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台宗會義卷四之一
古吳後學蕅益智旭述
釋化城喻品竟。次釋五百弟子受記品。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此品具記千二百。而但標五百者。五百得記名同。五百口陳領解故也。
(己)因緣說周中。二授下根記二。初此品。授千二百記。二學無學品。授二千人記。
(庚)初中二。初授滿慈子。二授千二百人。
(辛)初又二。初序默領解。二如來述記。
(壬)初又二。初敘其得解歡喜。二敘其默念領解。
(癸)今初
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從佛聞是智慧方便隨宜說法。又聞授諸大弟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復聞宿世因緣之事。復聞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得未曾有。心淨踴躍。即從座起。到於佛前。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瞻仰尊顏。目不暫捨。
先敘得解之由有四。一者。聞法譬二周開三顯一。智慧。是領二處顯實。方便隨宜。是領二處開權也。二者。聞授捨利弗等五人記。諸大弟子。即領開權。授菩提記。即領顯實也。三者。復聞宿世因緣。先教無上道。今還說法華。是顯實。常與師俱生。漸教以佛道。是開權也。四者。復聞大自在神通力。觀彼久遠。猶若今日。權立化城。如彼導師。亦各具權實二義也。次敘內解歡喜。得未曾有者。從昔未聞開顯。而今始得聞也。心淨者。除涅槃愛。破無明惑也。踴躍者。開佛知見。大樂歡喜也。後敘外形恭敬。如文。若約本跡。則是慶諸實行耳。觀心如前說。
(癸)二敘其默念領解
而作是念。世尊甚奇特。所為希有。隨順世間若干種性。以方便知見而為說法。拔出眾生處處貪著。我等 於佛功德。言不能宣。唯佛世尊。能知我等深心本願。
文有二意。初明默念領解。次唯佛世尊下。明默求發跡請記。問。前二周得悟。皆發言領解。此何默念。答。前為下根未悟。事須彰言勸動。今下根已悟。無所勸動。故默念也。(世界)又上來但領解。不求發跡。言則不嫌。今亦解亦發。亦解故念。避物譏嫌故默。默念允宜也。(對治)又默念領解。是大領解。如淨名默然。是真入不二法門也。(為人)又權實不可思議。非言非念。而言而念。非言而言。故前來口陳領解。非念而念。故今則默念領解也。(第一義)問。前來何意不求發跡。答。為下根未悟故。今下根已解。權化事足。若下根發跡。則知中上亦權。若約上中先發。則於下根不便也。世尊甚奇特。所為希有。領實智也。隨順世間若干種性而為說法。領權智也。此領方便中開顯意也。拔出眾生處處貪著。領火宅中開顯意也。我等於佛功德言不能宣。領藥草中如來復有無量功德等也。求發跡中言我等者。通念請發諸人跡也。深心者。三世助佛宣化之本懷也。本願者。本求無上大菩提也。從深心故須發跡。從本願故須授記。初敘默領解竟。
(壬)二如來述記二。初長文。二偈頌。
(癸)初中二。初述本跡。二與授記。
(子)初又三。初就釋迦世行因發跡。二約過去世顯其本行。三約三世佛所修因。
(丑)今初
爾時佛告諸比丘。汝等見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不。我常稱其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亦常歎其種種功德。精勤護持助宣我法。能於四眾示教利喜。具足解釋佛之正法。而大饒益同梵行者。自捨如來。無能盡其言論之辯。
標言汝等不者有二意。一見其跡為小不。二見其本功德不。眾人但見跡為聲聞。而不能知本是菩薩。故雲見不也。我常稱其下。是標其跡。跡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若非法身妙本。無以垂於第一勝跡。此舉跡以顯本也。亦常歎其下。是標其本。本地福慧萬行莊嚴。故雲種種。本地旣有種種功德。何但跡為二乘。此舉本以明跡也。精勤護持下。是釋本跡。助宣我法。即是跡中助宣半滿之法也。跡在三藏。悟四真谛。是護持助宣酪法。跡在方等。示受彈诃。是護持助宣生酥法。跡領般若。轉教菩薩。是護持助宣熟酥法。跡在法華。三周得悟。是護持 助宣醍醐法。具足權實功德。而跡起五味。助佛調熟實行眾生。故雲亦常歎其種種功德也。能於四眾示教利喜。是述其跡中助宣半字法門。具足解釋佛之正法。是述其跡中助宣滿字法門。而大饒益同梵行者。是助佛饒益半滿弟子。自捨如來者。謂降妙覺已下。皆無能知。此即述其本地功德也。
(丑)二約過去世顯其本行
汝等勿謂富樓那但能護持助宣我法。亦於過去九十億諸佛所。護持助宣佛之正法。於彼說法人中。亦最第一。又於諸佛所說空法。明了通達。得四無礙智。常能審谛清淨說法。無有疑惑。具足菩薩神通之力。隨其壽命。常修梵行。彼佛世人。鹹皆謂之實是聲聞。而富樓那。以斯方便。饒益無量百千眾生。又化無量阿僧祇人。令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淨佛土故。常作佛事。教化眾生。
顯本有二。一遠本。二近本。遠本冥邈。為信良難。故略而不述。但舉九十億近本。有宿命智。能知近本。故舉近以證遠。就九十億文。具明助佛宣揚權實之教。調伏眾生。護持助宣佛之正法。即總明權實皆正法也。又於空法明了等。即別明助宣為實施 權。了知析空即空第一義空建立差別。用擬阿含方等般若三味也。彼佛世人鹹皆謂之實是聲聞者。於時旣未發跡。但謂三藏實證。方等被诃。般若被加令說。不知是大菩薩也。又化無量令立菩提。即別明助宣開權顯實。同今法華醍醐味也。然於過去佛所。豈不亦助單半單滿等法。但由今佛出五濁世。宜引施開廢會等化。是故皆從同類以說。例如光照東方。文殊敘古。豈無余途。引同類耳。又單半單滿。為化不難。施開廢會。方盡如來應病與藥之妙。
(丑)三約三世佛所修因
諸比丘。富樓那亦於七佛說法人中而得第一。今於我所說法人中亦為第一。於賢劫中當來諸佛說法人中亦復第一。而皆護持助宣佛法。亦於未來護持助宣無量無邊諸佛之法。教化饒益無量眾生。令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淨佛土故。常勤精進教化眾生。
亦例前助宣半滿五味。利益大小也。初述本跡竟。
(子)二與授記五。初明因圓果滿。二明國土廣淨。三明劫國名字。四明佛壽法住。五明滅後供養捨利。
(丑)今初
漸漸具足菩薩之道。過無量阿僧祇劫。當於此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曰法明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初一句。牒前明因圓。過無量下。明果滿也。
(丑)二明國土廣淨又五。初明國大嚴淨。二明純是善道。三明人天福慧具足。四明菩薩聲聞眾數甚多。五總結莊嚴。
(寅)今初
其佛以恆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土。七寶為地。地平如掌。無有山陵溪澗溝壑。七寶台觀。充滿其中。諸天宮殿。近處虛空。人天交接。兩得相見。
地平如掌者。或雲。海底有石名掌。此石無有一微塵許不平。或雲。賢劫經正明如佛手掌。非引人掌也。
(寅)二明純是善道
無諸惡道。亦無女人。一切眾生。皆以化生。無有YIN欲。
有女人而無惡道。如阿閦佛國。雖有女人而無女事也。今惡道女人俱無。則如阿彌陀國。清淨最為第一。
(寅)三明人天福慧具足
得大神通。身出光明。飛行自在。志念堅固。精進智慧。普皆金色。三十二相。而自莊嚴。其國眾生。常以二食。一者法喜食。二者禅悅食。
聞法歡喜以資慧命。名法喜食。入禅適悅以持法身。名禅悅食。不須分段飲食也。
(寅)四明菩薩聲聞眾數甚多
有無量阿僧祇千萬億那由他諸菩薩眾。得大神通。四無礙智。善能教化眾生之類。其聲聞眾。算數校計所不能知。皆得具足六通三明及八解脫。
(寅)五總結莊嚴
其佛國土。有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成就。
二明國土廣淨竟。
(丑)三明劫國名字
劫名寶明。國名善淨。
(丑)四明佛壽法住
其佛壽命。無量阿僧祇劫。法住甚久。
(丑)五明滅後供養捨利
佛滅度後。起七寶塔徧滿其國。
二如來述記中長文竟。
(癸)二偈頌二。初頌發跡。二頌授記。
(子)初中二。初總發諸聲聞跡。二頌發富樓那跡。
(丑)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諸比丘谛聽。佛子所行道。善學方便故。不可得思議。知眾樂小法。而畏於大智。是故諸菩薩。作聲聞緣覺。以無數方便。化諸眾生類。自說是聲聞。去佛道甚遠。度脫無量眾。皆悉得成就。雖小欲懈怠。漸當令作佛。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少欲厭生死。實自淨佛土。示眾有三毒。又現邪見相。我弟子如是。方便度眾生。若我具足說。種種化現事。眾生聞是者。心則懷疑惑。
小欲。謂志樂小乘。懈怠。謂不求大乘也。示眾有三毒等者。非但示為聲聞。亦作三毒凡夫及邪見外道也。又如身子示嗔。難陀示貪。調達示癡等。
(丑)二頌發富樓那跡
今此富樓那。於昔千億佛。勤修所行道。宣護諸佛法。為求無上慧。而於諸佛所。現居弟子上。多聞有智慧。所說無所畏。能令眾歡喜。未曾有疲倦。而以助佛事。已度大神通。具四無礙智。知諸根利鈍。常說清淨法。演暢如是義。教諸千億眾。令住大乘法。而自淨佛土。未來亦供養。無量無數佛。護助宣正法。亦自淨佛土。 常以諸方便。說法無所畏。度不可計眾。成就一切智。
先五偈。頌約過去顯本。後二偈。頌約未來佛所行因。略不頌現佛及七佛也。初頌發跡竟。
(子)二頌授記三。初頌因圓果滿。二超頌國劫名字。三頌國土廣淨。略不頌佛壽法住及滅後起塔也。
(丑)今初
供養諸如來。護持法寶藏。其後得成佛。號名曰法明。
(丑)二超頌國劫名字
其國名善淨。七寶所合成。劫名為寶明。
(丑)三頌國土廣淨
菩薩眾甚多。其數無量億。皆度大神通。威德力具足。充滿其國土。聲聞亦無數。三明八解脫。得四無礙智。以是等為僧。其國諸眾生。YIN欲皆已斷。純一變化生。具相莊嚴身。法喜禅悅食。更無余食想。無有諸女人。亦無諸惡道。富樓那比丘。功德悉成滿。當得斯淨土。賢聖眾甚多。如是無量事。我今但略說。
初授滿慈子記竟。
(辛)二授千二百人記三。初念請。二與記。三領解。
(壬)今初
爾時千二百阿羅漢心自在者作是念。我等歡喜。得 未曾有。若世尊各見授記如余大弟子者。不亦快乎。
(壬)二與記二。初長文。二偈頌。
(癸)初中三。初總記千二百。二別記憍陳如。三別記五百。
(子)今初
佛知此等心之所念。告摩诃迦葉。是千二百阿羅漢。我今當現前次第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子)二別記憍陳如
於此眾中。我大弟子憍陳如比丘。當供養六萬二千億佛。然後得成為佛。號曰普明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陳如最初得度。為僧上座。故別授記。
(子)三別記五百
其五百阿羅漢。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迦留陀夷。優陀夷。阿[少/兔]樓陀。離婆多。劫賓那。薄拘羅。周陀。莎伽陀等。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盡同一號。名曰普明。
迦留陀夷。此雲黑光。佛成道後。父王遣令請佛。佛命出家者也。據寶積經。則善來得道。以神通力。轉化父王。據阿含毗尼。則是六群比丘之一。雖出家後。仍犯多過。年七十余。方得調伏。證阿羅漢。勸化第一。所化夫婦俱見谛者。足一千家。故知大小兩 機。所見各別如此。何但佛之身密。不可思議。即諸大弟子身密。亦皆不可思議也。優陀夷。亦雲優波離。亦雲邬波離。梵音輕重耳。持律第一。周陀。此雲大路。證阿羅漢。能持三藏。作大法師。即是兄名。莎伽陀。此雲小路。亦雲繼道。即是弟名。其兄授以一句伽陀。一百日中不能成誦。兄逐出房。佛親授以我拂塵我除垢六字。猶復得前遺後。得後遺前。教以調息。方證聖果。具大神力。降毒火龍。此四尊者前列眾中未有名字。故今釋出。又列眾中有憍梵波提。畢陵伽婆蹉。摩诃拘絺羅。難陀。孫陀羅難陀。凡五人不見別授。或是梵文未來。或總攝在五百人及千二百人中。長文竟。
(癸)二偈頌二。初頌記陳如及五百。二頌總授一切聲聞記。
(子)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憍陳如比丘。當見無量佛。過阿僧祇劫。乃成等正覺。常放大光明。具足諸神通。名聞徧十方。一切之所敬。常說無上道。故號為普明。其國土清淨。菩薩皆勇猛。鹹升妙樓閣。游諸十方國。以無上供具。奉獻於諸佛。作是供養已。心懷大歡喜。須臾還本國。有如是神力。 佛壽六萬劫。正法住倍壽。像法復倍是。法滅天人憂。其五百比丘。次第當作佛。同號曰普明。轉次而授記。我滅度之後。某甲當作佛。其所化世間。亦如我今日。國土之嚴淨。及諸神通力。菩薩聲聞眾。正法及像法。壽命劫多少。皆如上所說。
長文略。偈頌廣。先頌授陳如中。初二句明行因。次二偈明得果。次二偈半明國淨。次一句明佛壽。次二句明正像。次法滅天人憂句。結上起下。次三偈半。頌授五百記也。
(子)二頌總授一切聲聞記
迦葉汝已知。五百自在者。余諸聲聞眾。亦當復如是。其不在此會。汝當為宣說。
余諸聲聞。指千二百人中。已授五百。余七百人。幷總指一切聲聞也。其不在此會者。無論在與不在。得記是同也。授千二百記中。二與記竟。
(壬)三領解二。初長文。二偈頌。
(癸)初中二。初經家敘喜。二自陳領解。
(子)今初
爾時五百阿羅漢。於佛前得受記已。歡喜踴躍。即從座起。到於佛前。頭面禮足。悔過自責。
歡喜踴躍。是慶今得解。悔過自責。是愧昔不解也。
(子)二自陳領解二。初法說。二譬說。
(丑)今初
世尊。我等常作是念。自謂已得究竟滅度。今乃知之如無智者。所以者何。我等應得如來智慧。而便自以小智為足。
自謂已得究竟滅度。是悔責昔迷。今乃知之如無智者。是慶今始悟。方知從前小智。竟同無智。亦自責根鈍。不能早悟也。所以者何下。釋成無智之意。今日乃知應得如來大智。而向日便以小智為足。封小失大。豈非竟同無智乎。
(丑)二譬說二。初立譬。二法合。
(寅)初中二。初醉酒譬。譬自謂滅度。小智為足。二親友覺悟譬。譬今乃知之。應得如來智慧。
(卯)初又二。初系珠譬。領上王子結緣。二醉臥不覺譬。領上中間退大。二起已游行譬。領上接之以小。
(辰)今初
世尊。譬如有人。至親友家。醉酒而臥。是時親友。官事當行。以無價寶珠系其衣裡。與之而去。
有人。即五百自譬也。親友。譬昔日第十六王子也。家。譬大乘教為家也。醉酒而臥。譬無明從未醒也。醉有二義。一重醉。都不覺知。譬一句一偈結緣。未曾登品。二輕醉。微覺尋忘。亦名不覺。譬薄有聞慧。 在五品初。未入似位也。官事當行。譬王子余處機興。逗緣往應也。宏法化他。非是私務。故雲官事。無價寶珠。譬一乘實相真如智寶也。系其衣裡者。衣譬彼時慚愧忍辱及信樂心。由聞法時微生信樂。得成了因智願種子也。
(辰)二醉臥不覺譬
其人醉臥。都不覺知。
此譬無明心重。尋復不憶。領中間懈退。不受大法。
(辰)三起已游行譬
起已游行。到於他國。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艱難。若少有所得。便以為足。
起已游行。譬善根欲發。厭苦求樂也。到於他國。譬無明覆解。不知還向大乘本國也。衣食。譬正助二道也。求索艱難。譬未入正法時。空無證獲也。得少為足。譬秉權教修行。得小乘果。正領中間以小接也。初醉酒譬竟。
(卯)二親友覺悟譬。領上以是本因緣。今說法華經。等賜諸子白牛大車也。文亦為三。初诃責。二示珠。三勸貿。
(辰)今初
於後親友會遇見之。而作是言。咄哉丈夫。何為衣食。乃至如是。
會遇見之。譬大乘機發也。咄哉诃責。譬動執生疑也。三周中皆有此意。法說中雲我令脫苦縛等。譬說中雲我先不言皆為三菩提耶。因緣中雲宿世因緣我今當說。皆诃責之辭也。
(辰)二示珠
我昔欲令汝得安樂五欲自恣。於某年日月。以無價寶珠系汝衣裡。今故現在。而汝不知。勤苦憂惱以求自活。甚為癡也。
安樂。譬無上大涅槃也。五欲自恣。譬大乘稱性真實受用。如所雲實報勝妙五塵。能令迦葉起舞者是也。某年日月。譬大通佛覆講法華時也。今故現在。譬正顯實。法說中廣明五佛。譬說中等賜大車。因緣中還為說大。皆示珠之義也。
(辰)三勸貿
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須。常可如意。無所乏短。
珠雖價直無量。仍須貿易。方有濟用。譬了因內解。雖復究竟。必以種易現。以昔一解一切解而貿一行一切行。珠體不竭。貿亦無窮。故須更聽更修。方顯寶之功用。如華嚴。中得摩尼珠。十種瑩治。方能 雨寶。解行相稱。方堪佛記。從是以後。則具有寂滅忍衣。首楞嚴食。自行化他無量眾寶。無功用位。彼此不窮。故雲常可如意。無所乏短也。法說中身子得記。譬說中四人得記。因緣中千二二千得記。皆即勸貿之義。初立譬竟。
(寅)二法合二。初合醉酒。二合覺悟。
(卯)初中三。初合系珠。二合醉臥不知。三合起已游行得少為足。
(辰)今初
佛亦如是。為菩薩時。教化我等。令發一切智心。
(辰)二合醉臥不知
而尋廢忘。不知不覺。
(辰)三合起已游行得少為足
旣得阿羅漢道。自謂滅度。資生艱難。得少為足。
由三界內資生艱難。故於小果自謂為足也。然無大乘功德法財。則亦仍是資生艱難。初合醉酒譬竟。
(卯)二合親友覺悟譬三。初合诃責。二合示珠。三合勸貿。
(辰)今初
一切智願。猶在不失。今者世尊覺悟我等。作如是言。諸比丘。汝等所得。非究竟滅。
(辰)二合示珠
我久令汝等種佛善根。以方便故。示涅槃相。而汝謂為實得滅度。
(辰)三合勸貿
世尊。我今乃知實是菩薩。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以是因緣。甚大歡喜。得未曾有。
三領解中。初長文竟。
(癸)二偈頌二。初頌內心得解。二頌自陳領解。
(子)今初
爾時阿若憍陳如等。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我等聞無上。安隱授記聲。歡喜未曾有。禮無量智佛。今於世尊前。自悔諸過咎。
初一偈。頌歡喜得解。次半偈。頌悔過自責也。
(子)二頌自陳領解二。初頌法說。二頌譬說。
(丑)今初
於無量佛寶。得少涅槃分。如無智愚人。便自以為足。
(丑)二頌譬說二。初頌立譬。二頌法合。
(寅)初中二。初頌醉酒譬。二頌親友覺悟譬。
(卯)今初
譬如貧窮人。往至親友家。其家甚大富。具設諸肴膳。以無價寶珠。系著內衣裡。默與而捨去。時臥不覺知。 是人旣已起。游行詣他國。求衣食自濟。資生甚艱難。得少便為足。更不願好者。不覺內衣裡。有無價寶珠。
初七句。頌系珠譬。第八一句。頌醉臥不覺譬。後二偈。頌起已游行譬也。凡夫未有修德。名貧窮人。諸佛菩薩。與諸眾生同一心性。名為親友。具足權實種種功德。名為大富。諸方便教。名為肴膳。一乘圓頓教理。名為寶珠。慚愧忍辱。名為外衣。信樂之心。名為內衣。初結緣時。具足二衣。退大墮惡。則無外衣。若約現無信樂。乃似內衣亦無。而種子仍在。但是衣弊。非全無也。余如文。
(卯)二頌親友覺悟譬
與珠之親友。後見此貧人。苦切責之已。示以所系珠。貧人見此珠。其心大歡喜。富有諸財物。五欲而自恣。
初頌立譬竟。
(寅)二頌法合二。初頌合醉酒。二頌合覺悟。
(卯)今初
我等亦如是。世尊於長夜。常愍見教化。令種無上願。我等無智故。不覺亦不知。得少涅槃分。自足不求余。
初一偈。頌合系珠。次半偈。頌合醉臥不知。後半偈。頌合起已游行。得少為足也。
(卯)二頌合覺悟
今佛覺悟我。言非實滅度。得佛無上慧。爾乃為真滅。我今從佛聞。授記莊嚴事。及轉次授決。身心徧歡喜。
初半偈。頌合诃責。次半偈。頌合示珠。後一偈。頌合勸貿也。初授千二百記竟。
釋五百弟子受記品竟。次釋授學無學人記品。
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研真斷惑。慕求勝見名之為學。即三果四向真無漏慧也。真窮惑盡。勝見已極。無所復學。名為無學。即阿羅漢果也。(學無學別。即世界。研真。即為人。斷惑。即對治。真窮惑盡。即第一義。)約教者。析法研真名學。惑盡真窮名無學。三藏意也。體法研真名學。無真無惑名無學。通意也。自淺之深名學。通別惑盡。權實理窮名無學。別意也。研如來藏。有學無學。法性實相。非學非無學。而學而無學。圓意也。是二千人。或是學。或是無學。同是一流。一時受記。同一名號。故別為一品也。本跡者。阿難跡為學人。羅睺羅跡為無學。而本地不可思議。以例余二千人。亦應各有本跡。觀心者名字乃至分證四位。名為學。究竟一位。名無學。理即一位。非學非無學。又六即通皆非學非無學。分證已去。而 學而無學。又可理即學無學。乃至究竟學無學。
(庚)授下根記中。二授二千人記二。初請記。二授記。
(辛)初中二。初二人請。次二千人請。
(壬)初又二。初默念請。二發言請。
(癸)今初
爾時阿難羅睺羅而作是念。我等每自思惟。設得授記。不亦快乎。
(癸)二發言請又二。初引例。二引望。
(子)今初
即從座起。到於佛前。頭面禮足。俱白佛言。世尊。我等於此。亦應有分。唯有如來。我等所歸。
(子)二引望
又我等為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見知識。阿難常為侍者。護持法藏。羅睺羅是佛之子。若佛見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者。我願旣滿。眾望亦足。
准前列眾。二人皆在多知識中。今與學無學二千人同受記者。為引實故。四悉檀故。初二人請竟。
(壬)次二千人請
爾時學無學聲聞弟子二千人。皆從座起。偏袒右肩。到於佛前。一心合掌。瞻仰世尊。如阿難羅睺羅所願。住立一面。
但有引例一意。而無引望。故但默念請。不發言也。初請記竟。
(辛)二授記二。初記二人。次記二千人。
(壬)初中二。初記阿難。二記羅睺羅。
(癸)初又五。初長文。二重頌。三新發意者生疑。四如來釋疑。五阿難述歎。
(子)今初
爾時佛告阿難。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山海慧自在通王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初明得果)當供養六十二億諸佛。護持法藏。然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二明行因)教化二十千萬億恆河沙諸菩薩等。令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三明說法度人)國名常立勝幡。其土清淨。琉璃為地。劫名妙音徧滿。(四明國劫名字)其佛壽命。無量千萬億阿僧祇劫。若人於千萬億無量阿僧祇劫中算數校計。不能得知。(五明佛壽)正法住世。倍於壽命。像法住世。復倍正法。(六明法住)阿難。是山海慧自在通王佛。為十方無量千萬億恆河沙等諸佛如來所共贊歎。稱其功德。(七明諸佛稱贊)
(子)二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今僧中說。阿難持法者。當供養諸佛。然後成正覺。 號曰山海慧。自在通王佛。其國土清淨。名常立勝幡。教化諸菩薩。其數如恆沙。佛有大威德。名聞滿十方。壽命無有量。以愍眾生故。正法住倍壽。像法復倍是。如恆河沙等。無數諸眾生。於此佛法中。種佛道因緣。
(子)三新發意者生疑
爾時會中新發意菩薩八千人。鹹作是念。我等尚不聞諸大菩薩得如是記。有何因緣。而諸聲聞得如是決。
(子)四如來釋疑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而告之曰。諸善男子。我與阿難等。於空王佛所。同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難常樂多聞。我常勤精進。是故我已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阿難護持我法。亦護將來諸佛法藏。教化成就諸菩薩眾。其本願如是。故獲斯記。
(子)五阿難述歎
阿難面於佛前自聞授記。及國土莊嚴。所願具足。心大歡喜。得未曾有。即時憶念過去無量千萬億諸佛法藏。通達無礙。如今所聞。亦識本願。爾時阿難而說偈言。世尊甚希有。令我念過去。無量諸佛法。如今日所聞。我今無復疑。安住於佛道。方便為侍者。護持諸佛法。
初記阿難竟。
(癸)二記羅睺羅二。初長文。二重頌。
(子)今初
爾時佛告羅睺羅。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蹈七寶華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當供養十世界微塵等數諸佛如來。常為諸佛而作長子。猶如今也。是蹈七寶華佛。國土莊嚴。壽命劫數。所化弟子。正法像法。亦如山海慧自在通王如來無異。亦為此佛而作長子。過是已後。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子)二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我為太子時。羅睺為長子。我今成佛道。受法為法子。於未來世中。見無量億佛。皆為其長子。一心求佛道。羅睺羅密行。唯我能知之。現為我長子。以示諸眾生。無量億千萬。功德不可數。安住於佛法。以求無上道。
初記二人竟。
(壬)次記二千人三。初長文。二重頌。三得記歡喜。
(癸)今初
爾時世尊。見學無學二千人。其意柔輭。寂然清淨。一心觀佛。佛告阿難。汝見是學無學二千人不。唯然已見。阿難。是諸人等。當供養五十世界微塵數諸佛如來。恭敬尊重。護持法藏。末後同時於十方國。各得成佛。皆同一號。名曰寶相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壽命一劫。國土莊嚴。聲聞菩薩。正法像法。皆悉同等。
(癸)二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是二千聲聞。今於我前住。悉皆與授記。未來當成佛。所供養諸佛。如上說塵數。護持其法藏。後當成正覺。各於十方國。悉同一名號。俱時坐道場。以證無上慧。皆名為寶相。國土及弟子。正法與像法。悉等無有異。鹹以諸神通。度十方眾生。名聞普周徧。漸入於涅槃。
(癸)三得記歡喜
爾時學無學二千人。聞佛授記。歡喜踴躍而說偈言。世尊慧燈明。我聞授記音。心歡喜充滿。如甘露見灌。
二跡門正說竟。
釋授學無學人記品竟。次釋法師品。
法師品第十
此品明五種法師。一受持。二讀。三誦。四解說。五書寫。大論明六種法師。一信力故受。二念力故持。三看文為讀。四不忘為誦。五宣傳為說。六聖人經書難解須解釋。今經合受持為一。合解說為一。足書寫為五。若別論。則四是自行。解說一種是化他。若通論。則自軌五法。名自行法師。教他五法。名化他法師。何以言之。法者。軌則也。師者。訓匠也。法雖可軌。體不自宏。通之在人。五種通經。皆得稱師。舉法成其自行。皆以妙法為師。師於妙法。自行成就。故名法師。又五種人。能以妙法訓匠於他。故舉法目師。名為法師。若自軌法。若法匠他。俱得稱法師品。此因緣釋也。(自行化他不同。即世界。自行成就。即生善。化他除惡。即對治。自他俱得。名法師。即第一義。)約教者。四教各有能诠所诠。俱名為法。各論自行化他。俱得稱師。今唯在圓也。就圓教五種。若作減數說者。束五為四。即四安樂行如後說。又束為三。即是三業。受持是意業。讀誦說是口業。書寫是身業。別論則口業是化他。身意是自行。通論則三業自軌。即自行法師。三業教诏。即化他法師。故言法師品。又是三門。行此五法以自熏修。即福德門。宏宣五法廣利益他。即化他門。自修益彼皆 順佛教。即報恩門。別論則自修報恩名自行。益彼即是化他。通論則自軌軌他。皆稱法師。故言法師品。又是三軌。讀誦書寫是外行。即如來衣。受持是內行。即如來座。解說益他。即如來室。別論則室是匠他。衣座自匠。通論則慈悲覆物。惠利歸已。名之如室。遮彼惡障己丑。名之為衣。安心於空。方能安他。安他安己。名之為座。此則自軌三法。亦名法師。化他三法。亦名法師。利物必以慈悲入室為首。涉有必以忍辱為基。濟他必以亡我為本。能行三法大教宣通。堪為世間依止。故名法師品。又束為二。謂自行化他。此易可知。又束為一。謂如來行。具一切行。通論則悲拔一切苦。謂四趣三界二乘菩薩等苦。慈與一切樂。謂人天涅槃常住等樂。柔和衣障一切丑。謂四住無知無明等丑。空座亡一切相。謂有相無相非有非無相。別論則慈悲生一切善。柔和遮一切惡。空座蕩一切相。又慈忍立一切福德。空座成一切智慧。智慧是目。福德是足。又慈悲勝一切聲聞緣覺。柔和勝一切凡夫外道。空座勝析體偏等菩薩。又慈悲破天魔。柔和破陰魔。空破煩惱魔死魔。又慈忍故能問。空座故能答。具二莊 嚴。又觀空故能問。慈忍故能答。又慈忍故能種能立能資。空慧故能耘能破能導。又慈悲故何所隔。柔和故何所礙。空座故何所诤。故經言。一切善法。慈為根本。忍辱第一道。無相最上。(無相即諸法空)若論圓行。說不可盡。具如玄義一心五行。攝一切行也。問。何故約三法明法師。答。若一往事論者。必須登堂整服坐座。乃可敷宏。故約三耳。若事理合論者。迷惑不出三種。一約苦果起惑。須用慈悲與拔。二約結業起惑。須用柔忍遠離。三約谛理起惑。須用法空了達也。(初二屬事。後一屬理。事理並是所迷之境。)若單約理者。迷真故墮苦。須用慈悲門。迷俗故沉空受樂。須用和忍門。迷中故成智障。須用法空門也。本跡觀心可解。
(丙)跡門第三流通段。凡五品經。非止蔭益當時。復欲津洽來世故也。一法師品。二寶塔品。皆明宏經功深福重。利益廣大。三達多品。引往古宏經彼我兼益。以證功德深重。四持品。八萬大士忍力成者。此土宏經。新得記者。他土宏經。五安樂行品。外凡初心。欣斯勝福。見聲聞畏憚。聞菩薩擯辱。顧己力弱。無益自他。便生退沒。佛為此人說安樂行。依之宏法。不慮危苦。又法師品。釋尊 自說宏經功福。命覓流通。寶塔品。多寶分身且證且助。勸覓流通。(寶塔證法華經故來。分身助開寶塔故集。)
(丁)初法師品二。初歎美能持法人。二歎美所持之法及示通經方軌。
(戊)初中二。初明禀道弟子功深福重。二明授道師功深福重。
(己)初又二。初佛世弟子。二滅後弟子。
(庚)今初
爾時世尊。因藥王菩薩。告八萬大士。藥王。汝見是大眾中。無量諸天龍王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與非人。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聲聞者。求辟支佛者。求佛道者。如是等類。鹹於佛前聞妙法華經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隨喜者。我皆與授記。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因者。憑寄也。告者。普語也。藥王菩薩。為法焚身。八萬大士。忍力深固。故今流通妙法。先因藥王。普告八萬。欲其精勤護持助宣故也。汝見是大眾等者。普授記也。不惟身子。四人。滿慈。五百。及千二。二千得記而已。舉凡八部四眾。求三乘人。但聞一偈一句。一念隨喜。皆得成佛。決定無疑。故今普皆與授記也。一偈一句者。舉少以況多也。一念隨喜者。舉淺以況深也。所聞不論何偈何句。但令義合權實 本跡十妙四一之流。功福皆爾。隨喜未論讀誦修行。但令能於一念心中。深解開權顯實。即是理本非權非實。所以能權能實。權實不二。事理圓融。具煩惱性。能知如來秘密之藏。又復即於一念心中。廣解一切心及一切法。皆是佛法。無有障礙。若欲分別。辯說無窮。法旣如此。人亦如是。下文常不輕授四眾記。即是得此意也。故大經雲。寧願少聞。多解義味。此義至後釋隨喜品。當更說之。
(庚)二滅後弟子
佛告藥王。又如來滅度之後。若有人聞妙法華經。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我亦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滅後聞經隨喜。其功福與佛現在是同。故亦同授記也。初明禀道弟子功深福重竟。
(己)二明授道師功深福重二。初長文。二偈頌。
(庚)初中二。初別明。二總明。別者。人有下上。時有現未。總者。不論下上及以現未。通明逆之得罪。順之得福也。
(辛)初別中二。初明現世。二明來世。
(壬)初又二。初明下品師。二明上品師。皆約凡位判也。
(癸)今初
若復有人。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妙法華經。乃至一偈。於此經卷。敬視如佛。種種供養。華。香。璎珞。末香。塗香。燒香。缯葢幢幡。衣服。技樂。乃至合掌恭敬。
此先明下品師相也。一受持。二讀。三誦。四解說。五書寫。即是五種法師。一華。二香。三璎珞。四末香。五塗香。六燒香。七缯葢幢幡。八衣服。九技樂。十合掌。即是十種供養。
藥王當知。是諸人等。已曾供養十萬億佛。於諸佛所成就大願。愍眾生故。生此人間。藥王。若有人問。何等眾生。於未來世當得作佛。應示是諸人等。於未來世必得作佛。何以故。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法華經。乃至一句。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種種供養經卷。華香璎珞末香塗香燒香缯葢幢幡衣服技樂合掌恭敬。是人一切世間所應瞻奉。應以如來供養而供養之。當知此人是大菩薩。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哀愍眾生。願生此間。廣演分別妙法華經。
此廣明下品師功報也。已曾供養等。是先因深。愍眾生故等。明現功大。若有人問等。明未來報重。
(癸)二明上品師
何況盡能受持。種種供養者。藥王當知。是人自捨清 淨業報。於我滅度後。愍眾生故。生於惡世。廣演此經。
先況出上品師相。次藥王當知下。略明上品師功報也。悲願牽故。仍是業生眷屬。未是神通應生。願兼於業。具如玄義眷屬妙說。初明現世竟。
(壬)二明來世亦二。初明下品師。二明上品師。
(癸)今初
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滅度後。能竊為一人說法華經乃至一句。當知是人。則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
竊為一人。極言所化之少。乃至一句。極言所改之少。良以有慧無聞。未堪處眾廣演。此明下品師相也。然此經是如智所說。說於如理。今行人秉此如教而宣如理。故即是如來使。如來之所遣也。又如智照如理為事。今行人依如教行如理。故是行如來事也。又以如智如理化眾生為事。今行人能有大悲以此經中真如之理為余人說。令得利益。故名行如來事。此明下品師功報也。觀心釋者。智心觀境。境即真如。境來發智。智為如所使也。如來所遣者。觀智從如中來也。行如來事者。歷一切法無不真如。真如即佛事也。
(癸)二明上品師
何況於大眾中廣為人說。
以竊為一人。況出普為大眾。以乃至一句。況出廣說。此是上品師相。功報之大。不言可知。初別明竟。
(辛)二總明現未下上法師。逆之得罪。順之得福。
藥王。若有惡人。以不善心。於一劫中。現於佛前常毀罵佛。其罪尚輕。若人以一惡言。毀訾在家出家讀誦法華經者。其罪甚重。
此先明逆之得罪也。夫罪福重輕。或時論田。或時論心。或論損益有重有輕。今正約損益重輕論也。且如惡人以不善心。心旣重矣。現前罵佛。田又尊矣。一劫常罵。業又久矣。而雲尚輕者。非謂罪報果輕。但尤未若毀訾讀誦法華之罪為尤重耳。何以故。佛證平等大慈。恆於惡人生悲愍心。又非惡人所能逼惱。故彼罵者。始則譬如以禮送人而人不受。持禍自歸。墮落三塗。百千億劫。終則譬如打罵旃檀。亦染香氣。反受佛化。畢竟得成出世因緣。今初心行人讀誦法華。忍力未成。易於退沒。倘一言毀訾。阻礙勝事。是斷佛種。損害尤深。故其罪甚重也。
藥王。其有讀誦法華經者。當知是人。以佛莊嚴而自莊嚴。則為如來肩所荷擔。其所至方。應隨向禮。一心合掌。恭敬供養尊重贊歎。華香璎珞末香塗香燒香缯葢幢幡衣服肴馔。作諸技樂。人中上供而供養之。應持天寶而以散之。天上寶聚。應以奉獻。所以者何。是人歡喜說法。須臾聞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此次明順之得福也。佛以定慧莊嚴。此人能修定慧。故言以佛莊嚴而自莊嚴也。在背為荷。在肩為擔。修非權非實法身之體。即是為如來荷。具能權能實二智之用。即是為如來擔。其所至方應隨向禮者。此人有所趣向。悉與實相相應。皆可敬順。順即是向。敬即是禮。敬而順之。及興供養也。應持天寶等。舉重況輕。天寶尚應奉供。況僅人中上供耶。所以者何下。釋成應禮應供之意。須臾即得究竟。以能圓顯究竟妙理故也。仍須分別。始從名字究竟。乃至究竟究竟。二明授道師功深福重中。初長文竟。
(庚)二偈頌三。初獎勸自行利他。二重頌別總兩義。三結歎經最第一。
(辛)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欲住佛道。成就自然智。常當勤供養。受持法華者。其有欲疾得。一切種智慧。當受持是經。幷供養持者。
(辛)二重頌別總兩義二。初頌別明。二頌總明。
(壬)初中二。初頌現世。二頌來世。
(癸)今初
若有能受持。妙法華經者。當知佛所使。愍念諸眾生。諸有能受持。妙法華經者。捨於清淨土。愍眾故生此。當知如是人。自在所欲生。能於此惡世。廣說無上法。應以天華香。及天寶衣服。天上妙寶聚。供養說法者。
初二句。頌下品師。次二句。頌下品功報。次二句。頌上品師。後十句。頌上品功報也。
(癸)二頌來世
吾滅後惡世。能持是經者。當合掌禮敬。如供養世尊。上馔眾甘美。及種種衣服。供養是佛子。冀得須臾聞。若能於後世。受持是經者。我遣在人中。行於如來事。
初二句。超頌上品師。次六句。明上品功報。(長文不言。今偈則有。)次二句。追頌下品師。後二句。頌下品功報也。初頌別明竟。
(壬)二頌總明
若於一劫中。常懷不善心。作色而罵佛。獲無量重罪。 其有讀誦持。是法華經者。須臾加惡言。其罪復過彼。有人求佛道。而於一劫中。合掌在我前。以無數偈贊。由是贊佛故。得無量功德。歎美持經者。其福復過彼。於八十億劫。以最妙色聲。及與香味觸。供養持經者。如是供養已。若得須臾聞。則應自欣慶。我今獲大利。
初二偈。頌逆之得罪。後四偈。頌順之得福也。贊佛功德。固為無量。佛不因贊而有增進。若贊持法華經。經典所在。即為有佛。功德已同。又使持經者從此增進。所以福倍勝也。二重頌別總兩義竟。
(辛)三結歎經最第一
藥王今告汝。我所說諸經。而於此經中。法華最第一。
此經中。猶言此諸經中。即通舉一代所說。始自華嚴。終至涅槃也。諸大乘經各各稱為第一之說。然是對待第一。未若此經絕待第一。故名最第一也。初歎美能持法人竟。
(戊)二歎美所持之法及示通經方軌二。初長文。二偈頌。
(己)初中二。初歎經法。二示方軌。
(庚)初又五。初約法歎。二約人歎。三約處歎。四約因歎。五約果歎。
(辛)今初
爾時佛復告藥王菩薩摩诃薩。我所說經典。無量千 萬億。已說。今說。當說。而於其中。此法華經。最為難信難解。藥王。此經是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與人。諸佛世尊之所守護。從昔已來。未曾顯說。而此經者。如來現在。猶多怨嫉。況滅度後。
已說。指般若已前漸頓諸說也。今說。指同一座席無量義經也。當說。指大涅槃經也。般若等漸頓諸經。皆帶方便。取信為易。無量義經。明一生無量。未明無量還一。取信亦易。今法華經。論法。則一切差別。融通歸一。論人。則師弟本跡。俱甚久遠。二門悉與昔反。難信難解。當鋒難事。法華已說。涅槃在後。則易可信也。秘要之藏者。隱而不說。名之為秘。總一切法。名之為要。真如實相包蘊無外。名之為藏。不可分布者法妙難信。惟有深智。乃可授與。無智益罪。故不可妄授也。從昔已來未曾顯說者。於三藏中。不說二乘作佛。亦不明師弟本跡。方等般若。雖說實相如來藏理。亦未說五乘作佛。亦未發跡顯本。頓漸諸經皆未融會。故名為秘。此經具說昔所秘法。即是開秘密藏。亦即是秘密藏。如此秘藏。昔為一類根熟眾生。雖有密說。而四十余年。未曾彰灼顯說也。猶多怨嫉者。如五千退席。佛世尚爾。 何況未來。理在難化也。
(辛)二約人歎
藥王當知。如來滅後。其能書持讀誦供養為他人說者。如來則為以衣覆之。又為他方現在諸佛之所護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願力。諸善根力。當知是人與如來共宿。則為如來手摩其頭。
此法在人。則人尊貴。如來衣覆者。即是修學大忍為衣也。諸佛護念者。實相為佛。實智為子。尊祟實相發生實智。即為諸佛所護念也。圓教四不壞信。為大信力。圓四宏誓。為志願力。圓妙大智。為善根力。信則信理。理即法身。志願是立行。行即解脫。善根根固難動。即是般若。當知三力。即三德秘藏。初心棲此。與佛不殊。故名與如來共宿。又信力修畢竟空如來智。如來棲畢竟空捨。此人亦學畢竟空。故與如來共宿。以志願力善根力自行權實而為機感。機感名頭。如來以化他權實二智之手。開發此人自行權實之頭。感應道交。故言摩頭。摩頭即授記也。
(辛)三約處歎
藥王。在在處處。若說若讀若誦若書。若經卷所住處。 皆應起七寶塔。極令高廣嚴飾。不須復安捨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來全身。此塔應以一切華香璎珞缯葢幢幡技樂歌頌供養恭敬尊重贊歎。若有人得見此塔禮拜供養。當知是等皆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法在處。即處尊貴。夫佛生處。得道處。轉法輪處。入涅槃處。皆應起塔。此經是法身生處。得道之場。法輪正體。大涅槃窟。故應起塔供養也。不須復安捨利者。釋論雲。碎骨是生身捨利。經卷是法身捨利也。已有如來全身者。生身捨利。有碎有全。碎如釋迦。全如多寶。法身捨利。亦有碎全。諸方便教為碎。法華一實為全也。(四教五時委簡。或純碎無全。或全碎相半。唯法華為純全。)
(辛)四約因歎
藥王。多有人在家出家行菩薩道。若不能得見聞讀誦書持供養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未善行菩薩道。若有得聞是經典者。乃能善行菩薩之道。
余經帶方便因。名為拙度。此經正顯圓因。聞解圓因。方名巧度。巧度為善行也。(大論通以衍門為巧。今經別以一實為巧。)
(辛)五約果歎又五。初明近果。二立譬。三法合。四釋近。五揀非。
(壬)今初
其有眾生求佛道者。若見若聞是法華經。聞已信解受持者。當知是人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耨菩提有二義。一者初心菩提。即圓初住。二者後心菩提。即妙覺極果。今言近者。正近初住菩提也。前約因歎。修通別因。即是未善。去圓果遠。若修圓因。即是善行。去圓果近。今以圓如實智為因。還以為果。道前真如。雖有三因。同名正因。(理即)道中真如。亦有三因。同名緣因。(名字即。觀行即。相似即。)亦名了因。(分證即)道後真如。亦只三法。轉名圓果。(究竟即。)故普賢觀雲。大乘因者。諸法實相是。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是。釋論雲。初觀實相。名因。觀竟。名果。究理而論。真如實相。不當因果。亦非前後。今約修行。則有前後及以因果也。
(壬)二立譬
藥王。譬如有人。渴乏須水。於彼高原穿鑿求之。猶見干土。知水尚遠。施功不已。轉見濕土。遂漸至泥。其心決定知水必近。
釋此為二。一約觀門。二約教門。觀門者。眾生之心具諸煩惱。名高原。修習觀智。名穿掘。方證理味。如得清水。約通觀。則干慧地如干土。性地為濕土泥。 見谛為得清水。約別觀。則從假入空。但見於空。不見不空。斷四住惑。如掘干土。去水尚遠。從空入假。先知非假。今知非空。因是二觀。得入中道。能伏無明。轉見濕土。去水則近。若圓觀中道。非空非假而照空假。四住已盡。無明已伏。已得中道相似圓解。故雲如漸至泥。若入初住。發真中解。即破無明。如泥澄清。得見中道。如得清水。故法華論雲。佛性水當知次第也。教門者。土譬經教。水譬中道。教诠中道。如土含水。三藏未诠中道。猶如干土。方等般若帶方便說中道猶如濕土。法華正直顯露說中道猶如泥。因法華教。生聞思修。即悟中道。真見佛性。所發真慧。不復依文。如獲清水。無復土相。故華嚴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成就慧身。不由他悟也。
(壬)三法合
菩薩亦復如是。若未聞未解未能修習是法華經。當知是人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尚遠。若得聞解思惟修習。必知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於法華中獲聞思修。即是圓家三慧。方能近果。非干濕等教中三慧也。
(壬)四釋近
所以者何。一切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屬此經。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是法華經藏。深固幽遠無人能到。今佛教化成就菩薩而為開示。
一切菩薩。指諸權因。阿耨菩提。指諸權果。權因權果。皆攝屬於此經。如干濕等土。悉依於水也。開方便門示真實相者。昔所不說。今皆說之。昔說二觀為方便門。今皆開之。即是真實。寧復是門。昔說小乘方便及小乘果。小乘果尚非實相。況小方便而當是門。今皆開之。即是實相。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乃至治世語言。資生業等。昔何嘗說是方便。今皆開之。即是實相不相違背。鹹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一色一香。無非佛法。若門若非門。悉皆開之。示真實相。顯佛性水。若不開者。則深固幽遠。無人能到。而今開之。即得見水。無干土也。
(壬)五揀非
藥王。若有菩薩。聞是法華經。驚疑怖畏。當知是為新發意菩薩。若聲聞人。聞是經驚疑怖畏。當知是為增上慢者。
新發意菩薩。增上慢聲聞。旣於此經驚疑怖畏。悉 是干土。尚非濕土。況能見水耶。初歎經法竟。
(庚)二示方軌二。初正明方法。二明五利益。
(辛)初中三。初標章。二解釋。三勸修。
(壬)今初
藥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來滅後。欲為四眾說是法華經者。雲何應說。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爾乃應為四眾廣說斯經。
(壬)二解釋
如來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
大慈悲室者。若就同體。即法身也。若被眾生。即解脫也。能令眾生會於同體。即般若也。柔忍衣者。若就所覆。即法身也。若就能覆嚴身。即般若也。若就和光利物。即解脫也。法空座者。若就能坐。即般若也。若就所坐。即法身也。身座冥稱。即解脫也。又大慈安樂。即資成軌。柔和伏嗔斷惑。即觀照軌。坐座即真性軌。安樂行中。還廣此三法也。上雲以佛莊嚴。又雲以衣覆之。即此衣也。上雲如來肩所荷擔。又雲手摩其頭。即此座也。上雲與如來共宿。即此室也。
(壬)三勸修
安住是中。然後以不懈怠心。為諸菩薩及四眾。廣說是法華經。
旣勸安住三法。仍勸不懈怠心然後廣說。故知此勖觀行初心人耳。至相似位。任運妙音徧滿三千。不待勸也。初正明方法竟。
(辛)二明五利益
藥王。我於余國。遣化人為其集聽法眾。(一遣化人)亦遣化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聽其說法。是諸化人。聞法信受。隨順不逆。(二遣化四眾)若說法者在空閒處。我時廣遣天龍鬼神乾闼婆阿修羅等聽其說法。(三遣八部)我雖在異國時。時令說法者得見我身。(四見佛身)若於此經忘失句讀。我還為說。令得具足。(五與總持)
若初心未湻。止可遣化人。未可遣化四眾八部。若見天龍。倚此自高。妨損其道。故不可令見也。若心無倚著。則堪見佛。兼得總持。證大利益。況復天龍等耶。二歎經法及示方軌中。初長文竟。
(己)二偈頌三。初總勸。二頌長文。三結勸。
(庚)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欲捨諸懈怠。應當聽此經。此經難得聞。信受者亦難。
(庚)二頌長文二。初但頌約果歎。二頌方軌。
(辛)初中二。初頌立譬。二頌法合。略不頌近果釋近及揀非也。
(壬)今初
如人渴須水。穿鑿於高原。猶見干燥土。知去水尚遠。漸見濕土泥。決定知近水。
(壬)二頌法合
藥王汝當知。如是諸人等。不聞法華經。去佛智甚遠。若聞是深經。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聞已谛思惟。當知此人等。近於佛智慧。
初但頌約果歎竟。
(辛)二頌方軌二。初頌正明方法。二頌明五利益。
(壬)今初
若人說此經。應入如來室。著於如來衣。而坐如來座。處眾無所畏。廣為分別說。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為說法。若說此經時。有人惡囗罵。如刀杖瓦石。念佛故應忍。
初偈半。頌標章。次一偈。頌解釋。後一偈。頌勸修也。
(壬)二頌明五利益
我千萬億土。現淨堅固身。於無量億劫。為眾生說法。
此總明如來以五事利益之意。正由應身徧滿十方。能為五事。守護行人也。
若我滅度後。能說此經者。我遣化四眾。比丘比丘尼及清淨士女。供養於法師。
此超頌第二遣四眾也。
引導諸眾生。集之令聽法。若人欲加惡。刀杖及瓦石。則遣變化人。為之作衞護。
此追頌第一遣化人也。
若說法之人。獨在空閒處。寂寞無人聲。讀誦此經典。我爾時為現。清淨光明身。若忘失章句。為說令通利。
此超頌第五與總持也。
若人具是德。或為四眾說。空處讀誦經。皆得見我身。
此頌第四令見佛也。具是德。謂室衣座三德。
若人在空閒。我遣天龍王。夜叉鬼神等。為作聽法眾。是人樂說法。分別無掛礙。諸佛護念故。能令大眾喜。
此追頌第三遣八部也。二頌長文竟。
(庚)三結勸
若親近法師。速得菩薩道。隨順是師學。得見恆沙佛。
法師品竟。
妙法蓮華經台宗會義卷四之一
妙法蓮華經台宗會義卷四之二
古吳後學蕅益智旭述
見寶塔品第十一
塔。具雲塔婆。或雲偷婆。新雲[窣-八]堵波。此翻方墳。亦翻靈廟。亦翻高顯。亦翻浮圖。有捨利者名塔。無捨利者名支提。捨利復論全碎。如釋迦碎身為八斛捨利。阿育王後造八萬四千寶塔以供養之。徧布天下名山。今多寶佛全身捨利不散。故唯一塔。又按律中四處起塔。謂佛生處。得道處。轉法輪處。入涅槃處。今法華實相。諸佛三身皆從此生。諸佛於 此而坐道場。諸佛於此而轉法輪。諸佛於此而般涅槃。秪此法華。即是三世佛之四塔。先佛已居。今佛並坐。當佛亦然。此塔出來。明顯此事。四眾皆覩。故言見寶塔品。(世界)璎珞經雲。供養一佛捨利起塔滿四天下。不如供養如來生身。由色身有捨利故。又起塔滿大千供養色身。不如供養法身。由法身有色身故。當知見色不及聞經。以由聞經有法身故。經有偏圓。即法身全碎。功德不等。今經純诠圓理。是全法身。故持經功深。宏宣力大。多寶佛塔。從地湧出。證明此事。四眾皆覩。故言見寶塔品。(為人)三周說法已竟。從地湧出。出大音聲。再歎善哉。印成實說。即是證前。為開塔故。須集分身。旣開塔已。入塔並坐。大聲普告。召本弟子。由疑地湧方明壽量。展轉為由。即是請後。正為證前請後。從地湧出。四眾皆覩。故言見寶塔品。(對治)多寶示滅。全身捨利俨然不散。又聞其言。則是滅而不滅。可表法身。釋尊入塔。二身相稱。如智稱境。可表報身。分身雲集。可表應身。三佛三身而不一異。令四眾覩。故言見寶塔品。(第一義)塔出有兩意。一發音聲以證前。三周說法。流通功德。皆是真實。不同兼但對帶之談。即約 教義。二因開塔以起後。聲徹下方。召本弟子。乃明長壽。頓破寂場近成之疑。即本跡義。又久遠之塔從地湧出。開自在神通之力。顯過去世益物也。發大音聲。開師子奮迅之力。顯現在十方開權顯實也。有大誓願。未來諸佛若說此經。我之寶塔皆到其所為作證明。開大勢威猛之力。顯未來常住不滅也。觀心釋者。依經修觀。與法身相應。境智必會。如塔來證經。境智旣會。則大報圓滿。如釋迦與多寶同坐一座。大報圓故。則隨機出應。如分身皆集。由多寶出故。三佛得顯。由持經故。即具三身。普賢觀雲。佛三種身從方等生。即此義也。
(丁)跡門流通中。第二見寶塔品為二。初長文。二偈頌。
(戊)初中三。初明多寶湧現。二明分身遠集。三明釋迦唱募。
(己)初又六。初現塔之相。二諸天供養。三多寶稱歎。四時眾驚疑。五大樂說問。六如來答。
(庚)今初
爾時佛前有七寶塔。高五百由旬。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從地湧出。住在空中。種種寶物而莊校之。五千欄楯。龛室千萬。無數幢幡以為嚴飾。垂寶璎珞。寶鈴萬億而懸其上。四面皆出多摩羅跋栴檀之香。充徧世 界。其諸幡葢。以金銀琉璃砗磲碼瑙真珠玫瑰七寶合成。高至四天王宮。
七寶。表性德七覺。七聖法財也。塔表實相之境。法身所依處也。(四教各論七覺七財。今唯在圓。因位亦有七覺七財。今約極果。七覺七財皆是修得。今明全性起修。全修顯性。故是無作性德。)高五百由旬者。是二萬裡。豎表因中萬行。果中萬德也。縱廣二百五十由旬者。是一萬裡。橫表萬善莊嚴也。地表無明心地。空表第一義空。以無所破。破無明地。以無所住。住第一義空。故言從地湧出。住在空中。此亦證前起後。七方便人藏理未開。無明所隱。如塔在地。今聞三周開顯。開佛知見。顯出法身。如塔湧空。此即證前。修得法身。久已明著。如塔在空。無能開者。表本地久成。眾所不識。若發跡顯本。了達無疑。此即起後也。若塔從地出。表法身顯。與余經亦同亦異。菩薩顯法身則同。二乘顯法身則異。若塔在空。開門見佛。表發跡顯本。與余經永異。若塔來證前。事已彰灼。蓋不須疑。塔來起後。則密有其意。眾所未知也。種種寶物者表眾多定慧而莊校也。欄楯。表總持。龛室。表無量慈悲室。亦表無量空捨。幢幡。表神通勝相。垂諸璎珞。表四十地戒定慧陀羅尼功德。 上嚴法身。下被眾生也。寶鈴。表八音四辯。四面出香。表無作四谛道風吹四德香也。七寶幡葢高至四天王宮。表神通慈力。皆是性德七覺七財所成。皆窮無作四谛之理也。
(庚)二諸天供養
三十三天。雨天曼陀羅華供養寶塔。余諸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千萬億眾。以一切華香璎珞幡葢技樂供養寶塔。恭敬尊重贊歎。
事解可知。更約理者。三十三天。即表住行向為三十。十地為一。等覺為一。妙覺為一。合為三十三。同依實相第一義境也。雨天曼陀羅華者。初心亦具四十二地功德。後心亦爾。皆以四十地所有因華歸向法身也。余諸天龍下。即表內凡外凡等。亦依實相。向果行因也。
(庚)三多寶稱歎
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歎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妙法華經為大眾說。如是如是。釋迦牟尼世尊。如所說者。皆是真實。
善哉善哉。歎其契理契機也。平等有二義。一法平等。即中道理。二生平等。一切眾生同得佛慧。大者。如前高廣義也。如是如是者。一如法性實理之是。二如眾生根性之是。故皆是真實也。此正證前開權顯實不虛。
(庚)四時眾驚疑
爾時四眾。見大寶塔住在空中。又聞塔中所出音聲。皆得法喜。怪未曾有。從座而起。恭敬合掌。卻住一面。
皆得法喜。顯領證前。怪未曾有起住一面。密助起後也。
(庚)五大樂說問
爾時有菩薩摩诃薩。名大樂說。知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心之所疑而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有此寶塔從地湧出。又於其中發是音聲。
准下答意。問亦有三。一問何因有此塔。二問何故塔從地出。三問何故發是音聲也。
(庚)六如來答為三。初超答何故湧出。二追答何因有塔。三答何故發是音聲。
(辛)今初
爾時佛告大樂說菩薩。此寶塔中。有如來全身。乃往過去。東方無量千萬億阿僧祇世界。國名寶淨。彼中 有佛。號曰多寶。其佛行菩薩道時。作大誓願。若我成佛。滅度之後。於十方國土。有說法華經處。我之塔廟為聽是經故。湧現其前。為作證明。贊言善哉。
此明寶塔為證法華所以從地湧出也。問。前雲地湧。今曰東方。何耶。答。東是述其本緣。湧乃申其昔願。不相乖也。若約表法。則東方為群方之首。所以表開。地湧。所以表顯。
(辛)二追答何因有塔。由彼佛命。令造此塔也。
彼佛成道已。臨滅度時。於天人大眾中。告諸比丘。我滅度後。欲供養我全身者。應起一大塔。
(辛)三答何故發是音聲。由有神通本願故也。
其佛以神通願力。十方世界在在處處。若有說法華經者。彼之寶塔皆湧出其前。全身在於塔中。贊言善哉善哉。大樂說。今多寶如來塔。聞說法華經故。從地湧出。贊言善哉善哉。
釋論明多寶佛不得說法而取滅度。南岳師雲。彼佛告諸比丘。比丘即受化之人。何謂全不說法。當是但得施三。不得顯一。故雲不得說法耳。以是義故。雖復滅度。在在處處有說法華。便皆隨喜作證也。問。十方世界。豈無他佛不得開顯。若不開顯。皆 應發願。何獨多寶。若不發願。佛道不同。若發願者。皆合聽經。又諸佛化。皆預照機。豈待成佛不得開顯。方始發願。答。同與不同。開與不開。有願無願。皆是隨緣。若宜有願。皆悉盡來。何慮不集。後方發願。亦是鑒機。初明多寶湧現竟。
(己)二明分身遠集七。初大樂說請見多寶。二明應集分身。三大樂說請集。四放光遠召。五諸佛同來。六嚴淨國界。七與欲開塔。
(庚)今初
是時大樂說菩薩。以如來神力故。白佛言。世尊。我等願欲見此佛身。
欲開塔。須集佛。集佛即付囑。付囑即召下方。下方出即應開近顯遠。此是大事之由。故是如來神力令問也。
(庚)二明應集分身
佛告大樂說菩薩摩诃薩。是多寶佛。有深重願。若我寶塔。為聽法華經故。出於諸佛前時。其有欲以我身示四眾者。彼佛分身諸佛在於十方世界說法。盡還集一處。然後我身乃出現耳。大樂說。我分身諸佛在於十方世界說法者。今應當集。
須集分身。乃可開塔。正密示本地功德也。根深則 枝茂。源遠則流長。分身旣爾橫徧十方。本地寧不豎超塵劫。
(庚)三大樂說請集
大樂說白佛言。世尊。我等亦願欲見世尊分身諸佛禮拜供養。
(庚)四放光遠召
爾時佛放白毫一光。即見東方五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國土諸佛。彼諸國土。皆以玻璃為地。寶樹寶衣以為莊嚴。無數千萬億菩薩充滿其中。徧張寶幔。寶網覆上。彼國諸佛。以大妙音而說諸法。及見無量千萬億菩薩。徧滿諸國。為眾說法。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白毫相光所照之處。亦復如是。
分身諸佛。多是淨土。惟此娑婆。乃是穢土。佛能於此娑婆穢土說法華經。蓋是難中之難。然因茲穢土。所以必須為實施權。又因施權。所以必須開權顯實。因此顯實。方得具明如來設化之妙。原始要終。罄無不盡。可謂蓮出淤泥也。又復應知。此土釋迦。則指諸佛為分身。各土之佛。又指余佛及釋迦為分身。此土說法華經。諸佛旣來與欲開塔。各土有說法華經處。諸佛及此土釋迦亦必同往與欲 開塔。是則淨穢交徹。彼此互融。賓主歷然。能所不二。一乘實相之旨。法界無礙之宗。昭昭在視聽間矣。
(庚)五諸佛同來
爾時十方諸佛。各告眾菩薩言。善男子。我今應往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所。幷供養多寶如來寶塔。
(庚)六嚴淨國界三。初變娑婆。二變八方各二百萬億那由他。三更變八方各二百萬億那由他。
(辛)今初
時娑婆世界。即變清淨。琉璃為地。寶樹莊嚴。黃金為繩。以界八道。無諸聚落村營城邑大海江河山川林薮。燒大寶香曼陀羅華徧布其地。以寶網幔羅覆其上。懸諸寶鈴。唯留此會眾。移諸天人置於他土。是時諸佛。各將一大菩薩以為侍者。至娑婆世界。各到寶樹下。一一寶樹。高五百由旬。枝葉華果。次第莊嚴。諸寶樹下。皆有師子之座。高五由旬。亦以大寶。而校飾之。爾時諸佛。各於其座結跏趺坐。如是展轉。徧滿三千大千世界。而於釋迦牟尼佛一方所分之身。猶故未盡。
(辛)二變八方各二百萬億那由他
時釋迦牟尼佛。欲容受所分身諸佛故。八方各更變二百萬億那由他國。皆令清淨。無有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又移諸天人置於他土。所化之國。亦以琉璃為地。寶樹莊嚴。樹高五百由旬。枝葉華果次第嚴飾。樹下皆有寶師子座。高五由旬。種種諸寶以為莊校。亦無大海江河。及目真鄰陀山。摩诃目真鄰陀山。鐵圍山。大鐵圍山。須彌山等諸山王。通為一佛國土。寶地平正。寶交露幔徧覆其上。懸諸幡葢。燒大寶香。諸天寶華徧布其地。
(辛)三更變八方各二百萬億那由他
釋迦牟尼佛。為諸佛當來坐故。復於八方。各更變二百萬億那由他國。皆令清淨。無有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又移諸天人置於他土。所化之國。亦以琉璃為地。寶樹莊嚴。樹高五百由旬。枝葉華果次第莊嚴。樹下皆有寶師子座。高五由旬。亦以大寶而校飾之。亦無大海江河。及目真鄰陀山。摩诃目真鄰陀山。鐵圍山。大鐵圍山。須彌山等諸山王。通為一佛國土。寶地平正。寶交露幔徧覆其上。懸諸幡葢。燒大寶香。諸天寶華徧布其地。爾時東方釋迦牟尼佛所分之身。百千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國土中諸佛。各各說法。 來集於此。如是次第。十方諸佛皆悉來集。坐於八方。爾時一一方。四百萬億那由他國土。諸佛如來徧滿其中。
三變土淨。正由三昧。三昧有三。初變娑婆。是背捨力。能變穢為淨。次變八方各二百萬億那由他。是勝處力。轉變自在。三變八方更各二百萬億那由他。是十一切處力。廣普無礙。又初一變。表淨除見思。第二變。表淨除塵沙。第三變。表淨除無明也。問。華嚴經中。十方同名諸佛菩薩。來證所說法門。但雲充滿十方。不雲變穢為淨。正顯淨穢平等。淨穢無性。又顯自他不隔。大小無礙也。今變穢為淨。則淨穢未忘。移諸天人。則自他相隔。欲容分身而更變土。則大小宛存。得無不及華嚴耶。答。諸經所用神通。不論多少廣狹。貴在被機顯理。華嚴獨被大機。直顯圓理。故神力境界。雖多且廣。未是難事。今經開小成大。即偏明圓。如破勁敵。故為希有。況淨穢設實有性。何能變穢為淨。自他設果有隔。何能安然被移。大小設果有礙。何能通為一土。當知融絕淨穢彼此大小之事而顯理者。猶是事理無礙門也。不壞淨穢彼此大小之事。而即顯無淨無穢 無彼無此無大無小之理。雖顯無淨無穢無彼無此無大無小之理。而淨穢彼此大小之事仍歷然者。正是事事無礙門也。是故若約平等大慧。則華嚴方等般若法華。不應妄計優劣。若約開權顯實開跡顯本。則法華獨擅其功。善讀經者。貴達體宗用相。不當徒以事跡而妄較評。致於如來所說大法。一贊一毀。如贊帝釋而毀憍屍迦也。問。三變土淨。應是首楞嚴三昧力。何以仍用小乘事禅。答。小乘背捨。僅變小千。勝處。僅變中千。十一切處。僅變大千。今開權顯實。即小事禅是首楞嚴。故名雖附小。力用則大也。問。若爾。則隨一三昧。便能三變。何必定用三三昧耶。答。亦正不壞諸法假名故也。問。若小乘三種三昧。不能徧破三惑。若佛果三種三昧。不應次第破惑。答。旣首楞嚴即理之事。自能一一圓破三惑。今約三昧。正論功用。復約所表。故雲破惑。功用在佛。所表在機。機雖三根已破三惑。後來仍當更破故也。六嚴淨國界竟。
(庚)七與欲開塔又五。初諸佛問訊說欲。二釋迦開塔。三四眾皆同見聞。四二佛分座而坐。五四眾請加處空。
(辛)今初
是時諸佛。各在寶樹下。坐師子座。皆遣侍者問訊釋迦牟尼佛。各赍寶華滿掬而告之言。善男子。汝往詣耆阇崛山釋迦牟尼佛所。如我辭曰。少病少惱。氣力安樂。及菩薩聲聞眾。悉安隱不。以此寶華散佛供養。而作是言。彼某甲佛。與欲開此寶塔。諸佛遣使。亦復如是。
諸佛同與欲開塔。如僧中作法與欲意也。大集明若干佛與欲。大品亦明千佛同說般若。然皆不雲即是釋迦分身。准今經者。應是分身。彼帶方便。故不顯說耳。今經非但數多。亦直說是分身鹹來與欲也。
(辛)二釋迦開塔
爾時釋迦牟尼佛。見所分身佛悉已來集。各各坐於師子之座。皆聞諸佛與欲同開寶塔。即從座起。住虛空中。一切四眾。起立合掌。一心觀佛。於是釋迦牟尼佛。以右指開七寶塔戶。出大音聲。如卻關鑰。開大城門。 以右指開。表用權也。開塔表開權。見佛表顯實。即是證前。又將開後。故以如卻關鑰表卻障。開大城門密表開跡也。
(辛)三四眾同皆見聞
即時一切眾會。皆見多寶如來。於寶塔中坐師子座。全身不散。如入禅定。又聞其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佛。快說是法華經。我為聽是經故而來至此。爾時四眾等。見過去無量千萬億劫滅度佛說如是言。歎未曾有。以天寶華聚。散多寶佛及釋迦牟尼佛上。
(辛)四二佛分座而坐
爾時多寶佛。於寶塔中分半座與釋迦牟尼佛。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可就此座。即時釋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結跏趺坐。
(辛)五四眾請加處空
爾時大眾。見二如來。在七寶塔中師子座上結跏趺坐。各作是念。佛坐高遠。惟願如來以神通力。令我等輩俱處虛空。即時釋迦牟尼佛以神通力。接諸大眾皆在虛空。
問。眾俱在空。分身何故猶處於地。答。時眾已聞跡門開權。初入常寂光土。故以空居表之。分身示跡。各有所化之土故居地以表之。又釋迦不久顯本。亦先居空以表之。各有其致。不須疑也。二明分身遠集竟。
(己)三明釋迦唱募
以大音聲。普告四眾。誰能於此娑婆國土。廣說妙法華經。今正是時。如來不久當入涅槃。佛欲以此妙法華經付囑有在。
一募誰能廣說。謂於此娑婆。二明付囑時至。謂當入涅槃。三明付囑有在。此復二意。一者近明有在。意指法師品初八萬大士。持品之初二萬菩薩。及世尊所視八十萬億那由他諸菩薩眾。二者遠明有在。意指地湧本弟子眾。令觸處流通。又發起壽量也。初長文竟。
(戊)二偈頌三。初頌多寶。二頌分身。三頌付囑。
(己)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聖主世尊。雖久滅度。在寶塔中。尚為法來。諸人雲何。不勤為法。此佛滅度。無央數劫。處處聽法。以難遇故。彼佛本願。我滅度後。在在所住。常為聽法。
(己)二頌分身
又我分身。無量諸佛。如恆沙等。來欲聽法。及見滅度。多寶如來。各捨妙土。及弟子眾。天人龍神。諸供養事。令法久住。故來至此。為坐諸佛。以神通力。移無量眾。 令國清淨。諸佛各各。詣寶樹下。如清淨池。蓮華莊嚴。其寶樹下。諸師子座。佛坐其上。光明嚴飾。如夜闇中。然大炬火。身出妙香。徧十方國。眾生蒙熏。喜不自勝。譬如大風。吹小樹枝。以是方便。令法久住。
上明分身遠集。共有七文。今頌甚略。初三偈。頌第二應集。義兼初請見多寶及三請集。次一偈。頌淨國界。後四偈半。頌諸佛同來。
(己)三頌付囑二。初舉三佛以勸流通。二舉難持之法以勸流通。
(庚)初中三。初募覓其人。二正舉三佛。以勸持經。三釋勸意。
(辛)今初
告諸大眾。我滅度後。誰能護持。讀說斯經。今於佛前。自說誓言。
(辛)二正舉三佛以勸持經
其多寶佛。雖久滅度。以大誓願。而師子吼。多寶如來。及與我身。所集化佛。當知此意。諸佛子等。誰能護法。當發大願。令得久住。
(辛)三釋勸意
其有能護。此經法者。則為供養。我及多寶。此多寶佛。處於寶塔。常游十方。為是經故。亦復供養。諸來化佛。莊嚴光飾。諸世界者。若說此經。則為見我。多寶如來。及諸化佛。
能護持經。即為供養三佛。若說此經。即為具見三佛。所以釋勸意也。初舉三佛以勸流通竟。
(庚)二舉難持之法以勸流通二。初正舉勸。二釋勸意。
(辛)初中三。初誡勸。二正舉難持以勸。三釋難持意。
(壬)今初
諸善男子。各谛思惟。此為難事。宜發大願。
(壬)二正舉難持以勸
諸余經典。數如恆沙。雖說此等。未足為難。若接須彌。擲置他方。無數佛土。亦未為難。若以足指。動大千界。遠擲他國。亦未為難。若立有頂。為眾演說。無量余經。亦未為難。若佛滅後。於惡世中。能說此經。是則為難。假使有人。手把虛空。而以游行。亦未為難。於我滅後。若自書持。若使人書。是則為難。若以大地。置足甲上。升於梵天。亦未為難。佛滅度後。於惡世中。暫讀此經。是則為難。假使劫燒。擔負干草。入中不燒。亦未為難。我滅度後。若持此經。為一人說。是則為難。若持八萬。四千法藏。十二部經。為人演說。令諸聽者。得六神通。雖能如是。亦未為難。於我滅後。聽受此經。問其義趣。是則為難。若人說法。令千萬億。無量無數。恆沙眾生。 得阿羅漢。具六神通。雖有是益。亦未為難。於我滅後。若能奉持。如斯經典。是則為難。
八萬四千法藏。十二部經俱通大小。宏通前四味教。皆帶方便。故猶易。持說此經。純明一實。故倍難也。
(壬)三釋難持意
我為佛道。於無量土。從始至今。廣說諸經。而於其中。此經第一。若有能持。則持佛身。
不但此土四十余年。未曾顯說。即無量土中。從始至今。所說雖多。亦未有如此經之深談佛意者。此經體宗用三。衣座室三。即是佛之三身。能持即持佛身。此意豈易。初正舉勸竟。
(辛)二釋勸意三。初重募持經之人。二明能持難持則諸佛喜歎。三明即成自行化他勝行。
(壬)今初
諸善男子。於我滅後。誰能受持。讀誦此經。今於佛前。自說誓言。
(壬)二明能持難持則諸佛喜歎
此經難持。若暫持者。我則歡喜。諸佛亦然。如是之人。諸佛所歎。
(壬)三明即成自行化他勝行
是則勇猛。是則精進。是名持戒。行頭陀者。則為疾得。無上佛道。能於來世。讀持此經。是真佛子。住湻善地。
此自行勝行也。
佛滅度後。能解其義。是諸天人。世間之眼。於恐畏世。能須臾說。一切天人。皆應供養。
此化他勝行也。見寶塔品竟。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提婆達多。亦雲達兜。亦雲調達。此翻天熱。以其應行三逆。所以生時人天心熱。因此立名。即因緣釋也。(問。惡人出世。何名感應。答。令無量人。不敢造惡。亦具四悉。見者喜己身不作。即世界。不作生善。即為人。不作惡。即對治。無障果事。即第一義。)約教者。前三教。逆秖是逆。今即逆而順。是圓教意。本跡者。本地清涼。眾生煩惱。故菩薩示熱。同其病行而度脫之。大經雲。提婆達多。必不破僧。報恩經雲。若有人言提婆達多實是惡人。入阿鼻獄者。無有是處。大雲經雲。提婆達多。不可思議。所有行業。同於如來。觀心者。究竟斷彼異相諸陰和合積集。名為破僧。究竟斷彼諸使習氣種子。名為害阿羅漢。究竟斷彼七種識身煩惱所知種種染污。名為惡心出佛身血。(出楞伽經第三)什 師譯經竟。宮人請此品淹留在內。江東僅傳二十七品。梁有滿法師講經百徧。於長沙郡燒身。仍以此品安持品前。南岳大師亦以此品次寶塔品後。後見長安舊本。方知二師深得經意。
(丁)此跡門流通第三品來意。引古宏經。傳益非謬。明今宣化。事驗不虛。舉往勸今。使流通也。文為二。初明昔日達多通經。釋迦成道。二明今日文殊通經。龍女作佛。禀教尚然。宣通之功。益豈不大。故達多受記。文殊可以意知。
(戊)初中三。初明往昔師弟持經之相。二結會古今。三勸信。
(己)初又二。初長文。二偈頌。
(庚)長文又四。初明求法時節。二正明求法。三求得法師。四受法奉行。
(辛)今初
爾時佛告諸菩薩及天人四眾。吾於過去無量劫中。求法華經。無有懈倦。
(辛)二正明求法又二。初明發願。二明修行。
(壬)今初
於多劫中。常作國王。發願求於無上菩提。心不退轉。
(壬)二明修行又二。初明欲滿檀那。勤行布施。二明為滿般若。勤求妙法。
(癸)今初
為欲滿足六波羅蜜。勤行布施。心無悋惜。象馬七珍。國城妻子。奴婢僕從。頭目髓腦。身肉手足。不惜軀命。
(癸)二明為滿般若勤求妙法
時世人民。壽命無量。為於法故。捐捨國位。委政太子。擊鼓宣令。四方求法。誰能為我說大乘者。吾當終身供給走使。
二正明求法竟。
(辛)三求得法師
時有仙人。來白王言。我有大乘。名妙法華經。若不違我。當為宣說。
(辛)四受法奉行
王聞仙言。歡喜踴躍。即隨仙人。供給所須。采果汲水。拾薪設食。乃至以身。而為牀座。身心無倦。於時奉事。經於千歲。為於法故。精勤給侍。令無所乏。
初長文竟。
(庚)二偈頌四。初頌時節及正求法。二頌求得法師。三頌受法奉行。四結證勸信。
(辛)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念過去劫。為求大法故。雖作世國王。不貪五欲樂。椎鐘告四方。誰有大法者。若為我解說。身當為奴僕。
(辛)二頌求得法師
時有阿私仙。來白於大王。我有微妙法。世間所希有。若能修行者。吾當為汝說。
(辛)三頌受法奉行
時王聞仙言。心生大喜悅。即便隨仙人。供給於所須。采薪及果蓏。隨時恭敬與。情存妙法故。身心無懈倦。普為諸眾生。勤求於大法。
(辛)四結證勸信
亦不為己身。及以五欲樂。故為大國王。勤求獲此法。遂致得成佛。今故為汝說。
初明往昔師弟持經之相竟。
(己)二結會古今二。初正結會。二明師弟功報俱滿。
(寅)今初
佛告諸比丘。爾時王者。則我身是。時仙人者。今提婆達多是。
(庚)二明師弟功報俱滿又二。初明弟子圓因報滿。二明法師妙果當成。
(辛)今初
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令我具足六波羅蜜。慈悲喜捨。
此先明因圓也。問。提婆達多。世世為佛怨。雲何而 言是善知識。答。入大乘論雲。若是怨者。雲何能得世世相值。如二人行。東西各去。步步轉遠。豈得為伴耶。六度義甚多。今當略說。如大論雲。捨依正名檀。防止七支名戒。打罵不報名忍。為事始終名精進。四禅八定名禅。分地息诤名般若。又束十善為六度者。不殺至不妄語是檀。不兩舌是屍。不惡口是忍。不绮語是進。不貪嗔是禅。不邪見是般若。又菩薩善戒經第十雲。六波羅蜜有三種。一對治。謂悭惡嗔怠亂癡。二相生。謂捨家持戒。遇辱須忍。忍已精進。進已調五根。根調知法界。三果報。謂大富饒財。諸根具足。容色端正。有大威力。壽命安康。辯才無礙。又余經雲。施報富。戒報善道。忍報端正。進報神通。禅報生天。慧報破煩惱。如是等例。皆是三藏明六度相也。若施者受者財物三事皆空。名檀。不見持犯。名戒。能忍所忍不可得。名忍。身心不動。名精進。不亂不味。名禅。非智非愚。名般若。如此流例。即通教中六度相。若言檀有十利。一伏悭煩惱。二捨心相續。三與眾生同資產。四生豪富家。五生生施心現前。六四眾愛樂。七處眾不怯畏。八勝名徧布。九手足柔輭。十乃至詣道場。恆值善知識。戒 有十利。一滿一切智。二如佛所學。三智者不毀。四誓願不退。五安住正行。六棄捨生死。七慕樂涅槃。八得無纏心。九得勝三昧。十不乏信財。忍有十利。一二三四。火刀毒水皆不能害。五非人所護。六身相莊嚴。七閉惡道。八生梵天。九晝夜常安。十身不離喜樂。精進有十利。一他不能折伏。二佛所攝。三非人所護。四聞法不忘。五未聞能聞。六增長辯才。七得三昧性。八少病惱。九隨食能消。十如優鉢華增長。禅有十利。一安住儀式。二行慈境界。三無悔熱。四守護諸根。五得無食喜。六離愛欲。七修禅不空。八解脫魔羂。九安住佛境。十解脫成熟。般若有十利。一不取施相。二不依戒。三不住忍力。四不離身心精進。五禅無所住。六魔不能擾。七他言論不能動。八達生死底。九起增上慈。十不樂二乘地。復次四事應修檀。一破悭貪故。二莊嚴菩提故。三自他利益故。欲施。施時。施已。皆歡喜。名自利。饑渴者得除。名利他。四得後世大善果。謂尊貴饒財故。四事應持戒。一自修善法滅惡戒。二莊嚴菩提攝眾生。三臥安覺安不悔恨。於諸眾生無害心。四後受人天。得涅槃樂。四事應修忍。一除不忍。二莊嚴菩 提攝眾生。三彼此離怖畏。後世無嗔。眷屬不壞。不受苦惱。四得人天涅槃樂。四事應修精進。一破懈怠。二莊嚴菩提攝眾生。三增善法。是自利。不惱他。是利他。四後得大力致菩提。四事應修禅。一破亂心。二莊嚴菩提攝眾生。三身心寂靜。是自利。不惱眾生。是利他。四後受清淨身。安隱得涅槃四事應修般若。一破無明。二莊嚴菩提攝眾生。三智慧自樂。是自利。能教眾生。是利他。四能壞煩惱及智障。是大果。如此流例。是別教明六度相也。月藏第一雲。若眾生唯依讀誦求菩提。是人為著世俗。尚不調己煩惱。何能調他。是人著嫉妬。名利富貴。高心自是。輕慢毀他。尚不得欲界善根。況色無色善根。況二乘菩提。況無上菩提。如星火不能干海。口氣不能動山。藕絲不能稱岳。當知世俗不能滿菩提。何等是第一義。謂造一切福事。及修身。修心。修慧。以第一義熏修。則速滿六波羅蜜。若行若坐。捨攀緣想。是檀。捨攀緣不犯。是屍。於境界不生瘡疣。是羼。不捨於離。是精進。於事中不放逸。是禅。於諸法體性無生。是般若。復次於陰捨。是檀。不計念陰。是屍。於陰無我想。是羼。於陰起怨想。是進。於陰不熾 然。是禅。於陰畢竟棄。是般若。於界捨。是檀。於界不擾濁。是屍。於界捨因緣。是羼。於界數數捨。是進。於界不起發。是禅。於界如幻想。是般若。如是等。是名第一義谛善巧方便甚深法要。能滿六波羅蜜。以此法自為為他。三世菩薩。悉修是法成菩提故。非世俗也。此法能息眾生煩惱道苦道。安置菩提道。又華嚴明七地菩薩。念念具足十波羅蜜。當知諸地皆悉念念具足。為存教道。故至七地說之。諸如此例。是圓教六度相也。今明釋迦因行。須知跡示四相。本行惟圓。次慈悲喜捨。各有生緣法緣無緣三種不同。三藏生緣。二乘但為自調。止可攝入定學。菩薩為度一切。別修四無量心。若至果成。得名大慈大悲大喜大捨。通教法緣。三乘同修。而亦自他利別。別教次第修三。圓教一心圓具。跡四。本一。例前六度可知。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十力。四無所畏。四攝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
此次明果圓也。三十二相。具在法界次第初門及法數等。文句亦略出之。茲不暇錄。三藏以精進持戒而為相本。若不持戒。尚不能得人天之身。況佛 身相。通教以空無生為相本。別教以道種智為相本。圓教以實相為相本。今聞法華。令我具足。即是稱性發得。亦能跡修前三也。八十種好。十力。神通等。具如法數。例須先識四教不同之相。然後結歸圓宗。
皆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
此結證由通經者益也。初明弟子圓因報滿竟。
(辛)二明法師妙果當成三。初明正果成。二明所化度。三明滅後利益。
(壬)今初
告諸四眾。提婆達多。卻後過無量劫。當得成佛。號曰天王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界名天道。
因名天熱。果名天王。國名天道。總由徹悟性德第一義天。非逆非順。而逆而順故也。非逆而逆其逆不可思議。即逆而順。故名天熱。非順而順。其順不可思議。統逆成順。故名天王。行於非道。通達佛道。故名天道也。問。毗尼藏中。明調達臨入獄時。得無根信。口稱南無。未及稱佛。身即陷墜。佛記其三劫罪畢。出獄為人。當得辟支佛果。號曰南無。旣悟道已。持鉢受供。甫得食時。以宿命通。自觀宿行。知是 臨終一稱南無善根之力。愧不受食。遂取滅度。與此經授記。何碩異耶。答。諸大菩薩游戲神通。普門示現。三十二應。具十界身。徧於法界。盡於未來。例如央掘魔羅。薩遮尼犍。迦留陀夷等事。大小兩機。所見碩異。皆由分得如來三密故也。若知此意。則知釋尊久遠成佛。仍於大通威音等世示行因行。乃至今品之明求法。然燈之得受記。一一無非垂跡利生善權方便。殷勤稱歎方便。良有以也。
(壬)二明所化度
時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廣為眾生說於妙法。恆河沙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發緣覺心。恆河沙眾生發無上道心。得無生忍。至不退轉。
(壬)三明滅後利益
時天王佛般涅槃後。正法住世二十中劫。全身捨利起七寶塔。高六十由旬。縱廣四十由旬。諸天人民。悉以雜華末香燒香塗香衣服璎珞幢幡寶蓋技樂歌頌禮拜供養七寶妙塔。無量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悟辟支佛。不可思議眾生發菩提心。至不退轉。
二結會古今竟。
(己)三勸信
佛告諸比丘。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妙法華經提婆達多品。淨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墮地獄餓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處。常聞此經。若生人天中受勝妙樂。若在佛前蓮華化生。
淨心信敬者。不於善惡之跡妄生分別。名為淨心。深知生生示現為怨。正是成就作佛之大爐鞴。名之為信。於彼為怨為惱之人。能起真實善知識想名之為敬。了達鐘以扣鳴。刀以磨利。金以煉精。梅以寒香。但取其益。不計其非如子食乳。不譏母丑。如人采果。不嫌枝曲。名不生疑惑。如是方是聞慧思慧修慧。方能永離三塗。常奉諸佛。恆聞妙法。蓮華化生也。初明昔日達多通經。釋迦成道竟。
(戊)二明今日文殊通經。龍女作佛二。初明通經。二明利益。
(己)初中五。初智積請退。二釋尊止之。三文殊尋來。四智積問。五文殊答。
(庚)今初
於時下方多寶世尊所從菩薩。名曰智積。白多寶佛。當還本土。
問。多寶已示入滅。何得尚有所從菩薩。答。應是彼土奉侍供養寶塔之人。能以神通願力。隨從寶塔處處聽經。亦由多寶如來神力所引攝故。
(庚)二釋尊止之
釋迦牟尼佛告智積曰。善男子。且待須臾。此有菩薩。名文殊師利。可與相見。論說妙法。可還本土。
智積意謂多寶佛塔。秪為證經故出。今勸物流通旣訖。是故請還。釋迦則以跡門雖訖。本門未彰。故托在文殊以留多寶。佛之密意。非菩薩所知也。
(庚)三文殊尋來
爾時文殊師利。坐千葉蓮華。大如車輪。俱來菩薩。亦坐寶蓮華。從於大海娑竭羅龍宮。自然湧出。住虛空中。詣靈鹫山。從蓮華下。至於佛所。頭面敬禮二世尊足。修敬已畢。往智積所。共相慰問。卻坐一面。
問。序中文殊在座。今何自海而來。答。凡有三義。一者不起此會。於海化物。聖境隱顯。非凡所測。二者在序一時益訖。去時豈必白知。來時大益方生。與眾自海而至。三者梵文甚廣。傳譯甚略。彼處或具有出會之語。例如華嚴入法界品等也。問。三千之外。各有四百萬億那由他土。無復大海。文殊何故仍雲海來。答。事釋未爽。況不思議。今以三義通之。一者旣移天人及變大海。今神通力。遠從所移處來。應無遠弊。二者海眾縱移。而龍宮不動。龍謂不 動。而所居已變。從變而不變處來。有何不可。三者無緣者被徙。有緣者今來。此不思議山海宛然。令眾不見。但是變見。非謂改體。文殊旣不起而往。其土亦即穢而淨。故淨名雲移置他土。都不使人有往來相。此中乃使有往來相。而本不移。故知應有機者。則土變眾移而尚來。其無緣者。則土復眾來而不至。所以理雖無動。化事成規。故使所見不同。來往時異。菩薩化儀尚爾。豈佛設變同凡。問。不起而往。何故雲來。答。示彼此眾。知經功力。識禀教益。故須雲來。不往而往。不來而來。皆為利物。何須此難。故知此土雖雲移去。他土未必見來。彼不見來。此不見去。不來不去。而移事灼然。如淨名經中。如來足指按地。是時大眾自見坐寶蓮華。而土穢如故。
(庚)四智積問
智積菩薩問文殊師利。仁往龍宮。所化眾生。其數幾何。
(庚)五文殊答又四。初答利益甚多。二蒙益者集證。三文殊結益。四智積偈贊。
(辛)今初
文殊師利言。其數無量。不可稱計。非口所宣。非心所 測。且待須臾。自當證知。
(辛)二蒙益者集證
所言未竟。無數菩薩坐寶蓮華。從海湧出。詣靈鹫山。住在虛空。此諸菩薩。皆是文殊師利之所化度。具菩薩行。皆共論說六波羅蜜。本聲聞人。在虛空中說聲聞行。今皆修行大乘空義。
坐寶蓮華無數菩薩。具有二種。一者本發大心。二者本是聲聞。今蒙文殊法化。同歸一實也。大乘空義。即諸法實相。
(辛)三文殊結益
文殊師利謂智積曰。於海教化。其事如是。
(辛)四智積偈贊
爾時智積菩薩以偈贊曰。大智德勇健。化度無量眾。今此諸大會。及我皆已見。演暢實相義。開闡一乘法。廣導諸眾生。令速成菩提。
初明通經竟。
(己)二明利益九。初文殊自敘。二智積問。三文殊答。四智積執別教為疑。五龍女明圓釋疑。六身子挾三藏權難。七龍女以一實除疑。八時眾聞見得益。九智積身子默然信受。
(庚)今初
文殊師利言。我於海中。唯常宣說妙法華經。
(庚)二智積問
智積問文殊師利言。此經甚深微妙。諸經中寶。世所希有。頗有眾生勤加精進。修行此經。速得佛不。
(庚)三文殊答
文殊師利言。有娑竭羅龍王女年始八歲。智慧利根。善知眾生諸根行業。得陀羅尼。諸佛所說。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達諸法。於剎那頃。發菩提心。得不退轉。辯才無礙。慈念眾生。猶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廣大。慈悲仁讓。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智慧善知眾生。總持能受佛藏。皆圓慧也。深入禅定。了達諸法。即圓定也。定慧平等。故能於剎那頃發菩提心。所謂悟無生者。方見剎那。即是剎那際三昧也。達此剎那無生無性。頓入不可思議法界。所謂介爾有心。三千具足。三千即空。得位不退。三千即假。得行不退。三千即中。得念不退。了知不縱不橫。雙照橫豎。故辯才無礙。自悟心性與諸佛同。愍念眾生同體在迷。故慈念猶如赤子。旣能上合諸佛。下同眾生。所以功德具足。能至菩提也。心念口演四句。皆是歎其圓行。
(庚)四智積執別教為疑
智積菩薩言。我見釋迦如來。於無量劫難行苦行。積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觀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有如芥子許。非是菩薩捨身命處為眾生故。然後乃得成菩提道。不信此女於須臾頃。便成正覺。
智積侍從寶塔。專證圓經。豈應不信。蓋是為物騰疑耳。釋迦苦行。示跡同別。乃化他之權。龍女發心。即登不退。乃自行之實。(此但對偏為權。以圓為實也。)須臾。即上文所雲剎那頃也。然權實不二。事理互融。釋迦垂跡徧行難事。旣先久證圓理。龍女示現剎那發心。亦必久積資糧。況無量劫。解之元即一念。而須臾頃。性具十世古今。如瞿目仙人執善財手。於一念間。備歷剎塵數劫。承事諸佛。行菩薩道。理性不動。佛事灼然。若謂別教一向屬事。圓教一向屬理。則事理分張。仍墮邊執。事非理何以自立。理非事何以自彰。願讀經者思之。
(庚)五龍女明圓釋疑
言論未訖。時龍王女。忽現於前。頭面禮敬卻住一面。以偈贊曰。
深達罪福相。徧照於十方。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 以八十種好。用莊嚴法身。天人所戴仰。龍神鹹恭敬。一切眾生類。無不宗奉者。又聞成菩提。唯佛當證知。我闡大乘教。度脫苦眾生。
此由龍女持經得解。故矢口贊佛。即所以明圓而釋疑也。初兩偈半。贊佛明圓。後一偈。引證釋疑。初言深達罪福相。徧照於十方者。罪福相。秖是十法界相。三塗為罪。人天為福。有漏為罪。無漏為福。偏空為罪。出假為福。二邊為罪。中道為福。但中為罪。圓中為福。旣舉十法界相。則性體乃至果報。無不全收。此十法界罪福相等。皆是因緣生法。當體即空即假即中。三藏秖達因緣一句。照六而不照十。達則不深。照則不徧。通教秖達六界因緣即空。達亦不深。照亦不徧。別次第達。亦次第照。猶不得名深達徧照。唯有圓人。了知現前一念。豎徹三谛之底。橫該十界之邊。無一谛而非十界。則豎非豎。無一界而非三谛。則橫非橫。非豎非橫。而橫而豎。故言深達罪福相徧照於十方也。又束此橫豎。同名性德。性德非橫非豎。以諸凡聖常平等故。且說為橫。攬性成修。須明六即。修亦非橫非豎。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且說為豎。理即在迷。達而不達。照而不 照。名字已去。得達照名。至究竟時。達乃最深。照乃最徧。今贊究竟佛德。故言深達罪福相徧照於十方也。微妙淨法身者。三千即假故微。三千即中故妙。三千即空故淨。三德不縱橫不並別。即是諸佛所證法身。法身無相。無所不相。實相為大小相海之本。故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一一相好。皆即法界。本是法身所具。還用莊嚴法身。所謂全性成修。全修顯性也。天人等四句。如文可知。又聞成菩提者。牒上文殊稱贊龍女於剎那頃能至菩提也。唯佛當證知者。引佛為證。釋寶積之疑問也。我闡大乘教度脫苦眾生者。意顯不久當往南方無垢世界成等正覺。轉大法輪也。
(庚)六身子挾三藏權難
時捨利弗語龍女言。汝謂不久得無上道。是事難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穢。非是法器。雲何能得無上菩提。佛道懸曠。經無量劫勤苦積行。具修諸度。然後乃成。又女人身。猶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釋。三者魔王。四者轉輪聖王。五者佛身。雲何女身速得成佛。
身子於淨名經中。曾與天女問答。便已了知男女 無有定相。況今初周得悟。登圓初住。已與龍女所證是同。何得實有此難。亦是為物騰問耳。
(庚)七龍女以一實除疑
爾時龍女有一寶珠。價值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龍女謂智積菩薩。尊者捨利弗言。我獻寶珠。世尊納受。是事疾不。答言。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觀我成佛。復速於此。
寶珠。表修得圓因。上佛。表將因克果。佛即受之。表獲果甚速也。觀心釋者。始覺為寶珠。本覺為佛。始覺合乎本覺。為以珠上佛。佛即受之。
當時眾會。皆見龍女。忽然之間。變成男子。具菩薩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華。成等正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普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說妙法。
問。胎經雲。魔梵釋女。皆不捨身。不受身。悉於現身得成佛。今乃變成男子。然後成佛。權實雲何。答。胎經明現身成佛者。約自行破無明惑言也。實也。此經明變成男子者。約化他八相成道言也。權也。須知依圓頓教而修妙行。的可立地成佛。故雲。法性如大海。不說有是非。凡夫賢聖人。平等無高下。唯在心垢滅。取證如反掌。由其實行甚疾。故以權行 示現而證成之。令人深信不疑也。問。女變成男。即坐道場。旣無降神住胎出家等相。何名八相成道。答。淨穢土別。八相何必盡同。又法身示現。不可思議。此土自見變女成男。彼土仍見始終八相。亦奚不可。問。捨利弗等已登圓住。亦能八相作佛。何以授記猶在曠劫之後。答。自行從實。則所證理齊。化他從權。則物機不等。況諸大弟子。並是法身應現。處處垂跡不同。安知不於他界示成佛耶。問。設使捨利弗等。已於他界作佛。何必此中又示受記。答。此中受記。使物見聞。更結來緣。令於未來得度。如此橫則周徧十方。豎則番番不已。廣度眾生。眾生之界仍不可盡。安可以情計心。測度法界大事。
(庚)八時眾見聞得益
爾時娑婆世界菩薩聲聞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普為時會人天說法。心大歡喜。悉遙敬禮。(彼土)無量眾生。聞法解悟。得不退轉。無量眾生。得受道記。無垢世界。六反震動。娑婆世界三千眾生。住不退地。三千眾生。發菩提心而得受記。
先明遙見遙聞。故遙敬禮。次明彼土得益。後明此土得益。蓋南方緣熟。宜以八相作佛。此土緣薄。秖 以龍女教化。皆是從體起用。普現色身三昧之力得。一身一切身。能隨宜示現也。
(庚)九智積身子默然信受
智積菩薩。及捨利弗。一切眾會。默然信受。
提婆達多品竟。
持品第十三
二萬菩薩奉命宏經。故名持品。重勸八十萬億那由他宏經。故名勸持品。
(丁)此跡門流通第四品也。文分為二。初明受持。二明勸持。
(戊)初中三。初二萬菩薩奉命此土持經。二聲聞發誓他國流通。三諸尼請記。
(己)今初
爾時藥王菩薩摩诃薩。及大樂說菩薩摩诃薩。與二萬菩薩眷屬俱。皆於佛前作是誓言。惟願世尊不以為慮。我等於佛滅後。當奉持讀誦說此經典。後惡世眾生。善根轉少。多增上慢。貪利供養。增不善根。遠離解脫。雖難可教化。我等當起大忍力。讀誦此經。持說書寫。種種供養。不惜身命。
(己)二聲聞發誓他國流通
爾時眾中五百阿羅漢得受記者。白佛言。世尊。我等 亦自誓願於異國土廣說此經。復有學無學八千人得受記者。從座而起。合掌向佛。作是誓言。世尊。我等亦當於他國土廣說此經。所以者何。是娑婆國中。人多弊惡。懷增上慢。功德淺薄。嗔濁谄曲。心不實故。
問。此諸聲聞。已成大士。何故不能此土宏經。答。為引初心始行菩薩。未能惡世苦行通經。復欲開於安樂行品也。
(己)三諸尼請記四。初記大愛道及六千尼。二記耶輸陀羅。三諸尼領解。四諸尼發願。
(庚)今初
爾時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與學無學比丘尼六千人俱。從座而起。一心合掌。瞻仰尊顏。目不暫捨。於時世尊告憍昙彌。何故憂色而視如來。汝心將無謂我不說汝名。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耶。憍昙彌。我先總說一切聲聞。皆已授記。今欲汝知記者。將來之世。當於六萬八千億諸佛法中為大法師。及六千學無學比丘尼。俱為法師。汝如是漸漸具菩薩道當得作佛。號一切眾生喜見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憍昙彌。是一切眾生喜見佛。及六千菩薩。轉次授記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憍昙彌。亦雲喬答摩。即瞿昙也。梵音輕重耳。此翻地最勝。乃是剎利尊姓。故以呼之。
(庚)二記耶輸陀羅
爾時羅睺羅母耶輸陀羅比丘尼作是念。世尊於授記中。獨不說我名。佛告耶輸陀羅。汝於來世百千萬億諸佛法中。修菩薩行。為大法師。漸具佛道。於善國中。當得作佛。號具足千萬光相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佛壽無量阿僧祇劫。
(庚)三諸尼領解
爾時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及耶輸陀羅比丘尼。幷其眷屬。皆大歡喜。得未曾有。即於佛前而說偈言。世尊導師。安隱天人。我等聞記。心安具足。
(庚)四諸尼發願
諸比丘尼說是偈已。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能於他方國。廣宣此經。
謙讓此土。意與上聲聞同。又或尼及聲聞。皆是他方緣熟故也。初明受持竟。
(戊)二明勸持二。初長文。二偈頌。
(己)初中四。初佛眼視。二菩薩請敕。三念佛默然。四順佛意發誓。
(庚) 今初
爾時世尊。視八十萬億那由他諸菩薩摩诃薩。
眾視默勸而不告敕者。上來雖不別命。而舉持經功德深厚。引證分明。多寶分身。遠來勸發。此之殷勤。事義已足。有欲應命。宜即發誓。不煩復言。又為將護聲聞他方之願。故不稱揚也。
(庚)二菩薩請敕
是諸菩薩。皆是阿惟越致。轉不退法輪。得諸陀羅尼。即從座起。至於佛前。一心合掌而作是念。若世尊告敕我等持說此經者。當如佛教。廣宣斯法。
(庚)三念佛默然
復作是念。佛今默然不見告敕。我當雲何。
(庚)四順佛意發誓
時諸菩薩。敬順佛意。幷欲自滿本願。便於佛前作師子吼。而發誓言。世尊。我等於如來滅後。周旋往反十方世界。能令眾生書寫此經。受持讀誦。解說其義。如法修行。正憶念。皆是佛之威力。惟願世尊。在於他方遙見守護。
二明勸持中。初長文竟。
(己)二偈頌。是孤起。諸菩薩等請護宏經。所以自述宏經方軌。葢由佛於法師品中說方軌竟。寶塔募覓用方軌人。達多引往用方軌者。釋迦即是禀法軌眾。故雲以身為牀坐等。今品即是惡世方軌。安樂行是始行方軌。故雲住忍辱地等。如後廣明。若不爾者。則宏經無軌。如赤身入陣。自損不虛。被铠之言不徒設也。就文為四。初明著衣宏經。二明入室宏經。三明坐座宏經。四總結請知。
(庚)初中三。初總論時節以明著衣。二別明所忍之境。三明著衣意。
(辛)今初
即時諸菩薩。俱同發聲而說偈言。惟願不為慮。於佛滅度後。恐怖惡世中。我等當廣說。
(辛)二別明所忍之境三。初通明邪人。即俗眾也。二明道門增上慢者。三明僭聖增上慢者。於中初猶可忍。第二過前。第三最甚。以後後者。轉難識故。
(壬)今初
有諸無智人。惡口罵詈等。及加刀杖者。我等皆當忍。
(壬)二明道門增上慢者
惡世中比丘。邪智心谄曲。未得謂為得。我慢心充滿。
(壬)三明僭聖增上慢者
或有阿練若。納衣在空閒。自謂行真道。(遂乃)輕賤(在)人 間(宏法華)者。(彼為)貪著利養故。(诳妄)與白衣說(相似)法。為世(間無知人之)所恭敬。(外現威儀猶)如六通羅漢。(然而)是人(雖居阿練若。實)懷惡心。常念世俗(名利之)事。(但是)假名阿練若。(耳彼徧)好出我等(宏通大乘人之)過。而作如是(謗)言。此諸比丘等。為貪利養故。說外道論議。自作此經典。诳惑世間人。為求名聞故。分別於是經。(彼等)常在大眾(之)中欲毀我等(宏法華人)故。向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及余比丘眾。誹謗說我惡。謂是邪見人。說外道論義。
阿練若。亦阿蘭若。亦阿蘭那。亦阿練兒。此翻無诤。亦翻無喧雜處。凡居阿練若處。為調煩惱。今自舉蔑他。非無诤行。故雲假名阿練若也。毗尼藏中。及大寶積經寶梁聚會。並寶雲經。佛藏經等。一一廣明阿練若行。若未相應。且宜尋師進道。何遽守愚自是。願諸行者審自思之。二別明所忍之境竟。
(辛)三明著衣意
我等敬佛故。悉忍是諸惡。(雖)為斯(人之)所輕言。汝等(自作此經悉)皆是佛。(然於)如此輕慢(之)言。皆當忍受之。(又)濁劫惡世中。多有諸恐怖。惡鬼入其身。罵詈毀辱我。我等敬信佛。當著忍辱铠。為說是經故。忍此諸難事。我不愛身命。但惜無上道。我等於來世。護持佛所囑。世尊 自當知。濁惡世比丘。不知佛方便。隨宜所說法。惡口而颦蹙。數數見擯出。遠離於塔寺。如是等眾惡。念佛告敕故。皆當忍是事。
铠者。甲也。忍辱铠者。以能忍辱。則雖入惡世而不受傷。猶入陣有甲。不被刀箭之所害也。須知四教。皆各有忍辱铠。如中阿含經。黑齒比丘訴佛雲。捨利弗罵我說我。佛即喚捨利弗問之。汝實罵說黑齒比丘不。捨利弗言。心不定者。或說罵。我心已定。雲何說罵。如折牛角。不觸娆人。如殘童子。恥不惱彼。我心如地水火風。淨與不淨。大小便利。涕唾。受而不罵。心如掃箒。淨不淨俱掃。又如破器盛脂。置之日中。渧渧恆漏。自觀九孔常漏不淨。雲何罵說於他。又如死蛇狗等系淨童子頸。慚恥自愧。不罵說他。佛問。如是惡人。汝雲何觀。捨利弗答言。人有五。一身善口意不善。但念其善。不念不善。如納衣比丘。見糞聚弊帛。左捉右舒。截棄不淨而取於淨。念用其身淨。以規我身。棄其口意。以誡我口意。二口行淨身意不淨。亦念其口。棄其身意。如熱渴者值多草池。披草掬水。涼身止渴。三意淨身口不淨。亦念其意。不用其身口。如行路熱渴。唯牛跡少水。 若用手掬。水則渾濁。應兩膝跪。兩手憑地。口就吸之以除熱渴。四三業皆不淨者。雖無可用。當痛念之。如路見病人。安置使穩。念此不淨。使得值善知識治其三業。勿令墮落三塗。五三業皆淨。常念是人以自訓況。念齊。願齊。如清涼池。多諸華草。熱渴入中以自蘇息。常念境界以去我惡。此是三藏教中。用苦無常不淨無我空為铠也。儒者雲。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又雲。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亦此義也。毗婆沙雲。念罵是一語。余皆喚聲。終日喚聲。於我何為。(阿拘盧奢。此言罵。拘盧奢。此言喚聲。我今不應念其阿字。若有阿字。是名為罵。若無阿字。即是喚聲。)又此方是卑陋語。他方是稱贊語。我若念此卑語。無處得樂。(此例甚多。如屍羅羼提。於此未為美辭。彼方乃是二波羅蜜。又就此土。南北異稱。浙閩殊喚。於彼為贊。於此為毀。不可枚舉。)又觀此字罵。若顛倒此字。即成贊。(如見客去。若雲去早。即名為留。若雲早去。即名發遣。發遣是罵。留即是贊。又如正食遇客。若雲來早。即是罵也。若雲早來。即是贊也。世人執覽定有前後。共為贊罵。妄情積聚。言聲性空。)又罵是一界少分。一入少分。一陰少分。罵少不罵多。(十八界中。是聲界少分。十二入中。是聲入少分。於五陰中。是色陰少分。縱此少分是罵。其余非罵。)又誰成就罵。罵者成就。成就自彼。於我何為。(彼自攬聲以成名句而謂是罵。如丑在彼面。於鏡何干。)又罵是一字。一字不成罵。 二字成罵。無有一時稱二字者。若稱後字。前字已滅。又能罵所罵。一時同一剎那俱滅。於我何為。如是等用析空為铠也。又能罵所罵。皆同幻人。罵字罵聲。皆同谷響。谛觀實我實法。了不可得。雲何不忍。此即空為铠也。又凡夫不了罵空。起諸憂惱。增長三毒。故有三塗法界。或強制安忍。故有人天法界。聖人了罵是空。自斷結使。故有二乘法界。復於罵者生大悲心。念拔其苦。如子狂迷而罵其母。母常憐念冀子病愈。故有諸佛菩薩法界。如此次第觀察罵中出生十界差別不同。用即假為铠也。今經明念佛告敕故。皆當忍是事。佛即佛寶。告敕即法寶。佛法不二。即僧寶。一體三寶凡聖平等。諸佛已悟。眾生尚迷。我為眾生翻迷歸悟。持說此經。了知我心。上等諸佛。下等眾生。諸佛之悟。即我心悟。眾生之迷。即我心迷。如此之铠。即慈悲室。即法空座。一铠一切铠。乃圓教铠也。初明著衣宏經竟。
(庚)二明入室宏經
諸聚落城邑。其有求法者。我皆到其所。說佛所囑法。
(庚)三明坐座宏經
我是世尊使。處眾無所畏。我當善說法。願佛安隱住。
(庚)四總結請知
我於世尊前。諸來十方佛。發如是誓言。佛自知我心。
持品竟。
妙法蓮華經台宗會義卷四之二
妙法蓮華經台宗會義卷五之一
古吳後學蕅益智旭述
安樂行品第十四
釋此為三。一依事釋。二附文釋。三法門釋。各有略廣。略明依事釋者。身無危險。故安。心無憂惱。故樂。身安心樂。故能進於宏經口業之行也。略明附文釋者。先附上品文。著如來衣。則法身安。入如來室。故解脫心樂。坐如來座。故般若導行進。又附此品文。住忍辱地。故身安。而不卒暴。故心樂。觀諸法實相。故行進也。略明法門釋者。安名不動。樂名無受。 行名無行。不動者。六道生死。二乘涅槃所不能動。旣不緣二邊。則法身無動搖。安住不動。如須彌山。名為常住不動法門。上文雲。身體及手足。寂然安不動。其心常憺怕。未曾有散亂。即此義也。無受者。不受凡夫之五受。乃至圓教中五受生見。亦皆不受。(先約外道四句及以絕言。名為五受。次約藏通別。各各四門及一絕言。亦各五受。後約圓教四門及一絕言。若未證實而生著見。亦名五受。體教入理。理無所受。方名不受。)有受則有苦。無受則無苦。無苦無樂。乃名大樂。無行者。若有所受。即有所行。無受則無所行。不行凡夫行。不行賢聖行。故言無行。而行中道。是故名行也。次更廣事釋。夫安樂者。即大涅槃。從果立名也。行者。即涅槃道。從因得名也。若常見外道行於苦行。則因果俱苦。若斷見外道恣情取樂。刞因樂果苦。若析法二乘無常拙度。加功苦至。方入涅槃。則因苦果樂。今是如實巧度。故因果俱樂。大經雲。定苦行者。謂諸凡夫。苦樂行者。聲聞緣覺。定樂行者。謂諸菩薩。今於菩薩中應更分別。三藏菩薩。有教無人。通教三乖。因果俱偏。別教菩薩。因偏果圓。圓教菩薩。因果俱圓。今以俱樂俱圓之妙果妙因。稱為安樂行也。次更廣附文釋。安樂行是涅槃道。涅槃有三義。 謂三德秘藏。行有三義。謂止行。觀行。慈悲行。止行者。三業柔和。違從俱寂。即是體法身行。上文所謂如來衣也。觀行者。一實相慧。無分別光。即是體般若行。上文所謂如來座也。慈悲行者。四宏誓願。廣度一切。即是體解脫行。上文所謂如來室也。總此三行。為涅槃道。總於三德。為行之境。境稱安樂。道稱為行。大論雲。菩薩從初發心。常觀涅槃行道。因時用此三法導三業為行。三業淨故。即是淨於六根。六根若淨。發相似解而得入真。果時名為佛眼耳等。因名止行。果名斷德。因名觀行。果名智德。因名慈悲行。果名恩德。又因名三業。果名三密。因時慈悲導三業利他。果時名三輪不思議化。如此觀時。無復分別。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一切眾生。即大涅槃。不可復滅。行於非道。通達佛道。故名為安樂行也。此行與涅槃義合。彼經雲復有一行是如來行。如來是人。安樂是法。如來是安樂人。安樂是如來法。總而言之。其義不異。別亦不異。彼經明金銀寶樹。譬無漏寶林。與此經寂滅忍衣合。彼經明金沙大河直入西海。譬一實慧。與此經法空座合。彼經明得道女人則無谄曲。譬無緣大慈。與此 經慈悲室合。彼經呼為無余義。此經呼為無上道。又彼經所明聖行。即如來座。天行。即如來衣。梵行嬰兒行病行。即如來室也。問。大經明親附國王。持弓帶箭。摧伏惡人。此經遠離豪勢。謙下慈善。剛柔碩乖。雲何不異。答。大經偏論折伏。而住一子地。何曾無攝受。此經偏明攝受。而頭破七分。何嘗無折伏。各舉一端。理必具四。適時稱宜。即世界意。攝受。即為人意。折伏。即對治意。悟道。即第一義意也。次更廣法門釋。所謂不動門。不受門。不行門。具如玄文十種三法。准例可知。若以此義為四悉者。三法異。即世界。解脫。即為人。般若。即對治。法身。第一義也。問。此安樂行。有何次第。答。法華圓行。一行無量行。不可思議。何定前後。今一往隨文說者。法師品。略示宏經。則以益他為本。故先明入室。此品。辨惡世宏經。安諸逼惱。故先明著衣。前後互現耳。若約行說者。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乖寂起相。則應先以般若蕩累。是坐如來座。諸法不生而般若生。同體慈悲。愍眾故行道。次入如來室。旣以慈悲化世。必涉違從。決須安忍。次著如來衣。然說雖次第。行非次第。行時入空即具一切法。況慈忍耶。四安 樂行者。一是止觀慈悲導身業。二是止觀慈悲導口業。三是止觀慈悲導意業。四是止觀慈悲導誓願也。身業有止故。離身粗業。有觀故。不得身。不得身業。不得能離。無所得故。不墮凡夫地。有慈悲故。勤修身業。廣利一切。不墮二乘地。有止行故。著如來衣。有觀行故。坐如來座。有慈悲故。入如來室。止行離過。即成斷德。觀行無著。即成智德。慈悲利他。即成恩德。恩德資成智德。智德能通達斷德。是名身業安樂行。余口意誓願亦如是。此品來意者。若諸大菩薩受命宏經。深識權實。廣知漸頓。又達機緣。神力自在。非復濁世惱亂所能障阻。不俟更示方法。若初依始心。欲修圓行。入濁宏經。為濁所惱。自行不立。亦無化功為是人故。須示安樂行也。
(丁)此是跡門流通第五品經。文分為二。初問。二答。
(戊)初中二。初歎前品深行菩薩能如法宏經。二問始行菩薩雲何惡世宏經。
(己)今初
爾時文殊師利法玊子菩薩摩诃薩白佛言。世尊。是諸菩薩。甚為希有。敬順佛故。發大誓願。於後惡世。護持讀說是法華經。
(己)二問始行菩薩雲何惡世宏經
世尊。菩薩摩诃薩。於後惡世。雲何能說是經。
(戊)二答為三。初總標章。二解釋修行方法。三總明行成之相。
(己)今初
佛告文殊師利。若菩薩摩诃薩。於後惡世欲說是經。當安住四法。
(己)二解釋修行方法四。初身安樂行。二口安樂行。三意安樂行。四誓願安樂行。
(庚)初中二。初長文。二偈頌。
(辛)長文中二。初標。二釋。
(壬)今初
一者安住菩薩行處親近處。能為眾生演說是經。
詣理略說。名行處。即約正行。附事廣說。名親近處。即約助行。然說有廣略。理無淺深也。具如下釋。
(壬)二釋二。初釋行處。二釋親近處。
(癸)今初
文殊師利。雲何名菩薩摩诃薩行處。若菩薩摩诃薩。住忍辱地。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心亦不驚。又復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亦不行不分別。是名菩薩摩诃薩行處。
釋此為三。初約一法。謂一實谛。次約二法。謂生法二忍。三約三法。謂不思議三谛也。初一實谛者。為一切所歸。為一切作本。而徧無分別。為一切所歸。故雲住忍辱地。諸法歸之。故名為地。眾行休息。故 名忍辱。此即行不行之行。如來衣也。(理雖無行。依理而行。行得理息。即名不行。行即不行。故雲行於不行之行。)為一切作本。故雲柔和善順等。眾行得理而成。譬如萬物得地而生。若得理本。在剛能柔。在逆能順。在暴能治。在驚能安。無量功德從中道一實地生。地無所生而生功德。此即不行行之行。如來室也。(依理不行而行於行。)徧無分別。故雲又復於法等。謂了知行與不行。性相無二。見諸法實。名不分別。亦無不分別相可得。名為亦不行不分別。即是非行非不行之行。如來座也。(於法無所行。故雲非行。亦不行不分別。故雲非不行。)無三行而三行。故名為行。同一實谛。故名為處。初約一法釋行處竟。次生法二忍者。即生法二空也。此與二乘不同。二乘生空。但破界內我執。二乘法空。但破界內邪因緣無因緣法執。今明圓教二空。約十界假名即中道故。無復十界假名可得。故名生空。約十界實法即中道故。無復十界實法可得。故名法空。若更開者。即為四忍。謂伏忍。順忍。無生忍。寂滅忍也。或為五忍。則更加信忍。或為六忍。則更加和從忍。或對四十二地。則為四十二忍。一地即有四十二地功德。一忍寧無四十二忍法耶。今且約四忍消文。而與別教永異。別 教伏順二忍。是生忍位。則淺。無生寂滅二忍。是法忍位。則深。圓教不爾。二忍四忍。悉通初後。何者。二空之理。即是中道。初修四忍。入於中道。見二空理。乃至後心。亦秖窮二空理。故大經雲。發心畢竟二不別。若約無淺深判四忍者。從初發心。圓伏五住。至金剛頂。皆名伏忍。初後悉不違實相故。皆名順忍。初後悉不起二邊心故。皆名為無生忍。初後悉休息眾行故。皆名為寂滅忍。(凡夫在迷。理即二空四忍。聞經生解。名字二空四忍。圓伏五住。觀行二空四忍。六根清淨。相似二空四忍。四十一位。分證二空四忍。妙覺極果。究竟二空四忍也。)經雲住忍辱地。即住二空四忍地也。柔和。即伏忍。善順等。即順忍。聞生死苦。不匆卒畏懼。聞涅槃樂。不匆卒求證。聞佛常與無常。二乘作佛與不作佛。生死涅槃異與不異。佛道長短難易非長非短。非難非易等。皆不驚怖。故名順忍。又復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即無生忍。亦不行不分別。即寂滅忍。前二名生忍。後二名法忍。從始至終。以二空理忍諸法。是著如來衣。安住二空理。是坐如來座。愍諸眾生。是入如來室。二空四忍名為行。理即是處。故雲是菩薩行處也。次約二法釋行處竟。三約不思議三谛者。住忍辱地。總論三谛。如 有地可據。方能忍辱也。柔和善順者。善順真谛。能忍界內界外虛妄見愛寒熱等也。而不卒暴心。亦不驚者。安於俗谛。忍眾根緣。稱適機宜。故不卒暴。體忍違從。故心不驚也。於法無所行等者。即安中谛。能忍二邊。故雲無所行。正住中道。故雲觀如實相。亦不得中實。故雲亦不行不分別。此則據三谛之地名為處。忍五住之辱名為行。行亦為三。謂止行。即行而不行。著如來衣。觀行。即非行非不行。坐如來座。慈悲行。即不行而行。入如來室。是謂約三法釋菩薩行處。明宏經方軌也。
(癸)二釋親近處三。初約遠論近。二約近論近。三約非遠非近論近。(遠近二字。並去聲讀。是虛活字。)
(子) 初約遠論近。是附戒門以助止觀。成就慈悲。亦是廣上住忍辱地。行不行也。文為十。初遠豪勢。乃至十遠畜養。於中九是生死。第五二乘一種是涅槃。二俱遠離。乃名親近中道。
(丑)初遠豪勢
雲何名菩薩摩诃薩親近處。菩薩摩诃薩。不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官長。
恐始行人。恃附勢力。失正道故。初似小益。久則大損。
(丑)二遠邪人邪法
不親近諸外道梵志尼犍子等。及造世俗文筆。贊詠外書。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
梵志。亦雲淨裔。在家事梵者也。尼犍。此翻離系。出家外道之通名也。路伽耶陀。亦雲韋陀。西域外道典籍。依於愛見而為答釋者也。逆者。征問之謂。即是依於愛見而為問難者也。正觀未成。切須防斷。恐其染習。迷於正理。
(丑)三遠凶險戲
亦不親近諸有凶戲。相叉相撲。及那羅等種種變現之戲。
那羅。此雲力。即捔力戲也。不親近者。恐散逸故。
(丑)四遠旃陀羅
又不親近旃陀羅。及畜豬羊雞狗。畋獵漁捕諸惡律儀。如是人等或時來者。則為說法。無所希望。
近旃陀羅。令人無慈。
(丑)五遠二乘眾
又不親近求聲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亦不問訊。若於房中。若經行處。若在講堂中。不共住止。或時來者。隨宜說法。無所希求。
近二乘人。令人遠菩提故。西土大小兩乘。各居不雜。故雲或來。旣未受大。勿妨小志。故雲隨宜說法。
(丑)六遠欲想
文殊師利。又菩薩摩诃薩。不應於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為說法。亦不樂見。若入他家。不與小女處女寡女等共語。
欲想最能殺害菩提心故。
(丑)七遠不男
亦復不近五種不男之人以為親厚。
不男最能壞亂菩提志故。五不男者。一生不男。謂胎中或初生時。便缺男根。二犍不男。謂截去或爛壞等。三妒不男。謂因他YIN欲。乍有根起。而無根用。四變不男。謂見男變女。見女變男。五半不男。謂半月有用。半月不能。(此皆)宿造惡業。今感惡報。不任載道。非佛法器。故名重難。不得出家。亦不應與親厚。
(丑)八遠危害
不獨入他家。若有因緣須獨入時。但一心念佛。
獨入他家。恐招危害。一心念佛。障難悉除。
(丑)九遠譏嫌
若為女人說法。不露齒笑。不現胸臆。乃至為法。猶不 親厚。況復余事。
律中若為女人說法。須有男子知好惡者在旁。若無有知男子。不得過五六語。皆是遠嫌避疑。勿令增他不善心也。
(丑)十遠畜養
不樂畜年少弟子沙彌小兒。亦不樂與同師。
少年之人。習性未定。自畜則妨修正業。同師則娆亂請益故也。前文但雲住忍辱地。是直緣理。今戒門廣出眾辱之緣。應修遠離。非持刀杖。亦不棄捨。但以正慧而遠離之。如是十法。諸教皆然。但離二乘。諸教小異。今宏妙典。須屬圓人。觀心釋者。應作總別二種。總者。無非法界。何所可離。何所不離。非離非不離而論離耳。還同非遠非近而論近。初心雖了一切本無。而須數數近於遠離。別者。遠離三教教主豪勢。二邊之法。即是邪法。二邊人者。即名邪人。二觀神通。名為凶戲。三惑旃陀羅。殺三智命。偏空滅想。名二乘眾。偏觀真俗乃至中道法愛。皆名欲想。滅色住空名為不男。方便觀智皆害圓極。一切俗境。名為譏嫌。前三教善根。名為年少小兒。一一皆以所離為境。皆遠三惑而近三觀也。初約遠論近竟。
(子)二約近論近。是附定門以助止觀。成就慈悲。亦是廣上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心亦不驚。不行行也。上直明不暴不驚。今廣出修定之心。修定之處。修定要門。以定力故。在暴而治。在驚而安。
常好坐禅。在於閒處。修攝其心。文殊師利。是名初親近處。
常好坐禅。是修定之心。好於中道實相禅法。即五法中欲。兼攝得精進念巧慧一心也。在於閒處。是修定之處。即五緣中處也。修攝其心。是修定要門。謂呵五欲。棄五蓋。調五事也。於二十五方便中。前文附戒門離十惱亂。即第一持戒清淨。今雲在於閒處。即第三閒居靜處。旣在閒處。理必兼攝第四息諸緣務。但略不言第二衣食具足。第五得善知識耳。若約觀心明具五緣。則三觀為衣。禅悅法喜為食。諸佛。菩薩。六度。道品。法性。實際。皆為善知識也。呵五欲者。謂色聲香味觸。皆是劫功德賊。深知其過。休息貪染。棄五蓋者。謂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惑。蓋覆定慧。故須急棄。如剪毒樹。如檢偷賊。調五事者。謂調食不饑不飽。調眠不節不恣。調身不 寬不急。調息不澀不滑。調心不沈不浮。此二十法。一一皆有事相理觀。具如摩诃止觀。須者尋之。行五法者。欲得初禅。亦須五法。乃至諸禅。亦復如是。今約圓觀。則是欲從二邊正入中道。不雜二邊為精。任運流入為進。系緣法界。一念法界為念。修中觀方便名巧慧。息於二邊。心水澄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是為不二其心。清淨常一。能見般若也。以此戒定二門為前方便。是故結雲初親近處。
(子)三約非遠非近論近。是附慧門以助止觀。成就慈悲。亦是廣上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亦不行不分別。非行非不行也。文分為三。初總標境智。二別釋。三結成。
(丑)今初
復次菩薩摩诃薩。觀一切法空。
觀者。中道觀智也。一切法者。十法界境也。空者。不思議第一義谛也。若單論智。智無所觀。故舉一切以顯皆空。此空即是諸法實相。唯佛與佛。乃能究盡。今菩薩初心。便以中道止觀而觀察之。所謂從始至終。皆以佛知佛見而為修行。故能開示悟入。中間永無諸委曲相也。
(丑)二別釋
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一切語言道斷。不生。不出。不起。無名。無相。實無所有。無量。無邊。無礙。無障。
如實相句。別釋所觀十法界境。不顛倒以下。別釋能觀中道智也。二邊三谛無一異故。名之為如。非七方便。故名為實。以實為相。故言如實相也。(二邊對中。中必三谛。三而不三。名無一異。三谛如實。對七辨異。故雲實耳。實即無相。徧相一切。)不顛倒者。無凡夫常樂我淨四倒。無二乘無常苦無我不淨四倒。亦無出假常樂我淨四倒。即是非榮非枯。雙照榮枯。正中道觀也。不動者。不為二死所動也。不退者。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也。不轉者。不如凡夫輪轉生死。不如二乘轉凡為聖也。如虛空者。但有名字。字不可得。中道觀智。亦但有字。求不可得也。無所有性者。無自性。無他性。無共性。無無因性也。一切語言道斷者。離四句。絕百非。故不可思議也。不生者。惑智理皆不生。謂所破能破。稱理故俱不生。則行位因果等皆不生也。不出者。如來所治。全體即是。故無可出。畢竟不復發也。不起者。以入理故。一切方便理教皆寂滅也。無名者。一切名所不能诠。即不顛倒乃至不起。亦不足以名 之也。無相者。一切相所不能狀。即不顛倒乃至不起。亦不足以形容之也。無名即是性空。無相即是相空。實無所有者。重歎觀體非二邊之有也。無量者。非陰入界等諸數法也。無邊者。非偏小等諸有分限法也。無礙者。徧入一切諸法也。無障者。無有一法能遮止之也。雖復多句。秖是能觀之智無相無作與所觀之境稱實相應耳。
(丑)三結成
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常樂觀如是法相。是名菩薩摩诃薩第二親近處。
但以因緣有者。結也。上直明中道觀慧。今明雙照二邊。理性畢竟清淨。如上所說。非解非惑。而從惑因緣生生死。從解因緣生涅槃。生死涅槃。如六龍舞。從顛倒故有生死。由生死故有涅槃。故皆從顛倒生。由有生死涅槃。故有十界一切諸法可說。而十界一切諸法。畢竟皆空。皆如實相也。(上直明中道觀慧者。多約雙非故也。然而豈有中道不照二邊。今此重明照於二邊。用結諸文。以顯中觀不思議體。)又因緣有。有於涅槃。從顛倒生。生於生死。由有涅槃生死。故有可說。而中道實相之體。證涅槃而非涅槃。在生死而非生死。終不可說。故菩薩常樂觀之。 觀涅槃是真谛。生死是俗谛。涅槃生死所依之體。即非涅槃生死。是中谛也。(此分因緣顛倒而為二邊。義則更顯。然生死正屬因緣。且從倒邊。故名顛倒。若達因緣。便有涅槃。故以初句判屬涅槃也。又三種涅槃。皆以觀因緣有。二種生死。皆從三惑顛倒而生。指迷歸悟。故有言說。)又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者。結不思議三谛境也。故說者。不思議教也。常樂觀者。不思議三觀也。(一切從因緣生顛倒之法。無非妙境。由此本有妙境。說上中道妙觀。禀此妙說。常樂觀於如是妙境也。)已上三節。雙約境智釋竟。今更通三節文。全約觀釋。初雲觀一切法空如實相者。標觀體也。實相正是所觀。以所顯能。觀方有體故也。不顛倒下。皆釋觀相。不為二邊八倒所動。故雲不倒不動。不墮二乘凡夫二地。故雲不退不轉。非未來故不生。非過去故不出。非現在故不起。釋論雲。如虛空無入無出無住相。攝大乘亦爾。無未來入處。(不從於現以入未故。即是不生。)無過去出處。(不從於現以出過故。)無現在住處。(現在不住。即是不起。)余皆如前可解。又經文有十九句。初一句是總。後十八句。對大品十八空。如實相。即第一義空。不顛倒。即內空。內無六入我我所執。故不顛倒。不動。即外空。外不為六塵所流動也。不退。即內外空。十二入皆空。故言不退。不轉。即空空。空破諸法。諸法是所破。空是能破。無復 諸法。唯有空在。此空亦空。故言空空。空旣空故。無復能轉。故言不轉也。如虛空者。即是大空。執方計破。故言如虛空也。無所有性。即畢竟空。諸法無遺余。故名畢竟空。以畢竟空故。無所有性也。一切語言道斷。即一切空。一切空不可說。故語言道斷也。不生。即有為空。有為是因緣和合。旣不合故不生也。不出。即無為空。無為名出離。出離法空。故名不出也。不起。即無始空。求原初不可得。故無起也。無名。即性空。無相。即相空。並可解。實無所有。即不可得空。無量。即有法空。有法則有量。有量旣空。故言無量也。無邊。即無法空。無法則是邊表。今空故無邊也。無礙。即有法無法空。二俱不可得。故言無礙也。無障。即散空。妨障不可得。故言無障也。十八空皆是中道正慧。皆名為空。隨十八種境。故言十八耳。大經雲。如來常修十八空義。故用十八空釋十八句也。復次約十八空。旣可雲初總後別。前約體相。亦可雲總體別體總相別相。復次初雙約境智釋。次但全約觀釋。然觀必觀境。故可但全約觀。境能發觀。亦可但全約境。今更私作全約境釋。謂菩薩觀一切法無不皆空。一切法皆如實相。一切法 皆不顛倒。一切法皆不動。皆不退。皆不轉。一切法皆如虛空無所有性。一切語言道斷。不生。不出。不起。一切法皆無名。一切法皆無相。一切法皆實無所有。一切法皆無量。一切法皆無邊。一切法皆無礙無障。此顯百界千如諸法。一一無非實相。即權而實。即俗而真也。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此顯實相無相之體。隨染淨緣。具造十界百界千如一切諸法。即實而權。旣真而俗也。權實不二。乃是圓融不思議之二谛。其體相即。即名為一實谛。言空則一切皆空。言有則一切皆有。言中則一切皆中。復名為圓融三谛。非一二三。而一二三。雖一二三。而真理不當名一二三。復名為圓妙無谛。常樂觀如是法相。即是正觀不思議境。是故結雲第二親近處也。問。前雲行處是正行。親近處是助行。今第二親近處。雲何即名正觀。答。前不雲乎。詣理略說。名行處。略說名正。附事廣說。名親近處。廣說名助。說有廣略。理無淺深。圓家正助。正助並圓。直是非正非助圓道妙理。約廣文能禅理觀。名為助耳。初身安樂行中。初長文竟。
(辛)二偈頌三。初頌標。二頌釋。三明行成。
(壬)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有菩薩。於後惡世。無怖畏心。欲說是經。應入行處。及親近處。
(壬)二頌釋二。初頌約遠論近。二頌非遠非近。長文分釋行處親近處。頌中取意合頌。不復次第。正顯文有廣略。理非淺深也。
(癸)今初
常離國王。及國王子。大臣官長。(一)凶險戲者。(三)及旃陀羅。(四)外道梵志。(二)亦不親近。增上慢人。貪著小乘。三藏學者。破戒比丘。名字羅漢。及比丘尼。好戲笑者。深著五欲。求現滅度。諸優婆夷。皆勿親近。若是人等。以好心來。到菩薩所。為聞佛道。菩薩則以。無所畏心。不懷希望。而為說法。(五兼第十)寡女處女。及諸不男。皆勿親近。以為親厚。(六七)亦莫親近。屠兒魁脍。畋獵漁捕。為利殺害。販肉自活。炫賣女色。如是之人。皆勿親近。(又四)凶險相撲。種種嬉戲。諸YIN女等。盡勿親近。(又三又六)莫獨屏處。為女說法。若說法時。無得戲笑。(九)入裡乞食。將一比丘。若無比丘。一心念佛。(八)是則名為。行處近處。以此二處。能安樂說。
增上慢人。謂坐禅得小輕安。妄謂有所證得者也。貪著小乘三藏學者。謂專圖名相口耳學問。不肯觀心修證者也。名字羅漢。謂假名阿練若也。深著 五欲。謂於色聲香味觸五塵之中隨有偏嗜者也。求現滅度。謂但求小乘果證。無大慈悲者也。著五欲。是生死邊。求滅度。是涅槃邊。二皆勿近。應近中道明矣。此皆長文近處所列。而今結雲行處近處。故知正助但約廣略。決無淺深。
(癸)二頌非遠非近
又復不行。上中下法。有為無為。實不實法。亦不分別。是男是女。不得諸法。不知不見。是則名為。菩薩行處。
別教名上法。通教名中法。藏教名下法。鹹開入圓。無復藏通別法可得。故不行也。六凡法界惑業苦等。名有為有漏法。四聖法界功德智慧。名有為無漏法。十界真如平等之性。名無為法。有為色心。暫有體用。名為實法。不相應行。依於色心分位假立。名不實法。又或有為名不實法。性生滅故。無為名實法。性不改故。或有漏名不實法。以違性故。無漏名實法。以稱性故。或一切實。二俱稱谛故。(有為是俗谛。無為是真谛。)一切不實。情有理無。理有情無故。(有漏情之所有。理之所無。以理無故。名為不實。無漏。理之所有。情之所無。以情無故。名為不實。)今皆不行者。由觀諸法如實相。則有為亦實相。非復有為。無為亦實相。非復無為。實亦實相。非復是實。不實亦實 相。非復不實。故不行也。此頌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也。亦不分別是男是女者。男即是慧。女即是定。定慧之法。性本絕言。故不可分別也。不得諸法者。常自寂滅相故。不知不見者。遠離能取所取戲論相故。此頌亦不行不分別也。
一切諸法。空無所有。無有常住。亦無起滅。是名智者。所親近處。
此略頌觀一切法空等文也。無有常住。遮於真谛。亦無起滅。遮於俗谛。真俗雙遮。正顯中道。言略意周矣。
顛倒分別。諸法有無。是實非實。是生非生。在於閒處。修攝其心。安住不動。如須彌山。觀一切法。皆無所有。猶如虛空。無有堅固。不生不出。不動不退。常住一相。是名近處。
此頌從顛倒生。故說以為所觀之境。兼頌約近論近以為方便。然後重頌正觀一切法空等也。上文附戒附定。合為初親近處。慧名第二親近處。今以定慧合頌。而頌戒門。則雙結行近。正顯三學互融。事理不二也。問。上雲無有常住。今雲常住一相。何也。答。若對起滅而言常住。則是情計。是故須破。情 計破已。理本常住。又對起滅而言常住。則有二相。今一切法皆無所有。則無起無滅。當體常住。故名一相。一相即實相。實相即諸法而非諸法。諸法即非法。故名實相也。二頌釋竟。
(壬)三明行成三。初標行成。二釋行成而得安樂。三頌總結。
(癸)今初
若有比丘。於我滅後。入是行處。及親近處。說斯經時。無有怯弱。
事成則外儀無失。理成則內心無滯。故無怯弱也。
(癸)二釋行成而得安樂
菩薩有時。入於靜室。以正憶念。隨義觀法。從禅定起。為諸國王。王子臣民。婆羅門等。開化演暢。說斯經典。其心安隱。無有怯弱。
此釋安樂之因。因修禅定。止於過惡。得人無我。外則不損。因修智慧。離諸取著。得法無我。內無顛倒。是以心不怯弱。不怯弱名安樂也。
(癸)三頌總結
文殊師利。是名菩薩。安住初法。能於後世。說法華經。
初身安樂行竟。
(庚)二口安樂行二。初長文。二偈頌。
(辛)初中二。初標。二釋。
(壬)今初
又文殊師利。如來滅後。於末法中。欲說是經。應住安樂行。
(壬)二釋為二。初止行。二觀行。止行防非。是如來衣。觀行說法。是如來座。又止行拔苦。觀行與樂。是如來室也。
(癸)初止行又四。初不說過。二不輕慢。三不歎毀。四不怨嫌。
(子)今初
若口宣說。若讀經時。不樂說人。及經典過。
人雖有過。於我何與。秖應內省。何暇非他。若喜談人過者。如揚糞穢。自薰薰他。損惱實重。非安樂行也。一切經典。皆是如來方便隨宜所說。如食石蜜。中邊皆甜。安得有過。說經典過。皆由不解權實妙理。故亦非安樂行也。
(子)二不輕慢
亦不輕慢。諸余法師。
不倚圓而蔑偏。不重實而輕權。佛尚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谛。豈可自恃。不護物機。
(子)三不歎毀
不說他人。好惡長短。於聲聞人。亦不稱名。說其過惡。亦不稱名。贊歎其美。
人皆惡聞其短。故不譚短。面譽彼人。則如對毀此人。故不稱長。大論雲。自贊者是貢高人。自毀者是妖惑人。贊他者是谄佞人。毀他者是讒賊人。智者應以四悉籌量而護自他。又日藏經雲。初中後夜。減省睡眠。精進坐禅。誦經修道。背捨生死。向涅槃路。不稱他短。不說己長。謙下卑遜。不自憍高。衣服知足。不放逸行。系念思惟。心不馳散。於一切眾生。起慈悲心。此皆安樂行之相也。於聲聞人等者。根性不定。若歎二乘。或令彼退大取小。若毀呰二乘。或令彼大小俱失。兩無所取也。
(子)四不怨嫌
又亦不生怨嫌之心。
若謂彼人彼法妨害我道。即是怨心。若謂彼人彼法鄙劣。即是嫌心。心機一動。聲說即發。杜說過之源。故不生怨嫌心也。大集經雲。過去拘留孫佛法中。有一比丘發菩提心。誦持大小乘法聚各八萬四千。意嫌頭陀比丘不誦經典。猶如株杌。由此墮獄受大苦惱。從地獄出。受羅剎身。至賢劫佛樓至佛時。方脫鬼身。常人尚爾。況安樂行。為宏大典。將護小行。安得不慎其心念耶。怨怪。嫌責。怨深。嫌淺。 淺深俱捨。方稱正行。此口安樂行所言心者。為制口故。初止行竟。
(癸)二觀行
善修如是安樂心故。諸有聽者。不逆其意。有所難問。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為解說。令得一切種智。
觀諸法空。無所取著。心不茍執。不逆人意。不違法相。故不以小乘法答。若見無大機而為說小。則令得方便益。若不見無大而為說小。則恐妨其大緣。故深位有知機之智。則可隨宜說法。始行無鑒物之能。但可說大乘法也。口安樂行初長文竟。
(辛)二偈頌三。初頌標。二頌釋。三明行成。
(壬)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菩薩常樂。安隱說法。於清淨地。而施牀座。以油塗身。澡浴塵穢。著新淨衣。內外俱淨。
長文但雲應住。此中別出行相。安隱說法。欲令前人得安隱道及安隱果。即入如來室也。於清淨地而施牀座。即坐如來座也。以油塗身四句。即著如來衣也。以此三法而導口業。名安樂行。
(壬)二頌釋二。初頌止行。二頌觀行。
(癸)初中四。初頌二不輕慢。二頌三不歎毀。三頌初不說過。四頌四不怨嫌。長文俱約止善說。頌中皆約行善說也。
(子)今初
安處法座。隨問為說。
慢則不隨。隨即不輕慢意。
(子)二頌三不歎毀
若有比丘。及比丘尼。諸優婆塞。及優婆夷。國王王子。群臣士民。以微妙義。和顏為說。若有難問。隨義而答。
但依於義。不譚人好惡也。隨義答者有二。一可答。二不可答。若問答相難诘。相上下。若勝負則自知。是為智者語。一可答也。若自放恣。敢有違者誅之。是為王者語。若長短是非皆不知。惟覓勝而已。是為愚者語。二不可答也。
(子)三頌初不說過
因緣譬喻。敷演分別。以是方便。皆使發心。漸漸增益。入於佛道。
若樂說人及經典過。生人毒念。今不說過。故使發心入於佛道。佛道從喜生也。
(子)四頌四不怨嫌
除懶惰意。及懈怠想。離諸憂惱。慈心說法。
怨嫌心起。則懈懶憂惱。今慈心說法。則精進歡悅 也。初頌止行竟。
(癸)二頌觀行
晝夜常說。無上道教。以諸因緣。無量譬喻。開示眾生。鹹令歡喜。衣服臥具。飲食醫藥。而於其中。無所希望。但一心念。說法因緣。願成佛道。令眾亦爾。是則大利。安樂供養。
說無上道。即頌但以大乘法答。願成佛道令眾亦爾。即頌令得一切種智也。二頌釋竟。
(壬)三明行成四。初標行成。二明內無過。則外難不生。三明內有善法。所以行成。四格量功德。
(癸)今初
我滅度後。若有比丘。能演說斯。妙法華經。
(癸)二明內無過。則外難不生。如無臭物。蠅則不來。
心無嫉恚。諸惱障礙。亦無憂愁。及罵詈者。又無怖畏。加刀杖等。亦無擯出。安住忍故。
(癸)三明內有善法。所以行成。
智者如是。善修其心。能住安樂。如我上說。
若內無過。如長文中說。若內有善。如偈中說也。
(癸)四格量功德
其人功德。千萬億劫。算數譬喻。說不能盡。
二口安樂行竟。
(庚)三意安樂行二。初長文。二偈頌。
(辛)初中三。初標。二釋。三結行成。
(壬)今初
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诃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受持讀誦斯經典者。
(壬)二釋二。初止行。二觀行。止行是衣。觀行是座。拔苦與樂是室也。
(癸)初中四。初不嫉诳。二不輕罵。三不惱亂。四不诤競。
(子)今初
無懷嫉妬谄诳之心。
不耐他榮。名為嫉妬。由貪故嗔。嗔垢之最重者也。險曲罔他。名之為谄。藏逆露順。不任教誨。貪癡為體。正與道相違也。矯現有德以圖利養。名之為诳。由貪癡故。墮邪命法。謬膺恭敬。招苦無窮。故此等心。皆是學道大障。茍有其一。尚不能得二乘菩提。況可宏通大法。上求下化耶。安樂行菩薩。急須棄之。
(子)二不輕罵
亦勿輕罵學佛道者。求其長短。
彼旣發心學佛。便墮未來佛數。縱令煩惱習性不同。互有長短。但取其長以自益。勿求其短而忤彼也。
(子)三不惱亂
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聲聞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薩道者。無得惱之。令其疑悔。語其人言。汝等去道甚遠。終不能得一切種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於道懈怠故。
四眾各有求三乘人。所求三乘。義攝藏通別之三教。此三教法。皆是如來善巧方便。循循善誘。為實所施之權。四眾苟能依之求道。自可漸引歸圓。若自恃圓解。呵其去道尚遠。自恃薄有行門。呵其放逸懈怠。彼旣被呵。便生疑悔。進不能薦取圓理。退不能遵守三權。是即惱亂行人。招過不小矣。若具知根智眼。乃能與奪適宜。
(子)四不诤競
又亦不應戲論諸法。有所诤競。
名字位人。薄解文義。未能念念觀心。每於消文釋義而起诤競。只此诤競。便名戲論。何況縱恣習氣。言語嘲谑。濁亂心神。增長放逸。非安樂行。切須戒之。初止行竟。
(癸)二觀行四。初大悲想。治嫉诳。二慈父想。治輕罵。三大師想。治惱亂。四平等說法。治诤競。
(子)今初
當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
旣起大悲。誓當拔苦。何忍嫉之谄之诳之。
(子)二慈父想治輕罵
於諸如來。起慈父想。
旣學佛道。即未來佛。佛即我等大慈悲父。何可輕罵。求其長短。
(子)三大師想治惱亂
於諸菩薩。起大師想。於十方諸大菩薩。常應深心恭敬禮拜。
三乘四眾。無非菩薩。有化訓德。皆眾生師。常應深心禮敬。何得惱令懷疑。
(子)四平等說法治诤競
於一切眾生。平等說法。以順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愛法者。亦不為多說。
文隨於義義隨文。名為平等。平等則無偏執。不起诤競也。以順法故不多不少。量機利鈍。隨器而授也。多說便為戲論。以彼不堪領解。徒費文辭。無實益故。若能領解。則如娑竭龍王雨注大海。乃至塵 說剎說。亦不為多。二釋竟。
(壬)三結行成
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诃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有成就是第三安樂行者。說是法時。無能惱亂。
此由止行成故。惡不能加也。
得好同學。共讀誦是經。亦得大眾而來聽受。聽已能持。持已能誦。誦已能說。說已能書。若使人書供養經卷。恭敬尊重贊歎。
此由觀行成故。勝人來集也。意安樂行初長文竟。
(辛)二偈頌二。初頌釋。二頌行成。略不頌標也。
(壬)初中二。初頌止行。二頌觀行。
(癸)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欲說是經。當捨嫉恚慢。谄诳邪偽心。常修質直行。不輕蔑於人。亦不戲論法。不令他疑悔。雲汝不得佛。
初四句。頌初不嫉诳。恚慢二字。嫉之本也。邪偽二字。谄诳之注腳也。常修質直行。正明對治門也。第五句。頌二不輕罵。第六句。頌四不诤競。後兩句。頌三不惱亂。
(癸)二頌觀行
是佛子說法。常柔和能忍。慈悲於一切。不生懈怠心。 十方大菩薩。愍眾故行道。應生恭敬心。是則我大師。於諸佛世尊。生無上父想。破於憍慢心。說法無障礙。
初一偈。頌初大悲想。第二偈。頌三大師想。次半偈。頌二慈父想。後半偈。頌四平等說法。初頌釋竟。
(壬)二頌行成
第三法如是。智者應守護。一心安樂行。無量眾所敬。
三意安樂行竟。
(庚)四誓願安樂行二。初長文。二偈頌。
(辛)初中二。初明行法。二歎經。
(壬)初又三。初標。二釋。三結行成。
(癸)今初
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诃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有持是法華經者。
(癸)二釋為三。初明誓願所緣之境。二明起誓願之由。三正立誓願。
(子)今初
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
已發三乘出世心者。名為在家。出家之人。全未發心。名為非菩薩人。就發心中。未斷通惑。在三界內。名在家人。已斷通惑。出三界外。名出家人。此收藏通三乘。別四十心皆盡也。非菩薩人。即收六道四 生皆盡也。如此十法界境。各有苦集應拔。皆當起於大悲。各有道滅應與。皆當起於大慈。但已發心者。善芽旣萌。因其善而玉成之。故起大慈。此慈即能拔三惑苦。未發心者。惡習偏強。因其惡而拯救之。故起大悲。此悲即能與三德樂。是謂緣無作谛。起無作誓也。
(子)二明起誓願之由
應作是念。如是之人。則為大失。如來方便隨宜說法。不聞不知不覺。不問不信不解。
如來方便隨宜說法者。通指一代時教。或頓或漸。或大或小。或圓或偏。或顯或密。或定不定。乃至或兼或但。或對或帶。或開或顯。或廢或立。一一皆是不可思議善巧方便。一一皆是隨順眾生所宜也。非菩薩人。則於權法不聞不知不覺。在家出家菩薩。則於妙法不問不信不解。不聞故無三乘聞慧。不知故無三乘思慧。不覺故無三乘修慧。不問故無一乘聞慧。不信故無一乘思慧。不解故無一乘修慧。此皆迷本道滅而為界內界外種種苦集。不達苦集體即道滅。所以為起宏誓願之由也。
(子)三正立誓願
其人雖不問不信不解是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隨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
前明誓由。雙舉無權實三慧。今但約無圓三慧而立誓者。實能攝權故也。但乏圓慧。尚在所愍。況彼沉迷。尤當哀恻。神通力者。如來衣如來室力。不起滅定。現諸威儀。先以定動也。智慧力者。如來座力。四辯莊嚴。後以慧拔也。引之令得住是法中。則必為實施權。開權顯實。二釋竟。
(癸)三結行成二。初明離過。二明利益。
(子)今初
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诃薩。於如來滅後。有成就此第四法者。說是法時。無有過失。
起大慈悲。是入如來室行成。知諸菩薩非菩薩等失於權實三慧。是坐如來座行成。宏誓制心。始終不倦。是著如來衣行成。室行成故。無嗔垢過失。座行成故。無谄诳過失。衣行成故。無懈怠過失。自旣拔苦。徧拔他苦。義同止行成也。
(子)二明利益又二。初正明。二釋結。
(丑)今初
常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國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羅門居士等供養恭敬尊重贊歎。虛空諸天為 聽法故。亦常隨侍。若在聚落城邑空閒林中。有人來欲難問者。諸天晝夜常為法故而衞護之。能令聽者皆得歡喜。
室行成故。人天供養。隨侍聽法。衣行成故。諸天衛護。無能難問。座行成故。聽者歡喜。自旣得樂。徧與他樂。義同觀行成也。
(丑)二釋結
所以者何。此經是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神力所護故。
三世諸佛。同皆守護如是妙典。說此經者。安得不獲此大利益耶。初明行法竟。
(壬)二歎經二。初就法略歎。二約譬廣歎。
(癸)今初
文殊師利。是法華經。於無量國中。乃至名字不可得聞。何況得見受持讀誦。
諸佛出世。懸遠難值。正使佛出。久默斯要。是故聞名尚不可得。況得見耶。況受持耶。況讀誦耶。意顯今得見聞受持讀誦。乃是不可思議因緣。應須寶重。如說修行也。
(癸)二約譬廣歎二。初不與珠譬。二與珠譬。
(子)初中二。初立譬。二法合。
(丑)初又五。初威伏諸國。 (至)五惟不與珠。
(寅)今初
文殊師利。譬如強力轉輪聖王。欲以威勢降伏諸國。
輪王。譬如來化世。諸國。譬陰入界諸境也。
(寅)二小王不順
而諸小王。不順其命。
小王。譬見愛等諸煩惱魔。即是寇盜。所謂林中王耳。未得無漏調伏。名不順其命。
(寅)三起兵討伐
時轉輪王。起種種兵而往討伐。 戒如堅甲。定如營壘。慧如利器。七賢中方法為前軍。須陀洹斯陀含中方法為次軍。阿那含阿羅漢中方法為後軍。所破者是三毒等分八萬四千之寇盜。能破者是八萬四千法門之官兵。(小乘八萬四千法蘊)
(寅)四有功喜賜
王見兵眾戰有功者。即大歡喜。隨功賞賜。或與田宅聚落城邑。或與衣服嚴身之具。或與種種珍寶。金銀琉璃砗磲碼瑙珊瑚琥珀。象馬車乘。奴婢人民。
田譬禅定。宅譬解脫。聚落譬初果二果。邑譬三果。城譬涅槃。即第四果。衣服譬慚忍善法。嚴身之具譬一切助道善法。種種七寶譬七科無漏道品。象 馬車乘譬二乘盡智及無生智。奴婢譬神通。人民譬有漏善法。
(寅)五惟不與珠
唯髻中明珠。不以與之。所以者何。獨王頂上有此一珠。若以與之。王諸眷屬必大驚怪。
有出分段機發。名小功勳。有出變易機發。為大功勳。若未有大勳。忽賜髻珠。則眷屬驚怪。譬眾生大機未發。忽說此經。不惟二乘疑惑。即菩薩亦驚怪也。初立譬竟。
(丑)二法合亦五。初合威伏諸國(至)五合唯不與珠。
(寅)今初
文殊師利。如來亦復如是。以禅定智慧力。得法國土。王於三界。
禅定智慧力得法國土者。禅定是慈忍行成。福德莊嚴。解脫德也。智慧是空座行成。智慧莊嚴。般若德也。以此二修而顯一性。合上轉輪聖王。雖是王[胤-乚]。由有強力而得登極。故言得法國土。即是證於常寂光土也。王於三界者。統攝實報方便同居三土。合上欲以威勢降伏諸國。令斷三惑。出二死。順法性也。
(寅)二合小王不順
而諸魔王。不肯順伏。
同居三界。則有見愛魔王。方便三界。則有塵沙魔王。實報三界。則有無明魔王。皆不順法性也。
(寅)三合起兵討伐
如來賢聖諸將。與之共戰。
即是七賢前軍。乃至四果後軍。與界內見愛煩惱戰也。
(寅)四合有功喜賜
其有功者。心亦歡喜。於四眾中。為說諸經。令其心悅。賜以禅定解脫無漏根力諸法之財。又復賜與涅槃之城。言得滅度。引導其心。令皆歡喜。
能降見愛。名為有功。余可知。
(寅)五合唯不與珠
而不為說是法華經。
濁障雖除。大機未發。故不為說也。初不與珠譬竟。
(子)二與珠譬亦二。初立譬。二法合。
(丑)今初
文殊師利。如轉輪王。見諸兵眾有大功者。心甚歡喜。以此難信之珠。久在髻中。不妄與人。而今與之。
圓明如意珠王。譬中道實智。體具三德。圓即法身 德。明即般若德。如意雨寶。即解脫德。極果所宗故在王頂。臣下從來所未聞見。故名難信。實為權所隱。故雲久在髻中。解髻即開權。與珠即顯實也。
(丑)二法合
如來亦復如是。於三界中。為大法王。以法教化一切眾生。見賢聖軍。與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共戰。有大功勳。滅三毒。出三界。破魔網。爾時如來亦大歡喜。此法華經能令眾生至一切智。一切世間多怨難信。先所未說而今說之。
大集經雲。知苦。壞陰魔。斷集。離煩惱魔。證滅。離死魔。修道。壞天子魔。此約小乘破界內四魔言也。然而小乘修出世道。但以天魔不能為障。故雲壞天子魔。其實未能降伏天魔。惟有如來應身八相成道。示現降天魔耳。今雲與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共戰。滅三毒。出三界。即是分段功成。又雲有大功勳。破魔網。即是大乘機發。故大歡喜而說此難信之妙經也。
文殊師利。此法華經。是諸如來第一之說。於諸法中。最為甚深。末後賜與。如彼強力之王。久護明珠。今乃與之。文殊師利。此法華經。諸佛如來秘密之藏。於諸 經中。最在其上。長夜守護。不妄宣說。始於今日。乃與汝等而敷演之。
旣以法合譬竟。又復提譬帖合。殷勤贊歎。不一而足。欲令聞者作難遭想。依安樂行。敬愛持宏故也。誓願安樂行初長文竟。
(辛)二偈頌二。初頌行法。二頌歎經。
(壬)初中二。初超頌行成。二追頌行法。
(癸)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常行忍辱。哀愍一切。乃能演說。佛所贊經。
上總明行成。今頌別顯。初句頌著衣行成。次句。頌入室行成。演說。頌坐座行成也。
(癸)二追頌行法三。初頌誓願所緣之境。二頌起誓願之由。三頌正立誓願。
(子)今初
後末世時持此經者。於家出家。及非菩薩。應生慈悲。
(子)二頌起誓願之由
斯等不聞。不信是經。則為大失。
(子)三頌正立誓願
我得佛道。以諸方便。為說此法。令住其中。
初頌行法竟。
(壬)二頌歎經。但頌約譬廣歎。不頌就法略歎。又長 文兩譬兩合。今初總頌兩譬。二總頌兩合也。
(癸)初總頌兩譬
譬如強力。轉輪之王。兵戰有功。賞賜諸物。象馬車乘。嚴身之具。及諸田宅。聚落城邑。或與衣服種種珍寶。奴婢財物。歡喜賜與。如有勇健。能為難事。王解髻中。明珠賜之。
先三偈。頌不與珠譬。後一偈。頌與珠譬。
(癸)二總頌兩合
如來亦爾。為諸法王。忍辱大力。智慧寶藏。以大慈悲。如法化世。見一切人。受諸苦惱。欲求解脫。與諸魔戰。為是眾生。說種種法。以大方便。說此諸經。旣知眾生。得其力已。末後乃為。說是法華。如王解髻。明珠與之。此經為尊。眾經中上。我常守護。不妄開示。今正是時。為汝等說。
先三偈半。頌合不與珠。後三偈。頌合與珠也。二解釋修行方法竟。
(己)三總明行成之相三。初結勸四行。二舉三報以勸。三總結。
(庚)今初
我滅度後。求佛道者。欲得安隱。演說斯經。應當親近。如是四法。
(庚)二舉三報以勸。亦名三障清淨。復為三。初報障轉。轉現報。二業障轉。轉生報。三煩惱障轉。轉後報。
(辛)今初
讀是經者。常無憂惱。又無病痛。顏色鮮白。
常無憂惱。轉現報之心。又無病痛等。轉現報之色也。
(辛)二業障轉。轉生報
不生貧窮。卑賤丑陋。
惡業之因。乃感惡果。持經則不作貧賤業。所以不生卑陋處也。
(辛)三煩惱障轉。轉後報二。初別明三煩惱障轉。二總明一切煩惱障轉。
(壬)初又三。初貪障轉。二嗔障轉。三癡障轉。
(癸)今初
眾生樂見。如慕賢聖。天諸童子。以為給使。
多貪欲者。則人忽慢。又復障生梵天。今貪欲障轉。故眾生敬慕。天童給使也。
(癸)二嗔障轉
刀杖不加。毒不能害。若人惡罵。口則閉塞。游行無畏。如師子王。
捨嗔則內除刀箭。入陣則外刃不傷。
(癸)三癡障轉
智慧光明。如日之照。
初別明三煩惱障轉竟。
(壬)二總明一切煩惱障轉四。初夢入十信相似位。(至)四夢入妙覺究竟位。蓋安樂旣是如來之行。故宏經者預表果成。當知宏功。其力不小。又百千萬億劫事。鹹在一念夢中。用表妙法不可思議。一中無量。無量中一。是相前現。後當尅果。一生宏教。功超累劫也。
(癸)初夢入十信相似位。
若於夢中。但見妙事。見諸如來坐師子座。諸比丘眾。圍繞說法。又見龍神。阿修羅等。數如恆沙。恭敬合掌。自見其身。而為說法。
初二句。總貫諸文。次四句。見佛聞法表上求佛道也。後六句。為龍神等說法。表下化眾生也。
(癸)二夢入初住見道位
又見諸佛。身相金色。放無量光。照於一切。以梵音聲。演說諸法。佛為四眾。說無上法。見身處中。合掌贊佛。聞法歡喜。而為供養。得陀羅尼。證不退智。佛知其心。深入佛道。即為授記。成最正覺。汝善男子。當於來世。得無量智。佛之大道。國土嚴淨。廣大無比。亦有四眾。合掌聽法。
見身處中。表入實也。聞法歡喜。表悟圓因。所證與別歡喜地同也。得陀羅尼。即三總持。證不退智。即三不退。授記作佛。即無生現前記也。
(癸)三夢入住行向地修道位
又見自身。在山林中。修習善法。證諸實相。深入禅定。見十方佛。
善法者。稱性所起慧行及與行行。即是七科道品十波羅蜜。四等。四攝。三昧。總持等一切佛道也。實相即是中道。中道非一非多。由破四十品惑。即有四十番分證中道。故名證諸實相也。深入禅定。即首楞嚴定。不以二相見於如來。故雲見十方佛也。又後心菩薩入金剛定。諸佛現前灌頂授職。故雲見十方佛。
(癸)四夢入妙覺究竟位
諸佛身金色。百福相莊嚴。聞法為人說。常有是好夢。又夢作國王。捨宮殿眷屬。及上妙五欲。行詣於道場。在菩提樹下。而處師子座。求道過七日。得諸佛之智。成無上道已。起而轉法輪。為四眾說法。經千萬億劫。說無漏妙法。度無量眾生。後當入涅槃。如煙盡燈滅。
夢八相佛。寄顯妙覺也。從須陀洹至辟支佛。悉有夢。唯佛不夢。無疑無習氣故。金光明最勝王經。明將證十地。皆先有夢。夢是獨頭意識。與睡眠心所合。幻現三世種種境界。所夢與過去事相應。即是習氣影子。若與未來事相應。即是吉凶先兆。今持經王。得此好夢。未來不虛。是吉兆也。二舉三報以勸竟。
(庚)三總結
若後惡世中。說是第一法。是人得大利。如上諸功德。
原此安樂行品。特示初心宏法方軌。具含十乘觀法。今略點之。令緣心有在。觀諸法如實相。第一觀不思議境也。於在家出家起大慈心。於非菩薩起大悲心。第二真正發菩提心也。三業各有止行觀行。第三善巧安心也。觀一切法空等。第四破法徧也。亦不行不分別。第五識通塞也。三業及誓願。即圓四念處。依此圓斷二惡而生二善。成就如意根力覺道。第六調適道品也。離十惱亂等。第七對治助開也。夢中所見。表第八次位也。而不卒暴。心亦不驚。第九能安忍也。於法無所行。第十離法愛也。通括四行。十觀略周。又細論之。則一一行中。並具 十法。又十法為正。四行助之。若四若十。並涉因果。又四行為總。十觀為別。若總若別。俱通橫豎。十法導理無不尅終。四行事儀。豈局在始。圓道妙行。終始無殊。六即義明。措足有地。初跡門開權顯實竟。
妙法蓮華經台宗會義卷五之一
妙法蓮華經台宗會義卷五之二
古吳後學蕅益智旭述
釋安樂行品竟。次釋從地湧出品
從地湧出品第十五
師嚴道尊。鞠躬只奉。如來一命。四方奔踴。故言從地湧出品。(道在師。故道尊。師有道。故師嚴。師嚴故命不可違。道尊故有命必赴。命者。一由寶塔品末雲。佛欲以此妙法華經付囑有在。此命猶通。二由此品之初。他方菩薩請宏。佛止之曰。我娑婆世界。自有六萬恆河沙等。即別命也。此世界悉檀也。)三世化物。惠利無疆。一月萬影。孰能思量。召過以示現。宏經以益當。故言從地湧出品。(為人悉檀。)虛空湛然。無早無晚。或者執 跡而闇其本。召昔示今。破近執而顯遠事。故言從地湧出品。(虛空。譬理。理無早晚。依理成事。事有本跡。或執近跡以失遠本。本跡尚迷。況不思議一。故本弟子。居下虛空。本地之師。經久虛空。今之師弟。在今虛空。久空今空。下空上空。雖則體一。然本弟子。元知近跡。今之弟子。猶迷遠本。為破近執。召昔示今。今弟子因疑致請。聞說方破執近之惡。對治悉也。)寂場少父。久服種智還年之藥。故老而若少。寂光老兒。亦久禀常住不死之方。故少而若老。示其藥力。鹹令得知。故言從地湧出品。(第一義悉。)文雲是從何所來。以何因緣集。當知四悉檀因緣。故湧出也。(然初一悉。文在今品。第二意。兼後品。三四二悉。探用後品。皆是助後以成顯遠。善生惡破見本故也。故知世界。即後三悉之由。今湧出品。專在世界。)
(乙)二本門開近顯遠三。初從此至汝等自當因是得聞。是序段。二從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彌勒菩薩下。訖分別功德品初彌勒說偈。是正說段。三從爾時佛告彌勒。訖常不輕品。共三品半。是流通段。
(丙)初序為二。初湧出。二疑問。
(丁)初中三。初他方菩薩請宏經。二如來不許。三下方湧出。
(戊)今初
爾時他方國土諸來菩薩摩诃薩。過八恆河沙數。於大眾中起。合掌作禮而白佛言。世尊。若聽我等於佛滅後。在此娑婆世界勤加精進。護持讀誦書寫供養 是經典者。當於此土而廣說之。
他方菩薩。已聞跡門說流通竟。慕此通經勝福。故願住此宏宣也。
(戊)二如來不許
爾時佛告諸菩薩摩诃薩眾。止。善男子。不須汝等護持此經。所以者何。我娑婆世界。自有六萬恆河沙等菩薩摩诃薩。一一菩薩。各有六萬恆河沙眷屬。是諸人等。能於我滅後。護持讀誦廣說此經。
如來止之。凡有三義。一者汝等各各自有已任。若住此土。廢彼利益。二者他方菩薩。此土結緣事淺。雖欲宣授。必無巨益。三者若復許之。則不得召下。下若不來。不得破近顯遠也。問。諸佛菩薩。分身散影。普徧十方。誘化一切。有何彼此。而言已任及廢彼耶。答。佛菩薩心。實無彼此。但機有在無。無始法爾。初從此佛菩薩結緣。還於此佛菩薩成熟。由此須召下方也。召下方來。亦有三義。一者是我弟子。應宏我法。二者以緣深廣。能徧此土徧分身土而作利益。三者得開近顯遠也。(各有已任。無世界益。結緣事淺。無為人益。不得破近。無對治益。不得顯遠。無第一義益。以無四益。所以止之。子宏父法。有世界益。結緣深廣。有為人益。開近。有對治益。顯遠。有第一義益。具有四益。所以召之。)
(戊)三下方湧出二。初經家敘相。二明問訊。
(己)初中五。初湧出。二身相。三住處。四聞命。五眷屬。
(庚)今初
佛說是時。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國土。地皆振裂。而於其中。有無量千萬億菩薩摩诃薩同時湧出。
地覆本時眷屬。如跡隱本。今開跡顯本。故裂地以表之。
(庚)二身相
是諸菩薩。身皆金色。三十二相。無量光明。
(庚)三住處
先盡在此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虛空中住。
在此世界之下。則不屬此世界。此界虛空中住。則不屬彼下界。非此非彼。即表中道常寂光土也。常即常德。寂即樂德。光即淨我。常即法身。寂即解脫。光即般若。三德無不常樂我淨。四德無非即空假中。是為不縱不橫秘密之藏。不即此界。不離此界。故以世界之下。此界虛空表之。住者。以不住法。住於秘藏也。當知本有四德以為所依。修得四德以為能依。能所並有能依之身。依於能所所依之土。二義齊等。方是毗盧遮那身土之相。是故一人成 佛時。法界皆為此佛之依正。一佛旣爾。當知一切諸佛亦復如是。重重互徧。重重互入。重重互現。重重互融。又諸佛旣爾。當知一切菩薩之所分證亦復如是。又諸佛菩薩滿分修德旣爾。當知一切眾生所有性德。亦復如是。無不互徧互入互現互融。但迷悟攸分。故即而常六。然法性平等。故六而常即。所以阿鼻依正。全處極聖之自心。遮那身土。不離下凡之一念也。
(庚)四聞命
是諸菩薩。聞釋迦牟尼佛所說音聲。從下發來。
即是聞命故來。宏法故來。破執故來。顯本故來也。
(庚)五眷屬
一一菩薩。皆是大眾唱導之首。各將六萬恆河沙眷屬。況將五萬四萬三萬二萬一萬恆河沙等眷屬者。(其數轉多。)況復乃至一恆河沙。半恆河沙。四分之一。乃至千萬億那由他分之一。(其數轉多。)況復千萬億那由他眷屬。(其數轉多。)況復億萬眷屬。(其數轉多。)況復千萬。百萬。乃至一萬。(其數展轉倍多。)況復一千。一百。乃至一十。(其數展轉倍多。)況復將五。四。三。二。一弟子者。(其數展轉倍多)況復單已樂遠離行。(其數展轉倍多。)如是等比。無量無邊。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一一皆是導師之德。能引眾人至於寶所。當知一已非獨。六萬恆沙眷屬非多也。若約法門者。一即一道清淨。二即福智。三即戒定慧。四即四谛。五即五眼。六即六度。一一度具十法界。一一界各有十十。即有百。百即具千。十善即有萬。一度具萬。六度即六萬法門。多不為多。一不為一。非多非一。而多而一。初經家敘相竟。
(己)二明問訊五。初三業供養。二陳問訊之辭。三佛答安樂。四偈頌隨喜。五如來述歎。
(庚)初中三。初正明供養。二明所經時節。三明佛神力加持。
(辛)今初
是諸菩薩。從地出已。各詣虛空七寶妙塔多寶如來釋迦牟尼佛所。到已。向二世尊頭面禮足。及至諸寶樹下師子座上佛所。亦皆作禮。右繞三帀。合掌恭敬。以諸菩薩種種贊法而以贊歎。住在一面。欣樂瞻仰於二世尊。
作禮右繞。是身業供養。種種贊歎。是口業供養。欣樂瞻仰。是意業供養。以此不思議三業。供不思議三身而為能感。故佛以神力應之。令諸大眾長時謂短。即狹見廣也。
(辛)二明所經時節
是諸菩薩摩诃薩。從初湧出。以諸菩薩種種贊法而贊於佛。如是時間。經五十小劫。是時釋迦牟尼佛。默然而坐。及諸四眾。亦皆默然。
種種贊法而贊於佛。遂經五十小劫。何止百千恆河沙偈。故知梵文積至八裡。未足為多也。問。釋迦住世。僅八十年。說法四十九載。相傳八年說法華經。何得有此五十小劫。答。如維摩丈室。得容三萬二千師子之座。一一座高八萬四千由旬。旣橫論大小。小可容大。則豎論久暫。暫豈不容久耶。問。若爾。則是延半日以為五十小劫也。何故下雲佛神力故。令諸大眾謂如半日。答。非延半日而為五十小劫。乃納五十小劫於半日中。亦猶遠將燈王國中大師子座而入丈室。非變丈室為師子座也。問。時無實法。長短本空。何得戲論有納入耶。答。若約真谛。則大小久暫。悉皆平等。若約俗谛。則大小久暫。仍自歷然。若約迷情。不知全俗即真。故言俗之時。則大自大。小自小。久自久。暫自暫。不相容攝。言真之時。則一味掃蕩。若約諸佛菩薩。了達真俗不二。故不惟一事攝一切理。而且一事攝一切事。所 以丈室容師子座。師子座不小。丈室不大。則知半日容五十劫。五十劫不促。半日不延也。又若論寂光實報境界。則下方菩薩。常面稱揚。如來默然。常受其贊。盡未來時。無有疲厭。亦不休歇。若論同居穢土機緣。則住世八旬。事須唱滅。故令大眾謂如半日。若論方便淨土機緣。則已破三界見思。未破無明別惑。應見菩薩贊歎經五十劫。是知即此靈山。橫論四土。眾生福薄。見佛入滅。是同居土相也。五十小劫贊歎於佛。俨然未散。方便土相也。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鹫山。眾生見劫盡。我此土安隱。實報寂光土相也。問。若方便土。菩薩贊歎五十小劫。今猶未散。則此後十三品經。何從得有。答。佛之神力。不可思議。為彼示長。為此示短。三世互入。亦無所在。如安樂行人。一夢尚可經於千萬億劫。豈不能攝未來之事。令入現在。俾此土眾生。得沾滅後流通益耶。
(辛)三明佛神力加持
五十小劫。佛神力故。令諸大眾謂如半日。爾時四眾。亦以佛神力故。見諸菩薩徧滿無量百千萬億國土虛空。
若約真谛。則時劫本空。今約俗谛。則五十小劫是實。故已破無明者。知是五十小劫。未破無明者。不堪耐久。由佛神力。令其謂如半日。不生疲倦也。又諸菩薩徧滿無量國土虛空。豈惟肉眼不能遠矚。縱令天眼。何可盡瞻。而今四眾以佛神力。則能徧見。當知長而謂短。由迷情未祛。狹而見廣。由妙機當發。又長而謂短。意表本為跡隱。此跡須開。狹而見廣。意表跡含於本。此本須顯。又自佛眼觀。則長短平等。廣狹平等。如理則非本非跡。自四眼觀。則解者見長見廣。如知遠本。惑者見短見狹。如執近跡。今迷長謂短。亦雲佛之神力。是顯佛能隨情。即狹見廣。亦雲佛之神力。是顯佛能破情。又壽量未談。胡長令見短。下方已湧。故狹令見廣。夫見雨猛。知龍大。見華盛。知池深。見所化如此之多。則知能化甚大久遠。旣開顯已。眾豈終惑。所以下文神力品中。滿百千歲。然後還攝舌相。不復更雲謂如半日也。初三業供養竟。
(庚)二陳問訊之辭
是菩薩眾中。有四導師。一名上行。二名無邊行。三名淨行。四名安立行。是四菩薩。於其眾中。最為上首唱 導之師。在大眾前。各共合掌。觀釋迦牟尼佛而問訊言。世尊。少病少惱。安樂行不。所應度者。受教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勞耶。爾時四大菩薩而說偈言。世尊安樂。少病少惱。教化眾生。得無疲倦。又諸眾生。受化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勞耶。
初標四導師者。欲擬開示悟入四十位耳。如華嚴經。但舉法慧德林金剛幢金剛藏說四十位也。四皆名行者。安樂行成也。上行者。開佛知見。超於九界也。無邊行者。示佛知見。一行一切行也。淨行者。悟佛知見。事理融妙也。安立行者。入佛知見。自安安他。猶如大地也。問辭有長文重頌。各有二意。一問如來安樂。二問眾生易度。安樂即自行。易度即化他。自行化他。總不出於衣座室三。衣座室三。即安樂行。前品用勖始行菩薩。今地湧問佛。亦不過雲安樂行不而已。故知圓行。始終理同。佛是究竟安樂行。菩薩是分證安樂行。前品是明觀行安樂行。乃至一切眾生。無非理即安樂行也。
(庚)三佛答安樂
爾時世尊。於菩薩大眾中而作是言。如是如是。諸善男子。如來安樂。少病少惱。諸眾生等。易可化度。無有 疲勞。所以者何。是諸眾生。世世已來。常受我化。亦於過去諸佛恭敬尊重。種諸善根。此諸眾生。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
佛答安樂易度。兩事相成。安樂故易度。易度故安樂也。所以者何下。釋成易度之由。由諸眾生。世世受化故也。然有二種。一者種諸善根。則始見我身。聞說華嚴即皆信受。入如來慧。或聞方等。般若亦入佛慧。二者先修習小。則漸漸調伏。來至法華亦令聞經。得入佛慧。(方等般若。小乘亦有密得入者。但不彰灼。故此不言。)是知華嚴方等般若法華。佛慧不殊。不當優劣。然佛慧雖同。教相稍異。且約華嚴法華對辨。略明十異。第一始見今見。華嚴初成道時。名為始見。法華久後說實。故名今見。始見今見。佛慧不殊也。第二開合不開合。華嚴日照高山。即說於頓。故不須開合。為不入者。開頓說漸。展轉調伏。令漸歸頓。故法華為開已得合。開合雖殊。二頓無別也。第三橫豎廣略。華嚴頓直豎入。入於法界。故言豎廣。不歷方便。故言橫略。法華備歷五味。即是橫廣。得入佛慧。亦是豎廣。然旣入法界。自當通達一切方便。二經不殊 也。第四本跡不同。華嚴以遮那為本。千百億釋迦為跡。法華以久成為本。寂場為跡。則華嚴之本。秖是法華之跡。又華嚴雖雲或見如來初成道。或見如來成道已無量劫。意亦密顯於本。而未彰灼明言成道久遠若斯。是則非本非跡。法界理同。久本近跡。隱顯事異也。第五加說不加說。華嚴唯阿僧祇及隨好品是佛自說。余皆菩薩被加而說。法華跡門三周。本門壽量等。並佛自說。雖加說自說。理常平等。而化儀有異也。第六變土不變土。華嚴即穢而淨。表圓直大道。故不須變。法華轉穢為淨。表會權歸實。故須三變。若變不變。淨土不毀。則無殊也。第七多處不多處。華嚴七處九會。是為多處。法華靈鹫虛空。故不多處。處雖多少。理常平等也。第八斥奪不斥奪。華嚴初會。永無聲聞。故無斥奪。法華正破小執。故有斥奪。又入法界品。二乘如聾如瘂。故有斥奪。法華皆與佛記。故無斥奪。華嚴但被界外兩機。如醫輕重兩種不死之病。收功猶易。法華能治定性聲聞。如令敗種復生於芽。收功更奇也。第九直顯開顯。華嚴行大直道。名直顯實。法華決了聲聞法。名開權顯實。所顯之實。終無二也。第 十根利根鈍。利者華嚴即悟。鈍者法華方悟。利鈍雖殊。悟理則一。能令鈍悟。功亦倍難也。緣宜不同。略為十異。種智法界。等無差別。故雲。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除先修習學小乘者。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明文在茲。不須疑也。諸師見其緣異。逐緣異解。迷不知反。去道轉遠。若識理同。千車共轍。佛慧無殊也。然華嚴兼別以明佛慧。方等對三以明佛慧。般若帶二以明佛慧。唯有法華。開彼所兼所對所帶。乃至三藏但生滅法。鹹成佛慧。是則所诠圓理。彼此無殊。能诠之教。純雜有異。獨稱為妙。良不虛也。舊雲。華嚴了義滿字常住。法華不了義非滿非常。今以此文並之。若始入是了義。今入不了義者。亦應始入是佛慧。今入非佛慧。若佛慧旣齊。則了義亦等。滿常亦然。又地人呼華嚴為圓宗。法華為不真宗。今亦用此文並之。
(庚)四偈頌隨喜
爾時諸大菩薩而說偈言。善哉善哉。大雄世尊。諸眾生等。易可化度。能問諸佛。甚深智慧。聞已信行。我等隨喜。
能問者。如華嚴方等般若經中。俱有當機問法菩薩。乃至法華經中。身子三請。俱是能問也。所問者。即甚深智慧。所謂如來慧也。
(庚)五如來述歎
於時世尊。贊歎上首諸大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能於如來發隨喜心。
菩薩隨喜能問能信之人。佛乃歎其能於如來發隨喜心。意顯諸能問者。皆是古佛示跡。故菩薩隨喜其跡。如來述歎其本。亦是密顯壽量也。初湧出序竟。
(丁)二疑問序二。初此土菩薩疑問。二他土菩薩疑問。
(戊)初中二。初長文敘疑念。二偈頌正發問。
(己)今初
爾時彌勒菩薩。及八千恆河沙諸菩薩眾。皆作是念。我等從昔已來。不見不聞如是大菩薩摩诃薩眾。從地湧出。住世尊前。合掌供養問訊如來。
彌勒及菩薩眾鹹疑念者。凡有四意。一者自寂場以後。今座以前。十方大士來會不絕。雖不可限。我以補處智力。悉見悉知。何於此眾不識一人。又我游化十方。奉觐諸佛。一切海會。鹹所谙知。就歷履 處。亦所不識若來若去。推求不識。不識則無世界益。故須疑問。二者彼諸大士。是前進先達。彌勒是後番末學。後不知前。例如文殊不知入定女人境界。女人不知棄諸陰葢菩薩境界。以不識故。不知彼之內善。自善不生無為人益。故須疑問。三者彼等大士。本實相底。應現十方。別頭教化。所有真應皆非彌勒境界。旣不識彼利物之道。即不識病。無對治益。故須疑問。四者佛托宏經。召諸大士。大士奉師嚴命故來。密開壽量。非時眾之所知。旣不識如來密旨。則無第一義益。故須疑問也。然彌勒跡居補處。本亦應深。何當如此不識。凡有二義。若約實論。則近成補處。不知久本。若約權論。則本高跡下。為物騰疑也。
(己)二偈頌正發問四。初問來處來緣(至)四結請決疑。
(庚)今初
時彌勒菩薩摩诃薩。知八千恆河沙諸菩薩等心之所念。幷欲自決所疑。合掌向佛。以偈問曰。
無量千萬億。大眾諸菩薩。昔所未曾見。願兩足尊說。是從何所來。以何因緣集。巨身大神通。智慧叵思議。其志念堅固。有大忍辱力。眾生所樂見。為從何所來。
一問何處來。二問何因緣來也。巨身大神通。是歎入如來室。智慧叵思議。是歎坐如來座。其志念堅固。有大忍辱力。是歎著如來衣。三皆自行德也。眾生所樂見。是歎化他德也。
(庚)二敘眷屬數量
一一諸菩薩。所將諸眷屬。其數無有量。如恆河沙等。或有大菩薩。將六萬恆沙。如是諸大眾。一心求佛道。是諸大師等。六萬恆河沙。俱來供養佛。及護持是經。將五萬恆沙。其數過於是。四萬及三萬。二萬至一萬。一千一百等。乃至一恆沙。半及三四分。億萬分之一。千萬那由他。萬億諸弟子。乃至於半億。其數復過上。百萬至一萬。一千及一百。五十與一十。乃至三二一。單已無眷屬。樂於獨處者。俱來至佛所。其數轉過上。如是諸大眾。若人行籌數。過於恆沙劫。猶不能盡知。
(庚)三問師法是誰
是諸大威德。精進菩薩眾。誰為其說法。教化而成就。從誰初發心。稱揚何佛法。受持行誰經。修習何佛道。
(庚)四結請決疑又四。初結歎(至)四明大會同請。
(辛)今初
如是諸菩薩。神通大智力。
(辛)二請答來處
四方地振裂。皆從中湧出。世尊我昔來。未曾見是事。願說其所從。國土之名號。我常游諸國。未曾見是眾。我於此眾中。乃不識一人。
(辛)三請答來緣
忽然從地出。願說其因緣。
(辛)四明大會同請
今此之大會。無量百千億。是諸菩薩等。皆欲知此事。是諸菩薩眾。本末之因緣。無量德世尊。唯願決眾疑。
旣雲欲知本末因緣。則若所師。若來處。若來緣。總求佛答明矣。初此土菩薩疑問竟。
(戊)二他土菩薩疑問
爾時釋迦牟尼分身諸佛。從無量千萬億他方國土來者。在於八方諸寶樹下師子座上結加趺坐。其佛侍者。各各見是菩薩大眾。於三千大千世界四方從地湧出。住於虛空。各白其佛言。世尊。此諸無量無邊阿僧祇菩薩大眾。從何所來。爾時諸佛各告侍者。諸善男子。且待須臾。有菩薩摩诃薩。名曰彌勒。釋迦牟尼佛之所授記。次當作佛。已問斯事。佛今答之。汝等自當因是得聞。
分身眷屬。橫在十方。亦復不知本地。未有四益。故與彌勒同其疑問。諸佛皆不為答。抑待釋迦答彌勒者。彌勒所問。事跡不輕。釋尊一代。未曾顯說。因茲答問。廣顯長壽。此大玄秘。須待釋迦自開。汝自當聞。分身來集。本為證明。故不應答也。初本門序段竟。
(丙)二正說段二。初誡許。二正說。
(丁)初中二。初長文。二偈頌。
(戊)長文又三。初述歎。二誡。三許。
(己)今初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彌勒菩薩。善哉善哉。阿逸多。乃能問佛如是大事。
初一善哉。述其上契佛心。次一善哉。述其下契群念。開跡顯本。乃一代時教所未顯談。故為佛之大事。又須約修德果位深遠。不約性德平等理趣。故名為事也。
(己)二誡
汝等當共一心被精進铠。發堅固意。
一心。誡勿亂。精進。誡勿懈。堅固。誡勿退也。良以如來實智久成。權跡長遠。化窮三世。益徧十方。非等覺已下所能思議故也。亦是寄彌勒以誡大會。
(己)三許
如來今欲顯發宣示諸佛智慧。諸佛自在神通之力。諸佛師子奮迅之力。諸佛威猛大勢之力。
諸佛智慧。總標果智也。自在是我德。神通是樂德。奮迅除垢是淨德。大勢威猛是常德。此點圓滿四德。徧能三世益物。故皆名力。約過去久遠久遠。名為自在神通。約現在分身徧滿十方。名為師子奮迅。約未來益物永永不窮。名為大勢威猛。或可奮迅是將前之狀。表未來益物。大勢是震動十方。即現在益物。亦無不可。又自在神通。是究竟慈悲室。師子奮迅。是究竟法空座。威猛大勢。是究竟忍辱衣。證此究竟三德。故力徧十方三世。為益不窮也。初長文竟。
(戊)二偈頌二。初頌誡。二頌許。略不顯述歎。
(己)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當精進一心。我欲說此事。勿得有疑悔。
(己)二頌許
佛智叵思議。汝今出信力。住於忍善中。昔所未聞法。今皆當得聞。我今安慰汝。勿得懷疑懼。佛無不實語。 智慧不可量。所得第一法。甚深叵分別。如是今當說。汝等一心聽。
初誡許竟。
(丁)二正說三。初從此訖壽量品。是正開近顯遠。二分別功德品初長文。是總授法身記。三彌勒說偈。是總申領解。
(戊)初中二。初訖此品。是略開顯動執生疑。二壽量品。是廣開顯斷疑生信。
(己)初又二。初略開。二疑請。
(庚)初又二。初長文。二偈頌。
(辛)初又二。初答所師。二答來處。不答何因緣集。所以下文重請。
(壬)今初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彌勒菩薩。我今於此大眾。宣告汝等。阿逸多。是諸大菩薩摩诃薩。無量無數阿僧祇。從地湧出。汝等昔所未見者。我於是娑婆世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教化示導是諸菩薩。調伏其心。令發道意。
此先答誰為其說法。教化而成就。從誰初發心之問也。
(壬)二答來處又二。初答。二釋。
(癸)今初
此諸菩薩。皆於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虛空中住。於諸經典。讀誦通利。思惟分別。正憶念。
界下空中。略如前釋。此答其住處。即是來處也。於諸經典等者。追答稱揚何佛法。受持行誰經。修習何佛道之問也。於諸經典者。圓人受法。無法不圓。法華妙典。一切十方三世經典悉入其中。權實不二。終不取一捨一。此答稱揚也。讀誦通利思惟分別。是答受持。正憶念。是答修習。
(癸)二釋又二。初釋住處。二釋稱揚受持修習。
(子)今初
阿逸多。是諸善男子等。不樂在眾多有所說。常樂靜處。勤行精進。未曾休息。亦不依止人天而住。
不樂在眾者。界內界外五陰。名之為眾。二邊分別。名為多有所說。靜處者。中道第一義谛也。法界一相。絕待無余。故名靜處。勤行精進未曾休息者。心心流注。任運與薩婆若相應也。不依人天者。人表有邊。天表空邊。不依二邊。故以此界虛空表之。正住常寂光法性土也。
(子)二釋稱揚受持修習
常樂深智。無有障礙。亦常樂於諸佛之法。一心精進。求無上慧。
由其常樂深智無有障礙。所以於諸經典悉皆稱 揚。由其常樂諸佛之法。所以讀誦通利思惟分別。由其一心精進求無上慧。所以能正憶念也。初長文竟。
(辛)二偈頌二。初頌長文。二正略開顯。
(壬)初中二。初頌答所師。二頌答來處。
(癸)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阿逸汝當知。是諸大菩薩。從無數劫來。修習佛智慧。悉是我所化。令發大道心。此等是我子。
長文但雲得菩提已。化令發心。不雲無數劫來。或謂止是圓頓利根。一生超證。此中但雲無數劫來是我所化。不雲在成道後。或謂止是行因行時化令發心。故為但答所師。未曾彰灼開顯。
(癸)二頌答來處
依止是世界。常行頭陀事。志樂於靜處。捨大眾愦鬧。不樂多所說。如是諸子等。學習我道法。晝夜常精進。為求佛道故。在娑婆世界。下方空中住。志念力堅固。常勤求智慧。說種種妙法。其心無所畏。
初頌長文竟。
(壬)二正略開顯
我於伽耶城。菩提樹下坐。得成最正覺。轉無上法輪。 爾乃教化之。令初發道心。今皆住不退。悉當得成佛。我今說實語。汝等一心信。我從久遠來。教化是等眾。
旣雲成道之後令初發心。又雲從久遠來教化是等。乃是略開近而顯遠。所以動執生疑也。初略開竟。
(庚)二疑請二。初長文。二偈頌。
(辛)初中二。初經家敘疑。二騰疑請答。
(壬)今初
爾時彌勒菩薩摩诃薩。及無數諸菩薩等。心生疑惑怪未曾有。而作是念。雲何世尊於少時間。教化如是無量無邊阿僧祇諸大菩薩。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壬)二騰疑請答二。初騰疑。二請答。
(癸)初中三。初法說。二立譬。三法合。
(子)初又三。初執近疑遠。二執遠疑近。三結難信。
(丑)今初
即白佛言。世尊。如來為太子時出於釋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是已來。始過四十余年。世尊。雲何於此少時。大作佛事。以佛勢力。以佛功德。教化如是無量大菩薩眾。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丑)二執遠疑近
世尊。此大菩薩眾。假使有人。於千萬億劫。數不能盡。不得其邊。斯等久遠已來。於無量無邊諸佛所植諸善根。成就菩薩道常修梵行。
(丑)三結難信
世尊。如此之事。世所難信。
初法說竟。
(子)二立譬
譬如有人。色美發黑。年二十五。指百歲人。言是我子。
此譬上執近而疑遠也。色美發黑。總是明年少耳。
其百歲人。亦指年少。言是我父。生育我等。
此譬上執遠而疑近也。
是事難信。
此譬結難信也。
(子)三法合
佛亦如是。得道已來。其實未久。
此合年二十五。不應有百歲子也。
而此大眾諸菩薩等。已於無量千萬億劫為佛道故。勤行精進。善入出住無量百千萬億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習諸善法。巧於問答。人中之寶。一切世間甚為希有。
此合百歲之人。不應是年二十五者所生也。
今日世尊方雲得佛道時。初令發心。教化示導。令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得佛未久。乃能作此大功德事。
此合結難信也。初騰疑竟。
(癸)二請答又二。初明請意。二正請答。
(子)初又二。初為現在。二為未來。
(丑)今初
我等雖復信佛隨宜所說。佛所出言。未曾虛妄。佛所知者。皆悉通達。
我等雖未了知。仰信而已。
(丑)二為未來
然諸新發意菩薩。於佛滅後。若聞是語。或不信受。而起破法罪業因緣。
淺行易生誹謗。謗墮惡道。不退者雖復仰信。以未了知。不能增道損生。故須答釋。令謗者生信。信者增道損生也。初明請意竟。
(子)二正請答
唯然世尊。願為解說。除我等疑。及未來世諸善男子聞此事已。亦不生疑。
一請除現在疑。二請除未來疑也。初長文竟。
(辛)二偈頌二。初頌騰疑。二頌請答。
(壬)初中二。初頌法說。二頌立譬。三頌法合。
(癸)初又三。初頌執近。二頌執遠。三頌結難信。
(子)今初
爾時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佛昔從釋種。出家近伽耶。坐於菩提樹。爾來尚未久。
(子)二頌執遠
此諸佛子等。其數不可量。久已行佛道。住於神通力。善學菩薩道。不染世間法。如蓮華在水。從地而湧出。皆起恭敬心。住於世尊前。
(子)三頌結難信
是事難思議。雲何而可信。佛得道甚近。所成就甚多。願為除眾疑。如實分別說。
初頌法說竟。
(癸)二頌立譬
譬如少壯人。年始二十五。示人百歲子。發白而面皺。是等我所生。子亦說是父。父少而子老。舉世所不信。
初五句。頌譬執近疑遠。次一句。頌譬執遠疑近。後二句。頌譬結難信也。
(癸)三頌法合
世尊亦如是。得道來甚近。是諸菩薩等。志固無怯弱。 從無量劫來。而行菩薩道。巧於難問答。其心無所畏。忍辱心決定。端正有威德。十方佛所贊。善能分別說。不樂在人眾。常好在禅定。為求佛道故。於下空中住。
初半偈。頌合年二十五。次三偈半。頌合百歲子。略不頌合結難信也。初頌騰疑竟。
(壬)二頌請答
我等從佛聞。於此事無疑。願佛為未來。演說令開解。若有於此經。生疑不信者。即當墮惡道。願今為解說。是無量菩薩。雲何於少時。教化令發心。而住不退地。
初略開顯動執生疑竟 。
釋從地湧出品竟。次釋壽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