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太橋旦曾堪布:不要把情緒的“遙控器”交給別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作者:太橋旦曾堪布

  不要把情緒的“遙控器”交給別人

  修行人修持善法是非常好的,但也不要過度執著。

  佛法中最主要的是放下執著,對於世間法的好與壞,究竟的境界來說,什麼都不可以執著。我們要訓練自己:保持平常心,活在當下,心境要樸素、單純、輕松、安詳……我們的境遇復雜還是簡單,都是自己造成的。

  當我們樂觀時,人比想象中堅強;

  當我們悲觀時,人比想象中脆弱。

  你是堅強還是脆弱,取決於你的心態。

  正面的心態去看世界,看到的世界是美麗且光明的;

  負面的心態去看世界,看到的世界是丑陋且灰暗的。

  你的長相美與丑,環境好與壞,感受樂與苦,取決於你的心態。樂觀的心態和悲觀的心態將決定你的世界是否光明或黑暗。這就是所謂的“相由心生”和“境隨心轉”的道理。

  我們獲得快樂還是遭遇痛苦,完全是由自心的善與惡來決定的。總之,佛陀所傳的法歸根結底都是為了調伏眾生的自心,為了“自淨其意”而宣說,自淨其意後方能圓滿自利利他,自他二利圓滿才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所以我們應當尤為重視修心。

  修行好比渡河,如果沒有船只,怎麼可能到達彼岸呢?我們的人身就如同大船,如果不依靠此人身,怎麼可能往生呢?生命就像一場戲般短暫。現在,我們的人身正在不斷地變化著,一步一步邁向死亡。所以,我們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在每一個當下,專心修行。

  我們坐著時,觀想上師三寶在自己的頭頂。吃飯前念誦供養文:“供養上師、供養佛陀、供養法寶、供養僧寶、供養一切眾生。”吃飯時,觀想上師三寶在自己的喉間。走路時,觀想上師三寶在自己的右肩。按照這種方式觀想,將會時時獲得三寶的加持。

  人生的每一天都是正式演出,永遠沒有預演和重來。請珍惜當下的每一刻,並善用。

  不要把情緒的“遙控器”交給別人,我們的心不應隨著別人的毀謗、贊譽而憂愁歡喜,情緒也不應隨著別人的話語而變化,自己的心要由自己作主,無論遇到貧富、貴賤,或是成敗、得失等各個方面都是這樣的道理。

  我們修禅的目的,並非是熄滅一切雜念,而是要努力做到不受雜念的影響,最終借助雜念而認知心的本性——本來面目,並將雜念轉化為同體大悲的法界智慧。祖師們曾經說過,烏雲是虛空的嚴飾,烏雲從虛空中生起,也於虛空中融入;波浪是大海的嚴飾,波浪從大海中生起,也於大海裡融入;雜念是自心的嚴飾,雜念從自心中生起,也於自心裡融入。當我們不認識心的本性的時候,雜念就是輪回的根源,一旦我們認識了心的本性,一切雜念只不過是自心本性的幻化游舞罷了。

  學佛越深入,智慧應隨之而增長,修行越持久,身、口、意應隨之而變得輕松自在,而不是學佛修行久了,反而使身、口、意變得固化和僵持。我們應該時時刻刻地訓練自己,將這些復雜的局面視為如夢幻泡影,從復雜的局面中找到真正的寂靜和覺醒,這才是我們修行的目的。

  顯現上,永恆不是當下,當下不是永恆;

  本質上,永恆就是當下,當下就是永恆;

  究竟的境界而言,既超越當下,又超越永恆。

  太橋旦曾堪布開示錄

 

上一篇:鳥雀尚且反哺,為人子女的孝道你做到了嗎?
下一篇:你把心量打開,福報才能進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