一想“這樣也不好,好像騙佛,在佛的後面吸煙啦,那我就早上念《心經》,早上就不要抽煙。”那就變成只有下午跟晚上抽煙。
可是有時候又要下午才有時間做功課。啊,這搞來搞去呀,他就變早上吸煙下午不能吸煙,鬧到最後就干脆不要吸煙了。就這樣子哦,他就這樣子,就自己就改了,吸煙就改了。
他有那個心,因為他沒學佛,所以他反而心性很單純。
我們這些,我都說叫“老油條”就是這樣,叫佛門中的“老油條”,因為你已經混久了,那你誠心也沒有,恭敬也沒有。
你看人家就光一個《心經》,就把五十幾年的那個吸煙的習慣都改了。
過了差不多二個月,他太太就幫他買那個煙絲回來,他突然想到說:“我現在已經沒有吸煙了。”
“嗯,那你一天不都坐在那裡嗎?”
他說:“是啊。”他腦筋一轉,他變了一個答案出來,他說:“以往啊,我要戒煙呢,都把煙斗丟掉。那習慣上啊,我看不到煙斗,只是在找煙斗,結果又把煙給找回來。”
因為他老婆把他丟掉的煙斗全部撿起來,擺在牆壁上,有一整個牆壁。後來他叫我一定到他美國家裡去,我就去了一趟。去了一趟,啊,看到他牆上的煙斗比賣煙斗的地方還要多。因為他過幾個月就把它丟掉,他老婆不知道,第一次是把它統統倒掉了。第二次以後,覺得他每一次買的都很貴的東西呀,就把它收起來。收起來,他找不到,他就再買,就再買,一直買一直買。買了過幾天又要丟掉了,然後又再買。這個有錢人就是這麼麻煩哦,像玩具一樣,也沒有壞,他就丟了又買,丟了又買這樣子。
好了,他說“哦,把煙斗丟掉要戒煙是戒不掉的,我現在真的戒煙就把煙斗擺在那裡,看我想不想吸煙,結果我真的不想吸煙。”就這樣改了。
你不要以為做一點功課就沒功德啊,是你的心,你有真正恭敬心,統統有效。
你要是做功課只是應付一下,“哎呀,我跟佛講了,不做哦,不做晚上要打我屁股哦。”啊,做做做,應付一下做完了,睡覺你就安心了;啊,沒做呢,好像做了什麼一樣,睡了半夜又起來。啊,忘記,忘記做晚課了,趕快晚課做完,那就很好睡了。那這種情況,哼,下輩子只有一種福報,就是負責打卡。你有上班的福報,但是你沒有善根增長,如來種性沒有增加,菩薩種性沒有成長。
他就是有,他有啊。他現在已經走了,大概到極樂世界去了,肯定去了,他也沒念佛。他比他老婆早一個禮拜從這邊回去,從台灣回美國。他老婆晚一個禮拜回去,他躺在床上死了。他就在睡覺的時候往生了。所以,就是好死吧,對不對?人最終是希望能夠好死,不要死得很難過嘛。這就是學佛啊。
這個過程裡呀,真的不可思議的很多。他到找我,七十幾歲的時候還是當副主任,沒有當主任。他跟我說他想要當主任。
我說:“你跟我講啊,好,給你當主任。”
他說:“真的?”
我說: “真的。”
他回去不到一個月,就升主任了。打電話跟我講“謝謝呀!”我也不知道謝什麼。
第二年又回來了:“我能不能當院長?”
我說:“你幾歲了?”
他說:“七十七。”
我說:“七十七也該當院長,”我說,“你問我呀?”
他說:“是啊,師父給我當院長。”
“好,師父給你當院長。”回去又升院長了。
他是那個克林頓時代,代表我們中國人,華人啦,參加亞太地區經濟合作會議的代表,官位已經很高了。就做那麼一點功課啊,有效。你不要那麼好笑,它是真的有效。為什麼?因為你的誠心。他每天就做,就《心經》而已。
但是我教他念《心經》跟你們念《心經》不一樣。我說:“後面咒曰:揭谛揭谛念七遍,這樣就好。”就是不一樣。當然你回去不要只念“揭谛揭谛”念七遍,因為他是誠心做到。因為“揭谛揭谛”那地方每念一遍等於心經轉四十九遍,你再念七遍,看你轉多少遍,這才真的轉經啊!诶,他就這個樣子啊。
所以我們要留意到的是,你的心有沒有到?功課不在多,在心!你的心有到,效果一定很大,一定很大!
我舉一個例子只是給各位做參考啊。佛法不是叫你迷信的。但是,你假如只有形式上的、應付型的,那是沒效的。它的效果即使有,都是在未來世。因為這一套叫做法界的思維模式,它不是這個世間的思維模式。世間的思維模式我跟你講就是科學那一套,它一定在人、事、物三個上面呢,去做推理的。而在法界的思維模式是你的業力會跟菩薩的願力相應,他就改變了!這個你想象不到啊。他不透過人事物這個東西,所以他的思維跟你這邊的科學思維是不一樣的。
而那個部分重點在心的清淨。我們叫善用其心啦!當你不用心的時候,他是不起作用。所以,我們常跟各位講修行其實就那麼簡單嘛,你要用心啦。你的用心到底對不對?疑情起來了。疑情一起來以後,你要開始摸索,用你具體的方法去做。
像這老先生,老教授,他是善根很好的。善根很好,他只是因緣不好。當然最後他有因緣,他碰到我,對不對?那每年、每年都在進步,都在改。但是他善根好,所以他用心是正確的。
但我們呢,一般的老油條是不會用心的,用心錯誤。你因緣好、福報好,你沒有培養善根。為什麼?因為你沒有培養菩薩種性。你來到我們這樣的一個道場、修學這樣的一個法門,就在培養菩薩種性。
我常常跟各位講:“供養就在培養自性善根”。那個就是自性善根,就是菩薩種性。你要培養自己的這個部分,不是求外面來給你相應什麼,是你自己的那個善根增長起來以後,那有很多你所不要的東西,就是生命中的雜質,那渣渣自然就會脫離了。
戒煙小事啊,你知道嗎,他用我們世間話講,一天抽五包煙的人啦,一年就可以給戒除了,而且呢,他根本就不用吹灰之力,對不對?他就在念《心經》。本來叫做這樣子,想想“哎呀不對,把這個煙味吐在佛的臉上。”他其實只有《心經》而已呀,“這樣不好。”唉,這個就是善根呀!他已經感受到這一點,所以他改了,避開了。避開是避開,所以還是有那個味道。那怎麼樣,到最後他自然就沒味道。沒味道就不要抽煙,這個很簡單嘛,對不對?所以你看看你的心正確,效果就不可思議;你的心不正確,就沒有!
所以各位要留意到,做人,話講回來還是應對、進退。你有正確的做人的模式,你的心態就正常,那是通鬼神的,通宇宙人生的真理的,你知道嗎?這是非常重要的。
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聖人。為什麼?因為天地間的真理是一致的,他不會因為人種而不同。那麼,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當聖人的,他是在應對、進退之間呢,符合天心,天的心符合了,所以他能超越。
那我們呢,不敢說我們有那麼大的善根,那我們至少也要在正確的方法上好好地去實踐它,那也會兌現。人家有那善根,天生嘛,前輩子怎麼修不知道,但至少你這輩子可以做到,絕對可以做到。所以這個才叫發菩提心。
我常跟各位講,你要發菩提心啦,你一定要全方位去了解。光是菩提心這個字,當然我們一查字典就知道了,就是覺心嘛,人生覺悟的心嘛,但是那個東西是什麼?我跟你講,六年的時間,我花了六年!因為讀華嚴,你知道,我發菩提心最多了。常常聽人家發心發心啦,那是真的菩提心嗎?我是一再地在檢驗,我也發心,人家也發心,這些統統叫菩提心嗎?對不對?這些加總起來可以叫菩提心,但是單獨一個都不是菩提心,知道嗎?那我們能不能把它加總起來?
所以,你一定要對人生、對人性、對生命有相當透徹的認知,那就是那六個項目。各位對你的生命去探討他,不是我講多少的問題,自己向內去開發、挖掘你心靈的寶藏。這個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那個寶藏啊,佛門的術語,叫什麼?叫虛空藏菩薩。虛空藏菩薩,你要把它開發出來,虛空藏菩薩就是我們人間所講的財富。各種財富啊,像虛空一樣無量無邊,你開發不完的,你必須開發他。他的這些財富不是money、money,不是人民幣或歐元或美金的問題,包括你的幸福、你的健康,包括你好的人緣,包括你活在一個風調雨順、無災無難的地方。這個就是保障。
我跟各位講,5.12,大家知道嘛,去年,五月十二號汶川大地震。我差不多比它前二個月我才從那邊走過而已。當發現這汶川大地震啦,你差不多兩腳會軟,對不對?我才從那邊走過啊。我才跟那邊講“這裡很快就會再發生地震啦。”才這樣講啊。
因為我在台灣經歷過9.21,九月二十一,就9.21嘛。9.21大地震的時候,我剛剛洗完澡出來,有人敲門。我說:“這敲門怎麼敲這麼厲害?”我就開門一看,沒人。門一關,嗯,它門怎麼又跳了?啊,就這樣子。沒事啊,那已經很嚴重了。
馬上電話就來了:“師父,那邊要不要緊呢?”
我說:“什麼事?”
“大地震啦!”
“大地震?”因為我剛洗完澡,大概頭暈暈的,只看到門跳來跳去而已。我說:“有嗎?沒有,這裡不要緊啦!”
“都沒事啊?”
我說:“都沒事啊。”
我們同修們那個關懷機制啊,馬上各分會都聯絡。那時候我在高雄,台中最嚴重,馬上趕過來。然後全省各地問呢,還沒事,沒事。我不知道多嚴重啊,因為他說地震,我不知道地震,我就睡覺。
到第二天那余震,我本來睡在靠裡面的,結果一震把我丟掉外面來了。我說:“怎麼搞的?”我說,“這個才叫地震嘛,昨天哪有地震?”昨天叫前震,現在這個叫後震。
結果電話又來了,說:“余震很重。”
我說:“余震,哦,那昨天那個比較重哦。”我還不知道有多厲害。
因為你沒有那種業,那麼大的地震,你是感受不到。所以呢,你會發覺你的善根、你所修的福德因緣啦,那災難是不會到你身上的,不會的。但你假如沒有的話,那剛剛好,走到那邊,上面“咚”,就把那個……。那是你前輩子造的業嘛,不然那大陸那麼大不去死,跑到台灣去死在那個石頭砸下來的地方,對不對?那是你的業在那裡嘛,這是沒有辦法的。
那你想要無災無難、平安度日,那你就好好修行,不要投機取巧。所以你記得啊,學佛不給你什麼,給你沒煩惱,給你安心度日。所以我們在談這個部分呢,各位真的是要能夠很好、很好地把它弄清楚哇。
這個人世間的生活你先平穩過去,那你才想要轉凡成聖那才有可能嘛,對不對?不然怎麼轉凡成聖?天天都是煩惱,“我要做功課,拉肚子”,“我要拜佛,哎呀,有人家來找。”啊,你各種不順利的事都有,那你怎麼修啊?那叫障礙。這個叫業障,障你的道,所以“業力甚深,能障聖道,能敵須彌,能深巨海”,有沒有?《地藏經》上面寫的。所以,你要忏悔,多拜佛,多拜佛。這個是提供給各位做參考的。
這個部分呢,我不詳細地跟各位講了。這些名相的部分啦,要講啊,那是真的是很多。這個部分我們真希望找一個助教啊,能夠把這個一個一個名相上跟各位談。那個它的關鍵處部分,就在於理事無礙,一再一再地去進行。後面呢,他要吉祥雲比丘告訴他,然後呢,他要怎麼進行的部分。我們明天再告訴再跟各位再探討。
好,大家請合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