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當這種感情出來特別強烈的時候,怎樣轉變?
答:有以下幾種方法,可以轉過來:
1,用理智,知道這種感情最終會導致造業,會墮落,將其轉出來。
2,了知心念本身是空的,是自己作意引起的,不能執著在這上面。
3,通過對治,將女的(異性)觀成毒蛇。
4,轉移這個念頭,比如散步,看書,聽音樂,誦經等。
5,把女的觀成菩薩,因而不能這樣的。
6,持咒,持楞嚴咒效果很好。
7,加強身體的鍛煉,精神內向的人容易產生這種念頭。
總之,要將集中的這一點分散開來,分散開來以後,就超越了。
四、問:當打坐覺得有個“空”之後,該如何修行?
答:當你打坐,慢慢地契入“空”的時候,你不要注意這個空,這個時候,你的注意在空的背後,“覺”的地方,是誰知道空?或者講誰知道這個地方。不在身體的任何部位,也不在虛空中,不要加以任何有為的作意。這樣去體會,深入地觀照,直到以後,那個空會突然地消失,“空”空以後,還有個靈明湛然的“知”,知也不要,方到法身正位。
打坐的時候,先到空,然後再按上面講的做,如果沒到“空”,那樣做是沒有用的。
五、問:平時工作很忙,是念佛,還是怎樣修比較好?
答:在工作中要以修心養性的方式去工作,用意不要太重,用智慧才能去體現,要將工作分段,工作中間要有休息,不能連續工作十多個小時,用一個一個的小段來將工作分開,小段分得越多,你的精神越好,再以不動之心去應付一切事緣,方能輕松自如。如果你能在事上修行出來的話,你的力量很大。還可以在工作中間補充一些營養(包括一些食物的營養)
六、問:何為“一把擒來”?
答:沒有如理觀照,依法行持的人獲得一個當下無念的覺知,是不可能的。所謂真正“一把擒來”的人,他在平時修行中已經將本性上的執著等方面破了,到時不擒而擒,所以平時的修行很重要。當然,剛開始的時候,有機緣性的呈現,而且,他也不以為是“一把擒來”,只是如是。有過“一把擒來”之後,他時時都是,時時都在,不用再去擒來。所以平時的修行很重要。
七、問:運動員“出神入化”的表現是不是本性的出現?
答:不是,這是習慣,是妄念太集中,太熟練,而到達身心一致與技巧的自然化。
八、問:妄想是否海印放光?
答:不是,當你把妄念當做妄念,把妄念當做一個對象,然後用一覺察去覺察它的時候,這個覺察也是妄的。不是海印放光。當你妄念和真心都消融的時候,沒有妄和真的時候,那個時候,才是海印放光,離真也離妄,即妄即真,才是海印放光。
九、問:請老師關於“對照”作一下開示。
答:當你與不同的事物做對照的時候,看你的心動不動,如果你的心隨著你的對照動心的話,那就是凡夫的煩惱的執著。能夠照一切而明明白白,而且這裡面沒有彼此的區分、對立的感受,那麼,這個就是我們的智慧。
十、問:對境心數起,和妄念有什麼區別?
答:對境心數起,就是鏡子,時時照物,不是妄念。妄念是上面的灰塵,鏡子上的灰塵,你要去掉,說明你還沒有見到鏡子。如果你見到鏡子,那麼,也就沒有灰塵,鏡子是不動、透明、靈活的,它要起照,所以對境心數起。
十一、問:心起和妄念的區別?
答:心起是起而無起,是妙用。它的起是全體起,它的滅是全體滅。它的起是針對滅來講的,如果你不要滅妄念,那麼,起也不要起了。起是本來起,滅是來本滅。所以,菩提那來長不長。
十二、問:分別和無分別
是二種嗎?
答:信心銘不是講麼,“二種”要去掉。“一種”也不立。明白二種已經不了義了,但是明白二種之後一種也要去掉,才是實相妙明真心。
十三、問:在《金剛經》上說無四相,在《涅槃經》上又說常樂我淨。這種無我和我怎麼區別?
答:眾生執著於世俗的常樂我淨,產生了顛倒,所以《金剛經》通過智慧的觀照,來破四相,在這之後內在的世界變得清淨了。不再隨著無常而無常,也不再隨著常見而落常見,超越兩頭的。超越兩頭之後,它的常才是真常。離開了有我和無我之後,這個我才是真我。超越清淨和染污之後,達到的淨才是真淨。離開了苦和樂之後,才是真樂。究竟的樂不以感知為樂。真實的我不以分別為我。真正的淨不以比量為淨。
究竟的常樂我淨是對無常或者說無四相來講的。因為落在智慧的空的方面,會形成佛果上功德的缺陷。認為沒有四相就行了,悟得沒有四相之後,還要行一切善法,還要具足佛的一切莊嚴。在離四相、具莊嚴的當下,就是常樂我淨的境界。常樂我淨的境界上本來是不可說的,因為有無常所以要講常,因為有無我所以要講這個我。
十四、問:修行一段時間後,發現大家覺得我與他們不一樣。存在一種“不同”,能否請老師開示一下?
答:因為你是在世俗角度去修行的,你沒有擺脫它來追求佛法,所以眾生覺得你和他們不同。而且就本身而言,眾生界也是不同的,但是因為共業的關系,他們模糊了這種不同。但是,你學佛法以後,你依據他們的共同又出現了不同,而這種不同,在他們來講,你想擺脫他們的不同、他們的一致,在他們認為你就不同了。當你不用擺脫的時候,在你內心裡既超越了它,又融和了它,你不表現為特別的時候,同和不同都消失了,離開了同和不同。這個同和不同都是你造成的,不是眾生造成的。因為你想不同,所以你就成為了不同。
當你超越了這些之後,你就沒有不同,但又有不同,這種不同非常地親切,你既和他一致又不一致,個中的味道要細細地品味,和你處得越久越覺得歡喜。但這是不自覺的,他會覺得你有一個修養性的東西,但又找不到,這才成為你的道行。不然的話,你以一種標新立異,一種不同的東西來影響他的話,他會找一個東西來和你對立,他要接近你有點困難。如果你一切同,而你的心不同,他的心接近你的時候被你融化了。這種同和不同才成立微妙的境界。
十五、問: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別人接受你的幫助,覺得有點開心,別人不接受你的幫助,就覺得不太開心?
答:其實不是幫助別人,也不是別人幫助你,這是因緣,在因緣中沒有能幫助和所幫助。現在你問我答,不是我幫助你,也不是你幫助我,你的問是空谷的響音。空谷的響音,它會回應,這種回應成為自然。
如果菩薩有我幫助你在,就有我在,就有我相、人相、眾生相與壽者相。因緣法是空,既然空的就沒有這個在。沒有能幫助和所幫助。不建立這個東西。不建立這個東西,就沒有功勳、就沒有功利思想,沒有地位、沒有高高在上等習氣,沒有我慢,沒有任何個人的東西存在,那就形成自然的道。
十六、問:我們所見到的相,都是自性中流露出來的,既然是自性中流露出來的,為什麼還要修行佛道呢,還要回歸這個自性?
答:因為自性被你所作用的妄心、被你煩惱的感知、你的無明的執取所覆蓋了,產生了分離,所以你要認一個自性,然後來開發它,或者說來顯現它的功德和作用,所以說這裡有一個無明在,因此需要修行來消融一切覆蓋。
十七、問:我們本身都具有佛性的,為什麼有無明煩惱及一切輪回的眾生?
答:這是無始的,這不可以理論來探究的。
所以在大乘的經論中有這樣的意思,雖然自性本有具足一切功德,但是它是空明無相的靈知。只能說它具,不能說它已經曾經擁有。當消融了無明以後,才能顯現為真實的功德。這個消融的過程,就是修行的過程。必須消融它,因為無明也是無始的,無明和自性不相分離。從理上來講,無明就是自性,自性就是無明,因為你被無明覆蓋。從究竟的佛的功德上來講,佛的功德就是自性,自性就是功德,就是光明,就是智慧。看你處在那個角度。作用在那裡就在那裡。
當你認為你有一個本性,外面有種種法相的時候,你已經分離了。因為相就是本性,不能在相以外再找一個源頭來顯現它。至於禅宗為什麼要脫落根塵,見到本性,也只是一時的方便,而他見到的當下是空的,空的靈知並不究竟,並不能完全包容道,只是道的一個階段或者說一個成份,一個顯現的階梯,才認識了它不再認相。但是認識到它不再認相還是有距離的,還不是大徹大悟的境界。如果你見到任何相,當然我們講的見,也是分別說,其實見無所見,相無所相。沒有一個整體,但是又沒有一個沒整體,成為一種不可思議。所以,禅宗到這裡無法開口,不可說。當你的智慧,到了這個地步的時候,一切時候都在修行。一切時候都沒有障礙,雖然肉體還有障礙。肉體是你的一個報,可能肚子餓了還要吃飯,佛還有頭痛的時候,這僅僅示現了報。在本性、智慧上已經沒有了障礙。雖然任何東西都能破壞,但是般若智慧不可破壞。唯有智慧常在,這才是真實的道。所以有些人講我有什麼境界,講境界都不真實,象清淨,光明,也不要落在這上面。只是在那個時候,因為某種觸動,產生了某種智慧,我明白了,這是最重要的。這種對境界的超越是最重要的,當然這種超越必須要通過智慧,而沒有定力就沒有智慧,沒有智慧不能破惑。人為什麼不能顯現為本性,就是因為有迷惑,有迷惑在,佛道、佛性就不會顯現。佛性是本然自性,但是始終被那些迷惑覆蓋著。所以境界都是本然的,不是追求的。一旦追求,就失去了它的真實性,就成為了外道。
在真實道裡面它不建立,也不否定,它始終處於一種原本-真實的地方。但這種原本-真實的地方是通過觀照、破除迷惑之後自然回歸的,不是有意追求的,有意是求不到的。
所以問題越多困惑越多,而且很多問題都是來自於書本。最好是直接涉及自已的心靈,自已心靈上所現起的煩惱、障礙、無知,把它化掉,回到真實的地方來。以這個真實來顯現智慧,顯現觀照,才能透徹一切。這樣是一條直接的路。不用拐彎。有很多問題的研究、很多的學習都是節外生枝。
空是法體,一切法以空來顯現,但這個空不是分別的空,是離分別的空,不以空為空的空。那麼,一個見到這個法體之後,他就自然消融對世界的執著。對世界相對的概念。消融對自身存在的分別、負擔。他突然之間會覺得脫開了這種任何的沉重任何的影響。生活在當下的空裡面。這種解脫、清醒的感覺是沒法形容的。只有內在的明白,當然這裡面有歡喜,但又不執著於這種歡喜。在這個明白之後,他要在緣起上起明了的覺照。朗照一切,明明白白的說話,清清爽爽啊,就是這樣,但,這是實有的嗎,不是。由緣而生,是明分,就是明體所現,象鏡子照物一樣啊,來來去去。空分裡面得根本智,明分裡面顯現為差別智。如果這個空分和這個世界相對的話,那麼,這個空分是有分別的。這要注意,如果你感覺我的空很淨,但是看到這個世界很煩,這個世界不清淨,這個空分是不正確的。這個不是真的見到空性,這個空是感覺的空,覺受的空,不是真空。如果不真空的話,他對世界會產生一種厭惡,會退到自己這個圈子裡面來,一直保著它。很多修行人見到的空是這個空。這個空沒有用,這個空會產生另一種煩惱,甚至不願意起悲心,利益眾生,這個空執的障礙非常大。甚至入魔,因為不具備正法、不具備現量、不具備菩提心的功德。所以說一定見聞到離空之空,無分別的空,靈知活潑的,而且和萬物融和的,沒有彼此之分的,不是裡面好象是空,外面好象是有的。不建立這個對待。這個空是真空。然後,因為有真空之故,它肯定要起照。朗照萬物,它是圓周的,不是說我看你只有你,執著在這裡,不是的,看到你,看而沒有看,這一切也是朗照的。所以說在一切法上,一切緣上都是圓覺的,一切皆圓,一切皆覺。時時刻刻都是如此,那就是明分。有了明分的時候,就能產生智慧、方便、慈悲、大用。都在這裡面顯現。
這裡所講的明分不是當時見到體性的明分,是起照的明分。不再是修行的問題,是啟用的問題。所以一旦見到空性,他的明分就會出來。如果真的明白這個,不用執著於法。崗波巴大師也講,一個真正見到本性的人,不能斤斤於計較修行的精進或者不精進,精進和不精進是一致的。開悟不在聞思上作功夫。不在這上面努力,意思說你真的明白就是了。但是修和不修都是無礙的,而不要另外有所修,有所求。求一個法,或者求一個什麼東西,其實不需要再去求。就這樣子保任,這樣子覺照,這樣子下去。因為所有的修的目的就是為了達到這個,而你已經達到這個了,還要再去修個什麼?不需要修,但你,也沒有離開修,行住坐臥,念念即空又明,即明又空,空明不二就是真修。無為真修就是大道。它是趨向於真實的菩提大道的。不求更好,很多人修行不成就是因為被法所障。其實,一絲不掛,什麼都沒有,但是也不妨打坐,不妨念佛。行住坐臥都是如此,更容易成就,更真實。
有些人世俗的東西能超越,佛法沒有超越,總是要修一個法,總是要得到什麼,總是要努力,其實越努力,離道越遠。它是要你息下來,要你回到原來的地方,原來的地方什麼都不是。
法身就是我們的靈知,但我們初見到的靈知,由空來現,離知解、離分別、離感受的當下,了了分明,這個靈知的本身就是法身。但是這個法身在沒有透脫萬物之前。沒有超越我們微細的煩惱之前,這個法身不是廣大圓明的,它是一點靈光。而法身的圓滿它要借助智慧,通過智慧了達一切之後,法身才能圓滿。而在了達一切的時候,必須借助解脫,解脫一切束縛,解脫一切微細的煩惱,之後般若才能清淨,所以三個是一體的。法身是體性,般若是觀照,解脫是事用。沒有法身你觀照什麼,你觀照的是有為的;你有觀照,但你不去解脫,而觀照又起什麼用呢?觀照的目的就是為了解脫。解脫煩惱,解脫執著,解脫習氣。解脫任何對你的影響的方面,只有解脫法身才能圓滿。不解脫法身怎麼圓滿呢?所以不要小看這一點靈光,而且這一點靈光沒有什麼非常奇特,沒有什麼神通,但把握這一點靈光,而且這一點靈光非常正確,它是真實性的,離分別的,本然性的,這一點一旦明白,禅宗來講,就是明心見性了。道上已經開始了,是真實的菩提心。就是勝義菩提心從這時開發了。然後依這個來起照,而不是另外有一個法,有一個什麼東西來起照。依這法身體性起觀照。依這法身體性的觀照來了一切。而不了而了,知道什麼都是自性的顯現,都是空化幻影。以不了的心來了一切法的執著,然後以這個了的功德來莊嚴這個法身,而法身才能圓滿。修道沒有離開這三點。明白這三點佛法都在裡面了。
十八、問:有一只蚊子飛過,我把它拍死了,這是第一念。第二念,我怎麼殺生呢?第三念,別管它,不要住在這上面。
答:第一念,可以說是無心,也可以說是無記,第二念,是過去聽經,或者看書看來的。第三念,是一種破的智慧。這在三個念頭,其實都有落處的。應該不作意,在大悲的作用下,雖然把蚊子拍死了,不要作意想,但是不是不知道。正在知道的時候,充滿大悲,但是不作大悲想。這可以是一種修養,在平時養成一種大悲的心。你所有的心都是清淨的。那麼,在你作用的時候,就是放光。
如果沒有到這裡,千萬不要輕易殺生!
十九、問:請開示一心。
答:很多人對待一心並不是很明白,不是你的思想“一心”,這個所謂的一心遍法界都是一心,一切眾生,一切萬物都是用一心來顯現的。都是同一個心,同一個源。所以這個心不是唯心的心,不是和唯物相對的心。不是你的精神和感覺的心,這個心要通過你的修行才能知道。雖然你不知道,但是你還是沒有離開這個一心。任何一眾生,無論是天上眾生,還是地下的眾生都沒有離開這個一心。
二十、問:修行人怎樣不受世俗業氣的影響?
答:修行人入定,降服煩惱之後,他的身體、生理現象得到相對的淨化的時候,就會發現一些敏感性的現象,別人的病氣會到他的身上來,那麼怎樣處理呢?
第一個階段,應該回避,因為它的力量不夠要保護,保護自已的定,自己的清淨,使自已的定和力量更加深化,使自己的覺受更加空,更加明了。養到一定的時候,以一定的方式,以悲願轉化眾生。這時他有一種不再受染污的力量產生。因為力量懸殊很大,現在的清淨是弱清淨,不是強清淨。而凡夫的力量是強力,凡夫的欲望,他的業力,凡夫的力量比修行人的力量大得多,我們把世俗的力量去掉了,我們新的力量剛剛產生,還很弱。這個弱正好受到他的侵襲,所以修行人有時覺得他消融了世俗的東西,他反而沒有了力量。其實這是正常的,你要養這一點清淨,養這一點輕安,養護到一定的時候,整天都是這麼清淨,都是這麼輕安,後來慢慢地力量才會增長。這個養出來的才是接近於道的東西,有這個在還不是道,接近於正定的東西。真正的好的能量,開始產生了。修道的人的氣是清淨的,因為他發心清淨,不生煩惱。如果他在定中就養成了這種氣,這些在成道不成道兩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個時候不能隨便地給人治病,有個祖師說,你隨便給人治病,就好比把家中的無價寶,拿出去換錢用了。得不償失了。這就是定氣,會由此產生智慧氣,產生空。沒有這股氣,是空不掉的,空也是無記空。
二十一、問:怎麼樣“觀想”,我不是太清楚,能否請老師作個開示。
答:這有一個階段的。
第一步,你看這個杯子,不要有意去想,讓它自然呈現,就是看,不要想著看,然後,把眼睛閉上,有沒有,如果沒有,再看,如果有的話,不用再看。
第二步,如果不用想它也出現,但那個空不在腦裡面,它在空裡面。你不能放得太近,要在虛空裡面,虛空裡面是原物。你就定在上面,不再注意身體,不再注意妄想,不再注意其它東西。
第三步,你不用想,它自然會出現。出現的很自然,而且很長時間能保持住,再起變,這個茶杯,不再是這麼小,茶杯變得很大,或者你觀的是水,遍虛空都是水,你也是水,任何東西都是水,如果你觀的是佛,那麼,任何東西都是佛,你融化了,這是第三步。
第四步,當這個虛擬之象出現的時候,你就入定了。定到極處的時候,突然之間就沒有了,這個虛象就沒有了。一片清朗,也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也沒有你,也沒有我,不可言表,就進入根本道了。
第五步,根本智就來了。進去之後,有時這樣,有時不這樣,平時也這樣,平時是一種因緣的這樣。後來慢慢地不是那麼地清晰。但是它的利用,越來越大,不是停留在這裡。這是第五步。它和你的行為構成一體,但是沒有動心處。當你有動心時候,把它拿掉就是了,這是悟後真修。
第六步,悟後真修到一定的時候,能夠成片,二十四小時都是這樣,然後起神通妙用了,從小到大,開始從他心通開始,別人起念就知道,別人的念頭都明白。知道別人的根性怎麼樣,怎樣對別人說法,對別人說法都是自然流露,這是第六步。
第七步,起變化,身體可以一個變二個,二個變三個,身體可以到紙裡面去,可以到花裡面去。宇宙的能量可以產生變化了。
第八步,即心能轉物,智入無間,百八三昧,開始契證。到後來,變化自在,神變自在,入一切三昧自在,有無量自在,無量成就,無量方便,到後來,有圓滿自在。第八步,成佛。
每一種修行,都是這樣的,但是有的方便只能走到幾步為止,有的能走到究竟。
二十二、問:宗教與佛法
。
答:在你了解宗教之後,才能肯定宗教的積極意義,但是,進一步講,一個真正修行的人,真正有智慧的人,通過他的學習,他的觀照,他就超越了宗教的本身。宗教是一種形式或者說是一種存在,或者是某種人生的理論,但是它本身是超越宗教的。宗教有社會的利益,社會存在的條件。有幾方面構成的,象教主,教典,教法、儀規等等因素來構成。這裡面包含了真理,包含了宗教的美德。但,你見到的是外在的,沒有見到內在的。因而你也許會產生誤解。當你見到外在的東西的同時,如果你見到了內在的美德,真實的精華,你會覺得原來這一切是這麼的好啊!你改變了你的自身,同時,你見到人間也是天堂。人間也是淨土,是人把自己搞糟的了,把自己困住了。你會有這個體會,原來一切都是好的。那麼原來為什麼覺得不好呢?哦,原來不明白,沒有智慧,我原來沒有這樣的修養。通過宗教的說理,通過不斷的熏陶,經過一種方法的鍛煉,我提升了,我心裡有天堂,心裡面有淨土,我再看人間都是天堂,都是淨土。沒有宗教,你得不到這個,在社會上怎麼樣的教育,在這方面來講都是沒有用的。因為你是作意的,有影響的,人與人之間都有功利。你有這個在,你去不了這個。而宗教開始時要遠離人間那種追求的,它首先要追求一個解脫,追求清淨、智慧,追求一種非常美妙的境界。先把你的煩惱、迷執、困惑放下來,當你丟掉了這些之後,你內在就莊嚴了,就清淨了,解脫了。那你的心透明了,不再戴著有色眼鏡,不再憤世嫉俗地看問題了,不去斗爭。當你學法後的心,再次進入這世界,然後你發現這些都非常美。一切都是很美的,一切都是很真,然後你以大悲心來做人,來利益眾生,這個世界改變了。改變不是因宗教,是因為通過宗教而改變,是人通過宗教而改變了自己。改變了自己,就是改變了一切,因為一切都是你自己構成的。你看到好,看到壞,都是你自己。沒有你自己,你怎麼會知道好和壞呢!因為你莊嚴,所以世界莊嚴,你不莊嚴,世界一塌糊塗。因為你有好口味,所以吃東西才有滋味,你口味不好,吃再好的東西也不好吃。宗教就是使你有好口味、好心情,這就是真正的意義,哈哈!
在你修行的道路上,你要借一副眼鏡給自己戴。佛經,善知識的指導就是眼鏡,你眼鏡近視看得不遠,通過佛法,佛經,通過善知識的指導,這就是眼鏡。先借一副眼鏡來看看。
我們不探索與我們無關的東西,探索你的現在。你有什麼煩惱,我不知道你有什麼煩惱,但你知道自己有什麼煩惱。煩惱是從那裡來的,當然你問你自己和問別人不一樣。問自己是明智的,問別人是無知的,沒有智慧的。你希望別人有一種神通或者有一種恩惠,或者有一種特殊的大法,解決你的煩惱,如果別人能解決你現在的這些煩惱,但也解決不了你這一生的煩惱。要用你智慧去認識煩惱的源頭是什麼,用自己的智慧,方便去解決它,他才可以有自己的功德和修行。你要明白就真受用不盡了。
在修行上要找到自己的方向和所歸,這樣你才會不斷地進步。這個找不到,幾年很快就會過去。
二十三、問:請老師給我一些開示,是否不用急於學完一個宗派。
答:其實對一個宗派,一本佛經的學習,不可能一次到位的,一次到位的概念是虛假的概念,虛假的認識。當你成熟的時候,你的契入雖然不多,但是很深很廣,很真實。這是最重要的。所以不急於要學完一個宗派。關鍵是你在這個宗派裡你獲得了什麼,或者說你會有什麼體會。或者說一種機緣使我們進步了,這是最重要。有的人學了很多,幾年來沒有進步,那麼這個法對你而言就沒有價值。所以,關鍵是不要錯過目前,錯過目前就錯過了永遠。
二十四、問:修學的計劃與不求而求。
答:不以計劃為計劃,不執著於計劃,不是說不要計劃,零亂的修行是不可取的。在自己的心靈上不落於求,不執著追求。所以《華嚴經》上講“善法愛者,諸菩薩求”。但是這個求不是一種執著地求,是自然地向這個方向前進地求,有這個如理的方向,我走向這個方向就是求。
二十五、問:有為和無為。
答:你念佛,念而無念,即不作意,不造作,不執取,如是心無所住,無念而念,那麼念佛就是無為。有的人說我什麼事都不做,什麼願都不發,這不是無為。這是你故意去這樣做,這更有為。有意這樣做,還是有為法。所以不能在事上去論,要看你的心是有為還是無為。事上是講不清楚的。
二十六、問:理論和智慧?
答:任何一種理論,一種道理,當你看到它的真實意義的時候,才是智慧。你明白了,你的明白就是智慧,然而能夠解決問題,增加你的修養、增加你的品味,理論不再存在,理論是講給別人聽的,別人聽了你的理論覺得是理論那就是理論,如果別人明白了,那就是智慧,如果別人記住了你的話,啊!你的講法很好,這就是理論。
二十七、問:我們看理論的時候,不一定馬上變成智慧。
答:那這就是理論,不是你所需要的。這種理論是別人需要的,是另一類人的需要,或者說不是你目前的需要。這個世界其實並不存在理論,因為要說明一個問題,解釋一個問題,但是解釋的人是用智慧來解釋這個問題的,那麼,聽的人同樣也應該以智慧去聽,去明白它,那麼就超越了理論。
二十八、問:理論的對與錯?
答:對和錯是比較的,如果沒有比較就沒有對錯,所以沒有絕對的對和絕對的錯。任何的理論都是為了宣揚一種自己的觀點或者解釋一個問題,所以理論在一個時期可能是對的,另一個時期可能是錯的。
二十九、問:是否一種理論對不同人也會有對有錯?
答:對的。對某些人,這種理論可能是對的,對另一些人可能就不適合了,因此對與錯存在著主客的相對關系。但是,作用如何,還要來看這個人實現之後,才可以說,實現這個理論之後得到什麼,得到進步,得到了一種美好的東西,這說明了你運用這個理論是對的,醫學中的很多理論,如:溫熱派……等等,能把病治好了的,那麼就是對的,不對症,就是錯的。這個理論可以是相互關聯,但,也存在相互攻擊、相互容納,那都是人在這裡起作用的。有地位的人,有自己高見的人,在理論與理論之間起了一些調和或者排斥的作用。
理論是死的,人是活的,看你是怎樣用好這個理論。而當你有智慧的時候,不但佛經是佛法,世法也是佛法。你超越了理論的時候,用你的智慧來看一切問題的時候,一切萬法,都是真理的如實呈現。
三十、問:悟?
答:所謂的悟,是在他的實踐過程中超越了他內在的困惑和束縛,超越了他對外部世界的困惑和束縛。你獲得了一種悟,你獲得了矛盾的統一,獲得了內外的統一,獲得了一切實踐中的統一,用你悟境的真實的智慧,再觀照在你的認知當中,你就超越了理論概念、煩惱執著的束縛,以“無”的心智自自然然地能夠體現你的那種作用,是自然的。因為你的悟不是作意來的,不是空白的,悟是在實踐當中的,在你忽然而悟,頓然而超,脫落了根塵與對立之後。
你站在高空中看下界看得很清楚。下界的問題、下界的現象你用高空上的智慧面對它來顯現它,你怎麼能看不清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