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楞嚴經貫攝序(劉道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楞嚴經貫攝序

  序

  瞿昙氏。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四十九年。廣宣妙谛。窺其義蘊。幾於入海算沙。而蓮華楞嚴。尤為教乘至寶。然蓮華為佛全身。而楞嚴為佛之頂。則以此經究竟堅固。始干慧以迄等覺。莫不因頂薰修。直踏毗盧頂上。為大覺最尊勝之法。蓋作佛之津梁。而蓮華之精要也。開佛知見。捨此蔑由。所以自天台以來。前賢接踵。代有闡發。雖繁簡不同。而婆心則一。大約。以貫諸說之統宗。攝群倫而加被。為不失瞿昙氏說經之旨焉。迨別傳東來。宗教互诋。宣鑒大師。一見龍潭。燒卻青龍疏鈔。以為窮諸玄辯。若一毛置於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大海。於是。才涉言诠。便成剩義。而瞿昙氏密因修證了義菩薩萬行同圓非說可說之妙。幾有故紙置之者矣。嗟乎。根有利鈍。機有遲疾。苟謂單提別傳。便可盡廢義學。則瞿昙氏才離兜率。便當以雙趺公案徑示飲光。何為橫說豎說頻轉佛輪。若是其不憚煩。而從上先德。又何以有日處虛空之喻乎。甚矣。弘經功德。度越恆沙。或缁或素。不一其人。大約。親承莂記。隨遇現身。使慧炬常然佛幢不倒。苟非乘夙願力。讵能措一辭哉。若乃以文人之精思快筆。疏調御之奧談。以世書之章句段落。分貝多之脈絡。喻諸決流源源歸海。譬如理機絲絲入扣。辯才無礙。顯密全彰。求之今日。則非眼先生其人矣。先生。宿學巨儒。隱居著述。尤邃五家宗旨。遂輯楞嚴貫攝一書。篇帙之成。需之二十七年之久。蓋用志專勤。欲以一人之精力抉萬類於迷津。仁哉其即瞿昙氏之用心乎。篇中。以佛言語。證佛智慧。不即不離。有倫有脊。真乃無所不貫。無所不攝。蓋先生於此經。始得會解。繼見合轍。又因離公得讀正脈。而終取材於竟陵之如說。可謂集眾腋以成裘。錯五采而施繪矣。至於就簡刪繁直截貫串剖抉微奧。開卷了然。予小子讀而快之。如觏優缽羅華。雖欲不歡喜贊歎。不可得也。遂因先生之命。而為之序。

  康熙己酉五月昆山年家子徐元文頓首拜撰

  序

  夫說法者。無法可說。解經者。借解存經。無法可說。不妨橫說豎說也。借解存經。貴在一解眾解也。自經流震旦。而楞嚴後至。解經者固多。解楞嚴者尤多。然或條分縷拆。曲證旁稽。而反乖於融通渾一。或拘文敷衍數墨循行。而遂流於支離浮蔓。則又不如無解。此達大師所以勸人專讀白文也。自解楞嚴以來。唯天如十家會解。盛行於世。迨一雨法師合轍出。而生面別開。至交光法師正脈出。而奧義闡盡。雲棲蓮老。搭衣禮拜。閣筆不注。有以也。其後鐘伯敬賀中男。又約正脈之旨。而著為如說。頗出新意。了庵居士。乃匯諸家。而以吾儒講章之法編之。初名貫攝。改名說通。嗚呼備矣。予得而卒業。焉見其痛掃科揲之葛籐。獨標直捷之妙義。而精神全在承接過脈中使十卷如一卷一卷如一句一句如一字。昔之開卷而欠伸欲睡者。今則愈讀而津津有味。若唯恐其速盡也。所謂借解存經。而一解眾解者。不其然乎。若夫居士以再來人。弘三教緒。澡身如霜枝雪干。淬品如潭月松風。其深修密煉。在語言文字外者。高徐二先生既言之。予奚贅焉。

  康熙辛亥秋八月賜進士出身雲南道御史奉差巡視兩浙鹾政關中通家世弟熊焯 拜書

  序

  楞嚴貫攝者。非眼先生。津梁後學而作也。此經之解多矣。何復煩此。曰經者。西方聖人談道之書也。然聖人之書。原是聖人之言。聖人之所言者。誠與世人不同。而其言之。有倫有脊。為呼為應。一字一句。定有銷歸。幾段幾章。自相鉤鎖。則必與世人之言同。而尤詳盡者也。如是。則後世之讀經者。必盡曉聖人之言。而後能得聖人之意。尤必如面聆聖人之語而後能會聖人之言。故文人之技。去道遠矣而有時妙用其長。震於鐘鼓而朗於日月。當亦大覺所為破顏微笑者也。然則古德時賢。紛綸諸解。豈猶有所未足欤。曰其用不同也。夫車舟岐於燕吳。而裘葛分於寒燠。非有優劣存焉。而適宜則固迳庭矣。諸師之解。抉微剖密。各有專長。而或申其義。或未體乎詞。求其呼應分明脈絡通徹。蓋未易數數然矣。先生此編。顧盻生情。宛轉會義。蓋有出於諸師之外。而補其所不及。通其所未了者。夫修多羅蓋亦多矣。而佛頂獨為尊勝。不止破顯盡致堂室窮幽半滿邪正之歷歷分明。良由房相運筆文字入妙。遂今乾竺奧義白日中天。則先生此編。固調御所囑累。而清河之功臣也。夫文之載道也固矣。而道未明。亦有二端焉。義學龍象。非曰乏人。而外典之博涉未深。故下筆時有龃龉。求其一一。文從守順。虛實鹹宜。即古德往往有遺議。至於宗門直指自詫。不落言诠。恐一傍語言。便成教相。不屑為青龍疏鈔。而翻留心李杜韓歐之業。區區與文士爭長。是可怪也。苟謂筆墨在真如之外。彼地水火風。且已兼收者。何故苟謂般若在語言之外。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調御於斯不話墮乎。夫千裡之流。一曲偶阏則不貫。一阕之奏。抑揚不盡其致。則曲不成。而況聖人精微之語。寧可鹵莽遇之。而托於卓荦。觀大意。以免玩物喪志之譏乎。彼諸君子之論。夫固有為言之也。蓋古人間出之資。與忘言之教。固有斷章取意而有會者矣。固有一字一句而磕著築著者矣。固有郢書燕說而獲大益者矣。不止是也。即以本經言之。固有知見立知句讀錯斷而證入者矣。更以禅宗言之。固有聞挽歌艷詩而桶底脫然者矣。不止是也。以他方世界言之。固有以飲食香台而作佛事者矣。即棒喝猶為鈍置。而況語言乎。然以言乎一人之悟殊方之法則可。而欲以投娑婆之機。演大雄之法。舉先聖人耳提面命之言。一一令千百年之後之人順乎耳而浃乎心。飽性海之玹波。睹義天之朗曜。當在此不在彼也。明矣。不佞卒業斯編。不覺忻然。合掌曰。佛頂光明。復爍四天下矣。蓋修多羅之義。震旦譯雲契經。上則契諸佛之理。而下亦必契眾生之機故也。經之為義。曰貫曰攝。貫穿所說至道。攝持所化眾生故也。先生此編。彷儒者經書講章之例為之。以必肖必透為則。其理契先佛者。既已擇取。諸師之妙解而用之。至於語言如生。允貫允攝。以俯契群機者。向來得未曾有視。紫柴講錄。尤為盡善。當與大圓張尚書金剛義趣廣演。並有千秋無疑矣。交光之後。復策奇勳。是可喜也。不佞每訝井絡之墟宗風不墜。昭覺大師以比丘身現。內江相國以宰官身現。今先生。又以淨名龐老。鼎足其間。皆可雲優昙華迦陵音矣。此編行世。六宇同風。人共知。金色頭陀。方在雞足山中。護持佛衣。俟面授補處菩薩。豈知慶喜尊者。亦方於獅子座上。現在結集佛語。不惜更下注腳。慈悲末法眾生乎。

  康熙丁未一陽月長至日

  宗人府丞前吏部左侍郎兼國史院學士東蒙高珩拜撰

  編輯始末

  余庚辰歲。客京師。始閱楞嚴會解。閱凡再。僅窺其大意而已。丁亥避亂於梁山之金城塞。又得會解讀之。稍復通曉。於時竊有願焉。顧安得淹貫明白。若儒家之講意者。以廣引末學乎。戊子冬。隨集仙宗兄。過達州之漢城寨。忽得合轍一卷於斷殘經帙中。取而誦之。心開神躍。曰此可為講意資糧矣。而全本亦未見也。己丑。至嘉陵。參離指和尚。雲有合轍全本。庚寅。乃求得而卒業焉。則又躍然。歎未曾有。和尚謂余。合轍固善。不如正脈之尤善也。余又求正脈讀之。初苦其科揲煩碎。屢閱屢[穴/具]。及觀其簡識取根不用天台止觀。種種卓見。高出群疏。相傳。蓮師初見此本。望北焚香。搭衣禮拜。良有以也。而余之講意。可以編矣。爰取正脈合轍二書。研味參伍。用經書講章之例。融會而編之。分章過脈。聯絡照應。必肖先佛口吻。必透後學心胸。而繁碎科分概從芟去。大約取正脈十之六合轍十之四。而余間有管窺。亦附十之一焉。權輿於辛卯正月。告竣於壬辰九月。書成凡十卷。敬質之離和尚。和尚不以為謬。而令存其草本以待緣而梓焉。順治庚子。余就養復入都門。此本尚留嘉陵。未之攜也。偶於報國寺集得如說一函閱之。書成於鐘伯敬賀可上兩居士。大約亦本正脈。而參以新裁。往往妙合佛旨。至丁未春。次男如淮。來自嘉陵。乃緘余草本至。宛然故舊重逢。喜可知也。於是。復加較定。而以如說參之。蓋前後二十七年。而大願始畢。可以無憾矣。至於剞劂流布。予未敢必適。同鄉高平令白君田生。讀而善之。首捐百金。倡刻三卷。而唐謝兩君和之。吾兒又卒成之閱。半載而十卷告完。其序則天官少宰高念東先生椽筆。先生今之張無盡也。聖典托名敘以傳。不尤幸乎。爰記其始末如此。俾後之覽者鑒弘經之不易。而勿加輕亵雲爾。

  旹大清康熙七年戊申秋八月朔旦。白衣戒弟子劉道開。題於燕台之鴻雪堂。

  表忏疏意

  伏以佛法廣大。雖上哲究其津涯。經義淵微。豈下愚可得而诠注。聊因前人之緒論。薄效編纂之寸長。既勒成書。理宜申告。仰干獅座。俯鑒蟻忱。言念弟子劉道開。蠢蠢凡夫。茫茫業識。幸植善根於宿世。獲觀妙典於今生。憶讀楞嚴。起於庚辰之歲。及編直解。乃在辛卯之年。閱兩載而始成。盡去揲科之瑣碎。匯群言而拔粹。務求脈理之貫通。揀識取根。不用天台止觀芟繁就簡。例同儒氏講章。開卷了然。初學既便其易曉。循行豁爾。鈍士不苦其難知。藏笥箧者有年。待剞劂於緣會。憑仗。

  韋陀之願力。默牖檀越之信心。信官白良玉。倡刻三卷於前。信官謝述度。助刻兩卷於後。余則弟子道開。偕男(信官如漢貢生如淮)隨力措辦。用襄厥成。計工資參百余金。裝善本一函十卷。殺青已峻。稽颡告成。爰卜本月朔日。祗就妙喜庵。延僧設供(雲雲)伏願弘慈灼鑒。慧力護持。倘不大謬於聖言。尚求陰導其流布。俾普天含識。共游一六之門。率土孕靈。同跻圓通之域。弟子道開不勝翹誠悚栗之至。謹意。

 

上一篇:智敏上師:唯識二十論述記講記 第二十講
下一篇:智敏上師:唯識二十論述記講記 第十九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