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善導大師《法事贊》摘要二十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晚上我們繼續來探討善導大師的《法事贊摘要》。前面我們探討到了第二大點的第十三段文,晚上我們接著來探討第十四段文。

  第十四段文有三首偈頌法語,每一首偈頌法語都有四句話,每一句話都是七個字,這是《法事贊》的特色。這一段文就是在解說《阿彌陀經》往生因,一心不亂的這一段經文,所以《法事贊》最重要的贊文就屬第十四段文。照例師父把第十四段文讀誦一遍,讓大家對照對照。請大家看講義第五頁中間第十四段文:

  極樂無為涅槃界 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 教念彌陀專復專

  七日七夜心無間 長時起行倍皆然

  臨終聖眾持華現 身心踴躍坐金蓮

  坐時即得無生忍 一念迎將至佛前

  法侶將衣競來著 證得不退入三賢

  這三首偈頌法語尤其第一首四句話最為重要,大家無論如何要把這四句話牢記在心。因為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示現一位了不起的祖師,由阿彌陀佛所示現的祖師對於法藏菩薩所發的因願解說,以及對於世尊所說經文的解說是最為標准,為什麼?很簡單的道理,因為淨土法門唯佛與佛乃能究盡,如果由我們凡夫對於經文的解釋,或者對於因願文的解釋,那不一定正確,為什麼?因為我們凡夫的真如智慧還沒有開顯。由佛來解釋佛所發的願,由佛來解釋佛所說的經文意義,才是標准、才是正確。

  祖師大德如果是善導大師這樣的祖師大德,那對於阿彌陀佛淨土教法的解釋是完全可以值得我們信賴采用。如果是用天台宗、密宗、禅宗、唯識宗、三論宗其它各宗各派祖師對於淨土教理的注解,我們就不一定要采用,為什麼?因為宗派不同,修學的宗旨不同、修學的方法不同,對於同樣的經文,理解的也會不同。所以采用古德的注解,我們要有一個原則,也就是如果我們是在研習《阿彌陀經》的經文,那我們用善導大師《法事贊》來了解《阿彌陀經》的經文,那就非常的正確。因為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示現的,由阿彌陀佛來解釋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經文,那肯定不會錯。所以這一段經文很值得所有三寶弟子的念佛人好好的牢記在心。

  因為《阿彌陀經》往生因的經文有三個地方最被人容易誤解,而產生修學的苦惱,或者擔心不能往生。

  第一個地方就是誤解了少善根福德因緣的意思。

  第二個地方就是誤解了一心不亂的意義。

  第三個地方就是誤解了心不顛倒的含意。

  所以透過《法事贊》善導大師的開示法語,讓我們來了解《阿彌陀經》「一心不亂」這一句話,實在是非常的重要。

  第一首偈頌法語可以說善導大師把一心不亂解釋的既淺顯又明白,可以做為我們遵循的標准。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請大家跟著我來念一遍: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要了解這四句話的真正含義,那當然我們就必須要了解《阿彌陀經》往生因的經文。經文世尊說: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我們先來就這一段《阿彌陀經》往生因的經文說明三個時態,因為太多人在研究經文的含義忽略了時態的重要性。時態如果迷惑不解,那對於經文的理解可能就會偏差。這一段《阿彌陀經》往生因的經文三個時態就是:

  第一、平時。

  第二、臨終。

  第三、死後。

  聞說阿彌陀佛,若一日到若七日的執持名號,指的是平時。再來經文講:其人臨命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這是講臨終,這個時態臨終就是指這一位聞說阿彌陀佛的念佛人還沒有斷氣的時候。既然還沒有斷氣稱為臨終,那表示還在當生,如果已經斷氣了進入中陰身,甚至已經去投生了,那當然不能稱為當生。所以見佛、聞法、往生是可以當生成就的。

  因此古德稱念佛法門,是當生成就的法門一點也沒錯。根據《阿彌陀經》這一段往生因的經文來說,念佛法門確實是當生成就的法門。

  第三個時態就是「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是在講死後的時態,「是人終時」這一句話,指的就是這一位平生聞說阿彌陀佛的念佛人已經生命結束了。最後才有「心不顛倒」這一句經文,心不顛倒是在臨終還是在死後?死後不是臨終,是人終時心不顛倒。所以為什麼師父要告訴大家時態一定要了解,就是這個原因。因為太多人對於臨終害怕會顛倒,可是《阿彌陀經》的經文告訴我們,心不顛倒是在「是人終時」這一句經文的後面,不是在其人臨命終時的後面。所以死後這時候在臨終見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來迎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一位平時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的念佛人怎麼可能會有顛倒。所以阿彌陀佛在你我念佛人的臨終現前接引,我們不會有顛倒的事情。只因為阿彌陀佛沒有現前,我們不管在平時在臨終我們都會顛倒。

  我們現在就叫做四倒眾生,一二三四的四,顛倒的倒。我們現在就是四種顛倒的眾生:

  以無常為常,以苦為樂;

  以無我為我,以不淨為淨。

  我們需要等到臨終才顛倒嗎?不需要,我們現在就顛倒了,我們就是顛倒的凡夫。所以你把《阿彌陀經》這段往生因的經文時態先弄清楚了,再來看看善導大師在《法事贊》所說的偈頌法語解說,那你會更清楚,你不會害怕「心不顛倒」這一句經文,你也不會害怕「一心不亂」這一句經文。

  我跟大家報告一件事情,有一位在家男眾,有一天見了師父問我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是我在國內外四處弘法最普遍被問到的問題。師父我念佛沒有辦法念到一心不亂,我怕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怎麼辦?前幾天我又被問到這個問題,老是在回答這個問題,我「一心不亂的真義」都已經講過兩遍了,國語台語都有DVD,請回去好好看。我說一心不亂早就被我丟到垃圾桶了,你還在問一心不亂的意義,一心不亂是什麼意思。你如果了解了,你會很喜歡念佛。善導大師在這四句話裡面,把一心不亂的意思告訴我們,我們來探討善導大師所開示這四句話的意思。

  [極樂無為涅槃界],這是講西方極樂世界的境界。

  [隨緣雜善恐難生],這是講如果以雜善之因,要求生無為涅槃的淨土世界不相應,所以用恐難生來形容。那怎麼樣才能往生?當然善導大師要交代。底下就交代出要往生無為涅槃界的往生之因:

  [故使如來選要法],如果請釋迦如來為我們選要往生極樂無為涅槃界的要法,那釋迦如來告訴我們什麼?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專又專。大意你知道了,那我們先要來了解第一句話「極樂無為涅槃界」的意思。這一句話在說西方極樂世界是清淨報土。

  西方極樂世界有二土說:

  報土與化土。

  有三土說:

  法身土、報身土、化身土。

  有四土說:

  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

  對於淨土的分類方法,從唐朝以至於現今,不論淨土宗的祖師或者聖道門的祖師,絕大部分的祖師把西方極樂世界分為二土,也就是報土與化土。分為四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是隋朝天台宗的開宗祖師智者大師所分類的。所以如果你根據智者大師對西方淨土的分類,你就會采用四土說,如果你根據善導大師、法然上人、昙鸾大師、或者窺基大師、道宣律師這一些古德們的分類,你就會采用報土與化土的這一說法。

  因為天台智者大師,後來的天台行者有許多人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後來許多天台的行者采用天台祖師智者大師的四土說,尤其明朝四大高僧之一的蕅益大師在注解《阿彌陀經》,也采用天台智者大師的四土說。所以《彌陀要解》這一部著作現代有許多修學淨土法門的法師宣講,因為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注解的很好。印光大師在《文鈔》裡也相當的贊歎,所以太多的念佛人知道西方極樂世界分為四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卻是太少人知道西方極樂世界有二土:就是報土與化土。

  如果你對《無量壽經》魏譯康僧铠的版本有很深入的探究,你會發現根據《無量壽經》經文的意義來判西方極樂世界分為二土說,比分為四土說更貼切,更符合《無量壽經》的經意,為什麼?因為《無量壽經》世尊告訴我們,往生的眾生有明信佛智一類的眾生,也有疑惑佛智的這一種眾生。在《無量壽經》下卷的經文彌勒菩薩是當機者,也稱為對告眾。彌勒菩薩請教世尊一個問題,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人民有胎生有化生?如果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民有胎生有化生這兩種情形,修行往生的人有明信佛智的人,也有疑惑佛智的人,那往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投生在報土或化土,這樣二土說不就很符合《無量壽經》的經意嗎?對不對?對。所以善導大師對於淨土的判教,窺基大師及道宣律師、還有法然上人等等古德,對於西方極樂世界的分類,我覺得這樣的分類比天台智者大師的四土說還要符合《無量壽經》的經意。但是這個世間很奇怪的現象,就是大家都這樣說就是認為這樣說對,少數的人的說法認為比較不對。佛法卻不是這樣子,如果念南無阿彌陀佛,你做到往生三法信、願、行了,有九十九個人說你不能往生,只有我一個人說你往生,那你要相信九十九個人的話還是相信我的話?相信師父說的。對,你們很聰明。可是一般人會相信九十九個人說的話。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先探討西方極樂世界的分類,因為如果西方極樂世界是清淨報土凡夫去得了的觀念你都不能接受,那探討第十四段文根本對你沒有意義。明信佛智的念佛對你也沒有意義,他力念佛對你也沒有意義。

  所以有自力念佛、有他力念佛;有明信佛智、有疑惑佛智;有胎生有化生,那當然就有報土、有化土,對不對?對。明信佛智的人、他力念佛的人,化生西方極樂世界清淨報土,這樣就講的很詳盡了。自力念佛的人疑惑佛智,胎生西方極樂世界方便化土,這樣報土的因與緣與果,化土的因與緣與果就很清楚了。因是明信佛智的他力念佛以及疑惑佛智的自力念佛;緣就是投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緣,如果是到報土的行者是化生,到化土的行者是胎生,就講緣;果就是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的果報土,明信佛智的他力念佛,往生清淨報土,疑惑佛智的自力念佛,往生方便化土。那這樣因與緣與果已經說的很明白很仔細了,如果是你,你要往生報土還是要往生化土?報土。

  所以第十四段文第一首偈頌法語的第一句話[極樂無為涅槃界],就是在講清淨報土。那對你而言,你將來法身慧命要安身立命的清淨報土,你要不要了解?當然要了解。如果你覺得台灣的環境居住的不是很理想,你想要移民溫哥華,你要不要對溫哥華這一座城市了解?當然要。不然你怎麼會想要移民,你為什麼不想移民衣索匹亞?所以我們要從娑婆人間移民到西方清淨報土,那我們要了解清淨報土的環境是怎麼樣一回事。

  極樂無為涅槃界,就是在講清淨報土,極樂當然指的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由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願行所造作而出的,所以叫無為。無為是自性流露出來的作為,沒有執著功德相的修為,叫做無為。我們凡夫的修行都叫有為,為什麼?我們著相。就以布施一行來做為舉例解說,布施五萬塊錢的善款印《無量壽經》,布施的人會要求受施的師父在《無量壽經》的經文版權頁印個三寶弟子王大頭,出五萬塊錢印《無量壽經》一千本。假設是這樣,請問這樣布施有沒有著相?當然有著相。著相的修行就叫有為,不著相的修行就叫無為。無為你不要把它解釋說沒有做為那就完全錯誤了,做為之後沒有執著做為。也就是阿彌陀佛因地法藏菩薩發願修行成就西方極樂世界的做為,在法藏菩薩的心中沒有執著、沒有功德相,無住,所以法藏菩薩的修行與空、無願、無住相契相應。我們稍微布施一點錢,我們就會要求在書的後面或者在哪裡刻名字留下來,表示自己確實做了功德。

  今天是我們本願山彌陀講堂這一個月打佛七的第二天,中午我看有兩位女眾菩薩沒有午休,在我們大殿的阿彌陀佛萬佛像底下一一看。她出了兩萬塊錢,認供一尊阿彌陀佛的萬佛像,她的名字在哪裡,因為她找了很久,始終都沒有看到她的名字,然後她就很大聲跟另一個女眾菩薩說:我的名字在哪裡都沒有看見,因為講的很大聲。師父在八關齋戒或三時系念的時候都會一再的叮咛,在大殿是不可以講話的。事實上不是我們本願山講堂的大殿不能講話,任何寺院道場的大殿也不能講話。我們木柵弘願念佛會的地方比較狹隘一些,我們在念佛堂也是大殿之外再沒有什麼其它地方可以讓大家有活動的空間,所以在大殿講話那是非常的不得已。

  事實上在大殿你沒有事都不可以上來,有一句話叫做無事不登三寶殿,這一句話不是俗話,這一句話是標標准准的佛門用語。那什麼叫做無事不登三寶殿呢?沒有任何修行或打掃相關大殿的事情,你不可以進到大殿來,連進到大殿來沒事都不可以進來了,你還能在大殿講話嗎?在大殿可以講話的只有兩種人:第一是住持要跟信眾開示,當然必須要講話;第二是維那師要帶領大家修行,先跟大家說明儀軌。除了維那師與住持以外,其它任何人都不可以講話的。

  無事就是你沒有事情不可以上大殿。譬如你有事就是在大殿拜佛,這就有事,在大殿誦經這就是有事,在大殿念佛持咒這也叫有事,或者打掃大殿的地板這也叫有事,或者為佛菩薩添個酥油這也叫有事。如果不是為了整理大殿,也不是要上大殿用功修行,沒有事不可以上大殿,這叫無事不登三寶殿。所以在大殿是不能講話的,所以我看到這兩位菩薩在找她們認供萬佛像,她們要從萬佛像底下所刻的名字當中找到她的名字,請問這樣的布施有沒有放下執著?沒有,就是還有著相。

  如果著相的修行,就是如《觀經四帖疏》善導大師所說的雜毒之善、虛假之行,這就是有為。雜毒之善就是修行是好,所以用善來形容。但是因為帶著煩惱、帶著執著、帶著分別修行,所以叫做雜毒之善,摻雜的毒素。這個毒素指的就是煩惱,用煩惱心來修行,縱然你身口意三業急走急作、如炙頭燃,也就是非常的精進用功,二十四小時都很認真的修行,還是雜毒之善、虛假之行,有為著相,沒有無住的修行,不能相應無為涅槃界,為什麼?因與果不能相應。這樣你就知道要進入無為涅槃的極樂世界,用凡夫的自力心所修的任何一行都進入不了,到不了無為涅槃界。因為無為涅槃的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因地法藏菩薩身口意三業的修行,從無為、無作、無住的真心流露出來,和顏愛語所修與空性相應,沒有貪瞋癡煩惱、妄想、分別。所以法藏菩薩所修的六度萬行,不論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都是從自性流露而出,叫做稱性起修、叫做全修在性。稱性的意思就是符合真如本性,從真如本性流露出來的修行。

  我們凡夫的修行不是從真如本性流露出來,我們從凡夫意識心流露出來,從凡夫分別心流露出來,甚至從凡夫煩惱心流露出來,我們布施會後悔。你去看世尊在因地菩薩行,割肉喂鷹捨身喂虎犧牲自己,天人或者帝釋來考驗的時候,都會問世尊因地的菩薩你會不會後悔?就如同歌利王肢解忍辱仙人,忍辱仙人就是釋迦牟尼佛因地的一世修忍辱行,忍辱仙人肢體被歌利王割下,遍體是傷,帝釋來問他你有沒有後悔?如果以我們凡夫不要說有人割我們的手腳,有人推我們一下,我們就很不高興了。所以我們的造作都是有為的,雜毒之善、虛假之行。所以為什麼我們要進入阿彌陀佛無為涅槃的淨土世界,我們要念這一句佛號,因為這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是阿彌陀佛因地法藏菩薩無為修行造作,沒有貪瞋癡煩惱,身口意三業清淨所修,所以稱性起修、全修在性,所修的點點滴滴,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都是與真如本性相應。

  我們布施兩萬塊錢裝一尊佛像,我們就很執著我們名字,一定要寫在佛像的下方。如果沒有,還要請師父再補刻上去,這樣的有為雜毒之善、虛假之行,不能相應極樂無為涅界槃。

  「涅槃]這兩個字是梵語,翻成漢語的意思涅者不生、槃者不滅,不生不滅。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因地法藏菩薩以古佛的真心發願修行所成就,所以是涅槃的境界。那涅槃的境界一定不是化土,是報土,為什麼?因為化土有品位之差有生有滅,既然是涅槃,那一定是不生不滅,不生不滅就一定沒有品位的差別。上品上生到下品下生,有九品往生,事實上是概說,如果詳盡的解說,西方極樂世界有無量品。如果下品下生滅,到了下品中生,那就是下品下生滅下品中生生,這就有生滅。可見得化土不是涅槃界,化土是生滅界。報土是涅槃界不生不滅,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清淨報土,沒有品位的差別。所以阿彌陀佛萬德洪名無上真實的功德,要回向給師父的功德跟回向給你們在家人的功德有沒有一樣?一樣。因為同樣都是名號的無為功德一百分,所以你信受阿彌陀佛的名號願力,念南無阿彌陀佛往生清淨報土,我也念南無阿彌陀佛的本願名號,信受阿彌陀佛的本願,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往生清淨報土,我們品位一樣,沒有大小上下之別,就是這樣子。

  所以極樂無為涅槃界指的是阿彌陀佛的清淨世界,也就是清淨報土。「清淨報土」這四個字出自於經典,雖然我們在《無量壽經》沒有看到「化土」這兩個字,沒有,但是我們從因明信佛智、疑惑佛智,從緣胎生與化生,再來既然有報土一定有化土,那這樣「極樂無為涅槃界」一句話,我們就知道善導大師要告訴我們修行往生的因果就是明信佛智,靠佛願力的念佛,然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清淨報土,善導大師的思想就是如此。所以凡夫能夠進入報土,在《觀經四帖疏》善導大師已經告訴我們很多了,那現在你知道了,你要往生報土還是要往生化土?當然要往生報土。既然你要往生報土,底下這一句話你一定要避免。

  [隨緣雜善恐難生],「隨緣」這兩個字用的很好,通常我們用這兩個字會誤解。某某人我們去木柵弘願念佛會念佛共修一心念佛,可是禮拜三我都要加班,那就隨緣了。其實你講出「隨緣」這兩個字,就已經放棄他了。這裡講的就是隨順因緣,隨順遇到禅宗法門就學禅,隨順因緣遇到密宗法門就學密。

  跟大家報告一件真實的事情,大約兩個禮拜前,有一位比丘來到我們本願山彌陀講堂學習淨土法門,他學禅已經有十六七年的時間,受了某一位參禅法師的教導,可是他有機緣遇到了我們本願山所出版的叢書,他覺得念這一句佛號真的有這麼不可思議,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嗎?所以經由人家的介紹,就來到我們本願山向我表示,他要來學習學習淨土法門。我說好,如果你能夠相應就留下來,我確實很需要人手來幫忙弘法利生,如果你不相應隨時走,我也不會不讓你走,那就隨順當下的因緣。他念佛念了十幾天他要走了,他覺得他還是要參禅,我把禅與淨的分界從《印光大師文鈔》開示的道理跟他講了許多,他有一點舉棋不定、搖擺不一。就問他參禅的師父,我到底要參禅還是念佛?他參禅的師父當然叫他參禅,這就是隨緣雜善恐難生。用這樣的實例來說明最貼切,那參禅的師父只告訴他一句話,他就跟我講他要走了。我也跟他講了許多禅淨界限的道理,那他堅持要走我就祝福他,我祝福你好好的參禅,早一點開悟。你過去十六七年來沒有開悟,再讓你用十六七年來學禅,看你能不能參到開悟,他在參「念佛的是誰」,這在二三十年前我也參過,我沒有開悟,但是參到最後我得到答案了,念佛就是我,就是我在念佛還有誰,但是我沒有開悟,所以我乖乖的念佛。我把我的經驗告訴他,他還是聽他參禅師父的話,他的師父告訴他,你學禅了,學了十六七年還沒有開悟,你這樣放棄你甘願嗎?他想一想,我不甘願,所以又去參禅了。

  印光大師說:末法現今的凡夫眾生,捨棄念佛一法,想要當生解脫大難大難。用兩個「大難」的字還重復講了兩遍來形容,表示要參禅參到開悟就很難。開悟了還要解脫生死,開悟不是就已經解脫了生死,那開悟之後解脫生死怎麼解脫?還要斷除見思二惑。那今人誰有能力斷除見思二惑,現代人誰參禅參到開悟,可以幫你佐證開悟,你如果要開悟,你要找開悟的禅師給你印可。你如果來問我,信願法師我有沒有開悟?我一定回答你:我怎麼知道?我沒有開悟,我怎麼知道你有沒有開悟。我要開悟之後才有辦法知道你有沒有開悟,所以禅宗有開悟的禅師對沒有開悟的人做印可,淨土宗沒有印可這一回事。

  有人來問我:信願師父您看我會不會往生?我怎麼知道你會不會往生。你有沒有念佛?有,你想不想去西方極樂世界?想,你相不相信淨土三經世尊所說的道理?相信了那你能往生。為什麼?我們信、願、行往生三法做到了,我跟你說,你能往生。如果你根本不念佛,也不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跟你說,你能往生那也不對,所以能不能往生不是我信願講的算,能不能往生事實上只有一個人能有資格說,那就是誰?阿彌陀佛。

  所以我經常聽到有人這樣開示,聽了以後,我心結打了很大的一個結,為什麼?我經常聽到人家說:你沒有清淨心不能往生,你沒有工夫成片不能往生,你念佛打妄想不能往生,你還有執著不能往生,你沒有放下不能往生,你怎麼樣不能往生。好像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他家一樣,西方極樂世界誰造就的?阿彌陀佛,也不是他造就的,他憑什麼說不能往生。

  本願山彌陀講堂是我釋信願建的,如果你要去本願山彌陀講堂去掛單,你問黃老師,黃老師我明天要去本願山彌陀講堂掛單可以嗎?那你就搞錯了,我才是本願山彌陀講堂的住持,你問我才對。我隨時都歡迎你,那你能不能進到木柵弘願念佛會來,現在我們木柵弘願念佛會是我們邱老師當會長,你能不能來聽經要問邱老師,你問阿賜也不對。所以要問對人你知道嗎?我們講的都不算,阿彌陀佛講的都算。阿彌陀佛說你念佛我救你,你就能往生了,就是這樣,所以跟阿彌陀佛贊歎!

  那你這樣還需要擔心不能往生嗎?所以往生這一件事情我們聽誰的?聽阿彌陀佛的。

  [極樂無為涅槃界],是阿彌陀佛的願行功德所造就成就的。

  [隨緣雜善恐難生],隨著自己個人所遇到佛法的因緣,去修念佛以外的其它法門就叫做隨緣雜善。雜就是多的意思,念佛一句話南無阿彌陀佛,叫做專也叫做一,那你今天念南無阿彌陀佛,明天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後天念南無彌勒菩薩,大後天誦《地藏經》,大大後天念大悲咒,如果不幸第六天走了,就不曉得要念什麼,這就是多,雜就是多。對於我們凡夫眾生而言,心緣一處跟心緣多處對我們這一種妄念紛飛的凡夫眾生而言,心緣一處比較容易成就,對不對?那是一定的。

  如果你從大學才剛畢業走出學校走入社會,你一下子就要做三種工作,跟只做一種工作,請問哪一種情況你能做得好?一種工作,對不對?對。你一下子就同時做三種工作,你不容易做得好。所以經上告訴我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所以「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那既然隨緣雜善恐難生,那就要專、善才能往生了,對不對?對。那相對而言,專善是什麼意思?

  時間的關系,我們待會再繼續探討,向大家報告到這裡。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淨土。

  南無阿彌陀佛!

 

上一篇:信願法師:善導大師《法事贊》摘要二十一
下一篇:達真堪布:放牦牛的人學的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