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海雲繼夢:《華嚴六科-華嚴禅行法》第七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華嚴禅行法之

  《華嚴六科-華嚴禅行法》第七集

  海雲繼夢和上

  我們今天再接著跟各位談,華嚴禅他的精髓部分,當然談到這個部分是一切禅法中的最高層次,那也就是你所要進入的最終極的領域這個部分。

  從今天我們華嚴的立場來講,叫做入海印三昧,華嚴的廣大境界就是海印三昧,那這裡面有個問題,海印三昧裡面的境界是什麼,這個是一個關鍵的問題,我們可以這樣告訴你,這裡面是什麼你不知道,你也問不出來,不講你還不錯,越講你就越錯,因為你都用大腦去想的,這是個經驗的問題。

  那我們要跟各位講說,這個領域可以進去,但是他有兩個前提,第一個前提就是前面的資糧道,那你大概就不止是七十分了,通通要達到98分以上,大概來講,95,96都屬於不及格的狀況,要不然,海印三昧的境界你進不去。

  那先想想看,你要是經常做噩夢,經常在慌張,有很多問題都不知道,那你就跟海印三昧,那就是慢慢等吧,因為這個時候的我們,那你在人格性的成績上面,大概都還不到60分,那你要想達到七十幾分以上,你才有可能修大乘禅法,那你距離越遠,你就越難。

  透過大乘禅法的置心一處跟提疑情,那麼把你從六七十分的地方一直提升到九十七八分這邊來,那我們才有可能說來進行海印三昧的訓練。

  因為這個時候所進去的領域,他的世界我們統稱勝蓮華世界。

  那麼昨天我們各位談到的淨妙國土,文殊師利菩薩跟我們講說諸大菩薩所在的這個不退轉的這個殊勝國土叫淨妙國土,那都在華藏世界裡,沒有錯,那華藏世界裡面的世界,到達最頂尖,最高的那個層次,那個領域,那個叫做勝蓮華世界,他的佛就不是毗盧遮那佛,也不是什麼阿彌陀佛,那這一個來比那一個,那用世間的話,不太正確的講法,那這個叫做小佛,那個大佛就叫做賢首佛。

  我們華嚴三祖,賢首國師就是這個賢首,那有些經典把他翻成普賢佛,或者翻成賢自在佛,那不管怎麼樣,用個賢就有點鹹鲢魚的味道,他就是用賢,賢首,這裡頭所在的菩薩,那應該來講,都是相當於不是用AA級鑽石做的,大概都是高級水晶做的,透明亮麗,全身發光的,所以你不要把他擬人化,擬人化實在是侮辱了佛菩薩,這些佛菩薩是真正的佛菩薩。

  他的意思是我們生命中的這些品質,每一項品質經過千錘百煉以後,這品質當中都沒有雜質,那一個殊勝你能體會嗎?

  生命品質中的沒有雜質,他是怎麼樣經過千錘百煉的,我們舉個例子看看,我們都有布施供養的這種生命因素,供養了老半天以後發現,站在市場門口的那些假和尚要不要供養?那些乞丐也不去賺錢,要不要布施給他?

  從我們的合理判斷中,好像這種推理跟找尋答案是正確的,因為我們總要弄清楚吧,到最後還是給是沒錯了,但是呢,你要知道,你這一個因素不純,你還有說他是真的假的,他是懶得工作的,那我們到底給或不給?經過一番掙扎以後,好吧,給吧,給了,這個就是不純。

  我們本來供養一個師父,准備了一千塊要供養,哇,結果師父跑出兩個,那一千塊就撕成兩張,平分,一人五百,一人給一段就好了,反正我一千塊都布施出去了,對嗎?你都沒有感覺到,這種供養純不純呢?就是說我們的生命因素中對於這樣的供養,你那個供養的因素不夠純。

  我的意思不是說你要去跟人家去借一千塊來,兩人都給一千塊,我的意思不是這樣,你既然是要供甲師父一千塊,那就只有一千塊,甲師父來你就供他一千塊,乙師父沒錢,沒錢就隨緣嘛,我沒有准備呀,應該是這樣子啊,你內心又有一個不好意思,既然兩個人來就應該平分,剪刀拿起來就把他剪下去了,那一個人一段,剛好五百,那你就知道你的供養當中還有一個不好意思的雜質在。

  我們很多這一類的因素,這些因素裡頭,本來是善良的,但是我們把人家附加了很多沒有必要的雜質在裡面,這些雜質不一定不好,有的是很好,不好意思可能是會發光的,本來你是透明光,因為加上不好意思,他可能變紅光,他不一定是不好的雜質。

  但是我們可以告訴各位,當我們生命在向上積極成長的過程裡,那我們有很多這一類的東西,是需要除掉的,盡管這些雜質不一定是不好的了,但是我告訴你好的還是雜質,雜質他就不是你生命中的東西,他可能是因為道德,因為法律,因為族群的習氣,附加上來的,他在經過生命的轉化過程當中,他都會抖掉,都會丟掉,那個就叫雜質。

  那麼有些雜質不管好的或不好的,在生命成長的過程當中,他是必須要的因素,那這個我們叫做催化劑,大家在化學裡頭看到有一個催化劑,他加上去以後,那你那個礦裡頭的金子,他很快可以提煉出來,那個叫催化劑,那麼有了催化劑以後你也好提煉,你的速度會很快。

  那各位有沒有看過這種催化劑啊?我看都愣著好像都沒有看過,你都看過,而且也都用過,那就是大悲咒,大悲咒,觀世音菩薩在初地的時候,一聽大悲咒很快,那個催化劑馬上催到八地去了,所以大悲咒本身是個催化劑,大悲咒有沒有一定要啊?不一定呀啊,不要說我想從初地到八地就一定要持大悲咒,沒有一定要啊,那是因為觀世音菩薩他有這個因緣,他遇到大悲咒,正法明如來他再轉過來,因為他是正法明如來再發心從菩薩開始重新再來一次,因此他有很多特別的因緣。

  因為他已經走過了,他知道了,所以他會再遇到觀世音如來,所以這下子呢,他馬上就超越了,那我們有沒有?我們也有,你生在不好的家庭裡,你生在不好的國土裡,那你要懂得會修行啊,我們在娑婆世界裡是最好的催化劑,但是你要懂得修行,你要不會修行,在娑婆世界,那是最好還債的地方。

  大家都有很多債務要還,有的丈夫債,有的妻子債,有的孩子債,那你當還債啊,他就不是催化劑,他會幫助你很快的把生命提升出來,提升以後那東西可以放下,所以各位要能夠體會到這些東西,這個雜質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有他的需要,那沒有呢,也沒關系,但是你要能夠掌握到那個真正的,叫真實的,真實法,催化劑都叫做方便法。

  那麼真實法中我們跟各位提到的就是置心一處,就是你在摸索以後,你的生命很快會提升。

  從大乘這邊開始,第二個我們跟各位講的要件,除了前面的,前面的資糧道就是人格性要健全,要有出離心,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第三個就是摸索,摸索你要是很快,就直接置心一處,跟提疑情的話,那你馬上就可以接到後面來,這馬上的意思是指置心一處到一心不亂,到止住妄想,講是很快,馬上就跳過來了。

  可是你實際上用功的時間啊,我想三五年算是上上根器了,那一般上根器的八年十年是需要的,那是指你還需要有相當的福報,相當的善根,相當的因緣,那你才有可能進入,那麼在置心一處中,他有許多的這種岔路跟盲點,那我們跟各位大概的提了一下,這個部分提的比較多了,其他的還是要你自己實際的行,去實踐以後,發生問題,那我們再討論,才能鑒別,才能驗證。

  第二個是疑情,疑情他也需要,第一個階段的資糧道完了以後,第二個階段的資糧道就是置心一處跟疑情,疑情裡也有很多的岔路跟盲點,那麼這個時候,你為什麼能夠不走到岔路裡面去,為什麼沒有盲點了,那就是根器的問題了。

  昨天我看了達文西的傳記,達文西,很有名的,文藝復興中期的大藝術家,他也是科學家,他之所以出名,就是他的藝術作品都有絕對的這種人體工學跟自然科學的理論依據,不管是光學,力學,他都運用進去了,在當時學藝術,他老爸贊成,學科學,他老爸就反對,他認為那是沒出息的人,不正經的人,在社會上搞怪的人,學科學對這個社會還有很大的幫助。

  在當時的人,當時的社會價值裡,他並不承認,那麼這個孩子為什麼一直堅持要用科學來創造藝術,這就是他的善根了,他之所以能夠名垂千古,那有他的道理。

  我們一般人,老爸要出錢給我學畫畫,我就去學畫,畫了以後畫到死,畫到死了,那就不是畫家了,他雖然也喜歡畫,很喜歡藝術,可是他的畫就不照你們傳統的畫,他一定要用它的,所以你們現在到處可以看到,只要講瑜伽,講氣功,講打坐,大概有一張畫,就是一個人,都不穿衣服,大概天氣太熱,兩只手張開開的,兩只腳張開開的,畫了四只腳四只手,那個就是達文西畫的。

  他畫那一張做什麼,你大概也會看不知道為什麼,他那一張畫說明人類的各個地方,各個部位都等比例,就兩手兩腳張開,畫起來剛好是一個正圓,兩腳張開剛好是一個等邊三角形,站的最穩最大的幅度是正三角形,這家伙畫畫不畫畫,還在做人體試驗,這個就是他有那個善根,他開創了整個藝術史的先鋒。

  告訴你,他一定是前一輩子在東方修行的人,他往西方走,不知道被哪一個大德騙了,所以他就跑到西方去,跑到佛羅倫薩去投胎,他要是向東方看,就不會到那邊去投胎了。前面一定是個大修行人,

  所以你要知道,修行的本身他就是在邁向未知,探索未知的領域,那麼你探索的那個時候的心境跟動機只有你知道,假如你很清楚的話,下輩子你再來要做什麼你就很清楚,那要很清楚,你一定從混沌到清楚,那你假如說只是在嘗試未知,那個領域你並不清楚到底我在嘗試什麼,不知道的時候,那你下輩子再來,你也照樣會成就,只是你在修行的那一輩子你並不知道,所以下輩子你來,是歌星是藝術家,是冒險家還是運動員那你就不知道了,不一定,但是你去嘗試的結果,你一定會成功,你再來。

  你看這些再來的人,大企業家或者大國王,大軍事家,或者大藝術家,他們為什麼會成就?你以為他們是運氣的?他們是天才啊?都是前輩子用功來的,所以你今天在修行,笨一點下下根器者,你也為下輩子想一想嘛,用點心嘛,探出頭來嘛,把腳伸到圈子外面去嘛,為什麼你一直要關在已知的框框裡面,而不願向未知的領域去邁進呢?

  這個不是演講,是講真的了,不要聽到嘴開開的。所以我們在修行的人,他一個基本的一個定調,擴張我們的范圍,你生命的領域你要擴張開來,你不要去在意一定會成功或失敗,都無所謂嘛。反正不會要你的命嘛,你自己向自己挑戰。

  每個人,我相信每個人了,生命像一團火球一樣,很遺憾的被冰塊包住,那是什麼冰啊?就是社會的種種框框啊,還有你的恐懼心啊。

  你想出去,你看從小就這樣,媽媽牽著你,你想把他的手甩開,媽媽干脆就把你抱起來了,給你跑,看你跑哪裡去。你想要探索未知,爸爸媽媽不給你去,一定把你抓回來,那你在這個已知的范圍裡頭,你很幸福啊,很安全啊。

  稍微長大一點不聽話就說你不乖,你做你要做的事,你說叛逆,好了,那你就通通被框住了,所以你就只有做乖兒子,乖女兒,然後內心滿腔的熱血那一團火球就這樣子要熄掉了,這個人生多麼遺憾。

  我先聲明我不是叫你回家大吵大鬧,我不是鼓勵你叛逆,回家跟大小不合,沒有這回事,你要怎麼樣把你的生命能量疏導出來,我告訴你,最好就是在修行的領域裡,去邁向未知,這是最好。

  不傷害任何人,沒有人知道,你不開口則已,一開口一定驚天動地,不要講那些沒必要的話嘛,虛應故事、假話,你也知道講那些都是假話,碰到女人說你好漂亮,其實你根本沒看到他,你只是說你好漂亮,近年不錯,什麼不錯,他才剛從醫院滾出來還什麼不錯,我們看到很多,你要進廁所,剛有人出來,你就問他吃飽了沒,你都是慣性嘛,這不都是多余的話嘛,為什麼呢?因為你已經被訓練好在這個框框裡頭。所以很自然的,在廁所裡面大談什麼好吃什麼好吃,很自在。你現在想一想分析,怎麼會是這個樣子?這個就是你的盲點,你走不出來。這個一定要好好的去清掃干淨。

  那麼到這個地方,事實上常出現的就是生命觀境他會一再的出現,那這個生命觀境一再出現的同時,我們要做的,現在華嚴禅法在這裡真正要發揮功夫的部分,就在這裡了。

  這就要進入海印三昧裡頭,那我們講的,那就是法界三觀,今天都不詳細跟各位談這些了,要談這個部分,那需要相當大的功夫,因為我們把這個前行的部分,講了兩次,一次八十幾個鐘頭,一次六十幾個鐘頭,就是正行的部分還沒講,我們只在想說,只要有兩個人,兩個人到這個地步,我們就來講,到現在只看到一個人,還有一個人不知道在哪裡。

  這個時候要進行的,你要記得,他是這些資糧已經具足了,我們講了,到95分以上,九十七八分了,基本上的這種成績的人他已經是菩薩摩诃薩了,他要進行這個部分,因為他生命觀境能現前。

  現在我們生命觀境要在定位,那這個是在天上插地標一樣,你假如沒有那個經驗,你根本沒有辦法去拿捏,那我們現在簡單的把這一個方法跟要領跟各位說明一下。

  同樣的,這個觀境中,他也會有盲點跟岔路,也會有,你沒走過你不知道,記得小時候玩玩具,有那個紙條,上面畫一條路,孫悟空到西天去取經,結果碰到牛魔王碰到蜘蛛精,那個卷軸,你慢慢卷,他從那邊一直走,會不會走入岔路啊,我們在修行中,跟各位講,常常會走入岔路,而且每次來都走那個岔路,小孩子玩那個很有意思,現在不知道外面有沒有人在賣。

  那個游戲是說明我們對未來他還沒張開之前,那你是完全無知的,伸開以後兩條路你就發現了,有很多人就一直站在路口,因為什麼?因為他怕錯,怕錯所以他不走,告訴你不走絕對錯,走了不一定錯,可是麻煩的就是你就不敢走,那修行不敢走的人絕對沒成就,敢走的人你不要抱怨,因為嘗試一次錯誤的失敗以後,那告訴你,下一次一定成功了,假如有三岔路,那走掉一次以後,那去掉三次,這個三分之一了,所以剩下三分之二的概率了,那你走三次也一定會有成功的機會,那你要是不走,絕對就不行。

  所以我們發現到,邁向未知是人生當中最大的喜悅,你去經驗看看,失敗也高興,因為成功的機會到了,成功呢,那當然更高興了,因為沒有失敗的經驗,但是你發現,失敗的經驗是相當多的,所以岔路一定有,你不用擔心.

  只有一種人他不能修行,就是不准失敗,只准成功的人,師父你告訴我,你保證我這樣做一定成功,那種人就不會成功,師父只保證你,你去修行一定會失敗,到最後才會成功,原因就在這裡.

  你不要想說你跟我保證我一定要成功,失敗的話你要負責,你去修行,失敗我一定跟你負責,但是當你這樣怕失敗,一直要把這責任推給別人的話,那我告訴你,你就干脆不要修了,干脆不要修了,你就坐在家裡,在已知的范圍裡,好好修人天福報,下輩子再來,那牛排可以大一點.

  聽說最近牛排流行都很大,還有三十二盎司一塊的,吃那一塊下去就可以飽三天了,這種情況你會看到,你可以去要求人天福報的增加,但是你要要求了生死啊,出三界免輪回斷煩惱,無有是處,因為你在找的是一種增加煩惱的方法,人生走過去了。失敗的機會會很多的.

  在修行上面,我們跟各位講說,失敗的機會都是以百萬次為單位在計算的,你有沒有失敗一百萬次,那不過才失敗一次而已呀,所以你要懂得在修行的過程裡,失敗是常有的,但是,我們不以失敗當做慣性,也不以失敗當做一種對我們沒有激勵的一種無意義的事。

  你要留意到,所以當你在很多失敗的經驗裡,你很自然的會感覺到,什麼是成功的,在這一世裡,那下一世再來的時候,下輩子再來的時候,那你就在淨土裡,你嘗試什麼都會成功。

  像剛才講達文西先生一樣,他就是硬要,我不知道你們認不認識,聽過這個名字了,你沒見過這個人了,他五百年前就已經回西天去了,他為什麼堅持他的這種科學跟藝術相融合他會成功,就是他前輩子修來的,所以這輩子他知道,你一定要去做這樣的一個經驗。

  這個是跟各位講,你要有這樣的氣度,一個修行人要有這樣的勇氣,什麼勇氣呀?講那麼多你聽懂嘛,聽不懂的回去,拿鐵錘重一點的,不要用斧頭,鐵錘兩頭鈍鈍那一種,掛在天花板上,讓他移動,讓他這樣像鐘擺這樣,那你從中間走過去,頭不要縮下來,被打倒的時候你會哎呦一聲,你去經驗一下,修行經常會被那個東西打到,修行的時候那個東西揍你的頭,恐怕還不是只有一個,他會好幾個,而且全自動,四面八方錘過來了。

  我跟你講這是事實,這不是形容,在修行的過程裡常常莫名其妙就跑出,就一切好好的,為什麼摔的粉爛,這是必然的,先有這種精神去接受那突如其來失敗的考驗,你心理會完全沒有准備,你的心髒要真的是鐵甲武士牌才可以,要不然你經不起那種沖擊,這個就是修行人的本色。

  所以為什麼修行這件事不是普通人能做的,一般講修行,那個叫懵修,那個修的跟這個部分是不一樣的。

  現在我們回過來看這個部分,這個海印三昧的修行裡頭,我們是按照法界三觀來分的,法界三觀是杜順,華嚴宗初祖,他所定的講法,那麼這裡面所講的,跟華嚴經裡頭的文字,有很大的差異,也可以說根本就不相關,但是呢,你要進入華嚴經裡那個海印三昧裡頭,那你必須用這樣一個方法。

  有沒有別的方法呢?我們告訴你,絕對有,而且另外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呢,這個世界沒有,你要到昨天講的淨妙國土去,那個才有。我跟你講是真的,因為這些方法在以往,過去將近一萬個小時,我跟各位講華嚴經的時候,那最少平均可以這樣講,每十個小時我跟你講過一遍,你就聽不懂啊。

  你不要以為看電視啊,我給你講華嚴經,你都聽的很好笑,師父講的很簡單,一聽就懂啊,我告訴你,你懂的是你懂的部分,你不懂的照樣還是不懂,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因為那裡面所講的,你不明白。

  有的人聽了以後還說這個師父講的好臭屁,恩,那麼狂傲,那麼自大,我告訴你,這不是狂傲,因為這個法門他就是這個樣子。

  現在我們把他列一個規矩,一個標准來給各位做參考。第一個就是所依事體,這個地方越前面的原則,所有的法門,那他就越相近,越往後的原則,那所有的法門,他的差異性就越大。

  那我們現在這個部分,法界三觀,為什麼跟經文有那麼大的差異,他就是重新列出一個標准來,這個標准你要是會運用的話,所有的法門修法幾乎都是這個標准,禅法如此,密法也一樣,修密的同修,你壇城如何布置,那你按照這個標准,那密壇城就出現了,那修禅的同修,你按這種情況,不緣外境,只在心裡作用,那你照樣就可以成就。

  所以他這裡分兩個,一個是所,一個是能,所以“所”,他叫所依事體,事相的部分,“能”,叫能依觀法,這兩個部分,那我們在修學上,各位就從這裡來看,你現在用的核心,那個最重要的綱領有沒有抓住,就是“能”“所”兩方面。

  “所”的這個部分,幾乎所有的行法都沒有講到,那我們跟你列出來你注意看看,他說所依事體分十對,第一對叫教義,通常叫教義一對,第二,理事一堆,第三境至一對,第四行位一對,第五因果一對,第六依正一對,第七體用,第八人法,第九逆順,第十感應,所以有沒有感應,華嚴不是不講,佛教不是不講,但是他講的感應跟你講的感應不一樣,他有前面九個基礎在,那這個感應才叫做真的。

  不是昨天講的那種夢境幻境的感應,夢境跟幻境不叫感應,這是生命觀境現前的一種感應,所以很多盲點,那你要這樣掃除掉,這個部分詳細我們不講了。

  因為每一個,每一對分兩個,教、義、理、事,這個通通分開,所以這個十個當中,十對當中就有二十個,每一個幾乎都含有十個,那幾乎就兩百個,兩百個以後要怎麼樣進行呢?對不起,這個部分等我們講法界三觀的時候再講。

  但是告訴各位,這個就是你置心一處的處,華嚴禅的置心一處在這裡。那這一處啊,我們前面跟各位講,要置心一處容易有盲點,有岔路,同樣的,你現在在這裡,假如你的標准沒有達到九十,剛才講九十八,我好像忘了,最少沒有九十五分以上,大概你一依就錯,九十分左右的都還是常常錯,那你要是七八十分,那會錯的更離譜。

  所以很多同修問這些問題,我們用一個概括性的作答方式,你問什麼我都說對,其實是都不對,因為你問的就是不對嘛,我說對,是,是啊,你又不對了,這樣聽懂嗎?那沒有辦法答,因為我要跟你答,你就會不過,還有,但是,所以我干脆說對嘛,因為我知道,你都聽錯了,我跟你說對,你說哦,是這樣對哦,你回去就繼續錯,因為我知道你回去會繼續錯,你會說,夭壽,害我墮落,沒有辦法,我還會等你到九十分以後我才會跟你講,因為你不到九十分以後沒有辦法矯正,那已經錯的太離譜了。

  那怎麼矯正啊,要跟你講啊,又要從盤古開天講起,那要講到什麼時候,所以你既然講錯了,就如同標准的答案的錯,那我就說對,因為我說對事情就解決了,你就會很高興,我要說不對,你就會不高興,你要懂得這種情況,這個部分就是那個處,而這個處要跟各位談的是,你在把心安住,這個時候你不能是講心,你只是講注意力,注意力在這個教義,或者理事,或者逆順,或者感應,或者因果,光是人法最清楚的這個地方你都會搞錯。

  我們講普賢菩薩很清楚吧,普賢菩薩有兩個定義,一個叫人普賢,一個叫法普賢,普賢菩薩在十大願王裡叫我們修普賢十大願的時候,你不會覺得很奇怪嗎?他這個人怎麼一直推銷他的東西呀,他講的是一個人的普賢,在講法的普賢,那你沒有辦法搞清楚這種狀況啊,那種經文你根本就不知道在頌什麼經文,這不就是他的狀況嘛。

  那我們的盲點就是,你用注意力來看這個處的時候,你就會對觸產生一種幻境,然後開始推理,這個就是你成績還不夠的時候,你資糧道還不足的時候,你所陷入的一種盲點跟陷阱,你要留意到這一點,不是說你不能觀,因為你根本不會觀,你怎麼會觀呢?你只會去推理而已。

  不信你把教義一對拿出來看,所有,當然沒有人講了,不是所有人了,這個東西翻到這裡來都不容易了,還說講,能夠打開被他看一遍你都有無量的福報,你不要看這些經文啊,有沒有聽清楚啊,被他看一遍,不是你看他了。那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因為到這裡實在是,不但是深,根本就是念都念不下去呀,那你能夠把他弄清楚,那當然你就只有用推理的方法才能弄清楚,你沒有辦法不用大腦。

  你要留意到,我們講不用大腦,尤其到這種高深的地方,那根本不能用大腦,那很抱歉,因為我看不懂,所以我一定要用大腦去看,當你用大腦看,那跟修行根本沒關系,跟海印三昧根本沒關系了。你根本用不上去。

  所以這個地方,當然你有心要學,我也不能夠說把你的法本給沒收,既然你要學,那你要記得,你可以現在開始學,可以,但是呢,你要把他熟背。

  告訴各位熟背是不用大腦的方法,所以為什麼說不識字的人好修行,因為不識字的人他只有一個方法就是死背,死背是不用大腦的,有些人很會背,他用個技巧,叫對比法的技巧,背起來很快,很抱歉,你是用大腦。不識字的人他好修行就是他都是用背的,背的人他腦筋不會動,所以他一靜下來,哦,怎麼跑出來,那就對了。

  會用大腦的人,他是把那兩個境界他用微分的方法一直連在一起,微分的話你就會推理了,那麼他是兩個境界是完全隔開的時候,那就真的感應啊,那是只有不用大腦才有可能,因為用大腦會去微分,這兩個距離差這麼大,他就用各種方法去把他接起來,那個接起來那一段是假的,所以你認為你懂得那一段是假的,事實上,兩個部分你都不了解,你對自己因的部分,跟境界上果的部分,你完全不了解。

  你了解的是你大腦的那一段,大腦活動的那一段,那一段呢,使你產生一種滿足感,那你就了解嗎,你只是大腦求知的一種滿足感而已。

  而且在我們推理的過程當中,你還好像有所成就,因為在推理的過程當中你發現了某些新的東西,這個就是令人最遺憾的地方。修行最大的陷阱。這裡面兩百條,各位好好背,這是第一個,你不要用大腦去推理,不是這二十個字,兩百條。每一條裡面還有十條,那個兩百條裡你要背下來,而且還要不能推理。

  生命觀境,那置心一處要在那個兩百條當中的某一條,這個不妙了,這個非常不好,因為裡面有很多地獄惡鬼畜生,那你要怎麼安住在那裡呀,那就是觀境啊,他很快就出現了。

  譬如說,我現在講處的部分,你遇到一個不好的環境,不好的環境是事實,是你所遇到的,譬如說我有一次到貴陽去,他們帶我到一個好大好大的洞,走到半路要吃飯,那個吃飯的地方有個廁所,那個廁所大概兩坪大,要到那個廁所的地方大概有100米,我走差不多十米的地方就走不過去了,鞋子都已經濕透了,我就問那個帶的人說這樣怎麼過去呢?他說就在這裡呀,我說這裡是什麼,他說下面那個都是尿尿跟大便,距離還有九十米才到廁所那裡,那個九十米的范圍都是尿尿跟大便,好吧,你看到這個,腳已經陷到那裡面了,我們開了四個鐘頭,顛簸的山路,忍住四個鐘頭沒上廁所,想上個廁所再進餐廳,餐廳是還不錯了,只有我們一般鄉下的那個小屋子,但是兩只腳這個樣子,你說你怎麼放水嘛,太陽那麼大,一堆人在那邊看,要表演也不是這樣,好了,現在你遇到了,好,那個境界怎麼辦,跟地獄差不多,那個痛苦無法形容,那你當下要怎麼辦?這個就是境界現前了。

  你的心要置心一處啊,要能置心一處,要不然沒辦法,那你要怎麼能置心一處,現在心在這裡,你光是在那邊毛,你就受不了的了,就有人當場就解決了,再上車就沒辦法上車了,為什麼呢?當場就失禁了,你看你要怎麼辦?那你在這個時候不能置心一處,那一種逆境你沒有辦法處理。這個逆境不是你去想那個地獄是什麼,而是當下的這個逆境在你這一輩子頭應該算這是最差勁的環境,那就地獄了,最好的環境就是天道,那你就在這個地方能夠把心安住,就在這裡,好吧,大家既然這樣講,那大家一起對空射擊,那你要在那邊觀想,哎呦這樣威儀不夠,這個不行那個不行,那個腳是一直陷進去了,這就是環境的處理,那你一轉的話,你會說這是終身難忘的經驗,那有什麼不好,你想第二次大概沒有,現在我想再去的話,他應該改善了,已經十幾年了,那麼當時的環境有那種情況,那一種情況對你來講不見得不好。

  你假如把這一種情況把他轉為從地獄的這個地方來看,他到底是在這十對當中的哪一對,你可以從逆順那一對來看,你也可以從教義那一對來看,你也可以從依正那一對來看,都可以,那麼你入了以後你的心才起作用,起作用就是能的這個部分,所以這一個處在哪裡呀,他是很活潑的。

  所以在這個地方,華嚴跟你講禅的行法,他已經是一種活用的地方了,他已經不是奢摩他的那一種禅法,他是從奢摩他上面提出來做運用,我們在這個地方統稱為三摩地,因為他叫三昧,三昧跟三摩地是翻譯上的不同,他這個三昧行法,就是你在任何的情境裡,你能夠很快的捕捉到一處。

  那一處你不要選擇,是不能選擇的,選擇是用大腦的,那個環境已經現前了,那你的心就馬上要安住在那一個點上,那你假如沒有前面置心一處的訓練,那你這個點你安不下去了,我要跟各位談說,你安住在這一處的時候,常有的盲點是怎麼樣啊,一種不負責任,啊,算了,業障,因為逆境嘛,因為這種環境嘛,前輩子,然後再找一大堆理由,要把心安住下來,好像是對,但那是凡夫的,不是真正行者。

  行者沒有原因,這個境界現前,就這樣現前了,然後心就停在那個地方,如如不動,這個才是功夫啊,不是看了一下,啊,反正沒有廁所,啊,認了,前輩子造業,這輩子受報,好吧,蹲下去吧,這個就是用大腦,這個不是修行,那個叫做無奈,無奈不叫置心一處,我跟你舉這個例子你能分別嗎?

  所以你看同一件事情,同一個做法,一個行者跟一個凡夫是不一樣,同樣的行為你可以用凡夫來指責他,他也一定給你指責,因為他確實有做,他不能夠說沒做,你知道嗎,那麼這個行為的心境,那個處置這個方法,他不是你凡夫的那種處理方式。

  所以我們跟各位講,你跟這些人在一起,你少表達你的意見,因為你用你凡夫的意見,那麼對於這樣一個行者的殊勝行,你根本沒有辦法體會,殊勝行不是說他在那裡就不尿尿,就憋住了,沒有那回事啊,那物理現象還很麻煩呢,不是,他在那個狀況中的行為,他的心啊,是很清淨的,為什麼心清淨,因為他的心是能嘛,置心一處。

  他的心不像我們蠕動,你可以想象每一個人解釋都不一樣,因為你回去運用大腦去做,在這個時候不用大腦,你有可能嗎?我跟各位講不用大腦要用生命,就是不用大腦的人一定是置心一處,置心一處的人,那就是活在當下的人,你去留意這一點,你做的到嗎?

  講都會講,置心一處誰也會寫,活在當下也會,問題是面對那個境界,情境,你就回到九霄雲外去了,你還活在當下?所以要活在當下的人,他一定要訓練置心一處,他沒有離開那個點,離開那個點就不叫當下,他一定要在那個點,而且心就安住在那裡,沒有晃動,我們前面講那個如如不動,止住妄想,你看一直到這裡來他用上去了,這個才是真正的大定。

  前面方法,法門我們跟各位講了很多很多了,你要如何運用他,那就看你了,這一個處我們一再跟各位講,為什麼置心一處沒有那麼容易?

  因為你要先找處,然後再找心,然後再把心放在那個處上面,所以我告訴你,你的處不要亂吃醋好不好,就一個地方,鼻息就鼻息,你不要跑到丹田去,聽說放在眉間比較高明,放在鼻孔還不好,你想那麼多干嘛,這叫吃醋啊,你不要比來比去,就在風門,你訓練出這一處,隨時,就可以捕捉到,隨時就可以把心安住在那一點。

  好了,現在展開了,然後你真的能夠止住妄想,一再一再訓練,沒有問題,現在到這裡來了,那就可以告訴你,在生活中方方面面,隨時你都可以安住,因為你掌握到心,掌握到心,對於哪一處你都可以隨時可以安下去了,你沒有辦法掌握到心,你怎麼安在處上?所以處在哪裡根本並不重要,你只要先假設一個處,就在這裡,那我的心隨時安下去,那現在好了,哪裡你不能安,你現在前面那裡沒有訓練好,這裡沒辦法進行,現在來到這裡你就知道,為什麼置心一處那麼重要了,我們休息一下。

 

上一篇:海雲繼夢:《華嚴六科-華嚴禅行法》第八集
下一篇:海雲繼夢:《華嚴六科-華嚴禅行法》第六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