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五停心觀
現在我來介紹一下五停心觀——亦即五種停息妄心的禅觀法門。五停心觀相當於天台六妙門中的第三階段,也就是五種修習奢摩他」 (止)的法門。
當我們心生煩惱或意念紛亂的時候,此時要想把煩亂的心平息下來、或安定下來,是十分困難的事。因為心沒有任何形相,既看不到、又抓不著——所以盡管我們努力想要把心定下來,也常是力不從心。所幸佛智無邊,佛為憐愍眾生而開示了種種息心法門,來解決此等問題。
息心法門雖有百干種之多,然撷其精要,可歸為五大類,稱為五停心觀:
一、數息觀——破除散亂(此處所謂數息觀即代表出入息觀:因傳統上在稱五停心觀的第一觀時,大都是稱數息觀,而不說出入息觀。本書為隨順一股用法,故亦依傳統而名之。)
二、不淨觀——破除貪著
三、因緣觀——破除愚癡
四、慈悲觀——破除瞋恨
五、念佛觀——破除粗重業障
在這五種禅觀之中,每一種都有不同層次的修法:從表面的,亦即初步的,到中級的、高級的,乃至最艱深的,其修法各各不同。至於你應修那一個層次的法,這完全要看你的根器之利鈍、以及你所下的工夫之深淺而定。
一 、出入息觀(安那般那薩底)
在梵文中,1那般那-l (Napana)是息、或入息的意思。,安(A-)是個反義的字頭,加在那般那之前而成安那般那-(Anapana) ,其義為出入息 (呼吸)。二陸底-l (Smrti)是念、觀看之意。所以梵文安那般那薩底 ( Anapana-Smrti)這整個字的意思是觀息之出入、或出入息觀,又簡稱為安般法;一般入門所修的數息觀即為安般法的初步法門。
修出入息觀最直接的目的,是在提醒我們要返回自身,勿再迷失自己;也就是說:要向內推求,勿往外奔馳。然而內在的我是既幽深、又玄奧,欲見無睹,采之莫及。因此佛世尊教了我們這個觀息出入的法門,依此而修,便可逐漸返回自身。入此法門的第一步——數息——與其它法門的初少比較起來,也許要容易得多,因為每一個人都必須呼吸,不管他多麼富有或多貧窮、多麼尊貴或卑賤、多麼年老或年少,他都離不開呼吸,所以這是一個人人可行的法門。換句話說,這個法門,你可隨取隨用,方便至極——用不著花一毛錢。更何況它又能幫助你向內追求而找回自己;因而讓你明了:你是屢真實實地在活著沒錯,因為你有呼吸,而且你正在呼吸。修這種禅觀,或許會令你有生以來,頭一遭發覺自己在呼吸呢!
修出入息觀的目的,是要止住散亂的心,以求攝心專一。平時我們的心總是飄忽不定,未曾片刻暫止,實在難以控制。而修這種禅觀,便可訓練我們的心,令它能長時間地專注於一境。剛開始時,我們或許只能專注幾秒鐘,然後心又跑掉(散亂)了。此時正是關鍵時刻——當我們一發覺自己的心離開了所專注之境時,例如說:數息不知數到那兒去了,這時,便應立即將心攝回,再凝神貫注於所緣之境上。這樣修習的結果變成:我們不僅只是修攝心專一而已,同時也兼修了念力及覺知力:你的心要隨時隨地保持明覺——亦即是說,你要時時刻刻都待在自己的家裡!切莫離家出走,更莫走岔了路,而去追逐那些外在不相干的事物。如何訓練自心時時刻刻都待在自家呢?那就是:每當自己的心跑出去(散亂)時,必須立刻把它再拉回來(將其攝回) ,如果必要的話,甚至要強行緝回。我們必須如是一再反復不斷地修練,直到能夠除去散亂的習慣為止。不過,壞習慣是很難改掉的,這就是何以我們必須以堅毅精勤的精神,去修此法門的原故(因為安般法主要的目的就在於破除散亂心) ,一直要修到我們能擅於攝心不亂才罷。以上即是安那般那觀的要旨。
二、不淨觀
不淨觀可分成兩部份:一 、觀身不淨,二、觀心不淨。佛告訴我們:凡夫的種種想法、種種看法,皆是顛倒之見。凡夫之心有如蒼蠅一般,偏偏把一切不淨之物想成可愛之物、想成美味宜人之物,而且心中對此等不淨之物,十分貪著難捨。要想治愈這種種不正確的顛倒想,我們就非得修不淨觀以對治之不可。
因此,不淨觀的用意.是要幫助行人斷除心中的貪著,然此斷貪一事,乃是我們所要修的許多事中最困難的一件。關於不淨觀的詳細發揮,一俟五停心觀概要講畢之後,接著我會專門詳談不淨觀的修法。
三、因緣觀(十二因緣觀)
因緣觀或十二因緣觀在佛法中是項大科目。 (十二因緣為: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十二因緣又稱十二有支,其每一項即是一支,例如無明即無明支,行即行支,等等。)事實上,它含攝了佛法中最重要的道理之一——因果原理。這個因果道理,對我們開展智慧與祛除愚癡來說,十分重要。然而若想昙正明了因果或業因緣的根本義理所在,則須先習學十二因緣的基本知識;並且更進一步地,對此十二因緣的觀法也要詳加了解——而不只是了解那些名詞的字面意義而已,更要深入通達整個內容、及其來龍去脈。
修十二因緣觀的最終目的,是在滅除心中的愚癡,而使我們不再繼續顛倒下去。這裡佛所說的愚癡,是指不能明了事物的昙正因果而舌,且對事物之如何生起、如何滅去、又如何輪回再生,也毫不知曉;換句話說,愚癡就是對事物(或眾生)的真相不知不解、不能明了,故又名之為無明。雖然一切法皆不離因果,然論其大者,則有十二,稱為,十二因緣,又叫十二鉤铄 (作者按:鉤铄即是鉤鎖的古字,音同義同。) 。這十二鉤铄當中的第一鉤铄便是,無明,亦即上面所說的愚癡。
大乘起信論言:以依無明,故心動;因心動故,而起諸行。這行即是第二鉤铄:心若一動,便能推動一切而造作眾行。因此其它一切萬法之所以生起,皆由那最初一念心動所致。以心有所行(造作)故,識即生起。這個識便是第三鉤铄。識雖有了別的作用,但它並非本性之究竟真覺,而是表面的妄覺 (或妄心):妄覺是由虛妄分別而來,且能令我們產生種種錯謬的知見。由於有識,自然便有名色生起,是為第四鉤铄。
名色的色是韌質或色身,所以是可以看得見的,而名是指心,故不可見。這可見的身與不可見的心二者和合一體之後,便漸次形成了一切萬有。從名色又出生六根或六入,是為第五鉤铄。
當六根與外在的五塵,以及內在的法塵相接觸時,第六鉤铄的觸支便會因根塵的相互作用而生起。
觸生起後,第七鉤铄受(或覺受)也於焉隨後產生。
此處的受或覺受對眾生來說非常重要。因為眾生的一切快樂、憂愁、生氣、愛憎等,無一不是因受而起的作用。偏偏不幸的是,我們都過分依賴自己的感受,以致經不起讓自己的感受遭到任何傷害。無論何時,只要有受或覺受存在,第八鉤铄愛便會接踵而興。
我們貪愛自己的覺受,不但將其視為我的感受,而且更進一步將其視為自我的一部分。以此原故,要想把自我與覺受分離開來,真是戛乎其難。我們眾生最難脫離之物,倒不是外在具體的事物,而是我們內心中因外物而起的抽象、無體、無相的感受。若有貪愛,第九鉤铄的取便會隨之而生。
我們對自己的感受總是緊緊抓住不放。正當我們抓著某種感受不放的那一刻,我們會自稱我『有』這種感受」,或者:我心裡有氣,我的氣憤難消,若你道:這怒氣『正在我心中』——這不異於說:我1擁有」此憤怒,它1為我所有」。此憤怒既為你1所有」,它便彷佛是你的一件財物一般——你若擁有某件財物,你豈肯輕易捨掉?(即使那件財物實是件負債)因此:心既已攫取了受之後,第十鉤铄的有支便應運而興。有生起之後,接著便生起第十一鉤铄的生支。既然有生,接著自然就有第十二鉤铄的老、死、憂悲苦惱、一大苦聚。所以,此十二種因緣皆稱為苦」 (眾苦之集合、集起)。
眾生此世業報受盡.死了之後,可能還會再來此世間投胎、出生為人,或成為其它道之眾生。如此一來,第十二鉤铄與第一鉤铄便聯接在一起,而形成了一個循環,稱為十二因緣之循環。這十二項因緣彼此各各相連,猶如一條鎖鏈,而且它周而復始、永無休止地轉動著。其中的每一支都是下一支的因,同時也是上一支的果。這條十二因緣之鎖鏈就這樣無止無盡地循環不已,除非你得到一把如來智慧之劍 (具有超凡入聖的智慧) ,用以斬斷此鉤铄,否則絕對無法掙斷這條铄鏈。世俗的智慧筒且不能得知、得見有此铄鏈之存在,更不可能知其如何運作,遑論能將其斬斷!要想斬斷這條纏縛之鏈,則非修學佛慧不能為功。然而若能如是作十二因緣觀,智能定可增長;漸漸地,愚癡便能與日俱減,直到化為烏有為止,是則十二鉤鎖之煉其斷可期。所以此十二因緣之禅觀法門具大力用,它確定能幫助我們祛除無始劫來輪轉不斷的無明積垢。
四、慈悲觀
慈悲觀的功用,在於除滅我們心中的瞋恚與怨恨等不善法,其最終目標是令我們生起大悲心。這裡所謂的慈悲,不僅是要我們對自己的親人慈悲,而且要更進一步,對一切眾生皆予以等心慈悲對待——沒有一個眾生例外,故稱為平等大悲。
五、念佛觀
念佛觀即是憶念思惟佛果功德。若人欲得佛菩提,須先修習、成就功德海(無量無邊之功德);功德圓滿,方成佛道。因為佛是圓滿具足無邊稀有功德的覺者,所以觀佛之功德可以對治粗重的業障。由於我們往昔造作了種種惡業,以此之故,現在當我們想要得智慧、求菩提時,便會遭遇種種障礙,通稱為業障。這些粗重的業障,必須藉念佛的佛果功德之法門來幫助我們清除。另外,從較為神奇而不可思議的眼光來看:以念佛之功德故,便能得諸佛之護念與加持;以有佛之護念與加持故,我們始能克服種種障難,成就出世間之智慧,乃至成就無上菩提。即使你們現在還無法了解、或不能完全信受這種佛有神力加持眾生的道理,然而光是憑著觀想佛的種種無上功德,也能令人心神愉悅、陝樂無比的,因為佛本身看起來就是一副相好莊嚴、怡然自得的樣子。
以上簡單敘迤了一下五停心觀。
——一九八八年十月十五日
講於組約,莊嚴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