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洛桑陀美仁波切:了解業果後應怎樣去行持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入行論》上面告訴我們,苦是從不善所生的,這個苦當然不是我們希望的,要想從苦當中解脫出來,眼前我們真正要做的事情,就是懂得道理以後,要晝夜恆時,不管是白天或晚上,不斷地去思惟這件事情。

  這裡有一個問題,白天固然要思惟,晚上你怎麼思惟?前面四種資糧中提過,如果很認真地思惟的話,雖然睡覺了,這個相續還在繼續地轉,所以第二天起來,腦筋自然跟它相應。平常我們早上起來懶懶散散,就是因為睡下去的時候沒有好好地思惟,假定很認真思惟,不管睡的時候,乃至於睡醒後它也會相續。平常我們很多事情,大的不談,就以小的事情來說,例如會無心地去開玩笑,這就是因為沒有認真如理思惟過。假定常常很認真地思惟的話,一對境,你所思惟的這些自然就現起來,就不會隨隨便便去做了,所以我們修行人平常就要努力地去如理思惟。

  我們通常都是思惟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我記得剛出家的時候所依止的一位阿阇黎,他常常跟我說:「人家是不能害你的,都是自己傷害自己!」明明是人家來找我麻煩,怎麼是我傷害自己?現在才懂得,如果自己努力去如理思惟的話,各人造業各人受,而且他也不一定是傷害你,可能隨便看你一眼,你心裡就嘀嘀咕咕想一大堆,我們常常會犯這個毛病。雖然有最好的腦筋,一天到晚就攀煩惱,愈攀愈大,還以為在談修行。所以這裡告訴我們,應該晝夜思惟這個道理。

  【又雲:「能仁說勝解,一切善品本,又此之根本,恆修異熟果。」】

  現在我們知道應該修行,修什麼呢?世尊告訴我們一切善法的根本是勝解,尤其是對業果,如是因感如是果的必然道理,要產生決定的勝解。生起勝解以後,自然而然對境的時候,知道這個境界的現起是往業所感之果,既然不歡喜這個果的話,當然不願意再造這個惡果的因,自然就不會再去攀煩惱。所以真正傷害我們的是愚癡無明,這個道理就非常清楚了。

  【謂既了知黑白業果,非唯了知即便止住,應數修習,以此是為極不現事,極難獲得決定解故。】

  現在了解了黑白業感果苦樂的必然道理,不是了解了就算,應該要數數修習,不斷地去思惟,因為業果是很難完全深細了解的。法有三種:有一種叫顯現法,比如說什麼叫木頭,你一看就知道了,包括眼前我們看得見的很多東西,這叫顯現法,它是很明顯的,乃至於就顯現在你眼前。另外一種叫晦隱法,它的內涵比較晦隱,比如說關於理論上的很多抽象的東西。業果的道理是極晦隱法,這裡翻成「極不現事」,非常深奧,因為它牽涉到十方三世縱橫交叉的因緣,所以對這個道理是很難獲得決定的。

  佛法的中心是性空緣起,要了解空性,比起業果還容易一點,因為空性可以靠推理了解,但是緣起,就不是道理能夠推出來的。我們可以用事實來證明這一點,佛法講性空跟緣起,二者是分不開的,一切法因為是緣起,所以它不是天生的,因此稱它為性空。要想真正地了解性空,你只要去學羅漢就夠了。佛說最快三生,第一生是下種子,第二生集資糧,第三生你就可以證果;可是要想對性空所現的法界緣起究竟圓滿了解的話,要三大阿僧祗劫,兩個時間差得太懸殊了。小乘利根最快三生成就,鈍根的就算三生不行,大概六十劫也就成功了,可是佛道要修三大阿僧祗劫,這不能比。因此我們現在真正趣入之點,第一步應該多去思惟異熟果,不要動不動就講空,應該在緣起上面努力地勤修、勤思惟。

  【此復如《三摩地王經》雲:「設月星處皆墮落,具山聚落地壞散,虛空界可變余相,然尊不說非谛語。」於如來語,應修深忍,若未於此獲得真實決定信解,任於何法,悉不能得,勝者所愛,決定信解。】

  《三摩地王經》說,假設月亮、星星統統掉掉下來了,山、聚落,乃至整個大地都散壞了,甚至虛空都可以變成其它的相貌,也就是說世間樣樣東西都可以變的,但是世尊絕對不會說不真實的話。這裡特別是講關於因果的道理,我們要對它生起深忍信,這個信心不是知道了就可以,要不斷地修,修到深深地忍可於心,在任何境界上面不會動搖,這是我們現在要努力的第一步。

  大師親口告訴我們,對於業果的內涵,如果不能獲得真實決定的信解,那不管我們學習什麼法,都不會跟佛法相應,所以都不能令勝者(就是佛)歡喜。今天我跑去供養等等,但是內心當中跟佛法不相應,佛菩薩會覺得很可惜。佛菩薩真正歡喜的是我們對業果有很完整的認識,這一點我們要清楚。

  【如有一類,說於空性,已獲決定,然於業果無決定信,不慎重者,是乃顛倒了解空性。解空性者,謂即見為緣起之義,是於業果發生定解為助伴故。】

  有些人覺得他已經對於空性得到決定了解了,但是對於業果卻沒有決定的信解。如果對於業果產生決定的信解,他的行為一定是非常慎重,因為他知道任何一個小小的行為都會感得深遠的影響,所以絕對不會亂來。如果自以為對性空已經有了決定解,但對業果沒有決定信,亂來不慎重,那他對空性的了解一定是錯誤的、顛倒的。

  什麼是真的解空性呢?要了解正因為是空性,所以一定是緣起,真實了解空性的一定見到緣起,緣起用業果來說就是什麼因感什麼果,空性一定跟因果的緣起法則互為助伴,分不開的。比如二支筷子你必定同時拿著才能夾東西,也就是說任何一樣東西的存在,必然是因緣相依相待而成,因此它一定是性空。所以真正了解空性的話,一定能很清楚看見緣起。

  我們眼前一切的苦樂、一切的境界,佛說這些都是果,這個果一定有因,它的因就是我們造的業。因此眼前所有的一切不是天生來的,不是必然如此、堅固不動的,它本身沒有一個確定的、固定的特征,所以叫性空。所以緣起跟性空其實是一件事情的兩個面,因此面對境界的時候,看見了性空,就知道它一定是緣起;看見了緣起,就知道它一定是性空。於是行為上就會非常慎重,一舉一動一定是從行善去惡下手,而這件事情是從內心當中的意樂開始,要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這對我們非常重要。因此大師一再地引用經論說明,要我們對業果發定解、發深忍信。

  【即彼經雲:「一切諸法如水月,等於幻泡陽焰電,雖諸死已往他世,有情意生不可得。然作諸業終不失,如其黑白成熟果,如此理趣門賢妙,微細難見佛行境。」】

  一切法就像水中的月,這是一個騙局,看起來明明有月,但那只是一個影子,一切法真實的情況就是如此,所以世間的一切叫緣起有,因緣具足的時候它就現出來。以佛法來說,各宗各派對緣起性空有不同的說法,宗大師所宗的應成,是強調「世俗幻有,勝義真空」,就本質來說是沒有的,就像水中月,你去撈是撈不到的;但是不能說它完全沒有,因為明明水中現出月亮。這個月亮怎麼來的?它的因緣條件要有水、天上的月亮,還有你的眼根,它就現出來了。實際上世間萬物無一例外,都是因緣和合而顯現的,沒有真實的本質。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我們會感覺一切都很實在?現在進一步來說,就像小孩子看見水中的月亮,他不會像我們一樣清楚知道這個不是真的;同樣這一切法,在佛菩薩看起來,就像水中的月亮一樣,但我們不了解!以智慧的年齡來說,我們是個小孩,我們現在努力的,就是照著佛的方法讓智慧增長,到某一個程度,就了解諸法的本性是空的,但並不是沒有(認為沒有則是斷滅見,那是外道見當中最可怕的一種)。所以我們稱它叫幻有或者叫假有。除了水月以外,幻、泡、陽焰、電都是比喻同樣的內涵。幻是虛幻的,平常我們說的電影,那就是幻,泡是水泡,生起後一下子就消失掉了,陽焰以前講過了,閃電也是如此。

  不但外在事物如此,我們人也是一樣。一般人認為死後好像有一個靈魂跑到下生去,依佛法來說沒有這樣東西。但是妙了,說它沒有,但我們所造的業卻不會失去,有情就像水中月一樣,你不能說它沒有,然而它就是這樣的虛幻。這個道理很深,《廣論》整個理論告訴我們就是這個,遵照著這個次第一步步走下去,我們終於會看清楚這個事實。前面說「諸業於生死,隨重近串習」,盡管我們造了很多惡業,可是如果繼續不斷地修行,到後來親自證得空性以後,你會感覺一切的緣起還在這裡,但卻是如幻如化。

  證得緣起如幻如化有什麼好處呢?當你真的證得了空性以後,就算在地獄裡邊,你也沒有什麼痛苦。證得空性本身就有一種妙樂,平常我們一談樂就會貪著,如果以世間的樂去衡量,不知錯到哪裡去了。所以很多人覺得修行如果一點快樂都沒有的話,有什麼意思呢?不是這樣的,真的拿掉我執以後,佛法當中的妙樂才會現起,那種妙樂是無與倫比的,你一旦感受過,世間最好的你都不要了,這個是它的特點。

  有情雖然不可得,但業卻是絲毫不爽,這個道理非常奧妙、細微,我們很難看得見,只有佛才能夠徹底了解,所以說是佛所行的境界。因此我們只有對佛生起真實的淨信,照著他的方法去思惟,使自己的念頭跟著他轉。也許大家會覺得好像有一點困難,實際上這個事情並不困難。舉個實際上的例子,來說明我們人人具有這個能力。一般人都相信營養,不但相信,而且很注重,這種概念並不是天生來的,是社會當中給我們的訊息,我們從小得到的訊息就是這樣,自從讀了「新世紀飲食」以後,曉得這是個騙局。明明是假的,會傷害我們的,我們聽了它都學得會;現在真實的,對我們有利的,反而學不會,有這種道理嗎?這是一個事實。所以一定要把知見改過來,真正了解了這個利害關系,而且經過很嚴密的理論去思辨,確立不移,到那個時候才照著去做,把我們的習慣改過來。以前我們都緣著錯誤的知見牢牢執著,現在要把錯誤的地方捨棄掉,內心當中真正第一個要做的就是對善法要把握住。

  【是故應於緣起二業,及諸因果發生定解,一切晝夜觀察三門,斷截惡趣。若不先善因果差別,縱少知法,然將三門放逸轉者,唯是開啟諸惡趣門。】

  所以我們對於緣起的善業、惡業以及因感果的道理,要產生定解,了解了以後,日夜都要拿這個標准來觀察自己的身口意,斷除惡趣的因。假定對於因果細致的內涵不能善巧地了解,就算稍微懂得一點佛法,也不會認真去做。如果對因果有確定的認識,你會感覺到自己隨便一動,可怕恐怖的惡因就在裡面了,那時就會從內心策勵自己。也就是說你很清楚這個東西是有毒的,碰不得,乃至於像毒氣一樣,那你一定是想盡辦法要逃出去都來不及,所以這才是我們修學的根本。假如對因果不了解,就算其它的佛法稍微了解一點,身口意三業還是放逸而轉的話,你懂得的佛法對你並沒有太大的幫助,所造的行為將來還是帶你到惡道當中去。

  【《海問經》雲:「龍王,諸菩薩由一種法,能斷生諸險惡惡趣,顛倒墮落。一法雲何,謂於諸善法觀察思擇,作如是念,我今若何度諸晝夜。」】

  《海問經》就是《海龍王經》,前面說過的《十善業道經》就是《海龍王經》的一品。佛回答龍王的問題,告訴他說:菩薩只要能夠把握住一種法,就能夠斷生惡趣,能夠避免顛倒墮落,這一法就是對善法不斷地去思惟觀察,腦筋當中時時要想:我現在應該怎麼真正有意義地過日子。一天到晚把這個概念放在腦筋當中,對境的時候就曉得怎麼去惡修善了。

  p. 143

  【若能如是觀相續者,諸先覺雲,此因果時,校對正法,全不符順,於此乃是我等錯誤,全無解脫。校對業果,是觀順否,若以法校自相續時,全無符順,而能至心了知如是,是為智者。《集法句》雲:「若愚自知愚,是名為智者。」若校法時,與法乖反,猶如負屍,自妄希為法者、智者、淨者、極頂,是為下愚。《集法句》雲:「若愚思為智,說彼為愚癡。」故其極下,亦莫思為於法已解。】

  這樣去觀察會產生什麼效果呢?很多祖師、先覺們說,當眼前的果報現起的時候,如果依前面學的這個正法來比對,會發現自己差得太遠了。就是因為我們前面因地當中做錯了,所以現在才不能得解脫,因此面對眼前不理想的情況,會反省自己造了什麼業而感得這個果,以此策勵自己,不會對境去抱怨。

  拿法來檢查自己的身心時,發現自己一無是處,若這個認識不是嘴巴上說說,而是至心了解,這樣才是真正的智者。如《集法句》說:曉得自己愚癡的人,實際上才是有智慧的人。反過來,如果自己內心跟法完全相反,就像背個死屍,也就是我們說的行屍走肉,外表像人的樣子,實際上一點內容都沒有,還覺得自己是最了不起的、最清淨的,這就是最下愚的人。如《集法句》說:愚的人如果還自己覺得有智慧,那是真正的愚癡。所以無論如何也千萬不要覺得自己什麼都懂了。

  【又博朵瓦則引此《本生論》文觀察相續,如雲:「虛空與地中隔遠,大海彼此岸亦遠,東西二山中尤遠,凡與正法遠於彼。」此說我等凡庸與法,二者中間,如彼諸喻,極相隔遠。此頌是月菩薩從持善說婆羅門前,供千兩金,所受之法。朵壟巴亦雲:「若有觀慧而正觀察,如於險坡放擲線團,與法漸遠。」】

  博朵瓦就引《本生論》的內容來觀察他自己的身心,論上說虛空跟大地隔得很遠,大海此岸跟彼岸也隔得很遠,東西兩座山更是相隔極遠,而我們凡夫跟正法的距離比這個還要遠,所以更需要努力!這個偈是月菩薩為了要修行,想盡辦法去找教授,後來找到持善說婆羅門,供了千兩金以後得到的。古人求法的精神就是這樣,現在我們一點都不希求,送上門來還不願意,這就是我們的愚癡。反過來說,我們這麼愚癡居然還遇到法,什麼原因這裡不細說,自己可以好好地想想看。或者更進一步來說,我們的確也想修行,可是往往都在文字上面轉,而不在實際生活中去努力實踐,這一點是我們應該注意的。

  祖師朵壟巴也說:假定我們有觀察的智慧,去作真實的觀察,會發現自己就像從很陡的坡上滾下來的一個線團,越滾越遠,我們凡夫跟正法也是這樣,差得太遠太遠。你不觀察覺得沒什麼,一觀察就會發現這樣的現象。

  【◎ 如是思已,遮止惡行之理者。如〈谛者品〉雲:「大王汝莫為殺生,一切眾生極愛命,由是欲護長壽命,意中永莫思殺生。」謂十不善及如前說,諸余罪惡,發起意樂,亦莫現行。應修應習,應多修習,靜息之心。】

  當我們這樣去思惟了以後,一定會遮止自己做壞事情。就像〈谛者品〉當中說:「大王你不要殺生啊!一切眾生都很愛惜生命,如果真的想要健康長命,那就不要殺生。」現在世間人都講究營養,他也未嘗不想為自己求長壽、健康,為此而去殺生,結果這是短命多病之因,這就是世間的顛倒,這是最可怕的。所以對於十不善以及前面所說的種種惡,我們內心的意樂和身口的行為,都千萬不要去做,這一點要非常注意。

  前面告訴我們,對於黑白業不僅僅是了解就可以,應該努力地深入,這是很難懂得的極晦隱法,要拿來校對、衡准自己的內心。這裡有一點相當重要,業的第二個特點,它會增長廣大,這個主要就是指內心的意樂。因為是由意樂推動而造業,造了以後,又由於意樂的關系,它會增長,因此我們真正要觀察思惟的最主要的重心還在內心。基於這個原因,我們學佛要從了解業下手,不在外面的事相好壞。拿佛法來看,外面的事相根本沒有好壞,完全是我們自己安立的。譬如有的地方靠左走,有的靠右走,到底哪一個對,就看你怎麼安立。如果你仔細觀察,世間所有的事情都是這樣的,我們自己安立了以後,自己也困死在這個裡頭,還要跟人家講道理。所以祖師有一個比喻:就像自己畫了一個鬼,看了很害怕,然後還振振有辭要講道理。這一點我們要很認真仔細地去了解。

  所以,應該多修習靜息十不善之心。修習兩個字本來是一起的,這裡分開來講無非是加強策勵,一再地叮咛,這個才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應該淨修我們自己的內心,遮止透過貪、瞋、癡所造的十黑業。反過來說,應該努力地從內心上面無貪、無瞋、無癡地去造十善業。

  【若未如是遮止惡行,雖非所欲,然須受苦,任赴何處,不能脫故。是故現前似少安樂,然果熟時,雖非所欲,淚流覆面,而須忍受,如是之業是非應作。若受果時能感受用無罪喜樂,如是之業是所應行。】

  假定沒有遮止自己的惡行,那麼一定會感得苦果,雖然這個果不是我們所要的,但是一定會受,逃也逃不了。通常造惡業時,眼前好像是有一點好處,然而將來感果的時候,是非常痛苦的,雖然我們不希望這樣,可是逃不了,只能非常痛苦地淚流滿面去忍受。了解這個道理的話,眼前雖然有少少的安樂,也絕不要去做。

  反過來,眼前雖然不安樂,乃至於很辛苦,但果是好的,這種事情我們應該去做。要注意喲!身的辛苦容易擋,一般人都做得到,這裡說的是心。前面一再說,意樂才是真正重要的。有很多人很勤勞,不怕吃苦,我自己以前犯這個毛病,周圍太多人也都是犯這個毛病。反過來說,並不是說內心把握住了,身口上面卻都沒有行為,這樣也是空話啊!內心當中真的把握住的話,身口更是會努力地跟著去做的。

  【《集法句》雲:「若汝怖畏苦,汝不愛樂苦,於現或不現,莫作諸惡業。設已作惡業,或當作亦然,汝雖急起逃,然不能脫苦。任其居何處,無業不能至,非空非海內,亦非入山中。」】

  假定你怕苦,那麼對於種種的惡業,不管眼前或將來都千萬不要做。已經做了,或者將來可能做的,不管你怎麼逃都逃不了的,造了業一定會感苦果。經典上面有很多這種公案,如果仔細觀察,在我們周圍也可以看得見。不過因為業是極晦隱法,我們能看到的是果,深遠的因都看不見,實際上往往就在眼前我們也看不見,這個愚癡就是我們的致命傷。

  p. 144 (2)

  【又雲:「諸少慧愚稚,於自如怨敵,現行諸惡業,能感辛楚果。作何能逼惱,淚覆面泣哭,別別受異熟,莫作此業善。作何無逼惱,歡喜意欣悅,別別受異熟,作此業善哉。自欲安樂故,掉舉作惡業,此惡業異熟,當哭泣領受。」】

  我們智慧非常地欠缺,愚癡、幼稚,雖然想找快樂,不希望痛苦,實際上卻造了很多苦因,所以說「於自如怨敵」,現行當中造種種的惡業,將來一定會感得苦果,所以完全是自己傷害自己。感果的時候會令你痛苦、痛哭的,那這件事最好不要做,不做這個才是對的。反過來,將來感果的時候,內心當中不會煩惱,而且很歡喜,這種業應該去做。通常我們為了求取一點安樂,掉舉(就是隨順著貪的散亂)而造種種的惡業,將來領受的時候是非常痛苦的,痛苦到我們無法忍受,乃至會痛哭。

  【又雲:「惡業雖現前,非定如刀割,然眾生惡業,於他世現起。由其諸惡業,各受辛異熟,是故諸眾生,於他世了知。如從鐵起銹,銹起食其鐵,如是未觀作,自業感惡趣。」】

  這個惡業的因,它不一定會像刀割一樣痛苦,也就是說,無論如何是能夠忍受的。假定不了解業果的道理,去造了惡業的話,下一世會感苦果,而且感果時還繼續地造惡。繼續地增長下去,會受到非常痛苦的異熟果報。我們自己造了業以後傷害自己,假定對這個道理沒有觀察,而任意去造不相應的惡業,將來就感到惡趣的苦果,就像鐵生了銹把自己腐蝕掉一樣。所以凡是真的修行人,都有一個特征--重視業果。

  【康壟巴謂樸窮瓦雲:「善知識說:唯有業果是極緊要。現今講說聽聞修習,皆非貴重,我念唯此極難修持。」樸窮瓦亦雲:「實爾。」又敦巴雲:「覺窩瓦心莫寬大,此緣起微細。」】

  真正的善知識都告訴我們,最最重要的是業感果的道理。眼前所有的講說等等,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並不是不要講、聽、修,而是說我們下腳第一步真正要努力的,是要對業果如理地了解,了解以後要如理地思惟,進一步要如理地去斷應斷的、作應作的。前面一再說,業果是非常不容易了解的極晦隱法,我們只有憑淨信心,平常的時候多拿這個道理去思惟、觀察。現在最遺憾的就是一般修學佛法的人,大都忽視業果,好像覺得無關緊要,盡管大家嘴巴也講業,但真正忙的都不是這些。我們雖然了解了,平常應該多去觀察自己的內心,不懂的地方大家互相討論,但不要老停在文字上面空轉,這是我們特別應該注意的。

  敦巴尊者也說:覺窩瓦(就是平常對人家尊重的稱呼),對業果不要馬虎啊!心裡面不要覺得無關緊要,因為這個緣起業感的道理是非常細微的,必須好好地思惟觀察,才能多少對它有一點認識,真正依所學而增上。

  【樸窮瓦雲:「我至老時,依附《賢愚》。」霞惹瓦雲:「隨有何過,佛不報怨,是方所惡,宅捨所感,皆說是由作如此業,於此中生。」】

  這些祖師都是把阿底峽尊者最圓滿的教法在西藏傳承下去最重要的大德,所以處處引這些大德的話,這都是他們親身的體驗。樸窮瓦說:「我一直到老了,都依著《賢愚經》去行持。」就是說學了一輩子,他還在修持業果。我們現在剛剛學了一點點就不要了,何等荒唐!這是我們真正學佛的人最最重要的一個下手處。《賢愚因緣經》是專門講因果緣起,造了什麼業感得什麼果。就算遇到佛,你造的業還是得自己受。我只能告訴你這個道理,自己要努力去如理地忏悔。在業沒忏淨之前,除了去受別無他法,當然最正確的忏悔方法,下面都會告訴我們。我們世間人遇到不理想的情況,往往都會抱怨。霞惹瓦祖師告訴我們:佛不論遇到什麼事,絕對不會抱怨。因為不管遇到什麼境,真正重要的原因都是自己造了業,所以就會受這個業所影響,乃至來生就感得這個果報。

  上面是總的特別叮囑、策勵我們幾個重點,首先說明業果的道理非常深細、非常難了解;其次是說業果跟空性是不能分,互為助伴的。很多不了解的人,以為空性是什麼都沒有,於是認為業果也不存在,這是斷滅見,是最大的錯誤。了解了業果的道理以後,拿法來檢查自己,從起心動念上面去看,之後要努力地去修習,乃至於到老了還不停。

  【◎ 第二特以四力淨修道理者。如是勵力,雖欲令其惡行不染,然由放逸、煩惱盛等增上力故,設有所犯,亦定不可不思放置,須勵力修大悲大師所說,還出方便。此復墮罪還出之理,應如三種律儀別說。】

  對於已造的惡業,特別的要以四力來淨化它。雖然我們很努力,希望不造惡,但是由於放逸--這個是無始以來的習慣,一個不小心就來了,所以修行一定要精進地念念增上,稍微不小心,毛病就來了。由於放逸以及強盛的煩惱等這些力量,萬一犯了,怎麼辦呢?犯了以後,絕對不可以馬馬虎虎就算了,一定要照世尊告訴我們忏悔的方便,使自己能夠重新從犯罪當中透脫出來,回復戒體的清淨。

  受戒後如果犯了戒(所謂墮罪就是犯了戒),每一種戒律中都有說明應該要怎麼忏。三種律儀就是別解脫戒、菩薩戒、密乘戒,怎麼受、怎麼忏,各有不同的儀軌,應該照著這個儀軌去忏悔。

  【諸惡還出者,應由四力。《開示四法經》雲:「慈氏若諸菩薩摩诃薩,成就四法,則能映覆諸惡已作增長。何等為四?謂能破壞現行、對治現行、遮止罪惡及依止力。」作已增長業者,是順定受,若能映此,況不定業。】

  若是犯戒,則照儀軌來忏悔,除了這個以外,其它的惡統統都應由四力忏悔來還淨。世尊對慈氏菩薩提示說:如果菩薩摩诃薩修行做到了這四法,就能夠把以前所造已作增長的惡遮止掉。已作增長是定受的業,這樣都能遮止,何況其它呢?也就是說,只要我們真正能夠照著四力去忏悔的話,以往的業全部都可以遮止。四力就是破壞現行、對治現行、遮止罪惡、依止力,下面分別來說明。

  p. 145 (2)

  【◎ 此中初力者,謂於往昔無始所作諸不善業,多起追悔,欲生此者,須多修習感異熟等三果道理。修持之時,應由《勝金光明忏》及《三十五佛忏》二種悔除。】

  第一個破現行,這個最重要,這個現行就是我們眼前造惡的內心相續。對沒有修行的人來說,整天都在煩惱惡業的等流當中。如果受了戒,真正得了戒體以後,戒體有一個作用力量,它會把隨順世間的現行擋住,但如果力量不夠的話,這個又會冒出來。所以我們第一步要觀察的就是平常自己是什麼現行,了解了道理以後,真的要去修習,不是只有講說。平常我們就歡喜講說,這就是跟煩惱惡業相應的現行,由於這個現行,無始以來相續地造作種種雜染的不善業,了解了這個對我們的傷害、過患,就會懊悔自己怎麼這樣無明呢!前面說過在十種不增長業中第九種是追悔,造了以後你生起追悔的心,那麼這個業不會增長。實際上真正對治過程當中,第一就是要針對著自己所做的惡業生起追悔心,以前歡喜做,現在不歡喜,恰恰相反。

  忏悔必須是針對著自己的問題去追悔。我們現代的人常常有個錯誤的概念,「我已經做很多好事了,造一點點惡業沒關系。」這不是正對治。造很多善業,譬如供養三寶,這的確有功德,可是如果不能從內心上正對著所造的罪去忏悔的話,將來這個功德還是會感果的,下一生你會很有錢,而有錢人卻最容易造罪。如果你不是財敬供養,而是做很多事情很能干,這也有功德的,但是這個功德抵不掉平常所犯的罪,下一世再來腦筋也很靈活,但腦筋靈活的人又容易造罪,這是我們必須了解的。眼前新種的因是這樣,反過來看看眼前的狀態,也就是以前的因所感得的,所以正對著惡業去追悔非常重要,不經過仔細的觀察,我們不大容易認識這一點。

  要生起追悔心,必須多思惟觀察造業感果的道理。雖然講三種果:異熟、等流、增上,實際上這三種果是同時的,造業的時候也是同時的。譬如我們用身、口、意去造業,這是分不開的;造業的時候,我幫你或我傷你,我跟你也是分不開的;我做這件事情時是什麼心情、在什麼情況之下做的,這都是同時的,所以感果的時候也是同時的。但是為了方便講解,分成三種來說明。

  異熟先不談,先談其它二種果。譬如就我們現在的狀態來說,假定我想修行,可是身體、精神都不好,乃至於多病、短壽、根殘缺、腦筋胡塗,這樣要修行就不靈光,這是領受等流果;或者我們內心跟佛法不相應,做壞事卻很起勁,這是造作等流果。外面的環境處處逼得我們簡直透不過氣來,這是增上果。所以我們可以從因或果仔細去觀察,不斷地去思惟、修習,對於如是因感如是果的道理就會獲得決定勝解,如果能這樣,就一定會起追悔:「啊,我怎麼這麼差!」所以前面說在果現起的時候,我們要依法去檢查因在哪裡,從眼前新種的因(起心動念)去注意。

  對業果認清楚了以後,忏悔的時候有專門的忏法,可以拜三十五佛或讀誦《金光明經》,這是第一追悔力。

  【第二力中分六:依止甚深經者,謂受持讀誦《般若波羅密多》等契經文句。勝解空性者。謂趣入無我光明法性,深極忍可本來清淨。】

  第二就是對治力,追悔是把現行抑制住,可是它潛在的力量還在,對治是把那潛在的力量也淨化掉。這有六種方法:第一要讀誦甚深契經。第二要能夠勝解空性。平常我們接觸的都是世間那些染污的東西,內心就跟著它轉,乃至於平常我們所講的很多道理,未檢查時,覺得它好像很合理,仔細檢查,會發現根本沒有什麼道理,真正有道理的只有佛菩薩。所以對治力第一個是受持讀誦契經,那就是佛告訴我們的真正的道理。第二個是照著這個道理認真去實踐,能證得空性。這兩個是針對我們世間這種錯誤的見解去對治,這是讓我們造罪的根本原因。有很多人並不一定去做壞事,可是他喜歡跟人家講世間的道理。佛法並不是否定世間,它還是承認世間的,因此有正、倒兩種世俗。第一步先以世間的標准衡量,錯的拿掉,進一步才來談這個世間標准的真象是什麼,這些我們都要了解。

  【依念誦者,謂如儀軌念誦百字咒等,諸殊勝陀羅尼。《妙臂請問經》雲:「如春林火猛焰熾,無勵遍燒諸草木,戒風吹燃念誦火,大精進焰燒諸惡。猶如日光炙雪山,不耐赫熾而消溶,若以戒日念誦光,炙照惡雪亦當盡。如黑暗中燃燈光,能遣黑闇罄無余,千生增長諸惡闇,以念誦燈能速除。」】

  這是一種特別的方法,就是照著儀軌念誦百字明等殊勝陀羅尼,百字明咒是最殊勝的專門忏悔罪業的方法。《妙臂請問經》舉了好幾個比喻來說明念誦的功效。首先說像春天樹林裡邊有猛火在燒一樣。樹木過了冬天,樹葉全都枯掉了,到春天嫩葉剛剛要生長的時候,也就是最干枯的時候,如果有大火來燒的話,一下就全部燒光了。這個比喻假定我們以持戒為根本,然後如法地去念誦百字明咒等,以很大的精進,能夠把所有的惡業全部去除。第二以日光照雪山來比喻。熾熱的太陽光照在雪山上面,雪很快就溶掉了。同樣地,持戒、念誦像太陽的光明一樣,照向所積累的惡業,惡業就如雪消溶一般都清淨了。第三個以燈光照黑暗來比喻。黑暗不管積了多久,哪怕一千年,燈一亮都驅除掉了。

  這裡提到三樣東西,第一個是火,第二個是日光,第三是燈光。經論上說有一種最細微的生物叫做貪木蟲,它到哪裡都可以生存,碰到火就不行了,就像我們的煩惱非常厲害,哪怕在很小的地方它都會生長,只有一樣東西可以對治它│-智慧,智慧火一來,它一定被燒掉,這是其中一種比喻。還有,光明可以驅除黑暗,不管燈光或太陽光,只要光明出現,任何黑暗都可以驅除,我們由於被無明黑暗覆蓋而造的種種惡業,透由持戒、念誦可以忏淨。

  【此復乃至見淨罪相,應當念誦。相者,《准提陀羅尼》說:「若於夢中夢吐惡食,飲酪乳等,及吐酪等,見出日月,游行虛空,見火熾然,及諸水牛,制伏黑人,見苾刍僧苾刍尼僧,見出乳樹象及牛王山獅子座及微妙宮,聽聞說法。」】

  不是念一下就可以喔!通常一個儀軌要念很多遍,這不是以數量為准,要念到見到淨罪相才可以。淨罪相的出現不是偶然的,而是你修到相應的時候,連續出現相應的夢,不是偶然做一個無關緊要的好夢,就是淨罪相了。它有一定的准則,這個我們要清楚。而且經論上特別告訴我們,單單作夢不可靠,因為有時候大力鬼、惡魔也有本事讓你作夢,你信了他,那就非常嚴重。所以除了夢以外,最主要會增長跟法相應的善根,你會感覺到自己智慧漸漸增長,煩惱漸漸減輕,對事理的認識漸漸清楚,內外相應,這個才是安全的。

  現在有很多外道,他有本事讓你閉上眼睛觀想,然後他就來加持你、讓你作夢,在這種情況下,你如果以為是做了淨罪的夢,那你真是做無明大夢了。就算做夢,也有它一定的准則,要在什麼情況之下、要到什麼狀態,經論上都有清楚地說明,如果自己有智慧可以看經論,否則都要善知識來決擇才可以。至於淨罪相的夢,《准提陀羅尼經》提到很多種,這些都是好的跡象。

  【依形象者,謂於佛所獲得信心,造立形像。依供養者,謂於佛所及佛塔廟,供養種種微妙供養。依名號者,謂聽聞受持諸佛名號、諸大佛子所有名號。此等唯是《集學論》中已宣說者,余尚眾多。】

  對三寶起很大的恭敬,造立佛像或供養佛、佛像,這些就是營福。「受持諸佛名號」,譬如藥師如來、阿彌陀佛、十方諸佛;「諸大佛子」就是諸大菩薩的名號。實際上造罪通常都是傷害別人,要對治就是要反過來做,可是要有正確的方法,所以要依經論上的方法去做。此處大師舉出這六點,是依照《集學論》上面說的,實際上其它凡是為淨罪而做的善行,都是對治力。

  【第三力者,謂正靜息十種不善。《日藏經》說,由此能摧所作一切自作、教他、見作隨喜,殺生等門,三門業障,諸煩惱障及正法障。《毘奈耶廣釋》中說:「若無誠意防護之心,所行悔罪,唯有空言。」《阿笈摩》中是故於此密意問雲:「後防護否?」故防護心後不更作,至為切要。能生此心,復賴初力。】

  第三個是遮止力,發願遮止惡業,正對著十惡業,遮止它不要再作。經典告訴我們,由於這樣去做,就能摧毀一切自作、教他、見作隨喜的殺生等三門業障,乃至煩惱障以及種種跟法不相應的業障,都能夠遮止。《毘奈耶廣釋》說:要防護將來不可以再作,假定沒有防護之心,這個忏悔就只是空話。所以律典中會問:「你以後會防護不再做嗎?」因此防護以後不再作,這是非常重要的。

  遮止是遮止它不再現行,能夠生起這樣的防護心,要靠第一個破現行的力量。所以以追悔力擋住現行;然後以對治拿掉它,而發願不讓它再犯,這個就叫遮止。

  p. 146 (3)

  【第四力者,謂修歸依及菩提心。】

  第四個是依止力,要修歸依跟菩提心。我們平常造業就是因為內心當中依止著煩惱,雖不是刻意的,但無始以來的串習,自然而然起來的就是煩惱。世間的人可能認為自己平常並沒有粗猛的煩惱,若以佛法的標准來看的話,世間整個都在煩惱當中。以世間的標准來說,所謂粗猛的煩惱一定要大發脾氣才算,其它一般的都不算;佛法的標准不是這樣,這個我們要了解。同樣地;世間人講的道理,就佛法來說,都是有問題的。

  做一個以世間的標准來衡量的好人,容或不一定墮落惡道,但是終究還在輪回當中,既然在輪回當中,你怎麼能保證永遠不墮落呢?何況現在這個世界迅速地下墮,中國的傳統雖以儒家為主,注重忍讓、仁愛等等,但現在已經不是這樣了,現在世間的標准都向西方看齊,認為如果他打你一下,你至少還他兩下,下次他才不來傷害你,以此保護自己,完全不知道這是苦因。所以我們真正要依止的是三寶,佛才是真正究竟的覺悟者,若能更深一層發菩提心,要跟佛一樣,那更好。

  【此中總之,勝者為初發業,雖說種種淨惡之門,然具四力,即是圓滿一切對治。】

  總之,雖然佛對我們剛剛開始修行的人,說了很多淨除罪障的方法,然而只要能依照這四力去忏悔,所有的罪障都可以對治。以我們漢地來說,天台、賢首都有它的忏悔方法,如果我們仔細去看的話,四力忏悔就可以將它全部含攝了。

  【◎ 惡淨之理者。謂諸能感於惡趣中極大苦因,或令變為感微苦困,或生惡趣,然不領受諸惡趣苦,或於現身稍受頭痛,即得清淨。如是諸應長時受者,或為短期,或全不受。】

  為什麼忏悔能把罪障清淨呢?像前面說的,造了很多非常嚴重的惡因,會感得到惡趣中受極大的痛苦,經過忏悔以後,只要受很輕微的苦惱,問題就解決了;或者雖然生到惡趣當中,但是不領受惡趣的痛苦。譬如餓鬼是極端痛苦,可是有很多鬼道的眾生,他是到了惡趣,可是卻有很大的福報。乃至於,有一種情況叫拍球地獄,阿阇世王就是典型的例子,他雖然還是掉到阿鼻地獄去了,但是像拍球一樣,一下去就彈出來,地獄裡什麼苦他都沒感受到,只是去了一下就出來了,這就是他忏悔的結果。或者本來要下地獄,現在頭痛一下就解決了。總之,本來應該長時受苦的,或者變得很短,或者全不受。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

  【此復是由淨修之人力之大小,四力對治,圓不圓具,勢猛不猛,及時相續恆促等門,故無定准。】

  這要看修的人修時力量的大小,四力對治圓滿不圓滿,勢力猛不猛利,以及時間長不長,沒有一定的准則。這一點我們要注意,懂得了道理以後,接著應該努力去忏悔。有一些腦筋好的同學歡喜講道理,講完道理覺得懂了,但是不去修,這種人下一世都是世間聰明伶俐的人,但造惡的本事也一等,修行他就是沒興趣。眼前在這麼好的環境當中,尚且如此,來生因為他很伶俐、很聰明,但不歡喜修行,所以一定會遠離修行的團體。我們自己想一想,就算出了家,了解了這麼多,但是如果換一個環境,比如你回家去住幾天,你心裡會不會受環境的影響?這是非常現實的一個問題!所以千萬不要被自己這種習慣所限,這是非常重要的。

  【諸契經中及毘奈耶皆說:「諸業縱百劫不亡。」意謂未修四力對治;若如所說而以四力對治淨修,雖順定受,亦說能淨。《八千頌大疏》中雲:「謂若凡是近對治品,可損減法,彼由成就有力對治,能畢竟盡如金穢等。正法障等一切皆是如所說法,由此正理,則妄執心,所作墮處可無余盡。諸經說雲『諸業雖百劫』等者,應知是說,若不修習能對治品;若不爾者,則違正理及違多經。說順定受,應知亦是如此所說。說不定者,雖不修習能對治品,然亦應知不定感果。」】

  前面說業造了一定不會消失,諸經及律典都說「諸業縱百劫不亡」,即使經過無量劫都不會消失。這個不亡是指沒有修對治,如果修對治一定可以清淨。就算順定受(一定要受的)也能清淨,何況是不定受。

  八千頌就是《般若》。近對治品是指我們現在的四力忏法。正對治是要修證空性智慧,四力忏悔並不是煩惱的正對治,但是跟它靠近,跟它相似,而且也是正對治之前的准備,沒有這個近對治的話,正對治也修不起來。《般若八千頌大疏》說:修近對治法可以減少,或者整個去掉惡業,如果能夠成就這樣強而有力的對治,就能像去除金子上面的髒垢一樣,全部都可以去掉。我們所造的種種障礙當中,最嚴重的是正法障,而所有這些重障都可以去掉。由於這樣的道理,由妄執心(就是錯誤顛倒的邪執,這是所有的罪障當中最可怕的)所造的種種會墮落的惡業,都可以徹底淨除。經上說「諸業縱百劫不亡」,要了解這個是指不修對治,如果修了對治一定可以清淨的。所以反過來說,假定修對治卻不能清淨的話,那就與其它經論相違背了。說順定受(一定要感果受報的業)也是指沒有修對治而言。而不定受的業,是指不修對治它也不一定感果。

  以上是大師先說明,然後引《八千頌大疏》來證成,處處告訴我們,修了忏悔,罪障一定能夠淨除。正因為前面說造了業一定不消失,請問這個「忏悔」的業消不消失?不消失。既然忏悔的業不消失,就像將木頭拿在手上,本來我手一放木頭會掉下來,現在我用手去托住它,如果一直托著,這塊木頭就不會掉下來。用手托就是比喻忏悔,用手托住則木頭就不掉下來,就像忏悔的力量在就不會墮落一般,這完全是同一個道理。

  【如是由悔及防護等,傷損能感異熟功能者,雖遇余緣,亦定不能感發異熟。如是由生邪見瞋恚,摧壞善根,亦復同爾。】

  就像前面說的,由於修四力忏悔,就能夠把已經造的,能感得果報的業的功能拿掉,這個功能拿掉以後,將來雖然還會遇到緣,但不會感果,這個是對惡業來說。反過來,假定你有善根,可是又生起邪見、瞋恚,那善根也會壞掉的。也就是說所造的業不管善惡,惡業透由忏悔可以忏掉,善業由於生邪見、起瞋心也會毀掉,這個我們要注意。

  p. 147

  【《分別熾然論》雲:「若時善法,由生邪見、瞋恚虧損;或諸不善,若由厭诃、防護悔除,是等對治,傷損其力。彼等雖得眾緣會合,然由傷損若善不善種子功能,豈能有果從彼感發。由無緣合,時亦遷謝,豈非從其根本拔除。如經說雲:『受持正法,雖其所有順定受惡,亦當變為於現法受。』又如說雲:『復次諸往惡趣業,此唯能感頭痛許。』設作是雲:『若尚有果,唯頭痛者,豈是從其根本拔耶?』諸惡業果,無余圓滿,謂當感受那落迦苦,若尚不受那落迦中諸輕微苦,豈非即從根本拔除。於此略起頭痛等故,豈是本來原無果報。」】

  《分別熾然論》說:善法由於起了邪見、瞋恚而虧損,或不善法由於後來追悔,真實去對治,而損傷它感果的功能,在這種狀態當中,所造的業已經損傷了,雖然其它的因緣還會現起,可是它不會感果。舉個比喻來說,就像一顆種子如果放在泥土裡,到了春天,有太陽光的照射、雨水的滋潤,它一定會發芽。如果把那顆種子放在火裡燒焦,然後丟在土裡,即使到了春天,陽光來了,水也來了,這顆種子仍然不會發芽!由邪見、瞋恚虧損善根,或由忏悔損惡業也是這樣。因為這個業感果的力量已經消失了,時間也過去了,所以這樣一來,等於從根本拔除一樣,這也是鼓勵我們造了業一定要忏悔。

  經典告訴我們,造了惡業以後,能夠依照正法去做,那麼這個惡業雖然是將來要受的,因為忏悔了就變為現法受。可能本來要到惡趣的,現在只要感得小小的頭痛就解決了。我們總覺得修行人修行了,應該很好才對,有些人為什麼反而不好呢?這可能是重罪輕報,本來要到地獄裡去的,現在稍微受一點苦就好了。所以不要以為修行了就應該沒事;反過來說,有時稍微感覺一點苦受,就說我重罪輕報了,這不一定喔!可能是你造了惡業以後先現法受,下一世是更麻煩。所以不是從行相上判斷的,就像前面說忏悔了以後,不只是做幾個夢就算清淨,還要內善根有明顯地增長才行,最重要的還是要正確地了解正理以後,依照經教去觀察內心,拿法來校對它。以這個為主,其它的為輔,才能了解眼前到底是造惡業的現法受,將來還要墮地獄,還是真的重罪輕報。

  有人說:既然還要受頭痛的果報,怎麼說是從根本拔除呢?要曉得本來要墮落地獄的,現在完全不受地獄之苦,只是一點頭痛而已,所以這個地獄的果報可以說完全拔除掉了;反過來說,你還是有一點頭痛,所以不能說沒有果報,這跟原來不造業還是不一樣的。

  【雖未獲得真能對治壞煩惱種,然由違緣令傷損故,縱遇眾緣亦不感果,內外因果多是如是。故雖勤修眾多善法,若不防護瞋恚心等壞善之因,則如前說。故須勵力防護瞋等,精勤修習不善還出。】

  大師再特別說,四力對治不是真能對治,真對治要智慧現起,把煩惱的種子徹底破壞掉。所以前面引的經論上面說是近對治。我們剛開始能修的就是近對治品,也就是修忏悔法。這個雖然不是真的對治,但是由於它令能感果的種子損傷了,所以雖然遇緣也不感果。不管內外因果都是這樣的,外因果就如一顆種子本來好好的,到時候一定會發芽,如果把種子燒焦或打碎,功能破壞了,它就不發芽了,這個是外因果;內因果就是我們造的業及其果。

  所以我們雖然努力修很多的善法,如果不防護瞋心等的話,所修的善法會壞掉的,因此應該很努力地防護瞋等一切煩惱。特別說瞋是因為「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瞋心一起什麼障礙都來了,而且瞋的果報是非常嚴重的,前面一再說,如果我們發瞋心,乃至於起了「這家伙真討厭,不願看他!」這樣一個念頭,而對方是位菩薩的話,那就非常嚴重了。我們沒智慧,怎麼曉得他是不是菩薩,這是很實在的問題,所以我們應當努力去防護,精勤修習不善還出。

  《大智度論》曾經引一個故事:有兩位菩薩一起修行,其中一位根很利,他知道很多方便,也了解空性,所以表面上好像行為不太嚴謹;另外一位持戒持得很嚴,他拿戒的標准去衡量對方,看對方總覺得不對勁,卻不曉得這個人是已經證得空性的菩薩,最後他因為瞋這位菩薩就墮落了。諸位!他是以佛法、戒的標准來衡量別人尚且墮落,我們現在拿世間的標准去衡量別人,這會產生什麼效果呢?所以但願大家一步一步地精益求精,不要停在這裡,這是我們學了這個應該注意的地方。

  【◎ 若能盡淨有力之業,雲何經說唯除先業所有異熟?謂感盲等異熟之時,現在對治難以淨除;若在因位,尚未感果,則易遮止。密意於此,故如上說,無有過失。】

  既然像上面所說的,經過了四力忏悔一定能夠忏除干淨,為什麼經上又說先前造的業所感得的異熟是例外呢?大師解釋說,業如果已經感果了,比如眼睛瞎了,這時再去對治的話,那就不可能淨除了。忏悔對治必須在因位還沒有感果的時候,就容易遮止,經中所說是指這一點而言,所以並沒有錯。

  這裡我們停下來想一想,我們無始以來造了多少罪,現在若不忏悔,等到感果就來不及了,比如我們眼睛瞎了,要看是不可能的,耳朵聾了要聽聞也不可能,這還是生在人中,或者雖然生於人道卻遇不到佛法,那也是感得的果了。所以不要等到墮落三惡道,這一點我們要特別警愓,了解了以後隨分隨力從淨罪集資兩方面去下手。

  【《分別熾然論》雲:「設作是雲:若諸惡罪至極永盡,雲何說除先業異熟耶?意謂已受生盲,一目缺足,顛跛及啞聾等,自性因果,故作是說。何以故?以諸業果,若已轉成異熟位體,非有功能,令其遍盡。若因位思,正造作者,獲得所余思差別力,能令永盡。猶如開示指鬘,未生怨,娑?迦,殺父及無憂等。」】

  大師再引《分別熾然論》來說明,論中說:比如眼睛瞎了,或者只有一只眼睛,或者腳有問題,行動不方便,乃至於啞了、聾了,因果的本質就是業感緣起,一旦感了果,就是這樣了。造了異熟的因一定會感異熟的果,除非你忏悔,否則感了果以後就這樣,所以一定要在沒有感果之前忏悔。「異熟」就是果的另外一個名詞,以前舊的翻譯叫果報,新的翻譯就叫異熟。已經感果了的就沒辦法改變;假定還在因位當中,或者正在造作中,由於了解了正法,「獲得所余思差別力」,生起與造作此惡完全相反的想法,正好能夠對治它的,那就能夠完全淨除。就像指鬘、未生怨等人一樣。這裡提到的幾個都是典型的例子,我只說其中的二個。

  指鬘就是鴦掘摩羅,他是捨衛國一位非常有名的大力士,腦筋又好,後來受了惡師的教唆:「你去殺一千個人,把他們的指頭串起來掛在脖子上,將來就可生梵天。」由於這個因緣,所以稱為「指鬘」。他見人就殺,殺了九百九十九人,還差一個人,有一天他看見他的母親,他想:既然找不到別人,沒辦法只好把母親殺掉。正當他准備殺他母親的時候,因為他宿生的善根,感得佛來攝受他、為他說法,後來他就跟佛出家,並證得了阿羅漢果。雖然證了聖果,但因為他殺了九百九十九人,所以還是要受那個果報。平時大家一聽見鴦掘摩羅就害怕,哪怕是國王也不例外,有一次捨衛國波斯匿王去晉見佛陀,當時鴦掘摩羅已出家證得阿羅漢果了,可是他那殺人的果報現起,所以極端痛苦地呻吟,不過羅漢不會生煩惱;當時王騎在馬上,他聽見鴦掘摩羅的聲音嚇得從馬上掉下來,佛就說:「你不要怕,他已經出家了。」後來有人去看,他還在那裡受苦,這是一個例子。

  另一個例子是未生怨,王捨城本來的國王是頻婆娑羅王,他的兒子是阿阇世王,阿阇世王要殺他父親,把他關起來,這是因為受到惡友提婆達多的引誘。提婆達多跟他說:「我去把佛害了,我做新佛,你把你的父親弄死了,你做新的國王。」當然還有其它的因緣,這裡不細講。後來他就把他的父親關起來餓死他,甚至准備要害他的母親,淨土三經當中的《十六觀經》就是這個因緣而啟發的。鴦掘摩羅由於遇見佛而忏悔,阿阇世王則是受到他的弟弟耆婆大醫王的感化而起悔過心,雖然他最後還是墮落,不過卻沒受大苦。這二個人雖然造了非常可怕極其嚴重的惡業,但是在沒感果之前就忏悔,鴦掘摩羅證果了,只是在人間受一點小小的果報;未生怨(阿阇世王)雖然也墮落阿鼻地獄,但卻是「拍球地獄」,像拍球一樣一下去馬上又跳出來,地獄的火完全沒碰到。這一段是說明淨罪的道理而且舉例為證。

  p. 148 (2)

  【設作是雲:未生怨王及殺母等,若已生起所余善思,何故其業未得永盡,生無間耶?是為令於所有業果,發信解故,現示感生諸無間等,非是未能,無余永盡所有諸業。如擊彩球,隨擊而躍,生彼即脫,雖那洛迦火焰等事,亦未能觸。由是則成,最極拔除諸惡根本,亦非諸業全無果報。】

  假設有人問:像未生怨已經忏悔了,為什麼他的業不能全部淨除,還要到無間地獄呢?這是為使大家對業果產生決定信解,所以他示現感生無間地獄。雖然還是下地獄,但是他的業還是能夠全部清淨,一點都沒剩余,所以他入無間地獄就像拍球一樣,掉下去馬上出來,乃至於地獄裡的火一點點也沒有碰到,這樣豈不是全部拔除了。反過來說,並不是說他沒有造,他是造了,所以他去了,可是因為忏悔了,所以並沒有真正感到地獄裡的痛苦。總的一句話--懂得了這個道理以後,第一件事情必須忏悔,一方面把以前造的業徹底淨除,另外一方面新的惡業也絕對不能再造,這樣淨罪跟集資的話,就一定能達到我們希望的效果。

  【◎ 補特伽羅差別一類,不決定者。《三摩地王經》說:「勇授大王,殺華月嚴,遂起追悔,為建塔廟,經九十五俱胝千歲,廣興供養,一日三時,悔除罪惡,善護屍羅,然壽沒後,生無間中,經六十二阿庾他俱胝劫,受盲目等無邊眾苦。」雖則如是,然其悔罪非為唐捐。若不悔除,須受極重恆常大苦,尤過彼故。】

  前面說忏悔可以完全淨除惡業,可是這裡邊還有一些關鍵性的問題。補特伽羅就是指你所傷害的眾生,有一類眾生你殺了他,即使忏悔也不一定能清淨。前面具力業門提到有很多具大力的業,假定你殺的對象是菩薩,那就非常嚴重了。下面舉的這個例子就是非常強大的業力。假定我們真的發了菩提心,就不會去殺害菩薩,或已經證了果的聖人,造那種可怕的罪。我們的心力既不那麼大,對方的心力這麼大,那慘了,這個就很難忏得干淨了。但是我們忏還是有用,下面就講這個道理。

  《三摩地王經》說:勇授大王殺了華月嚴,對方是位菩薩,這就麻煩了,殺後他就後悔,不但追悔而且馬上為他建廟,經過九十五俱胝千歲那麼長的時間,廣興供養,每天三次去忏悔,而且還受戒,持戒持得很好,但是很不幸對方是個大心眾生,所以他還是墮到無間地獄,經過那麼長的時間,出來以後變成眼睛瞎等等,受很多的痛苦,這就說明有這種輕重的差別。雖然是這樣,但是他這個忏悔絕對沒有白費,假定不忏悔的話那更可怕,而且受苦的時間根本無法想象的長,這一點是我們要了解的。

  可是人家是不是菩薩,我們根本不知道,因此只有努力策勵自己斷惡修善。但怎麼策勵呢?就像很多同學都有這種經驗,很想努力,可是對了境界卻做不到,關鍵就是前面告訴我們的,照著次第真正要去修行的時候,正念、正知二者非常重要,如果平常不能維持正念、正知,面對境界一定隨著習氣,把握不准。所以我們修行必須要有幾個基本條件,最好的時候,自己始終能夠有正念正知,如果自己差一點,就要靠外面的客觀環境,經常都在師友的圈子裡就比較好,這是我們修行過程中內外兩個最重要的關鍵。所以皈依三寶並不是一句空話,皈依法就是指內心在正念正知的狀態,就算自己差一點,在三寶的圈子裡師友都在,隨時可以幫助我們。

  下面再一一地把它分辨清楚,使我們知道如何層層深細地去如法行持。

  【◎ 又由悔護清淨無余,然從最初無罪染之清淨,及由悔除清淨之二,有大差殊。猶如〈菩薩地〉中所說,犯根本罪,雖可重受菩薩律儀,而能還出,然於此生,決定不能獲得初地。】

  造了罪以四力忏悔絕對忏得干淨,不過這跟沒有造的清淨二者很不一樣。〈菩薩地〉告訴我們,受了菩薩戒之後犯了根本罪(就是破了最嚴重的戒),戒體就破掉了,雖然忏悔清淨了還可以重受,但是你想今生證果,獲得清淨初地,那是不可能的。這個是論說的,再看經說的。

  【《攝研磨經》亦雲:「世尊,設若有一,由近惡友增上力故,造作如此誹謗正法,世尊爾時如何能脫此罪?作是請已,世尊告妙吉祥童子雲:曼殊室利,設七年中,一日三時於罪悔罪,後乃清淨,其後至少須經十劫,始能得忍。」此說諸惡雖已清淨,然得忍位,任如何速,須經十劫。是故無余清淨之義,謂是能感非悅意果,無余永淨,起道證等,極為遙遠,故應勵力,令初無犯。】

  通常我們造罪都還有外緣,這部經說得更明白,特別指出「由近惡友增上力故」,這個惡友或者是他當面引誘你,或者你受他的言教所影響,譬如我們或者受某個人引導,或者是受世間普遍的錯誤知見的影響。現今世間一般的知見都是非常錯誤的,如《新世紀飲食》上面講的,我們總以為肉蛋奶最營養,實際上這些對我們現生就有非常可怕的傷害,來生更須承擔非常嚴重的後果,這是狹義和廣義的惡友的力量。受了他們的影響,我們就會造種種罪,最嚴重的罪是誹謗正法,這是最可怕的。這種罪怎麼能夠得脫呢?這是文殊菩薩請問世尊的,世尊回答說:曼殊室利(就是文殊菩薩的尊號),造了這個罪以後必須七年當中,每天三次認真地忏悔才能清淨。之後至少要經過十劫才能得忍,這與前面說的證菩薩地都是就功德方面來說的。所以忏悔清淨跟沒造罪這兩個有很大的差別。從淨罪方面來看,造了罪透由忏悔可以清淨,和沒造罪一樣,但是從功德方面來看就完全不一樣了。我們現在真正要的是得到功德,所以最重要的是盡量不要犯,萬一犯了,一定要去忏悔。因此所謂的「無余清淨」,是指造的罪不會感果這一點來說,至於功德方面,要證地道功德,需要極長遠的時間。

  p. 149 (2)

  【是故聖者,於微小罪,雖為命故,不故知轉。若忏悔淨,與初無犯二無差別,是則無須如是行故,即如世間,亦可現見傷手足等,雖可治療,然終不如初未傷損。】

  所以聖者對於很小的罪都不會故犯,我們既然要學聖賢,這正是我們真正要注意的。要了解忏悔清淨跟原本無犯二者的差別,假定二者無差別,我們不必那麼認真,但實際上不是。不但佛法是這樣,就是世間我們也看得見,受了傷以後,雖然恢復了,可是受傷的地方就是跟沒有受傷的不一樣。經過這樣說明以後,下面又引論來策勵我們。

  【◎ 如是勵力,如《集法論》雲:「若作諸惡未修福,誤失正法得非法,具惡業人死怖畏,如於大海散朽船。若已修福未作惡,行諸善士妙法軌,此則終無死亡怖,如乘固船登彼岸。」莫依前作,應如後行。】

  《集法論》說:我們得到了這個難得的人身,如果不願修福而造了很多惡業,那死的時候就麻煩了;就像散朽的船駛入大海,很快就壞掉了,結果沉下去,你只有死路一條。反過來,若沒有做惡,且行種種的善行,這時就不怕死亡;就像在大海中乘著非常堅固的船,不但不會破,而且可以把我們帶到脫離生死苦海的彼岸。所以大師教誡我們:不要依前面那樣作,應如後面所說而行。

  【此復若說眾多應理言辭而放逸轉,義利微劣;若有僅知微少法義,然隨所知正行取捨,義利殊大。】

  修行的過程當中必要的條件是親近師長、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這是一步一步的次第。剛開始是先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聽聞了以後要去思辨。通常我們很可能犯的錯誤是懂得很多道理後就好講說,但是不照著如法的方向去做,這樣所產生的真實利益就非常少。反過來說,就算了解的道理並不多,只要能夠依照所知道的道理如法去做,那這個意義就很大。非法、如法這二個文字很容易懂,真正要如法去做卻很不容易。一般來說我們在行相上面比較容易去做,而且都會做得到,可是內涵才是真正重要的。這一點如果不很認真地經常在師友當中一起切磋琢磨,在對境的時候從內外去觀察的話,通常都會產生很大的錯誤。

  【《集法句》雲:「若人宣多如理語,放逸而不如是行,譬如牧人數他畜,彼非能得沙門分。設雖少說如理語,然能正行法隨法,及能遠離貪瞋癡,此等能得沙門分。苾刍樂防慎,深畏諸放逸,自導出惡趣,如象出淤泥。苾刍樂防慎,深畏諸放逸,能抖一切惡,如風吹樹葉。」】

  有很多人道理講得頭頭是道,而行為卻放逸,不能策勵自己內心如法地去做。通常我們最容易犯的過失,就是學了法以後,拿這個法去照別人。法鏡本來是拿來照自己的,照別人很容易,照自己最難。以法反照自己才是真正重要的,而我們無始以來不習慣這樣去做。這一點如果我們做不到的話,就像以前的人代別人放羊一樣,以現在來說,就像個數錢的機器,你經手很多鈔票,但都是別人的,你沒分。真正的沙門是要聽懂了以後如理去實踐,如果只在文字上面轉,不可能真正得到沙門的內涵。反過來說,你很少講話,但是能夠如法去做,遠離貪瞋癡(貪瞋癡是對境的時候生起的,平常我們對境的時候,這個不容易檢查得到),如果能夠這樣做,那就對了。

  一個真正的出家人,他最好樂的是很謹慎地防備自己的放逸。我們現在看別人,覺得別人不努力,而佛告訴我們,要防備的是自己。能夠防備自己的放逸的話,就能從惡趣當中跳脫出來。這裡以大象出污泥比喻出離惡趣,大象陷在污泥裡是死路一條,一點辦法都沒有。真正的出家人(就廣義來說,泛指真正想修佛法的人),聽懂了道理,都是很謹慎地防護自己的內心,把身心上面所沾的惡都抖落,如同風吹過秋天的樹葉,把不相應的統統吹掉了。淨除身心諸惡要靠精進的力量,放逸就是精進的相反。精進並不是指很勤勞地去做事情,這一點要特別注意。很多人非常勤勞,但是他善惡不分,勤勞地觀別人的過失;或者自己做了很多的事情,卻抱怨別人不做,這都是放逸。如果對精進的內涵不清楚的話,很容易犯這個錯誤。此處大師舉出世尊的話,下面又再引出龍樹菩薩的《親友書》,這樣多方面來策勵我們。

  【如是《親友書》亦雲:「若希善趣諸解脫,願多修習於正見,若人邪見雖妙行,一切皆具苦異熟。」】

  《親友書》也說:假定我們希望得到善趣,乃至於透過善趣的共道而解脫,那麼最重要的就是修習正見。正見就是正確地看見自己的起心動念是非法或如法,而不是拿法去照別人。如果對佛法的內涵不清楚,以錯誤的角度看事情,那是邪見;可是了解了以後,只在嘴巴上講而不如法去做的話,這也不算正見。如果不能依照正見去做的話,忙了半天得到的還是苦的果報,因為因是錯的。

  【此於緣起二業因果,正觀見者,乃是能成一切諸乘,及辦一切士夫義利,必不容少根本依處。】

  無垢經論都告訴我們,我們趣入時真正重要的,就是對業感緣起的道理起定解。先不要談空,先談空相應的業感緣起。因為是緣起,所以造了惡業一定得苦的果報,造善業一定會得樂的果報。對緣起善惡業的因果,如果能夠如實地看到,那麼我們要求的諸乘,從人天、聲緣到菩薩、佛,就都能夠成就,而這也是成辦一切士夫真正好處必不可少的根本。此處大師一再地策勵我們,因為深信業果是一切善樂的根本。現在一般人非常可憐,大家都不了解佛法的中心何在,都在外相上面轉。如果稍微有點神神怪怪的事情,自己就覺得了不起。通常我們很樂意見到忙一忙、摸一摸、弄一弄就馬上出現效果,這不是神通就是騙人,即使是神通,經論上也告訴我們不要重視這個,真正要重視的是如是因感如是果,這個才是最重要的,這點我們千萬要注意!

  【故應多閱前文所說,及《念住經》、《賢愚因緣》、《百業》、《百喻》,及毘奈耶,《阿笈摩》中,諸多因緣,並諸余典,令起猛利恆常定解,應當持為極扼要義。】

  所以我們除了要了解前面講的業的內涵以外,還要多看其它的參考書,譬如《念住經》、《賢愚因緣經》、《百業經》、《百喻經》等等,這些主要都是講因感果的道理。要在內心產生定解,也就是確定不移的信解,而且這個定解要恆常的,不是今天有明天沒有了。生起定解並不容易,我們通常的情況是:了解是了解了,但對境的時候,心裡面總覺得:「好像不會那麼嚴重吧!」這種情況根本談不到真正的定解。要產生定解,而且要保持恆常,還要非常猛利。這種猛利恆常的定解,必須如法地照著前面的內涵一步一步去思惟,才能產生非常堅固的相。一般來說要產生這個不太容易,所以常常正面講過之後,祖師們還會反過來告訴我們一些安慰的話。乃至於我的老師,他常常講完了以後,也會反過來說:這對世間人來說真的很難啦!不過盡管他對它懷疑,總比不相信好,聽見了至少比沒有聽見好。這些話是寬慰人家的,絕對不能拿來寬慰自己,真正想努力向善的人,對自己應該嚴格,對別人即使一時沒辦法發菩提心,乃至難免還拿法去照人家,但是應該提醒自己設身處地為他想一想,這個是我們要了解的。至此為止,思惟業果的部分已經講完了。

  下士道部分總共分成三大科:正修下士意樂、發此意樂之量、除遣此中邪執。正修下士意樂到這裡理論上告一個段落。下士意樂最主要的基本概念,就是要了解我們執著於眼前的一切,這樣是在造苦因,應該要把執著現世改成希求來世。前面念死無常的部分告訴我們不要執著現世,因為現世是無常的,這個是粗相的無常,細相的無常現在不談。理論上我們大家都懂,生命是快速地在轉變著,稍微去想一想,也會實際上感受到。不管你今年只有二十歲,或者快七十歲,乃至更老,回想以前的種種,就像在夢中一樣,眼前所忙的這些東西毫無意義,到了死的時候毫無憑借。

  下士道中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內涵,也就是佛法的中心--業果。既然要希求後世,那要怎麼樣才能夠得到好的來世呢?所以它就指出一個最重要的基本概念--業,如是因如是果,將來我們要的果報,完全看現在種的因。這個因就是我們眼前所有的行為,從起心動念開始,到隨著心念而起的身口行為,這些就是我們的業。完完全全根據我們的業而引出將來相應的後果。世間人都希望得到好的結果,所以拼命地去追求,可是不知道正因,結果越走越遠。我們希望將來得到好的結果,這完全要靠現在種正確的因,假定能把握住正確的因,將來好的果一定出現。雖然理論上知道了,但我們因為習性等等,總被眼前的東西所迷惑住,這就是我們要努力的。

  如果真正要把握住佛法的話,業是一切佛法的根本,這點把握不住,其它的就不必談。之所以從一開頭的時候要依止善知識,然後要珍惜這個暇身,無非是要透過善知識的指導,讓我們認識正確的道理,然後利用暇滿人身如實去行持,中心都是繞著業果來談。有了下士的意樂再增上,才談得到中士、上士,所以下士是一個基礎,這個做不到,談後面的都是毫無意義的事情。

  了解了下士的意樂以後,應該盡我們的力量照著去做。正修意樂是就它的特質來說,這點把握了仍不夠,還要達到一定的量,下面就說明這個量要到什麼程度。

  p. 150 (2)

  【◎ 第二生此意樂之量者。謂先有無偽,希求現世,其求後世,唯虛言辭。即換其位,令成希求後世為主,現在為副,則為生起。然須令堅固,故此生已,仍須勵力善為修習。】

  我們講了很多道理,可是平常內心當中的真實狀態,還是希求現世,樣樣東西以現世為第一重要。現在要修的是共下士,最後是為了要成就無上菩提,眼前走的跟下士一樣,所以叫共下士。理論上知道眼前不是我們所重的,將來才是重要的,可是內心當中卻並非如此。初修行的人一定會這樣,因為我們所習慣的都是現世。經過前面的了解以後,我們就慢慢地願意認真去做。

  簡要而言,假定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內心想的還是現世,那這只是說空話。這件事情不是文字,而是要在對境的時候去反觀自己:如果我是希求後世,那應有什麼狀態?而我現在對這個境生了貪瞋嗎?我能不能分辨得出來什麼是如法的取捨(如法取捨就不是癡)?如果能夠對境這樣去想,盡管利害關系當頭,不管是錢財或是我們想要的好東西,面對它們時都能如法去做,那就對,這是一個真正的檢查標准。

  後世在哪裡呢?當下所做的因就是後世的因,所以對境的時候,我只辨它的義理,不辨它的得失。其實這件事情不但佛法這樣說,世間的聖人也是這樣,像孔老夫子就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他並不是不要,他講究義,所以「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在《論語》上面也說,富貴如果可以求得,那麼「雖執鞭之士,我亦為之」。意思就是說如果能如法求得的話,什麼下賤的工作我都願意去做;「如不可求,從我所好」,如果以正當的行為求不到的話,那我不會為求富貴而做非法之事,而會照著義理去做。

  佛法也是如此,自己所求的是現世或後世,要懂得在心對境的時候去檢查。所以學會了這些道理以後,要真正拿來觀照自己,如果自己所思所行都是為了後世,而以現世為副,那就是希求後世之心生起來了。為什麼還要現世呢?因為要修行還是要有所憑借。特別是我們出家人,譬如飲食的時候是「為成道業,方受此食」,之所以吃這個東西是為了要修行,而修行是為了後世,所以眼前也是為了將來才去做的。光是生起希求後世之心還不夠,「須令堅固」,還要努力令它堅固,這點是非常重要的特點。以上是生此意樂的量。

  【◎ 第三除遣於此邪分別者。謂有一類,以佛經說,悉應背棄生死所有一切圓滿,為錯誤事。作是念雲:身受用等諸圓滿事,增上生者,皆是生死,發求此心不應道理。】

  道理說完了以後,有一些錯誤的認知還要厘清一下。這分兩方面:一個就是大師告訴我們的;另外一個就是我們時下所面對的一些錯誤。等到本文講完了,我願意提出時下一些錯誤的行相跟各位同學互相策勉,以免陷於這種錯誤的窠臼中。

  有一類人邪解經意,也就是認識錯誤,他們看見佛經上面說,生死當中的一切圓滿都要背棄,可是並不了解它真實的意義,所以他們就覺得這些身、受用等種種好事,都還是在生死輪回當中,所以發求後世之心是不合理的。此處我們學的是共下士,後世也是我們要希求的,萬一對經論有了這種誤解,以為世尊告訴我們不要希求後世,那講下士干什麼?有很多人會產生這種誤解。下面就是解釋。

  【然所求中略有二類,謂於現位,須應希求,及是究竟所應希求。生死之中身等圓滿,希解脫者,於現法中,亦須希求,以由展轉漸受此身,後邊乃得決定勝故。非凡所有身及受用、眷屬圓滿,增上生事,一切皆是生死所攝。以其身等圓滿究竟,即佛色身、圓滿佛土、佛眷屬故。】

  大師辨明經論上的道理告訴我們:真正該求的有兩樣:眼前要求、究竟也要求,也就是眼前的增上生跟究竟的決定勝。雖然眼前的身、受用等等,都是生死輪回當中的事情,但是對求解脫的人來說,這些還是需要的,因為必須依靠著這些修行,漸漸去惡從善,最後才能夠得決定勝(也就是解脫)。我們現在在苦海當中,要到彼岸需要船,渡過了就不需要,沒渡過之前怎麼能不要它呢?所以是以眼前增上生為究竟解脫的憑借。

  《功德之本頌》中有一句是「受用無厭一切眾苦門,世間滿足深險罪業坑」,有的人對這點產生誤解。大師在這裡進一步辨別:不是所有受用圓滿都是生死所攝,問題不在現象本身,而是面對這個現象時,我們內心當中是什麼樣的狀態。假定是以貪瞋癡去相應、去執著,那是根本錯了;如果是為求無上菩提、要救人而憑借這些東西,那就對了。所以我們稱它為共下士,這個行持本身跟下士是一樣的,但是動機並不是下士。這些眼前增上生,如果照著正確的因去做--為了救一切眾生而營辦,所以現在從下士做起;將來究竟圓滿的時候,所成就的就是佛的報身、報土、眷屬等,這些是成佛時必不可少的。

  【故《莊嚴經論》於此密意說雲:「增上生謂受用身,圓滿眷屬勤圓滿。」此說由前四度,成辦增上生。又多教典,說由此等成色身故。】

  《莊嚴經論》有很明確的說明,不過我們不容易了解,所以說是「密意」。它說:增上生就是生死當中的受用、身、眷屬,我們憑借著這個去修行,當究竟圓滿的時候,就是自己圓滿的色身和報土,一個是正報,一個依報,還有眷屬等。所以應該努力去圓滿這個因,這個因也就是上士道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這些無非是成辦增上生,這個因圓滿了,將來就得到圓滿的果。不但是《莊嚴經論》,很多經典都說明這個特點。

  【是故修種智者,經極長時,修諸極多,諸極殊勝,戒施忍等,亦是希求彼等妙果,最極殊勝身等勝生。】

  所以真正要想修無上菩提的人,「種智」就是一切種智,也就是最究竟的智慧,要經過非常長的時間,去修很多增上生的因。這個因是殊勝的,而不是普通的,例如布施跟布施波羅蜜不一樣,布施只是把東西布施出去,布施波羅蜜就不一樣,後面有很詳細的說明。所以此處的施、戒、忍是特別指最極殊勝的布施、持戒、忍辱等等,而且修這個要很多生。這樣修行無非是希望得到無上菩提這個妙果。在這裡我們不要偏執,有的人無條件地排擠它,反過來,又有人莫名奇妙地執著它,這兩者都是錯的。

  我們在修學過程當中,往往不是偏那個就是偏這個,這一點不要害怕,剛開始的時候是難免,假定一開始就學成功的話,那麼佛法就不稀罕了。真正正確的方法是佛法,其實世間的現象也都是從錯誤中去累積經驗,才慢慢接近成功。所以我們只要能夠耐著心,照著正確的方法去做,就不必怕錯誤。反過來,如果了解了卻不去實踐,這是錯的,了解這本身並不是錯誤,了解了以後,正應該用來改善我們自己。錯誤不在外面的境相上面,而是在我們的習性上。譬如洗很髒的衣服,水是干淨的,你把衣服泡進水裡,水就黑掉了。洗衣服是沒錯的,洗了以後,衣服上的髒東西都到水裡去了,我們只看見水是黑的,實際上這是漸漸淨化的現象。同樣的,實踐的過程當中,做了以後漸漸呈現一些問題,我們不要把它看成是失敗,其實那是真正開始見效的跡相。至此是說明增上生是我們所要求的。

  【成辦究竟決定勝者,謂如《入行論》雲:「由依人身舟,度脫大苦海。」是須依止,以人所表善趣之身,度諸有海,趣妙種智,此復須經多生,故能辦此身勝因屍羅,是道之根本。】

  第二類我們要求的是究竟決定勝,就是要度脫整個生死輪回的大苦海,得到一切種智。度脫苦海需要一個憑借--人身舟,就是我們的暇滿人身(暇滿人身跟人身有非常大的差別),這個就是共下士部分,也就是增上生道,所以這個裡邊有它一定的因果關系。

  最後作一個總結,修大乘道需要很多生相續努力,所以能成辦此修道身的勝因屍羅是道之根本。這句話非常重要,我們常常犯一個毛病--急求果報,好像三天、五天之內就行了,就算三天、五天之內不行,至少三、五個月也就可以了,此處大師、無垢經論都告訴我們,修行是需要多生多世的。現在世間的邪見增上非常的可怕,現在的人都是第九無暇,像居士們好不容易請到幾天假,跑來參加法會,總覺得幾天下來好像什麼都得到了,實際上修大乘道要多生哪!這點是我們非常重視的。

  已經跨進鳳山寺門坎的同學我們要好好珍惜,至於在家居士們,我一直鼓勵他們努力去推行法人事業。因為現在是第九無暇的時候,在家人是被業所綁死,要想轉變外面的大環境是不可能的。學了佛法以後,更了解已經感得的異熟,我們沒有能力去改變,當那個境界現起的時候,我們的用心才是真正重要的,本來造業主要的就是意樂,所以當我們看到這個不理想的果,而感覺無奈的時候,就告訴自己:已經感果的業,我們是莫可奈何的,可是當下我內心要怎麼造作,這個主權操之在我。而面對已經感得的果,再內心安立一個非常正確的意樂,這個是我們做得到的,也是應該做的。如果從這個地方策勵自己追悔,然後咬緊牙關不隨著世間的邪見轉的話,漸漸地就有機會轉過來了。

  「故能辦此身勝因屍羅」,前面具力業門中提到所依門,就造業所依靠的來說,再也沒有比三世諸佛所制的戒法更重要的了。我們希望以有限的力量能產生最大的效果,雖然時大等等也是產生大效果的原因,可是所依的戒才是最最重要的。因此我們應當何等地珍惜自己所受的戒,哪怕是沙彌戒,比丘戒當然更珍重。萬一不能出家,那至少還有五戒,我特別鼓勵大家受八關齋戒。受戒時要好好發願,問自己做這件事是為了什麼原因。這個願很重要,做任何一件事情,我們都必須要發願說:「願我生生世世能夠值遇佛的正法;而且要能夠遇見善知識,得到善知識的攝受;然後又能如法地去聽聞、思惟、修行,從積聚種種福德資糧開始,步步走上成佛之道。」能夠以這樣正確的認識去受戒,然後這樣發願的話,漸漸地我們的業就轉過來了,這是眼前對我們最重要的。

  p. 151

  【◎ 若善趣身而不圓滿一切德相,僅能成就一少分德,雖修諸道進程微少。故定須一最圓滿者,此中護求寂等未圓學處,猶非滿足,故須勵力,護苾刍等圓滿學處。】

  這裡所講的,實際上也就是下士部分一個非常重要的結論,大師在此特別地勸勉我們:我們已經了解真正要修行必須的條件,外在條件是依止一位善知識,內在條件是要得到暇滿人身。要真正修行是很不容易的,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稍稍體會一下。我們很幸運,在末法的時候居然遇見這麼好的法,而且出了家,但是幾年下來到底進步了多少?因為無始以來所積集的惑業非常強大,我們不知不覺都陷在這個惑業之流當中,真正要依法去增上、改善是相當困難的。在這種情況之下,只得到人身,而沒有很圓滿的條件的話,所產生的效果非常少。

  平常我們說「學如逆水行舟」,這個逆流非常強大,如果你所憑借的工具非常地差,怎麼可能真的向上!因此雖然得到了善趣身,但是還要其它圓滿的條件,如果不圓滿,真正能夠成就、增長的功德會非常少,縱然努力修道,也是進步得非常慢,所以希望在這善趣身當中,能具備對於我們修行最有利的一個條件│比丘身。這是凡夫要修行所憑借的最圓滿、最佳的條件,也可以說是一個工具。「求寂」就是沙彌。

  從表相來看,只要肯修行,大家都是一樣的,所以有人說只要好心就好了,何必要吃素或出家等,這都是不懂得佛法的人所講的。反過來說,另外一個誤解是認為剃了頭、受了戒,或披了袈裟,就算出家了,這也是另外一個問題,所以我們兩邊都要把握得住。出了家如果內心不能跟法相應的話,徒然得到了這個最好的機會;卻沒有好好地利用,可惜之事莫甚於此!更何況如果以出家身做壞事的話,就像以最好的工具去做壞事一樣,後果更是嚴重。沒有最好的工具,做好事固然做不起來,做壞事也做不起來啊!現在你有了這樣的一個工具,如果不做好事,卻做壞事,那是異常地可怕,這一點我們要知道。

  了解了供下士真正的內涵之後,我們真正要修行,一定要圓滿的比丘相。所謂的圓滿的比丘相,內心當中的意樂是絕端重要的。要常常去想:到這裡來學是為了什麼?這個非常重要。法王在傳朗忍圓滿的傳承時,每一堂課一定先引《廣論》一開頭這幾句話:「此中總攝一切佛語扼要,遍攝龍猛無著二大車之道軌。往趣一切種智地位勝士法范,三種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無所缺少。」這就是提醒我們,我們今天來此的目是為了成佛,為了這個目的,所以必須要下面這些等等。這個才是我們真正的中心,如果把這個宗旨忘失了,要走菩提道就可能出現問題。

  所以為了究竟離苦得樂,我們必須修行,要修行需要最好的工具,不但要得到人身,而且要圓滿的比丘身,以上是說明正確的內涵,就是所謂的立正。有的人有一些錯誤的見解,所以下面提出來厘清,也可以說破邪或者說破非。

  【有作是說:護持屍羅,若是為辦諸善趣者,則近住等亦能獲得,何須艱難,義利微少,諸苾刍等。又余眾雲:若別解脫所有要義,是為獲得阿羅漢故。然苾刍者,未滿二十,則不堪受;近事之身,亦有能得阿羅漢者,應贊其身。難行少義,苾刍何為?】

  有人說:持戒的目標如果是希望獲得善趣身,戒有很多種,居士也有五戒、八戒,五戒是終身戒,八戒只要一天一夜,只要認真去持這樣的戒,就能夠得到善趣的人身。出家的沙彌跟比丘戒,遠比在家的五戒、八戒來得難,如果目的是要得到人身,那持五戒、八戒就可以了,何必持這麼艱難的出家戒呢?

  又有其它人如此提到:若求受別解脫戒的目的,是為了要成就阿羅漢果的話,那麼,比丘的別解脫戒在二十歲之前是不能受的;反倒是也有以居士身成就阿羅漢果的,所以應贊許持居士戒者才對。比丘戒既難持守而且義利又小,何必呢?

  【應當知此是全未知聖教扼要,極大亂言。應以下下律儀為依,受上上者,委重護持圓滿學處。已說共下士道次,淨修心訖。】

  說這種道理的人,並不真正了解世尊告訴我們的內涵,那是一種錯誤的說法。應該以最下面的律儀做為基礎,這個「下下」是指比丘戒。在別解脫戒當中比丘戒是最珍貴的,此處所以講下下,是因為比丘戒是三乘共通的學處,聲聞、緣覺、菩薩都是從這個上面起步的。我們真正重要的並不僅僅是求解脫,而是要求無上菩提,「上上」是指這個而言。就像要起高樓大廈,必須從最下面的、最堅固的基礎做起,就是這個意思。應該「委重」,就是很仔細、很認真莊重地護持比丘這個圓滿學處。最後這一段可以說是下士道的一個總攝,我們學到這裡應該何等地慶幸,更進一步應該策勵自己依法如理地去做。

  關於下士部分講完了。在正說中士之前,簡單地再說明一個關於下士部分容易生的誤解,因為可能我們一不小心也會岔到這裡,或者周圍也常常遇見這種類似的問題,假定人家來問的話,要曉得怎麼把我們在《廣論》上面所學的告訴他。這個實際上也就是以前我自己所犯的錯誤,在我學習過程當中,周圍很多人也犯了類似的錯誤,因此我非常願意在此供養給各位。希望你們能夠看見前人的錯誤,跌過的筋斗,你走過去之時千萬不要再犯。

  不學佛的人不必談,他根本沒有機會;如果學了佛而得不到正確的方法,這是最最可惜的一點。目前在漢地學佛的人,多半是修念佛法門,或者稱為淨土法門,其它還有禅、律,密等等。這的確是世尊非常了不起的地方,也是佛法最廣大、圓滿之處,哪怕是末法,法已經衰頹了,只要你對佛法有信心,有一點很粗淺的認識,然後一心一意地歸投依靠念阿彌陀佛,這樣也能夠把你從五濁惡世中救拔出來。因此在末法的時候,萬一我們沒有機會了解佛法,那就什麼都不要管,一心念佛就好,可是內心至少要了解世間無常、一無是處,想到自己隨時會死,那還要忙什麼,趕快拼命念佛,希望到極樂世界去。

  雖然是最容易的法門,可是這裡面要具足兩個基本的條件:一個是了解這個世界是一無是處、是苦、是要遠離的;還有一個是信得過佛是能夠救我們的,因此一心一意歸投依靠。有了這兩個條件,就會一心懇切地念阿彌陀佛,或者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就是歸依),希望到極樂世界。有的人不一定清楚內涵,只是一心希求,不願意留在娑婆,這樣念佛基本的特征還是具足的,如果真的能夠這樣去念,這的確是一個殊勝的方法。

  現在很不幸地,有兩個很普遍的錯誤:大家覺得現在末法了,結果還有法也不要了,這是很遺憾的。假定說念幾聲佛就能成佛,這個倒還可以,但並不是啊!就算到了極樂世界,還是要慢慢努力地去修,所根據的原則還是業。現在有機會學你放棄了,既然沒有種將來感果的因,那你要依什麼得到那個果呢?下士道我們已經學過了,大概都有了一些基本概念,建議大家去研討的原因,就是要在這個裡面不斷地反復思辯探究,才能夠真正把握住它的要義。還有法的時候卻捨去了不學,那是第一個很大的錯誤。

  曾經有一位祖師大德這麼說:「萬一遇荒年,沒有什麼東西好吃了,不管樹皮草根,只要填飽肚子就成,先渡過荒年再說!」但如果現在不是荒年,有很好的東西,我們居然也說:「啊,這些不要,你只要吃樹皮、草根就好了!」那不是很荒唐嗎?佛法是這麼好,對我們是這麼重要,卻不要它,那不是非常顛倒的事情嗎?世間本來是個顛倒相,也就罷了,學了佛以後還做這種顛倒事情,那是非常可惜的。

  我們常常說:「我什麼都不要管,只要念佛,我是學印光大師的。」印光大師非常了不起,其實他是大通家!看過他的文抄就知道,他精通三藏十二部,而且宿生就是個很了不起的修行人。他不但對佛法精通,而且對於我們中國儒、道的基本思想都非常通達。可是他從來不講這些道理,你去問他,他說:「我什麼都不知道,只有念佛。」所以他一天到晚念佛,他是真正身體力行的人,如果我們要學,應該像他這樣,可是我們往往不是這樣學。

  我當年就犯這個毛病,老是去勸人家什麼都不要學了,只要去念佛,可是我自己並沒有好好念佛。我看見很多人都犯這個毛病,說是學印光大師,行為卻完全相反,勸人家佛法不要學,只要念佛就好,結果自己也沒有學佛法,那請問誰來學?假若是沒有法可學就罷了,現在是有法卻不學,所以感得末法並不是別人的錯,而是我們硬生生地把法毀掉了,這是最最嚴重的謗法罪。經上說:「五逆十惡能救,可是謗法不能救。」我們學了佛卻謗法,說要念佛也沒有念,這是我們第二個可怕的顛倒。

  更進一步來說,我們以為念幾聲佛就可以往生,那是並不了解真正佛法的中心在業,學了《廣論》上面業的道理以後,拿來衡量自己就很清楚,像這樣的念佛能不能往生淨土;就算不能去淨土,至少要能生善道,否則雖然嘴巴上面念,也是白念。有了這個基本的認識,再回過頭來反照自己,不管學哪一個法門,對我們絕對都有好處的。這是先講錯誤的那一面。

  同樣的,其它很多的學習,我們也往往把最重要的基本道理忽略。《廣論》上面告訴我們,就像去一個陌生之處,地圖是絕端重要的;現在居然地圖不要了,想靠自己瞎摸,往往會因為不懂而受騙。最近發生了很多打著佛法招牌的奇奇怪怪的詐騙之事,都是因為大家對佛法沒有了解所產生的。我們學佛的人,真正學習的第一步,也是學佛真正重要的關鍵所在,就是皈依、業果,這是絕端重要的基本的中心,也就是共下士道的重點。

  對這個有了基本的認識以後,不管眼前為任何事所困,都很明確的拿這個來衡准—我所做的跟我所期望的符合嗎?這是對將來而說;針對目前的狀態,也可以拿這個來衡准: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今天的這個狀態?在這種狀態當中,我應該如何處理?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常覺得自己的心很亂,或者定力不夠,實際上真正要學佛,問題不是定力夠不夠,而是對業認識不認識;認識了以後,如所了解的而去行持,這個我們稱之為「戒」,這才是真正重要的。如果你戒真正持得好的話,不要說念佛得到一心不亂,就算很深的定你都可以得到。

  如果你能夠真正在對境的時候,認清楚業相,如法持戒的話,哪怕只是一天一夜的八關齋戒,以此功德回向,都可以往生淨土,而且品位不低。戒的中心在業,要了解業先從皈依開始。要一步一步反推回去,這是基本的原則。真正重要的是,我們必須透過業的基本原則,了解所求果報的正因何在,然後在這個正因上面最容易下手。從眼前一直到成就佛果,都離不開這個基本的原則。我們學了佛以後,把握不住最容易出纰漏的就是這個點,所以我簡單扼要地說一下,到這裡就結束了共下士的部分。

 

上一篇:一只獅子對假扮僧人殺它的獵人發了善心,十億萬劫作轉輪聖王,最終成佛
下一篇:緬甸前總統吳登盛剃度出家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