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王道文化與當今社會應用價值之探討(上)
前言、
當今盛世,治國有英明之領導,輔政有博學之賢彥,令國家於三十年間百業興起,民生極速改善,盛世太平,人心安定。唯各地天災人禍,斷續連綿,從未或竭。是故,《王道文化論壇》之倡議,期以古舊之王道教法化解各種已現未現之危機,喚起今人愛國愛民之熱忱,實乃切中時弊,振聾發瞶。有見及此,筆者遂不吝略呈一己之見,以佛教之「聖言量」及我國源遠流長之「傳統文化」,作為對大會「如何加強及創新社會管理及維護世界和平」議題之響應;祈藉佛陀及聖賢所說,息災止劫,挽轉世道人心,鞏固國基,人民安樂,世界和平。
(甲)天下多道.王道為大
所謂經不可不學,道不可不行;天下多道,王道為大。王道者,乃聖王之道,即主政者以「仁義」治天下。然,時代巨輪不斷前行,佛教之「五戒十善」,儒家之五常八德,已被譏為落伍,致使家庭離析,社會不和,道德幾近滅亡,惟有國主登高倡導,重興中華優良傳統文化,奮起王道,重振道風,方為淑世之根本。
科學固為人類帶來方便與享受,但其副作用及遺留之禍害,亦屬匪輕。反觀現今天災人禍迭起,戰事連綿,干戈對敵,百姓黎民,苦受磨折,實因人心受物欲誘惑而向惡,損人利己,不擇手段,殺奪擄掠之事,無日無之,以致招感災難頻仍,是為眾生之共業。
為針對時弊,論壇以「弘揚中華文化傳統,探討王道當代意義」為主旨,提出五項圍繞「王道」內涵以優化人生之議題:一者王道與未來文明,二者王道與多極世界,三者王道與世會正義,四者王道與全球經濟,五者王道與生態環境。其中第一及第三項屬國內事,第二及第四項屬國際事,第五項則國內外均適宜。
本文現試綜合此五方面作一橫貫之分析與論述,以為探討及闡明:
(一)王道與未來文明
先說「未來文明」。「文」者人文,「明」者明達。人從野蠻不文之初期,通過語言文字,於文學、哲學、藝術、歷史等明達義理,發展至今之文明時代,其中經過不斷改良,達至共識,實現今時之文明進步,但現今之所謂文明,是否如理如法,則屬見仁見智。
「文明」一詞,最早出現於《易經》;《易》雲:「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故欲知天文之變異,可觀察天上之日月星辰,便知陰陽寒暑之變易;欲知人文,觀察人之倫理道德,便知其人文涵養。故知文明者,涵蓋人與人之關系,人與天地萬物之關系。
據考古學家研究之記載,數百萬年前地球已有人類,而上古之人類,生活原始,依賴大地以生存,無爭奪殺伐,無空氣染污,一切順乎自然。漸次,人欲橫流,資本家為滿足人類欲望,挖空心思,以不正當之畜牧方法,危害人類健康,故怪病越來越多;科技過速發展,使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斷升級,兩極冰塊銷融之恐懼直逼地球,不可預計之災難隨時發生;為促進經濟增長,不斷開發土地,無止境地砍伐樹木,徹底破壞生態環境,山崩、地震、海嘯等禍害正在威脅人類生命財產之安全。極速之科技發明,除增長人之貪心外,同時亦使人逐漸脫離對大自然之尊重及依賴,人與人常為利益而發生沖突,國與國常為利益而明爭暗斗,白熱化時則大動干戈,無辜被殺,塗炭生靈。人類貪嫉之惡習,不斷在互相影響,互相學習,並美其名為「文明」,徹底扭曲「文明」之真實意義。
佛教既是宗教,亦是人文教育,其所以歷久不衰,能於中國既有道教,復有儒教之同時,在中國鼎足而三,實因佛教具足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無私精神,以布施廣利眾生,倡行五戒十善,不作殺生、偷盜、邪YIN、惡口、兩舌、绮言、妄語等貪瞋愚癡事。人生最可惜者,無過於己命;最可貴者,莫過於自由;天下大務者,莫過於刑、賞二端,賞一人而天下喜,罰一人而天下服。二事處理得當,自然盡善。如能做到日不關門,夜不閉戶,國無刑賞,才算達到真正文明。因此,國民教育至為重要。
(1)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禮記.學記》雲:「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理。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因此,若欲培養國民有良好之文明風俗,必先從教育入手;教育除能提高學問,令人明白事理外,更能改變個人之修養及道德,加速社會道德化,防止罪惡,改變整體民族質素,不作損人利己事、奉公守法、公平貿易、鄰裡守望相助,乃至乘車排隊,讓座老弱病殘,不隨地吐痰等良好習慣,均從教育開始。然,對於充斥世間剛強難化、冥頑不靈之輩,卻非普通教育所能化度,故實踐化莠為良,整固文明,佛陀教育實不可或缺。
(2)優填王詣佛問政
佛住世時,有優填王往詣佛所,請問治國之道。世尊為其開示為王之十種過失、十種功德、五種衰損門及五種可愛法。今略說五種可愛法:一人所敬愛、二自在增上、三能摧冤敵、四善攝養身、五能修善事。此五種王可愛法皆從五種善而發,一者恩養世間、二者英勇具足、三者善權方便、四者正受境界、五者勤修善法。如能具足此五可愛法,自然仁風德化,人民愛載,天下和順,這就是最成功的治世之道。
(3)佛說治國五善法之一:恩養世間
雲何恩養世間?
能為王者,皆因宿植福德及善根,故得為人王,受人尊重敬仰,權操生殺,可任意作為。因此之故,應知足而行事謹慎,切戒貪心及不公正;宜善理國家財庫,體恤民困,常惠施貧窮孤露、鳏寡無依之弱勢社群,所謂衣食足,然後知榮辱,並以柔和忍辱之軟言安慰人民。若有群臣不得已而違犯國法時,應量罪矜恕,觀察實情如理治罰,切勿草率判刑造成冤獄。國主愛護人民,人民自然感恩圖報,對王敬愛。於是,國有忠臣,家有孝子,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敦倫盡分,天人樂見。
由此可見,「恩養世間」之法,能推動關愛之倫理文化,促進社會和諧,對未來文明有莫大裨益。
(4)儒說王政:矜孤憐貧
《孟子.梁惠王.下》載,齊宣王問孟子曰:「人皆謂我毀明堂,毀諸已乎?」孟子對曰:「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則勿毀之矣。」王曰:「王政可得聞與?」對曰:「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祿,關市譏而不征,澤梁無禁,罪人不拏。老而無妻曰鳏,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
齊宣王向孟子請教王道,孟子乘機說:「從前文王治理岐山時,耕田之人,祇把收入之九分之一供給國家,為官者可世世受俸祿;關市僅是稽查,並不收稅;池中不禁止人捉魚,犯罪之人祇本身受刑,並不連累妻子。還有,年老無妻之人叫「鳏」,年老無夫者名「寡」,年老無子曰「獨」,年幼無父是「孤」,此四種人,
乃天下窮民,無處可告援。文王施行恩惠之時,定先讓此四種人受惠。」此之謂「仁政」。
眾所周知,阿拉伯乃石油王國,擁有無盡寶藏,然雖脫離土耳其帝國統治將近九十年已,但王族依然貪污受賄,生活窮奢極侈,所以國人依舊貧窮落後,缺乏教育與糧食,故民眾欲起義推翻政府,何以故?正是由於領導不懂恩養文化故,不曉矜孤憐貧故,是真正之不文明。
(二)王道與多極世界
(1) 佛說治國五善法之二:英勇具足
雲何英勇具足?
為國王者,應知「文能安邦,武可定國」之重要,對於文臣武將一視同仁,知人善用,分配之官職要輕重有序,賞罰有章,方能使政令不墜,武略圓融。對於那些未降伏者,以仁義道理及威力攝受,所謂恩威並濟,令其降伏;對於已降伏者,要保護他們,務使文、武兩班盡忠報國,增強對外之邦交能力,不被外國人欺侮,乃至維護國際秩序,制衡國際霸權,如此名為「英勇具足」。
當今之世,未來之發展,已日漸趣向「多極世界」,即是廢除由某一國獨大主宰的單極世界,令其它單極世界以外國土,得到應有之權益。推行「多極世界」之主旨,乃在於聯合構建和諧國際社會,讓人類可以不分族群,不分國藉而和平共處共榮。自1991年蘇聯解體後,在國際舞台上,強大而霸道之美國一國獨大,形成單極世界主宰之形勢,引發「多極世界」漸漸興起,尤其是地大物博、文化深厚、禮義之邦的中國,政治改革開放後默默耕耘,悄然冒起。然而,欲促進世界經濟及為全球發展作出貢獻,並為「多極世界」和樂共處作出努力,應先吸取先賢的教誡,如此將事半功倍,獲無量益。
傳統王道文化與當今社會應用價值之探討(中)
(2)亞聖說王道:戒殺能統一天下
孟子見梁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於一。』『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孰能對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閒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
上述文字,翻譯成現代語體文之意思是說:
孟子見了梁襄王後,走出來對人說:「望他不像人君,接近了他,又沒甚麼畏望,而他竟猝然問我:『天下怎樣才能平定呢?』我回答說:『要平定全在統一。』他又問:『那一個人能夠統一呢?』我說:『不愛殺人者,才能統一他。』他又問:『有那種人去歸附他?』我說:『天下之人,無一不歸附他。王知道那稻苗嗎?在七八月中,久旱不雨,那稻苗就要枯死了!那天,忽然湧起白雲,下了一場大雨,那稻苗便又蓬勃地生起來。這種情形,無人能阻止他的。說到現在之人君,無一不愛殺人,倘有不愛殺人的人,天下百姓,便伸頭引頸仰望他了!果能如此,百姓歸附於他,就好比水流向下,浩大之水勢,是沒有人能阻擋的!』」
「諸侯相爭,各據一方」,若此現象繼續維持,天下決無平定之日,一定要統一才可免除爭伐。戰國時代便因此而為秦國一統了,但因為秦王嗜殺成性,不能深得民心,所以雖然一統,卻不能使天下平定。傳至二世時,即為漢朝所滅。由此可知,統一天下,在於實行王道仁政,不能靠武力霸權取勝。
因此,在幫助及促進發展其它中、小國的道理也是一樣,能以仁義關愛,不以武力及侵占他利益為出發點,若不能帶領「多極世界」,乃至成為其中的領袖,實在是不可能之事!
(三)王道與社會正義
(1)佛說治國五善法之三:善權方便
雲何善權方便?
為王者,對於一切人和事俱應明察秋毫,多聽意見,多作分析,不固執己見,不以言舉人,不以某人說話有些少道理便重用,致使後悔;不因人廢言,不因某人性格不好而不注重他所說,或以言語判斷品性,或以品性判斷言語,都非善權方便之法,惟有多聽其言,多觀其事。才能融和及攝受社會強黨,摧伏一切冤敵。
所謂「社會正義」,重要是執政者愛護百姓,有良好之管治班子,維護人性尊嚴,審慎理財,不苛捐重稅,不橫征暴斂,不做勞民傷財之事,自然能縮短貧富的差距,做到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是為「社會正義」。
佛教之五戒十善,素為歷代帝王管治之寶鑒。宋文帝問何侍中:「六經本是濟俗,若性靈真要,則以佛經為指南。如其率土之濱,皆純此化,則吾坐致太平也。」侍中對曰:「夫百家之鄉,十人持五戒,則十人淳謹。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則百人和厚。傳此風訓已遍宇內,編戶千萬,則仁人百萬。夫能行一善,則去一惡,去一惡則息一刑,一刑息於家,萬刑息於國。陛下所謂坐致太平也。」是故,教化萬民行善,明白因果,相信「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惡之家必有余殃」;「行善降之百祥,為惡則降之百殃」等因果關系,如此對人民立身輔化、匡國保家均有莫大之幫助。
釋尊過往在世間修行時,曾為慈力王,修行慈悲仁義,寬恕和平,對所有眾生布施快樂,悲心常矜恤貧窭,又常以十善誘掖臣庶,令正氣盛而邪氣衰。因為慈力王教國人修行十善,那些專以食人精氣及血肉之疫鬼夜叉,不得其便,苦惱非常,來到王前訴苦。慈力王聽後,即刺自己身血,令他們飽滿。然後開示說:「汝等今知行惡墮鬼道之苦,宜忏悔前衍,洗心革面。我今以身血救汝之命,以甘露味除汝三毒,唯願同修十善,則為報恩。願未來世我成佛時,最初說法,先度汝等。」此五夜叉即後來之五比丘,佛初成道時,最先為他們說法,令得解脫,成阿羅漢道。由此而知,倘若人人行十善,正氣凜然,則邪不能入,不受疫疠蝗蟲等災害侵凌,是為真正的「社會正義」。
(四)王道與全球經濟
(1)佛說治國五善法之四-正受境界
雲何正受境界?
為王者,對財富要善於籌量,控制收支,不奢不吝,平等受用,更要於適當時給與所需,關注官員之生活,對於他們生病、婚嫁、產子、殡喪等事,給予適當之休假及福利津貼。生病時不要胡亂進食,聽醫師咐囑,避不宜食之食,若食不消化,或食而痢疾,皆不應食。應與眾共食時,不應獨貪。所有上好精味之食,應與眾同享,如此名為「正受境界」,此境界能善巧攝養自身。因為縱有雄才偉略,沒有強健體魄,亦是一事難成,所以健康是寶貴的財富。
依佛教觀點看,財富由布施中來,不可強求,該有的一定會得到,不該有的強求不得,修行人只管誦經聞法求智慧,不行布施,是修慧不修福,即使修得阿羅漢果位,亦難得供養,故有「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砵;修福不修慧,大象掛纓珞」之說,是故佛家對財富並不執著。佛住世時,連國家王位都捨棄,每天依賴信眾施捨供養過活,但活得非常快樂,亦曾經歷三月沒飯吃,只食馬麥,亦不以此為苦,因世尊深明世間一切事皆各有因緣。世尊多生前,行菩薩道,多次不惜生命,以頭目腦髓、國城妻子布施給眾生,以此回向得成佛道,是故佛稱兩足尊,即福足慧足。故知,「財富從福慧中來」;為佛弟子者,應福慧雙修,方為正確之道。
(2)范蠡不貪財而聚財
據《東周列國志》載,吳王夫差打敗越王勾踐,范蠡以美人計幫越王復國,便功成身退,與愛人西施及兒子改名換姓,退居齊國,與兒子合力開墾耕作營商,自稱鸱夷子皮,數年間積財數十萬。齊王知他有才能,便迎請他到國都臨淄,拜為相國。一生淡泊名利的范蠡,當了三年宰相之後,忽然歎息說:「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范蠡覺得自己以白衣之身,卻官拜宰相;白手興家,卻能聚千金,實在太幸福了,但有福不能盡享,否則福盡禍來,於是交回相印,把家財送給鄉親及好友,再次棄官從商於陶,人稱他為「陶朱公」。陶地即今之山東定陶之西北,地理環境四通八達,是商賈必爭之地。足智多謀,不重財而又能聚財的范蠡,沒幾年又以儒商致富,後人稱他為「福德財神」。范蠡仗義疏財,前生今世積聚不少福德,故財富老是跟著他不走,證明佛說不虛。范蠡不貪財而能仗義,實足為後人效法之榜樣。
(3)上下交征利.其國危矣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裡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餍。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此段引文,敘述了亞聖孟子,往見梁惠王,彼此就「利」與「義」問題所作之對答──梁惠王問孟子:「老先生,你不遠千裡而來,打算拿些甚麼來利益吾國呢?」孟子答說:「王啊!何必定要說利,只要有仁義便好了,假使為王的說『拿甚麼來利吾國?』那麼,為大夫的說『拿甚麼來利吾家?』做庶人的說『拿甚麼來利吾身?』這樣,全國上下人,都在爭權奪利,這國家便危在旦夕了。在萬乘之國裡,弒殺君主的,必是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家,殺掉他君主的,必定是百乘之家。你試想想,在萬乘兵車的國裡,已經取得了千乘,在千乘兵車的國裡,已經取得了百乘,已經是不少了,若仍把義放在後頭,先論著利,那麼不互相爭奪,是不會滿足的。從來沒有仁心的人會丟掉他的父母,從沒有講義理的人不顧他的國君啊!」梁惠王惟有無奈地說:「只要仁義便好了,為甚麼必定要說利呢?」
戰國時期,一般君主官吏都以權謀利居多,梁惠王便是一實例。孟子目睹各國之間你爭我奪,全在重利,所以初見梁惠王時,開口便駁倒「利」字,並提出「仁義」二字。「仁」與「義」均是發自內心,仁是義之標准,義是行仁之方法。孟子攻擊的是自私自利的利,至於樂利,孟子是十分推崇。
由此可見,仁義之政方為治國之本。
傳統王道文化與當今社會應用價值之探討(下)
(4)管鮑分金.重義輕財
據《管晏列傳》載,管仲與鮑叔牙是好朋友,鮑富而管仲貧,而鮑叔牙卻因愛管仲賢能,與管仲合伙做生意,在金錢方面管仲常多取,鮑叔牙知而不介懷。故管仲常對人說:「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由此可知,真誠交友,不應以金錢為先。
縱觀以上聖言,都是輕財重道,薄利厚義,故王道與全球經濟之關系,首要是以仁愛心布施窮困之人,不分種族國界,願天下所有人都能過著幸福愉快的生活。與此同時,亦要約束富人,切莫因有錢而任務揮霍,浪費資源,要知道今天的物質享受代價沉重,從最近日本發生地震而產生的核能恐慌,便是一種示警,因此,人類文明在不斷發展的同時,要平衡利害,對科技與經濟之過速增長進行深層次的檢討與反思,勸人少欲知足,多依賴天賦自然,既可修心養性,既可保護生態環境,亦可減少浪費,如此才是真正為人民謀福利,真正為發展經濟效益作出貢獻。
(五)王道與生態環境
(1)佛說治國五善法之五-勤修善法
雲何勤修善法?
佛說勤修善法是王道必須具備的。善法者,即「淨信、淨戒、淨聞、淨捨、淨慧」等五事。所謂「淨信」,即是深信因果,相信今世以外尚有下世,行善得人天果報,得大福德及大勢力;行惡得惡果,殁墮三惡道,即使再得為人貧窮下賤,諸根不具,是為王「淨信」。「淨戒」,是指受持在家戒,即每年於三長齋月及每月六齋日持素,遠離殺生及偷盜、邪YIN、妄言、飲酒等放逸事,如是名為王「淨戒」。「淨聞」,是聽經聞法,樂聽般若法門,專意勤心,修德進業,得究竟通達,以今生修因,求當來得佛果,如是名為王「淨聞」。「淨捨」,是心要遠離悭貪,常行惠施,因布施能得福,施時要怨親平等,心不分別,如是名王「淨捨」。「淨慧」,是正知正見,並非世間之世智辯聰。所謂王者淨慧,是指如實了知百官及百姓有罪無罪,修與不修,孰勝孰劣等。得淨慧之王,須親近見聞廣博,戒行具足之出家人,遠離各種不正之邪教,善知三種果報,一是果報圓滿,二是士用圓滿,三是功德圓滿。所謂「果報圓滿」,即是善用公帑,應用不虧。「士用圓滿」是指王者要善權方便,勇敢果斷,知所進退。所謂「功德圓滿」是任持正法,即常與王子大臣等共修布施,行好善事,持齋受戒,恭敬出家人,常為國家祈求息災延福,增益百姓之事,是為「功德圓滿」,是為「王道圓滿」。
(2)災難由人變
近年,由於大自然經常發出抗議,環保問題開始備受關注。深刻討論了人與社會的《展望21世紀》作者之一的偉大歷史家湯恩比博士,於1972年寫此書時說:「今天人類社會已到了最危急之時代,而且是咎由自取。」
不少學者亦開始懷疑:「人類到底能否生存到距離現今只有一百年之21世紀末?」此駭人聽聞之言論,絕非天方夜譚,亦非危言聳聽,而是現代科學家之預測,他們一致認為,受溫室效應影響,全球氣象變異,產生干旱、豪雨,南北兩極之冰山將會迅速融化,海水將上升70米,沿海低窪地區如印度各爾各達、孟加拉國國、菲律賓馬尼拉、泰國曼谷、美國佛羅裡達、劉易斯安納洲等地,都將會被吞沒,太平洋島國如吐瓦魯更可能因此而消失。
(3)全球暖化成因
科學家認為地球暖化導至冰山融化皆由於溫室效應所致,其原因在於二氧化碳和甲烷等各種氣體過量排放,此氣體使太陽之熱能無法釋放至太空外,而轉回入海洋,溫暖之海水除加速兩極地冰層融化外,更令潛藏在海底之有毒氣體甲烷釋放,人類吸入此毒氣會中毒甚至窒息,當空氣中天然氣含量在4.9%至16%時,遇火更會爆炸,造成無端之災害。全球暖化之弊端除令凍土層融化、冰河日漸消融、氣溫上升、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增多外,更造成水源短缺、糧食匮乏等連鎖反應,直接影響民生。
學者們更認為溫室效應之元凶乃因二氧化碳過量排放,此皆由於燃燒石化能源之工廠、發電廠、汽車及各種交通工具被過量使用,及過量之畜牧所造成。是故當務之急,工業國家應盡快遏止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及推廣素食,以維持自然生態的平衡。
(4)畜牧破壞環保
素食除實行宗教之戒殺外,對保護地球亦產生極大的作用。
據數據搜集報告,在生產肉類之每個過程中,都會排放三種主要之溫室氣體,即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資料亦顯示,畜牲排出之二氧化碳驚人,用在畜牧之用水,包括飼料、生產灌溉、牲畜飲用及清洗、屠宰清洗等,卻消耗了全球淡水之一半。據聞養一頭牛所需之用水量可供一艘驅逐艦浮起,而其它由畜牧而造成之環境染污更是多不勝數。其次,全球酸雨氨之造成,幾乎三分之二亦是來自牲畜。酸雨能毒化飲用水和農作物,使湖泊森林土壤酸化、衰退。
投機商人為了飼養牲畜供人類食用,亞馬遜原有70%之森林變成牧場,地球上不少國家亦不斷以坎伐樹木圖利,令山泥傾瀉等災難不斷發生。
人類無止境之貪欲,已令今天之地球發出咆哮,而形成各種災難。人類自身應有所警覺。
(乙)從佛教角度看災難
從佛教角度看,這些所謂自然災害,非是自然而生,乃受人心感應所變現,人心善則風調雨順,人心不善,則一切物質都在變壞。換言之,現代社會道德淪喪,人心趨向自私自利,貪欲越演越劇,不法商人為滿足眾生貪欲,用盡心機,更不惜以破壞自然生態圖利,致造成災難之降臨,當社會充斥著殺、盜、YIN、妄種種罪惡時,災難自然是有增無減。此道理佛在諸經論中常有提及,但不易被人相信,因世人只信科學,認為此說無科學根據。然,雖不信者多,卻事實歷然。因此,要挽救這個地球,唯有轉化人心、淨化貪欲,才是正確的理念。
依《華嚴經》所說,萬事萬物之來源,皆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是故物質亦是從心所變現。心是不生不滅之本體,非是精神,亦非物質。由心所變現之所有物質,細如微塵、沙粒,皆有知覺見聞,皆有色、聲、香、味。故此,我們如何對待人和事物,便會得到同等之回報。
古時帝制時代,不少君主面對災難發生時,會依佛教誡設壇齋戒,或設千僧齋,或作法會祈福消災,或是按《藥師經》指示而作。國王會在佛前自我檢討是否施政不妥,然後忏悔所作,於一切眾生起慈愍心,並大赦天下,令受枉含冤無辜入獄者獲得釋放,活該受罪之罪犯重新做人,更發願施行德政,愛護子民,並供養藥師佛。如是善念一起,與佛感應,國土便得安隱,風雨順時,禾稼成就,國土豐盛,眾生無病,一切人民悉皆歡喜,所有夜叉、羅剎等諸惡鬼神無機可乘,不能擾亂眾生,天下自然太平,人民自然安樂。
結語
倘若我們每個人能依教奉行,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慢、疑,滅除內心五毒,則地球之生態環境定必迅即恢復正常,南北兩極冰山亦不會消融,災難自然平息。如果人類能以平等心、謙恭心、和氣心、仁愛心、禮讓心對待別人,外在世界受吾人善良心地影響,則天清地寧,干戈寑息,自然消災降瑞,禍去福臨。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