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胡曉光教授:從唯識、中觀角度看念佛法門所含攝的禅觀理論與方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從唯識、中觀角度看念佛法門所含攝的禅觀理論與方法

胡曉光

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員

提要

本文依大乘佛教唯識、中觀義理來抉擇念佛法門的深層意蘊,從理論與方法兩個層面闡釋念佛法門的有效性與合理性,並且認為唯識與中觀與念佛法門是圓融的,只有以唯識與中觀義理來解釋念佛法門,才能契合念佛法門的本義。

關鍵詞:

唯識中觀念佛法門禅觀

目次

一、念佛法門的本義

二、從唯識學看念佛法門的禅觀理論及功效

三、從中觀學看念佛法門的實相念佛之禅觀

四、中觀與唯識之事理合明則念佛法門之大道全彰

五、禅觀在唯識和中觀中的最高形態及用處

六、念佛法門是最為殊勝的禅觀方法

七、念佛禅觀的心識轉依及其它

八、一行三昧是念佛法門的底蘊

九、結語

唯識與中觀是大乘佛教兩大車軌。唯識學以诠幻有,中觀學以釋性空。性空與幻有是一切法的一體兩面。說幻有是法的緣起法相。說性空是法的無我法性。因緣起而性空,由性空故緣起。緣起性空是諸法實相也。大乘佛法是般若波羅密乘。空有二門是其雙輪。凡诠一切法皆應依空有二門來釋,方能盡其底蘊。中國化佛學的台賢禅淨諸宗其實也是此二門的演化衍生而已。中觀學講一切法當體性空,這是見體,能破一切執。唯識學讀一切法唯識所現,這是顯用,能如實興一切無漏功德。在印度佛教中,唯識學稱瑜伽行學,中觀學則稱為般若學。瑜伽者相應義也,能所合一是為相應。般若者,智慧之義也。如實悉知悉見一切法性相事理為之智慧。筆者基於唯識與中觀的學理欲對念佛法門含攝的禅觀理論與方法進行一番探討。旨在不囿於淨土宗之樊籬,以異於中國化佛學之視角,來對此做如是觀。當然筆者才疏學淺,無修無證。故此在行文中,難免盡是荒唐之詞,故而希望教內大德們不吝指教,則幸甚矣!

一、念佛法門的本義

全體佛教都是起源於釋尊的金口,念佛法門也不例外,它是釋尊親口宣講的妙法。眾所周知,佛教有大小乘之分,小乘只信一佛,即唯有釋迦牟尼佛是佛,並無多佛多淨土世界之觀念,在小乘佛教中,念佛法門只是六隨念之一,所謂六隨念者,一念佛、二念法、三念僧、四念戒、五念施、六念天。念是不忘記之義,常念六法有自淨其心之功,故六隨念法是小乘道人都必須行持之法。與小乘佛教不同,大乘佛教信奉多佛多淨土世界,在大乘經典中,常常看到佛陀稱贊念佛功德,勸教世人念佛求生淨土。念佛法門的深廣含義在大乘法中得到充分闡揚。不論是在大乘佛教中,還是在小乘佛教中,念佛法門都是學佛者的共同必行的法門。佛教主張心為法本,心淨則土淨,心染則土染。淨其心意是佛教的基本修道原則念佛法門中蘊含的道理很深,主要可以從能所自他之關系中得以闡釋。心為能念,法為所念,心能念佛,心即佛,能可攝所,所歸於能。念佛法門主旨就在於修心轉識。佛者正覺之名,佛有二身:一是法身,二是生身。法身者是一切法之實相,在一切眾生心中,即是佛性,這是人人本具的。自念佛就是自念佛性法身實相,這屬於自力轉依之法。生身佛如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等是人具足無量智慧神通,有攝受一切眾生之法力,念生身佛名,可以得受庇之益也。中國化佛教的淨土宗主要弘揚的就是念生身佛名。根據淨土宗講,念佛有四種:一是實相念佛,二是觀想念佛,三是觀像念佛,四是持名念佛。以這四種念佛法來看,它們都可以攝入禅觀學范疇內。所謂禅觀者,實是華梵合詞,禅者是禅那之略稱,其義是靜慮、思維修、棄惡、功德的業林等。禅那以轉一為定,故又稱為禅定。觀者梵語毗婆捨那,其義是智慧之觀照也。禅與觀結合為一詞,就是定慧合一。念佛法門也是定慧合一之法,所以它可以攝入禅觀范疇。實相念佛是慧學,觀想、觀像、持名皆是定學,唯因要求一心不亂為成就故。以上是念佛法門的本義略說竟。

二、從唯識學看念佛法門的禅觀理論及功效

依唯識學觀一切佛法,皆是觀心治心轉識成智而已。在印度佛教中。唯識學也稱為瑜伽行學,所謂瑜伽者,就是相應之義也,能所合一,就是瑜伽。唯識學講唯識無境,一切法相唯識所現,識是緣起能相之識。相由想生,能想與所想皆不離識,故心外無法。唯識就是自觀其心性,唯識性就是圓成實自性。唯識學的禅觀之理就是講心識自緣自性的瑜伽相應。它的功效在於轉識心為智心,由凡成聖。它的功效在於能夠實現佛法的終極目的。根據唯識學的禅觀之理,我們再看念佛法門之實質就會明了,念佛法門就是唯識學禅觀之理的實踐方法而已。轉識成智的禅觀方法是多樣的,於理性層次劃分,有所謂的五種唯識觀法。唯識觀在於證得圓成實性。於事相上下手,念佛法門確實最為捷徑。事中寓理,事由理成,依事悟理。念佛法門的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和持名念佛都是從事相門下手修行。歐陽竟無居士曾雲:“唯識學诠用義為一大要旨”。所謂用者,就在於能觀行也。“約觀心說唯識”。心觀佛想、心觀佛像、心持佛名,這都是攝心念於一定處,久久功成,能所同化,自性佛光顯照。《維摩诘經》雲:“隨其心淨則佛土淨。”1《成唯識論》雲:“雲何為念?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定依為業。謂數憶持曾所受境,令不忘失,能引定故。”2念是不忘的記憶力。在唯識學中,念佛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強化念佛之記憶力。念力堅持專一為定。定能引生慧,慧可知一切法性。在唯識學中念佛的義趣就在於由念而定,由定而慧,最終實現心識轉依。唯識學是禅觀之學,它主要從能所兩方面來講因緣轉依,也就是自力觀行。大乘佛教其它學系有從自他增上緣轉依來講念佛法門,淨土宗就是。念佛法門若從增上緣轉依上講,那就是一種生身佛加持力令得念佛觀行者受庇,往生淨土,受佛攝化,殊勝無邊也。增上緣就是他力。因緣就是自力,修行佛法應是自他兼顧,能所不二,方能成就大業。念佛法門的禅觀應具有能所自他之義也。

三、從中觀學看念佛法門的實相念佛之禅觀

中觀學以解空為旨,空是諸法實相。《阿含經》雲:“見緣起,即見法3,見法即見佛”4。諸法實相就是緣起性空,也就是諸佛法身。中觀學以觀照般若去體悟實相法性,這就是念佛。如《菩薩念佛三昧經》雲:“正念諸法真實之相,是名念佛。”5《佛藏經》雲:“見無所有,名為念佛。念無分別即是念佛,復次,見諸法實相名為念佛。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以是畢竟空無所有法念佛,無有分別無取無捨,是真念佛。無覺無觀寂然無想,名為念佛。”6如上諸經所講念佛都是實相念佛法。用中觀學的話講,就是真谛念佛。中觀學認為佛常依二谛為眾生說法。二谛者,真谛與俗谛是也。真谛是理體,俗谛是事用。唯識學是從事用上講法,是攝用歸體。中觀學則是從理體上講法,是從體起用。《般若心經》雲:“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7這就是從體起用也。中觀學是佛法的本體論,而唯識學則是佛法的存在論。唯識學的存在論含有兩部分:一是現相論,二是本體論。唯識學的現相論就是講方法之相,也就是法相學。唯識學的本體論是心為法本的心識。中觀學的本體論的核心問題在於诠解法性真理。所以唯識學是可以包含中觀之義理的,而中觀則不能诠解法相與唯識。從念佛法門來講,唯識學可以攝盡四種念佛方法,而中觀學則只能攝實相念佛法。這是空宗的特質所決定的。從禅觀角度看中觀學,中觀學就是一種空觀之法,是無上深妙之禅。《大集經.賢護品》雲:“若人專念阿彌陀,號曰無上深妙禅,至心想像見佛時,即是不生不滅法。”8以不生不滅之空觀,行專一念佛,就是最上乘禅觀,也就是實相念佛法,證得無生法忍境。

四、中觀與唯識之事理合明則念佛法門之大道全彰

大圓滿之至教是大乘佛法,中觀與唯識就是大乘佛法的兩輪。中觀創自於文殊大士,唯識則創始自慈氏菩薩。中觀依空,唯識诠有,空有不二實為一體。從廣義上講,教理就在於唯識中觀,行果則就在於念佛法門。體用事理能所自他皆是不二法門也。依此理而解念佛法門,則知念佛乃佛法之極談,最終之歸趣也。念佛之法是諸宗共奉之道,是成佛必經之路也,本不可專立一宗。全體佛教都是以念佛為宗。時下之淨土宗則有些狹義化了。《金剛經》於理體而論一切法時雲:“是法平等,無有高下。”9四種念佛之法也如是。唯緣啟用,性體無高下之別也。中觀與唯識理同事別。若依至教而論,兩者有融通之秘也。只有中觀與唯識得到徹底地融通,則念佛法門之義方能盡顯。幾前年來的歷史,基本上是爭論的歷史,所以念佛法門之義實無定說。執理廢事,但講見體,不及妙用。執事廢理,但想依用回體,不專見性。這都是邊見。只有事理圓融,才是中道。事何曾離理而獨存,理又何曾離事而自有。事是理的事,理是事的理,事理一如也。從中道理性上講,中觀與唯識是必然趨合的。兩者合有理有事事理圓融,從而行持方法有依有則。中觀與唯識之義理為念佛法提供了有效性的理論根據。在中土的禅淨之爭與禅淨之合都是沒有能夠依據中觀與唯識的理念而觀待此事也。若依中觀與唯識之理看禅淨之爭與禅淨之合,皆無實義之舉,性本無二,虛妄分別有二故。原為一性,遍計所執為合。一與誰合。說合說分,皆是邊見。離是兩邊,即是中道也。

五、禅觀在唯識和中觀中的最高形態及用處

禅觀之法不獨佛教有之,世間外道也有禅觀,不過世間外道之禅觀是有漏之法,是無法超越生死之界,唯有佛教之禅觀是超離生死的出世間之禅觀,它是無漏法。佛教禅觀也有兩大類:一是小乘禅觀,二是大乘禅觀。小乘禅觀但破我執,未斷法執,只證人空,未證法空,所得之智是一切智。大乘禅觀則是雙離人法二執,齊證我法二空,圓成一切種智。唯識從有入手,中觀從空深入。空觀與有觀雙合就是中道第一義谛觀,也就是佛教禅觀的最高形態。它的直接用處是克證佛果也。從真空處現幻有妙用,從幻有妙用處顯真空實性理體,空有不二是真如法界,也就是禅觀的正依處和所緣境。禅以正定為本,觀以覺照為用,本立而用生,故《法句經》雲:“無禅不智(觀),無智不禅,道從禅智,得至泥洹。”10

六、念佛法門是最為殊勝的禅觀方法

禅觀之法無量無邊,所謂百千三昧,也難概其數。但從究極而論,念佛法門之禅觀是最為殊勝,此禅觀是念佛三昧,也稱真如三昧,也就是一行三昧。《文殊說般若經》雲:“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閒,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恆河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11又如《大集念佛三昧經》卷七中雲:“當知如是念佛三昧,則為總攝一切諸法。”12由此我們可以得知,念佛三昧(一行三昧)實是盡知一切法,盡攝一切法的總攝法門。故可得稱為禅觀方法中最為殊勝者也。一行三昧之禅觀是以般若空觀為能相智,以一切皆唯識為所觀境,總攝一切法必唯識故,盡知法界無差別相,必般若空性故。般若與唯識在一行三昧法的觀行中得到有機的統一,也自然表現出究竟理趣的殊勝來。

七、念佛禅觀的心識轉依及其它

佛出現世間為一大事因緣故,就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眾生學佛修道其目的也是為一大事,了生脫死,究竟成佛。目的動機正見是成就道果的主要因緣,但是還必須要有充分的助緣,才能成辦此大業。什麼是成道的充分助緣?那就是有效的可以操作的契機契理的實踐方法。念佛法門就可以堪稱這樣的實踐方法。我們僅從禅觀性,或者僅從念佛法門中的禅觀之理論與方法來看念佛法門,那是不夠的。禅觀理論揭示了生命自變升華之原理,但是對這種方法的實踐前提要給予確證。那就是自變的目的、動機及正見,如果不以這個為自變前提,那麼修道自變之成果,就是外道天魔,而不是佛。佛是定慧立莊嚴,是兩足尊。智旭大師在《教觀綱宗》開首就雲:“佛祖之要教觀而已矣。觀非教不正,教非觀不傳,有教無觀則罔,有觀無教則殆。”13這裡所說的教就是慧學的教義。明了學佛的目的意義動機是善意的,正見是徹見事理因果之法,具足如是正因再加上有效的觀行,那麼果地必至矣!禅觀的作用在於能夠轉變心境。心念專一久久功成,心相轉依這是一個實在之規律,外道也知道這個理,所以他們也用禅觀來開發心地神通。但由於他們不具足正見故,所以不能出離三界。唯有佛教的禅觀可以堪為度彼岸的禅波羅密。小乘的法是佛法的初級,大乘法才是佛法的終極,大乘法廣大無邊,圓融無礙,在大乘見地上行持念佛之禅觀,必須全提向上。一法不落,四種念佛齊修,四即一,一即四,一多含融,相即相入。捨一法不是佛法,取一法也不是佛法,不取不捨,圓持具足方是大法。自力與他力是不二的,因同一法界故。往生與無生是一理,因皆是心地故。念與無念皆不離唯識所變現故。一切唯心,萬法唯識,從心地起修,就是轉識成智。由自心淨,則佛土淨。唯識學認為念佛禅觀就是自淨其意(心)。禅宗也認為佛在性中作,莫向心外求。《觀無量壽經》雲:“是心是佛,是心作佛。”14《華嚴經?離世間品》雲:“以自心應真是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皆佛,無心外國,無心外佛。”《華嚴念佛三昧論》雲:“自性念佛者,無佛外之念能念於佛,念自性佛者,無念外之佛為自所念。”這些都足以證明,一切唯心造的道理是念佛法門的基本原則。《華嚴經》雲:“心佛眾生,三無差別。”15心生則法生,心滅則法滅,《大乘心地觀經》雲:“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16念佛法門就是最為殊勝微妙的觀心治心的禅觀之法。學佛信佛必念佛,念佛是學佛信佛,學佛信佛不念佛,其心是外道魔。

八、一行三昧是念佛法門的底蘊

一行三昧在《文殊般若經》中有具體講解,在《大乘起信論》中也有闡釋。一行三昧是三昧之王,故最為殊勝,如《文殊般若經》雲:

佛言‘文殊師利,如般若波羅密所說,能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修是三昧者,亦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文殊師利言‘世尊雲何名一行三藐’佛言:‘法界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當先聞般若波羅密。如說修學,然後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閒,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專念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恆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17

又佛言‘菩薩摩诃薩,當念一行三昧,常勤精進,而不懈怠,如是次第漸漸修學,則能得入一行三昧,不可思義功德作證,除謗正法不信惡業重罪障者所不能入。’18

據此經文,可知一行三昧之殊勝矣!馬鳴大士在《大乘起信論》中也講“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相,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心若弛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若從坐起,去來進止,有所施作,於一切時,常念方便,隨順觀察,久習純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漸漸猛利,隨順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煩惱,信心增長,速成不退,唯除疑惑、不信、誹謗、重罪業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復次依是三昧故,則知法界一相,謂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當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漸漸能生無量三昧。”19佛祖經論都盛贊一行三昧之法。我等佛弟子當應奉行為是。《楞嚴經》說,大勢至菩薩是以念佛三昧而成就道果。如經雲:“都攝六根,淨念相續,得三摩地,斯為第一。”20這都是以證明一行三昧是佛教禅觀法中至為圓上的法門。念佛法門所含攝的禅觀與方法就是一行三昧之法。只要明了一行三昧的理論與實踐就可徹知念佛法門的實質底蘊。佛法有三無漏學,定學是十分重要的,念佛法門的核心在於修定,當然其中也有慧學,更有戒學為助緣。三昧者正定也。沒有無上正定誰也成不了佛,三世十方一切諸佛,都是依無上妙禅正定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所以我們要站在這個角度來看念佛法門的價值與意義,不可執偏概全。要從體起用,從根本上,堅持正念,正念相續,就是念佛。佛是正覺者,念正即念佛。念正而念覺,念正即正觀,一行三昧就是正觀。

九、結語

佛法是無上正覺之道,唯實證乃知。世間一般學者,把佛學當成一門學術來研究,這是不能徹見佛法本義的。世間學術之研究是依邏輯方法,對概念進行演繹、歸納、分析、綜合來決斷是非取捨。這實際上是落於四句戲論網中,《中觀論》雲:“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21《法華經》也雲:“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22又雲:“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23實相佛法是修證親得的果地境界,不是世間言思所及之領域。眾生有執不見法性,佛法示人明一切法性空,破除我法二執。使自性得清淨,法爾道理於心性自然呈現。我們學佛之人要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從聞思修入手一步一步的如次第進業。萬不可用世間學術之心態來揣摩佛理。因為那樣永遠見不到真如法界。《華嚴經》雲:“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24《大智度論》也雲:“佛法大海,信者能入。”25《金剛經》雲:“信心清淨,則生實相。”26正信佛法是學佛的關鍵,念佛法門就是強調信願行的重要性。全體佛法同诠一理,實無二宗,分宗立派是枝末的佛教。我認為只有一味的佛教是圓融全體的佛教。只有禀承全體佛法(認為法本無爭),這是正信前提。正信就是信正理。從理趣上講,佛法是不二法門。若從事相上講,則可說有八萬四千法門。事不離理,理必攝事,理事融通真法顯現。念佛法門就是事理合一的典范,所以《大集念佛三昧經》卷起曰:“當知如是念佛三昧,則為總攝一切諸法。”27念佛法門是總攝法門,念佛法門是總持法門,如果我們硬稱佛法為何宗的話,那麼佛法全體就是一個大念佛宗。中觀般若以實相為念佛。唯識瑜伽以自心佛性為念佛。破執見性,見是佛性,觀心治心為見本具佛心。見性見心就是無上禅觀,就是行住坐臥都可行持的妙法。但求“一心不亂”,即可成就。我等是凡夫,只能從經論中攝取一些文句,來闡述念佛之意義及功德。不敢妄言研究。所以如上所論都是基於一個平凡的信佛者信念講出的,希望一切我等眾生,要學佛信佛,必要至誠念佛,不要囿於宗派之藩籬,要在全體佛法的角度看問題。要以中道為指針,不可偏執一隅,一切法平等故,方可得平等性智。一切如如故,方可得大圓鏡智。於一切法善於思擇,方可得妙觀察智,於一切法如實體證,方可得成所作智,諸智圓成即是佛成也。

注:本文所引經論文句全是《藏要》本,南京金陸刻經處。

 

 

上一篇:成觀法師:禅之甘露 第四章 五味禅—心識之構成與彈之實踐
下一篇:成觀法師:禅之甘露 第五章 五停心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