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寬運法師:信心清淨 華開見佛--淨土法門概說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信心清淨.華開見佛(一)

--淨土法門概說 

     釋尊的一代時教,自成道至滅道期間所說之法,於入滅後由迦葉尊者召集五百阿羅漢,在阿阇世王護持之下,於王捨城作第一次結集,由阿難尊者登座宣說佛說的話,然後由優婆離誦出佛說的戒律。阿難尊者誦出的經,優波離尊者誦出的律,經過憍陳如等各位長老結論,確實是佛陀所說,而建立成為後期的三藏、十二部,《阿含經》亦是在這時產生。這第一次的結集便是佛教史上著名的五百結集。原始佛典經過結集、訂正、確認後,成為聖典的權威,才以文字記錄下來。在佛陀入滅一百年後,又有七百比丘,在毘捨離城聚會,以耶捨為上首,作第二次結集。這次結集名為「七百結集」,以律藏為主。佛涅槃後236年,又有一千比丘在阿育王護持之下,在摩揭陀國的華氏城內,以目犍連子帝須為上首,舉行第三次結集。此次結集以經、律、論三藏為主,為三藏建立了雛型。當時,子帝須撰「論事」駁斥當時外道之邪說,及選派了一批發心布教的比丘到恆河以外地區及印度境外弘法。第一及第二次結集之說,在北方與南方皆有流傳,但第三次結集之說則只在南方流傳。此時期可謂是正式把世尊的一代教門拓展為八萬四千微妙奧典。三次結集都是在印度舉行,以後還有第四至六次結集,則是在印度以外地區進行。第六次結集是在1954年5月17日由緬甸政府贊助舉辦,名為「衛塞節」,目的在團結各部佛派的大小乘教徒。   

   以上略說三藏經典得以流傳的起源。

   我國大乘佛教自從東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傳入之後,發展至今有八大宗派。八宗是禅宗、天台宗、華嚴宗、律宗、三論宗、密宗、淨土宗、法相宗(法相宗又稱慈恩宗、瑜伽宗、唯識宗等)。

   八宗之密宗稱密教,其它七宗稱為顯教,顯密最大的不同是在修持上之傳承與儀軌。顯宗理論雖然有師承傳授,但修持法門不一定要嚴格之師承及儀軌,例如瑜伽之五重唯識觀,天台之大小止觀等,可以無師自習;但密教之儀禮繁復,與顯教之簡易方便有很大差別。就教義而言,顯教是應身佛說法,密宗則以法身佛說法。依顯教修行者,認為須經三大阿僧祇劫,修六度萬行才能得證佛果;但密宗則認為僅修三密妙行,現生即可成佛。現姑且不談密教,一般顯教共通之義理教說,稱為「通途」教義,唯有淨土宗則以「念佛」便可往生西方淨土,得不退轉地。淨土宗奇特之念佛法門,稱為「別途」教義。

   「通途」修習佛道要按次第,如《菩提道次第論》說有「三士教」。第一是先從人天乘入手,先歸依三寶,相信因果業報,修十善業道,觀無常與惡趣之苦,是為下士教。其次是中士教,即是二乘教,以觀苦集滅道四谛、十二緣起理法,解脫煩惱、不犯律儀戒等。第三是上士教,亦即大乘教,發菩提心,修行布施等六波羅蜜、四攝事等。此外,循三十七助道品,方可次第趨於菩提,進入涅槃境界。三十七道品即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

   《華嚴經》說修行大乘菩薩道有五十二階位,即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等覺位、妙覺位等。而天台圓教菩薩在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等四十二階位中,每階位各斷除一品無明,即共有四十二品無明,所謂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四十二品無明破盡,才能到等覺位。等覺位又稱為「有上士」,妙覺位是佛位,稱「無上士」。

    通途佛法說修行成佛要經三大阿僧祇劫,要把塵沙惑斷盡,才能得圓教初住不退轉;但淨土法門則是帶業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凡夫,都是阿鞞跋致(不退轉位),然後在極樂世界聽阿彌陀佛說法,修普賢行,便得成佛。

   天台智顗大師在《維摩經略疏》卷一舉出酬報因業有四種土,即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實報無障礙土、常寂光土等四種。凡聖同居土是聖凡共住的國土,分有淨土與穢土兩種;方便有余土是修空觀與假觀,而斷除見思煩惱,但未斷除無明之聖者所居之國土,即阿羅漢、辟支佛及地前菩薩所居之土。因為他們已斷盡通惑,故稱方便,但因為尚有無明未斷,因此稱為有余。而修真實法之中觀,斷除無明之菩薩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即是成佛者所居住之國土。

    念佛法門的奇特是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便能往生極樂淨土,行者毋須觀四谛、十二因緣,毋須修行六波羅蜜、四攝法及三十七助道品,毋須破盡四十二品無明,毋須斷盡見思塵沙煩惱,便能得見阿羅漢/辟支佛/地前菩薩乃至見阿彌陀佛.如此簡單易行之法門,是十分令人難以相信的。


信心清淨.花開見佛(二)

                ──淨土法門概說


    龍樹菩薩在《十住毘婆娑論.易行品》中,把修行分為兩種,修行通途的稱為難行道,修行念佛法門求生淨土的稱為易行道。難行道是在無佛的五濁惡世中,求得阿鞞跋致是為難(阿鞞跋致是不再退轉,至必能成佛之位,是菩薩階位中,十住中之第七住,稱為不退轉住),此難有五種,一是外道相,外道的邪見邪說時常擾亂行人的心,令心生退;二是聲聞人時常自利,沒有利他的慈悲心;三是不信因果的人,不信有後世之報,無惡不作,這些惡人常作破壞及障礙行人;四是在漫長的修行路上,令人容易產生顛倒善果,令毀壞梵行;五是通途修行只靠自力,沒有他力支持,而眾生心多散亂,故容易退轉,因此稱為難行道.譬如陸路步行則苦,故名難行道。易行道是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阿彌陀佛大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佛土,得大乘的正定聚,因此稱為易行道.譬如水路乘船則快速。」

   唐朝道綽法師在《安樂集》裡,將自力修行悟道之法門稱為聖道門,即龍樹菩薩所謂難行道;仰仗阿彌陀佛誓願力往生淨土而悟道之法門,稱為淨土門,即龍樹菩薩所謂易行道。

   彌陀淨土以憶念阿彌陀佛為宗義,以信、願、行為導行,以心業為內因,以彌陀願力為外緣,內外相應,往生極樂國土。欲往生者必須具足內因、外緣,方可得生。心業內因是必須先發菩提心。何謂菩提心?蕅益大師說:「以真誠心發願求生西方極樂,就是菩提心了。」其次須發厭離心、欣求生淨土心。厭離此世穢土、八苦煎迫、怨僧會聚,欣求淨土清淨、萬福莊嚴、壽命無盡。除發菩提心外,復須發三心,即:(一)至誠心,眾生一切身口意所修解行,必須內外相應,真實為求生彼佛淨土,不可內蓄名聞利養之心;外現賢善精進之相。(二)深心,即深信之心;初信機: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煩惱具足之凡夫,無始以來漂溺五趣,循環不息,無出離之緣;次信法:深信阿彌陀佛成就四十八願,攝受一切眾生,專念彼佛名號,依彼佛加被護念,定得往生極樂。(三)回向發願心,自無始以來及今生所修一切善根悉皆回向,願生彼佛國土。此三心少一不得往生。

  要言之,修行淨土除內因外緣需具足外,尚需正、助雙修,持名念佛為正行,發菩提心是助行,正助雙修,合而為一;更要集信願行三資糧,修十善作基本,於世法無虧,復廣修功德回向願生,更慎臨終一念,此皆淨土行者不可或缺者。

  《華嚴經》中,善財童子得十信位後,受文殊教,遍訪善知識,最初於德雲比丘處聞念佛法門,證初住位,是為法身大士。自此到處參訪,各有所證,最後到普賢菩薩處,由普賢菩薩導歸淨土。經雲:「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余,利樂一切眾生界,彼佛眾會鹹清淨,我時於勝蓮花生,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於此經文得知普賢菩薩尚且求生淨土,求阿彌陀佛授記成佛。末世學佛,除阿彌陀佛外,復有何佛能為授記?抑等彌勒佛出生方求授記?或求自稱佛王之凡夫代為授記?故修行淨土非是愚夫愚婦所為,無大智慧者,不會相信淨土。

    淨土宗成立之重要經論以《佛說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與《往生論》,為正依經典,其余《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及《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屬旁依經典,而有關淨土教之經論尚有二百余種之多。

    凡是想仗彌陀本願,今生得到「真實利益」者,則應正確了解「淨土三經」之大意。

  《佛說無量壽經》乃阿難利樂有情問,講述法藏比丘因地修行時,向世自在王佛請求十方諸佛淨土情況,並以五劫觀察二百一十億佛土之優劣、人天善惡、粗妙等。攝取所有莊嚴佛土後,再經圓滿無缺思惟,發四十八弘願,建立莊嚴極樂世界,成就莊嚴淨土之因行,使人、天、聲聞、緣覺、菩薩等五乘眾,都能依念佛而得度。法藏果地圓滿後,成為阿彌陀佛,攝受十方念佛眾生往生彼國。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亦名為《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簡稱《觀經》。此經乃佛陀於法華時,與《妙法蓮花經》同期,是佛為阿難、韋提希夫人及五百宮女宣講,主旨說明欲生西方極樂國土之眾生,必修淨業正因,並以十六觀法,谛觀光明無量、壽命無量之佛身相、極樂淨土相浮想心中,或以本願力往生彼國,訂立九品往生階位,勸喻惡人臨終十念亦可得生。

  《阿彌陀經》乃釋尊入滅前不問自說,是三部經之結經及釋尊一代說法之結語。佛陀悲心無量,愍念有情,於涅槃前,說此經作歸結,彰顯出世本懷。藉西方淨土依正莊嚴事相,勸說發願往生;贊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之功德,引導半自力半他力之人入純他力。此經經文較短,誦讀容易,被列為修淨土者定課或必誦之經典。

信心清淨.花開見佛

             ──淨土法門概說(三)
 

  《往生論》原名《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或稱《無量壽經論》、《淨土論》,系印度天親菩薩所著,以五念門修行之成就,令眾生畢竟得生安樂國土,見阿彌陀佛。

    念佛法門,乃如來悲心,普度末法無力斷惑之具縛凡夫即生成佛之極圓極頓法門,上中下三根均可念佛往生極樂。然,極樂設有,凡夫往生後悟道之差別,要視乎往生品位之高低,品位高低又隨念佛修持功夫深淺而定,故雖雲往生極樂乃仗他力,而品位乃仗自力,此為他力中之自力。另念佛能否得生,更要視乎信願是否堅定,念佛是否懇切,臨終一念是否心不顛倒。因此說淨土法門乃以信願行為主導。

1.立信

  佛法如大海,惟信能入。但應從何入信呢?

  應依佛所說入信,深信釋迦如來是真語者,不欺诳眾生;深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不虛枉;深信極樂世界乃阿彌陀佛願力成就,七寶地,八功德水,依正莊嚴,皆彌陀願力所化;深信六方諸佛,出廣長舌相,異口同音作證明勸信;深信散心念佛亦可得生;深信念佛能得佛保護,能滅一切罪;深信念佛不分男女道俗,臨終定得佛來迎接,皆得往生;深信念佛往生得不退轉地。

    信為入道之初宗,非但要信,且不疑惑,疑則花不開,信心清淨者,花開即見佛,念佛三昧,亦從深信生。信心猶如種果樹於深土內,根深風便吹不動,得果實後,能濟人饑渴,若無信心便難有所獲,且容易退轉。故經雲:「十住菩薩一起信心念佛之後,縱遇惡緣都不退轉。」如非佛力,十住位菩薩仍會退轉。多如恆沙的淨土聖者,都是當年深信阿彌陀佛之念佛人。一部《淨土聖賢錄》記載了一千二百多位聖者往生,而未列榜內者更不知其數。故釋尊於《阿彌陀經》中,不厭其煩,四次勸信,並勸發求生淨土願。能成佛都是智者,亦只有智者,才肯相信佛說之話,只有依教奉行,才能成佛。

    眾生惡業無量,為何念佛便滅除業障,得往生淨土?

   惡業乃由心造,要滅除業障應從心起。故說有三種義能敵惡業。一者在心,罪由虛妄心所造,念佛是真實心,以實除虛,理所當然,如千年閉門暗室,陽光不能照入,忽然,門突然而開,陽光直透,千年暗室不能拒絕陽光透入,此比喻真心復現,虛妄即除。二者在境,造罪皆因生於顛倒境界,念佛是真實功德,以真除偽,自然而然。三者在淨,造罪是心被污染,念佛是淨心,污染經淨水洗滌後,垢穢盡除,清淨自然恢復,如刀能斬斷千丈長之繩索,一星之火能燒萬束之薪。是故念佛能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八十億劫罪滅除後,往生佛國,隨心所欲。

  念佛人除對阿彌陀佛深信不疑外,對自己往生亦要具足信心,千萬不可懷疑,要信阿彌陀佛所發之念佛往生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此第十八願是彌陀佛勸信,臨終十念都可往生。但此十念並非平時不念佛,待臨終才十念便得往生。如果平素不念佛,臨終四大分散時,神識昏亂,那裡還記得念佛,別說十念,就是一念都辦不到,是故念佛法門以恆持為主。《阿彌陀經》說:「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不昏迷,神智清醒才能心不顛倒。十念往生是指平時不懂佛法,亦無緣聽聞念佛法門,但因宿世善根成熟,臨命終時有善知識勸他念佛,教他讀大乘經典名字,行者聞法而大悟,實時生起忏悔慚愧心,並立即發起念佛之心,這時行者之心至真至切,與佛感應道交,是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以前有張善和,是個屠夫,不信佛法,命終前見數十牛頭,作人聲音說:「你殺我。」張善和告訴妻子:「趕快迎請僧人為我念佛。」僧人來到後,對張善和說:「佛經上說,若有眾生作不善業,應墮惡道,如能以至誠心,具足十念稱念阿彌陀佛,則能除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法師說畢,叫張善和妻子往取香爐,張善和說:「地獄已經快到了,來不及拿香爐了!」說著即以左手舉火,右手拈香,向著西方大聲念佛。念未及十聲,即急速說:「佛來了!已給我蓮花寶座了。」說完便往生了。這便是佛說之「十念往生」。緣於張善和過去曾種遠生因,故臨終得善知識幫助,由此可知善緣之重要。

    佛住世時,有一老人欲求出家,五百阿羅漢弟子以道眼觀看此人從無善根,不肯為他剃度。老人來到佛所,佛即允許出家,弟子問佛因緣,佛說此人於無量劫前,入山采柴,被虎所逼,急爬上樹逃避,虎繞樹咆哮,老人急怖失聲稱南無佛,今善根成熟,值佛而得道。久遠前事,二乘道眼不能看見,惟佛始知。故要信知念佛法門簡易而直捷,勿視為易而不行。

信心清淨.花開見佛     

         ──淨土法門概說(四)

2.立願

   信願行雖以信為首,倘無願無行不名真信,無行無信不名真願,無信無願不名真行,由信願而持名號,是為信願行。是故立信後便應立願。

  但該如何立願呢?願從心想生,想一心歸命阿彌陀佛,要精進修行得生彼國,坐臥之間,要常面向西方。禮敬阿彌陀佛時,要誠懇發願,想自身逼迫如身在牢獄,或是在刑場等著受刑,或為怨賊所追,或為水火所害,願脫苦輪,速證無生,更願紹隆三寶,誓報四恩。發願後要如實修行,倘言行不一,信願輕微,念佛無念念相續之心,時時間斷,臨終恐怕會被業障所遮,而善友難遇,四大分散時風火逼迫,正念不成,難得往生。何以故?因如今所作一切是因,臨終是果,因實果則不虛,聲和則響順,形直則影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

  成佛為自利之願,念念中,想怨親平等,心無憎愛,發利他願。知三界眾生如被困圍城,欲出無從,故願將修行功德,回給眾生,願信奉三寶者得道果,不信佛法者亦願彼信而得生;不但願持戒之人得生,亦願耽酒說謊邪淫及常造十惡之人得生。故願我與眾生一同生往彌陀淨土,得無生忍,得佛授記。

  倘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乃至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使將此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壁一般,亦無得生之理。何以故?因無願如船於大海航行無指南方向,不知該將船開往何處?念佛人無願,不知為何而念佛?故要發四弘誓願,願度一切眾生,願斷一切煩惱,願學一切法門,願生西方成佛,願回入苦海,普度沉溺緣人。

  釋尊行菩薩道時發五百願為修因,證果為釋迦牟尼佛;法藏比丘以四十八願而成阿彌陀佛;藥師如來本行菩薩道時發十二大願,眾生所求皆得;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稱為普賢王;觀音菩薩悲憫眾生,發千處祈求千處現願,願未滿故,至今尚為菩薩;地藏菩薩發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願,地獄未空故,至今未能成佛。

  澫益大師雲:「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是故眾生當信願切實,凡所作功德,悉皆發願回向求生西方。
 

3.立行

  有信有願,但不念佛,願不能滿,信也非真。故言信為目,行為足,有目無足,難登彼岸;有足無目,如迷途羔羊,不知何去何從。

  以願導行,行是念佛。首先明白念佛之「念」字從今從心,非「念書」之念。「今」即「即」,乃「實時」、「隨時」之意,隨時隨地用心想佛為之念,故念佛是以心念佛。憶佛,想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念佛法門大致可分四類。一者持名念佛,二者觀想念佛,三者觀像念佛,四者實相念佛,四種念佛方法都能往生。最簡當便捷,又容易行持者莫如持名念佛。

   

持名念佛

  持名念佛應該源於《阿彌陀經》。經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復雲:「不可以少善根因緣得生彼國。」

  聞而信,信而願,然後執持,是謂福德。得聞佛名,是多生以前之善根成熟,賴此善根,即使是五逆十惡之人亦皆名善男女。聞說阿彌陀佛即聞慧,執持名號,念念憶佛是思慧,一心不亂即修慧,如是聞思慧具足,是為正行。

信心清淨.花開見佛     

      ──淨土法門概說(五)

     持名念佛,分有事持理持,事持是信有西方阿彌陀佛,雖然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決志願求生,如子憶母,無時暫忘名號,是為事持;理持是信彼佛是我,是我心所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而將系心之境,令不暫忘,名為理持。

  念佛著重一心不亂,一心亦有兩種,不論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煩惱,乃至見思先盡,名為事一心。又不論事持理持,持至心開見本性佛,名為理一心。事一心不亂則不為見思所亂,理一心不亂則不為二邊所亂,不為見思所亂,故感變化身佛,及諸聖眾現在其前,心不復起娑婆界中三有顛倒,即得往生凡聖同居土或方便有余土等二種極樂世界。不為二邊所亂,心不復起生死涅槃二見顛倒,即得往生實報莊嚴土及常寂光淨土二種極樂世界。

  佛說念佛一日乃至七日,皆得往生,是故佛七以七天為克期取果。利根一日即得不亂,鈍根七日方得不亂,中根或二三四五六日不定。又利根能七日不亂,鈍根僅能一日不亂。中根或六五四三二日不定。持至一心不亂便是修慧成功。而七日不亂是平時說,不是臨終說。念佛七日不亂之後,不會再起惑造業,但佛號要持續不斷,倘公事再忙,晨朝十念亦不可廢棄,若無平時七日念佛工夫,安有臨終十念一念。《觀經》所說下品下生五逆十惡之人現世不曾修行,但宿因成熟,故感臨終得遇善友開示,聞法便信願具足,但此事是萬中無一,決勿不預辨資糧,而存僥幸之心。

  執持名號雖然是簡易直捷,仍不失至頓至圓,以一念相應即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不必觀想亦不必參究,當下圓明無余無缺。上上根人,修行余道,終難踰出門限,而下下根人,因至誠執持名號而可出三界,故說念佛法門橫該八教,豎徹五時。

  法門殊勝,易行難信,如意大寶珠,被視為魚目,是故釋尊徹底悲心,不得不於涅槃前,作無問自說,與六方諸佛,同聲贊歎阿彌陀佛功德。雖然如此,仍有不少自認為上根利智之人,認為淨土法門是佛方便說.故有人懷疑臨終佛現,怎知非魔?倘若修心、修觀之人,不作阿彌陀佛觀,而佛忽現,可以名為魔事;但念佛之人,見佛是感應,不能稱為魔事,故毋疑慮。亦有人懷疑西方去此十萬億土,緣何可以立即得生?其實十萬億土並不出現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無外故,又仗佛力接引,即生何難?況一一佛號皆是六波羅蜜音。

  澫益大師說:「真能念佛之人,放下身心世界,是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復起貪瞋癡,是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計是非人我,是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真能念佛,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中略)要到一心不亂境界,亦無他術,最初下手,須用數珠,記得分明,刻定課程,決定無缺;久久純熟,不念自念,然後記數亦得,不記亦得。若初心便要說好看話,要不著相,要學圓融自在,若果信不深,行不力,就算講得如何漂亮,都是生死岸邊事,臨命終時,決用不著。」

  古德雲:「一句彌陀法中王,雜亂紛飛也無妨,萬裡浮雲遮天日,人間處處有靈光。」初念佛者,難免妄想紛飛,但別因妄想而不念,祖師常說,不怕念起,最怕覺遲,能覺知妄心,便應尋找妄想根源以對治,漸漸地,妄想亦莫奈汝何。禅宗六祖惠能大師曾作偈言:「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打妄想是正常現象,別因妄想而裹足不前。已往生西方淨土的倓虛老法師教坐禅時處理妄想之方法,念佛與坐禅其理是一樣。倓老說:「最初坐禅時,妄想直起,像海裡波濤,前浪逐後浪,後浪逐前浪的不斷湧現,抑制不住,心很著急,後來我不抑制它,反而用觀照力來觀它,觀看妄想究竟從何處起,這樣一觀,妄想就沒有了,沒了又起,起來再觀,時間長久,慢慢妄想就不起了,心裡也很恬靜自然。從性地流露出來兩句話:『觀念念即住,覺妄妄皆真。』後來谛閒老法師印可說:『初觀時,別怕起妄想,也不要急於除卻妄想。如有妄想,可以去找妄想、觀妄想之原因,如像抓賊一樣,看看妄想究竟從何處來,去從何處去。因為妄是由真而起,無妄便無真,沒真亦沒妄,要求真,必須從妄中去求。所謂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最初雖是一念妄心,觀來觀去,就成一念真心了,不然那裡還另外有個真心,要知真心不離妄心,妄心不離真心。所以最初用功的人,不要怕有妄念,有忘念時,用能觀智去觀,這妄念就住了;同時覺照這妄心就是真心,並沒離開妄心而另有個真心。』」

  從祖師此段開示中,可試以行動體驗其真理。所謂水澄靜有光,心澄靜亦有光,念佛念到心靜如水,靜下來之心是光明心,一片光明心與阿彌陀佛之光打成一片,是為功夫成片,不可思議之念佛功德悠然而生了。所謂「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既契之後,心佛雙亡,心佛既亡,則萬緣萬境,都成為三昧了。


信心清淨.花開見佛     

           ──淨土法門概說(六)

   再說一則與谛閒法師有關之持名念佛往生公案,冀藉此增加持名念佛之信心。谛閒法師有位同鄉,年近半百,貧苦無依,是個鍋漏匠,替人修補破爛碗碟之工人,因感生活太苦,求谛老帶他出家,老法師覺得他這年紀不宜出家了,唱贊不懂,講經說法又不行,不如好好念佛,求生淨土。於是安置他在一所古舊小廟裡修行,為他剃頭,但不授戒,並請一位念佛老太婆為他燒飯洗衣,囑咐他甚麼都不要做,只管念一句阿彌陀佛,念累就睡,睡醒又念,這樣過了三年,一天,鍋匠對老居士說:「明天你不用替我燒飯了。」當晚便下山往探望親友。第二天,居士放心不下,還是跑上山去看看回來沒有,只見他站在窗旁,面向西方,就這樣往生了。怎麼人可以站著死的呢?老居士嚇慌了,於是慌忙跑去報告,老法師連忙往看究竟,因為交通不便,從觀宗寺到小廟需要三天時間,三天後老法師抵達小廟時,只見鍋匠仍站立不倒,一手拿著念珠,一手緊握著幾個錢,這些錢大概是他替人補碗碟時賺來,留待身後之用,鍋匠臨死都不願意負累別人。谛閒老法師贊歎地說:「你沒有白出家,你的成就,許多名山寶剎的大方丈、講經說法的法師都比不上你!」

  目不識丁、不懂佛法之苦命補鍋人,經過三年老實念佛,終得往生。何況蓮友都是懂理懂法之智者呢?

(三)散善三福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佛一教阿難修習淨業三福,可得往生,佛二教阿難修習十六觀亦可得往生。

  以散心修習三福,稱為散善,以定心觀淨土之依、正二報是定善。

  佛勸修之淨業三福是: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世福)。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戒福)。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行福)。

  三福第一勸「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是世福,又名世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為世俗本來應有之孝悌忠信善法,是敬上行。善導大師雲:父母者世間福田之極,佛者即是出世福田之極。佛住世時,因天下饑荒,三天空缽不得食,有比丘不忍,變賣三衣換得一飯供佛,佛對比丘說:「三衣是三世諸佛之幢相,此衣因緣極其尊貴,極其恩重,你今變賣而得此飯,我領你好心,但不能消受。」比丘怪而問佛:「佛是三界福田聖中之極,您不能消受,誰能消受呢?」佛說:「你母可健在?可拿去供養你母親。」比丘說:「佛尚且不消受,我父母又豈能消受呢?」佛說:「可以消受。父母生你身,於你有大重恩,可以得消。」佛又問比丘父母信佛否,比丘答不信。佛說:「你以此飯送他們,他們定當心生歡喜,此後定會發信心,但你先教受三歸依,方能消受此食。」由此可知,父母恩大,必須孝養。「慈心不殺」是慈下行。

    王日休居士之《龍舒增廣淨土文》卷四雲:「全持齋戒,又禮佛念佛,讀誦大乘經典,解第一義,以此回向願生西方,必上品上生。(中略)能持此五戒,常不失人身。若修淨土者不在此限也。若全持十戒加以如上文所言,功德固上品上生矣。若止持五戒而修淨土,亦不失中品上生或上品下生。若又不能持五戒,豈可以不戒殺生乎?殺生為五戒之首,亦為十戒之首,亦為比丘五百五十戒之首。是不殺則為大善,殺則為大惡。(中略)若止能持此不殺之一戒以修淨土,已不在下品生矣。不肉食是為大善。若因疾病而食三種淨肉時,須對所食眾生,念誦『南無西方極樂世界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號阿彌陀佛』四十九遍,以祈彼等往生極樂。此一說法,為明代以後居士行法之軌范。」「慈心不殺」外,尚要「修行十善」,「修十善業」是止行。何謂止行?止行是止善與行善之並稱,是止惡修善,遠離犯罪,是消極之止善。勇猛精進,是積極的行善。不殺生之人,非單止殺生之惡,並兼行放生之善。止殺是止善,放生是行善,佛教稱為止行。身除殺盜淫三邪,口離兩舌、惡口、妄語、绮言四過,意斷貪瞋癡三惡是行十善。此第一福是凡夫世福,是往生之基本條件,如不兼修第二福及第三福,只得人天福報。

  第二勸「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是戒福,又名戒善,是小乘善。受持三歸,是歸依佛、法、僧,三歸是入道之初門,五戒、八戒是在家戒;沙彌所受之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是出家戒,又名眾戒,不犯四重(四重是指比丘極嚴重之四種禁制,全稱四重禁戒,違犯得四重,得四波羅夷罪。四重即:(一)殺生,(二)偷盜,(三)邪淫,指與人或畜牲行淫事之不淨行。(四)妄語。)名眾戒具足。(欲受具足戒者,當身體強健,諸根具足,盲聾殘疾不能受戒)。

    弘一大師嘗慨歎今之僧界,常為世人所诟病,原因是頗多比丘不守戒律,乃發願畢生精研戒法,初學有部之律,後則專弘南山律宗。大師操行至苦,常跣足芒鞋,孑然一擔,雲游各處,講經弘法,不求名聞利養,不別眾食,堪為當今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之楷模。威儀者,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按《大比丘三千威儀經》說大比丘捨離煩惱,日常應守威儀規矩,離一切殺盜淫等、離余遮過、離一切飲酒,名為不犯威儀。三千是形容數量之多,實則總數不過一千三百八十余條,而威儀三千之名可能是襲用我國《中庸》:「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戒是諸佛之源,行菩薩道之本,故持戒亦可往生,但要發大乘菩薩心。

  第三勸「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是行福,又作行善,是大乘善。勸凡夫起大乘自利化他之心,這大心發起後,便會明白善惡因果皆由我自心所做,於是畏慎,願種菩提怕種因,此雲深信因果。經雲:「始發菩提心,能動無邊生死大海。」讀誦大乘方等經典是自利,再將所知所學回給大眾,是利他。眾生聞法智慧即開,省悟厭離生死,欣羨涅槃。另讀誦大乘經典亦被認為可以祈福消災。《梵網經》卷二雲:「若疾病國難賊難,或父母兄弟和尚阿阇梨亡滅之日,當於四十九日內,讀誦講說大乘經律。齋會求福。」東晉以後,遇旱魃之際,多讀誦《海龍王經》而祈雨;唐武則天曾下令各州於各寺讀誦《大雲經》,以宣布「神皇受命」之事;唐代宗曾請不空三藏講誦《仁王經》,為崇護國家祈願。

    勸進行者是法布施,法如甘露,甘露能使含靈受潤。財施能令人脫貧,食施可濟一日之命,法施則令人出世,功德不可比倫。財施如燈,可令一室通明,法施則如日,能遍照世界。故經言:「若人以四天下七寶供養佛及菩薩緣覺聲聞,得福甚多,不如勸人念佛一聲,其福勝彼。」以最大之財寶供佛菩薩及聲聞緣覺聖者,得福不及勸人念佛,便知法施為諸供養之最。《論語》雲:「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其意是:「真正有仁德之人,想要自己立足於社會,先要顧慮別人利益,協助別人也能立足社會;想自己能通達有前途,就要想到幫助別人也通達有前途。能就近取自身做例子,為別人設想,可以說是行仁之路徑與方法。」此語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異曲同工,此為孔夫子勸進行者之說。十六觀中佛菩薩迎接往生行者時,以贊歎方式勸進行者,是故當知欲勸人先贊歎。吝法而不勸修,將墮黑暗地獄,推己而行化導,現生即是彌陀。勸進行者又可引申為勸募化物資以造寺、建塔、造像等,勸人捨財布施,把功德回向往生淨土,向涅槃道,亦是利他之大乘菩薩行。故說淨業三福乃往生淨土之正因。

 (全文完)


 

 

上一篇:寬運法師:開權顯實 會三歸一 《妙法蓮華經》念誦法會開示
下一篇:雪漠:破執後的“赤條條”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