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慧律法師:什麼是[禅] [禅]是什麼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什麼是[禅] [禅]是什麼

主講:慧律法師

地點:台灣大學

時間:2007年10月5日

適應根機:高級知識分子新學、老修

       各位台灣大學的高材生,首先恭喜大家,進入台灣的一流大學,台大也是世界級的名校,美國的哈佛、柏克萊、史丹福;英國的牛津、劍橋;中國大陸的北大、清華和復旦;日本的東京帝國大學,都是世界級的名校,包括我們台大。首先非常贊歎大家有這樣的程度、有這樣的實力,考上台灣大學,可喜可賀!
       這一次演講的這個因緣,是我的好同學---黃寶煌同學,他說:我兒子念台大,參加晨曦社(台灣大學的佛學社)擔任副社長,很想請師父到我們台灣大學來演講。想一想:就說好吧!十幾年沒有來台北了,路也認不起來,剛剛車子也開錯了。好吧!就說:不曉得北部的人認不認識師父?那就來試試看了,跟大家結結善緣,因為已經十幾年沒有到北部來。台灣大學不是師父第一次演講,我來台大已經有好幾次了,包括羅斯福路校本部;包括徐州路的台大醫學院,都去上過課;但是,每一次上課的人的臉孔都不一樣。為什麼呢?因為大一進來,大四就往生(眾笑);恩!不是往生,畢業,這職業(師自笑)......大一進來,大四就畢業。所以,每一次的演講,臉孔都不一樣。在大學裡面舉辦這個佛學社,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大一進來,迷迷糊糊,什麼是佛,搞不清楚,他以為佛在天邊。大二,懂一點點,可是,功課加重。大三,功課更重,對佛法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很想為社團做一點事情,但是,因為功課很重,又覺得力不從心。大四要准備考研究所,有的准備要去出國。所以,每次大學的佛學社團,邀請師父去演講,都有這樣的感觸,就是每一年都青黃不接,眾生難度,每一年每個大學都有這樣的感觸,所以,這個變成一種常態,一種佛學社的常態。所以,我今天來台大演講,因為好同學既然開口了,那麼,我就說:好吧!就來台大跟大家結一個善緣、一個法緣。因此,我們今天的演講,純粹是以結緣的方式,來跟大家討論的。師父佛法懂得少許,還在學習,我的根器也不夠利,懂的佛法又少;但是,我有一顆虔誠的心,願意把三十多年來禅修的體悟,來跟大家匯報一下,好的東西,應當與朋友分享。所以,我們今天要講的這個題目,叫做“什麼是禅?禅是什麼?”。
      “禅”這個名詞,大家耳熟能詳;但是,沒有幾個人,能夠真正了解它的含義是什麼。“禅”其實是兩個字,從梵語翻過來,叫做“禅那”,有的念禅那chan nuo,翻譯成中文叫做止觀雙運,定慧均等,也就是充滿智慧的定,就是禅。現在我們已經濫用了,一般人不懂,他就說:行住坐臥都是禅;食衣住行都是禅;爬山涉水也是禅;泡泡茶也是禅!沒錯!這樣講沒錯;但是,那是聖人的境界講的。所以,因為兩個字“禅那”,後來就演變成一個字,叫做“禅”。“禅”本身它是梵文,不是中文。但是,“禅”後面常常加一個字——“定”:禅定。為什麼?修禅的目的,它就在定,而定卻是佛門非常重要的功課,《華嚴》有海印三昧,三昧就是禅;《法華》有法華三昧;淨土宗有一心不亂,那就是三昧、就是禅,萬緣放下,那個就是禅。南傳所修的毗婆捨那叫做內觀,那個也是禅;安那般那(數息觀),那個還是禅;大乘所講的奢摩他、三摹、禅那,都在講定。所以,“禅”後面都加一個“定”,這個就是功夫。但是,到最後智慧開的時候,叫做禅悟,悟,悟了,最後一個階段叫做證,內證的功夫,有內證的功夫。所以,禅說起來很簡單,大家都懂,但是,做起來很困難,非常困難!

       所以,什麼是禅呢?直接了當的定義就是:佛的心就是禅。因為它是定慧均等,充滿大般若智慧的定,就是禅。所以,佛稱為正覺世間;我們稱為迷惑顛倒的世間。所以,一個是正知正見、正覺、正觀的世間、正念的世間;而一個是錯覺、虛妄的執著、虛妄的分別的一個世間。同樣的心,有的人可以活得沒有掛礙,很自在、很解脫;有的人卻活得痛不欲生,得重度的憂郁症,乃至跳樓自殺,痛苦極端!為什麼?同樣一個心,就看你會不會用?有沒有因緣碰到善知識?有沒有因緣碰到正法?有沒有那個福報,肯跨進來我們晨曦社一步?諸位,要跨進來我們台大晨曦社,這一步是非常非常困難的!看起來大家坐在這裡,好象很簡單嘛,捷運公館站一坐,出來就到了;很難!非常困難!譬如說:今天如果我們一樣的,台大,我們這裡的國際會議廳,旁邊也給它開一個館,專門放什麼?剛好王建民在比賽棒球。好,再來,另外一個廳,也是一樣這麼大,容納五百個人,那怎麼樣?來個星光幫,肅敬勝、楊宗緯、阿妹、曹格、統統集合在一起,唱歌。在那一邊,開了一個LV包包打折,十折剩下一折,就會排了好幾公裡;再來,剩下的就是我們佛光幫的,就沒人了,沒人了!如果那個也同時開,這一間就會剩下兩個人,一個就是我主講,另外一個就准備關門,都會跑光光了,沒人!眾生要的就是看得到的、摸得到的,可以touch(觸摸)的,直接可以感受的,那種有feeling的、覺受的,他才要;這種內在的大般若智慧,而且是每一個人都存在的,又不必繳稅金的,又是撿現成的,他就是不要,願意過這種迷惑顛倒的日子,但是,他們沒有這個因緣,沒辦法!所以,要進來我們台大晨曦社佛學社,他需要有善根、有佛根、有慧根、菜根;就是沒有用到海尼根。所以,我們要了解,佛法沒有這個因緣,這一步跨不進來!
       那什麼是禅?禅就是指我們的心體,也就是清淨心、佛的心,清淨心,不生不滅的清淨心。這個對初學佛法來講,聽起來實在是很陌生,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一個清淨心,這聽起來實在是很吃力!每一件東西都有增有減,為什麼不增不減呢?為什麼不來不去呢?為什麼不垢不淨呢?為什麼不一不異呢?因為他那個意識心,無量億劫來已經卡住了,在某一層次的觀念。眾生的思維方式是直線的,你叫他跳脫這個階次、階段,是沒有辦法的!譬如說:一加一等於多少?等於二,這個考試卷發下去,大家都會寫。二加二等於多少?四,這個一下子答案就寫出來。如果我問你說:一是什麼東西?一從哪裡來?我發考試卷下去:一從哪裡來?不是考一加一,考一加一,你會寫得出來。這個叫做觀念,因為生滅意識心的觀念,已經強化了我們所有的生命,而我們所有的生命,已經被虛妄的執著、虛妄的分別、無明煩惱所占據了;而我們有因緣來聽經聞法,一下子那一種生滅意識心,還是沒有辦法放得下。所以,我問你一加一,你一定會回答等於二;那我問你說:一從哪裡來?你就很難回答!發考試卷下去:什麼是般若的智慧心?好!發考試卷下去,你現在很煩惱,你畫一下你的煩惱的形狀是什麼?你畫不出來!你現在很快樂,考試卷發下去:快樂的形狀是什麼?畫不出來,因為那是無形無相的心。
       好了!所以,我們要了解,佛的心就是禅,那禅是什麼呢?禅就是大般若的智慧心就是禅;平等心就是禅;究竟覺悟的心就是禅;徹底解脫的心就是禅;徹底自在的心就是禅;徹底無貪的心就是禅;徹底無嗔的心就是禅。簡單講:內心沒有任何的掛礙就是禅。所以,今天大家,我們不要講到說那種證量;證量就是信、住、行、向、地;什麼法華三昧,或者是海印三昧,這個講得太遙遠了。我們今天要講得讓大家......學生,引起學生的興趣,先引起學生的興趣,希望多少能夠對佛法上,有真實的體會和了解。

       所以,今天我們要講的,目標鎖定的對象是大學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研究所還有博士班,包括台大的教授,因為這也是屬於專業的領域,不是書讀得多就有辦法的;也不是用任何的邏輯可以推論的東西,它是超越一切數量,超越一切觀念;不離一切觀念,不離一切數量,它不是語言,不離語言;它不是文字,不離文字;它不是觀念,不離觀念。任何的語言,也講不出所以然,說法者無法可說;聽法者無法可聽、可聞,中間也沒有來去,因為它是生滅的東西,叫做自性本來就空。所以,今天我們要站在引起同學的興趣來參與,讓這個佛法多少有一點理解,慢慢的引進來,今天就是站在這個角度說。講得太深了,來顯示說一個修行人的境界有多高,底下的人都聽不懂,那沒有什麼意義!所以,今天來,不是要顯示師父的境界,是要讓大家受益,這個是最重要的核心、價值。

       有的大學剛剛進來而已,什麼都沒看過、什麼都沒碰過,他連最基本上的佛,定義是什麼都不知道,當然就沒辦法講得很難、很深!禅是佛的心,禅宗有一句話,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不了解我們這一顆不生不滅的清淨心,學法無益,你所學的法,都在語言裡面、文字裡面、觀念裡面打轉,不了解我們佛性;不了解我們不生不滅的本來這一顆清淨心。學法無益,因為法本不可說;強迫說,就會落入觀念。今天沒辦法了,強迫說,你們就必須在語言上慢慢去領悟、去體會。那什麼是最高境界的禅?如果是真的,今天要講禅,那麼,來!師父就拿著(師拿起一條壓書尺),好,我們恭請慧律法師開示,什麼是禅?(師將條尺橫放在桌上)雙手一擺,下課!這樣是在做什麼?我老遠跑來一句話也沒講就下課?所以,既然要用語言跟文字來形容,它就有落入觀念;但是,這個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叫做不得不,沒有辦法!

       什麼是佛法?就是讓我們可以究竟的、覺悟的正法。什麼是禅?禅就是佛的心;佛的心就是涅磐的妙心。涅磐就是整個佛教的中心思想,“涅”就是不生;“磐”就是不滅,不生不滅的清淨心,就是整個佛教的核心;離開了涅磐的思想,就會變成生滅的因果相。那麼,《阿含經》講的涅磐,唯一的名詞就是涅磐;大乘的名詞可就多了:如來藏性、一真法界、一實相印、究竟空、如如等等,大圓鏡智,這個是如來藏性、藏心、即心即佛,這個是大乘的講法;《阿含經》就是一個名詞,叫做涅磐,涅磐。那麼什麼叫做明心見性呢?禅的終極目標,就是明心見性,明心就是明本心,就是了解我們每一個人存在的般若智慧的大用的智慧心。什麼叫做見性?就是見不生不滅的清淨自性。所以,明心見性簡單講,就是恢復了每一個人的涅磐妙心,究竟實相。換句話說:為什麼要學佛?也就是邁向生命的圓滿;我們因為生命有缺陷,我們現在要邁向生命的圓滿,所以,我們要學佛。

       我在念建中的時候,就在思維:生命是什麼?活下來的意義是什麼?生從哪裡來?死往哪裡去?活下來是為什麼?我們為什麼要活?活在這個世間,最重要的課題是什麼?都一直在找,師父也接觸過基督教的,也去高雄的教堂,天主教的教堂,唱過聖歌;也接觸過一貫道的師兄、師姐,在談論當中;我們同班同學也有基督徒,談一談,談一談,都不能得到滿意。後來在大學裡面,碰到了這個佛法,發現這個才是我要找的,值得我用生命去投注的,就是這個:佛法!

        禅是什麼呢?禅就是既現實又超越,既超越又現實。很多人講:你們出家人逃避現實!我說:你錯了!出家人剛好面對現實,你的現實的定義是什麼?你的現實的定義就是金錢、柴米油鹽醬醋糖,食衣住行;而佛法的現實問題是什麼?是生、老、病、死,我們要面對的是生滅無常、殘酷的世間;我們要解決的是無量的無明,還有煩惱,這個是現實。換句話說:你一定會死亡,你一定要面對這個死亡,沒有任何人可以逃避的。因此,我們有禅的思想,就能夠勇敢的面對現實,勇敢的面對現實是什麼意思?也就是說:你有更大的抗壓性;你有更大的忍辱性,如果你有禅的功夫和理解,無論你的職業是什麼;你扮演什麼角色,你都可以運用禅的思想,在你的生活周遭。你是學生,你用禅,你的成績會很好,心有定,不會著於外面的五欲六塵;你一個公司有禅,眾生就會和合,你在哪一個團體裡面當領導,你有禅的功夫,屬下所有的逆境和順境,你都會認為那個是功德;順境跟逆境對聖人來講,統統叫做功德。為什麼?批判我們的、傷害我們的,不一定不好,因為他最先看到我們的缺點;在旁邊一直贊歎你的,也不見得一定很好。為什麼?會掩飾真相,因為生存,會掩飾真相。所以,在聖人的角度、大悟的人的角度,沒有一種境界不是善的境界;也沒有一種境界可以難得倒他,批評、贊歎,等同清淨心的功德,沒有兩樣,因為佛的心沒有敵人。仁者無敵,這一句話怎麼解釋?這一句話不是說:你對人家仁慈,就不會樹立敵人,你錯了!這一句話不是這樣解釋的。仁者無敵,你對人家好,人家一樣對你有仇敵啊,會仇視。仁者無敵的意思是說,當我們對自己承諾,用慈悲心對待別人的時候,我們的內心就沒有建立敵人的觀念。仁者無敵,有仁慈心的人,是在內心裡面不樹立敵人的觀念,而把敵人當作是增上緣、善知識,這樣叫做仁者無敵;不是你對人家好,人家就一定不會傷害你;照樣會傷害你、照樣毀謗你的!那麼,我們講:禅,既現實又超越,既超越又面對這個現實,為什麼?我們要活啊,禅是活的,不是死的,禅可以運用在任何一個時間跟空間,它是活的,但是,就看你怎麼用?會用的就是處處是了;不會用的就處處障礙了。所以,禅是既現實又超越,既超越又現實。

       那麼,什麼是悟到禅呢?就是徹底降伏自我,就是禅。換句話說,用現在的語言叫做: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夫妻之間為什麼會吵架?就是先生想要改變老婆、老婆想要改變先生。結婚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把兩個人不同的背景,對不對?湊在一起,你想想看,要調適多久啊?有的一輩子還是調適不來,從小生活了二十五年,二十五歲結婚,男的有男的立場、思想、背景、教育,他有執著的角度;女的有自己的思想、背景、教育程度,二個人硬湊在一起,不管是戀愛,或者是感情,或者是欲望的牽制,始終沒有辦法心融入心,因為他不是佛啊,佛是法法平等,佛佛道同,因為佛悟到畢竟空的道理,世界上本來就沒有東西可以爭執的 ;可是,夫妻不一樣。所以,有結婚了,生兒育女,還是繼續吵啊;吵到孩子大的時候,那個孩子就聽了好幾百遍了,爸爸、媽媽重復的話,媽媽就常常講說:我要不是為了這三個孩子,早就跟你爸爸離婚了!兒子就跟他媽媽講說:媽媽!你已經講了五百遍了!她會一直重復、一直重復......什麼叫做眾生?就是重復的痛苦;重復的情緒化;重復的再恩愛、感情再好一點,再來,繼續又沖突,沖突又分開,又大家冷靜一點......冷靜一點,再來,不錯,感情好了,好了,意見又不同。為什麼?因為沒有佛的心、沒有菩薩的心、因為沒有禅的功夫。是不是?所以,每天都想要對方接受我們的意見。

       禅不一樣,禅剛好相反,禅是每天都注意降伏自己,而不是說:叫你自私自利,不是這個意思。因為你如果沒有功夫,你沒有功夫,你現在根本不可能去利益眾生;你沒有功夫,你怎麼能夠利益眾生呢?對不對?所以,我們要站在自利的角度,也就是說:我們先要自己能夠降伏自己,自己要能夠降伏自己,才有辦法來感化眾生、感化別人,而不是說:你一下子就要改變對方,這樣會弄得大家都很辛苦的!所以,同學!你要知道,男女朋友,你在談戀愛,你就記得我的名言:不要想辦法改變他,要想辦法容忍他,你這樣路才走得下去。知道嗎?你一直想要改變他,那就不得安寧,不斷的爭執,會吵到不可開交,瓦片都掀開來了!不要試著改變對方,要試著容忍對方的缺點,有因緣再慢慢慢慢的感化對方,它是需要時間的。所以,如果你方向對了,你的日子就很好過!所以,禅不是什麼稀奇古怪的東西;不是什麼神秘的東西,平常心就是禅;但是,問題就是擺不平自己,難就是難在這個地方!所以,你要修行,要先了解,這個世間都是生滅無常的東西,佛陀叫我們觀照,你要進入禅的境界,一定要很冷靜的觀照,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因為我們依靠的東西錯誤,所以,我們會活得很痛苦!如果你把一生一世寄望在金錢,當你得到癌症的時候,來日不多,你有好幾百億、幾千億,有什麼用呢?如果你依靠男人,有一天男人背叛你,你怎麼辦呢?遺棄你,你怎麼辦呢?如果說你依靠女人,他才會快樂、幸福;有一天女人背叛你,那你又怎麼辦呢?所以,佛陀告訴我們,說: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也就是說:全世界的男人,大部分是不可靠的;大部分的女人也情緒化,也是不可靠的,那麼,要靠什麼呢?要靠自己的般若智慧,當你面對死亡的時候,只有你自己離開這個世間,你老公幫不上忙、爸爸幫不上忙;一百億、一千億擺在旁邊,都沒有用的!錢可以解決我們某一些困難;但是,你不可能解決內心裡面所有的無明跟煩惱,也沒辦法解決生老病死。所以,人家為什麼要走修行的路線?就是要面對生老病死這個大問題。
       但是,同學們!我們也不要太感性;太感性就是說:聽師父這樣講實在是很好,我回去以後要吃素了!慢一點,慢一點,且慢,且慢,歌仔戲講的:且慢!這一吃素,回到家吃素,爸爸不諒解、媽媽不諒解,除非爸爸、媽媽是佛弟子。是不是?所以,參加晨曦社、佛學社,一開始不要太激動,畢竟你們才大學生,是知識分子,是國家未來的棟梁啊!是不是?學佛是恢復理性、恢復智慧、恢復科學,回歸到科學、回歸到理性、也回歸到智慧,一聽到佛法以後,環境不允許,馬上就要吃素,回到家,爸爸、媽媽吵架;哥哥、姐姐也不諒解,然後,就跟他們說:你們這些愚癡的眾生,我學佛!你那個不是學佛啊,你那個是:我學猴!差一個音就差很多,“我學佛”就是處處都圓滿;“我學猴”就是常常暴躁易怒。所以,音稍微念正確一點。因此,有的人就發心更利了,像我們大一的時候,同學就見面,參加佛學社的;大二的時候,突然看:哇!突然現比丘尼相,去參加一個夏令營,大二馬上現比丘尼相,全校,走過去都對她行注目禮!我告訴你:出家是個人的因緣,我們隨喜功德贊歎,很難去論斷說她叫做不好,或者是不對,我們也是非常贊歎說她覺悟了人生,下定決心;但是,這樣一現出家相,大一是學生,大二現比丘尼相的時候,不得了!影響佛學社很大,爸爸、媽媽去的時候,告訴兒子:兒子,兒子!我拿錢給你念台大,不是叫你去當和尚的!女兒,女兒!你去,千萬不要參加佛學社,回來不要現比丘尼相給我看,現尼姑相給我看,我會無法承受的。她爸爸、媽媽也不懂得什麼叫做比丘尼啊,連一個名詞都講錯!對不對?好了!這個是傷腦筋,我們也隨喜功德,全校也是很驚訝!好了!現在問題來了,大二要上什麼課?上游泳課,阿彌陀佛!游泳課要穿什麼?要穿那個泳裝呢,這下問題大了!我們那個教授就說:喂!林同學!學校裡面那個比丘尼,現在大二要上游泳課呢,你有什麼好的建議沒有?我說:那怎麼辦呢?後來,學校也很頭痛,好吧!就把她撥到那個殘障的去,不參加游泳,就是只能跟那些拄著拐杖的殘障的人打乒乓球,因為沒辦法參加游泳嘛!是不是?參加五千公尺賽跑,也不能參加,五千公尺賽跑,比丘尼穿那個衣服,參加五千公尺賽跑也沒有辦法,所以這個就是帶給教授困擾,很困擾!這個我們不敢說她是叫感性出家,就是這種出家很激烈,而且是很強烈的一個印象。所以,大家真的是......我們今天是大學才剛剛進來,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真的要冷靜一下,出家是大丈夫的行為,不是說一下子的感性。所以,為了社團,假設說下次有因緣,台大請我演講的時候,不要看到前面三排都是比丘、比丘尼,說:我們都是台大的!這樣不好。我認為出家是在你們畢業以後,冷靜思維你的生命,確定,才做這樣決定的。
       那麼,我們今天來講,禅就是: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就是二六時中降伏自我。那麼,要怎麼樣子做初步的調伏呢?初步的調伏就是說:因為這個生滅無常的世間,到哪裡都有爭執,有人的地方,它就一定有是非。所以,我們要了解,禅就是沒有意見,有意見就會知見立知;說:我對生滅無常的世間,徹底沒有意見。你這樣才有辦法進入禅的境界跟功夫。有一個人來問我說:慧律法師啊!您是哪一黨的啊?我說:佛是無相的,哪來什麼黨呢?勉強講就是釋迦黨了,釋迦牟尼佛這一黨了!所以,你要進入禅的境界,不能像政治人物這樣子,嚴重的對立。因此,修禅的人,應該是:我對生滅無常的世間,徹底沒有意見,然後,降伏自我。為什麼徹底沒有意見呢?有意見就知見立知。有的人講說:徹底沒有意見,不是死人嗎?我說:那你錯了!徹底沒有意見是解脫,因為所有的意見不是善就是惡;不是是就是非;不是對就是錯;不是好就是壞,它是永遠落入二分法,二分法是切開來的。對不對?佛法是邁向生命的圓滿的,它是圓滿的清淨智慧的般若心,它不是對立的東西。因此,搞對立就會變成孤立了。
       所以,知見立知,是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磐,我們一定要了解,涅磐的心是怎麼來的?知見立知就是:我們的清淨心本來就能作用,知見,我們的清淨心,本來就存在有觀照的能力;立知就是強加一個觀念,用現在的名詞叫做觀念,強加一個觀念,不是藍就是綠了;不是對就是錯了;不是好就是壞了,因此,是非、攻擊、傷害就不斷,生命也很苦!所以,知見立知,是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磐,知見無見就是:我的清淨心起作用,對立的心放下來。所以,六祖講:不思善,不思惡,就這麼時,就是明上座本來的面目。我們的本來面目,本來就是沒有掛礙的;本來就是清淨心的,沒有任何的對立的東西。是因為你看了假相以後,立一個觀念,你不知道說:五千年以後,藍跟綠沒有意義;一萬年以後,台灣是不是變成怎麼樣?不知道;一百萬年以後,這個世間又變成怎麼樣?現在全球暖化得很嚴重了!是不是?所以,未來不可知;過去心也不可得。因此,我們要了解,活在每一分、每一秒的正知、正覺、正觀,是很重要的,因為這樣才不會迷失。

       禅的心就是大般若智慧的心,我們對生命不了解,生命對我們來講,是一種懲罰。為什麼是一種懲罰?因為沒有一天過得快樂,沒有快樂的心,就是自己懲罰自己。我們對生命不了解,生命對我們來講,是一種懲罰,我們每天都在懲罰自己;我們每天都在痛苦自己,煩惱得不得了、執著得不得了!這問題來了,說:師父!我們現在讀書,你叫我們不要執著、不要煩惱,那怎麼可能呢?我說:你盡力就好!有一個人更絕,有一個女眾,生了三個兒子,跑到講堂來,說:師父,師父!我聽你佛學講座聽了好幾年,您常常講,勸人家放下,放下。她說:我現在放下,跟著您出家,那我三個孩子怎麼辦呢?我說:那個不叫放下,那個叫做放棄呢!放下是很有責任的呢,是面對這個現實的社會,你該有的責任、該有的義務,你要去完成它呢,朝著你一定的理想、目標去完成它,每一個動點上,都是盡己之力,竭己之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是放棄呢!因此,我們要了解,什麼叫做放下?就是對這個緣起緣滅、一定會敗壞之相,不要太執著;但是,你的責任跟義務都一直存在,不可逃避。譬如說:愛跟恨會毀掉一個人,我現在舉個例子,你要很注意的聽,看看你能不能在這一句《阿含經》裡面去體悟到?體悟到。《阿含經》有一句話,叫做不相在,譬如說:你現在恨一個人,或者是愛一個人,好吧!就算用恨一個人的角度來講,你現在很恨一個人,或者是很執著你的男朋友、女朋友,這是假設說;而佛陀說:這個叫做妄想,我們用恨的角度來說,說你恨一個人,世尊叫你,你要好好的冷靜一下,有沒有這個人?這個人,你把他頭發剃掉,把他皮膚撥下來,看到筋脈,看到你的內髒,把心髒移開來,在《阿含經》講:散觀,就是把這個色身分開來觀。刀子劃下去,你會看到心髒、肺髒、肝髒、胰髒、胃、腸、大腸、小腸、直腸;你會看到膀胱;再深進去,你會看到骨頭、肌肉,死的時候,會爛、會長蟲,很惡臭,而這個就是我們自己啊,我們每天執著的一個“我”,就是這副德性!吃東西下去,消化吸收,排洩出來,惡臭,你不敢面對它,你一定迷惑它。
       所以,我今天來,不是來這裡傳教的,是來這裡叫你認識自己的,禅就是叫你認識自己,認識我們這一顆心,錯綜復雜的煩惱心,你敢面對這個色身,去觀照,而且很清楚!所以,佛陀說:當你恨一個人的時候,你錯了!因為那個人並不存在,《阿含經》講:不相在,不相在就是:你恨的對象,他本來就不存在,父母親沒有生他的時候,這個人根本沒有來到這個世間;這個人,父母親生他以後,來到這個世間,每一分、每一秒,身體的細胞都在變化,而到最後,都會死亡,化作一堆白骨。當我媽媽往生,去火葬場,火化以後拉出來,那個骨、骨頭,讓我這個修行人感觸很大!我媽媽很了不起,也很拼,因為以前窮,吃了很多苦,拼死拼活,最後拼出一堆骨頭,這個就是真相。你不敢面對生命的真相,那麼,你就是注定一輩子都要痛苦;你不敢面對這個色身,你就永遠不可能解脫,你不敢面對自己,這個色身是誰?我是誰呢?冷靜一下,我們每天執著的這個不清淨的色身,誤認為自己,它到底是誰?既然是“我”,為什麼它會病、會老、會死?會變成一堆骨頭?後來這一堆骨頭,只有價值二塊八!我們把骨頭化成灰燼,變成營養分,去種樹,拿去種樹,碳酸、磷、鈣等等這些元素,價值只有二塊八毛錢!二塊八!那還是胖子才有這個價錢,像我們瘦子哪有?二塊八!你想想看!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的終點,都是一堆白骨,沒有任何的例外。
      佛陀不是拿死亡來威脅你,佛陀講的就是實在的話,那是每一個人都存在的問題,是看誰能夠提早覺悟。我在沒有學佛的時候,偶爾,同學嘛,唱唱歌,跳舞我是不會,看看電影,好,我們要冷靜一下,唱歌、跳舞是為什麼?是為了快樂,那你要唱到什麼時候,那個快樂跟幸福才唱得出來呢?要唱到什麼時候呢?你現在一直跳舞,是要跳多久?那到底要跳多久呢?是要跳到骨頭扭到,那個快樂才跳得出來嗎?我不是說否定唱歌;也不是說否定跳舞,唱歌、跳舞,的確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快樂;可是,那個是剎那、是生滅、是變化的東西。
       所以,在高中的時候,我就一直在思維:生命是什麼?生命的真相是什麼?後來學佛了,知道幸福、快樂來自一顆智慧的心;幸福、快樂來自一顆知足的心;幸福、快樂來自一顆安詳的心;幸福、快樂來自一顆解脫的心;幸福、快樂來自一顆擁有真理的心。

       諸位!佛法不同於一般的宗教,一般的宗教,設定一個教主、一個神讓你去膜拜,要神來救我們,我們對其他的宗教給予尊重,給予祝福,我們沒有任何的意見。佛法不是這樣子,佛法不是立一個教主釋迦牟尼佛、立一個阿彌陀佛,叫你每天拜,不是這樣子的!你每天拜佛、每天念佛,你也不能得救!說:師父!那為什麼那麼多人念佛?那麼多人拜佛呢?念佛、拜佛,是佛弟子最基本上的尊重三寶,這是最基本上的禮貌而已,對自己教主一種尊重。重點在什麼?重點在依教奉行,這個是重點,也就是你要實際,如實的依照釋迦牟尼佛所講的真理去實踐,落實到你的生命究竟圓滿,這個才是佛的思想。佛陀不是設一個高高的佛陀,離你好遙遠,錯了!佛陀離我們最近,因為他就在我們的心中,你只要每一念都平等心,你就見佛;你只要每一念放下那一份執著,放下,再放下,徹底放下,你就見佛,而且是真槍實彈的放下,不是口頭說一說而已。為什麼?不相在。《金剛經》講: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也就是說:如果你見到了眾相,本體就是空,本來就是空,萬法但有言說,都無實義,《楞嚴經》就是這個意思。萬法但有言說,都無實義,萬法只是說一說而已,因為它生滅無常、緣起緣滅,自性本來就是空,不可得,《阿含經》講:叫做不相在;《金剛經》講的叫做非相,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譬如說:這是毛巾,(師拿起一毛巾),這是毛巾的相,抽絲撥繭,你把它分析開來,這是絲;再把它切割,一粒一粒的顆粒微塵,後來分析:哦!原來色就是空,原來所有的色法,都是眾緣所和合的。我們這個色身也是啊,我們這個色身,在《楞嚴經》裡面講:我們攬取、撷取了宇宙間少許的元素,叫做地、水、火、風,地就是骨頭、指甲;水就是尿液、血液、唾液;火就是溫度;風就是呼吸。我們撷取了宇宙當中的四大,少許的四大,誤認為這個就是“我”。所以,生命是一種錯覺,因此,不管你書讀得再多,如果沒有碰到佛法,你醒不過來!

       你讀到日文讀了很多,有辦法跟日本人講話,對煩惱、解決煩惱沒有幫助,那是謀生的工具,“求生之道易,求死之道難;學生之道易,學死之道難”。你英文學得很強,很好!師父很贊歎,那是一種工具,讓你生存下來的工具,跟我們的無明煩惱,它是不相干的。報章雜志登的,清華大學那個女孩子,兩個女孩子為了爭一個男孩子,一下子氣不過,把她殺死了!書讀這麼多呢!為什麼我們台大的同學,稍微有一點人際關系做得不怎麼樣、不好,一個同學自殺!為什麼會這樣子想不開?我們因為執著一個“我”,把所有整個宇宙壓縮到變成一點點的空間,講一個“我”,他這個界限就卡死了!所以,放下,“我”就愈大;再放下,“我”就愈大;放下到像虛空這麼大,虛空就是我,我就是虛空。所以,禅就是要見性;見性就是大悟;大悟就是涅磐;涅磐就是妙心。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為什麼?佛陀說:只要是生滅的東西,你就必須放下;但是,該有的責任,你要去完成,佛陀並不是說:你離開你的職責;你今天是大學的教授,就應該好好的教導學生。是不是?今天你是醫生,就要好好的醫治病人,救度眾生的病苦,一樣可以學佛啊!

      有一個台商,在中國大陸做生意,有一次在大陸,居士告訴他,說:哎呀!學佛很好啊!你是台灣人,很好啊!你們台灣不是有一個慧律法師嗎?你去聽他開示啊!他說:我哪有時間?你有空回去台灣的時候,去跟他請示佛法。這個在家居士,佛法也不是很通,懂得一點皮毛,但是不知道佛法好處在哪裡。有一天,他就來到文殊講堂了,他就說:師父,師父!我聽那個上海的居士都說:學佛很好,學佛很好;可是,他們就講不出所以然,是好在哪裡呢?師父!我現在要去趕飛機,您能不能用半個鐘頭的時間,給我開示一下,為什麼學佛很重要?學佛很好呢?因為我急著要去趕飛機!我說:不用三十分鐘啦!他說:那十分鐘,十分鐘,師父!您用十分鐘。我說:也不需要十分鐘。他說:啊?不需要十分鐘?嗯!我說:三十秒!三十秒就告訴你學佛很重要、禅修很重要,不過,我念一句,你要跟我念一句。他說:好!行!我就跟他念:天是棺材蓋,地是棺材底,無論闖哪裡,總在棺材裡。他說:這一句好!這一句就是重點了嘛!為什麼要學佛?就是這樣子了。天就像棺材的蓋,地就像棺材底,無論闖哪裡,總在棺材裡。台語就是說:搞東搞西、搞天搞地、搞生搞死,一樣也得不到!(眾鼓掌)這個世間就是這樣子,你無論搞了多大的事業,還是空;你的官當到多大,干到總統,還是要下台。是不是?無論你長得多漂亮,還是會老啊!無論你現在是一個猛男,還是會老,肌肉還是會消退;像巴西,有的人還去裝假的,我看新聞報道的,裝跟不裝都一樣,都是空、都會爛,裝那個沒有用的,要把智慧裝到心裡面來運用,才是重要的。

       所以,什麼是禅?禅就是透視萬法生滅無常,緣起如幻,眾相是虛偽的。諸位!聖、凡修行的關鍵在哪裡?修行的關鍵就是:什麼叫做眾生?眾生就是:(師拿起一毛巾)這個就是毛巾嘛,的的確確就是一個毛巾嘛,這沒有錯啊,可以擦,有相可以指陳,這個就是毛巾。聖人見的就不一樣,他見到體,凡夫見相,聖人見體,凡夫見的就是:這條毛巾。聖人見體,體就是好好的去思維一下:這一條毛巾的構造是什麼?從哪裡來?探尋到、推測到究竟。所以,什麼是禅?一眼望穿到究竟的地步,悟到萬法畢竟空,就是禅,沒有一法不空,沒有一法不是敗壞之相,萬法都是生滅無常,都是敗壞之相。真理就在你的心中,真理就在我們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個念頭當中,就看你悟還是不悟?如果你悟了,做什麼都好。譬如說:你今天參加模特兒選拔,沒關系,你去選拔,選拔的時候就要這樣念:(師邊模仿模特兒走秀動作邊念道)天是棺材蓋,地是棺材底,無論闖哪裡,總在棺材裡。你要好好的去觀察一下,走秀沒有關系。你如果來跳土風舞,(師又模仿土風舞動作念道)蹦蹦跳,蹦蹦跳,很快就死翹翹!一定會死的啊!跳舞,他馬上就覺悟了:一定要死的啊!不管你怎麼跳,他就是要死。

       所以,佛陀不是說拿死亡來威脅你,而是說你要提早覺悟。所以,佛陀說:生命只有一種工作要做,就是提早覺悟,你要去美國留學,也沒有關系;你要去日本留學、去歐洲留學,也沒有關系,沒有關系,你去歐洲也是一樣,自性本來就空,帶著一堆骨頭、筋脈、胃、腸到歐洲,死了以後,還是一堆骨灰!是不是?所以,有一次,英國的大學生來,邀請師父要演講,一個漂亮的小姐,來到文殊講堂說:師父!我是英國劍橋大學,我們跟牛津要合辦演講,希望請師父到英國來演講。我說:喔!英國好遠喔,好遠!那就看因緣了。對不對?坐飛機飛十七個鐘頭,去演講二個鐘頭,再飛回來,到英國牛津、劍橋,不如來台大!對不對?(眾鼓掌)那小姐就說了,小姐就說:師父!我是英國劍橋,師父,您哪裡啊?我說:我台北大橋,台北大橋,學佛,哪裡有分什麼英國劍橋?是不是?學佛看善根的,不是看學歷的。是不是?要不然,六祖也不認識字啊,為什麼成為一代祖師呢?所以,禅無關於語言、無關於文字、也無關於學歷,廣欽老和尚也沒讀什麼書啊,他那個禅定的功夫,你誰比得上呢?廣欽老和尚不是講嗎?不來亦不去,沒有事;而我們眾生是來來去去一堆事!對不對?不一樣啊!所以,禅無關於語言、無關於文字,也無關於學歷。

       什麼是禅?能透視萬法生滅無常,緣起如幻,了解虛偽的假相,你一眼就可以望穿,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麼,《金剛經》要把“佛”下一個定義了,是麼是佛?離一切相,即名諸佛,經典已經講得很清楚了,心外哪裡有佛?你以為念南無阿彌陀佛是在虛空嗎?阿彌陀佛如果在虛空,跟我們有什麼關系呢?是不是?所以,我們現在就是修淨土法門的觀念錯誤了,念南無阿彌陀佛,很想去極樂世界,沒有錯;但是,內在的煩惱呢?不會提升,內在的煩惱不會解脫,因為不懂得禅的心是什麼。我現在每一個念頭,都提起我的正念;每一個念頭,萬緣都放下,要用這個萬緣放下的心,來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我的心;我的心就是南無阿彌陀佛,是依這個心來求生極樂世界,雖生,無有能生所生。要了解這個無生的道理,還可真是有一點困難,尤其是對初學佛法的人來講。所以,佛不是在虛空當中;佛站在虛空當中,跟我們也沒什麼關系啊!對不對?我們念觀世音菩薩,念念從心起,這不是講得很清楚了嗎?要至誠懇切的虔誠,從心、真心念起,念念從心起,所以,佛是在心中。我們臨命終往生的時候,也是要這一顆清淨心去極樂世界,我們下定決心,有這個願力,信、願、行,也是這樣子。

        因此,我告訴諸位:禅就是佛的心,八大宗派統統是佛的心,分派、分門,這個都是人為因素;或者是時空性;或者是根器不一樣,才把它分八大宗派,究竟就是佛的心、就是禅。禅就是整個佛教的靈魂,佛的心都不懂,念佛不好;禅參不來;拜佛煩惱一大堆,拜佛就變成運動,因為佛的心體會不出來,所以,拜佛就變成一種運動,肢體運動,因為體會不出來。

        所以,佛的心只有一個,八大宗派,有它的時空背景、歷史淵源,還有經典的依據;還有宗教的體驗不同,所以,才分成八大宗派,而到最後,八大宗派就是佛的心。為什麼?禅、淨、律、密都一樣,三昧成就,則佛道成就,沒有一宗不進入三昧,有辦法成就佛道的。我們看經典往往都漏掉了,譬如說:念南無阿彌陀佛,念,經文不是講嗎?若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禅、就是三昧,我們看經典,為什麼漏掉這四個字?拜拜佛、念念佛,那個是結緣,要一心不亂,那個就是三昧、就是禅;三密相應,那個就是禅,口念咒、手結印、意觀想,身、口、意,三密相應,三密相應,它就是禅;如如不動,不取於相,這就是禅;修法華三昧,入法華定,法華三昧,三昧就是禅;修華嚴一真法界,海印三昧,這個就是禅。我們因為不了解佛的心,所以,一切成就都必需通過定,通過定,戒、定、慧;定,定就是橋梁,我們只有持戒,散心的念佛,對不對?這個功夫就淺了。我們持戒,有般若的智慧,能夠照見五蘊皆空,照破一切的緣起緣滅的假相,心就在三昧當中,就定了,慧就自然顯現出來,有般若的智慧,這個是很重要的!“禅”後面加一個“定”,就是三昧。好!就算很簡單,你修小乘的,譬如說:毗婆捨那,叫做內觀法,修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個還是叫你進入定啊!了解一切統統要透過三昧的定,這個才是佛教,才懂得抓到了佛教的精要,才懂得佛法的要義。而不是說:我念念佛結結緣;我拜拜佛結結緣,這個當然也很好啦,這個也是一種善根嘛,也不是說不好;但是重點在三昧,重點在定。

        好,禅定有三昧的正定,簡單講,用現在的語言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緒控制得很好,就是修行。所以,不一定要出家,你在家居士,你能夠把你的情緒控制得很好,你就是修行,就進入禅。換句話說:你只要牢牢記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顯現在你前面的一事、一物、一花、一草,任何一個我、人、眾生、壽者,一切相,你要了悟當體即空,沒有一樣是真實的。

       什麼是世間的真相?就是萬法都是假相,沒有一樣是真的,世間哪一種東西是真的?哪一種東西是永恆的?沒有,沒有!所以,沒有一件東西是真的,那麼就是:世間為我所用,非我所有了。因此,我們那個觀念稍微改變一下,這個世間,沒有一種東西叫做你的,沒有;我的,我所擁有的,統統是如夢幻泡影的,沒有一種東西是永遠存在的,那個“我的”要稍微慢慢放下,要慢慢改變,沒有一種東西是我的;沒有一種東西是我所擁有的,包括房地產、汽車;包括你的現金,沒有一樣東西是你的,世間為我所用,非我所有,我們來到這個世間,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沒有一樣東西是你所擁有的。你所擁有的,你試試看,擁抱不代表擁有。來啊!譬如說:你跟你的女朋友擁抱一下,年輕人喜歡這樣,這個口味,好!擁抱一下,那我問你了:你要抱多久?抱著吃飯?抱著上班?好!沒關系!就那二個,連體嬰就每天都抱在一起了,連體嬰,進進出出。最多怎麼樣?他會死的,有一天他會斷氣,擁抱不代表擁有。這個世間,你一定要很清楚的了解這個世間的真相,就是萬法都是假相,這樣你所過的日子,每天都是奇跡。有大般若智慧的人,每天過的都是奇跡;但是,有奇跡的人,不一定有實力;有實力的人,一定有奇跡,因為有實力,隨時隨地都可以創造奇跡。對不對?所以,那個電視上說:喔!聖母瑪利亞,這個聖像眼睛流血了,天主教徒看了是一種神跡,當然我們也隨喜功德;可是,佛的義理就更深一層了,好!聖母瑪利亞這個眼睛流血了,電視廣為報道說這是神跡,好!就算真的,那又如何呢?又怎麼樣?接下來呢?接下來你日子還是要過。對不對?所以,學佛一定要了解,所謂神通,是把煩惱弄通,叫做神通,不是搞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會飛天、會遁地、會光怪陸離的,佛法不是這樣子。佛法,平常心就是道,沒有什麼神秘感,放下的那一顆永恆的放下的智慧心,它就是道,這個就是,不需要追求,你本來就有你的權力的,所擁有的。是不是?看到什麼事情,如果你會運用,馬上開悟!

       譬如說:我爸爸當總統!你就問他,用英文問,現在參禅也可以用英文的,英文就是:So what?我爸爸當總統!So what?So what?就是:又如何啊?是不是?你問下去,我爸爸是台灣首富!So what?台灣首富又如何?很嚴重嗎?還是怎麼樣?你台灣首富又怎麼樣呢?能抵擋過生老病死、生滅無常嗎?能嗎?也沒辦法啊!我們一定要很清楚這個世間,你用So what?就可以一直讓你覺悟。說:我今天我要好好的讀博士,沒有錯,師父隨喜贊歎你,應該去念:念到博士,接下來又如何呢?年歲愈來愈大......三十、四十、五十。像我現在聯想到小學,恍如昨日,一剎那之間,我已經年過半百了,很快就要回到阿彌陀佛的身邊了,無常迅速,速度之快,超乎你的想象。所以,我們老得太快;但是,智慧開得太慢。

       放下是修行人一生一世的功課;禅就是感性、理性和智慧達到究竟的平衡點。所以,一個修行人也是很有感情;但是,他是用理性跟般若智慧的感情,不一樣的!禅就是心有定,同學!今天我們還是要告訴台大的同學:今天我們來晨曦社,師父還是希望你以功課為主,70%到80%的時間,你要放在你的功課,因為家人很不容易把你栽培到台大,很不容易把你送進來這個最高的學府,家人對你有所期許,對你有所期盼。記得!你學佛,自己喜悅,不要自己制造逆境。有的人學佛以後,就自己跟家人合不來,合不來,回去的時候大吵一番!諸位!這個不是學佛,這個在制造逆境。學佛時間、空間對了,爸爸、媽媽信佛,可以談心;爸爸媽媽、兄弟姐妹不能諒解:我送你到台大上課,你竟然跑去學佛!他以為學佛就是要出家。

       有一次,我到清華大學去演講,同學來,我就問他說:你皈依了嗎?他說:我不敢皈依!我說:為什麼不敢皈依呢?他說:皈依不能討老婆,我怕!哎呀!怎麼讀書讀到清華大學,怎麼連皈依......我說:皈依怎麼會不可以結婚呢?他說:皈依可以結婚嗎?我說:可以啊!皈依怎麼不可以結婚呢?皈依不可以結婚,誰敢皈依呢?對不對?所以說:他就是怕,也不懂。所以,吃素的問題、信佛的問題,台大的同學,我們今天還有四個大學:還有台灣科技大學恆音學社的;還有台北大學正覺學社的;還有師范大學的中道學社一起合辦的。奉勸咱們這些大學生,學佛不是學得怪裡怪氣的,是學得很正常,不是學不正常,佛陀是很正常的人,不正常是你自己喔,佛沒有叫你這樣不正常。所以,不要用抗拒的方式來學佛;不要用敵對的方式來學佛,看大家、家人不能接受,避開不要談。對不對?實在沒有辦法吃素,不要一直堅持,你還沒有成道,你已經得罪了眾生,那個是你爸爸媽媽、兄弟姐妹啊,都不原諒你啊!是不是?回去以後,又自己很狂妄:你們這些眾生不跟你們聊,沒有善根的眾生!所以,奉勸學生,要禅修,一定要好好的修養自己,不要引起敵對,要懂得拿捏時空。

       什麼叫做智慧的人?能掌握時空,那個人就是有智慧的人,要創造對自己有利的立場,那個就是有智慧的人。不要一信佛以後,到處都是敵對,哪個都是看不順眼。對不對?有一個初學佛法的,初學佛法的來打八關齋戒,又來參加法會,怎麼樣?然後,又來受五戒,結果呢?到最後呢?不跟她先生相處了,好象沒有婚姻關系了,夫妻當然有那個義務啊,但是,她就是慢慢的遠離她先生。她先生說:哎呀!老婆啊!我們談談心嘛!她說:今天沒有空!先生說:老婆啊!談談心嘛!她說:這個禮拜講堂做法會,你不要碰我!她先生又是一個老粗,他就說:今天不行,明天不行,都扣光光了,像薪水扣光光(師笑)!對不對?她先生就憤怒,就開始謾罵三寶,說:哎呀!這個慧律法師啊,專門在破壞人家的婚姻,本來我一個美滿的婚姻,你看,自從我老婆去信佛以後,你看,被慧律法師誘拐了,拐走了!我實在是很冤枉啊!所以,當法師實在不好當,紅包實在不好收,真的很辛苦!要碰到這樣子不會運用的、不會善巧方便的,老是跟人家打對台的。

       所以,我們要善巧、要方便,要拿捏時間跟空間,到底哪一樣才是對我們有利的?既然我們是佛陀的弟子,同時我們有禅修的觀念,應該是和合、和諧,應該是和平,同時是有智慧的。禅能得大解脫,也能得大自在,諸法畢竟空,我們貪,貪愛這個境界,到最後就是一堆骨頭,空留下余恨。是不是?愛這些境界,也是不可得;癡就是沒有智慧;慢就是驕傲——諸位!這個世間沒有東西可以驕傲,佛陀在《阿含經》講得很清楚了,說:我易老,我很容易就老,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我易病,我容易生病,這個色身很容易生病,沒有什麼好驕傲的。我易死,這個色身很容易就死掉了,也沒有什麼東西好驕傲的。我們用自己擁有的優點,來傲視別人、奚落別人、批判別人,本身的修養就不夠好,同時也活在痛苦的負擔裡面。所以,可以容納異己,能夠容納異己的存在,才能成就自己的偉大。佛法是活用,不是死的,它不是死守某一種原則性,要不然,佛陀為什麼講:法無定法?因為時間、空間不一樣嘛!法無定法。對不對?為什麼叫法無定法?譬如說:這個麥克風在中間,如果我跑到這邊來看(師伸出右臂指示方向),這邊變成西邊了;如果我跑到這邊來看(師伸出左臂指示方向),這麥克風變成東邊了。對不對?我跑到南邊來看,麥克風變成北邊了;我跑到北邊來看,麥克風變成南邊了,這個麥克風沒有動啊!對不對?但是,因為定位不同。譬如說:(師以左手掌心朝外覆在自己眼睛上)諸位!你看到什麼?你說:師父的手掌(師右手點自己左手掌心)。可是,我從這邊看(師右手點自己左手掌背),是看到師父的什麼?手背。對不對?同樣一只手,為什麼你看的不一樣?這個就是眾生,只要你定位某一種角度,它就會有爭執,而且不會停。禅的最高境界,它就這樣子,進入禅的最高境界,他就懂得無诤,任何的時間、空間,他都可以解脫。

       禅宗裡面有一個故事,有一個禅師,大悟的禅師坐在椅子上,旁邊站了一個侍者,外面二個小師父,吵得不可開交,第一個小師父跑進來,甲的小師父跑進來,就說:師父啊!我這樣子這樣子才對,他那樣子觀念是不對的!是不是?我這樣子怎麼樣......講了一堆。這個禅師是大悟的,禅師就說:恩!你對!那個乙小師父也跑進來,這甲小師父跑出去了,乙小師父跑進來,就跟師父講說:哎呀!師父啊!我的觀念是這樣,如此如此這般,是他不對啊,我才對!那個師父就說:恩!你對!後面這個侍者看不下去,後面這個小師父實在看不下去,說:師父!您這樣不對喔!不是甲對就是乙對,不是乙對就是甲對,你怎麼可以講二人都對?他的師父轉過來:恩!你也對!(眾笑)

       這個答案很簡單,意思就是說:聖人是沒有觀念,沒有那個對錯、是非、善惡,他心都在定中,因為依靠某一種相,就會建立某一種觀念。對不對?大徹大悟的人,心中沒有相,怎麼會有這種觀念呢?對、錯,來自於對相上的執著、對立場的執著。

       所以,我們對生滅無常的世間,徹底沒有意見的時候,你就開悟!因此,你說別人不對的同時,起煩惱,你就是永遠不對,不管用任何的理由生氣,你統統不對,乃至於外道、惡知見。佛陀也是這樣,佛陀當時在世的時候,有很多的外道稱為“我是一切智者”,在《阿含經》講:我是一切智者,一切智者就是佛,就是自己稱為是佛。釋迦牟尼佛稱為佛,那是印度當時最高的成就的覺者,叫做佛;但是,“佛”的這個名詞,覺者叫做佛,外道很多都自己稱為:我是一切智者,我是一切覺者。外道都是這樣講,佛陀也寬恕他,佛陀絕對不會用嗔恨心跟外道講話,外道就等因緣,慢慢看有沒有辦法,等因緣把他改變。外道死守自己的觀念,同時攻擊、排斥別人,說自己是正法,這個就是外道,說自己是對。玄奘大師也是這樣,辯論是要把外道轉成佛教,不是佛教八大宗派互相攻擊;悟到究竟,一法不立,一法不可得,聖道亦不為。什麼叫做究竟悟?聖道亦不為,我連“成佛”,都沒有這種觀念,禅宗裡面講的:求佛失佛;求道失道;求法失法,能體悟這一句話嗎?你想要求佛,你就失去佛;求法失去法;求道失去道。為什麼?本身般若智慧就是佛,般若智慧顯現出來的真理,就是法,對不對?內心無诤就是道,自性就是佛、就是法、就是僧,這是理上來講,自性,從自性的角度來講;事相來講,當然有佛、有法、有僧,現在從理上來講。所以,禅宗裡面講:求佛失佛;求道失道;求法失法,何以故?本性具足故,不可求、不可得,求佛,立能所,有能求、有所求,就是妄。所以,你用止觀,永遠沒有辦法進入佛的境界,沒有辦法的!止,是使心定下來;可是,有能止跟所止,患了無窮的過患;所謂觀,有能觀跟所觀,患了無窮的過患,那你觀到什麼時候呢?為什麼?禅宗六祖講的那一句,才是大悟人的話: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挨?這一句就是本來無一物;本來就是空;本來就是具足;本來就是空,沒有能止,沒有所止;沒有能觀,也沒有所觀,叫你作不淨觀、苦觀、空觀、無常觀、無我觀,那是佛不得已的講法,在你沒有開悟的時候,只好這樣講,只好講:你要不淨觀,觀這個大便、小便,大便、小便,不淨觀,我們這個全身布滿了血液。那是因為沒有悟,佛不得已只好這樣講。佛叫你觀無常,萬法都是敗壞之相,佛沒有辦法,只好這樣講。為什麼?你有能觀,你就有所觀。所以,《楞嚴經》講:奢摩他,奢摩他翻譯成中文就是止,奢摩他就是定,就是止,令心止息;三摩就是觀,也是令心定。奢摩他,止,令心能定;三摩,觀,也是令心能定;最後就是禅那,禅那就進入證位,證道的位:信、住、行、向、地,禅那的時候就有果位;可是,還不是首楞嚴大定,首楞嚴大定是: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直下無心,它就是道,不可以追尋,不可以求。

       有的人講說:師父!我悟了!我說:那個就是迷!迷的人不了解悟,悟的人還是迷。咦?師父!您在講什麼?這個人迷了,當我覺悟的時候說:我悟了!錯了!這個叫做頭上安頭,大悟的人,沒有迷,也沒有悟,頭,清淨自性本來就悟、本來就覺;怎麼又安上一個覺呢!是不是?所以,真正的大悟,就是沒有迷、沒有悟;如果說:我悟了!那個就是迷。為什麼?還加一個“悟 嘛,叫做頭上安頭嘛!所以,平常心就是道,就是這個意思。所以,真正很有修行的人,是很有內斂的,他絕對不會誇口說:我一下子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是怎麼樣子。任何一句誇大的語言、驕傲的語言、狂妄的語言,絕對不會出自一個聖人的口;絕對不會出自一個大徹大悟人的口,因為他已經見到佛性,萬法,每一個眾生都是平等,他的內心裡面,不會立一個境界以為知足,立初果,斷見思惑以為知足;或者二果、三果、四果阿羅漢來知足,如果說:我證初果阿羅漢!那個境界就停頓,停在初果。說:我證了三果阿羅漢!這境界又停頓了。所以,你可以從他的宗教經驗,和宗教的道德、宗教的涵養,可以看出一個人有沒有修證。如果那個人一直告訴你:我很有修行;我是證什麼果;我什麼菩薩再來的。你開始要小心小心了,be careful,要小心了!真正進入不可思議的佛的境界的人,是謙沖、是自牧,他還怕你知道呢,連說都不可以說,洩佛的密因。

       因此,我們要了解佛,就是要從自性發揮出來。為什麼止、觀不能進入佛的境界呢?因為能止跟所止沒有辦法,因為能所不斷,有無窮的過失。譬如說:(師抬起左手)心是能觀(師指己心處),境界是所觀,譬如說:這是所觀(師再次抬起左手握拳狀),好!境界是所觀,心產生一個能觀(師抬起右手握成拳狀),那這個心呢(指右拳)?我後面又產生一個能觀(師將左手拳拉到右拳後),就變成所觀了(指右拳);這個能觀的心還是在(指左拳);我後面又變成一個能觀(師又將右拳拉到左拳後),那這個就是所觀了(指左手),能(師伸左拳):這個是境界,動一個念頭觀照(右手拉到左拳後),好!所沒有了(左手拿開了,右拳伸出),這個能觀還是存在啊(師舉右拳)!我又動一個念頭去觀照(左拳拉到右拳後),這個又變成能所,這個觀掉了(右手挪開了),這個(指還舉起的左拳)還是......愈來愈細沒有錯啊......功夫愈來愈近了,沒有錯;可是,到最後那一剎那,沒有跳脫所有的次第性,是沒有辦法進入空性絕對圓融的東西,是絕對沒有辦法的!就像宇宙當中沒有任何的相,它沒有任何階位,不立任何的法,體非群相,不拒群相的發揮,虛空本身無相,但是,它不妨礙任何眾相的發揮。佛性也是這樣子的,要進入佛性究竟的解脫,不能用邏輯推論,不可以用止,不可以用觀,用真如直下無心,切入不生不滅的涅磐妙心,才有辦法的,那是跳脫所有的邏輯、意識形態,叫做不可思議的境界,incredible!那個叫做incredible,不可思議的境界!因為我如果不講英文,你不知道我念過大學,(眾笑)所以,要講幾句英文!好!跟大家開開玩笑。好了!因為時間差不多了,快九點了。

       所以,禅是能大自在、大解脫,了解諸法空義,空有二種含義:一個就是生滅無常,所以叫做空,緣起緣滅叫做空,我們應當了解,凡所有相,都是虛妄,既然是虛妄,我們就應當了解,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當無所住,而生其心。什麼叫做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所以,我們千萬不要活在過去,活在過去;活在過去會很辛苦,我們要有未來。再來,禅的心就是大徹大悟的心,大徹大悟的心。所謂大徹大悟,就是無住生心,就是不可以住過去;也不可以住現在;也不可以住未來,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也不可得;未來心也不可得,所以,萬法回歸當下。為什麼萬法要回歸當下?佛陀在《阿含經》就講得很清楚,有一個外道跑來問佛:如來死後,如來存在否?“如來”就是佛陀的意思。說:如來死後,如來存在否?佛不回答。如來死後,如來不存在否?佛陀也不回答。說:如來死後,如來介於存在與不存在中間否?佛陀不回答。說:如來死後,如來有邊否?有邊就是有邊(師比畫“邊”字)旁邊那個邊,有邊。如來死後,如來有邊否?佛陀不回答。說:如來死後,如來無邊否?佛陀也不回答。說:如來死後,如來介於有邊與無邊中間否?佛陀也不回答。旁邊的弟子很納悶,說:世尊!您為什麼不回答?世尊說:無記!記就是記得、記憶的記,無記。無記有二種解釋:一個就是非善非惡,叫做無記,在《阿含經》的意思,叫做沒有任何的意義。現在生就要討論生了,佛法如果不能運用在現在當下,只期盼死後的一個天國的降臨、淨土的降臨,那麼,佛法就真的太消極了!佛法是全世界最積極的,佛法一點都不迷信,萬法回歸當下。

       為什麼要回歸當下?就是可以用啊,佛法要回歸當下,佛法才能用啊!而不是說:我今天我信佛以後,期待著一個不可知的未來,等待臨命終阿彌陀佛來接引;那麼,我現在如果才二十歲,才二十歲,我到死的時候,活八十歲,假設說:好!我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什麼經典都不看;什麼大師來演講也不聽、也不親近善知識,假設說,這樣子全部封鎖自己,在座諸位!那怎麼辦呢?他才二十歲,到死亡八十歲,中間有六十年,你叫他日子怎麼過呢?再來,臨命終阿彌陀佛萬一沒有來接呢?修行是玩真的,不是玩假的,修行是:你現在可以面對一切境界,可以突破順境、逆境,那麼,你臨命終叫做有把握,往生是現在的事情,不是臨命終的事情,要弄清楚佛陀的正法是什麼?佛陀的正法是回歸當下,現在般若智慧即體即用,一念無生,見聞覺知,即體即用。一念無生,如果體悟到萬法當體即空,萬法本不可得,一念無生,即體就是用。我們體悟到不生不滅的清淨心,當下見聞覺知——六根就可以作用。就像佛陀在講經說法,心還是如如不動;佛陀在行住坐臥,心還是如如不動,佛陀,你不能說他沒智慧啊,他戒定慧具足、大般若心具足。是不是?因此,我們要了解,佛法既然回歸當下,就告訴你禅的重要性是什麼。而我們現在曲解了佛意,念佛等待明天;參禅,等待,你用等待的心,沒有回歸到當下,是不可能解脫的。你今天沒有開智慧、沒有解脫,明天不會更好。

       所以,當我們聽經聞法的時候,如實的了悟萬法都是幻,叫做緣起如幻,我現在就很清楚的進入無诤的狀態,統統放下,我對生滅無常的世間,我徹底沒有意見,我平等心的對待,我不懷念過去;對未來也沒有任何的盼望,萬法回歸當下。諸位!如果究竟義的話,也沒有當下,當下是什麼?既然不是過去、不是現在、不是未來,諸位!當下是什麼?你能講得出當下嗎?好!師父描述一下,什麼叫做當下?最貼切的描述就是:秒秒正知,每一秒,每一分、每一秒的秒秒。秒秒正知;秒秒正念;秒秒正見;秒秒安詳;秒秒正觀;秒秒正定;秒秒正慧;秒秒解脫;秒秒自在,每一分、每一秒都解脫,這個叫做當下,要不然,你怎麼形容?時間、空間本是虛妄的東西,生命本來就是虛妄的產物,一切都是妄想的產物;但是,如果你成道以後,一切都是正覺世間。當你除掉內在的執著和分別,不起顛倒的時候,沒有一處不是你本來的面目;沒有一處不是你解脫的地方。所以,禅的心,要讓眾生大徹大悟,無念、無住、無相、平等。進入佛的心,他就沒有貪,了知一切萬法都是虛妄,那麼,貪都是多余的。諸位!這個觀念轉得過來跟轉不過來,很重要的!

       前幾天我看到一則新聞,很難過,這個人沒有學佛;這個人如果有學佛,今天不幸的事情不會發生。它講說:有一個人,一個男朋友交了一個女朋友,交往以後,這個女朋友一直花這個男朋友的錢,花了整整四十萬,花了四十萬,連手都沒有牽過,也不知道為什麼?花了四十萬,連手都沒牽過,後來去偷看她的日記,發現說她已經有男朋友了,那個一念的妒火之下,就怎麼樣?就砍了她,把她砍死!這個就是生命的悲哀、生命的創傷,沒有智慧,是生命當中最可怕的貧窮!這個對大悟來講的話,喔!那就不一樣了,四十萬當然很多啦,如果對大徹大悟——當然,這是我是假設說,今天以師父的心境來講的話,那這事情就很好辦,四十萬發現,我就會想到說:還好四十萬就發現了,萬一花到四百萬,就多一個零,就多了三百六十萬了!是不是?就會退,他有禅的心,他就懂得退啊!是不是?花了四十萬,已經發現到她有男朋友了,這個不是很好嗎?少花了三百六十萬,他就會想得開。手都沒碰過,那不是很好嗎?才不會糾纏不清啊,這樣不是很清淨嗎?這個有學佛跟沒有學佛;有禅修跟沒有禅修,功夫是不一樣的,完全不一樣的生命,同樣一件事情,發生在沒有禅修的觀念的人,它是不幸的;可是,同樣一件事情,要是發生在有智慧的人的身上,是好事,什麼境界都沒有關系,就看你轉得過來轉不過來?我們的觀念很重要。譬如說:什麼事情要往正的角度去看,譬如說:你現在身上有二千塊,如果你覺得說:這二千塊太少了!唉!起苦惱,煩惱的心就來了,不知足、不快樂。對不對?如果你現在身上有二千塊,你這個觀念就是:還好!我還有二千塊呢!是不是?口袋裡面還有二千塊,還可以買好幾個便當,還可以喝喝汽水呢!心裡就愉快,轉一個念頭。所以,不幸的事情,在眾生看起來很嚴重,你看,今天為了四十萬,把女朋友砍死了,被抓起來了,這個至少要判無期徒刑,生死一念間;解脫一念間;幸與不幸都在一念間;一念之間。

       有一個女孩子,報紙有登的,有一個女孩子,她二十幾歲,她看她最好的男朋友,去交到另外一個女朋友,她打電話叫他出來,打電話叫他出來,在某某街口相會,結果,她跑去十六樓的頂端,十六樓,打手機給他,她說:你往上看!這一看:哇!在十六樓!她二個人感情太好了,離開他,她承受不了,她也不想活了,就從十六樓往下,縱身一躍!頭破血流,腦袋開花了,拼不過去,台語叫做拼不過去。如果這個人有禅的思想,那就:很好嘛!我聽慧律法師講的,有緣嘛,有緣千裡來相會。沒有緣也沒有辦法。好!所以,要記住!相聚,沒有緣,相聚不一定是好;離開不一定是不好。知道嗎?禅,它就是心中有智慧跟彈性,離開,離開就離開嘛!是不是?可是,這一念突不破,他就會去自殺,就會去自殺。所以,萬法都是敗壞之相,因此,修禅的人,要戒掉嗔恨心,不要對某一種事情、某一個人,用嗔恨心來表達;用嗔恨心表達,不見得能夠把事情弄得更單純,而且反而更復雜。愚癡就是沒有智慧;我慢就是可怕的,我慢高山,不留德水。所以,修學佛道、有禅修的人,記得!不要嫉妒,你看到她比你漂亮,你就要觀想:喔!很好!台灣又多一個美女,對不對?你不要說,哎呀,她長得好漂亮,我長得這麼丑。

        好了!禅,懂得禅的人,更懂得因果,因為他知道,生滅的因果,講虛妄是究竟它的本體來講,從事相來講,諸位!因果逃不掉,修禅的人,更受因果的法則,他知道這個色身是事相啊,是生滅,緣起法,但是,因果不昧,不壞因果,所以,禅修、內心解脫,事相上還是要要求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還是要自我這樣要求的,所以,真正的禅是有戒的,不是那一種妄禅。所以,禅戒是明因果的。剛才講的把煩惱弄通叫做神通,因為神通抵不過業力啊,所以,我們在外面參學的時候,千萬不要把神通看作很高,這個人展現一點點功夫神通,哇!就迷倒了所有的眾生。你有功夫要如如不動,為什麼?神通抵不過業力,我們重要的是要開采內心的般若智慧,本性的具足的定,叫做禅的心,有禅的心就是能包容、能體諒、能夠交換立場,諸位!你想要過著很痛苦的日子嗎?很簡單,強迫別人接受你的意見,你就會過得很痛苦;你要活得很快樂嗎?很簡單,不要把你的意見強加到別人的身上,你就會過得很快樂。這是什麼意思呢?每一個人時空背景不一樣,每一個人的覺性也不一樣,根性也不一樣,每一個人的立場都有不一樣啊,我們盡量用理解的角度、盡量用寬恕的眼神、盡量用菩薩的心腸來面對不同的意見看法的人,但是我們有禅修的人更應該把這些境界轉化成自性的功夫,我們如果了解萬法唯心所造,就了解禅有多麼的重要。

       禅就像定,就像一根蠟燭,當一根蠟燭點燃了,禅定功夫很強的,這蠟燭的火炬啊,就燃燒得很強,風再大它都不會熄滅,沒有般若智慧、沒有禅定功夫的人,就像點一根蠟燭,人家隨便在他前面:“呼”(師做吹蠟燭樣)!蠟燭滅掉了,蠟燭表示智慧、定力,這個比喻你聽得來嗎?點了一根蠟燭的時候,火要愈燒愈旺,我們要點那個一大把的火炬。一般人的智慧,初學佛法的就像一根蠟燭,境界現前了,什麼不淨觀、苦觀、空觀、無常觀、無我觀,統統忘光了,先生氣再講了。你如果跑來安慰他的時候,他還會跟你講:你不知道啦!你閉嘴!人家好心來勸勸他,還叫人家閉嘴(師笑),沒辦法了!所以,眾生的習氣是很難的,很難的!因此,我們要用包容的心、體諒的心。如果我們今天自己對禅有所體悟,有更高一層,那麼,我們自己覺得慶幸就好,慶幸,你應當用佛的心,跟境界比較低的眾生交談,用佛的心,佛的心就是大慈、大悲、大喜、大捨。今天講的這一些心,都是科學沒有辦法解決的;為什麼科學這麼發達,網路、電腦、太空船,對不對?我們了解到質子、中子、電子,現在發明到奈米,這種極微細的、極難的,在這個世界上,你看!有這麼的成就科技,好!那我現在的煩惱,你去看醫生,醫生能不能拿出一個量煩惱的溫度計出來?說:醫生,醫生!我現在很煩惱,快死掉了!醫生拿出那個量煩惱的出來,量了以後,那個水銀......喔!你煩惱快爆了,你趕快停止煩惱!有沒有這種儀器?沒有!所以,科學家不管怎麼發明,將來科學再怎麼樣的進步,還是緣起啊!它帶給我們人類方便;可是,帶給人類也是負面的,造成地球的污染、暖化,這個都是人類的傑作。對不對?產生溫室效應,CO2(二氧化碳),雖然說:一萬年前過得很原始,可是,沒有污染;一萬年以後,我們過得很方便,尖端的科技一直出來,可是,地球暖化很嚴重、污染非常嚴重,科技發達,可是,還是免不了戰爭啊、饑荒啊......聖嬰現象,該下雨的沒有下;不該下雨的,下一大堆淹死人!孟加拉,一次下雨死多少人?下大雨,在1991年,下那一次大雨,死十五萬人,淹死十五萬人!那個不叫做橫屍遍野,不能用這樣形容,什麼滿目瘡痍,那個形容詞怎麼能夠用?所到之處統統屍體,孟加拉!所以,地球暖化以後,兩個國家會亡,第一個就是荷蘭,除非有高科技解決,低於海平面國家;第二個就是孟加拉,十五萬人, 下一次大雨,死十五萬人!所以,這個地球的災難就愈來愈多,修學佛道的時間就愈來愈短,而且眾生的根器也愈來愈差。所以,這個佛學社辦來辦去,辦到最後就會沒有人。對不對?眾生要的就是要唱歌啊、要跳舞啊,他要的是這個;關於這個般若智慧,除了有善根的人會來坐在這裡,就像大家一樣,師父贊歎大家,要來坐在這裡,是很難很難的,要不然,早就在家看電視了;要不然,就聽聽歌了。就像我們那個同學,我大學的時候,要去聽佛學演講,我就說:喂!同學,同學!人家有法師來演講,我們一起去聽。他就說:唉!你們成佛去吧,我要下地獄!他就是怎麼樣打死不來,一點辦法都沒有!那個沒有緣的、沒有善根的,就是會跑到海尼根去,買一些酒來喝,真的沒有辦法!所以,這種佛法很難,你演講講得太深了,他聽不懂,兩眼無神,愣在那邊;你講得太淺,他會說:這個法師沒有程度,這個自己看就懂了,還需要法師來演講嗎?所以,做法師的還是很難!

       禅就是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的心,就是平等的心;禅的心就是無所求,也無所住,也無所懼,禅就是放下得失,令心無所增減,讓我們這個心沒有增減。什麼叫做大悟呢?身上擁有一百億,心如如不動;身上剩下一百塊錢,心還是如如不動,因為他已經超越數量了,一百塊是虛妄的東西;一百億還是虛妄的東西。所以,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佛陀說:一切痛苦來自於無知,無知是生命的最大的痛苦,因為他著這個境界,以為是實在的,因為不悟,不了解我們這個色身是不清淨的。所以,讀到大學的時候,突然聽到佛法,哎呀!這個太好了!我讀大學的時候,去聽一個居士演講,他說:人生有八苦,有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當時候就恍然大悟就說:對喔!老子講的:吾有大患,為吾有身。我們有這個禍患,就是有這個色身,原來生滅無常就是苦;緣起緣滅就是苦,你所擁有的東西,很快就消失,很快我們就老了!有的人,年紀大了,不承認自己年紀大,去做什麼?去拉皮,拉皮還拉得......如果成功還不錯呢;拉的時候看起來像關公,你是女的嗎?我是女的啊!奇怪!看起來怎麼像關公呢?他就把我這個臉做壞了,拉得眉毛稍微翹一點!韓國人常常去造假開刀,把這個鼻子隆起來,她的男朋友有一次要親她的時候,碰過去的時候,喔!(師做痛貌)她說:這裡不能碰!他說:那你全身哪裡是真的?她說:都是假的!沒有一個地方是真的。(師笑)所以,我們為了這個臭穢、不清淨、會死的色身,很忙的,真的很忙!有一個女孩子很漂亮,她就去買那個面膜;面膜也不買好一點的,她買那個品質差的,結果面膜蓋上去的時候,睡著了,睡到第二天起來的時候,不得了!哎呀不得了,這回真糟糕~~~整個臉全部都是紅的,腫起來,從此以後就很難恢復了。有的人去照鐳射,脈沖光,結果不小心曬到太陽,永遠都好不起來,比我這個沒有照的還難看!這個生命可真是悲慘,為了稍微漂亮一點,就真的......很難講!所以說:為了頭發、為了這個臉蛋、為了身材,吃盡苦頭,她還不知道這個還是無常、是苦的,一切法無我。

       所以,生死一念間;幸與不幸一念間;解脫、不解脫都在一念間,看得破就是佛法,放得下就是禅,看得破,忍得過,放得下,就是禅。世間只有一件事情要做的,就是提早覺悟,不管你是何等的身分,你的書念得多大、多高,博士也好、超博士也好,都一樣要死,而且要面對,來到人世間,就是做一場夢,每一種夢想,都有黑暗的一面,每一種幻想,都必須經過殘酷的覺醒。為什麼每一種夢想都有黑暗的一面?譬如說:我要環游世界,去坐什麼?坐到鐵達尼號,你看有多准?來簽大樂透都沒有這麼准!鐵達尼叫做永遠不沉沒,結果第一次就沉下去,死了一千多人!是不是?每一種夢想,都有黑暗的一面;每一種幻想,都必須經過殘酷的覺醒。你要面對這個現實;但是,你又必須要面對這個生老病死的苦。所以,我們一天急急忙忙的去為了賺錢,賺了很多錢,用得著、用不著,還是一個問題,錢放在你的口袋,不一定你能用得著!為什麼?出去有可能被車子撞死啊!你現在擁有十萬、二十萬,放在口袋裡面,是不是你的錢?不是的!錢要用出去,才是你的錢,放在口袋,不一定是你的,錢要用出去,那就是你的。所以,懂的人就懂得布施。剛剛有人講說:師父啊!有一些老菩薩要供養!這個千萬不可以!這裡是台大,台灣最高學府,我不希望把宗教的一些儀式帶到學生裡面,產生一些負面的作用。所以,在台大不可以供養、化緣,我們讓它回歸到單純的校園,這裡就是佛學社,台大請我來演講,我們就是這樣子很單純的演講,我們沒有任何的募款行動,也沒有任何的供養儀式,統統沒有,要發大菩提心,佛行,我們也行!

       所以,我們要體悟,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說:不見一物,名為見道;不住一法,名為正法;不行一行,名為佛行。不見一物,名為見道;也就是眼見一切物,色即是空。不行一行就是:你做任何的善,不需要讓人家知道,以無所住心,行一切善,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行一行,名為佛行。不住一法,名為正法,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在《阿含經》講:比丘,生與死就像日出和日落那麼樣的自然,日出,很快就會日落;人一出生轉世,很快就會老、就會病、就會死,你依靠這個色身來快樂,那是錯誤的!什麼是快樂的?心統統放下,如如不動,不取於相,開采內心裡面的般若智慧,能於二六時中、一切的時空,透視一切緣起緣滅的不實在性,你所追求的東西是虛幻的;你所執著的東西是不實在的,從現在開始,懂得無所求、無所住、無所懼,懂得放下,那一念圓滿的清淨覺性,就是禅。我們為什麼要修禅?就是邁向生命的圓滿,世間還有更高一層的精神領域的生活,就是心如如不動。所以,禅宗裡面講:對境寂然,常不離佛,你想要見佛嗎?很簡單!佛就在心裡面,心如如不動,你就見佛。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那麼,要用什麼見如來呢?要用般若智慧,保持心如如不動,才能夠見如來。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凡所有相,都是虛妄,那麼,要用什麼心見如來?就是對境寂然,寂:寂滅的寂;然:然後的然,寂然,“寂然”就是如如不動。對境寂然,常不離佛,一等是學,直須無學,真正要修行,一念之間,就全部照破萬法都是假相,沒有一樣東西可以讓你執著的,萬法但有言說,都無實義,你今天無論你怎麼搞,搞東搞西,搞到你做到總統、做到什麼首富,你說比爾蓋茲,全世界最有錢的,然後就用一個:So what?OK!我們比全世界最有錢的人還有錢!為什麼?我知足、我無缺,我就是全世界最有錢的人!對不對?因此,我們要了解;當然他對國家制造了很多工作機會,我們也贊歎他!所以,這些經濟,或者是這些產業的大老板,我們都贊歎,我們都隨喜。佛法是講究竟,這些經濟、政治、哲學、心理、藝術、音樂、美術、畫畫、書法,都對人類有所貢獻,我們應當隨喜,應當贊歎;問題是:能不能究竟解決問題?不行的!沒有辦法的!

       達妄本空,知真本有,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了達虛妄的東西本來就空,父母沒有生我們的時候,我們沒有來到這個世間,什麼都沒有;當我們有一天斷氣的時候,火化了,拼死拼活,還是一堆骨頭!諸位!提早覺悟吧!信佛的人是有善根、是有智慧的人,你書讀得多,將來你可以發揮在各個的層面,可以把佛法帶到你任何的職業、可以帶到任何的階層,都不影響的。官當得很大,很好啊!你是首富,很好啊,如果你有修行,懂得佛法,更好!你的影響力更大。所以,可以把我們這個佛法,帶動到所有的世間各階層。如果佛法不能運用在全世界的任何的時間、空間,那這個世間存在佛法有什麼用呢?所以,不要對明天有所期盼,你今天不解脫,明天不會更好。在座諸位!今天不解脫,現在不解脫,明天不會更好。所以,要牢牢的記住,要重復訓練放下,就邁向修行,當你開始放下的時候,你會頓覺清涼:喔!原來沒有錢,也可以過得這麼快樂,是的!原來沒有錢,也可以過得這麼幸福,是的!(眾鼓掌)理由是正確的嘛,英文叫of course,certainly,sure。是不是?就是這樣確定嘛!!(眾再鼓掌)

       诤與道相違,也就是說:我們學佛的人,要保護自己,不要跟同學诤、吵架,放下意識形態、放下對立、放下觀念。記得!好朋友之間不要談政治,再有修養的佛弟子,一講到政治就翻臉,真的!會翻臉的。要跨進佛法的第一步,就是要懂得禅,佛陀的這一顆心,佛法是智信,智慧的智,不是迷信;佛法是積極的,不是消極的;佛法是符合科學的,而且是超越科學的,科學沒辦法解決的,一定要用佛法來解決內心的痛苦跟煩惱。人的一生一世,沒有聽到正法、沒有聽到佛法,是人生的大不幸,因為,他完全沒有機會解脫。如果一個人這樣從小到大,讀書讀書......這樣一直讀,從“冊皮”讀到“冊心”,“冊心”就是念不下去了,叫做從“冊皮”讀到“冊心”。那麼會讀書:可是,完全沒有聽到佛法,這個人就很不幸!聽到了佛法,這個人是非常幸運,他有解脫的機會。記得!諸位!要給自己一次解脫的機會;你書不會念得比我多,我小學念六年、初中念三年、高中念三年、大學念四年、研究所念兩年、佛學院念三年,六、三、三、四、二、三,二十一年,你想想看,還是要走修行的路啊!要不然,你走哪一條路呢。

 

上一篇:慧律法師:佛教與輪回
下一篇:慧律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審除細惑 說二如來藏 第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