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行忍辱?
[諸經輯要]如何修行忍辱?
(經文節錄如下,原文不變僅略做排版標示.文字應該不難,故不多做解釋)
大般若經
若菩薩摩诃薩從初發心修行安忍波羅蜜多時。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修學安忍。
是菩薩摩诃薩乃至為護自命因緣。亦不發起一念忿恚惡言加報怨恨之心。
是菩薩摩诃薩1.假使有來欲害其命。 2.劫奪資財侵陵妻室。 3.虛诳罔冒離間親友。 4.麁言罵辱雜穢嘲诮。 5.或捶或打或割或截。 6.或為種種不饒益事。
於彼有情都無忿恨。唯欲作彼利益安樂。
何以故。
善現。是菩薩摩诃薩1.觀一切法自相皆空無起無成無轉無滅入諸法相。 2.知一切法無作無能入諸行相。
是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方便善巧。恆時增長殊勝善根。由勝善根常增長故。能行安忍波羅蜜多。成熟有情嚴淨佛土。
雖行安忍而不忻求忍所得果。謂1.不貪著由忍所得諸可愛境。 2.亦不耽求由忍所得生死勝報。
但為救護無救護者。及欲解脫未解脫者。修行安忍波羅蜜多
大薩遮尼干子所說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
有十三種觀修行[羼提波羅蜜]得大利益。菩薩應行[忍波羅蜜]。何等十三。
一者忍行。堪忍諸惱能證一切諸法空故。菩薩應行忍波羅蜜。
二者忍行。不見有我為他害故。菩薩應行忍波羅蜜。
三者忍行。不見眾生有怨親故。菩薩應行忍波羅蜜。
四者忍行。不見自他身可損故。菩薩應行忍波羅蜜。
五者忍行。聞毀贊歎心常不動故。菩薩應行忍波羅蜜。
六者忍行。能斷煩惱諸結使故。菩薩應行忍波羅蜜。
七者忍行。能斷瞋恨諸結使故。菩薩應行忍波羅蜜。
八者忍行。能成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故。菩薩應行忍波羅蜜。
九者忍行。能離惡道生梵天故。菩薩應行忍波羅蜜。
十者忍行。能過一切損害境界故。菩薩應行忍波羅蜜。
十一者忍行。能得盡智無生智故。菩薩應行忍波羅蜜。
我們自己飲水,現在我們知道,水,乃至於一切萬物,都有見聞覺知,都能懂得人的意思,所以你給它善的訊息,它確實會變得很善很美,這是博士給我們做實驗的。譬如比如我們平常喝的這杯水,你在水上貼個「感恩」,貼個「愛」字,這個水的質量就特別好,你要是相反的,貼個我「我討厭你」、「我恨你」,那水的質量就特別不好,甚至於常常喝人會生病。然後你就懂得為什麼大悲水能治病,就是這道理。
現在我們曉得水有見聞覺知,我們用大悲咒水晶杯,這就是大悲水。什麼時候貼上去,一個小時以後你再喝,它確實就管用,你不會念也沒關系,水會看,所以這個方法很好。
結緣 大悲咒水晶杯 敬請加微信18680571807 長期結緣 全年流通
十二者忍行。能降一切惡魔諸境界故。菩薩應行忍波羅蜜。
十三者忍行。能見如來無量功德莊嚴身故。菩薩應行忍波羅蜜。
善男子。是名菩薩十三種觀修羼提波羅蜜得大利益。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優婆塞戒經羼提波羅蜜品第二十五
善生言。世尊。佛先已說檀波羅蜜屍波羅蜜。菩薩雲何而得修集忍波羅蜜。
佛言。善男子。 [忍]有二種。一者[世忍]。二者[出世忍]。
能忍饑渴寒熱苦樂。是名[世忍]。
能忍信戒施聞智慧正見無謬。忍佛法僧罵詈撾打惡口惡事貪瞋癡等。悉能忍之。能忍難忍難施難作。名[出世忍]。
善男子。菩薩若值他人打罵輕賤毀呰惡口罵詈。是時內心無加報想。菩薩雖作如是忍事。不為現在但為後利。有善報之惡則不反。
善男子。有1.[是忍辱非波羅蜜]。有2.[波羅蜜非是忍辱]。有3.[是忍辱是波羅蜜]。有4.[非忍辱非波羅蜜]。
1.[是忍辱非波羅蜜]者。所謂世忍。聲聞緣覺所行忍辱。
2.[是波羅蜜非忍辱]者。所謂禅波羅蜜。
3.[亦是忍辱亦波羅蜜]者。所謂若被割截頭目手足。乃至不生一念瞋心。 [檀波羅蜜][屍波羅蜜][般若波羅蜜]。
4.[非忍辱非波羅蜜]者。所謂聲聞緣覺持戒布施。
善男子若欲修忍。是人應當先破[憍慢][瞋心][癡心]。不觀我及我所相種性常相。若人能作如是等觀。當知是人能修忍辱。如是修已心得歡喜。
有智之人若遇惡罵當作是念。是罵詈字不一時生。初字出時後字未生。後字生已初字復滅。若不一時。雲何是罵。直是風聲。我雲何瞋。我今此身五陰和合。 四陰不現則不可罵。色陰十分和合而有。如是和合念念不停。若不停住誰當受罵。然彼罵者即是風氣。風亦二種有內有外。我於外風都不生瞋。雲何於內而生瞋也。
[世間罵]者亦有二種。一者[實]二者[虛]。
若說實者實何所瞋。若說虛者虛自得罵。無豫我事。我何緣瞋。
若我瞋者我自作惡。何以故。因瞋恚故生三惡道。
若我於彼三惡道中受苦惱者。則為自作自受苦報。
是故說言一切善惡皆因我身。
善男子。 [生忍]因緣有五事。
一者[惡來不報]。
二者[觀無常想]。
三者[修於慈悲]。
四者[心不放逸]。
五者[斷除瞋恚]。
善男子。若人能成如是五事。當知是人能修忍辱。
若人[軟言淨身口業]。 [和顏悅色先意問訊]。 [能觀一切苦樂因緣]。當知是人能修忍辱
若能修空三昧。觀諸眾生悉是無常。受苦等想彼罵辱時。能觀罵者如狂如癡稚小無智。當知是人能修忍辱。
智人當觀勝我者罵我不應瞋。何以故。我若瞋者或奪我命。若不如者瞋亦不應報。
何以故。非疇匹故。我若報者辱我身口。譬如有人授毒與他人無責者。如其自服人則嗤笑。我亦如是。
若瞋彼者當於未來受大苦惱。一切聖人悉當責我。
以是因緣。我身若被截斫分離不應生瞋。應當深觀往業因緣。當修慈悲憐愍一切。
如是小事不能忍者。我當雲何能調眾生。
忍辱即是菩提正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忍果。我若不種如是種子。雲何獲得如是正果。
善男子。若有智人樂修忍辱。是人常得顏色和悅。好樂喜戲人見歡喜覩之無厭。於受化者心不貪著。
智人見怨以惡來加。當發善願。願彼怨者未來之世。為我父母兄弟親戚。莫於我所生憎怨想。
復當觀察。若人形殘顏色丑惡。諸根不具乏於財物。當知皆從瞋因緣得。我今雲何不修忍辱。以是因緣。智者應當深修忍德。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修忍辱時。 1.常樂觀察生死罪過。 2.樂修法行勤於精進。 3.讀誦書寫如來正典。 4.供養師長有德之人能瞻病苦。 5.修於慈悲憐愍一切。 6.見苦惱者能令遠離。 7.常樂出家乃至盡壽。 8.持戒精進攝持六根。 9.不令得起煩惱因緣。 10.寧捨身命終不毀戒。 11.若他有事樂為營理。 12.常有慚愧樂贊忍德。 13.為調眾生堪忍眾苦。 14.於怨尚能忍於惡事。況復親所。 15.能忍二瞋。一眾生瞋。二非眾生瞋。 16. 捨己樂具令眾得樂。 17.不念多惡不忘少善。 18.遠離兩舌前後默然。 19.不說彼短說煩惱過。 20.令眾得離他所不喜不為說之。 21.淨身口意了諸罪業。 22.若客煩惱因緣作罪。作已慚愧心生悔恨。
善男子。菩薩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薩修淨忍辱是不為難。在家修忍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大集經
若為諸惡眾生打觸惱亂娆害。悉當忍之。
亦應不捨一切眾生。心不生悔不愁不惱。為調眾生勤加精進。
若遇罵辱瞋恚打擲。默然受之終不加報。
應作是念。夫大乘者與世共诤。何以故。
一切眾生順生死流。大乘之法逆生死流。
一切眾生各各诤訟。大乘之法破壞鬪诤。
一切眾生瞋恚熾盛。大乘之法除滅瞋心。
一切眾生各各虛诳。大乘之法質直無虛。
十方世界若有眾生。以諸刀杖隨逐菩薩。
而作是言。誰有發此菩提心者。我當叚叚支解其身如胡麻許。
菩薩聞此終不退轉菩提之心。亦不放捨慈悲喜捨惠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
何以故。
菩薩思惟。
我於無量無邊世中。受大地獄畜生餓鬼人天等身。受行惡法不能自利及利他人。
若我或於無量世中。為彼惡人刀杖隨逐節節支解。我終不捨於菩提心及諸眾生。
何以故。
若我不能忍受如是世中苦者。何能堪忍地獄諸苦。
行善法時。多有惡法來作障礙。我若不忍。雲何能作種種善法。
一切眾生施我惡事。我要當以善法施之。眾生施我刀杖罵辱。我以無上大忍施之。
菩薩摩诃薩若能如是思惟觀者。當知不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是觀已能忍[三押]。謂[身][口][意]。
雲何[押身]。
若菩薩身被支解時。爾時依法將順惡人。具足六波羅蜜。
雲何菩薩身被支解。而得具足六波羅蜜。
菩薩若被支解身體不惜身命。爾時具足[檀波羅蜜]。
於彼惡人修集慈心。爾時具足[屍波羅蜜]。
不瞋不罵不以惡事還往加之。爾時具足[忍波羅蜜]。
為諸眾生勤行精進。終不捨離菩提之心。爾時具足[精進波羅蜜]。
若他瞋打其心不動。不失正念其意清淨。爾時具足[禅波羅蜜]。
觀身無常苦空無我。猶如草木瓦石等類。爾時具足[般若波羅蜜]。
具足如是六波羅蜜已。押而不壞。是名[押身]。
雲何[押口]。
忍於一切惡言罵辱。若實不實但責己身煩惱諸結。終不怨他為諸眾生修集慈悲。
菩薩摩诃薩修集如是。忍惡罵時。即得具足[忍波羅蜜]。
菩薩摩诃薩遇罵辱時即作是念。是人往世悭貪因緣。親近惡友得是惡心。我破悭貪修集惠施親近善友。是故我能捨是瞋恚。爾時具足[檀波羅蜜]。
菩薩摩诃薩遇罵辱時作是念言。是人破戒不信業果。是故罵我。我受持戒信於業報。是故修忍念於菩提。護持正法將順眾生。爾時具足[屍波羅蜜]。
菩薩摩诃薩遇罵辱時作是思惟。是人懈怠不修善法。是故罵我。我勤精進修集善法捨離瞋心。於善法所心無厭足。我今要當設大方便。先令是人坐菩提樹。然後我當取菩提果。爾時具足[精進波羅蜜]。
菩薩摩诃薩遇罵辱時復作是念。是人失念狂亂放逸煩惱所污。我今破壞一切煩惱。為如是等諸惡眾生發菩提心。若諸眾生悉清淨者。我復何緣發菩提心。是故專心緣念菩提心不匆務。爾時具足[禅波羅蜜]。
菩薩摩诃薩遇罵辱時復作是念。是人著我我所眾生壽命士夫。我依法界。法界之中唯罵誰受。我亦不見一法是罵及以罵者。爾時具足[般若波羅蜜]。
若能至心受持修行五波羅蜜。爾時具[足忍波羅蜜]。是名[押口]。
雲何[押心]。
不畏魔眾退菩提心。不畏一切眾邪異見退菩提心。不畏地獄餓鬼畜生種種諸苦退菩提心。若見佛像來作是言。汝亦不能發菩提心。菩提之道甚為難得。不如早修聲聞乘法。速證涅槃受大安樂。菩薩爾時聞是語已即自思惟菩提之道難之與易。我終不退。定當得到菩提樹下坐金剛床。我昔己請一切眾生。許當以法而惠施之。我今未與雲何欺诳。我當隨順一切佛心。堪忍如是押心之事。不诳諸佛人天大眾及以已身。是名[押心]。
(附注:魔做佛像來擾)
……………………..
雲何為[忍]。
1.[若見罵者][默受不報]。 [善知音聲][如響相故]。
2.[見有呵責][默而受之]。 [善知身相][如影像相故]。
3.[見有瞋者][心不懷恨]。 [善知心法][如幻相故]。
4.[忿不報忿][心清淨故]。
5.[聞有稱名][心不生愛][不自高故]。
6.[聞不稱名][心不生礙][功德具足故]。
7.[若遇榮利][不生喜悅][善自調故]。
8.[若遇衰耗][不生罣礙][心寂滅故]。
9.[見有稱者][心不驚動][善知分別故]。
10.[見有毀者][心不縮沒][其心廣大故]。
11.[見有譏者][其心不下][善安住故]。
12.[見有譽者][其心不高][不傾動故]。
13.[若遇樂事][心不歡逸][觀有為法][無常相故]。
14.[若遇苦事][心不疲惱][為眾生故]。
15.[世法不染][不依止故]。
16.[忍受諸苦][見危逼者][以身伐故]。
17.[忍節節支解][具足覺支故]。
18.[眾苦加身][悉能堪受][具佛身相故]。
19.[忍他過患][善作業力故]。
20.[示現燒熱][修諸苦行][伏外道故]。
21.[現入諸道][出過釋梵][護世諸天故]。
是名菩薩之忍辱也。
又[畢竟忍]者無有诤訟。
何以故。
若見他罵我能忍者。如是忍者[是觀二相][非畢竟忍]。
若言誰罵我者。如是忍辱[是法功德][非畢竟忍]。
若罵眼耶。如是忍者[是觀入相][非畢竟忍]。
耳鼻舌身若罵意耶。如是忍者[是觀諸入][非畢竟忍]。
若無罵者。如是忍辱[是觀無我][非畢竟忍]。
若知假名。如是忍者[是觀響相][非畢竟忍]。
彼之與我二俱無常。如是忍者[是觀無常][非畢竟忍]。
彼是顛倒我無顛倒。如是忍者[是觀高下][非畢竟忍]。
彼不勤行我是勤行。如是忍者[是觀勤懈][非畢竟忍]。
彼住惡道我住善道。如是忍者[是觀善惡][非畢竟忍]。
我忍無常不忍有常。我能忍苦不受諸樂。我忍無我不忍有我。我忍不淨不忍於淨。如是忍者。 [是觀有對][非畢竟忍]。
我忍於空不忍諸見。我忍無相不忍諸覺。我忍無願不忍於願。我忍無作。不忍於作。我忍結盡不忍結在。我忍於善不忍不善。我忍出世不忍在世。我忍無诤不忍於诤。我忍無漏不忍於漏。我忍白法不忍黑法。我忍寂滅不忍生死。如是忍者[是觀相對][非畢竟忍]。
雲何名為[畢竟忍]耶。
若入空寂。不與諸見和合不倚著空。是諸見等亦復皆空。如是忍者[是無二相][是畢竟忍]。
若入無相不與諸覺和合。不倚無相是覺皆空。如是忍者。 [是無二相][是畢竟忍]。
若入無願不與願合。不倚無願是願皆空。如是忍者[是無二相][是畢竟忍]。
若入無作不與作合。不倚無作是作皆空。如是忍者[是無二相][是畢竟忍]。
若入盡結不與結合。不倚盡結諸結皆空。如是忍者[是無二相][是畢竟忍]。
若入於善不與不善和合。不倚於善不善皆空。如是忍者。 [是無二相][是畢竟忍]。
若入出世不與世合。不倚出世在世皆空。如是忍者[是無二相][是畢竟忍]。
若入無诤不與诤合。不倚無诤是诤皆空。如是忍者[是無二相][是畢竟忍]。
若入無漏不與漏合。不倚無漏諸漏皆空。如是忍者[是無二相][是畢竟忍]。
若入白法不與黑合。不倚白法黑法皆空。如是忍者[是無二相][是畢竟忍]。
若入寂滅不與生死和合。不倚寂滅生死皆空。如是忍者[是無二相][是畢竟忍]。
若性不自生不從他生不和合生。亦無有出不可破壞。不可壞者是不可盡。如是忍者[是畢竟忍]。
無作非作。無所倚著。無分別。無莊嚴。無修治。無發進。終不造生。若無生者是不可盡。如是忍者是無生忍。無生忍者是不出忍。不出忍者[是畢竟忍]。
如是菩薩修行是忍得受記忍。捨利弗。是名[菩薩行忍無盡]。
菩薩善戒經
宋罽賓三藏求那跋摩譯
菩薩地忍品第十二
雲何菩薩摩诃薩性忍。
智慧力故能堪種種苦惱等事。一切忍一切忍。一切忍有憐愍故。得慈心故。
性忍有二種。
一者[出家]。二者[在家]。
[在家][出家]俱有三種。
一者[能忍眾生打罵等事]。
二者[能自堪忍一切諸苦]。
三者[忍樂善法]。
[能忍眾生打罵等者]。
菩薩摩诃薩若為眾生所打罵時。作是思惟。
緣我是身造作惡業今自受報。雲何於彼而生瞋恚。
我亦不求是苦煩惱。今若不忍後復增多。不忍辱者是則名為苦煩惱因。
我所受身及諸煩惱。非眾生過自是我咎。
若有惡事實不樂受。今若不忍便是自作。
若自作者復當自受生死性苦。身若受苦雲何不忍。
聲聞緣覺為自利益尚修忍辱。何況我今為欲利益一切眾生而當不忍。
我若不忍不得具足菩薩禁戒修八正道得無上道。
菩薩摩诃薩作是觀時修五種忍
一者[於怨][於親][非怨親]中修行於忍。
二者於[上][中][下]人修集於忍。
三者於[受苦][受樂][不苦不樂]人中修集於忍。
四者於[有福德][無福德][非有福德非無福德]人中修集於忍。
五者於[一切惡人]中修集於忍。
菩薩成就如是五忍修集五想。
一者[眾生想]。二者[法想]。三者[無常想]。四者[苦想]。五者[無我我所想]。
菩薩為彼惡人所打。雲何而能作[親友想]。
菩薩谛觀。過去世時流轉生死。無有眾生非我父母師長和上眷屬親族所可恭敬供養之者。作是觀時怨憎想滅親友想生。親想生故能修於忍。是時成就[眾生之想]。
[法想]者。
菩薩谛觀。眾生者名為法界。名有為法。名有漏法。若是法界還對法界誰打誰瞋。無我無我所壽命士夫。以智慧力作是觀時。滅眾生想成就[法想]。
[無常想]者。
菩薩思惟。一切眾生一切有為有漏之法皆悉無常。以無常故誰有罵者誰有受者。
若使罵者及以受者暫時停住。則不得言諸法無常。
若使常者誰罵誰受。常無常中俱無是二。俱無作受尚不應生微惡之心。何有打罵。
是故菩薩破於[常想]修[無常想]。以能修集[無常想]故成就忍心。成忍心故修菩提道。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雲何菩薩修集[苦想]。
菩薩摩诃薩作是觀察。若欲界眾生得大自在。饒財巨富如轉輪王尚有三苦。況復余人。三苦者。謂[復 變苦][生死苦][苦苦]。作是觀時。若使眾生有此三苦我不應瞋。我若瞋者雲何當能救彼眾生是三苦耶。我若瞋者則為增長眾生三苦。作是觀時。樂想滅苦想 生。以能修集苦想因緣故。修八正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雲何菩薩修[無我無我所想]。
菩薩谛觀。有諸外道說我是常。我若常者眾生無我。何以故。眾生者即是五陰。五陰無常。若無我者何有我所。是故[無我][無我所]。
菩薩復作是觀我者即是菩提之心。菩薩初發菩提心時。於眾生中得一子心。是名[我所]。若我於彼有瞋心者。雲何得名[有我][有我所]。我若增長瞋恚心者。不能度脫一切眾生。作是觀時。成就於忍增長[無我][無我所]心得[無我想]。以是因緣修八正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雲何[菩薩能忍眾生打罵等苦]。
菩薩爾時復作是觀。我於過去為五欲故備受眾苦。在家作務耕田種殖受種種苦。親近國主市買販易多受眾苦。我於爾時雖受如是種種大苦不得利益。若我今為度眾生故。受諸苦惱當得利益。我若當得大利益者。應受無量不可計苦。作是願時。菩薩則能堪忍眾苦。受苦者名一切苦。
一切苦者有八種。
一者[依苦]。二者[世法苦]。三者[威儀苦]。四者[攝法苦]。五者[乞食苦]。六者[精進苦]。七者[為利眾生苦]。八者[營事苦]。
[依苦]者名四依苦。若比丘受四依(冀掃衣、常乞食、樹下坐、腐爛藥)已。得出家受戒得名具足比丘。若得少衣少食臥具病藥。不生愁苦心無悔恨。以能修集壞苦心故。修八正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依苦。
[世法苦]者有九種。
一者[求不得苦]。二者[惡聲苦]。三者[現對惡法苦]。四者[苦苦]。五者[亡失苦]。六者[物盡苦]。七者[老苦]。八者[病苦]。九者[死苦]。是名[世法苦]。
菩薩受是九種苦時。不生愁惱心不悔恨。不廢無上菩提之心。以不悔故菩提增長。菩提增長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威儀苦]者名[身四威儀]。一者[行]。二者[住]。三者[坐]。四者[臥]。
菩薩若行若坐。晝夜常調惡業之心忍行坐苦。非時不臥非時不住。所住內外若床若地若草若葉。於是四處常念供養佛法僧寶。贊歎經法受持禁戒。持無上法廣為人說。正思惟義如法而住。分別法界修[捨摩他][毗婆捨那]。菩薩修集如是法時。設有諸苦堪樂忍受。是名[威儀苦]。
[攝法苦]者有七種
一者[身捨飾好]。二者[剃除須發]。三者[著割截衣]。四者[一切世事不得自在命屬於他]。五者[乞求活命]。六者[遠離生業少欲知足]。七者[捨離親族五欲之樂]。是名攝法苦。
[乞求苦]者。
供身之物衣服飲食房捨臥具病瘦醫藥。一切仰他不得不嫌得時知足。乃至盡壽。障受五欲伎樂戲笑忍如是苦是名[乞食苦]。
[精勤苦]者。
菩薩精勤供養三寶。受持讀誦菩薩藏經。書寫解說思惟其義晝夜不廢。勤加精進修集聖道。以精進故堪忍眾苦。是名[精進苦]。
[為利眾生苦]者。
如上利內外十一事中說。是名利眾生苦。
[營事苦]者。
熏缽縫衣染作浣濯。眾僧使役供給師長。若為供養塗掃佛塔。為善法故終不休息。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忍種種苦。是名營事苦。
[忍樂善法苦]者有八種忍。受三寶所有功德忍。佛菩薩不可思議忍。因忍。果忍。善方便忍。
佛菩薩性復有二忍。一者[究竟忍]。二者[淨智慧忍]。是名[法忍]。
雲何[菩薩難忍]。難忍有三種。
一者有無量眾生打罵菩薩菩薩能忍。
二者菩薩有自在力能打能罵忍受不報。
三者菩薩處在種族豪貴能忍卑下。
雲何[一切自忍]。
菩薩摩诃薩於怨親中非怨親中忍。下忍中忍上忍。是名[一切自忍]。
[善人忍]者。有五種知忍功德。
一者不著惡心瞋心。二者心難沮壞。三者心無愁惱。四者死時無悔。五者死已受天人樂。
菩薩觀忍有如是功德。教化眾生令行於忍。自所修忍亦得增長。贊歎忍辱。見行忍者恭敬尊重贊歎禮拜。是名[善人忍]。
[一切行忍]者。菩薩摩诃薩觀不忍者所有過惡。
雲何名惡果報。能得三惡道故。
畏惡道故應修行忍。憐愍故忍。為修慈故忍。為軟心故忍為愛眾生故忍。至心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忍。具足羼提波羅蜜故忍。為出家故忍。為受戒故忍。為具足 性故忍。為欲修集無量世忍故忍。為得忍性故忍。為得無愛無瞋故忍。為見法界故忍。為見眾生界故忍。一切時忍。一切國忍一切心忍。是名[一切行忍]。
[除忍]者。
若有貧窮之人數從菩薩乞索所須。復有惡人亦來從乞。復有破戒之人亦來從乞。破壞惡心修集忍心。為破苦故施以樂事。是名[除忍]。
[自利利他忍]者。
菩薩忍於饑渴寒熱風雨惡獸終不放逸。生死受苦憐愍眾生。菩薩摩诃薩得如是等忍。增長現在一切善法遠離煩惱。他世獲得無量善果。悉能調伏眾生惡心。惡心調故一切煩惱不得其便。現在安樂後獲善果。是名[自利利他忍]。
[寂靜忍]者。
菩薩若為諸惡眾生之所打罵。於彼終不生於惡心。不作怨想作善友想。若無如是諸惡人者。我之善法雲何增長。見有罵者軟語慰喻。修慈悲心能壞欲界所有煩惱。具足如是十忍菩薩。能修八正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瑜伽師地論
[忍辱四相]者。
1.謂諸菩薩修行忍辱能斷不忍。忍所對治。是名第一。
2.即此忍辱能作自己菩提資糧。亦即能作同事攝事成熟有情。是名第二。
3.由此忍辱濟[打-丁+犬]自他大怖畏事饒益自他。是名第三。
4.由是因緣能令菩薩於當來世。無多怨敵。無多離隔。無多憂苦。於現法中。臨命終時心無憂悔。身壞已後生於善趣天世界中。是名第四。
是名[忍辱威力四相]。
……………
雲何菩薩[忍波羅蜜多]。嗢拕南曰。
自性一切難 一切門善士
一切種遂求 二世樂清淨
如是九種相 是名略說忍
謂[九種相忍]。名為[菩薩忍波羅蜜多]。
一自性忍。二一切忍。三難行忍。四一切門忍。五善士忍。六一切種忍。七遂求忍。八此世他世樂忍。九清淨忍。
雲何[菩薩自性忍]。
謂諸菩薩或思擇力為所依止。或由自性堪忍怨害。遍於一切皆能堪忍。普於一切皆能堪忍。由無染心純悲愍故能有堪忍。當知此則略說菩薩忍之自性。
雲何[菩薩一切忍]。
當知此忍略有二種。一[依在家品忍]。二[依出家品忍]。
當知依此二種品忍各有三種。
一[耐他怨害忍]。二[安受眾苦忍]。三[法思勝解忍]。
雲何[菩薩耐他怨害忍]。
謂諸菩薩猛利無間種種長時。從他怨害所生眾苦現在前時。應如是學。如此是
我自業過耳。由我先世自造種種不淨業故。今受如是種種苦果。我今於此無義利苦若不忍者。復為當來大苦因處。我若於此大苦因法隨順轉者。便為於己自作非愛。 便為於己自生結縛。便為於己自興怨害。非是於他。又自他身所有諸行。一切皆用性苦為體。彼無知故。於我身中性苦體上更增其苦。我既有知何宜於彼性苦體上重 加其苦。又諸聲聞多分唯修自義利行。尚不應起能生自他眾苦不忍。何況我今正為勤修他義利行而生不忍。
菩薩如是正思擇已勤修[五想]。於怨親中劣等勝品有樂有苦具德具失諸有情所。能忍一切怨害之苦。
雲何五想。一[宿生親善想]。二[隨順唯法想]。三[無常想]。四[苦想]。五[攝受想]。
雲何菩薩於有怨害諸有情所。修習[宿生親善之想]。
謂諸菩薩應如是學。非易可得少分有情經歷長世。昔余生中未曾為我若父若母兄弟姊妹親教軌范尊似尊等。如是如理正思惟故。於有怨害諸有情所。捨怨憎想住親善想。依親善想於諸怨害悉能堪忍。
雲何菩薩於有怨害諸有情所。修習[隨順唯法之想]。
謂諸菩薩應如是學。依托眾緣唯行唯法。此中都無我及有情命者生者。是其能罵能瞋能打能弄能诃。或是所罵所瞋所打所弄所诃。如是如理正思惟故。於有怨害諸有情所。捨有情想住唯法想。依唯法想於諸怨害悉能堪忍。
雲何菩薩於有怨害諸有情所。修[無常想]。
謂諸菩薩應如是學。諸有有情若生若長。一切無常皆是死法。極報怨者謂斷彼命。是諸有情命念念斷。智者何緣復欲更斷如是生死性無常法。諸有情上其有智者。尚 不應起有染濁心。況當以手塊杖加害。何況一切永斷其命。如是如理正思惟故。捨常堅想安住無常不堅固想。依無常想於諸怨害悉能堪忍。
雲何菩薩於有怨害諸有情所。修習[苦想]。
謂諸菩薩應如是觀。若諸有情大興盛者。尚為三苦常所隨逐。所謂行苦壞苦苦苦。況諸有情住衰損者。如是觀已應如是學。我今於此苦常隨逐諸有情所。應勤方便令離眾苦。不應於彼重加其苦。如是如理正思惟故。斷滅樂想生起苦想。依此苦想於諸怨害悉能堪忍。
雲何菩薩於有怨害諸有情所。修[攝受想]。
謂諸菩薩應如是學。我為一切有情之類發菩提心。攝受一切有情之類皆為親眷。我應為彼作諸義利。我今不應本於有情欲作義利而當於彼不忍怨害作非義利。如是如理正思惟故。於有怨害諸有情所。滅除他想住攝受想。依攝受想於諸怨害悉能堪忍。
雲何名[忍]。
自無憤勃不報他怨。亦不隨眠流注恆續故名為[忍]。是名[菩薩耐他怨害忍]
雲何[菩薩安受眾苦忍]。
謂諸菩薩應如是學。我從昔來依欲行轉。常求諸欲故。意思擇為諸苦因。追求種種苦性諸欲。於追求時忍受無量猛利大苦。所謂種種殉利務農勤王等事。如是追求無 義苦時。令我具受種種大苦。皆由無智思擇過失。我今為求能引安樂最勝善品。尚應思擇忍受百千俱胝大苦。況少小苦而不忍受。如是如理正思惟故。為求菩提悉能 忍受一切事苦。
雲何名為[一切事苦]。
當知此苦略有八種。
一[依止處苦]。二[世法處苦]。三[威儀處苦]。四[攝法處苦]。五[乞行處苦]。六[勤劬處苦]。七[利他處苦]。八[所作處苦]。
[依止處苦]者。依謂四依。由依此故於善說法毗奈耶中。出家受具成苾刍分。所謂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菩薩於此若得麁弊尠少稽留輕蔑不敬。不生憂悒。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如是名為[菩薩忍受依止處苦]。
[世法處苦]者。當知世法略有九種。
一衰。二毀。三譏。四苦。五壞法壞。六盡法盡。七老法老。八病法病。九死法死。如是世法若總若別。會遇現前能生眾苦。此即名為世法處苦。菩薩觸對如是眾苦思擇忍受。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如是名為[菩薩忍受世法處苦]。
[威儀處苦]者。當知即是行住坐臥四種威儀。菩薩於中若行若坐。晝夜恆時從諸障法淨修其心。終不非時脅著床座草敷葉敷。菩薩於此疲所生苦悉能忍受。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如是名為[菩薩忍受威儀處苦]。
[攝法處苦]者。當知攝法略有七種。
一供事三寶。二供事尊長。三咨受正法。四既咨受已廣為他說。五以大音聲吟詠贊誦。六獨處空閒無倒思惟稱量觀察。七修習瑜伽作意所攝若止若觀。菩薩於此七種攝法。勇猛劬勞所生眾苦。悉能忍受。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如是名為[菩薩忍受攝法處苦]。
[乞行處苦]者。當知此苦略有七種。
一者自誓毀形剃須發等。棄捨世俗諸相好故。
二者自誓毀色。受持改變壞色衣故。
三者進止雲為皆不縱任游涉世間。一切行住自兢攝故。
四者依他活命捨商農等世間事業。從他所得而存濟故。
五者盡壽從他求衣服等。於所獲得非法珍財久所貯積。不受用故。
六者盡壽遮止人間諸欲。離非梵行YIN欲法故。
七者盡壽遮止人間嬉戲。捨離觀聽歌舞笑戲倡伎等故。及離與己親友同齡笑戲歡
娛攜從等故。
如是等類。因乞求行所有艱辛所生眾苦。菩薩一切皆能忍受。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如是名為[菩薩忍受乞行處苦]。
[勤劬處苦]者。謂諸菩薩勤修善品劬勞因緣。發生種種身心疲惱。悉能忍受。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如是名為[菩薩忍受勤劬處苦]。
[利他處苦]者。謂諸菩薩修十一種利有情業。如前應知。由彼所生種種憂苦。菩薩一切皆能忍受。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如是名為[菩薩忍受利他處苦]。
[所作處苦]者。謂諸菩薩或是出家。便有營為衣缽等業。或是在家便有無倒商估營農仕王等業。由此發生種種勤苦。菩薩一切皆能忍受。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如是名為[菩薩忍受所作處苦]。
又諸菩薩雖觸眾苦。而於無上正等菩提。未正勤修能正勤修。已正勤修。能無退轉常勤修習。無變異意無雜染心。是名[菩薩安受眾苦忍]。
雲何[菩薩法思勝解忍]。
謂諸菩薩於一切法。能正思擇。由善觀察勝覺慧故。能於八種生勝解處善安勝解。
雲何[八種生勝解處]。
一三寶功德處。二真實義處。三諸佛菩薩大神力處。四因處。五果處。六應得義處。七自於彼義得方便處。八一切所知所應行處。
又此勝解由二因緣。於彼諸處能善安立。一[長時串習]故。二[證善淨智]故。是名菩薩法思勝解忍。
如是菩薩依此二品一切忍故。當知廣開難行忍等諸相差別。
雲何[菩薩難行忍]。當知此忍略有三種。
謂諸菩薩能於羸劣諸有情所。忍彼所作不饒益事。是名[第一難行忍]。
若諸菩薩居尊貴位。於自臣隸不饒益事。堪能忍受。是名[第二難行忍]。
若諸菩薩於其種姓卑賤有情所作增上不饒益事。堪能忍受。是名[第三難行忍]。
雲何[菩薩一切門忍]。當知此忍略有四種。
謂諸菩薩[於親所作不饒益事]。 [於怨所作不饒益事]。 [於中所作不饒益事]。悉能堪忍。及[於彼三劣等勝品不饒益事]。皆能忍受。
雲何[菩薩善士忍]。當知此忍略有五種。
謂諸菩薩先於其忍見諸勝利。謂能堪忍補特伽羅。於當來世無多怨敵無多乖離有多喜樂。臨終無悔。於身壞後。當生善趣天世界中。見勝利已。自能堪忍勸他行忍贊忍功德。見能行忍補特伽羅慰意慶喜。
雲何[菩薩一切種忍]。當知此忍六種七種。總十三種。
雲何六種。
謂諸菩薩了知不忍非愛異熟。由怖畏故勤修行忍。於諸有情有哀憐心有悲愍心有親愛心。由親善故勤修行忍。於其無上正等菩提猛利欲樂。為圓滿忍波羅蜜多。由是 因緣勤修行忍。如世尊說。夫出家者具忍辱力。由是因緣不應出家受具足戒而行不忍。由法受故勤修行忍。種姓具足先串習忍。於今現在安住自性故能修忍。知一切 法遠離有情。唯見諸法無戲論性。谛察法故能修行忍。
雲何七種。謂於一切不饒益忍。從一切忍。一切處忍。謂於屏處及大眾前皆能修忍。一切時忍。謂晝初分若晝中分若晝後分。若夜若日若去來今。若病不病若臥若起。常能修忍。由身行忍不捶打故。由語行忍不出一切非愛言故。由意行忍不憤發故。不持污濁惡意樂故。
雲何[菩薩遂求忍]。當知此忍略有八種。
謂諸菩薩於諸有苦來求索者惡逼能忍。於極凶暴上品惡業諸有情所。依法大悲不損惱忍。於諸出家犯戒者所。依法大悲不損惱忍。
復有[五種耐勤苦忍]。
謂能堪耐除遣有苦有情眾苦所有勤苦。又能堪耐求法勤苦。又能堪耐法隨法行所有勤苦。又能堪耐即於彼法廣為他說所有勤苦。又能堪耐於諸有情所為所作正與助伴所有勤苦。
如是[八種名遂求忍]。
若於有情有損惱者。由忍故離若於有情是所求者。由忍故與。是故說此名[遂求忍]。
雲何[菩薩此世他世樂忍]。當知此忍略有九種。
謂諸菩薩住不放逸。於諸善法悉能堪忍。於諸寒熱悉能堪忍。於諸饑渴悉能堪忍。於蚊虻觸悉能堪忍。於諸風日悉能堪忍。於蛇蠍觸悉能堪忍。於諸劬勞所生種種若 身若心疲惓憂惱悉能堪忍。於墮生死生老病死等苦有情現前。哀愍而修行忍。如是菩薩修行忍故。能令自身於現法中得安樂住。不為一切惡不善法之所陵雜。能引後 世安樂因緣。亦能令他修行種種現法後法安樂正行。是名此世他世樂忍。
雲何[菩薩清淨忍]。當知此忍略有十種。
謂諸菩薩遇他所作不饒益事損惱違越。終不返報。亦不意憤亦無怨嫌意。樂相續恆常現前。欲作饒益先後無異。非一益己捨而不益。於有怨者自往悔謝。終不令他生 疲厭已然後受謝。恐其疲厭才謝便受。於不堪忍。成就增上猛利慚愧。依於堪忍於大師所。成就增上猛利愛敬。依不損惱諸有情故。於諸有情成就猛利哀愍愛樂。一 切不忍並助伴法皆得斷故。離欲界欲。由此十相。
當知菩薩所修行忍清淨無垢當知此中初自性忍。廣說乃至後清淨忍。如是能生廣
博無量大菩提果。忍為依止。是諸菩薩能圓滿忍波羅蜜多。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
雲何[忍辱]。
謂由三種行相應知。一[不忿怒]。二[不報怨]。三[不懷惡]。
若別分別乃有十種。
一[已受怨害忍]。二[現前怨害忍]。三[慮恐怨害忍]。四[饒益怨憎忍]。五[損害親友忍]。六[一切怨害忍]。七[一切因怨害忍]。八[受教怨害忍]。九[擇力怨害忍]。十[自性怨害忍]。如是一切總說名為[耐違害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