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真起妄返妄歸真之考證
~月溪法師講
“由真起妄,返妄歸真”這兩句話之起源乃由北朝僧肇《寶藏論》。(寶藏論)
《大乘起信論》與《華嚴經》、《維摩诘經》所論者適得其反對。
“由真起妄,返妄歸真”,這兩句話由六朝直傳唐朝,無人察其偽,直至唐朝五祖發覺,提出糾正。
南陽慧忠國師亦反對“返妄歸真”即佛性之說法。(指月錄)
六祖反對“返妄歸真”即佛性之說法。
唐復禮法師也曾提出:“由真起妄,返妄歸真”這兩句說話討論。(林間錄)
釋迦佛在世時金剛藏菩薩曾將“真”“妄”的話提出向佛辯論。(圓覺經)
無始無明,出於《勝鬘經》。(勝鬘經)
按窺基法師所說,唯發總業,即無始無明,亦名發業無明,三發別業,與通發二業,即妄念無明,亦名潤生無明。(瑜伽師地論略纂)
將發業、潤生兩無明舉出(楞嚴經卷四)
無相無著,只能達到無始無明境界。(楞嚴經卷一)
縱滅一切見聞知覺,內守幽閒,仍未能破無始無明,不能證無生法忍。(楞嚴經卷一)
“由真起妄,返妄歸真。”這兩句話與佛法有極大關系。一般人解釋真如佛性,比喻一面鏡子為塵埃所污。將塵埃清掃,則鏡子回復本來面目。經考查過大乘經典,並沒有“由真起妄,返妄歸真”這兩句話。查這兩句話之起源乃由北朝僧肇《寶藏論》。內雲:“夫本際者,即一切眾生無礙涅槃之性也。何謂忽有如是妄心及以種種顛倒者,但為一念迷也。又此一念從一而起,又此一者從不思議起,不思議者即無所起,故經雲:道始生一,一為無為,一生二,二為妄心。以知一故,即分為二,二生陰陽,為動也。以陽為清,以陰為濁。故清氣內虛為心,濁氣外凝為色。即有心色二法,心應於陽,陽應於動;色應於陰,陰應於靜。靜乃與玄牝相通,天地交合。故所謂一切眾生,皆禀陰陽虛氣而生。是以由一生二,二生三,三即生為法也。既緣無為而有心,復緣有心而有色。故經雲:種種色心。是以心生萬意,色起萬端,和合業因,遂成三界種子。夫所以有三界者,為以執心為本,迷真一故,即有濁辱,生其妄氣心。妄氣澄清,為無色界,所謂心也。澄濁現為色界,所謂身也。敬滓穢為欲界,所謂塵境也。故經雲:三界虛妄不實,唯一心變化。夫內有一生,即外有無為;內有二生,即外有二為;內有三生,即外有三界。既內外相應,遂生種種諸法及恆沙煩惱也。”但既知萬物本性(即真如)為不變、不易、不可認識之范疇,則真實之本性,乃無生、無滅,非有、非無可知矣!僧肇用老子之所謂有乃生於無,有復歸無,一生一滅,循環返復,便是生滅輪回之法。既知其由無生有,便是可認識之范疇。夫有無、生滅、輪回可認識之法,豈可與離有無,不生滅,超輪回,不可以眼根認識之法相提並論耶?此理極明,而諸師不察,深為惋惜。世尊所據以破外道邪說者,即憑此生滅法,與非生滅法一點也。生滅乃起於腦筋揣量妄量計度,是相對非絕對;非生滅超出時通三界之外,是絕對非相對也。故老子之“無”是生死本。而般若之“空”是了生脫死之體。不可同日語也,平者然後可與談。
南朝《大乘起信論》雲:“真如不守本性,真如變易,真如受薰染,真如緣起。”《華嚴經》雲:“譬如真如,恆守本性;譬如真如,無有變易,法性清靜無染。”又雲:“法身無染,究竟清靜。”《維摩诘經》雲:“法常寂然,滅諸相故;法離於相,無所緣故。譬如真如,體性無生。”南朝之《大乘起信論》與《華嚴經》、《維摩诘經》所論者適得其反對。
“由真起妄,返妄歸真”,這兩句話由六朝直傳唐朝,無人察其偽,直至唐朝五祖發覺,提出糾正。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此乃由真起妄,返妄歸真之說法。將真如比喻鏡子,起妄念如同鏡子起灰塵。“時時勤拂拭”就比喻將妄念斷干斷淨。“莫使惹塵埃,”就比喻將妄念不要起。六祖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六祖已明心見性,故其偈乃表示佛性,無生無滅,不垢不淨,不受薰染,本來成佛。五祖印可,六祖見佛性,而神秀則不然。
南陽慧忠國師亦反對“返妄歸真”即佛性之說法。有一日,師問禅客,“從何方來?”,禅客曰:“南方來”。師曰:“南方有何智識?”曰:“智識頗多。”師曰:“如何示人?”曰:“彼方智識,直下示學人,即心是佛,佛是覺義。汝今悉其見聞知覺之性,此性善能揚眉瞬目,去來運用。遍於身中,握頭頭知,握腳腳知,故名正偏知,離此之外,更無別佛。此身即有生滅,心性無始以來未曾生滅。身生滅者,如龍換骨,蛇脫皮,人出故宅。即身是無常,其性常也,南方所說,大約如此。”師曰:“若然者,與彼先尼外道無有差別。彼雲:‘我此身中,有一神性,此性能知痛癢,身壞之時,神則出去,如捨被燒,捨主出去。捨即無常,捨主常矣。’審如此者,邪正莫辨,孰為是乎?吾此游方,多見此色,近尤盛矣!聚卻三五百眾,目視雲漢,雲是南方宗旨,把他壇經改換,添糅鄙談,削除聖意,惑亂後徒,豈成言教?苦哉!吾宗喪矣!若以見聞知覺是佛性者,淨名不應雲:‘法離見聞覺知,若行見覺知,則是見聞覺知,非求法也。’”
六祖反對“返妄歸真”即佛性之說法,可見諸於與臥輪法師之對答。臥輪法師說:“臥輪有技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六祖說:“惠能無技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怎麼長。”
復禮法師也曾提出:“由真起妄,返妄歸真”這兩句說話討論。唐僧復禮,有法辯,當時流輩推尊之,作真妄偈,問天下學者曰:“真法性本淨,妄念何由起?從真有妄生,此妄何所止?無初即無末,有終應有始。無而無終,長懷懵茲理。願為開玄妙,析之出生死。”
清涼國師答曰:“迷真妄念生,悟真妄即止。能迷非所迷,安得長相似?從來未曾悟,故說妄無始。知妄本自真,方是恆妙理。分別心未忘,何由出生死?”圭峰禅師答曰:“本淨本不覺,由斯妄念起,知真妄即空,知空妄即止。止處名有終,迷時號無始。因緣如幻夢,何終復何始?此是眾生源,窮之出生死。”
又曰:“人多謂真能生妄,故妄不窮盡。為決此理,重答前偈曰:‘不是真生妄,妄迷真而起。悟妄本自真,知真妄即止。妄止似終末,悟來似初始。迷悟性皆空,皆空無終始。生死由此迷,達此出生死。’”
予味二老所答之辭。皆未副復禮問意。彼問真法本淨,妄念何由而起?但曰迷真不覺,則孰不能答耶?因為明其意,作偈曰:“真法本無性,隨緣染淨起。不了號無明,了之即佛智。無明全妄情,知覺全真理。當念絕古今,底處尋終始。本自離言诠,分別即生死。”(出林間錄)。
釋迦佛在世時金剛藏菩薩曾將“真”“妄”的話提出向佛辯論。金剛藏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善為一切諸菩薩眾,宣揚如來圓覺清淨大陀羅尼,因地法行漸次方便,與諸眾生,開發蒙昧,在會法眾,承佛慈誨,幻翳朗然,慧目清淨。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惟願不捨無遮大慈,為諸菩薩開秘密藏,及為末世一切眾生,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永斷疑悔!”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諸菩薩最上教誨,了義大乘,能使十方修學菩薩,又諸末世一切眾生,得決定信,永斷疑悔。汝今谛聽,當為汝說。”時金剛藏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金剛藏菩薩之問佛說:“始知眾生本來成佛”一語而來,佛說此語,全就佛性本體而言,謂眾生本元俱足佛性,本是現成無所欠缺之謂也。昔觀明星悟道,第一句話即是“奇哉!奇哉!一切眾生俱有如來智慧德相”其意蓋亦若此;而金剛藏菩薩代表大眾之問,全出自腦筋作用,未達圓覺體用無二之旨,差之毫厘,失之千裡。故曰:“倘眾生本來成佛,何以復有無明?倘無明是眾生本有,何以說眾生本來成佛?若眾生本來成佛後起無明,則一切如來,何時復生煩惱耶?”其意蓋謂眾生成佛,復起無明,再為眾生,則生佛無常,豈非佛亦有輪回生死耶?故提出疑問,請佛宣說,以斷疑悔。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復。種種取捨,皆是輪回。未出輪回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回,無有是處。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猶回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復如是。善男子!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復?是故汝等,便生三惑。”佛聽金剛藏菩薩之問,知其屬於腦筋揣摸作用,無明未破,不達本體無二之義,故告之曰:一切世界所以生滅聚散,一切意念所以循環往復,皆因無明未破,未出輪回,未見自性,而欲用腦筋想像以辨圓覺,則圓覺之性即隨同流轉矣!譬如目轉動而令水搖,眼久空而疑火轉,雲駛而月似運,舟行而岸若移,此等錯覺,正復相似。“諸旋未息”者,言倘目在動,雲尚在駛,舟尚在行,而欲水之不搖,月之不運,岸之不移,尚且不可得。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未淨,而欲辨圓覺體性,豈有不隨之旋轉者乎?因此之故,使生“三惑”。三惑者,眼翳、空華、與虛空自性是也。因眼翳而誤執空中有花,因空華而惑於虛空自性,正如因無明而妄有輪回生死,因輪回生死而不解“眾生本來成佛”之義,月岸雲舟亦復如是,故曰“三惑”,下文明之。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見空華。幻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翳已滅,何時更起一切諸翳?’何以故?翳華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華滅於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華。’何以故?空本無華,非起滅故。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華翳。善男子!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亦非暫無,況復如來圓覺隨順,而為虛空平等本性。”言若人因眼所幻翳而妄見空中有花,幻翳若除。不可說何時更起諸翳,何則?“翳華二法,非相待故”。“相待”即相對之謂也。虛空比如佛性,本來便有,亦永不變易,而翳華比如無明,本無體性,乃相對者。正如上文所說,如夢中人,醒時了無所得。故翳華二法不得與空相對待,而無明亦不得與佛性並論也。又如空華滅於空時,不可說何時更起空華,何則?空本無花,非起滅故。故無明已滅。不可說何時復生無明,因佛性本來圓滿,而無明本無體性故也。“生死涅槃,同於起滅”,言生死涅槃乃相對者,故有起亦有滅。“妙覺圓照,離於花翳”,言妙覺圓照乃絕對者,故非華翳可比也。當知虛空尚非暫有,暫無之體,況如來圓覺無礙,乃虛空平等本性乎!佛說眾生本來成佛,乃親見本體之言。夫佛性本體乃絕對者,非言語所能及,非想像所可知。古人雲:“惟證與證,乃能知之”。香巖禅師未悟時,屢乞沩山禅師說破,山曰:“我說底是我底,終不干汝事。”故佛學非同哲學,哲學惟窮思想作用,佛學貴於實證真如;哲學是相對,佛學是絕對,不可同日而語也。絕對謂之“了義”,相對謂之“不了義”。如生死對涅槃,善對惡,染對淨,起對滅,來對去,得對失,取對捨,寂對照,寂而常照對照而常寂,陰對陽,靜對動,是對非,四句百非,皆屬相對,皆屬“不了義”,皆變幻不居,自性中所無。如上文述悟後光景一節所雲:“生死涅槃,猶如昨夢…無起無滅,無去無來”是也。能明相對之理,即可以辨金剛藏問題錯誤之所在矣。
“善男子!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礦,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亦復如是。”此節再申明“本來成佛”之旨,言如銷金礦一樣,金非“銷”而有,乃本來便此金質也,不過將河泥雜質提出,使現本來面目耳。既已成金,不重為礦矣!經無窮時,而金性不壞不雜,故此不應言“本非成就”。蓋“銷金礦”者,不過一種工夫而已!倘無金質,雖銷何益?金質本有,則其成就,已在未銷之前矣!圓覺佛性,亦復如是,本自具足,本自現成,故曰:“眾生本來成佛”。
“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回及非輪回。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何況能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以輪回心生輪回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未世眾生,先斷無始輪回根本。”此節再申明用腦筋思想窺測佛性之誤。言一切如來妙圓覺心,乃屬絕對者,非言語思想之可及,所謂菩提、涅槃、成佛,不成佛、輪迥、非輪回等等,不過是方便假名而已,佛性中本無此等事,亦無此等名也。不用說思惟無法測度“佛性”不思議境界,就是諸聲聞(即小乘)人用斷滅六根工夫所圓之境界,雖將身心語言斷滅盡,亦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即二乘淨緣境界非無余涅槃)境界,何況用普通思惟心,而欲測度如來“圓覺境界”者乎!此等人有如取螢火以燒須彌山,終不能燒著。故以輪回之心,生輪回之見,而妄冀能入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也。故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先斷無始輪回根本(即無始無明)。
“善男子!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已如空華。用此思惟,辯於佛境,猶如空華,復結空果,輾轉妄想,無有是處。善男子!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如是分別,非為正問。”此節佛斥金剛藏菩薩發問之不當。言凡腦筋做作之思惟,皆從有心而起,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如同空花,況復用此妄想思惟來辨別揣測佛境界,猶如空華復給空果,展轉妄想,無有是處。用此虛妄浮心,生諸巧見,妄上加妄,不能領悟圓覺方便,故所問非正問,乃邪問也。
以上各節證明“妄念”不是從“真”起,那麼“返妄歸真”便沒有用處。然則“妄念”從何而起?乃從“無始無明”而起,而“無始無明”出於何經何典?乃出於《勝鬘經》。欲破無始無明見佛性請參閱月溪法師講《大乘簡易解》便一目了然。
《勝鬘經》雲:有煩惱是阿羅漢、辟支佛所不能斷。煩惱有二種,何等為二?謂住地煩惱,及起煩惱。住地煩惱有四種,何等為四?謂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此四種住地,生一切起煩惱,起者剎那心剎那相應。世尊!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
世尊!此四住地力,一切上煩惱依種,比無明住地,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世尊!如是無明住地力,於有愛數四住地,無明住地,其力最大。
譬如惡魇波旬,於他化自在天,色力壽命,眷屬眾具,自在殊勝,如是無明住地力,於有愛數四住地,其力最勝,恆沙等數上煩惱依,亦令四種煩惱久住。
阿羅漢辟支佛智所不能斷,惟如來菩提智之所能斷。如是世尊!無明住地,最為大力。
世尊!又如取緣,有漏業因,而生三有,如是無明住地緣,無漏業因,生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三種意生身。此三地,彼三種意生身生,及無漏業生,依無明住地,有緣非無緣,是故三種意生身及無漏業,緣無明住地。世尊!如是有愛住地數四住地,不與無明住地業同,無明住地異,離四住地,佛地所斷,佛菩提智所斷。
何以故?阿羅漢、辟支佛斷四種住地,無漏不盡,不得自在力,亦不作證,無漏不盡者,即是無明住地。
世尊!阿羅漢、辟支佛,最後身菩薩,為無明住地之所覆障故,於彼法不知不覺。以不知見故,所應斷者,不斷不究竟。
以不斷故,名有余過解脫,非離一切過解脫;名有余清淨,非一切清淨;名成就有余功德,非一切功德。
以成就有余解脫,有余清淨,有余功德故,知有余苦,斷有余集,證有余滅,修有余道。
是名得少分涅槃,得少分涅槃者,名向涅槃界。
若知一切苦,斷一切集,證一切滅,修一切道,於無常壞世間,無常病世間,得常住涅槃,於無覆護世間,無依世間,為護為依。
何以故?法無優劣故得涅槃,智慧等故得涅槃,解脫等故得涅槃,清淨等故得涅槃,是故涅槃一味等味,謂解脫味。
世尊!若無明住地,不斷不究竟者,不得一味等味,謂明解脫味。何以故?無明住地不斷不究竟者,過恆沙等所應斷法,不斷不究竟,過恆沙所應斷法不斷故,過恆沙等法,應得不得,應證不證。
是故無明住地積聚,生一切修道斷煩惱上煩惱,彼生心上煩惱,止上煩惱,觀上煩惱,禅上煩惱,正受上煩惱,方便上煩惱,智上煩惱,果上煩惱,得上煩惱,力上煩惱,無畏上煩惱。如是過恆沙等上煩惱,如來菩提智所斷,一切皆依無明住地之所建立,一切上煩惱起,皆因無明住地,緣無明住地。世尊!於此起煩惱,剎那心剎那相應。世尊!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
世尊!若復過於恆沙如來菩提智所應斷法,一切皆是無明住地所持所建立。譬如一切種子,皆依地生,建立增長,若地壞者,彼亦隨壞。如是過恆沙等如來菩提,智所應斷法,一切皆依無明住地生,建立增長;若無明住地斷者,過恆沙等如來菩提等所應斷法,皆亦隨斷。
如是一切煩惱上煩惱斷,過恆沙等如來所得一切諸法,通達無礙,一切智見,離一切過惡,得一切功德,法王法主,而得自在,證一切法自在之地,如來應等正覺正獅子吼: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故世尊,以獅子吼,依於了義一向記說。
世尊!不受後有,智有二種。
謂如來以無上調御,降伏四魔,出一切世間,為一初眾生之所瞻仰,得不思議法身,於一切爾炎地,得無礙法自在,於上更無所作,無所得地,十力勇猛,升於第一無上無畏之地,一切爾炎無礙智觀,不由於他,不受後有智獅子吼。
世尊!阿羅漢、辟支佛,度生死畏,次第得解脫樂,作是念:我離生恐怖,不受生死苦。世尊!阿羅漢、辟支佛觀察時,得不受後有觀,第一蘇息處(印度語,中國譯作小乘所說灰身滅智之注等等)涅槃地。
世尊!彼先所得地,不愚於法,不由於他,亦自知得有余地,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聲聞緣覺乘,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佛乘。是故三乘,即是一乘。
得一乘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即是涅槃界;涅槃界者,即是如來法身。
得究竟法身者,則究竟一乘。無異如來,無異法身,如來即法身。得究竟法身者,則究竟一乘。究竟者,即是無邊不斷。”
又雲:“阿羅漢、辟支佛,不成就一切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惟有如來,得般涅槃,成就無量功德故。阿羅漢、辟支佛成就有量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唯有如來,得般涅槃,成就不可思議功德故。阿羅漢、辟支佛,成就思議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惟有如來,得般涅槃,一切所應斷過,皆悉斷滅成就第一清淨故。阿羅漢、辟支佛,有余過非第一清淨,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惟有如來,得般涅槃,為一切眾生之所瞻仰,出過阿羅漢、辟支佛、菩薩境界。”觀於上文經說,則無始無明,出於《勝鬘經》,毫無疑問。所稱無明住地,即無始無明住地,阿羅漢、辟支佛,尚不能斷,惟佛方便,以菩提智斷此住地之障覆,成就第一清淨,為一切眾生之所瞻仰。
唐朝窺基法師所著《瑜伽師地論略纂》,卷八有雲:“《勝鬘經》說:‘有五住地,一見一處住地,二欲愛住地,三色愛住地,四有愛住地,五無明住地。’前四煩惱障,後一所知障,彼經自說:‘無明住地,聲聞辟支佛所不能斷,唯為如來佛菩提智所能斷故。’由此定知是所知障。《唯識》第九與經說同,‘煩惱障四中,初一見道斷,後三修道斷。’《對法論》說:‘發業無明有二:一真實義愚發福不動行,二異熟愚發非福行,此二皆由見道所斷。’《緣起經》說:‘諸聖有學,不共無明已永斷,故不造新業。’《唯識》亦言:‘正發業者,唯見所斷助者不定,故為取彼見一處住地,所有無明,然此有三:一唯發總業,二唯發別業,三通發二業。今取初後二業無明,故言唯取能發正感後世善惡業者,然此有四:一相應,二不共,三纏,四隨眠,皆能發業。外道內道異生,放逸不放逸,其所應用四無明發業皆別,如《緣起經》自廣分別。’”
又卷十三雲:“無明中皆言前際者,發業無明,名為前際;而觸受俱能起受取,潤生無明,名為後際。”按窺基法師所說,無明一唯發總業,即前際,即無始無明,亦名發業無明,二唯發別業,與三通發二業,即後際,即妄念無明,亦名潤生無明。
《楞嚴經》雲:“汝等必欲發菩提心,於菩薩乘,生大勇猛決定,棄捐諸有為相,應當審詳煩惱根本,此無始來,發業潤生,誰作誰受、阿難!汝修菩提,若不審觀煩惱根本,則不能知虛妄根塵,何處顛倒?處尚不知,雲何降伏,取如來位?阿難!汝觀世間解結之人,不見所結,雲何知解?不聞虛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無形相,無結解故。則汝現前眼耳鼻舌及與身心,六為賊媒,自劫家寶,由此無始眾生世界,生纏縛故。”論此一大段經語,明明將發業、潤生兩無明舉出,則其區別,彰彰明甚。元品無明,是一切眾生所迷之元初根本,故名根本無明,此無明與真如之無始,皆為無始,故名無始無明,然則此元品無明,為無始生死之根元也,若斷之則一念即成佛之位也(見佛學辭典)。無始無明,就是根本無明,本來清清淨淨,一無所染,所謂浩然之氣(孟子);一念不動,天命之性(中庸);吾心宇宙(宋儒);喜怒未發(中庸);先天無極,清淨無為(老子);清靜快樂(西洋哲學),通通不出此境界之外。但如窺基法師所說,觸受亦能起受取,故無始無明,若受刺激,即生妄念無明,由妄念無明,去染復淨,亦即復元為無始無明。始一念之間,可以往復相對。佛性是絕對的,是以欲見佛性,須將無始無明打破,始到明心見性,達到究竟。有人以為破妄念,到無始無明境界,便是究竟,此則千百年來多所錯誤,亟待修正者也。無始無明一觸,生妄念無明,妄念無明一斷,復元無始無明,與老子學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又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由陰陽萬物三二一而歸於道。”又曰:“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惟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今,其中有物,竊兮冥兮,其中有精。”其說正相同吻合。
《楞嚴經》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與大目連、須菩提、富樓那、捨利弗四大弟子,共轉*輪,常言:‘覺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為心。’則我無著,名為心否?”佛告阿難:“汝言覺知分別心性,俱無在者,世間虛空水陸飛行,諸所物象,名為一切。汝不著者,為在為無?無則同於龜毛兔角,雲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無。無相則無,非無則相,相有則在,雲何無著?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讀此可知無相無著,只能達到無始無明境界,尚未見佛性,故無有是處。
又《楞嚴經》雲:“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心入無生法忍,於師子座,摩阿難頂而告之言:‘如來常說,諸法所生,惟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诘其根元,鹹有體性,縱令虛空,亦有名貌。何況清淨妙淨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若汝執(悕-巾+ㄙ)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縱滅一切見聞知覺,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我非敕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塵非常往,若變滅時,此心即同龜毛兔角,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即時阿難與大眾默然自失,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讀此可見縱滅一切見聞知覺,內守幽閒,仍未能破無始無明,不能證無生法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