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成觀法師:禅之甘露 第四章 五味禅—心識之構成與彈之實踐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四章 五味禅—心識之構成與彈之實踐

一 、心識之構成

梵文1舌可」羅馬拼音為Dhyana。其意義為禅;這個漢字,在日文中的發音為七y,讀成Zen,因此西洋人多把禅稱為Zen,而非Ch'an -- Zen系依循日文之讀音而來。禅可分成五類,稱為五味禅。

為了詳細闡明禅之五味,我們先來進一步了解一下心與識。因為習禅的主要工作就是修心,令心離雜染、得定、得三昧,再以三昧力轉識為智(轉八識為四智);這便是習禅的理與事之主軸。因此習禅者必須對心、識有概括的了解,否則如何在心地上用功呢?

心的第一層(最外一層)包括前五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前五識是由內五根 (眼、耳、鼻、舌、身)與外五塵 (色、聲、香、味、觸)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眼耳鼻等前五識本身,僅能對外境作最起碼或最

初步(粗顯)的判別或了別,並不作微細的分別,換句話說,它們只是向內提出報告,而沒有很多意見的。

心識的第二層是第六識 (意識)——諸識中職司一切微細分別的,即為此識。以此緣故,第六識就成了我們心識中判斷及理智的運作中心—它的功能是將五根從五塵處所搜集來的種種影像,予以分析、分類、衡量、反復推敲。我們的這一層心識常自以為是老板,也就是說,它總以為自己是大權在握,主控一切。其實,它也是聽命於另一人——第七識——而已。不過,第六識頗能替它的幕後老板(第七識)找出種種正當的理由,而將其合理化。再者,第六識有點像個中介公司經理,因為它會用極其微細、機巧的方式,去滿足在它背後比它更深一層的心識(亦即第七識,我執中心)。

心識的第三層是第七識 (末那識) ,它是我執的中心。這就是我們通常所稱的我,或我相執著之處。而這個我雖然深沉隱晦,但它卻常經由第六識而顯現其作用於日常生活中。前六識(即最上面的二層心識)對外在世界所作的反應,其實暗中也都是由第七識來作裁決的——辦即,前六識可說是暗中完全遵照第七識的吩咐而行事。雖然如此,但我們凡夫卻難以親睹第七識這個自我的屢面目,因為我們早已經把它完全遮蓋起來了——我們一直在有意無意地利用第七識手下的那個頭頭 (第六識)所制造出的種種合理化借口,而把第七識這個自我的屢相給掩蓋住了。

心識的最裡層——第四層——是第八識,亦稱阿賴耶識,位於我執中心之下。阿賴耶是儲藏之意。因此,第八識為心識之總倉庫,亦是眾生一切業力的大堆棧。

有了前五識再加上第六識的作用,便能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各種適當的反應與動作。那些行動如果反復多作了幾次,就會形成習慣 (業習)而往下壓入第七識層中,隨後再存入第八識層。眾生的種種業習雖然存進了第八識層,然而日後它們仍常會出其不意地,以令人錯愕的方式,再度湧現出來。而這些出人意表所湧現的東西,一般凡夫無以名之,便神秘兮兮地賦與靈感或心血來潮等名。

潛藏於第八識的業,常會於適當的時機再度浮現出來;這種情形不僅在白天清醒的時候為然,晚上作夢時也會發生;而據心理分析學家弗洛伊德所言,它大部分是出現在我們的夢裡。

習慣對我們而言,既是福,同時也是禍——說它是福,是因為如果沒有習慣,我們簡直無法生活了:倘若我們在做每一件事之前,都必須先想想每一個動作應如何進行的話,我們的生活豈不舉步維艱?——然而,習慣對我們來講也是件禍事,因為我們皆在不知不覺中為其所役使,例如抽焖、喝酒等惡習,便是令人難以克服的苦惱。

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皆稱為業,或造作。 (業有三種—身業、語業、和意業。)我們在清醒時有意做出的行為,待其完竟之後,便會被壓入下面不易覺察的意識底層,收藏在那裡,隨時備用,這就是我們所謂的記憶。因為意識有此記憶的功能,因此往昔所造諸業的記憶,就有如西裝店裡現成的西裝,或免下車的漢堡外賣店( Drive-in Hamburger Joint ) ,隨到隨買,不用訂貨。其結果是:依據過去經驗的記憶,我們要做什麼都不必事先考慮一下:我們只要隨著過去的業習做去便可。換言之,我們日常所作之事,絕大部份是被過去的業習牽著異子走的。過去之業實在太深奧、太難了知,遠非我們凡夫想象或思惟之所能及,而這些過去的業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會突然不可思議地湧現出來。在夜間即成為夢境,在白天便成為靈感、或白日夢、或忽然乍現的念頭、影像、或片斷之回憶等。現在我們來看看諸識與五味禅有什麼關系。

二、禅之實踐

禅定可分成五種,或五個層次,稱為五味禅

1、世間禅

2、外道禅

3、小乘禅

4、大乘禅(菩薩禅)

5、如來禅(佛所行禅)

下面各節分別說明每一種禅定與諸識之間的相互關系。

1、世間禅

世間禅或世俗定,是一般世俗人所修的擬禅定法門,他們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養生、養身或充電,有時也為了想求取一些不平凡的境界或覺受——例如:令心跳暫停,或騰空而起,或納身入盒(鑽入一個小盒子裡——如某些瑜伽術者所為)等。有些人的確能攝心專一到令呼吸暫停一段時間,或能讓人活埋幾小時或幾天的地步。要達到這種境地,確實須要心思極度專一才行。不過這種絕活兒,充其量也只不過像一種特技或特殊功能。然而須知特技表演不論具有多麼令人驚悚的效果,也都無法為人帶來任何員智慧,這是確定的;更遑論能令人開悟或得解脫。它當然也不能令你心地發明,或令你的煩惱心安定、止息、或斷除任何煩惱。

簡言之,最重要的是,它不能幫助你自己或他人增進一絲二暈的智慧,用以滅罪、生善、或斷惑證屢——它充其量只是如同藝人的娛樂節目,如此而已。

這種世間禅是依於五根(眼、耳、鼻、舌、身)而修的。五根在與五塵(色、聲、香、味、觸)接觸之後,便油然於心中生起前五識。五根是生理的,五識是心理的。進一步說,五識是由五根向外攀緣或攫取五塵而產生的。色、聲、香、味、觸五者,之所以稱為塵,是因為它們能擾蓋我們的心——令我們的心眼盲目。五根攫取了諸塵納於心中之後,我們的心於是乎開始慢慢咀嚼、反復品嘗這些塵,而且還樂此不疲。世俗定即是如此在五根與五塵上下工夫,以期在前五識上產生讓俗人驚歎的效果。因為凡夫定是這樣修練的,其成果自然只是最初級的,而且十分膚淺,故為智者所不取。

2、外道禅

除了佛教之外,別的宗教也有修定的,但是佛說,諸外道所修者大多是依於邪見或謬誤的信仰,是故多離於正道而行。其過咎乃在於他們不往自己內心推求,而常向外馳逐,以求救贖他們的罪或靈魂。其中亦有幻想追求要將自身與外界某物、或某人、或某個概念冥合為一體的,自稱如此他們便可返本還源,例如婆羅門之欲與梵天冥合,基督教之欲與天主合一 ( commune with god )或道家之欲與萬化冥合等等,皆是異曲同工,亦皆是往外馳逐、全然謬誤的妄想。

這一類外道禅是依於五根、五塵,輔以前五識以及少許第六識而修的。由於他們已經應用到些微的第六識,因此外道禅比世間禅要略高一籌,或者說:略深一等。不過這仍舊不是我們所想要修的禅定,因為我們知道:第六識是依於第七識(我執中心)而作種種了別、判斷,是故這種以我為中心所作之修練,通常也都是如第六識一般,虛诳而又錯謬的。再說,這種禅定也不夠深入。

上面提到,我們的五根將五塵之影像攝取進來,納於心中。此五類影像一經我們的五根攝取而產生五識之後,不可思議地、於一剎那間,我們便會立即作如是思量:這是善的、還是惡的?是可欲的、還是不可欲的?——諸如此類,正當內心油然欲作如是分別的同一剎那,第六識便被引生了。第六識不但受了末那識(第七識)的污染,而且還受其指揮:更進一步而舌,我們所有的判斷、意見、及一切價值觀,全是第六識在第七識的染污及指使之下形成的。職是之故,外道禅亦是不夠深入,因為外道禅只觸及了第六識的表面而已—也正因為如此,外道禅實系深受第六識及第七識的桎梏與欺诳。

3、小乘禅

小乘行人由於悲心有限之故,只求自度,而不發廣度眾生的大願。因此,一旦他們自己有能力脫離網輪回」,就再也不回到這苦難的娑婆世界來受生。以其最終目標只為自利,故他們從未把目標訂在佛法的最高、最究竟處,自然也就不會證得無上菩提。他們對阿羅漢果已經感到心滿意足,因為阿羅漢果已足夠令他們自己了脫生死,雖然猶不足以度脫其它的眾生、甚或一切眾生——那是必須具有佛菩薩的大悲心與無上智慧,才能荷擔得起如此巨大的如來家業——獨善其身比兼善天下到底是容易得太多,這是無可置疑的——可見追求佛道是多麼艱辛、困難而又費時彌久的一大事!

這一類小乘禅是依於欲息滅前六識之原則而修的——前六識之息滅,小乘行人即稱之為涅槃。事實上,小乘的涅槃僅致力於前六識之壓制,令其眠伏不起,或看似已滅,名之為滅。這與菩薩道行人所認許的修法大異其趣。因為這種修法,或許能令行者自我沉醉於空寂之中(即所謂的沉空滯寂) ,然而卻漠視或完全無視於正在六道中熬煉、掙扎的芸芸眾生、或正在解脫道上奮斗、摸索前進的其它有心修行的眾生之亟需援手之焦慮、痛苦。

4、大乘禅(菩薩禅)

大乘禅的修行人與小乘禅行人的作風回異其趣,大乘禅行人並不只專注於他們自身的解脫;他們在能把自己的問題解決到某個程度時,便會進一步去努力學習利他之行(幫助他人解決問題)。

大乘禅的修行,主要在於滅除1第七識」及初步熏修第八識。由於滅除第七識(我執中心) ,故能令行者全心致力於利他之行,乃至罔顧自身之利益;有時甚至由於利他之行而為自己惹來麻煩,亦在所不惜。此外,在第八識的初步熏修,也提升了菩薩禅行人的悲心與智慧,使之更深入而趨近於無上菩提。

5、如來禅(佛所行禅)

如來是對佛的贊譽之诃,其意為乘如實之道而來或如是而來。如來禅又稱為正法眼藏,因為這種禅是由佛傳給初祖大迦葉,再由大迦葉遞相傳授予各代祖師,故為最高形式之禅。

如來禅主要是熏轉第八識,故比前一類菩薩禅要深入得多——深得讓我們無法用言語道出,故說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如來禅成就了,便能完全覺了,究竟轉本識中之塵垢為功德,轉無明為般若,轉貪、瞋、癡三毒為戒、定、慧三無漏德。三以蔽之,其所得之極果即為證入佛性。不過,我們應加注意:在這一階段中,所下之工夫不在於滅除,而在於轉變!因為到了這一階段,行者的智慧已經成熟而且茁壯有力,直可轉化一切,所謂化腐朽為神奇:無有一物而不可為我所用,亦無有一物閒置而不能用。這便是如來種力 (超越凡俗的力量)之所加,亦即是真如之不可思議力之所用!

如來禅之關鍵在於無所依——它不依於任何一物,不論其為何物——形貌、相狀、顏色、氣息、乃至佛法,任何一物都毫不依止。你應如是以1無所依」的法門去修習如來禅。這等於是對你說:你須到天上去,但是沒有梯子給你爬,也沒有繩子讓你攀緣,更沒有飛機可乘,甚至縱身一跳也不行——你只管去就是了!

這話聽起來倒十分像個公案;你可知道,它的確是個公案!——而且它是最難參的一個公案!(順便提到,另外還有一則與這差不多性質的公案,是這樣說的:你說吧!——但是不可張口)這是禅,如來禅。無庸說,如來禅是引導我們趨向無上菩提的最高層次之修行。

——一九八八年九月十七日

講於紐約,莊嚴寺

 

 

上一篇:胡曉光教授:天台宗教理命題略論
下一篇:胡曉光教授:從唯識、中觀角度看念佛法門所含攝的禅觀理論與方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