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超定法師:積學無限,悲智深廣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積學無限,悲智深廣
超定
 
聲聞與菩薩
 
南加州佛教界聯合慶祝佛誕大會,已於五月十八日圓滿落幕。大會主題,除傳統的紀念釋尊誕生,在佛弟子懷念偉大佛陀的同時,勿忘如來法身,奉行遺教;把佛陀的慈悲、無我、無畏的精神,發揚於美國本土,以增進全人類真正的福樂與世界永久的和平。另外,藉此因緣,促成佛教徒的團結,召集各系佛教領導人,歡聚一堂,各各捐棄學派成見,異中求同,互相尊重包容,大家攜手合作,一起來為傳播人間的正覺之音而獻身。因此,參加慶典的佛教團體,有南傳佛教、北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大體分別,南傳代表聲聞道,北傳和藏傳則代表菩薩道。
 
依大乘佛法界定聲聞與菩薩二道的差異,約發心、修行、證果三方面說:聲聞發出離心,菩薩是菩提心;聲聞修四谛行,菩薩修六度行;聲聞證阿羅漢果,菩薩為無上佛果。印順導師說:「佛法的如實相,無所謂大小,大乘與小乘,只能從行願中去分別。」由於菩薩發願要度無邊眾生,斷無盡煩惱,所以必須在三大阿僧祇中,修學無量法門,積集廣大福智資糧,而後才能成就究竟佛道。聲聞的道果,從發心到究竟,勇猛精進,如救頭燃,則三生取辦;緩慢者需六十劫完成。中國佛教的傳承,以大乘佛法為主流,也即屬於菩薩道,若依初期中觀大乘,論菩薩修學的歷程,則評三大阿僧祇之說為有限有量;菩薩發心盡未來際不可計劫,本著大乘三心而行六度四攝;志在普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怎可拘限於三大阿僧祇劫?然而,中國佛教是最上乘,理論是至圓,方法是至簡,修證是至頓。六度萬行,無量眾生不離當下一心;若頓悟自性,一位一切位、一斷一切斷,一證一切證;於一念中,眾生度盡,佛事圓成。聲聞厭離心切,視三界如牢獄,生死如冤家,急急於個人的解脫。從大乘佛法描述,聲聞行者的心行,大意如此。依此檢視中國佛教的菩薩道,是則二道之間實有異巧同工之妙;聲聞乘急證阿羅漢果,菩薩乘即求頓悟,速疾成佛;出離心與菩提心,豈非名異實同?阿羅诃是如來十號之一,成佛與證阿羅漢果,差別何在?佛是先覺者,聲聞原為佛弟子的通稱,弟子是後覺者,先學與後學,本質不二,那麼菩薩道的殊勝何在?
 
大乘經論處處稱歎菩薩的偉大,如無著論師作攝大乘論,從佛說十種殊勝,顯示菩薩不共於聲聞的特色。如頌雲:「所知依及所知相,彼入因果彼修異,三學彼果斷及智,最上乘攝是殊勝。此說此見余不見,由此最勝菩提因,故許大乘真佛語,由說十處故殊勝。」
 
寶積經普明菩薩會從二道的校量中,顯示菩薩道的超越。聲聞急於斷煩惱、了生死,故其成就有限,不能圓滿福智諸功德;菩薩則不斷結使,不離生死,而以無盡悲願,於無量阿僧祇劫中,積集福智資糧,所以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經言:「迦葉!譬如種在良田,則能生長。如是迦葉!菩薩亦爾,有諸結使,雜世間法,能長佛法。迦葉!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花。菩薩亦復如是,於無為中不生佛法。迦葉!譬如卑濕淤泥中,乃生蓮花。菩薩亦爾,生死淤泥邪定眾生,能生佛法。」
 
對於聲聞與菩薩,初期大乘經論,在印度佛教史上,屬於「菩薩為本之大小兼暢」時期,雖以大乘菩薩道為主流,但對聲聞佛法,還保持含容、尊重的態度。肯定般若是三乘共學,聲聞的智斷與菩薩相當;所不同的是菩薩的悲願、積極利他的特性,為聲聞所不及。不過,後起的大乘,離開聲聞的解脫道時代久遠,對聲聞的批判就很不客氣了。最明顯的是方等大乘的「彈偏斥小,歎大褒圓」。經中處處以聲聞聖者作為消遣的對象,以突顯菩薩的偉大。今之聲聞學者讀來,恐怕又要引發大小之诤吧!印順導師說:「原來,釋尊時代的印度宗教,舊有沙門與婆羅門二大類。應機設教,古代的聲聞法,主要是適應於苦行,厭世的沙門根性;菩薩法,主要是適應於樂行,事神的婆羅門根性。這在古印度,確乎是大方便,但在時異境遷的今日,多少無上方便,已失方便大用,反而變為佛法的障礙了。」佛法西來,如何落實於本土化、現代化,既契理又契機;在不違佛法本質的前題、放下傳統包袱,施設新方便,以適應現代潮流,使佛光普照於黑暗的人間──「佛日增輝,*輪常轉」,實有賴各系佛教大德的智慧與悲願,發長遠心,學普賢行,永不疲厭地努力!
 
做事與修行
 
聲聞與菩薩的不同風格,可從做事與修行這一問題的觀點與表現看出來。聲聞根性,「少事少業,少希望住。」「叢林以無事為興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一事。如古印度的比丘僧,三衣一缽,無隔宿之糧,不蓄財寶,身無長物。日常生活,乞食、經行、聞法、靜坐、禅思,天天如此,盡形壽如此。「生死未了,如喪考妣」,專心禅觀,以斷煩惱、了生死為急務。這就是修行人的本業、正業、正命生活的寫照。菩薩行者則不然,「不修禅定,不斷煩惱」;「自未得度先度人」;「願作眾生不請之友」「欲為佛門龍象,先做眾生馬牛」。「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何謂修行?修行與做事是否對立?假定二者不可兼得時,該如何選擇?修行,如定義為:「無常迅速,生死事大」,唯有捨諸緣務,專修禅觀,克期求證,才是佛法的第一義。無疑地,做事與修行二者是相違的,無論是傳統寺院內的執事,如服務大眾的監院、知客、庫頭、殿主、香燈、典座、行堂等職;或是現代的文化、教育、慈善一類的工作。以修行者的眼光來看,這些人都是不務正業,不修行的光頭俗漢。然而,若將修行意涵擴大,解說為:修身養性,思想觀念與身心行為的修正。如佛陀的教誡「守口、攝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注意三業的淨化,六根的調攝,煩惱的降伏,慈悲的長養,智能的開發,人類特勝的升華。那麼修行與做事,本質上不但不相矛盾,而且是相依相成的。
 
無可否認的,淨己的修行,與利他的做事,在初學階段,要求做到平衡,做事兼顧契理,攝事歸理,事理無礙;修行,不論修禅、念佛、持戒,念念不忘利他;為憫念眾生苦而修,為佛法興隆而修,自度度人,理事圓融。若以此標准來衡量一般修行人和做事人,的確是強人所難,絕無法做到。盡管說菩薩道修證的歷程,依三心行六度,所有的一切善行,處處攝歸菩提心、大悲願、性空慧;性空緣起,緣起性空,二谛並觀。事實上,欲成就空的勝解,安住勝義,乃是十住菩薩;能在即空的假名有,實踐大悲心行是十行菩薩;到了十回向位,才起空假平等的觀慧。而具足二谛無礙的證量,應是登地的法身大士,第五難勝地的境界。俗語說: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從初發心修菩薩道,既屬凡夫身,當然有煩惱,如何克制粗重煩惱,不使煩惱惹大禍,造作惡業;以大悲願,「留惑潤生」,輔以性空見,面對煩惱,化解問題,累積經驗,培養道力;既不落於世俗的凡夫行,又不偏向急證自了的二乘行。本著悲智雙運,福慧雙修的大前提,於做事與修行二者之間,取得平衡點,事理兼顧。最後臻於矛盾的統一,依俗向真,即真而不礙俗之中道。
 
眾生的根性不一,智增上者選擇學教研究一途,悲增上者宜於做事服務業;而修行一類型人,要看他是修何行,偏向出離的解脫道,抑為入世的菩提大道?即使是佛世的出家弟子,也有阿蘭若比丘與人間比丘的不同類型;處在今日時代,修行的內涵,因各人觀念不同,不免見仁見智,難以斷然定論。假定以禅觀為修行,聞思佛法的勝解,無疑為實修不可缺的基礎;若以修福與修慧,總攝修行的含義,則人天道偏修福,二乘道偏修慧,菩薩道福慧雙修,佛教徒的三類型人,何人不修行?
 
學教、做事與修行,三者之間的難易如何?研究經教,深入三藏,日日與古聖先賢、諸佛菩薩為伍,真是法喜無量。修行,或念佛、或坐禅、或持咒,念念是佛、心心是定,樂在其中,欲擺不能。做事呢?天天面對眾生相,麻煩的人與事,常處在剪不斷,理還亂的窘境;所涉的人事愈廣,問題愈多,愈難以超脫。如何修練即有即空,即俗而真,做到緣起與性空的統一?但是既發起菩提心,不要忘記:「煩惱即菩提」,「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逃避世間的煩惱,又何處尋找菩提?大乘佛法不尚空談,菩薩道場就在苦難的人間;如不在世事的煩惱中去磨練,悲智從何增長?真立志做菩薩,發心為眾生服務,為三寶做事,修福又修慧,這是多麼的難能可貴!
 
隱惡與揚善
 
佛門有句名言:「若欲佛法興,唯有僧贊僧。」我想這是脫胎自「隱惡揚善」的成語而來。太虛大師說:「佛法弘揚本在僧。」僧伽是佛法的奉行者,「隨佛修行者,住持正法城」,不但在家的三寶弟子,應該恭敬供養,就是出家人與出家人之間,也要互相尊重贊歎。佛陀時代,弟子們因思想的不一,而產生分裂,給佛教帶來不少的困擾,佛陀對在家眾開示:「此僧也,彼僧也,如析金扙,分分皆金。」假如出發於嫉妒心、瞋恨心、輕慢心而批評師友、同道,乃至互揭瘡疤,丑化對方。顯然與六和敬的守則背道而馳,也與僧團的和合、清淨、安樂之義不相應。通常解說六和敬,有事和與理和之分;事和屬於世俗僧,理和才是勝義僧;由事和的方便,達成理和同證的目的;依世俗僧的進修,而趨入勝義僧的果位。
 
做人處世的原則,古人說:「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物質的受用,節儉自己,慷慨他人。儒者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勿憚改,善莫大焉。」依佛法說,既是薄地凡夫,必有貪瞋癡等煩惱,再有涵養的人,心行還是不免有瑕疵;一旦潛在的煩惱沖動起來,即可能造成錯誤的行為。「羞愧之心,人皆有之」,若肯坦誠忏悔,改過自新,即得恢復清淨。所以在菩薩的詞典裡,找不到「嫉惡如仇」的字句;唯以悲心憫念,諄諄善誘,「導之以法,齊之以律」,善巧攝受,令迷途知返,改邪歸正,轉向菩提大道。
 
在瑜伽菩薩戒,與「隱惡揚善」相反的是「自贊毀他」,自贊己德以彰顯他人的過失,毀他之意等於是張揚自己的功德。這是菩薩所犯的「他勝處法」。意思是:菩薩以慈悲利他為要行,務必戒除悭嫉與瞋慢,時時以悲智摧伏煩惱;而今為貪求個人的利養恭敬,大言不慚地贊歎自己;為嫉妒他人的利養恭敬而作不實的毀謗。這是違背慈悲行,斷喪菩提心,為煩惱所戰勝,破壞菩薩淨戒的行為,是名「他勝處法」。
 
在這利令智昏的工商社會,重視自我宣傳廣告,自贊毀他之詞,已是屢見不鮮;政治人物,為排除異己,企圖滿足一己之私,造成社會層出不窮的問題。隱惡揚善,原是做人的美德,而今竟被惡用為:隱惡,乃隱藏自己之惡;揚善,是宣揚自己之善;成功歸屬自己,失敗推向他人;別人的成果,輕描淡寫,大而化之,或者只字不提;自己的微末功績,卻用特寫鏡頭加以突顯,小題大作,自我膨脹。發心作佛事者,務必引以為戒。
 
畢竟空與假名有
 
般若心經的名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是中觀思想,世俗假名有,勝義畢竟空之意。凡夫為無明蒙蔽,於緣起幻有的世間諸法,內而身心,外而器界,六根緣六塵而形成認識的一切法相,處處執著,認假當真。由此衍生種種邪見:我見與我所見,有見與無見,常見與斷見。這是生死根本,起惑、造業、受苦,六道輪回不息之因。菩薩修行,依聞思修的次第,即緣起有而觀自性空;於性空中不礙世俗的假名有。修習即有即空,即空即有,二谛無礙的加行觀;迨得觀行成就,通達「是諸法空相……空中無色。」也即是「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的境界。修行通過這一凡聖關,證悟法性,完成般若道。接著從空出假,「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由般若道而方便道,繼續其廣度眾生的事業,直到究竟菩提。
 
以上這段道理,原是佛門中的「老生常談」,稍微有點佛學知識,讀幾本經書的人,都能侃侃而談,有什麼值得老僧,不惜筆墨,再唠叨一番呢?佛法的修學方便,包括學教、修行、做事。學教,即中道實相的修學,從開始的聞思佛法,散心位的修習,定心位的止觀,乃至無漏實相般若的現證,這是研究三藏,如說修行的歷程。正見的確立、慈悲的實踐,止觀的成就,也就是古德所說的真學真修之意。至於做事,初學者即是修福,以慈悲心為人服務;久修成就者,學德兼修,以方便「建水月道場,作空花佛事,度如幻眾生」,實踐「嚴淨國土,成熟眾生」的菩薩任務。在我心目中的理想僧寶,現代的布教師,他是精通三藏的學者,三學進修的行者,也是福德因緣具足,能做佛事的領導者。然則,悲增上、智增上、信願增上,各有所長,也各有所偏,要求三合一, 三穗完備者,非聖賢菩薩莫辦。今以凡夫身,發心修菩薩行,戒慢、戒俗、戒怪,時時心存慚愧,見賢思齊;正觀緣起、藉境練心,以啟智興悲,增進福慧,即是法門龍象。願共勉之。
 
二○○三年六月十三日於觀音靜室
 

上一篇:超定法師: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
下一篇:超定法師:略談法相唯識的空義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