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的人生智慧
——正慈法師在愛康醫院的講座
(根據錄音整理)
今天(2010年8月15日)是個很難得的因緣,我們前天跟王總一起吃飯,談到說想今天跟大家來一起分享佛的智慧和佛的思想。作為我而言,我就是一個從事於弘揚佛法服務於大眾的一個出家人,今天借愛康工作會議的機緣與大家分享一下生活當中的禅,一種佛的智慧。
剛剛王董事長說得很好,第一個就是說“佛不是神,而是人”,這是佛教與其他宗教最大的一個區別。既然是作為一個人,人能成佛,這就是告訴我們,我們也能成就,這是其他宗教所沒有的一種智慧。
“眾生平等”這就是佛教對人生的一種認識和對人類智慧的最大的一種貢獻。眾生是平等的,也就是告訴我們佛性也是平等的。有句話說“信仰上帝的人說上帝是萬能的”,作為我們學佛的人不這麼認為。現代人相信科學的人說“科學是萬能的”,我們也不這麼認為。作為一個佛教徒,佛菩薩告訴我們:我們人心,我們的心力才是萬能的。所以佛教說做任何事情,首先要發心。什麼叫發心?就是我發自內心的去做一件事。那怎麼去做這件事?認真的去做這件事。從宗教的角度來說,是由很誠意,誠心誠意的來做這件事,就像我們剛才看到的王總在禮佛的一瞬間一樣。對每個人,他既然願意在佛的腳下磕頭、禮拜,那都是用自己最虔誠的心來禮佛。
我們東方山已經拜了四年山了,三步一拜,拜東方山。第一年我們拜了將近5個小時,今年是第五年,每年的農歷9月16,一年的人比一年多。佛教有自己的一種表達自己對佛菩薩的敬意,和對佛菩薩的誠意,其中禮佛就是一種很好的形式。所以說宗教不同於哲學,區別也就在此。
哲學是告訴我們一個原理,但是宗教更重要的是告訴我們要這樣去做,我們要身體力行。佛教四大名山,其中峨眉山是大行普賢王菩薩,他代表人的行動力,從現代公司來說,叫執行力。要動起來,這個“動”從佛教來說就是發心,首先心要動起來,心動了行動力就不一樣了。同樣做一件事,但是發心和不發心的結果,一個是被動的,一個是自覺自願的主動的,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佛教說發心,“發心”這兩個字在佛教界說了一兩千年了。雖然說了一兩千年,但是今天說起來仍然讓我們非常的感動。
佛教就是一種讓我們在內心中告訴自己,我們要學會知恩,要感恩,要報恩,這“三恩”始終貫穿在佛教的發心思想裡面。“發心”說了一兩千年來,感覺一樣是這麼的親切。一般剛出家的小師傅們見到我們都要磕頭,我們對他們說“好好發心,你要好好發心,好好學佛”,就這麼一句話,古往今來都是這樣,就是發心。
這個在傳統文化裡面都有所體現。有一次我們去太湖,榮毅仁的老宅子——梅園,那有一副老對聯,“發上等心”,這就是佛教的思想,發心要發最大的心,要發上等之心,結緣要結中等之緣,享福要享下等之福,即“發上等心,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發心我們感覺到首先讓自己感動了,不是說別人來叫我怎麼做,而是我自己要這麼做,所以說發心要發上等之心。這個“因”成長起來之後,結果是完全不同的,就像朝南的房子、朝南的水土一樣,樹木生長的茂盛、旺盛。地方不一樣對人對植物都是不一樣的,它朝陽。所以說我們發心要純正,要真,也就是說我們要用心來發心,發的是真心。
為什麼結中等之緣呢?人的緣分是可遇不可求的,佛教所說的“緣”是不刻意、不勉強,要隨緣。隨緣很重要,很多事情,它的結果可能是如我們所願,但有的緣分不具足的話,可能不是隨我們所願。一切不是我們所能掌握得了的,我們只要用心去耕耘,用心去做,就可以了。因為你付出之後,你做出之後,對自己而言是問心無愧的,所以說“結中等緣”。
再就是告訴我們要享下等福。從佛教的理念,享福是消福。吃虧是福,不要認為自己吃了虧,其實人在吃虧的同時也學到了許許多多的東西。所以人有事讓一下,忍一下不是壞事,不是說我又跟你怎麼樣,而是說我退一下,我也好,你也好。所以人有時要會想。一個人可以跟什麼都過不去,但千萬不要跟自己過不去。在生活當中如果我們能夠學會轉念,我們的心情會慢慢的好起來,我們對待人和事,我們會感覺生活越來越輕松,會越來越愉悅。這說的是一幅上聯。
下聯是“擇高處坐”,所以人起點要高。我們佛教有句話說“坐看雲起”,在坐的都是我們愛康醫院的核心,大家都從“坐看雲起”去做,那麼什麼事情都了然於胸了。對自己的業務,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對待自己的員工,應該有個坐看雲起的超然的心態。這不是我們做不到的,我們去發心、用心,這都是可能做得到的,而且也是可以做得到的。所以我們在心態上要超然,要“坐看雲起”。佛教有兩句話“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我們的心態要超然,不要被世俗、世間工作當中的一些事物所困擾。我們要心態上超然,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為什麼能夠超然呢?因為都是你的員工,都是你手下的兵,應該去幫助他們,應該去愛護他們,應該去關心他們。我說什麼叫“佛”,用現代化說“如果佛把我們眾生都忘記了,我也就把他忘記了”,“佛”始終是永遠是裝著我們芸芸眾生的,所以我才叫他叫“佛”,我才會五體投地的去禮拜他,去敬仰他,用我最虔誠的心,用我最真誠的心為他付出一切。這就是“佛”,這就是我們心目中的“菩薩”和“佛”。佛菩薩始終裝著我們這些人,我們始終對佛菩薩是感恩的,是感激的。我們一想到佛就會肅然起敬,我們會發自內心的為佛教做一切事情,做這些事是甘心情願的,無怨無悔的。
這就是發心,所以我們要“擇高處坐,就平處立”。做人,平坦的大道,這樣的路會越走越寬,越走越好,就像事業一樣,紅紅火火,有聲有色,風生水起。
“就平處立,向寬處行”。這是榮氏在太湖邊上梅園老宅子的一副老對聯。有時佛教文化跟傳統文化是完全融為一體的,我們說佛法是佛法,世法是世法,其實都是相通的。
今天天降甘露,法語清涼,佛法就是給人帶來清涼,清涼就是沒有煩惱。心中沒有煩惱就清涼,叫無上清涼,今天大家來結佛緣也真的是一種緣分。我們做人不妨可以用這幾句話來面對我們現實的人生和生活,“用容顏表達歡喜”,要歡喜的做人,我們不要很發愁的去做人,要充滿了喜悅,像彌勒菩薩一樣,法喜充滿,皆大歡喜,所以說我們要轉念。
人的一生、人的命運、人的現狀其實就是一個轉子,我們要善於去轉化它,我們要善於去轉變它。佛教有句話叫“轉煩惱”,煩惱轉過來之後就是智慧,我們叫菩提,“轉煩惱成菩提”。煩惱就是菩提,沒有煩惱,哪有菩提呢?那是另外的一重更高的境界了。我們現在要轉念,要轉煩惱成菩提,“轉”字對我們現實生活當中每一個人都是非常好用的,我們要學會去轉念。我為什麼要不開心,我為什麼要不高興呢?我要提醒自己,如果是我的話我應該開心,這就是在掌握自己的命運了。一個人怎樣去掌握自己的命運呢?命運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大家都知道,今天是哀悼日,在這一瞬間對任何一個人都是公平的,這個時候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還是一無所有,在這個災難面前大家都是平等的。人生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我們要學會改變,去轉變,也就是轉念。這是對我們非常好用的、關鍵的一個人轉折點。所以說要“用容顏表達歡喜,用雙肩但當責任;用微笑美化人生,用胸懷包容一切”。
做人就是一個修行的過程,用心允大師的話說,什麼叫修行?功課就是修行。我們工作得好就是修行好,工作得不好,我們修行還不行,還要修煉。
毛主席有句話說“風物長宜放眼看”,做人是要有見地的,做人是要有心量的,做人是要付出的。台灣的寺廟叫經營寺廟,在台灣整個社會的氛圍也是這樣,每個人都在經營我們自己的人生,這就是用心。所以說我們要學會去用心,不要學會去操心,用心去做就好了,如果操心就把我們人操老了。
佛教的指導思想“用佛眼看人,人人皆佛”,告訴人們的哲理是我們不要去輕視任何一個人,我們這樣一個心態去對待別人,這個信息傳導對方的時候,我們的心念對方是有感應的。我們平時要訓練自己用心去對待每一個人,這是不容易也不簡單的。尤其像醫院,寺廟,像我們這樣每天要面對成千上萬的人,我們要一個很好的心態去面對它,這的確就是一種修行,對醫院來說就是一種服務,這個服務是要用我的心去為每一個人服務。其實我在為別人服務的同時,也在修煉我的心,正因為有了這些人,才成就了我自己,如果沒有這些人,我也不可能得到成就。人生有時你轉念去想,你會得到許多人生的驚喜,這個驚喜是來自於你用心去做任何一件事的時候你才會得到的一種喜悅。這就是說你能夠很歡喜的來面對自我,面對自己的工作,甚至面對自己的一切。
我接觸過很多家長,他們說小孩子怎麼樣,怎麼樣。我要跟家長們說一句話,首先你要相信你的小孩子,一定有出息,一定比你強,一定會做得更好。如果家長對子女都沒有信心,他在學校,在同學之間很難樹立堅定、堅強的信念。因為連自己最親的父母都不能相信我,都沒有給予我這樣的一個信念和信心,那我在學校,在同學中,我怎麼會有這麼一個強大的信念,感覺依靠都沒有。所以父母很重要,家教很重要,學校教育雖然重要,但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偉大的老師。
我們的生活,每天都在重復著同樣的事情,真正能感受到生活在這些瑣碎平凡的日子當中,能夠去體會到新的對生命的意義,對生活的理解,對內心的感受,這都需要我們去用心,用佛教來講就是發心,社會上講就是要用心去面對,去對待。你的收獲你的理解那就是不一樣,在自己平凡的崗位當中你就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來。
什麼是禅?禅是一種良好的狀態,“禅”翻譯成中文為“正思維”,也就是正確的思維方式。今天我們談的是生活中的禅,跟每個人都是有關系的,不是那些玄而又玄的禅。我們每一個人只要朝著這個方向去思考、去做,你都是能夠去得到禅的消息的。這個消息就是你要去做,從這個方向去感悟、去感受,你每一天都是嶄新的,每一天你都是快樂的,用禅師的話講“日是好日啊”,每一天都是不一樣的,用佛教講叫“三心”,過去心,昨天的已經過去了,已經成了往事,這是歷史了,翻開了,這是過去的一頁。未來的還沒有發生,也不要急著去等。那我們怎麼做呢?那就把握好現在,也就是當下。我當下我感覺到我工作得很開心,我可以工作得很開心,我可以把當下這個念頭我讓它很專注、很投入、很用心去做這件事,因為我唯一能把握的就是當下。所以說每一個人的命運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這是佛教最重要的一個理念。
我們的命運不是掌握在任何人手中,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那就是說,我們要主動,我們要積極,我們要努力,我們要去正確的思維,這就叫禅。
佛教講什麼叫“我”,“我”的定義,在佛教講就是“主宰”的意思。我們想做什麼,我們能不能主宰自己的心念?我們想做什麼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按照自己的思想和理念去做呢?所以說一個目標是非常重要的。現代好多人是沒有目標了,衣食無憂,他不知道我應該去做什麼,沒有方向了。所以說人是需要提升的,人格的提升,精神的提升,人是要有目標的,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我們要去做些什麼。我們真正擁有了“我”的同時才叫主宰了我們的命運,所以我們總是左右在搖擺,不堅定,很猶豫,在徘徊,這往往錯失了人生的每一個機遇。
我經常說,人生不像下棋,下棋下錯了我可以重新再來,悔一步棋,但人生你邁錯一步的同時你就沒有退路了,所以我們每個人要把自己的定位定好,也就是找准自己的位置,我要做好我自己的事,這是我當前最重要的。我們在面對人生和對待自我的時候,我們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這個心態決定著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成與敗,好與壞的一個關鍵的過程。中國人很現實,往往注重結果而忽略了過程。我們把過程做好了,結果是必然的。所以說導致了整個社會、人心、人生價值的取向的種種不正常和誤解的地方。其實我們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之後肯定會得到認可,往往就是我們想得太多,也就是雜念太多。要排除雜念、排除干擾,就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弘一大師是在近代佛教界影響力很大的一位高僧,去年兩會期間,李鴻忠省長問我“正慈法師,弘一法師為什麼要出家?”,他問我這麼一句話,說明了人們對弘一大師的敬仰,他的人格魅力非常之大。弘一大師出家前,寫有一首詩:二十文章驚海內,畢竟空談何有。非常的有才氣,家裡也很富有。後來出家之後,他的好友夏丐尊先生去寧波看他。看到他住在通鋪房裡,甚至是上下兩層的通鋪房,問:你住這行嗎,這地方是不是很髒?弘一法師說:不髒不髒,只有臭蟲兩三只,非常好,非常好。這的主人待我也非常的不錯。夏敏珍聽後非常的茫然,出家前非常有才氣、非常高傲的一個人,出家後怎麼變成這樣了。便邀請弘一法師去他那住幾天,在他再三邀請之下弘一法師就過去了。他的行李非常的簡單,就用一個破席子包著他的行李。他去的時候就拿破席子把行李鋪開,然後拿條毛巾到湖邊去洗臉,非常破舊、發黑的一條毛巾。夏敏珍說:你還用這樣的毛巾?換一條吧。弘一法師說:哪裡啊,這挺好用的,和新的差不多。年初的時候我去過福建的泉州,我去看他住的地方和生活的地方的一些展覽品,是非常的簡單。
弘一法師是一個持戒精嚴的法師,過了12點半他就不吃午飯了,過午不食。夏丐尊給他送了兩個素菜之後,就在旁邊陪著他,他說碗裡所有的菜只是些蘿卜、白菜之類的東西,而在弘一法師的眼裡卻像非常好的盛宴一樣,喜悅的把飯送到嘴裡,鄭重的用筷子夾起一塊蘿卜來的那種了不得的神情,我見了幾乎要流下歡喜慚愧的眼淚了。第二天,另外的一個朋友聽說弘一法師來了,給他送了四樣擇菜過來,也是同桌在一起陪著他,其中有一樣的鹹菜非常的鹹,夏丐尊老實說:這太鹹了。弘一法師說:鹹有鹹的味道,這個味道也挺好的。
在弘一法師看來,時間上盡沒有不好的東西,一切都好,小旅館也好,統艙也好,掛單也好,破席子也好,破舊的手巾也好,白菜也好,蘿卜也好,鹹苦的蔬菜也好,什麼都有味,什麼都了不得。這是夏丐尊老師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所描述的他眼中的弘一大師的生活。
這就是生活中的禅。人生經過了一些人和事,我們去感受生活、領悟生活之後,我們內心當中會有一種質的提升。人畢竟是有思想、有追求的,這就是上升到一種藝術角度,人不僅僅是為了衣食而生活著,人不同於其他的動物,他是有思想的。所以說要上升到藝術,去欣賞人生。去品味人生,但這還不是究竟的。從豐子铠的一篇文章中來講弘一大師,“宗教的境界”這才是弘一大師所要追求的一種境界。但這樣的境界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在人生的際遇當中這是可遇不可求的,這就看個人的悟性和境界了。
在生活當中我們要學會去珍惜,學會去感恩,如果我們沒有這種發自內心深處的感恩和珍惜人生的話,我們擁有再多的財富,再多的一切,都會不滿足,你也覺得不快樂,你也覺得不幸福。你的心永遠被欲望所左右。所以說知足的人就是睡在地上都是知足的,不知足的人就算躺在天堂上還是覺得不過瘾。人的心是永遠填不滿的,我們要學會把握好自己,要用好我們的心。
中國的文化我們叫茶文化,不像西方的汽水文化,喝完之後打個飽嗝就沒了。中國的茶文化是需要去品味的,這就像人生一樣,我們要學會去用心對待自己。大家在今天的生活當中可能非常的忙碌,工作節奏非常快,有時壓力也比較大,我們往往忽略了給自己留一點時間和空間,讓自己輕松一下,放松一下,緩解一下。我們有時覺得自己很吝啬,這個吝啬就是不給自己留一點時間和空間,我們要學會去給自己留點時間,自己獨處的時間,獨自面對自我,獨自面對人生,獨自面對生活的力量和勇氣。這在中國的茶文化中是很好的一種表現的,所以我們叫茶禅一味。茶禅,在我認為寺院中茶是來替代酒的,“茶易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何必花。”這是中國人對茶和禅的一種理解。
我們要通過茶這種外在的形式,讓我們去了解我們的自心,通過茶的對應,讓我們去關注我們的內心世界,我是不是很高興,我是不是很平和,我是不是很快樂,這是通過茶來做一個呼應。我寫《茶禅的味道》的目的就是為了表達一種生活的態度,這是中國人的一種生活態度,這不同於西方人的,這是需要時間,需要安靜、平和的,安詳就是禅,自在就是禅。
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安的世界中,我們要自己的心踏實下來,我們要有一種態度。我們做任何事,我要把它做好,我很安詳的去做,我很平和的去做,這對我們很重要。不然我們每天感覺到緊張、有壓力,感覺到生活中有煩惱,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去正確對待我們自己內心和工作、我們所從事的事情。我們很理直氣壯的、坦坦蕩蕩的去做每一件事,讓自己很光明磊落的去做人,這是很重要的。在傳統的文化當中講“禮”、講“氣”,古人說“氣”,可以理解成氣節,也可以理解成浩然之氣。浩然之氣是要靠自己去培養的,心中有了浩然之氣之後,你的心情,你所表現出來的神情甚至你的氣質,你說話的語氣,都是很平和,內心都是很踏實的,不會是一種不安、很煩躁、不悅的表情。
我們說工作就是修行,這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我們就是要在生活當中來鍛煉自己。古人說聞雞起舞,就是要經常提醒自己,這個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提升自我的過程。我們就是要用這樣一種心態,這樣一種態度,去面對自己的事情,這是靠平時來提煉的。這就是我們傳統文化最寶貴的一個部分,一個是“禮”,一個是“氣”。這不是裝出來、做作出來的,我們要培養自己的心性,訓練這樣的精神。通過茶禅能使我們工作的心態得到一個很好的轉念的調整,這就是茶禅,中國人品味出的一種文化。
在我們佛教的因和果的關系當中來感受到生活中的禅。佛教的整個三藏十二部,所有的經典其實就是兩個字——“因”和“果”的關系。如是因,如是果。我們往往忽略了因,注重的是結果,這個因果往往就形成了負面的、不好的,影響我們工作、影響我們心情甚至影響我們命運的一個致命的弱點。所以我們佛教講“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我們往往忽略了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去做,明知道不好我還去做。在精神上、心性上、行為上,平時不約束自己,我們講叫不好好提起自己正念,雜念太多,散念太多,而不是正念太多,運用到工作、生活當中就是一種投入,工作也好,我們學佛也好,你要投入進來。不投入進來你是不可能有效果、有更大收獲的,所以我們叫“提起正念”。做人也好,工作也好,對待自我都要有這樣一個精神,要排除雜念,排除干擾,這就是因果關系。佛教所說的因果有三世因果,六道輪回。在我們現實我們都離不開這個規律,這個規律就是一個無形的因果的網絡。我們的行為,我們的思維,我們表達出來的讓別人感受到的一種東西,這都是一個“因”,因為這都是發自你內心的。
《楞嚴經》上說“因地不正果遭迂曲”,我發心要真,我們的起心動念也要真實,我們要盡量讓自己做一個真實的人。在佛教說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你不依附於任何一個人,你不依從於任何一個人,每個人是獨立的,你就是一個獨立的主體。所以說每個人的命運其實掌握在自己手中,每個人要替自己的行為,替自己所作出的事情負責任。因為你所做的事別人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每個人都是很清楚的。所以我們平時要訓練自己的心性。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因果中的禅。這就是佛教所說的因果,因果其實就是責任,只是佛教的表達形式不一樣。西方人講“愛”,佛教講“慈悲”,傳統的中國文化更加含蓄,講“孝道”,意義就是告訴我們信眾要有“關愛”,要關愛自己,關愛別人,要有一份愛心。
什麼叫社會?社會就是互助、互愛、互相依賴。在佛教講“緣起”、“因緣”,有緣大家在一起,這是一種緣分。佛教文化是一種結緣的文化,是一個吉祥的文化。佛教就是從宗教的角度來闡述人生和社會,都是來源於生活,都是跟生活息息相關的,不是說跟我沒關系,跟每個人都有關系。所以你了解宗教的同時,開啟了一扇窗戶,讓你能夠看到更多更美好的東西,你的人生從此更加精彩,也就從此以後與眾不同。你比別人認識、領悟、看得更多。人生是很短暫的,人生是無常的。佛說“生命到底有多長?”他的弟子們回答都不一樣,有個弟子說“生命其實就在呼吸之間”。一口氣過不來就是陰陽相隔,陰陽兩界了,人的生命就是這樣短暫,我們要學會去珍惜它。我們要學會感恩,學會珍惜。
佛教有個典故,有個客人很有意思,他問法師說:我們每天拿念珠來念佛,佛殿裡的觀音菩薩怎麼拿個念珠也在念。我們是在求佛,她求誰呢?法師說:求人不如求己。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每個人的潛力都是非常大的,我們往往把時間都浪費掉了,所以我們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要主動。佛教講的“因緣”,有主動的因緣,有被動的因緣,有積極的因緣,有消極的因緣。人生都在自己的掌握當中。做任何事“欲”則利,“不欲”則廢,未雨綢缪,都要培養自己的心智。從觀音菩薩這個故事我們也應該明白,能夠改變你的也就是你自己,所以說命運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有部經,叫《吉祥經》,我們為之奮斗,為之努力,兢兢業業工作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為了讓自己能夠生活得很吉祥、很幸福、很快樂、很開心。不要煩惱的去工作,要轉念很開心的來做這件事情。什麼叫最吉祥?《吉祥經》上說:勿近愚癡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為最吉祥。
人的一生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就跟現在這個學習型的社會一樣,我們出家人也要跟這個時代這個社會去相適應,甚至我們要把佛教好的精神來引領這個時代的潮流,這不僅僅是與時俱進,我們應該把這種中華傳統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去引導人們的生活,引領這個社會的思潮。儒家是治國的文化,道家是治身的文化,佛家是治心的文化。在學習中我們知道“不讀春秋,不能涉世”,“不學《老》《莊》,不知忘世”,“不修禅,不知出世”,這是中國的傳統文化。
佛教協會會長,在佛教界備受尊敬的樸老,他有這麼一段話:現在許多人雖然否定佛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其實他一張嘴說話就包含著佛教的成分。語言是一種最直接、最普通的文化吧。我們日常所常用的一些用語,如“世界”、“如實”、“實際”、“平等”、“現行”、“剎那”、“清規戒律”、“相對”、“絕對”等等等等都來自於佛教的語匯。所以佛教傳到中國,豐富了中國的詞匯。如果真要徹底摒棄佛教文化的話,恐怕我們連話都講不周全。
大家對佛教的誤解很深,認為佛教就是迷信,佛就是神。其實不是這麼簡單的,它的一些觀念在中國幾千年來已經深入人心了,宗教有時有種強大的力量,這股力量就是信仰。所以我說中國人什麼都不缺,就是缺信仰。一個是信仰問題,一個是解決好心態的問題。大家都是醫生,佛就是心理醫生,大家是治療人們生理疾病的人,佛是治療心理疾病的,叫無上醫王。為什麼這麼說?現代人好多毛病都是與心態有關系的,不像以前是營養不良,營養不夠,現代人都是心理心態不平衡的問題所引發的身體上的疾病。
我們要關注自我,關愛自我,要培養自己好的心態。信仰就是一個歸宿,讓自己找到歸宿感,人因為沒有信仰而空虛。要找一個精神的家園,這個精神家園是屬於每一個人獨自去享有的淨土。
我們在現實生活當中,要真正的去理解人生,學會面對自己。所以《吉祥經》說跟有智慧、對自己有幫助的人去交往,這是最吉祥的。尊敬有道德、有思想的人,遠離這些沒有主見、沒有正確理解人生的人。
“居住適宜處,往昔有德行,置身於正道,是為最吉祥。”我們居住要講環境,要與德行比自己好的人往來,我們的心態要走在一個正確的道路上,要置身於正道。佛教的生活是倡導一種八正道的生活。
“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從業要無害,是為最吉祥。”中國文化是一種孝道的文化。古人有句話“子欲養而親不在”,這是人生的一大悲哀。所以要孝敬父母,愛護妻與子,對家庭要負責任,所從事的事業,要多做好事。我們現在佛教界說“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人”,佛教的三好運動,這是最吉祥的。
2010年8月22日
董行、空水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