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直指人心的管理學(二)
吳甘霖
二、在逆境中開發心靈
一次,我和一位遠方來的僧人去拜訪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秘書長學誠大和尚。學誠大和尚曾講過這麼一句著名的格言:“棉花堆裡磨不出好刀來!”
這句話,給人很大的啟示:一帆風順不可能有大的進步;卓越的成就,來自重重的磨難與修行。這也正如明海大和尚所指出:
“我們的心,就像一把刀,想要鋒利,就必須用磨刀石去磨它。我們的心要讓它放光,要讓它的智慧出來,有時候和風細雨是不夠的,完全順著它是不夠的,要讓它難受。”
其實,縱觀那些有成就的人,不管是佛教的得道高僧,還是世間的成大業者,無不是承受了種種壓力、經過種種逆境與磨難,最後才得以成就的。他們心理的承受力,超出常人,他們心理的平衡性和穩定性,也超出常人。
正如平坦的道路上留不下腳印,也正如名僧不可能只在禅床上煉成,名企業也同樣不可能在溫床裡煉就!
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一個處於創業初期的企業陷入了經營與管理的雙重困境,創業者開始變得茫然,一時不知道自己該干什麼,能干什麼,怎麼去干。
當時彩電是社會上爭相搶購的緊俏商品,於是企業高層覺得這是個難得的商機,便千方百計從電視機廠搞來一批彩電,想加價後賣出去,希望借此大賺一把,幫助企業挺過危機。
然而因為不懂得將稅金打入成本,在交完稅之後,他們才發現這樁以為穩賺的生意其實賠大了。創業者們只好到郊區農村買來蘿卜、白菜擺在計算機所門口賣給職工,以填補虧損。
事實上,除了蘿卜白菜,這家企業的創業者們還賣過旱冰鞋和電子表,但都以失敗告終。
連續的挫折與越來越舉步維艱的困境,逼得創業者們不得不下決心反省,認真細致地總結慘敗的經驗教訓。
經過討論,大家達成了共識:做企業必須穩扎穩打。於是他們開始重新審視企業的目標和發展方向。
他們開始重視團隊的建設與管理,致力於以好的理念、思想和習慣等去影響團隊,共鑄自己的企業文化,並注重吸納新人,消化一批再吸納一批,建成“斯巴達克方陣”,壯大核心隊伍,增強競爭力……
經過重重磨砺之後,20年後的今天,這個創業者們曾經賣過蘿卜白菜旱冰鞋和電子表的企業,已經成長為了國內高科技產業的佼佼者,並開始在國際舞台上精彩亮相。
這個企業,就是今天如日中天的聯想集團。
能力人人想有,輝煌人人想得,阻力卻人人避之唯恐不及。
只有真正的強者,才會善於借逆境增長修為,於苦難中成就大業。因為在磨難的壓力之下,我們內心的智慧才會被壓出來,很多的潛能也會開發出來。—其實,順境逆境都是增上緣。一個以禅的智慧武裝自己的人,更應該把所有挫折和困難,都變為提升自己的良機。你會發現,正是那些你以為跨不過去的磨難,真正成就了你。
三、團隊中超越自我
現在的組織很重視團隊建設,團隊建設總是與單位相關。但很少人知道:我們常常說到的“單位”,其實最早來源自禅宗。
從馬祖和百丈師徒開始,便提倡“叢林”,也就是僧眾聚居的寺院。來參訪的出家人到了以後,被管事的知客師帶到禅堂,進門以後旁邊有一個長條禅凳,用來打坐;在東西北邊凳子後面都有一道簾子,簾子後面是通鋪。每個人都有個位置,簾子前面有根長棍子,出家人的袈裟、海青沒事就掛在上面,要念經了就穿上,平時打坐在凳子上,睡覺時把簾子一掀就進通鋪。
這,即是“單”“位”。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禅宗很重視僧團建設。而禅宗管理僧團及禅宗的一些理念,對於當今的團隊建設和管理,有許多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