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懷瑾:宗鏡錄略講下冊(第七十一章)02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宗鏡錄略講下冊 (第七十一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七十一章 天歎情路繞地長02

  定功有進退,智慧無生滅

  禅定境排仍退轉,金剛道滅方畢竟。

  佛告訴你真話!其實妄念幾時去得了?我們學佛最大的困難就是見、思惑去不掉。不要著急,要慢慢做功夫,定力深了,才能排除這些妄想。不過,別以為定力深了,心境絕對清淨時就成道了!注意佛經告訴你的話:‘仍退轉’,靠不住的,仍然會退轉的,非到達八地菩薩以上才不退轉。所以說,即使到達禅定的境界,念清淨,還會有退轉時,況且你還有心呢!守著這個身體這裡搞那裡通,那是道嗎?那是在打大妄想,把有限的時間、精神耗在修身體上,爬來爬去,你是變螞蟻還是變什麼?又想轉河車引導,沒有用的,非出毛病不可的。

  真正成佛,心念絕對純淨、純空,明心見性,要到金剛道滅才行。菩薩從初地、二地……到十地還不算數,十地以後要得金剛喻定。什麼叫金剛喻定?如金剛之顛撲不破,到六道打滾度眾生還在定中,永遠不破、不變。金剛道滅除一切煩惱時,就到佛的境界,佛境界無修無證,用不著修,也用不著證,自然無惑了。所以到了第八地以後無功行道,不需要用功,自然在用功。但是八地無功行道還不算數,到達了金剛喻定以後,得了大定、大智慧,到達無修無證,滅一切苦,度一切煩惱,才算登彼岸,才是‘金剛道滅方緣起竟’。這是永明壽禅師引用《華嚴經》的一段話,接著又引用《大涅槃經》。

  不迎佛骨卻參禅的韓愈

  《大涅槃經》雲:‘定慧等學,明見佛性’。又雲:‘先以定動,後以智拔。’

  要想明心見性成佛,除了修定修慧,沒有第二條路可走,這是佛在《大涅槃經》告訴我們的話。

  ‘先以定動,後以智拔’。學佛為什麼要先修定?好比修定為什麼要先打坐,打坐並不是修定,也不是真正修道,只是開始練習修定。定並不一定打坐,你看阿彌陀佛是站著的,站著也能定;跳舞姿勢一擺也可以定;講話、走路也可以定,無往而不定。不要以為打坐閉眼才叫定,如果只有打坐才叫定,我勸你別修了,拿一塊泥巴捏一個泥人坐著,幾千年也不會動。大家要把定的道理搞清楚。

  ‘先以定動’,為什麼定要用個‘動’字?動者,動搖習氣的根本。在思想領域中,煩惱、妄想污濁龌龊,先用定把它淨化,轉化習氣,使習氣動搖,所以叫‘定動’。那麼如何才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呢?靠智慧,定到極點,智慧成就,業根拔掉。此乃‘先以定動,後以智拔’。這八個字在中國佛教禅宗史上有一段有名的公案。唐憲宗信佛,但是不懂佛法,只是宗教情緒的迷信,耗費無以數計的人力、財力,從印度迎佛捨利供養。韓愈站在儒家立場批駁,為了一個死了的老和尚的一塊骨頭而動員國力浪費公帑,如果把那些錢用來替國家作社會福利,可以辦多少事啊!韓愈反對得並沒有錯!然而唐憲宗聽不進去,把韓愈貶到邊疆,其實他規規矩矩並不反對佛,只是反對當時的佛教與和尚。韓愈到了潮州,與悟了道的大和尚來往,並且供養和尚三件衣服。兩人為友,不談佛法。一日韓愈向大和尚求道,大和尚默而不語。韓愈不明其意,小沙彌三平看韓愈年紀大蠻可憐,為他解惑,在禅床敲三下,韓愈仍不懂,三平便告訴他:‘先以定動,後以智拔’。韓愈感謝不止,說在小和尚處得了一點好處。師父一聽,拿起棍子要打徒弟,罵他多嘴,怪他講得不好,因為這個是理,到底韓愈未悟入,講理沒有用。

  業力與定力拔河

  《大智度論》雲:‘禅定為父,智慧為母,能生一切導師。’

  很多人問准提佛母是不是女的?佛菩薩沒有男女相,那為什麼稱佛為媽媽?佛母者,智慧為母,大智慧成就。所以學佛修道最後的成就不是功夫,是智慧;智慧不到,不會成就。功夫是修出來的,靠不住的,凡修得成功的東西就壞得了!只有一個東西不會壞:不生不滅的大智慧,也就是《摩诃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所講不生不滅的大智慧。修行要先由禅定開始修,‘禅定為父,智慧為母’,只有禅定與智慧能生一切導師,導師就是佛,眾生之所以能夠成佛,非修定得慧不可。

  又雲:‘以業力故入生死;以定力故出生死。’

  注意哦!想了生脫死,或者死時干脆俐落一點,除了修定,沒有第二條路可走。你說打坐算不算修定?不算,如果打坐還要聽腿指揮,那不要學打坐,兩腿一麻就唉喲下坐,那不是聽腿指揮嗎?那不叫修定,那叫修腿。打坐只是練習修定的方法之一而已!與定不相干。打坐腿痛是四大業力牽制之故,四大一身都是業力,因業力而病。病由業生,業由心造,因為心不能了,所以說‘以業力故入生死’。

  ‘以定力故出生死’,要跳出生死,或臨死潇灑一點,就要具有定力。先不管悟不悟,說某某人破參,破個什麼參?再參也沒有用,那不叫參,叫‘跛參’,實在太差了!定力都不到,還被生老病死所困。一切眾生在六道中輪回,被生死所轉,那是什麼力量呢?非上帝的力量,也非菩薩的力量,更不是閻王的力量,是自心的業力所支使。接著永明壽禅師引用禅宗的著作:

  散男子、散女人對善男子、善女人

  故雲:‘禅非智無以窮其寂;智非禅無以發其照。’

  ‘故雲’不是佛經上的,讀書要注意,這是永明壽禅師引用中國禅宗祖師的著作,分析得很清楚。

  ‘禅非智無以窮其寂’,修禅定功夫時,如果沒有大智慧的定,就不能達到涅槃寂滅的境界。什麼是涅槃寂滅的境界,也就是智慧的解脫。那麼,智慧如何成就呢?

  ‘智非禅無以發其照’,智慧的妙用如果沒有經過禅定功夫的鍛煉,就不能如太陽般照亮天下。智慧是大照明的明燈,非經禅定修持,就無以發其照。

  何者?謂禅無智,但是事定;若得智慧,觀於心性,即為上定。

  ‘謂禅無智,但是事定’,光作功夫,打起坐來迷迷糊糊、舒舒服服地在那裡享受,這叫凡夫禅,充其量只是靜的境界,還不算禅定。因此,禅若沒有智慧的發照作用,只能算是一點靜坐功夫而已!與定不相干,這點千萬注意!

  ‘若得智慧,觀於心性,即為上定’,在禅定功夫中,由佛法的智慧達到明心見性,才是上等的定。但上等的定並不一定是禅宗,不要把禅定和禅宗混為一談,不過,禅宗離不開禅定。此話我已再三申明。

  若智不得禅,乃為散善分別慧,若有定,如密室燈,寂而能照,離動分別成實慧故。

  ‘若智不得禅,乃為散善分別慧’,你先研究經教的理,佛理搞通了,很有智慧,但是功夫不到、定力不夠,妄念一動,或生理一起作用,你就把握不住,縱使把《華嚴經》全部背得,也抵不住事,此即‘智不得禅’,禅定功夫不夠。‘乃為散善’,如此不能說你不善,算是好了;也不能說你不在學佛,是在學佛,然而走‘散善’,不是知止為善。有時善心發了,就阿彌陀佛;有時毛病來了,就‘阿彌陀佛’,這叫散善,不是真善。所以佛經上說‘善男子、善女人’是不容易的,我們年輕時調皮,把善男子、善女人,諧音成‘散男子、散女人’。因此有智慧學問好,沒有真定禅定的功夫,只能算是散善而已!仍屬人道中的事,這個散善叫做分別智慧、妄想智慧,不是真智慧;不是能得解脫、證涅槃的智慧。

  ‘若有定,如密室燈,寂而能照’,智慧若有了定力,如密室中的燈不晃動,永遠在清淨境界中,照見萬法萬象。禅定的心鏡照見五蘊皆空就是這樣。

  ‘離動分別成實慧故’,這個時候,真得定力的智慧,沒有分別心,都照見。照見不是不知道,是知道而無分別雜念。換句話說,雜亂的念頭不跳動,此心寂照,這才是真實的智慧法門。

 

上一篇:淨界法師:眼根見物,功德是不完全的,為什麼要認識六根的差別功德?
下一篇:念佛成就,就再也沒有愛別離苦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