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業力感果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十業道

  依善心所起的業,於現在可享樂,於未來能招感人天快樂的果報,叫善業,反之現在受苦,與未來感招墮惡趣苦的叫惡業。又有一業非非惡名無記業。

  十惡業道即身三、口四、意三的三方面,即殺生、不與取、欲邪行、虛诳語、離間語、粗惡語、雜穢語、貪、嗔、癡。十善業道即與上相反,為離殺生、離偷盜、離邪性、離虛诳語、離離間語、離粗惡語、離雜穢語、無貪、無嗔、正見。業為思心所,道為思所游履故叫業道,即此業所依、所托、所游履的地方。

  身語意之業又有加行、根本、後得三種分別,以上屬根本業道。《俱捨論》雲:應從起心動念上斷絕十惡業道的加行,從而斷絕十惡業道的發生,斷絕共後得業道。而此正是十善業道的加行、根本與後得,在嚴持戒律的基礎上才有定慧等持 。這好比蓋房子,先要把地基清理干淨,修平整,並按尺寸規劃好地基用地,才有房子的地面建築以及其內部的裝修等。此正好比我們修習的戒、定、慧的次第關系。

  其中十惡業道必是依後三之貪、嗔、癡而生,故說:“息滅貪嗔癡,勤修戒定慧。”

  業力感果

  善惡業力感果之時期,有遲速,或於現在,或於未來。未來中又有未來次生、次後生。次生名順次,次後生名順後。

  就感果時期,區別業的種類有四種。

  順現法受業

  又名順現受業,即此生造業,此生受果;

  順次生受業

  又名順生受業,即此生造業,第二生受;

  順後次受業

  又名順後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