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07/14妙境長老宣講於法雲寺佛學院
各位同學,各位居士:
我很多年來講開示的時候很少寫稿,但是這一次在台灣,或者說是心血來潮吧!有幾位同學約會在新竹福林堂,給我出個題目;這個題目不是我出的,是同學出的題目,我就把所要講的寫出來。寫出來之後,又有其他的地方請我去講開示,我還是講這個,另外還有一個稿。我們現在在座的同學,有多少位在台灣我在講的時候也有聽過。但是這個稿我現在再重講,我希望各位同學能夠對我有所幫助;就是我講的有些地方,不如理的地方也可以告訴我,或者你們有不同意見也可以討論。
這是一共分十一段。第一段。
一
煩惱為何義?何故欲消除?能擾亂其心,不得安樂住。發動諸惡業,令招感苦果。故一切佛子,應除滅煩惱。
這第一段就是先解釋什麼叫做煩惱,為什麼要除滅煩惱,說一個大意。煩惱,這是一句話,這句話裡邊有什麼意義呢?這是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什麼原因要消除煩惱?
「能擾亂其心,不得安樂住」,這就是煩惱這句話的義;就是有煩惱的時候,它使令我們的心動亂,不能夠安樂地住,不能夠住在安樂的境界裡面,使令心裡面不安樂、不自在。
「發動諸惡業,令招感苦果」,為什麼要消除煩惱?不得安樂住,所以應該消除;同時有了煩惱,能夠發動各式各樣的罪過,能造很多的罪業。造了罪業,就使令我們招感苦惱的果報,令我們去受苦。「故一切佛子,應除滅煩惱」,應該滅除這個煩惱。
我曾經說過一句話,我們餓了的時候,你給我一個面包,這事我很歡喜,我容易接受。若有人告訴我:「你不應該有煩惱,你除滅你的煩惱,除滅你思想上的污染。」就不願意接受,就是不願意接受的。我們人是這樣子。但是我們佛教徒不同於一般的人,有深一層的智慧,就是能接受這件事,就是能滅除、消除內心的煩惱。
如果我們佛教徒不想滅除內心的污染、調伏內心的煩惱,這樣的佛教徒,我
看就是交白卷了!就是不及格了!
這第一段實在就是略說。下面第二段。
二
欲滅諸煩惱,應作如是觀:心本無煩惱,煩惱雲何生?
第二段說明煩惱是怎麼生起的。我們想要滅除煩惱,應該知道煩惱怎麼生起,然後才有辦法消除。
「欲滅諸煩惱」,我們若想要,你有這樣的願望、有這樣的志願消滅內心裡面各式各樣的煩惱。「應作如是觀」,應該作這樣的觀察,你先這樣觀察,才有可能消滅煩惱。
怎麼樣觀察呢?「心本無煩惱,煩惱雲何生」,我們的內心本來是沒有煩惱,這是按照粗顯的煩惱說,我們心裡面沒有什麼煩惱。心裡面心平氣和的時候,貪心也沒有、瞋心也沒有,那麼煩惱怎麼會生起呢?
生因有三種:有境界現前,深心藏種子,不如理作意。以是因緣故,煩惱得生起。
「生因有三種」,煩惱怎麼樣會生起?這裡說有三個原因,煩惱才能夠生起。
第一個原因是「有境界現前」,就是有一個引發煩惱的境界出現在你的眼耳鼻舌身意的前面,這是所緣緣,有這個境界你才會有煩惱。如果沒有這個境界,煩惱是不生起的。不管你貪心,也是要有個所緣境;瞋心,也要有個所緣境;邪知邪見、愚癡,也是要有所緣境;高慢心、疑惑心,各式各樣的煩惱,就是我、我所的這些煩惱也是有所緣境的。「有境界現前」,這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深心藏種子」。就是我們的心簡略地說有兩部分:一個是我們自己感覺到我們是有心識的,我們自己感覺自己有個明了性,自己能覺知的,這是膚淺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是深細的心,深細的心我們自己不知道;那一部分的心,通常我們說就是阿賴耶識了。在阿賴耶識微細的常相續的心裡邊,「藏種子」,它含藏了很多的功能,就是心生起的功能,貪心生起的功能,瞋心生起的功能,各式各樣心理活動,它都是有一個功能作它的種子,它才能生起的;如果沒有這個種子,它是不能生起的。譬如說阿羅漢,他斷除去貪瞋癡的煩惱了;這個貪瞋癡的境界現前,阿羅漢沒有貪瞋癡的煩惱,他就是沒有種子的關系。
「不如理作意」,第三個原因還要有不如理作意,就是不合道理的分別心,你要這樣子,這個煩惱才能現起。如果你若如理作意,煩惱就不現起了。譬如說是現在有一個能令我生瞋心的境界出現,但是我忽然間觀一切法空,觀發動瞋心的
這個境界,觀察它是空無所有的,那麼這個瞋心就不現起了,它就不現起。如理作意的時候,它就不現起了。譬如說修無常觀,說這個人在罵我,我不高興,我的忿怒就生起了。但是修無常觀,罵我的這個人一剎那間就滅了,第二剎那的這個人沒有罵我,是前一剎那那個人罵我。說我對那個人不高興,後一剎那那個人沒有罵我,我不應該對他生起瞋心,那麼這樣這個瞋心也應該不生起。所以用無常觀也能夠使令瞋心不生起,無常觀也是如理作意,觀一切法空也是如理作意。你若能如理作意,煩惱不生起;雖然這個人有煩惱的種子,但是如理作意的時候,煩惱種子就不現前了,煩惱種子不發生作用,瞋心就不能生起。這是三個原因。
「有境界現前,深心藏種子」,一切的凡夫都是這樣子。「不如理作意」,一切的凡夫都是這樣子,所以都是有煩惱。但是,我們雖然是凡夫,我們有很多的煩惱種子,隨時煩惱會活動,但是若有如理作意的時候,煩惱就不動。從這個地方看出來,凡夫可以修學聖道。我是有煩惱,但是如理作意的時候,煩惱就不動,所以我們還是可以修學聖道的。你如理作意,煩惱就不動。說我的貪心很大、我的瞋心很大、高慢心也很大、疑惑心也很大、我我所也是很大的,那怎麼能夠修學聖道呢?能!你如理作意的時候,一切煩惱它不動,那麼你就可以修學止觀了。所以有如理作意,這是我們一切的凡夫修學聖道的一個功能性、一個因緣。
「以是因緣故,煩惱得生起」,因為「有境界現前,深心藏種子,不如理作意」,這是三個因緣;三個因緣,所以煩惱才會生起。「有境界現前」,這個是所緣緣,「深心藏種子」是因緣,「不如理作意」是增上緣,當然這裡面次第緣也在內了,就是四緣生諸法。有這個因緣,所以煩惱才會活動。這是簡略、簡要地說出來煩惱生起的原因。
下面第三段。
三
內心作意時,無明慧為導,則不能如理,觀察於彼事,故引發煩惱,造作諸罪業,因業生苦果。
這上面特別提到不如理作意。「內心作意時」,我們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遇見色聲香味觸法的所緣緣的時候,所緣境的時候,心就會動。作意心所是什麼意思呢?作者起也,能發起你的心,讓你的心到那個境界去,認識去。引心趣境,叫做作意。
內心在作意的時候,「無明慧為導」,我們一般人沒有般若的智慧作前導,沒有般若智慧。我們沒有讀《金剛經》、沒有讀《瑜伽師地論》、我們沒有讀《中觀論》、沒有讀《大智度論》,沒有學習佛法。沒有學習佛法的人,他就得不到佛法
的智慧,沒有智慧作前導。這個智慧作前導就是如理作意。我們內心作意的時候,沒有智慧作前導,就是沒有如理作意。
「則不能如理,觀察於彼事」,我們就不能夠有佛法的智慧去觀察所緣境的真實相,不知道怎麼觀察。「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也可能把《金剛經》背下來了,也可能沒有背下來,可能這個偈子是背下來了,但是不能用,你就不能作如是觀。不能作如是觀,那等於就是用不上,不能這樣子去觀察彼事,那就是不如理作意。不如理作意就是認為這是真實的,「你怎麼可以罵我?你怎麼可以冤枉我?」就會各式各樣不如理的分別。「這是可恨的,這是可愛的」,各式各樣的虛妄分別。這樣子分別,這樣的不如理作意就引發出來各式各樣的煩惱了。
「造作諸罪業」,煩惱生起了,就做錯誤的事,罪過就會生起。「因業生苦果」,這樣說呢,有了煩惱就會造業,造業會生苦果。
我們若作如是觀的時候,苦果由業生起,這個罪業是由煩惱生起的,所以我們若不願意受苦果,應該斷除煩惱。你若這樣思惟,就知道心裡面生煩惱是不對的。你若靜坐的時候,你就這樣思惟,你就對於煩惱的相貌認識得會深刻。內心裡面一生出煩惱,你立刻就會覺悟:「唉呀!我現在生了煩惱了!」那麼就有可能會停下來非理的作意,引起如理作意,就可能。如果煩惱生起了還不知道,生煩惱已經五分鐘了還不覺悟,生煩惱三十分鐘了還不覺悟,這也就看出來沒有修止觀的關系。
常常修止觀的人,得聖道還是有可能會生煩惱,但是很快會覺悟。所以你說你修止觀很相應,來考驗考驗你,就是隨時不必講道理,「你怎麼這樣子懈怠!」就這樣诃斥诃斥,看你怎麼反應就知道了。你說你去靜坐了,你說你怎麼修止觀是相應了,我們弄一個止觀的記錄,你寫得很好,那麼考驗考驗你,立刻就知道你是不是說謊話了,你不能夠覆蔽,不能隱覆,隱覆不住的。
這是第三段,說到沒有智慧的時候,我們就不能夠如理作意觀察諸法真實相、調伏煩惱,所以就現出來種種的罪過,這樣子。下面第四段。
四
如佛在世時,大眾集會中,忽來一獅子,佛因說偈曰:不明達正法,愚者輪回長。
下面舉一個例子。舉一個不如理作意,生煩惱的一個例子。
「如佛在世」的「時」候,「大眾集會中」,這是在《大智度論》裡邊說的這個故事。而這個偈子:「不明達正法,愚者輪回長」,前面還有兩句,「不眠者夜長,
疲倦者道長,不明達正法,愚者輪回長」,這是《法句經》上的偈子。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次在大眾說法的時候,來了一個獅子。這個獅子就坐在佛的旁邊也聽佛說法,有這麼一回事。佛就說四句話:「不眠者夜長」,不睡覺的人,就是失眠的人,就感覺夜間很長。如果是不失眠的人,一覺睡到大天亮,不感覺夜長。「疲倦者道長」,走路的時候,感覺疲倦的時候,就感覺道路很長,實在還是那麼長,並不是特別長。若身體特別健康的人,他走路很輕快,也不感覺路途很遠,若是疲倦了就感覺路途很遠,這是心理的作用。
前兩句是怎麼回事情呢?是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六年了,才回到祖國去,回到迦毗羅衛國。回到祖國的時候,淨飯王看見佛的這些弟子,多數是外道、修苦行的人隨佛出家,得阿羅漢了。表面上看修苦行的人,可能是瘦一點吧,也可能是面貌太陽曬得黑了。看佛是大相好光明,佛周圍的弟子那樣子,就是那麼樣的境界,淨飯王感覺到不莊嚴,所以就下令淨飯王他的這些兄弟中、這些王子出家。王子出家了以後,佛就是命令捨利弗尊者和目犍連尊者,領他們到王捨城去教導他們,教導他們修學聖道;就離開了迦毗羅衛國,離開家遠一點。
這些王子出家以後;他在家的時候,出門的時候坐車,吃得很飽,胃口也很健康。吃得很飽,睡覺睡得很多,也不感覺夜長,也不感覺道長。出家以後呢,不能坐車了,出去乞食的時候要徒步走了。又是日中一食,吃飯少了,夜間也沒有那麼多的覺睡了,所以是「不眠者夜長」。出去乞食的時候徒步走,「疲倦者道長」,說到這兩句話。
那麼第三句、第四句:「不明達正法,愚者輪回長」,就指這個獅子說的。這個獅子是怎麼回事呢?是在毗婆屍佛的時代。毗婆屍佛到釋迦牟尼佛的時候是九十一劫,這麼長遠的時間。在那個時候,毗婆屍佛出現世間的時候,和釋迦牟尼佛也是一樣,就是到處說法教化眾生。當時有個婆羅門是特別有學問的人,聲望很高,國王大臣、一般的人民都是很敬重他的,很多的年輕人跟他讀書的,他到什麼地方都受到人家的尊重的。他聽說毗婆屍佛出世宣揚正法,宣揚什麼正法?他也願意來聽一聽,所以也就到毗婆屍佛這裡來。但是到這兒來的時候,這些人都注意地聽佛說法,沒有看見他來,就不知道;而他到什麼地方都習慣了人家對他恭敬,到這兒來的時候,沒有人睬他,所以他心裡面忿怒了,他就是罵當時法會大眾的人。當然法會大眾的人是出家人多,他就罵出家人是禿驢,就是罵了這麼一句話;這個忿怒,罵了這麼一句話就走了。這個婆羅門就這樣子不如理作意,造了這樣的口業,由瞋心說出這麼一句話來,他以後死掉了就做了獅子,一直到釋迦牟尼佛還做獅子,九十一劫做獅子,死了以後做獅子,死了以後還做獅子,做了這麼長遠。
這兩句話就是說他,「不明達正法」,這個人糊塗造了惡業,不明白真理。他就是糊塗,由這一句話,制造了、創造了九十一劫獅子的生死,就這一句話創造出來的。「愚者輪回長」,這輪回是你自己創造的,不然是沒有輪回的。「不明達正法,愚者輪回長」,那麼這件事就是不如理作意。不如理作意,沒有智慧為導,不如理作意,所以引發煩惱造作罪業,就是「因業生苦果」,就是不如理作意就有煩惱,有煩惱就會有這麼多的苦果。這是舉這麼一個不如理作意的苦果的例子。
又如戰國時,魏惠王將軍,龐涓害孫膑,馬陵道邊樹,萬弩俱發時,龐涓自刎死。
這又舉一個不如理作意的例子。戰國的時候,春秋戰國,戰國在春秋之後。戰國的時候,「魏惠王將軍」,魏惠王就是孟子見梁惠王──就是那個惠王。他建都在大梁,所以就叫做梁惠王,實在他國號叫魏,是魏國。魏惠王他下面有一個將軍,就是龐涓。龐涓和孫膑是同學,因為大家在一起讀書,他就知道孫膑的才華比他高。他知道這個事情,心裡面就是不舒服,那麼他就先離開了老師,也就離開了孫膑,到了魏國,見到梁惠王;他們這個因緣具足,就是做了將軍。
做了將軍之後,孫膑知道他的同學在魏惠王那裡做了將軍,他也想要來見見這個同學,找點事情做。找點事情做的時候,龐涓心裡面不高興他這個同學,但是表面上還是很親熱的。他就在梁惠王那裡推薦他,梁惠王就封他為客卿。後來孫膑,孫膑是齊國人,不是魏國的人,就和齊國的人──他家裡面的親戚有了來往,那麼龐涓就抓住了這件事,向魏惠王說:「他是齊國人,他現在是忠於齊國,來我們魏國來做間諜的,這個事情我們要怎麼樣處理他呢?」梁惠王說:「你看怎麼辦呢?」「這樣就由我來處理了。」
於是乎他就把孫膑的膝蓋骨割掉了,就砍掉了;也有的地方說是把兩個腳砍掉了。砍掉了那就是站不起來了,走路是要爬著走了。這個時候,等到慢慢地這個腿、這個瘡好了,就是爬著走路,不能站起來。孫膑本來是很聰明的人,但是這時候還不明白,不知道龐涓是害他。龐涓就對他說:「聽說你的祖先,孫子有兵法十三篇,能不能夠寫出來給我讀一讀呢?」孫膑也就同意了。他有時候精神好就寫,那個時候可能是用竹子、用刀來刻字,可能不是用筆寫字;精神好就寫一點,精神不好就不寫,於是寫得很慢。
這一天正在寫的時候,來侍奉他的工人說:「孫先生!你在做什麼?」孫膑就照實一說。這個工人就說:「你大約什麼時候寫完?」他說:「唉呀!我寫得很慢,可能要多久多久寫完。」這工人說:「你若是慢一點寫完,你還能多活幾天。」這工人就走了。孫膑這一下子明白了,才明白這個意思。從這以後,他不寫了。他
就裝神經病,各式各樣神經的境界,就是完全精神不正常了。而龐涓呢,一看見孫膑精神不正常了,心裡還疑疑惑惑的,那麼就是拿大糞給他吃,孫膑就吃大糞;你看孫膑吃了多少苦頭。然後有的時候就從屋子裡面爬出去,到豬圈裡去睡覺,有時候就爬到街上去睡一宿,然後再爬回來,就是這樣子。後來這件事傳出去以後,齊國的使臣到魏國來的時候,就偷偷地把孫膑放在車上,就帶回到齊國去了。帶回齊國去了。
龐涓就是野心很大,他最初好象是侵略韓國,後來又去侵略趙國。韓國和趙國都求救於齊國。韓國我們先不說,趙國求救於齊國,齊國是齊昭王是誰【按:此時應為齊威王。】,就派這個大將軍──就請孫膑做大將軍。孫膑說:「我是個殘廢的人,做大將軍讓人恥笑,你還是請誰做大將軍,我做參謀好了。」那麼大將軍就調動軍隊,要來救趙國的時候,就和孫膑商議這個戰爭怎麼打法。孫膑說:「我們不到趙國去,我們直接到「梁」國去【按:「圍魏救趙」,魏國首都「大梁」】。這個時候龐涓自然是回來了,趙國就沒有事了。」那麼就這樣子做了。到了魏國的時候,孫膑又出了主意,如此如此這樣做。
這樣做,這時候龐涓也很快地得到消息,就從趙國就回到他的祖國,回到魏國來。回到魏國來,就注意齊國軍隊的情形。第一天(那是古代的時候,都是落後的境界嘛!軍隊要吃飯,都是一個灶一個灶地燒飯),他一看,有十萬灶,有十萬個燒飯的地方。哎呀!看出軍隊很多。等到第二天看,只有五萬灶,第三天看有三萬灶,龐涓就歡喜了:「我知道齊國人膽小,這才三天一半多的人都跑了。」
所以這時候龐涓下令,選軍隊裡面的精兵向前追,追到一個地方的時候,前面有很多木頭,爛木頭堵住去路。堵住去路的時候,又看見旁邊有棵樹,這時候太陽還沒有落,要落了,光線不是那麼亮了,就看樹那個地方有點白,那個地方隱隱忽忽地好象有幾個字,龐涓就到那個字那裡一看。那幾個字是蜂蜜寫的字,螞蟻都爬上去了,那上寫:「龐涓死於此樹,龐涓死於此地」,這麼幾個字。他一看的時候明白了,來不及了。這個時候兩邊孫膑埋伏的軍隊,「萬弩俱發時」,大家用箭來射,龐涓這時候自殺了,「龐涓自刎死」。
這件事也是不如理作意,龐涓,這明白地說就是嫉妒孫膑的才華,只要殺掉他,那麼天下只有他第一了,他的意思是這樣,結果他還是被孫膑殺害了。這個不如理作意,這個嫉妒障礙就是有這個問題。
當然我們讀《史記》,也看出來鮑叔牙和管仲的事情,鮑叔牙也是知道管仲的才華比他高,而鮑叔牙不嫉妒管仲,反倒把他介紹給齊什麼王【按:為齊桓公】,叫做小白。這個時候讓他做相,而鮑叔牙不做相,這看出來鮑叔牙不嫉妒,而管仲也非常感覺到鮑叔牙真是朋友,真實是好朋友;這在《論語》上也提到這件事。
那就和龐涓和孫膑的情形完全不同。
如理作意和不如理作意完全是有不同的,這裡面舉這個例子,這也是不如理作意,所以嫉妒障礙不好,這是一個例子。
又如楚平王,信讒害伍奢,十年來吳師,鞭屍報父仇。
這又舉個例子,舉得太多了,舉這個例子。楚平王,楚平王這個時候可能是春秋時代。楚平王「信讒害伍奢」,我還是把它說明白。楚平王的兒子是太子建,這個名字。太子建的老師就是伍奢,伍奢是太子建的老師,還有個費無忌也是太子建的老師;伍奢是太傅,費無忌是少傅。太子建和少傅的感情不太好,和伍奢的感情好一點。而這時候楚平王感覺他的太子,他的兒子年紀到了,應該娶妻了,那麼就派費無忌到秦國去娶妻。
費無忌到了秦國去,就是選擇了一個秦女。選擇一個秦女,選好了,就回到楚國來,但是費無忌先回到楚國的首都去見楚平王,就說:「秦女特別好,不妨王自己娶了,另外再給太子找一個女人。」就這樣說。那麼楚平王就接受了這個建議,他就自己娶秦女為妃。
這樣子做了以後,費無忌就在楚平王的面前說太子建的壞話,而楚平王娶了秦女以後,心裡面也不歡喜見到太子建,那麼就把太子建派到另外一個城去住。而費無忌就說:「太子在那裡招兵買馬、調動軍隊。自從王娶了秦女以後,太子建心裡面不滿意,王應該加小心。」那麼這時候楚平王就下令把太子建的老師伍奢叫來,說:「我是委托你教導我的兒,你把我的兒教導什麼樣子,想要造反啊?」伍奢說:「你為什麼因為小臣而疏遠自己的骨肉呢?」說這麼一句話。楚平王更不高興了,就把伍奢放在牢獄裡面了。
這時候楚平王就下令叫太子建來,就想要殺掉他,而太子建就跑到宋國去了,就跑了。而這時候費無忌說:「伍奢他有兩個兒子,才華很高,你現在把他父親放在牢獄裡頭,將來他的兒若造反,是為楚國的大患。不妨也叫他父親寫一封信,叫他兩個兒來了以後通通殺掉他,就沒有事了。」這時候楚平王接受這個建議,就叫伍奢寫封信,這封信就說:「你們兩個若來看看我,王可能會釋放我;如果你們不來,我就可能會死掉了。」
他那兩個兒,第一個兒叫伍尚,小兒子叫伍員(也有地方說是伍胥,伍子胥)。接了這個信以後,兩兄弟在商議這件事,商議這件事說:「我們若到那兒去的話,一定把我們通通都殺死了。如果是我們去一個;父親叫我們去,如果我們不去,我們就是不孝順父母了,不好!我們隨著去。但是通通死掉了,沒有人報仇!我想你的才華比我高,有本事,你不要去。」哥哥對弟弟說:「你不要去,我隨著父
親去,我去看父親,我們一同死掉了,將來你報仇好了!」那麼伍子胥就同意了這個建議,伍子胥就走了。
伍尚就是到了京城來,果然是被楚平王都殺掉了。殺掉了以後,就下令抓伍子胥,伍子胥也是跑到宋國,展轉地又跑到吳國去。跑到吳國去,他就為吳王服務。吳王原來沒有做國王,是國王的弟弟吧!他就幫助他把吳王殺掉了,這個弟弟做了王了,為他服務,感動了吳王,就是下令調動軍隊到楚國來報仇,有這件事。
「十年來吳師」,經過了十年,吳國的軍隊到了楚國去,把楚國占領了。「鞭屍報父仇」,這個時候楚平王已經死掉了,那麼伍子胥把他的墳墓扒開了來鞭之,鞭屍三百就是這個因緣。這是一件事,這一件事也看出來是非理作意,也是不如理作意引起來這些事情。
皆違理作意,故有如是患。
說是那個獅子也好、龐涓也好、楚平王也好,都是不合道理的虛妄分別,才引起這麼多的災難來的,這些事情。「皆違理作意,故有如是患」。
其實我們在佛法的立場來看,眾生在生死裡流轉,就是因為不如理作意,所以在生死裡流轉,完全是不如理作意。
下面第五段就引如理作意的這些事情作例子。
五
後漢書陳重,與多人同住,一住者告歸,誤持同捨郎,衣褲而別去。物主疑於重,重不自申說,購衣褲償之。誤持者後歸,還衣褲於主,其事乃明顯,重心量廣大,不與人有诤。
「後漢書陳重,與多人同住,一住者告歸,誤持同捨郎,衣褲而別去。」《後漢書》,有前漢、有後漢,記載一個人叫陳重。這個人與多人在一起住,在一個房間裡面住;實在他們是在政府裡做事,應該就是職員吧,這樣子。「一住者告歸」,其中有一個人回家去。回家去的時候,「誤持同捨郎,衣褲而別去」,就是錯誤地,同住的人的褲子,他認為是自己的褲子就拿走了。
「物主疑於重」,失掉褲子這個人,疑惑是陳重偷他的褲子了,那麼就向陳重說:「你怎麼偷我褲子?」「重不自申說,購衣褲償之」,陳重這個人說:「好!你說我偷你褲子,我就買褲子還給你。」他不辯別:「我沒有偷你褲子,你怎麼可以冤枉我?」他不辯別。他就去買一個褲子就還給他,還給他這個事就沒事了。
「誤持者後歸,還衣褲於主」,錯誤地拿別人褲子走的那個人回來了。回來了,
「唉呀!對不住,我拿錯了,這個褲子還給你。」「其事乃明顯」,這件事才明白,才知道是搞錯了,是誤會人家了。
「重心量廣大,不與人有诤」,陳重這個人,你說他偷你褲子,「你做賊了,你偷我褲子了!」那個人不介意這件事,才知道那個人的心量廣大,不介意這件事。你說他是賊,他不在乎,他不與人有诤。那是什麼呢?這個人有智慧、心量大,他不計較這件事。
這是個小事,若按今天來說,一個褲子我看能值幾個錢呢?但是這件事若是放在我們身上,我們會怎麼樣?你們說:「玅境!你這個人是壞蛋,你偷我褲子。」我會怎麼反應?假設這件事是我們,我們會怎麼反應?不要說大事,就這小事,我們心裡會怎麼反應?但是這個看出來陳重這個人有如理作意,他就是有智慧,把這件事不介意。不介意,就沒有那麼多煩惱。那麼那個人偷褲子──其實那個人也沒偷,只是誤會了,把這件事這個真相才現出來,才知道陳重這個人有智慧,他心量大,不介意這件事。
又如晉魏顆,言疾病則亂,吾從其治也。老翁為結草,以報其厚意。亦順理作意,有如是感應。
這裡又舉出如理作意的一個例子。晉朝,這個時候是春秋時代的事情,魏顆他的父親是魏武子,是晉朝的功臣。他父親當然還有個大老婆,詳細情形不知道,又娶了一個小老婆。娶了小老婆的時候,這一天魏武子有病。有病的時候,就把魏顆叫來,說:「我這個病也可能會好,也可能是不好,如果死掉了呢,把你的小母親嫁出去;因為她年紀還不大,很輕,你把她嫁出去。」病輕的時候是這樣遺囑的。
過了多少天,病重了,又把這兒子叫來,對兒子說:「我若死掉的話,不要把母親嫁出去,叫她陪我去。」那就是陪葬,通通埋在一起了,就是這樣意思。
那麼這個時候,死掉了以後呢,魏顆就把他的小母親嫁出去,沒有殉葬。別人就說:「你父親遺囑是殉葬的,陪葬的,你怎麼嫁出去呢?」魏顆說:「『言疾病則亂』,我的父親的病重的時候,他的理智不清楚,說的話不合道理。『吾從其治也』,我是隨順他有理智的時候的遺囑去辦這件事的。」所以叫做「又如晉魏顆,言疾病則亂,吾從其治也。」
「老翁為結草」,這是什麼意思呢?晉國,魏顆也是晉國的將軍,這時候晉國和秦國常常有作戰的事情;凡夫境界就是這樣。在作戰的時候,秦國的軍隊打敗仗了,魏顆戰勝了。戰勝了,秦國又派來一個將軍叫杜回,這個人厲害。這個將軍領著兵來打的時候,魏顆就是打不過杜回了。打不過的時候,就是把城門關起
來,心裡面憂愁。憂愁的時候,就是在那裡打瞌睡。在打瞌睡的時候,就做一個夢,說是:「青草坡,青草坡。」就說這麼幾句話,說這麼幾句話就醒了,醒了不明白這個意思,那麼他就對他弟弟說,魏顆是哥哥,對他弟弟說:「我做夢,有人對我說『青草坡,青草坡』,什麼意思呢?我不懂。」他弟弟知道:「我們這個城外一個地方叫青草坡呀!明天我們可以和敵人作戰,領著軍隊就到青草坡去,看看有什麼事情。」
第二天,城門打開了,領著軍隊就和杜回作戰。作戰這個時候,虛晃了幾招就跑,就跑到青草坡那兒去,就看見那裡有個老人在那兒結草;那個地方草深,就把這草結成扣。魏顆領著軍隊跑過去了,杜回就追過來了,到這兒來的時候,就被這草的扣絆倒了。杜回絆倒了,魏顆回來就把他壓著,他們哥兄弟兩個人就把他抓住了,抓住就把他殺掉了。這個戰爭就勝利了。
勝利了,回到城裡面就慶祝這件事,慶祝完了夜間就睡覺了,睡覺又做個夢。夢見那個老人,就是看見結草為扣的那個老人,就說:「你認識我是誰嗎?」對著魏顆說。魏顆說:「我不認識你呀!」這個老人說:「我就是你改嫁那個婦人的父親。」這個夢就醒了。
這件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那個魏武子的小太太,魏顆沒有把她殉葬,還給她嫁出去,他這樣做這件事、處理這件事呢,這個婦人的父親非常的感恩,非常感謝魏顆處理這個事情,就是「你沒有殺我的女兒」,就是這件事。
這件事看出來兩個消息。就是父母對兒女的愛,生存的時候愛,死了以後還是愛的,對兒女還是愛,這愛心還沒有斷,這是一個事。第二個消息,就是人死了以後,沒有中斷;「人死如燈滅」這句話說得不對。人死沒有滅,還繼續有生命的存在的,有這件事。但這裡說,就是魏顆這樣處理這件事,得到這個人的父親的感謝。說是怎麼來感謝這件事呢?就是你有困難的時候來幫你忙了。他能夠戰勝秦國的將軍杜回,就是因為這個老人結扣,結草為扣,才使令杜回失敗了。「以報其厚意」,這個老翁結草為扣來酬謝魏顆的好意。
「亦順理作意,有如是感應」,這件事,魏顆能隨順他父親有理智的時候的遺囑,這也是如理作意;你如理作意有這樣的感應。若不如理作意,像前面的,有那樣的災難的事情。所以,「有如是感應」。
前面是引世間上的事情,有不如理作意、如理作意的事情。下邊是我們說佛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