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淨空法師關於夏老會集本的開示
問:有人批駁夏老的會集本,揚言會集本是偽經,教同修改念康本。有些人認為會集本很好,且數年來已念成習慣,不願改念。不少人對此不知如何是好?
淨空法師答:佛總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你喜歡康本,就念康本;喜歡夏老居士的會集本,就念會集本。《無量壽經》總共有九種本子,喜歡念哪個本子就念哪個本子,不喜歡也可以統統不念,一句阿彌陀佛也能往生。所以,不要限制別人一定跟我一樣,否則就違背了佛陀的教誨。如果只有一個法門,釋迦牟尼佛何必講八萬四千法門?眾生根性不相同,所以佛慈悲說許多法門,應一切不同的根性。我們自己有沒有成就,自己要有智慧選擇法門。
幾種本子擺在面前,《無量壽經》總共有九種本子,夏老居士的會集本文字淺,我們都能看得懂、看得很歡喜。康僧铠的本子有一部分文字比較深,不容易看懂。我們為什麼不選擇古本?我們程度不夠。他們高程度的選那個本子,我們恭敬贊歎,這個不能勉強。喜歡念什麼本子就念什麼本子,最重要是這一生真正往生,搞到最後自己不能往生,那才是真正大錯。
在淨土念佛**裡面,佛教導我們至心稱名、念誦;念誦就是讀誦大乘。在讀誦大乘經裡面,是以《無量壽經》為第一,我們在講解的時候跟大家分析過。這個分析我們沒有能力,隋唐時代的古大德跟我們講的,一切經最後都歸《華嚴》,《華嚴》歸《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歸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歸十八願。
現在有人提倡本願念佛,本願裡面特別著重在第十八願。十八願,完全依照十八願念佛,能不能往生?果然遵照決定得生。只是提倡臨終十念、一念都能往生,平常可以不要守戒律,可以胡作妄為、可以造作罪業,到臨終的時候念佛還能往生?臨終你有把握念佛嗎?你仔細觀察一些臨終的人頭腦能清楚嗎?如果臨終的時候是糊裡糊塗的,別人幫他念,他也聽不進去。臨終的時候業障現前,佛號聽不進去,甚至於聽了佛號生煩惱;我親自見過這種人,一生念佛到臨命終時不念佛,貪生怕死,不能放下。
本願在理上講沒有問題,在事上講,難,太難太難!那是怎麼樣的善根福德因緣,我們要清楚。古大德真是慈悲至極,為我們分析得很清楚、很詳明,勸勉我們不可以存僥幸之心,一定要腳踏實地、認真努力的修學,臨終才有把握。僥幸的人,最後一定落空。所以提倡本願,捨棄戒行,這是走的險道。這些論調表面看好像是有道理,佛在經上是這麼說的,你細細分析沒有道理,他把佛的意思完全錯解、曲解,所以願解如來真實義,談何容易!
世尊當年在世,《無量壽經》肯定是多次的宣講,每一次宣講這個**,聽眾不一樣。經上所記載常隨眾,常隨眾是這麼多人,除常隨眾之外,一般與會的聽眾不相同。所以佛對於淨宗的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介紹,也有詳略不一樣,所以後來集結經典,經典內容懸殊就很大。像最明顯的,我們現在看五種原譯本裡面四十八願,有的經典裡面二十四願,有些經典裡面四十八願,還有經典裡面三十六願,這是最明顯差別。如果是佛只講了一次,翻譯的人,不管什麼人翻譯,這個數字一定是相同,不可能有這麼大的差別,由這個地方證明佛是多次宣講。我們要對於西方極樂世界認識明了圓圓滿滿,就必須要把佛多次介紹的統統要讀過。
在古時候佛經都是手抄本,流通量很少,一個人在一生當中能將五種原譯本都能看到,那是大福報、大因緣。宋朝王龍舒居士,這個人福報夠大,當然也得佛力加持,他在五種本子裡面只看到四種;唐朝翻譯的《大寶積經》,王龍舒居士就沒有看過。所以《大寶積經》裡面無量壽會,這一部分裡面有一些很重要的話,其他四種本子裡頭沒有。王龍舒居士也實實在在了不起,知道一般人很難有機緣看到這麼多的本子,所以他開始作會集本。會集本就是集原譯之大成,將佛在各種本子裡面所說,都能夠會集在一起,看到這一個本子,就等於各種版本統統都看到,這好事情,大慈大悲!
他的本子收集在《大藏經》裡面,入了藏等於說我們佛門古來這些大德都承認、都肯定這個做法是正確,沒有錯誤。王龍舒這個本子流傳到後世,蓮池大師注《彌陀經疏鈔》裡面所引用《無量壽經》經文,大多數都采取王龍舒的會集本,這就是受到蓮池大師的肯定。以後有彭際清的節校本,魏默深的會集本。王本跟魏本確實是有瑕疵,這個瑕疵就是取捨不善,不太妥善;原譯的文字,他們做了修正。在他們來說,這個修正是沒有問題,確實比原譯本用的辭句還要好。
印光大師不贊成,不贊成有他的道理,怕的是後來的人隨隨便便改動經文。他們這個開端,開了例子,引起後人隨便改經文,這個經典傳到後來那就面目全非,決定不能夠開這個例子。印祖反對是這兩點,一個是取捨不當,一個是改動原文,並不是說不能會集。
到民國初年,夏蓮居這個本子出來,這個本子真正是完善的版本。可是有一些人執著成見,反對這個本子。反對這個本子,就要提倡讀五種原譯本。如果說反對這個本子,在五種原譯本裡提倡一種本子,你不就是其余四種本子裡面,還有一些重要的經文,你依舊讀不到。讀誦大乘的目的是破疑生信,是建立信心。這個都是偏漏執,偏見、淺見,孤陋寡聞,這一些執著,這錯誤的。
又說夏老居士是居士,居士沒有資格來會集經藏。王龍舒是居士,彭際清也是居士,魏源也是居士;蓮池大師是出家人,是淨土宗祖師。蓮池大師能采取王龍舒的本子,蓮池大師沒有說王龍舒是在家居士沒有資格會集,沒有說這個話。如果說是在家人不能做這個事情,一定要出家人做,這個佛法失去了平等,換句話說,決定不能往生淨土。淨土是平等法,經題上‘清淨平等覺’,你的心不清淨、不平等,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也不能往生。心淨則國土淨,心平則國土平,西方極樂世界是清淨平等的國土,諸位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
夏老居士不是普通人,他的會集本出來之後,很可惜印光大師已經往生,印祖沒看到這個本子,我相信印祖看到這個本子一定贊歎、一定贊成。為什麼?過去會集本這些毛病,他都改過來。它這個本子對原文一個字沒有改動,而取捨之恰當,當時慧明老和尚肯定,在當代律宗的大德慈舟老和尚肯定。慈舟老和尚采取它的本子在濟南講過,在家的大德梅光羲老居士用他的本子在中央廣播電台講過。
這個本子今天流通全世界,符合老居士臨終的預言,他告訴學生,他的會集本將來是從海外傳到中國,這個話兌現了。當時大家懷疑,現在肯定了,果然如此。他又說這個經會傳遍全世界,所以夏老這個會集本跟他所預言的完全相應。我們一定要有堅定的信心,決定不懷疑,依教奉行,要常常讀誦。佛在經上教們做的,我們認真努力做到;佛教我們不可以做的,我們決定遵守。這樣念佛發願往生,我們這一生才能成就,我們要相信佛的話。
夏老居士的會集本字字句句都是五種原譯本裡面的原文,諸位可以把五種原譯本拿出來對照看;如果你有疑惑的話,你把五種原譯本給它對照起來看。我過去曾經印過,這個本子的題目叫《淨土五經讀本》。裡面五種原譯本,四種會校本,《無量壽經》總共九種版本都印在裡面,大家可以對照。《彌陀經》三種譯本,三種本子是:羅什大師的譯本,玄奘大師的譯本,夏老居士的會集本,統統印在一起。印出這個本子目的無非是堅定同修們的信心,不能輕易被人動搖,壞了我們這一生大事因緣,那就太可惜了。
《大乘無量壽經》的會集本,不容易!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那個時候認識的人還不少,但是經過戰亂,當時這些大德逐漸凋零。在動亂的社會裡頭,沒有人留意這一部經。非常難得在TW還有一個李炳南老居士,這個本子終於傳到李老師的手上,李老師一看,歡喜贊歎。他在台中法華寺講一遍,親筆眉注。那個時候他不到七十歲。
以後這個本子交給我,我看到非常非常歡喜,尤其是看到他的注解,很清楚、很明了,我就能講。我很想就到處宣揚這個經典,他當時制止了,他說現在還不行,因緣沒有成熟,你太嫩了,再過幾年。所以我才把這個經放下,改講《楞嚴經》。一直到他老人家往生了,我就又想起這樁事情,把他眉注的本子影印一萬冊流通,作為紀念老師。這個本子,尤其這個眉注,很多人看到都生歡喜心,來找我講,我這才開講。
第一次宣講,在美國。錄音帶,那個時候還沒有錄影,有錄音,錄音帶流傳到台灣,TW的同修生歡喜心,也找我講;以後找我講的人就很多。所以這個經先後講了十一遍,在新加坡講了兩遍,很不可思議!顯示出“無量精進”。
“出現”,這裡面的內容非常非常之廣。出現時,天天出現,時時出現,念念出現,剎那剎那出現,要善!覺悟就善,不覺就不善,想裝善也裝不像。不覺是決定不能成就,一定要覺悟。要覺悟,像我們中下根性的人,從哪裡覺悟?決定不能離開經教。自己一定要肯定佛是大覺、究竟圓滿覺,我要跟他。他在哪裡?經本就是。
經本不要執著,你要執著你就不會覺。《金剛經》上告訴我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那個法就是指的經本。經本都不執著,這個世間法還有什麼好執著的?經本要不要?要,不要怎麼行?現在是我們根本的依靠,我們不能不要。要,而不執著,這就對了,這就善了。
夏蓮居老居士《無量壽經》的會集本,出現在民國初年,二十幾年,他在會集的,花了十年的時間,定本。實際上都是示現,他真的需要搞十年時間嗎?做給我們看的,讓我們生起信心。這樣的人是佛菩薩再來的,不是普通人。他來就是干這樁事情的,他不是為別的事情來的。世尊末法往後還有九千年,九千年苦難眾生憑什麼得度,就要憑這個會集本。
最近有少數人反對這個會集本,這個我說過好幾遍,其實他不是反對會集本,是反對淨空這個人而來的。我提倡哪個本子,他就反對哪個本子。可是會集本肯定如夏老所說,會流通全世界,利益末法九千年的眾生。正法永遠就是正法,善根福德深厚的人得度!
在這個末法時期,確確實實法弱魔強。真正希望在這一生當中修行證果,你要聽印光大師的話,依靠他老人家的指示去干。他老人家教導我們,道場不要太大,住眾不要太多。他老人家的建議,住眾最好不要超過二十個人。見解相同,修學的行門相同,大家在一起共住,認真努力,有個小念佛堂。能不能成就完全看你有沒有精進。果然你有“無量精進力”,那就恭喜你,你這一生決定成就。
“昨天台南淨宗學會《無量壽經》研讀班傳一封信給我,台北同修見我也提到一些問題,說現在有不少人反對讀夏蓮居的會集本,在TW,在中國大陸也都有,問我要不要再念這個本子,這個問題對我們淨宗學會來講,是很嚴重的打擊,所以我跟他講,給大家說,我們是有師承,我們追隨一個老師, 向一個 老師學,我們對這個老師有沒有信心?如果有信心,決定依 從 老師的教誨,沒有信心,你對哪一個人有信心,你跟哪一個人學,你會有成就。如果你追隨這個老師,對老師沒有信心,你一無所成。我在 李 老師會下十年,他老人家把這個法本交給我,要我弘揚這個法本,依照這個法本來修學,這個原本今天在此地(見插圖1),
插圖1
你們錄像可以把它做一個特寫鏡頭,這個裡面的眉注,這是李教師親筆寫的,這是原本,你們所看到的是影印的本子。可以把它放大,讓大家看清楚,鏡頭拉近,你盡量拉,讓大家看清楚(見插圖2),
插圖2
那麼這個裡面的眉注,是 李 老師親筆寫的(見插圖3),
插圖3
這一次不少同修看過了。你們看看版權頁,是民國三十九年,這版權頁(見插圖4),
插圖4
民國三十九年,公元一九五零年,這個本子,老師當年講這部經跟寫這個眉注距離今天整整五十年,我到台中親近他老人家的第二年,他把這個本子交給我,那個時候我還沒有出家,我一看到這個本子非常歡喜,就讀誦受持(見插圖5),

插圖5
韓館長五十歲生日那一年(見插圖6),
插圖6
我們很想發心講這個本子給她祝壽, 那麼李老師當時告訴我,緣還不成熟,為什麼不成熟呢?不了解淨宗的人很多,誤會的人很多,大家對於夏蓮老不認識,有成見,所以會批評這個本子,他說你年歲太輕,資歷太淺,你招架不住。

緣沒成熟,所以這個本子我一直就收起來了,但是我自己常常讀誦,一直到 李 老師往生了,我想到這個本子,台中蓮友們都沒有見過。當年這是一九五零年, 李 老師講這個本子的是在台中法華寺,那個時候恐怕還沒有台中蓮社,聽眾只有三十幾個人,其中有周邦道,有洛杉矶的 甘老 居士,他們都是那個時候的聽眾。 李 老師講這個經我沒有聽到,他把這個注給我了,這眉注給我了,我能夠完全看懂得他的意思,所以老師往生之後,我就發心把這個本子影視一萬冊,回向給他老人家增高品位,這個一萬本,當中二千本,是洛杉矶 瞿勻英 居士兄弟姊妹發心印兩千本,我擔任八千本,這第一次印出來,印出來這個本子在TW流通,大家都看到了,海外的人看到了,皆大歡喜,於是來找我,法師啊,你能不能把這個經講一遍?我曉得老師說的因緣,這個時候成熟了,人家來找我嘛,請我講嘛,最初的,這個三、四遍,我在講台上用老師這個原本,以後對這個本子非常珍惜,所以就把它收藏了,我也用影印本,所以這個原本見到的人越來越少。我這是有師承的, 李老師的老師是印光大師,是梅光曦居士,李炳老的教是跟梅光曦學的,淨土是跟印光大師學的,所以印祖我們是嫡傳哪,梅大士跟我們有法脈的淵源,我們有師承的關系,夏蓮居居十跟梅光曦是同一個時代的,而且是非常好的朋友,非常好的道友,我們現在了解都是菩薩化身,不是凡人。我認識黃念 祖老 居士之後,每年總有一兩次見面的機會,在一次訪問,談到這個問題,我探討他啦,夏老究竟是什麼人再來的啊?他笑而不答,他說,機緣還沒有成熟,不能夠宣布,什麼原因呢?如果宣布,毀謗的人更多,讓這些毀謗人造阿鼻地獄,這是佛菩薩決定不做的事情。我們心裡很清楚,很明白,所以這師承,外面幾句謠言我們就動了,那我跟李老十年那不就白跟了?不但是白跟了,人家反過來一句話,就把我踩到阿鼻地獄去了,淨空法師,忘恩負義,背師叛道,我四十年弘法利生,這八個字就全部抹殺掉了,你要曉得忘恩負義,背師叛道是什麼人哪?地獄種姓,這個哪能作呢?我們的老師是不是一個邪師呢?不是,這是社會大眾公認的,這不是邪師,既然不是邪師,是真善知識,你背叛,你愚癡啊,你薄福,不但是薄福,你沒有福,親近善知識多麼難哪……夏老傳法的弟子,黃念祖一個人, 李老師在TW弘法四十年,傳這個東西也只有我一個,我以後細細想想,這個法傳給任何人,都沒有辦法發揚光大, 李老師傳法的大家曉得我們三個人,現在在台中許醒民居士, 周家麟居士,不是說他們沒有能力弘揚,沒有這個機緣,這個周居士, 許 居士始終沒有離開台中,不象我在世界各地方去走,到處弘揚,成立淨宗學會,成立淨宗學會這一樁事情,是 黃老 居士附托的,老居士一再告訴我,淨宗學會是 夏 老師一個大的心願。這個名稱提出來,但是並沒有落實,希望我在海外先落實,所以我們第一個淨宗學會在加拿大成立的,在溫哥華我講這個《無量壽經》,第一次在那裡宣講,大家聽了很歡喜,發心成立淨宗學會……末法時期只有這個**能普度眾生,你們不相信,我相信,一直到佛滅,佛說了,佛法滅盡了,《無量壽經》還留在這個世間一百年,《無量壽經》是什麼本子呢?肯定是這個“會集本”。所以 夏老 居士往生的時候,告訴黃念祖,告訴大家同學們,他說他的本子,將來是從海外傳到中國,會傳遍全世界,當 時黃老 居士他們聽的時候,都感覺到莫名其妙,不可思議。那個本子剛剛會集沒有多少,在大陸上印的時候總共才印了三千本,怎麼可能是,海外根本就沒有,怎麼會能從海外傳到中國來?夏老對於這個世間種種變化了如指掌,那哪裡是普通人啊?所以這個本子,是個 黃老 居士帶到TW去的,民國三十七八年的時候帶到TW去的,以後把這個本子就交給 李 老師, 李 老師一看到這個本子就生歡喜心……就交給瑞成書局,印了一千本,這最初印的,就是這個本子(見插圖8)。

插圖8
那麼以後呢再用排字,鉛字排字,字比這個小,這個本子我都有,那個本子印了兩千本,所以在TW總共有三千本,流通量少,見到的人不多。我們這幾年在外面弘揚,為什麼剛剛弘揚沒有人批評,現在來批評呢?弘揚了十幾年,現在來批評呢?你們想想批評的用意何在?這我不說你們就曉得了,把我們弘法利生的根刨掉,我們的根在此,這是我們的根嘛(見插圖9),
插圖9
《無量壽經》一開端,佛就教給我們善護三業,“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能做到這三條,人天福報就現前。後面又給我們講了兩句,你要是做到了,那你就是菩薩。後面接著兩句,“觀法如化,三昧常寂”,這兩句話八個字就是一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觀法如化,一切法如夢幻泡影。你真懂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你心清淨了,不會再把任何事情放在心上。為什麼?夢幻泡影。真的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心就定了。三昧常寂,你的心安住在寂靜的境界裡頭,那是佛境界,這才是真心。
所以,我們一定要認真努力學習,東西不要多,一兩部經一生就受用無盡。搞多、搞雜了沒有用處,搞亂了。大家很多同修都是依《無量壽經》,《無量壽經》非常之好,尤其是會集本。現在有很多人反對會集本,諸位同修一定要知道,他不是反對會集本,他是反對淨空法師。我提倡會集本,他就反對會集本,我要提倡別的本子,他也反對,反正我搞什麼他們都反對。他是對人的,他不是對別的,要懂得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真相。過去我聽說TW有報紙、雜志上指著名字來批判的,悟道法師把這個東西傳真給我,他們還要聯合幾個人來反駁。我打電話告訴他不必,用不著,他罵隨他罵,罵累了他就不罵了,他寫隨他寫,寫累了他就不寫了,決定沒反應,這個對的。我們不會被他動搖,我們的心是清淨的,他們的心是動的,浮動的,我們心是清淨的。我們知道將來自己有好地方去,他們不曉得,他們干這個事情是往三途去的,何必跟他過不去?
在此地也是如此,此地有雜志登了兩次,不過這個地方的政府非常賢明。政府發現了,發現之後寫信通知他們,新加坡最注重的是宗教團結,種族的和諧,他說你們是不是要來破壞?他們警覺性提高,不敢再登了,不再說了。所以我們在大環境當中,要以愛心、要以真誠心聯合各個不同的宗教,和睦各個不同的族群。我們要了解他、要幫助他,只要宗教彼此互相諒解,能夠合作,族群能夠和睦相處,社會就會安定,世界就會和平。
這個工作怎麼做?一定要密集的往來。人與人關系所以搞得不好,原因在哪裡?不通!彼此不往來。再聽到一些有意的人在那裡挑撥,那不就更麻煩了嗎?造謠生事、挑撥是非的人很多,所以中國古人常講,“謠言止於智者”。一個有智慧的人不會動搖的,有智慧的人,他聽了謠言他會不動;要是嚴重的,他去調查,把事實真相調查清楚,這事情就沒有了。我們過去在TW,你看我跟韓館長相處三十年,這麼長的時間,造謠生事的人很多。館長聰明,館長聽到是非的時候她調查,她不是馬上就相信,這個就高明。所以以後在她面前造謠生事的人很少,為什麼?知道她會追根究柢,她查,她不是隨隨便便就相信。她聽了之後,不動聲色去調查,查到最後是假的,然後再想想你是什麼企圖,就清楚,就明了了。聽信謠言,不調查事實真相,往往就吃了大虧,就上大當了。這些人是什麼?這人是愚人,不是聰明人,聰明人不是這個做法。所以我們決不輕信謠言。
會集本是李老師親手傳給我的,我有使命,我有責任要在全世界弘揚,這是他付托給我的。我也要聽信這些謠言,被他們的壓力,不敢再講這部經,我怎麼能對得起老師?所以我說過,天下人都反對,我一個人還是弘揚,我們尊師重道,我們對老師深信不疑。老師有智慧,老師有修行,他一生講經說法,給我們選擇的本子怎麼可能會有錯誤?我們連這點信心都沒有,我跟他十年,不叫白跟了!怎麼講都講不過去。所以,我們決定不與人爭,堅定的信心,在這部經典裡深受利益。這些年來受持這部經,念佛往生瑞相,我親眼看到的就有十幾二十個。最近的一位,就是我們新加坡居士林的老林長陳光別居士的往生,三個月之前自己預知時至。他在生病的時候就聽我講《無量壽經》的錄相帶,我聽說他從頭到尾聽過四遍,這才發心念佛。瑞相太多了,在佛法裡面,這個叫做證轉,這些人給我們做證明。我們再不相信,就沒法子了,那就是經上講的一闡提根性。
現在我聽說在TW,在中國大陸,有一些反對夏蓮居老居士這個會集本。其實他們的用意,你們不知道,他不是反對這個會集本,是反對我的,目標是對著我。因為我提倡夏蓮居的會集本,他就反對;我如果提倡王龍舒的會集本,他就反對王龍舒的,他的目標是對我,不是對經。如果真正說是反對會集,是不可以采用的,你們大家想想,《朝暮課誦》是會集本,你們想想看裡面經咒不都是很多經會集起來的嗎?那這個不能用。《梁皇寶忏》是會集本,《慈悲三昧水忏》也是會集本,《水陸》也是會集本,那好了,這些法事,這個法會統統不要做,為什麼?那都是假的,都不可以做,那才叫反對會集本。那些東西他都不反對,單單反對這個,你就曉得是對人來的,不是對事來的。他為什麼反對我?樹大招風,麻煩在此地。我已經是盡量放低姿勢,還不肯饒過我,你看看有什麼法子?所以諸位一定要懂得,一定要有信心。
實在講夏蓮居老居士這個會集本,會度無量無邊眾生。他們這種反對是造很重的罪業,這個罪業,報應會很快,也就是這個世間會有很嚴重的災難,非常可怕。你們有福的人,沒有關系,這是福地,這個福地不會有災難。所以大家好好的學佛,好好用功,不要受外頭境界動搖。有很多人來跟我講,說是TW報紙、雜志上都登,指著我的名字罵的,反對的,悟道法師心裡都不平,要聯合一些人寫文章去反駁,把這個訊息傳真給我。我就告訴悟道,千萬不要中計,隨他怎麼寫,隨他怎麼說,我們一句話不反駁,他說累了,他就不說了;他寫累了,他就不寫了。就跟兩個人相罵一樣,一個人拼命在罵,一個人不吭氣,他罵累了,他就算了,就沒事了。不能對罵,對罵就是愈罵愈起勁,那就麻煩,這就沒完沒了,所以不予理會就好了。這個方法,章嘉大師教我的,我也沒有這個修養,也沒有這個智慧,大師教給我的:算了,息事寧人,他造他的業,我修我的功德。他要不罵,我還沒有地方修。他這一罵,考驗我,我心平氣和,若無其事,成就自己的功德。如果罵的時候,忍不住,自己不行,功夫不到家。要修忍辱波羅蜜,什麼都能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