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本站通知 :經咒頌念

 

維摩诘所說經白話解 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第二十四章 菩薩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二十四章 菩薩行

  原文

  文殊師利!有疾菩薩應如是調伏其心。不住其中,亦復不住不調伏心。

  (肇曰:大乘之行,無言無相,而調伏之言,已形前文。今將明言外之旨,故二俱不住。二俱不住,即寄言之本意。即調伏之至也。)

  所以者何?若住不調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調伏心,是聲聞法。是故,菩薩不當住於調伏不調伏心。離此二法,是菩薩行。

  (肇曰:不調之稱,出自愚人。調伏之名,住自聲聞。大乘行者,本無名相,欲言不調,則同愚人。欲言調伏,則同聲聞。二者俱離,乃應菩薩處中之行。)

  在於生死不為污行,住於涅槃不永滅度,是菩薩行。

  在於生死,不為污行。住於涅槃,不永滅度。是菩薩行。

  (肇曰:欲言在生死,生死不能污,欲言住涅槃,而復不滅度。是以處中道而行者,非在生死,非住涅槃。)

  白話解

  文殊師利!有病菩薩應這樣調伏自己的心。不執著於調伏心,亦不是無意於調伏心。

  為什麼呢?如果全無意於調伏心,是愚人法。如果執著於調伏心,是聲聞法。所以菩薩不住於調伏心、不調伏心,離這兩種法,是菩薩行。

  在生死海中而不作染污行,住於涅槃境界而不取滅度,是菩薩行。

  原文

  非凡夫行,非賢聖行,是菩薩行。

  (什曰:謂行三脫而不證也。)

  非垢行,非淨行,是菩薩行。

  (肇曰:不可得而言也。)

  雖過魔行,而現降眾魔,是菩薩行。

  (肇曰:不可得而有,不可得而無者,其唯一大乘行乎?何則?欲言其有,。無相無名。欲言其無,萬德斯行。萬德斯行,故雖無而有。無相無名,故雖有而無。然則,言有不乖無,言無不乖有。是以此章或說有行,或說無行,有無雖殊其致不異也。久已超度,而現降魔者,示有所遇耳。)

  雖求一切智,無非時求,是菩薩行。

  (肇曰:一切智未成,而中到求證者,非時也。)

  雖觀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是菩薩行。

  (肇曰:正位,取證之位也。三乘同觀無生,慧力弱者,不能自出。慧力強者,差而不證也。)

  白話解

  以聖賢心行凡夫事,不是凡夫行,不是聖賢行,是菩薩行。

  既不是污垢行,也不是清淨行,是菩薩行。

  雖然與魔同行而顯示降伏眾魔,是菩薩行。

  雖然尋求一切智而不急於求成,是菩薩行。

  雖然觀諸法不生得無生忍而不取證,是菩薩行。

  原文

  雖觀十二緣起1,而入諸邪見,是菩薩行。

  (肇曰:觀緣起,斷邪見之道也。而能反同邪見者豈二乘之所能乎?)

  雖攝一切眾生,而不愛著,是菩薩行。

  (肇曰:四攝攝彼,慈惠之極,視彼如己而能無著也。)

  雖樂遠離,而不依身心盡,是菩薩行。

  (肇曰:小離離愦鬧,大離身心盡。菩薩雖樂大離而不依恃也。)

  雖行三界,而不壞法性,是菩薩行。

  (肇曰:三界即法性,處之何所壞焉?)

  [注]

  1 十二緣起 又稱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有這十二因緣,才有妄識的生滅。

  無明,是興造一切生滅的根本;行,是人們的心理活動和思維活動;識,包括六識和藏識,還有一種對意識進行深加工的末那識,共稱八識;名色,指五蘊;六處,即六塵;觸,指六根與六塵相接觸;受,即領受,把根塵和合的感覺領受下來;愛,對領受的感覺作分別,對順心的生起貪愛的心;取,有了貪愛,便想取為己有;有,想取為己有,在自己心中就有了烙印;生,前邊十種因緣和合,生起了一個妄識,生起了一個苦惱;老死,生起的妄識變異、壞滅、消亡,就說是老死。前一個妄識壞滅之時,後一個妄識已生出來了。前滅後生,生了又滅,不斷循環,便說是生死輪常轉。

  無明也是因緣和合的產物,是依無始妄想熏習的藏識所生。當一個人處在很安靜的狀態中時,無思無慮,卻會無緣無故地突然感到煩惱不安,腦子裡會突然冒出某種古怪念頭,就說這是無明煩惱。在禅定中出現的幻相也是這個道理。

  白話解

  雖然觀十二緣起法而能隨意游走於邪見之中,是菩薩行。

  雖然攝受一切現前眾生而不貪愛,是菩薩行。

  雖然樂於遠離一切虛妄身心相,而不依於身心盡,是菩薩行。

  雖然不離三界行世間事,而正法聖慧不壞,是菩薩行。

  原文

  雖行於空而植眾德本,是菩薩行。

  (肇曰:行空欲以除有,而方殖眾德也。)

  雖行無相,而度眾生,是菩薩行。

  (肇曰:行無相,欲除取眾生相。)

  雖行無作,而現受身,是菩薩行。

  (肇曰:行無作,欲不造生死。)

  雖行無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薩行。

  行無起,欲滅諸起心,而方起諸善行。

  雖行六波羅蜜而遍知眾生心、心數法,是菩薩行。

  (肇曰:六度,無相行也。無相則無知,而方遍知眾生心行也。)

  白話解

  雖然觀諸法空寂而不捨有為,以培植基本功德,是菩薩行。

  雖然作無相觀而不捨眾生,化度眾生,是菩薩行。

  雖然行無作觀不造生死,而示現受生之身,是菩薩行。

  雖然行無起觀斷除因緣,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薩行。

  雖然行於六波羅蜜而能周遍了知眾生的心法、心所法,是菩薩行。

  原文

  雖行六通而不盡漏,是菩薩行。

  (肇曰:雖具六通而不為漏盡之行也。)

  雖行四無量心,而不貪著生於梵世,是菩薩行。

  雖行禅定解脫三昧,而不隨禅生,是菩薩行。

  (肇曰:取其因而不取其果。可謂自在行乎)

  雖行四念處1,而不永離身受心法,是菩薩行。

  (肇曰:小乘觀身、受、心、法,離而取證,菩薩雖觀此四,不永離而取證也。)

  雖行四正勤2而不捨身心精進,是菩薩行。

  (肇曰:小乘法行四正勤,功就則捨入無為。菩薩雖同其行,不同其捨也。)

  雖行四如意足3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薩行。

  (肇曰:雖同小乘行如意足,而久得大乘自在神通,如意足神通之因也。)

  [注]

  1四念處觀身如虛空,觀受內外空,觀心但名字,觀法善惡都不可得。

  2四正勤未生惡法令不生,已生惡法恆令滅,未生善法令生出,已生善法令斷長。

  3四如意足欲如意足,堅定不移;勤如意足,堅持不懈;心如意足,集中專一;觀如意足,智慧觀照。

  白話解

  雖然行於六種神通而不滅盡煩惱,是菩薩行。

  雖然行於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而不貪圖住於梵天境界,是菩薩行。

  雖然行於禅定解脫三昧而不隨生於各禅天,是菩薩行

  雖然修行四念住而不離世間的身、受、心、法,是菩薩行。

  雖然修行四正勤而不捨關於身心精進的有為法,是菩薩行。

  雖然修行四如意足而得神通自在,應物而作,是菩薩行。

  原文

  雖行五根而分別眾生諸根利鈍,是菩薩行。

  (肇曰:小乘唯一自修己根,不善人根。菩薩雖聽其自修,而善知人根,令彼我俱順也。)

  雖行五力而樂求佛十力,是菩薩行。

  雖行七覺分1而分別佛之智慧,是菩薩行。

  雖行八聖道2而樂行。無量佛道,是菩薩行。

  (肇曰:雖同聲聞根力覺道,其所志求,常在佛道也。)

  雖行止觀助道之法,而不畢竟墮於寂滅,是菩薩行。

  [注]

  1七覺分正確簡擇,日見精進,心生喜悅,身心輕安,不失正念,攝心入定,一切善念惡念、善法惡法悉皆捨離。

  2八聖道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當的營生),正精進,正念,正定。

  白話解

  雖然修得信勤念定慧五根而善分別眾生根智利鈍,是菩薩行。

  雖然修得信勤念定慧五力而樂於尋求佛之十力,是菩薩行。

  雖然修行七覺分而能分別了悟佛之智慧,是菩薩行。

  雖然行於聲聞八聖道而樂行尋求無量佛道,是菩薩行。

  雖然修習止觀助道種種法門,而不會墮於畢竟寂滅的空見,是菩薩行。

  原文

  雖行諸法不生不滅,而以相好莊嚴其身,是菩薩行。

  (肇曰:修無生滅、無相行者,本為滅相,而方以相好嚴身也。)

  雖現聲聞、辟支佛威儀而不捨佛法,是菩薩行。

  (肇曰:雖現行小乘威儀,而不捨大乘之法。)

  雖隨諸法究竟淨相,而隨所應為現其身,是菩薩行。

  (肇曰:究竟淨相,理無形貌。而隨彼所應,現若干象也。)

  雖觀諸佛國土永寂如空,而現種種清淨佛土,是菩薩行。

  (空本無現而為彼現。)

  雖得佛道轉於*輪入於涅槃,而不捨於菩薩之道,是菩薩行。

  (肇曰:雖現成佛轉*輪,入涅槃而不永寂。還入生死修菩薩法。)

  說是語時,文殊師利所將大眾,其中八千天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白話解

  雖然修行諸法不生不滅,而並非不顧自己的形象,以好形象莊嚴其身,是菩薩行。

  雖然行住坐臥表現聲聞辟支佛的威儀而不捨大乘佛法,是菩薩行。

  雖然隨諸法究竟清淨相而行,而隨緣應機示現種種化身,是菩薩行。

  雖然觀諸佛國土寂淨如虛空,而示現有眾生能見的種種清淨佛土,是菩薩行。

  雖然得佛道正智如如自在無礙能轉*輪入於涅槃,而不捨菩薩之道,不入涅槃,是菩薩行。

  維摩诘講了這一席話,文殊師利帶來的大眾,其中八千天子都發了無上正等正覺心。

 

上一篇:維摩诘所說經白話解 不思議品第六 第二十五章 如何求法
下一篇:維摩诘所說經白話解 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第二十三章 如何滅除病根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