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團自身建設的“四化”工程
淨慧
我們的佛學院辦學的大政方針、大方向,就是要培養合格的、愛國愛教的、有堅定政治立場的、有淵博宗教學識和宗教修養的、深受廣大信教群眾擁戴的宗教教職人員。這是個大方向,這個大方向我們要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學僧畢業以後,還是要以這個方向作為我們弘法利生的畢生要求,任何時候都不能偏離這個大方向。
佛學院辦學總的目標、總的方向政府有明確規定的,要培養合格的愛國愛教的宗教教職人員,從佛教院校的具體情況、具體培養目標出發,就是“四、八”方針。四個字:信、戒、學、修;八個字:養成僧格,融入僧團。我感覺到這個“四、八”方針在我們佛學院還沒有真正落到實處,三學的精神、六和的原則宣講不夠,落實不力。像這樣一些主觀上的努力到不了位,自然會影響學生學習的情緒和學習的效果。當然,有些問題是來自佛學院方面的,也有來自學生和社會影響方面的。從學生方面來說有許多具體的實際的問題存在。首先,因生源不足,迫使佛學院降低要求吸收學生,致使學生的政治素質、信仰素質、文化素質難以名副其實。其次,因社會環境的某些負面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佛學院管理的難度,比如網絡上不健康的信息和不適於僧人了解的色情、武打等內容,一般人視若等閒,但對僧人的修學則是極大的障礙。第三,因僧團情況比較復雜,學僧之間的相互影響較大,也造成管理上難以把握。像這樣一些問題長期困擾著佛學院的管理層。當然,在管理上和學習上存在的問題遠不只此,但是僅僅這些問題要在短時期內求得解決也是非常困難的。既然如此,辦佛學院的出路是什麼呢?要辦好河北省佛學院的出路,還是要在貫徹黨和政府規定的宗教院校大方向的前提下,在堅持信、戒、學、修的四字綱宗和“養成僧格、融入僧團”的八字方針上狠下工夫,狠抓落實。這些原則是僧伽教育自始至終的指導思想,這些原則是通過實踐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為了從根本上加大貫徹落實“四、八”方針的力度,為僧伽教育創造優良的內部修學環境,我覺得我們寺院內部當前要認真抓好僧團自身建設的“四化”工程。這個“四化”是思想建設方面的工程,是精神建設方面的工程,是關系到當前我們佛教特別是僧團應當發揚什麼、應當堅持什麼的大問題。這“四化”就是:僧團道風要堅持傳統化,僧團管理要堅持律制化,僧團弘法要堅持大眾化,僧團生活要堅持平民化。下面我就這“四化”的具體落實講幾點意見。
一、僧團道風要堅持傳統化,是指僧團道風建設的主要任務不能偏離傳統叢林的大方向。傳統叢林的早晚功課、二時齋供、半月布薩誦戒、結夏安居、禅七淨七、講經傳戒等功能要充分重視,並使之制度化、規范化、經常化,發揮其攝受大眾、凝聚人心、傳承文化、落實修行、樹立形象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防止僧團信仰淡化、修持缺位等消極現象的繼續滋生蔓延。 道風要堅持傳統化,不能丟掉傳統。丟掉傳統,我們姓什麼就不知道了。所以,一定要在繼承傳統的前提下來適應我們今天的環境。如果把傳統丟掉了,只談適應,就沒有任何意義。今天,我們佛教要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怎麼樣適應?就是要我們愛國守法,要接受共產黨的領導,走社會主義道路,就是這麼簡單的事情。一句話,就是要愛國愛教,這就是我們的適應。從什麼地方適應?從我們和尚的身份,從我們和尚的本分,從我們和尚的清淨莊嚴的僧格,來適應社會主義社會。如果說你沒有一個清淨莊嚴的僧格,那也就無所謂適應不適應。所以,我們的道風建設一定要堅持傳統化,不要丟掉傳統。
二、僧團管理要堅持律制化,是指寺院和僧團在落實教制建設的每一個環節都要堅持“以戒為師”的大原則不動搖,依律攝僧,以法攝眾。佛陀臨涅?的時候,阿難請問佛陀:“佛陀在世時,我們以佛為師,佛陀去世離開我們了,我們以誰為師啊?” 佛陀慈悲地告訴阿難,戒律是佛陀親自制定的,佛離開大家時,大家“以戒為師”,就還像佛陀住世一樣。所以,僧團管理要堅持律制化,就是要強調“以戒為師”。 僧團因時因地制定的規章制度必須遵循律制,僧團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都要體現戒律止惡行善、防非離過的精神,在具體的管理運作過程當中落實養成僧格、融入僧團的大目標。中國漢傳佛教寺院傳統的管理辦法是戒律與清規相結合的雙軌機制,這也是管理律制化的方向,要認真堅持不動搖。
三、僧團弘法要堅持大眾化,是指寺院弘法利生的理念要時刻關注普通信眾,要關注平民百姓,要關注寺院周邊的群眾,要關注來寺游覽參觀的每一個人。這四個方面的人是寺院的無盡寶藏,是整個佛教的資源優勢,是佛教存在和發展的深厚基礎。面對這些人,面對我們每天所接觸到的每一個人,千萬不要忘記我們的理念是:感恩、分享、結緣、寬容。出家人既不能成為以清高自命的學者,更不能成為像腰纏萬貫的大款,當然也不能有官氣。出家人要學習菩薩的精神,作眾生的不請之友,作眾生的僕人。佛教不是我們僧人的專利品,也不是我們先入門的佛弟子的專利品。佛教是大眾的,佛教是九法界眾生共享的一種教法。所以,我們的弘法工作一定要敞開大門,一定要打破局限性,一定要堅持走大眾化的道路。 堅持大眾化就是想問題、做事情一切為大眾著想,為大眾作奉獻,把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的菩薩精神落到實處。
四、僧團生活要堅持平民化,是指僧團或者寺院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四依”的精神,“四依”才是比丘的生活方式,戒律上規定比丘依“四依”而住。“四依”就是:著糞掃衣、常行乞食、依樹下住、用陳棄藥。這種生活方式就是修行人的生活方式,出家人依此四法而住得成聖道,故此四法又名“四聖種”,四種成就出世聖賢的種子,其重要性可想而知。當然中國和印度國情民俗不同,古今生活方式各異,但“四依”的精神不能丟。每一個出家人在受比丘戒之前,都要先受“四依法”,目的就是要告訴每一位新受戒的比丘,依“四依”而住才是出家人的本色。我們今天的寺院雖然說不能照搬古代印度僧人的生活方式,但是我們要提倡節儉的生活作風,要提倡清貧的生活作風,要提倡勞作與修學並重的生活作風,要提倡百丈禅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作風。我們要力戒浮華奢侈之風,要力戒講排場、擺闊氣之風,要力戒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之風,要力戒德之不修、學之不講之風。總之,出家人是修道之士,是傳道之士,要擺脫一切有礙清修、有礙道風建設的追求享受、追求世俗化的生活作風,防止僧團學德的滑坡、素質的下降、形象的矮化。出家人生活的平民化是個大問題,我們的一切設施是為大眾准備的,要與大眾共享,不要有占有的欲望。佛法是大眾的,佛教是大眾的,寺院是大眾的。離開了大眾的參與和成就,我們一無所有。這就是因緣法,我們要懂得隨緣而住,隨緣而作,隨緣而來,隨緣而去,萬事隨緣,輕安自在。對我們柏林寺來說,從1992年開始,就一直在修廟、建廟,一直在搞基本建設,一直在從事硬件的建設。那個時候的生活比較艱苦,那個時候不僅是過著平民化的生活,而且比平民化還要平民化。現在可以說柏林禅寺已經是萬事俱備。大家在這裡生活,用禅堂的話來說,“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百事不操心,十指不點水”。我們要經常思考,我們的生活比大眾怎麼樣?是有差距,還是有超過,還是與普通老百姓基本上保持平衡?我們對於一切設施和設備,都不要過分的講究,都要保持平民的特色。特別是我們的寺院處在鄉村,處在一個經濟比較滯後的小縣城。趙縣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整個的生活水平還不是很高。那麼,我們出家人一定要想到我們要過一種比較艱苦的生活,比較簡單樸素的生活,比較平民化的生活。這四點在柏林寺用得著,學僧畢業以後,離開了柏林寺更是用得著。這是貫徹“信戒學修”辦學宗旨的具體化。這四句話沒有離開“信戒學修”的宗旨。
堅持僧團的四化原則,然後要不斷強化四種意識:不斷強化信仰意識;不斷強化歸屬意識;不斷強化神聖意識;不斷強化責任意識。這四句話,我們畢業的學生用得上,在讀的學生用得上,我們寺院所有的人,包括我自己在內,我們在座的所有居士,都用得上。
首先,我們佛弟子,就要不斷地來強化我們的信仰意識,要提升信仰,讓信仰生根,讓信心有力量。信心能生根,信心有力量,才能真正地克服我們在學佛道路上所遇到的種種困難、煩惱和魔障。
第二,不斷強化歸屬意識。我們當了和尚,我們信了佛教。當了和尚,要以僧團作為我們的家。在家的居士,要以教團作為我們的家。教團是由七眾弟子組成。有這種歸屬意識,我們才真正覺得,作一個佛弟子很光榮,作一個佛弟子有自己的責任和使命。不要讓我們的信仰邊緣化,不要讓我們的生活邊緣化,不要讓我們的思想意識邊緣化,一定要時時刻刻想到,如何養成僧格,如何融入僧團。
第三,不斷強化神聖意識。信佛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我們能夠做和尚,成為僧人的一分子,成為僧團的一員,這是千生罕遇、萬劫難逢,是我們過去生中種了無量的善根,才能夠在此生此世成為僧人,一定要有這種難遭之想、難遇之心、希有之心。要覺得我們做一個出家人,很高尚,很神聖,很了不起,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己看不起自己,大眾怎麼能看得起我們?我們要曉得自尊自愛,自己對自己有要求。自己對自己沒有要求,社會人士對我們只會唾棄,和尚不像個和尚,衣著打扮俗氣,說話做事俗氣,社會人士哪能看得起我們?那種俗氣,不是今天社會人士對我們僧團的要求,更不是黨和政府執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對我們的要求。黨和政府希望我們每一個出家人,每一個在佛學院學習的宗教教職人員,要有較好的、較高的宗教修養,要有較深的宗教學識造詣。要求每一個宗教教職人員在信教群眾當中有一定的威信,能夠帶領廣大信教群眾走愛國愛教的道路。如果我們自身的形象不好,你能夠起什麼作用呢?你帶僧團,你帶信教群眾走,你別把人家帶錯了路。所以,要有一種神聖的意識,要以高標准、嚴要求來要求自己。
第四,要強化責任意識。出家人利生為事業,弘法是家務。佛教的興衰,我們每一個出家人,每一個佛弟子,都有責任。這種責任意識,靠我們平常一點一滴地來養成。不是說我們走在大街上,能夠給大家講一通,我們在弘法利生,那就是責任意識的體現,那固然也是,但是不僅僅如此。我們住在寺院裡,住在佛學院,把桌子擦干淨,把地掃干淨,把玻璃擦干淨,把衣服洗干淨,把胡子刮干淨,這些都是責任意識的體現。因為只有在生活的點點滴滴能夠養成責任意識,最後才能夠在大是大非面前有責任意識。愛國也好,愛教也好,都是從身邊點點滴滴的事情做起。看到哪個水龍頭壞了,水在滴呀,應該馬上關好,如果關不好,還在繼續流水,我們馬上要報告有關的管理人員,趕快把漏水的水龍頭修好。因為節約用水,不僅給寺院節省錢,也是給我們人類,給我們這個地球做貢獻。一定要把很小的事情和很大的事情聯系起來,那才是責任意識的具體體現。這就是講,要堅持四化原則,不斷強化四種意識。
此外,要求我們已經畢業的研究生,要繼續培養和鞏固道心,這是一輩子的事情。道心是根本,沒有道心,知識學得再多,不能在行動上落實,那就是空話了,跟學世間的知識沒有什麼區別。我們今天的社會問題,就是理論和實踐脫節,言和行脫節。作為佛弟子,就要反此而行之,一定要做到言行一致,理論和實踐一致,解和行一致。所以一定要不斷地培養和鞏固我們的道心。
要提高做學問、做工作的能力。你們現在已經畢業了,應該說做學問摸到一點門路了,做工作,也有一些能力。但是學無止境,諸法無住,我們要不斷地提高做學問的能力,提高做好工作的能力。道心是本,工作學問的能力是用。或者說,道心是體,能力是用。有體有用,才能夠真正地為弘法利生做出我們自己應有的貢獻。
這“四個堅持”的提出,“四化工程”的提出,的確是有感而發。近年來,我南北東西走了一些地方,大小活動參加了不少,也接觸了不少人,有許多有益的見聞。閒坐山庵,每有所思。當前我們佛教有很好的機遇,也潛伏著相當嚴重的危機。作為一個老人,走了許多路,經歷了許多事,居安而思危,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僧人默守清貧、修德講學之風盛行的時代,就是佛教興旺發展的時代;每當僧源失控,僧人素質低落,僧人生活腐化,不務正業、戒律松弛、管理力度疲軟的時代,就是佛教走下坡路的時代,就是“法難”即將到來的時代。一部中國佛教史,一部世界佛教史,有相當篇幅是描寫佛教興衰成敗的歷史教訓。我希望我們這一代出家人要成為續佛慧命、光大法門的佛門龍象,不要成為玷污法門、埋葬佛教的一代罪人。我看到佛教繁榮的背後存在著很嚴重的危機,面臨著來自教內外的嚴重挑戰,所以講了以上的一些意見,一則自勉,一則共勉。我們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時刻有危機感,時刻有臨深履薄的自覺性,在落實生活禅和建設平民佛教的理念上狠下功夫,才能化險為夷,使僧團立於不敗之地。
學僧在學習期間既要總結所取得的成績,也要找出差距。
在成績方面,首先是信仰和道心上的進步。河北省佛學院的宗旨就是信、戒、學、修,這既是我們的宗旨,也是我們教學內容的綱領。河北省佛學院的一切教和學都要圍繞這四個字展開。這四個字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希望每一位同學,不管是哪一個班次,通過一定時間的學習,達到“養成僧格,融入僧團”的目的。“養成僧格,融入僧團”,這八個字看起來輕描淡寫,做起來是我們每一個出家人一生的事情。我們這一輩子能不能養成一個圓滿的僧格,能不能夠真正地融入僧團,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要在道心上有進步。每年都有各種形式的修行活動,因為過去打禅七,我每天都在禅堂,我也看到他們每一天每一支香都能堅持,而且坐得穩穩當當、像模像樣的。修行怎麼樣那是每個人內在的事,至少表現在威儀上有一種道氣,那是大家共同看得見的,那是一種他受用。所以說在佛學院學習,不管是做什麼都是在給自己畫像,都是在給自己寫歷史,都是在給自己寫評語。希望我們在讀的各位同學,不管是大專班、中專班也好,預科班也好,都要記住我這個話,一定想要做一個好和尚,做一個像模像樣的和尚。年紀大的可能有自覺性,年紀小的可能就沒有自覺性,或者自覺性不強,有時候還會故意地作點調皮的動作。我想那不好,那首先是對自己的形象有損害。因為我們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有因果的。有些因果是現在的事,有些因果是未來的事。因果是從當下這一刻往未來延伸,不是一個遙遠的事情。第二,學業上的進步,這個是靠平常學習的自覺性和鑽研精神。第三,在參與學院、寺院管理教學上的進步。學業上的進步是理論上的提高,參與教學和管理是實踐上的提高。學佛不僅僅是學知識,學佛是要學以致用,是要用在修行上,用在指導我們做好寺院的管理、做好佛學院的教學和人才培養上。
學僧們還應該找出差距。這個差距並不是他們本身的不足,主要是由於佛學、修行和萬事萬物都在不斷地變化和發展。如果我們滿足於已有的成績,只要有這個起心動念,我們馬上就落後了。所以,我們在學習上永遠不能滿足;在修行上永遠不能停步;在思考問題上我們永遠都要隨著萬事萬物的變化不斷地找出答案。所謂的差距,我想要說三句話,一句話叫作“菩提路遙”。我們修行這條路很遙遠,不能停步,一停步我們就落後了。第二句話,是“學無止境”,因為學無止境,所以我們要難學能學,盡一切學。第三,就是“諸法無住”。我們生存的這個環境日新月異,我們的思想應該怎麼樣呢?也要不斷地有所突破,不斷地有所進步,不斷地有所發展。如果我們的思想停滯不前,以一種停滯不前、凝固不化的思想去面對無住的萬法,我們就會落後,我們就會起執著,我們就會有煩惱。諸法無住,我們也不能停留在某一個點上。我們要不斷地有所突破,不斷地有所進步,才能夠不斷地克服我們自身的局限和障礙。所以,我們要找出差距。總結成三句話,就是菩提路遙、學無止境、諸法無住。
(據淨慧法師在河北省佛學院的三次開示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