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道修證的歷程
講於2003年「佛法度假」
超定
一、解題
1.菩薩道與聲聞道 印順導師判攝印度佛教為五期,主流有三:聲聞、菩薩、如來。也即是「佛法」、「大乘佛法」與「秘密大乘佛法」三期。依『成佛之道』歸類,聲聞道是三乘共法,菩薩道屬大乘不共法。如約一乘為究竟,三乘是方便說,「二乘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法忍。」聲聞道也是菩薩道必經的歷程。
2.菩薩道與佛道 佛法的層次,其所被根機有五乘差別: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是修菩薩因行而證得的果位,應不列在五乘之內;如言佛乘,即總攝一切佛法。所謂「一切諸善法,同歸於佛道,所有眾生類,究竟得成佛」的結論。
3.佛法的理論與修證 約從證出教,依教而修證的意義而言,理論與修證乃是一體兩面,二者不可偏廢。通常所說:信、解、行、證;教、理、行、果。是為佛法修證的道次。
4.菩薩行位的次第 依大乘經論所列,有三位、四位、五位,乃至五十二位,廣略不同。本文擬依般若經、華嚴經、菩薩本業璎珞經、大智度論和成唯識論,略述菩薩行位的次第。
二、般若二道五菩提
印順導師在『人間佛教要略』,把菩薩道經歷的過程,分為三階段:凡夫菩薩、賢聖菩薩與佛菩薩。這是綜合諸大乘經論所列的菩薩行位,經理智抉擇而洗煉之分類。初期的般若法門,分為三位菩薩:「初發意」、「阿毗跋致」(不退轉)和「後身」;或分四位:「初發心」、「行六波羅密」、「阿毗跋致」、「一生補處」(即後身)。後起的大乘經,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菩薩行位,不過是開合的不同而已。
大智度論是廣釋大般若經的論書,在卷五三羅列五種菩提:「(一)發心菩提:於無量生死中,發心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此因中說果。(二)伏心菩提:斷諸煩惱,降伏其心,行諸般若波羅密。(三)明心菩提:觀三世諸法,本末總相別相,分別籌量,得諸法實相,畢竟清淨,所謂般若波羅密相。(四)出到菩提:於般若波羅密中,得方便力故,亦不著般若波羅密,滅一切煩惱,見一切十方諸佛,得無生法忍,出三界、到薩婆若。(五)無上菩提:坐道場,斷煩惱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要而言之,菩薩道的修學,不出發心、修行與證果三階。約般若與方便二道,上述五菩提:發心、伏心、明心,三位即是般若道的發心、修行、證果。始由凡夫地位,發願度眾生、成佛道,其心名世俗菩提心。煩惱未伏滅,真理未證得,但心向菩提,而未契入聖道;因中說果,故名「發心菩提」。菩薩既已發心,不能停留在名字菩薩階段,務必如實修行,做個名實相符的菩薩。修行重點在於「斷諸煩惱,降伏其心」,念念不忘菩薩本願,依性空見,修緣起觀,以折伏與生俱來的自性妄執,逐漸減輕煩惱,增長慈悲,實踐六度與四攝法。是謂「伏心菩提」。經過長期的進修,了通達眾生如幻,一切法如幻,諸法自性畢竟不可得,而證得實相般若,是謂「明心菩提」。這一階位,對前的「發心」、「伏心」二菩提,系般若道的完成,已實證菩提之果故,但望後的「出到」、「無上」菩提而言,這又是方便道的開始。從此再出發,繼續往無上菩提的目標邁進。再度發心、修行,而至究竟證果。惟於此時的發心,不同般若道上的世俗菩提心;已證得諸法勝義,與諸佛同一鼻孔出氣,其心名為勝義菩提心。此後唯一的任務是以無邊善巧方便,到十方世界,嚴淨佛土、成熟眾生,從利他中完成佛果功德。由於已具足般若、依體起用,而得大自在;「以無所得,得無所礙」。到達這一新的境界,能滅一切煩惱,親近諸佛,得無生法忍;處於三界中,不為三界所縛。念念趣入薩婆若海。這是「出到菩提」。最後是「無上菩提」,斷盡煩惱及余習,五眼圓明,究竟成佛。茲列一表以明二道五菩提:
般若與方便,二者不一不異;從不一說,般若側重於法空的體證;方便側重於救濟眾生的大行。從不異說,依般若之體,起方便之用,用不離體;假如沒有般若空慧,方便也不成其為方便了。所以般若的三階,為菩薩道的根本。印順導師開示:「發心菩提重於願,伏心菩提重在行,明心菩提重在證。又,初是住菩提心,中是修悲濟行,後是悟如實相。初以般若扶大悲願,中以般若導萬行,後是般若現證。雖各有所重,而菩提願,悲濟行與性空見,實是不可離的。」(『般若經講記』頁四六)
三、唯識論的五位
1.資糧位:信解唯識教,發起菩提心,修集福智二資糧。但以定力不足,尚未能通達唯識空義,伏滅二障種子。此位菩薩,依四力而修行──因力、善友力、作意力、資糧力。意思是:以大乘多聞熏習而成菩薩種姓,逢事諸佛善友的因緣,培植決定的勝解力,信心堅固,能修六度四攝,善集諸善根福德資糧。具此因緣,能信解唯識性相。制伏因邪教而起的粗分別二障現行。
在此未悟入唯識真如之前,為避免退屈,應修三事練磨其心:「一、聞無上正等菩提,廣大深遠,心便退屈;引他已證大菩提者,練磨自心,勇猛不退。二、聞施等波羅密多,甚難可修,心便退屈;省己意樂,能修施等,練磨自心,勇猛不退。三、聞諸佛圓滿轉依,極難可證,心便退屈;引他粗善況己妙因,練磨自心,勇猛不退。由斯三事練磨其心,堅固熾然,修諸勝行。」(『成唯識論』卷九)這一階位,包括十住、十行、十回向的三賢位。
2.加行位:此又分暖、頂、忍、世第一法四位。修四尋思觀、四如實智、觀能取所取皆空、伏分別起的微細二障和俱生起的二障粗現行。「依明得定,發下尋思觀無所取,立為暖位。」「依明增定,發上尋思觀無所取立為頂位。」「依印順定發下如實智,於無所取決定印持。……印順忍時總名為忍,印前順後、立印順名。忍境識空故,亦名忍。」「依無間定,發上如實智,印二取空,立世第一法。謂前上忍唯印能取空,今世第一法,二空雙印。從此無間,必入見道,故立無間名。異生法中,此最勝故名世第一法。」
3.通達位:又名見道位,「加行無間,此智生時,體會真如名通達位;初照理故,亦名見道。」「若菩薩於所緣境無分別智都無所得,不取種種戲論相故,爾時乃名實住唯識真勝義性,即證真如,智與如平等,俱離所取能取相故;能所取俱是分別有所得心戲論現故。」「菩薩得此二見道時,生如來家,住極喜地,善達法界得諸平等,常生諸佛大集會中,於多百門已得自在,自知不久證大菩提,能盡未來利樂一切。」
4.修習位:「菩薩從前見道起已,為斷障證得轉依,故數數修習無分別智。此智遠離能取所取,故說無得不思議;或離戲論,說為無得,妙用難測名不思議。是出世間無分別智,斷世間故名出世間。二取隨眠是世間本,唯此能斷獨得出名。或出世名依二義立,謂體無漏及證真如。此智具斷二種義故,獨名出世,余智不然,即十地中無分別智。」
5.究竟位:因前修習位,數數顯發無分別智,修習諸勝行,斷十重障,證十真如,圓滿菩提,證得大涅槃。頌言:「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
四、三乘共法的通十地
天台宗以藏、通、別、圓四教,判攝如來一代教法的深淺次第和彼此間的關聯。其中依大智度論(卷七五)所說十地,作為大乘通教的菩薩行位,並配合二乘聖果和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的關系。
1.干慧地:雖有智慧,不得禅定水,則不能得道。菩薩從初發心,乃至未得順忍;即十信位菩薩(外凡)。
2.性地:聲聞人從暖法,乃至世第一法。於菩薩得順忍,愛著諸法實相,亦不生邪見,得禅定水;即十住、十行、十回向的三賢位(內凡)。
3.八人地:從苦法忍乃至道比(智)忍,是十五心;於菩薩則無生法忍,入菩薩位──歡喜地。
4.見地:初得聖果,所謂須陀洹,於菩薩即是阿鞞跋致地。
5.薄地:欲界九種煩惱分斷故──斯陀含;於菩薩過阿鞞跋致地,乃至未成佛,斷諸煩惱,余習亦薄。
6.離欲地:離欲界貪欲等諸煩惱,是名阿那含;於菩薩離欲因緣故,得五神通。
7.已辦地:聲聞人得盡智無生智,得阿羅漢果;於菩薩成就佛地。
8.辟支佛地:先世種辟支佛道因緣,今世得少因緣出家,亦觀深因緣法,成道名辟支佛。
9.菩薩地:從干慧乃至離欲地,如上說。復次菩薩地,從歡喜乃至法雲地,皆名菩薩地。有人言,從一發心來,乃至金剛三昧,名菩薩地。
10.佛地:一切種智等諸佛法,菩薩於自地中行具足,於他地中觀具足;二事具足故名佛地。
「總攝菩提道,六度與四攝;漸入於諸地,圓滿佛功德。」謹錄此偈,作為本文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