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黃國達居士:寂滅為樂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寂滅為樂

黃國達

學佛的人常把“了脫生死”掛在嘴邊,但是什麼是生死?為何有生死?解脫的原理何在?如何才能解脫?雪山半偈前半偈是“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後半偈則是“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了生死,又稱為解脫、涅槃、寂滅,似乎離我們的心境很遙遠,無法企及,也無法想像。我們要如何來理解呢?在此引原始佛典阿含經來說明:

雜阿含四○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封滯者不解脫,不封滯則解脫。雲何封滯不解脫?比丘!攀緣四取陰識住。雲何為四?色封滯識住,受、想、行封滯識住。乃至非境界故,是名封滯,故不解脫。雲何不封滯則解脫?於色界離貪,受、想、行、識離貪,乃至清淨真實,是則不封滯則解脫。”

封是封閉,滯是阻滯。就像密閉的房子,門窗都是關閉的,裡外不能相通,空氣不能對流,屋裡的東西就會發霉。又像堵塞的溪流,塞滿了圾垃,水不能流通,就會發臭。又如枯干的種子,沒有生機,就算放在肥沃的土壤裡,也不能發芽、生根、成長。

心如果像密閉的房子,堵塞的溪流,枯死的種子,就是生死煩惱。心被封閉、阻塞而停滯在色、受、想、行、識之中,生起貪染、嗔恨、我慢時,心被系縛,黏著在法上,不暢通,不靈活,不自由,這就是煩惱。有煩惱就會造業,受三界身,在生死中流轉。

反之,心如果像打開門窗的房子,通暢的水溝,活的種子,那麼心是打開、流暢而生機盎然的,就是自在解脫。心不封閉,不阻塞,不停滯在色、受、想、行、識之中,離貪染、嗔恨、我慢時,心不被系縛,不黏著在法上,暢通、靈活、自由、清淨、真實,這就是解脫。不受身心世界的禁锢,也就不再生死流轉。

生死的解脫就是寂滅涅槃。解脫的原理,在於生滅法中契入不生不滅,也就是對於無常生滅法不封、不滯,心靈流暢、自由、開放、清淨、真實,當下離生滅的動亂境相,契入不生不滅,也就是寂滅的法性。

離相、無分別、清淨,是即相而見到法性——空寂性。一切相,無論是色相、受相、想相、行相、識相,都是空寂如幻的。不是刻意離相;而是一切相空寂如幻,所以說“實相無相”。也不是法有分別相,而心不去分別它;而是諸法本質上即是無分別,沒有對立,也沒有界限。而清淨,不是有實在的染污法可以去除;而是生滅、染污、煩惱法本性空寂,名為清淨。所以,不是離開無常生滅法之外,另有一個玄妙的境界;而是即生滅相即是不生不滅的空寂性,即生死煩惱的止息,名為寂滅涅槃。

人因滿足欲望而快樂,也因欲望得不到滿足而苦惱,這是無常生滅法。而寂滅涅槃,心靈自由,超越了苦和樂的對立,這才是逍遙自在,真正的無累,離系的快樂。所以說:“寂滅為樂”。

生命的束縛或自由,取決於對事物的執迷或覺悟。不明白無常、無我、緣起、空寂的法性,以為有客觀實在的自我和外在世界,可以保有、追求或抗拒,執著這個實在感就是封閉、阻滯。實際上,生命是聚合、流動、離散的過程,由父母各占一半的遺傳基因結合,加上業識的入胎,在母胎中吸取養份,逐漸成形。出生之後,靠飲食滋養身體,由文化、教育薰陶社會規范,學習知識技能,與周遭的環境包括人、事、自然界互動。在這當中,所呈現的個體性,聰明或愚鈍,健康或疾病,富貴或貧賤,快樂或痛苦,這些多半不是自己可以左右的,而是內外因緣交織所呈現的結果。

那麼,我們心目中所認知的“自我”,本質上究竟是什麼?以數學函數比喻來說,它是“變數”,而不是“常數”,而且是“應變數”,而非“自變數”。以結構觀念來說,它是“動態的開放系統”,而非“靜態的封閉系統”。所以,生命是開放的,流動的;不是封閉的,阻滯的。“自我”只是這個應變數或系統的名稱、標示而已。

這稱為“我”的景像是:小時可愛,長大穩重,老了變頑固。有時生龍活虎,有時舉止維艱;有時收入豐厚,有時收入微薄;有時喜,有時悲;有時精明,有時癡;有時堅強,有時軟弱;有時平靜,有時混亂。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自我”?在流動變化、緣生緣滅、出入去來的當下,“自我”只有假名,沒有實體,這就是“無我”!

“自我”是假名,無實;同理,一切外在的人、事、物,內心的情緒、思想、意念、知覺,同樣都是假名無實。內心封閉、阻塞,而停滯在外境、感情、知識、經驗上,以為是“我”、“我的”,生起“自性見”、“法執”,這是錯誤的認知,是執迷。開放、流動,了知“無我”、“畢竟空”,才是正確的認知,是覺悟。

在認知境相時,心如是封閉、阻塞而停滯的,心目中所呈現的境相,就是固定、僵化、有自我、有實在感的。然而,事物卻始終是無常、無我、流動變化、不被局限、虛幻不實的。在認知上這是根本的矛盾、錯謬:我們希望能永遠活著,並且平安、健康、快樂、事事如意;事實上卻要面臨老、病、死、意外、挫折、失望和痛苦。我們要求別人依照我們的想法來做事;人家卻不接受。我們想要占有物質、感情、地位;卻發現它隨時都會失去。這就是心靈的封閉、阻滯真相所產生的沖突和矛盾。

如果我們沒有“認定”一個固定、實在的自我,就不會苦苦地去維持、保護它,隨順著因緣就沒有沖突。如果我們沒有“認定”外在固定、實在的人、事、物,就不會去要求、控制它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就能隨遇而安,並且能夠去關懷、了解、尊重他人,就不會有對立和爭奪,自然而然內心和諧,和睦相處。

所以心靈不封閉、不阻塞、不停滯就不會有苦惱;完全沒有苦惱,就是寂滅涅槃。不過,寂滅涅槃並不是一切;自身的業力所招感的苦報,仍然要堅強地承擔。在菩薩道的修學中,甚至還要以苦來砥砺身心,推己及人,觀眾生苦,發菩提心。

菩薩視苦為空幻不實,本性寂滅的,不是不可改變、絕對的、客觀而真實的。不以苦為苦,就是身苦而心不苦。面對身體的行動不便、殘缺、受傷、疾病,不憂愁、焦慮,知道這是過去業力的果報,或是今生對身體沒有善加調養、珍攝所致。雖然苦,卻不被苦的感覺所束縛;積極不懈地行所當行,發揮潛力,反而更有一番作為,所謂“以苦為師”,方能在佛法中更上層樓,成就菩提大道。

 

上一篇:黃國達居士:超越心靈的迷障
下一篇:黃國達居士:大乘佛法對五欲的態度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