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李富華教授:《勝鬘經》導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勝鬘經》導讀

李富華

  《勝鬘經》全稱曰《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據《經錄》記載,此經的漢譯本有三種:一稱《勝鬘經》一卷,北涼中天竺國三藏昙無谶譯;第二種稱《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一卷,南朝劉宋文帝時中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第三種稱《勝鬘夫人會》,是唐三藏法師菩提流支譯,編入《大寶積經》第48會第119卷。
  此經原本是求那跋陀羅於元嘉十二年(435年)由天竺帶來,後應丹陽尹何尚之請,於元嘉十三年八月在丹陽譯出。
  《勝鬘經》一卷,不足九千字,但它包容的大乘佛教的義理卻是十分豐富的,這正如意觀“序”中所講:“《勝鬘經》者,蓋方廣之要略……文寡義豐,彌綸群籍,宇宙不足以擬其廣,太虛不能以議其量。淵兮其不可測也,廓兮其不可極也。”慧觀序似有過份誇張之嫌,是不可全信的。但不可諱言,這部經所表述的佛教義理的重要性及對中國佛教的影響,仍可以代表大乘佛教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時代。
  研究表明,公元三世紀以後,大乘佛教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一時期,繼《般若》、《華嚴》、《法華》諸經之後,又陸續產生了一批新的經典,其中以《大般涅槃經》最著名。《大涅槃經》提出了佛身是“常”,即佛“法身”的重要思想。它以佛如來臨涅槃為緣起宣說如來法身常住、金剛不壞及佛法身所具有的“常、樂、我、淨”四德。進而指出:眾生都有與生俱來的成佛的心性,即佛性,所謂“凡有心者,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師子吼品》)。《大涅槃經》所講佛性,也以如來藏稱之,如雲“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如來性品》)。《大涅槃經》的佛性說,自它譯成漢文後,即在中國佛教吏上引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關於佛性問題的討論。可以這樣說,關於佛性問題的討論實際上成為隋唐以來中國佛教宗派成立的最直接的原因。
  那麼,《勝鬘經》是一部什麼樣的經典呢?《勝鬘經》是與《大涅槃經》大體同時或稍晚出現的一部大乘經,此經所表述的許多重要思想,與《大涅槃經》極其相似,即以佛性說,特別是如來藏說作為貫穿全經的主題。
  《勝鬘經》全稱中的“勝鬘”是人名,是得佛授記,於佛前演說此經的菩薩;“師子吼”是比喻,喻勝鬘所說為了義說,究竟說,如師子吼能摧伏邪說,正法顯現;“一乘大方便方廣經”,指明此經所說內容是無上菩提究竟之體,是能利益一切眾生的大乘經。
  《勝鬘經》經文被分別為十五章。第一章稱“如來真實功德章”,為此經之緣起,講述勝鬘贊佛功德,歸依佛法,得佛授記的經過。第二章稱“十種弘誓章”,述勝鬘在佛前所發十條誓言。第三章稱“三顧章”,述勝鬘在佛前所發三種誓願。第四章稱“攝受正法章”,述勝鬘在佛前講說“攝受如來正法”,此正法就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說、今說、當說”的無上正等菩提。第五章稱“一乘章”,述勝鬘在佛前說三乘歸於一乘,即“聲聞、獨覺皆入大乘,而大乘者即是佛乘”。第六章稱“無邊章”。此章中勝鬘指出:唯有如來應正等覺不思議空性之智才是究竟之智,才是出世第一義智。第七章稱“如來藏章”。此章明如來藏即佛境界,甚深微妙,難見難了。第八章稱“法身章”。此章勝鬘以有作和無作二谛義解如來藏。無作谛可達到苦滅,出離煩惱,這即是如來法身;此法身被煩惱的纏名如來藏。第九章稱“空性義隱伏真實章”。此章講如來藏空性之智有兩重意義,一謂“空如來藏”,即離於一切煩惱;一謂“不空如來藏”,是說如來藏又具有佛那樣“解脫智不思議法”。第十章稱“一谛章”。此章講:四谛中三谛是無常,一谛是常。此一谛即苦滅谛。苦滅谛離有為相,“是谛,是常,是歸依處”。第十一章稱“一依章”。此章說,只有大乘一佛乘的“一入流”“為最、為上”,是“第一義,是為入流,是為歸依,是苦滅谛”。第十二章稱“顛倒真實章”。此章講如來藏“不生不死,不升不墜,離有為相”,“與不離解脫智藏是依是持”;同時又與“外離不解脫智諸有為法依持建立”。第十三章稱“自性清淨章”。此章講如來藏“是法界藏,是法身藏出世間藏,性清淨藏”。即如來藏自性清淨,雖為客塵所染,但仍為如來不思議境界;如來藏本性清淨,故實無染。第十四章稱“如來真子章”。此章中佛對勝鬘講五善巧觀依隨順法智,解了“性清淨心煩惱所染”,以得究竟。第十五章稱“勝實章”。此章為全經的總結,佛為天帝釋等“略說”此經各章的名子。
  以上是《勝鬘經》各章所說大意。概括地說,前三章述勝鬘皈依、授記,受戒、發願等事;第四章至第六章敘勝鬘所講“攝受如來正法”的內容;第七章至第十四章則是本經的重點,詳解如來藏說。什麼是如來藏?如來藏是與佛法身思想相聯系的一個概念,是此經用來說明眾生成佛根據的一種大乘佛教的理論。如來藏遍在一切眾生身中,故稱“法界藏”;如來藏具有佛的一切功德,可成就如來法身,故稱“法身藏”;如來藏具有“如來空性之智”,真實不虛,出離世間一切虛妄,故稱“出世間藏”,如來藏自性清淨,但被客塵所染,難以了知,故稱“性清淨藏”。換一句話說,如來藏就是心性本淨的如來法身,就是深藏在眾生身中成佛的種性,也就是佛性。如來藏一切眾生皆有之,一切眾生皆可成佛。這就是《勝鬘經》所宣說的中心思想。
  在後期大乘佛教的經典中,宣講如來藏思想是其重要的特色,這就如同印順法師曾指出的:“從四世紀以來,大乘佛教界的論書或經書,都不能不對如來藏說有所說明。”由此,我們再回到前面已說過的話,即《勝鬘經》雖是一部不足九千字的經典,但它所反映的佛教思想卻可以代表大乘佛教發展史上的一個時代。

 

上一篇:空海(惟傳)法師:大學之道
下一篇:李富華教授:《佛說啖子經》導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