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問答四篇-教義抉擇篇
玅境長老答/編輯室整理
問:目前有一些有名的南傳禅師說:定內不能修觀,要在定外修觀。請問長老的看法如何?又二禅以上名「無尋無伺」,是否二禅以上即無法修觀?
答:在止沒成就之前,談不上定內修觀。什麼叫做止成就?依《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說,要得到未到地定,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非非想定,這時候才叫做止成就。
止成就者,應是定內修觀。在定時心力強,修觀則能斷惑證真,故應定內修觀。主張定外修觀的理由,正是認為二禅(無尋無伺地)以上定內無尋伺,何能修觀?然依《瑜伽師地論‧有尋有伺等三地》雲:「此中由離尋伺欲道理故,說名無尋無伺地,不由不現行故。」(T30.294c)又,卷三十七雲:「……諸菩薩入靜慮時能斷煩惱(初禅離欲),語言尋伺(二禅斷語言尋伺)、喜(三禅)、樂(四禅)、色想(四空定)等隨煩惱。」(T30.495b)窺基大師的《略纂》釋雲:「……定中無尋伺,無發語言尋伺,非無細尋伺。」可見,二禅以上並非不能修觀。
而初禅的尋伺到底為何?依《瑜伽師地論‧聲聞地》所說,從未到地定要進步到初禅,須修「七種作意」,實則此「七種作意」即不淨觀也。而初禅雖已離欲,然離欲界很近,仍須繼續修不淨觀令定清淨,故名「有尋有伺地」。二禅定力加深了,得「內等淨」,不須要再修不淨觀了,故名「無尋無伺地」。但還是可以繼續修! 如佛教聖者所修的「八解脫」,其中就有不淨觀的意思;又,如捨利弗尊者已是究竟離欲的大阿羅漢,他怎麼修行?還是修不淨觀!此如《中阿含經‧捨梨子相應品師子吼經》所說(T01.452b )。 實則「無尋伺」但是無初禅之尋伺(不淨觀),非無觀勝義之尋伺也。若已得定而在定外如理作意,名定外修觀;如是心力薄弱,能斷惑證真乎?所以,佛教徒修定之目的乃為成就無漏慧、斷惑證真耳(不但是為得神通也)。佛是在四禅裡觀察十二緣起,證無上菩提的;而《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瑜伽師地論》、《大智度論》等,皆是主張定內修觀的。
問:佛教是覺悟的法、離苦得樂的法,為何要分為南傳、北傳,漢傳、藏傳佛教?不是契理契機就好了嗎?
答:來問是以契理契機的理由,否定三種佛教的差別;實在來說,正由於契理契機之故,而成立三種佛教的。南傳是小乘佛教,我們北傳是大乘佛教。這樣的說法,南傳佛教學者將會有點感冒!其實無論感冒與否,它的確不如大乘佛教高明!你不得不承認。
這也是根性的問題。中國人學習大乘佛教,心情上是契合的。南傳佛教的學者,則契合於小乘佛法。小乘佛法就是積極的求脫生死,得聖道、入涅槃;而大乘佛教則是發無上菩提心,廣學佛法、自利利他,與一切眾生齊成佛道。這樣高明的大悲心,與入無余涅槃的思想,確是有差別的!所以有南傳、北傳的不同。
「藏傳」在今日說,也是屬於中國佛教!中國有漢傳──以漢文傳揚的佛教,也有藏傳──以藏文傳揚的佛教。漢傳佛教有顯、有密;藏傳佛教,也有顯、有密。但是藏傳佛教的密部,比漢傳佛教多;那裡的眾生,對於密咒的信心特別強。
我們漢傳佛教中,也有很多人歡喜念咒;當然這是根性意樂的問題,也就是契機的問題。即使皆屬漢傳裡的顯教,有的人歡喜《般若經》,有的人歡喜《華嚴經》,有的人歡喜《法華經》、《阿彌陀經》……,也是有差別的。這就是根性不同的關系!
問:大、小乘經典都提到四念住,兩者有何不同?
答:大略的說,有二種差別:
一、動機不同,也就是發心不同。小乘佛法是發出離心修四念住,願得阿羅漢果,最後入無余涅槃,到此為止而已。而大乘佛法則是發無上菩提心修四念住、三十七道品,發大慈悲心廣行六波羅密殊勝功德自利利他。自利,到成佛時方為圓滿;利他,則無盡期的饒益有情。
二、內容深廣不同。大小乘的四念住,在修不淨觀這部分是一樣的。但若論修無我觀,則北傳佛教不但修補特伽羅無我、又修法無我,比南傳佛教更廣深、更圓滿。
另外,大乘佛法中如《大般若經》、《大智度論》等,廣說觀一切法空的甚深義,為小乘佛法中所無;這即是四念處,是甚深甚深的境界。
如《金剛經》:「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這就是身念住,觀身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就是心念住。「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這就是法念住。觀身不可得、心不可得、法不可得,觀受念處亦復如是。
這樣深刻的觀察,《阿含經》中雖非全無──如孫陀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因緣中,即含有此義(《雜阿含經》276 經,T2.73c),但未見南傳學者的闡揚。
問:在密教中,如《菩提道次第廣論》或《略論》,有次第的修行能引導初學佛者;然而在傳統漢傳顯教中,三藏經典眾多,使初學行者盲無頭緒,不知從何下手?不知長老能否開示修學次第?
答:藏傳佛教的初學者若不經過教授,他們自然就會曉得《廣論》、《略論》的道次第嗎?他們沒有「三藏經典眾多,使初學行者盲無頭緒,不知從何下手」的感覺嗎?
中國的漢傳佛教也是有道次第的。就以《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來說,你自己讀好像沒有次第,但是讀無著菩薩論、世親菩薩論、印順老法師的《講記》,條理井然的分科,就是修學聖道的次第。但是我們自己智慧不夠,學習亦不夠深刻,在有次第中而不認識次第,就說沒有次第。其實是自己的無知而已!
我們自己讀《法華經》,由〈序品〉到〈普賢菩薩勸發品〉,我們知道它有次第嗎?你若讀天台智者大師的分科,就是有次第!而《華嚴經》八十卷,清涼國師也有次第科判,令你一讀就清清楚楚的。這些古德有聞思修的智慧,所以能如此。
藏傳的《略論》、《廣論》的修學次第,為宗喀巴尊者善巧說法甚為殊勝。但是,宗喀巴尊者判攝密教高於顯教,到了等覺菩薩位時,還要念咒才能得無上菩提;然而我們披讀顯教的《大般若經》、《華嚴經》、《法華經》等,皆無此種說法,你應該怎麼抉擇呢?印順老法師為什麼寫《成佛之道》,原因何在你知道嗎?
所以,修學次第這件事,一定要經過長期深入的學習才能明白;否則迷迷糊糊的,不知道怎麼一回事。
問:釋迦牟尼佛曾示現金槍馬麥之報,說明定業不可轉;但若所有的業都必須受報,應無一人能成佛。是否有些業障可透過修行令其消滅而不必受報?
答:業有兩種:一是定業,二是不定業。不定業容易消除,而消除定業則難。
要想消滅業障,須學習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能消除一切業障,如《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文正明般若有滅定業之力,其力量是很大的。為什麼初果聖人決定不到三惡道去?因為他的無我觀成就了。無我觀即是般若法門!
有的佛教徒以為修無我觀是小乘;其實,無我觀通於大小乘!如《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正是主張修無我觀:「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我們漢文佛教很多人歡喜讀誦《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但若只是念念文句而不能深入其義,則甚難消除定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