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無錫居士對話
智理居士誠心向佛,為利大眾,申諸問端,山人無言論議,老婆心切,此中切莫作實法會,因在諸人份上,本無如許葛籐也。
l、問:眾生想佛觀佛,即可成佛,也可具足諸佛正遍知功德,此釋對嗎?觀想念佛的體、用何在?
答:思想與觀行乃眾生世界的根本原動力,不同的思想觀行可造就不同的業與果,眾生如能知佛的身口意的功德及其圓滿的菩提道果,並從教義上如理地了解佛的知見,轉為自己向佛學修的信願之力,又能在實際中運觀於心,發之於行,依種種方便,使自己的身口意時時處處與佛相應;或思佛德,或悟佛理,或觀佛相,或觀佛智,久而久之,使正因佛性的性具在緣因佛性的依佛緣修中,逐漸開發自性的功德,漸趨佛德,最後在一切種智的般若了因佛性中,圓滿了三身四智十力無畏等一切功德,當然也可具足諸佛正遍知功德的十號之一了。觀想念佛的體是自心本具與佛不二的功德潛質,如來藏性,如如之體,一切眾生本來如是,觀想念佛即依此體的理智而使成佛成為可能。通過努力觀想念念與佛相應,不斷開善根,逐步使人的有漏身心升華為菩薩乃至佛的清淨功德,印合無間,三昧圓證,則是觀行之用。
2、問:功夫得力,心地清淨自然會少食少睡。那麼修道人吃得下,睡得著,食睡不減則是妄想多,耗神所致嗎?
答:功夫得力,心地清淨是必然的,是否一定會少食少睡,則因人而異,也因修持的階段不同有所不同。如有人用功得力,初入正定,但原本身體有疾或體虛,則此時可能食欲大增,睡眠轉深轉好。反之,如原本體質很好,精神充足,則食睡相對減少。但,第一、用功得力之人絕不貪吃貪睡;第二、用功得力之人,根塵不染,故不住於食睡上用功;第三、得力之人,清淨平等、安祥、自然,故貫穿於生活的起居,一切均成為三昧正行,而不被食睡等所拘。因此功夫不在食睡上,而在心地。但心地未清淨之前,也應適當調攝身心,注意飲食、睡眠的安排,當各障礙消除後,身心輕松,於心無事,則易得入相應的境地。
至於妄心多,耗神多,事務忙,或用功太過執著,時間安排不合理,心情緊張,以貪愛心求法乃至求身心的利益,則於食睡等方面必有偏失,身心難得安樂歡喜,如能依佛智慧,方便調伏,善用身心及與生活,則道業易成。
3、問:老師在信中讓我不顧一切,單刀直入,超越文字,丟下拐杖。而我總有委屈,既不能一聞千悟,當然要反復熏習,習慣於扶牆摸壁。超越文字怕摔跤,丟下拐杖恐落空。向上一著乃大丈夫所行處,我輩如何有份,如何漸修?
答:有三種人可以單刀直入,一心用功:一是解理已圓,心中無惑,信心充足,願行真切,唯念生死無常,一心用功,冀早日成就。二是解雖未透,但依佛語師言,直下信去,知淨土乃真正歸宿之邦,老實向佛,更不戀著五濁惡世,於是切願往生,神棲安養。三是年歲已暮,精神常有不足,若學習思慮過多恐心亂難攝,故擇抉行門,安身進道,更不管世俗及其余教法理論,只願一心向前,以為死期,求佛臨終接引而往生。
假如於理未明,年紀又輕,自信不及,則常常被教理與世事所困,被自己身心行止所縛,於思想未能離念而至妙,於行持未能一心而至無行,夾雜多端,其神難守,其志難一,反復研究,問題不斷,則進進退退未能一定。如其方向正確,正思理法時,法樂充滿,智慧漸開。如有一日徹底明白,放下一切,一心修持由定生慧(戒在其中),自然與佛相應,久久歸於道妙。
4、問:連續的打坐念佛會有枯寂感。希望走一走,動一動,做點事。而事情做多了,又希望能靜下來打打坐。乍一坐下,往往是心靈最寧靜的一段。此時若不刻意寂寂,著實照管,妄想又會光顧這顆稍事休歇的心,功夫定力很好的人大概不會這樣吧?那麼應該怎樣動靜有致地修行調心呢?
答:不要到枯寂感出現才走一走,在法味正濃,意念清湛時不住此境而下座行走做事。於修中無修,不使枯寂與勞累出現,心不住兩頭自然安養清淨。暫時的寧靜與妄想不適等境均不可理會,於靜寂不受其樂,於煩妄時不落於對治。只要一心持去,更無分別思量,則能超越動靜能所,使自心深入性源湛然一片之中。
5、問:修行之弦繃得很緊的人,常覺時鐘走得太快。觸事遇緣皆是打閒叉,今天的定課又要完成不了,久而久之,修行的目標就成為定課,但是若無定課,又免不了墮於懈怠。五欲六塵刻刻伺機,何敢有喘息之懈。無作、無為、無功用道的行者風范,可以仰慕,不敢為伍,無奈於自力未充,無量劫來,大概盡是如此這般。
那麼修行途中應該怎樣處理好有作與無作的關系,使之趨於融合?是否通過有作的事修自然契合無作?若廢於事修,妄談無作,是否就是功等?怎樣卸下修行的重負,讓心安祥?
答:學佛人對於修持的定課內容與時間應有一個恰當的安排,使自己能安心地運用定課的如量行持。一是不能過多過繁,以對機為宜。二是用功不能太緊,如調弦之喻。至於日常生活,因緣際會可以適當應酬,如事安排,應做到以座中的功夫,應用於日常之中,使學佛的修養、悲智的功德日漸展顯。無作、無為、無功用道是初心學人難以達到的修行見地與境界。但可以在聞思修、戒定慧等善巧之“作”中,逐漸達到自性作而無作,使身口意在清淨中,不取不捨,不加分別,平等一體使無作的妙作遍於一切處。同理,萬法本空,諸行無為,乃是悟知諸法實相,法性常住無為之道,但此無為並非偏空之無為,乃是即緣起無為中的無為,所以了達真無為的人,正是善行功德事業,莊嚴國土,利益有情的有為妙用在。
這裡的無作,無為與無功用道,都離不開悟與證,如未能到事理、心法等的不二不能攝歸無念真心,不了真心無待的妙用,就不可能統萬法於一心,融萬行於一體。因此在善用功行中,應以智導行,以行化境,使心境一如,契合圓超,妙道無寄,自然任運而相應。
6、問:修行應該怎樣識得自性,觀照和保任自性?
答:從解而知有真性,信而欲證知萬法皆虛而返流歸真,於是攝萬念歸於一念,於一念現前時,觀照此念從何而生?即念即照,窮斯念源,根塵頓脫,靈光獨耀,全體是知,全體是用,妙明空覺,當下了然,得師印證,不偏不倚,直下承當,無疑無惑,從此翻轉本體做功夫,使得十二時而不被物遷,不被念轉。時時保而不死,隨而不滯,自性明體,常在而含容圓照,終至於任物自在.
7、問:面臨冷、暖、苦、樂是否應這樣體認:覺受本空,無有能所。但是沒有證量,五蘊猶存,果報不虛,覺受依然,此時應該怎樣生起如理的正見?
答:學佛之人先是從師處得皈依,得法;從理處得解;從發心而趨入於基本之行。從此於心於法,於境於受有許多的變化發展,如能信心不退,理智不惑,放下萬緣,一心用功,則於定心中證入三昧,體悟真性,親切歡喜的法樂覺受從此常現,自然對世法的覺受會不觸不背,任運自顯而不動身心,不受其困。如果其心未專,定意未均,而想在種種苦樂中不受其影響,乃是難上加難。所以學佛者,先從因中解脫,然後才能在五蘊果報中得自在,此必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捨本逐末,不在心地上用,對每件事物或每一次感受中去對治用功,則必然會落於散漫,毫無頭緒。
另外,如能了知諸法如幻,返歸念源而念佛,轉向外的妄覺入於無分別的真覺,則心空一切空,自然不落世俗的覺受而被縛.
8、問:悟道的人,見性以後,除習氣,保任本性。那麼尚未見性的人,是否也應該刻刻照顧本性,保護本性?
答:未見性人應以理導行,使行契理,念念歸真,自然有一天會親見本性,然後方知所謂的保即不迷失,不逐境常住實相真心的妙明覺照之中。
由此可知,未見性人不可妄談多思,只可依師指示,明理生信,發心起行,行起解絕,總有到家的時日。
9、問:刻刻保護本性通過怎樣的努力可以徹證本性?
答:未見性人,只可說正見理性而堅定其志,努力向上而力求證悟。其中有三:一、初修之中應依法而修,如念佛、持咒,觀想參究等等,借修法而得定。二、定光化空,不見身心世界,此時返照空之性,空之化變,體究知空之知,打破空與幻,能與所,初悟靈妙覺性。三、即此知之性,不落兩邊,迥脫根塵,常知而常照,漸成一片,然後圓照法界,圓明了達,山河大地全體本性,更無二致。一切現成,別無所成,全體是佛而無佛,全體是心而非心,不可思議中妙顯一切功德也。從此變化難測,運用無虧,非知而可知,非見之所能見也。
10、問:當心安住在本位的片刻時,我會感覺到外面的事情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照顧內心的問題,長此以往,會否走向消極的一面,成為生活和人群中的另類?
答:這是行人理悟本位而專心定於心行時所產生的現象。先攝萬法歸於一心,再進一步泯絕一心的痕跡,直入覺源,內外一片,圓照不昧。因此開始似有放下性的消極,是消極於世俗而積極於佛道的過程,最終使人心地花開,親切圓融,悲智雙運,攝持與利樂一切眾生,故不會成為另類--本無類而顯千差萬品也。
11、問:常聞“明體”是否就是本性?顯密證體有何異同?密宗上師的加持力是否較顯宗更為殊勝?
答:明體是什麼?本性如何見?不在於名詞的對照比較,在於真修實證。顯乃佛祖依理對機的明顯說,密是佛菩薩實際證入的道果。依果示法即是密法;以顯接引,即是教下。本是一體的形與質,如能雙融則妙,對立比較,生諸矛盾者則有大礙。所以悟證相應者,知是一體無別,未悟入者知見叢生,無有歸期。
至於加持力,顯密本無差別,顯密的諸佛菩薩本來於圓通中作不同示現而已。至於顯密教派中的上師、法師、禅師等各依他的證悟的程度及眾生的福德因緣,呈現不同的加持,有順加持,有逆加持,有隱有顯,有外有內,不一而足。故不可妄有揣模比較而生罪障。應常常親近與自己有緣的正見具德的善知識,虛心請教,全體領受,那麼,就會得到最大的加持了.
12、問:古德雲:“知之一字,眾妙之門”又雲:“知之一字,眾禍之門”是否掃除悟跡,不留心痕?守住“知覺性”,是名守屍鬼嗎?
答:靈知之妙知,不落分別而了然明達,故是眾妙之門。如是妄想分別,種種顛倒取捨,則徒增煩惱執著,故為眾禍之門.
悟人不可言悟,因悟也是假名也;智不可得有無,而興大悲心。真悟之人平常無為,連想自己是悟人都不可得。於是日用而無作,達而不留,心境一如,空寂明朗,心體湛湛.
13、問:親屬朋友,祈福消災之求,常托於我。早晚課畢,回向給他們可以嗎?性無兩般,誰守住誰?有時心力不夠,或者當事者本身的業力因緣,前因後果等…….往往有求無應,不能滿其願而引發疑謗譏毀。而有時若有感應,又會招來更多的外緣,難以擺脫,此類情形,應該如何處置之?
答:自求可達於無求,其品自高,他求徒落於紛動,妄增煩惱。因緣際會,依悲智而行方便,唯應不落自他不居真俗,不泥眾事,自知作活計也.
14、問:“靜極光通達”是指明靜到極處,定中見光,與法身性光相融相通,對嗎?但是我覺得①本性無相,何來性光?②凡所有相皆是虛幻,見光是著相嗎?③靜坐見光是生理現象,還是心理現象?
答:此靜非動靜之靜,乃是虛極湛然,寂滅無待時的真靜境界,於此靜中,自性本有的靈妙真光,自然顯露無余,但非可見之光,是智慧之真寂真照。此寂與照的不二,即是法身無相之光,無可言表,不可思議。因此①本性雖無相而不妨性光圓照。而②光即是性,即是明體,即是自心,即是萬有,又非可知可見,可緣的諸相,故誰又能著得了它?③如未到根塵脫落,寂照不二的真光妙顯之地,所見種種光均是有相虛妄之光。既有生理現象,同時也存在心理因素,著相的修行人,因為執著五色等光而落於偏差與外道。如能借光返源激發本性五智之光,則成為大圓滿脫葛的虹光修法。但要以徹卻的無相智慧為前提,否則非為正觀。
15、問:打坐念佛,單提一句,妄念能做到隨起隨覺,較前少了許多。每座一小時,若再坐下去,心就不安,有時腰酸背痛,就躺下十幾分鐘,再坐又能空靜下來,我的弱處是,耐不得苦痛,且自我原諒。有說:“年老無三昧,朽木不可雕。”真是這樣嗎?
答:專心念佛,靜坐觀照,應恰到好處,至於具體時間可酌情而定,坐到精彩大好時,放下打坐,自由身心,不可貪著好境界。平時宜在無事中進步,在無心中安養,忘記年齡大小,不刻意於任何一端,常常處自然的淨念之中而顯佛智佛德。
16、問:此心浪跡已久,初初下手,若束之過緊,反而躁動。修行如隔日虐,進進退退,時苦時樂,無有定數。都是波浪式的。覺受中,空也空不掉,欲速則不達。學生上學也有上課下課,修行是否也能稍歇一下。功夫暫時放下一放,該做的事做一做,該想的問題想一想,該說的話也不妨去說,然後上座用功,腰不酸,背不疼。做功夫的興趣又提起來了,反能安心。不知對否?
答:此中修行,第一要明理;第二要發心;第三要懂得下手處;第四要知調攝身心;第五應不被過程所動;第六要做到不落功夫境界的痕跡;第七不要以比量心,借境調伏,應以現量心,轉境為用;第八要自然平直、寬松、無為,安心於無念的明空之中。要訣:松緊自知方便。
17、問:知幻離不了,遇假粘得牢,行起解不絕,修行真煩惱.--修行寫真求方於師
答:知幻幻已離--慧照破境故;
遇假緣真妙--皆真性所顯故;
行處密無風--無行何所動;
無修何煩惱--悟歸何用修。
18、問:天天都會有問題,若是有一天沒有問題了,說明真實用功了,心安不煩了,對嗎?
答:每天有問題,不作問題會,境空心本無,何須計彼此,真心本安樂,卻被求心誤,若悟本無旨,無安是真樂。
19、問:一心似有二用;一半念佛,一半觀空。佛號如珠,空觀如線。貫而穿之,妄念基本沒有,這樣對嗎?
答:觀空念佛對初學之人可能打成二半,但圓修之士則即空即念,非空非念,連一心也不可得,何況有空觀與有念相對立的觀修,故應於正念中消去兩邊的痕跡,歸於自性不二的圓觀之中,既不離妄也不求真,只是一任自然,無觀而觀,直到能所雙亡,妙明自顯。
20、問:心亂時守念不松,腿痛時強忍不動,如此束心耐苦,功夫會上去嗎?
答:對於年青人或發心勇猛之士作暫時的方便即可,如一向如此執修,則易入外道魔境,反而心不空靈,妙樂不生,功德不顯,死後可能入於惡道。老年人更不宜如此執著,應順應身心環境,作心地的功夫,並把一切功德回向淨上,以冀於法性中不生而生。
21、問:空--駁離了五蘊的粘縛,接近本性,絕非本性。那麼禅宗的歇即菩提,心空及第歸,該作何解呢?
答:空有多種:如空理,說緣起性空的道理;空法,以空來破人我等執;空境,行人進入十八空等等諸空境;真空妙性,空空之後,妙明真心全體現前,三身之光自然圓具,三德秘藏於斯頓顯,則是禅宗所悟證的“空”。此本空之體即法身,光明朗照即報身,顯現一切妙用即化身。故禅人悟證此空即得成佛。
22、問:有時似有二個用心處:一個打妄想,一個在念佛。但觀“覺性無動轉”妄想就會停下來,若念念觀大覺,本性即念念在佛號間放光,妄念不除而自歇。那麼佛號呢?
若佛號亦歇,那麼“執持名號,一心不亂”的生西資糧豈非亦無嗎?或曰,功夫至此,可以任運求生上三土。此須功夫,更須自信心,求師明示,修行理路。
答:妄念不除而自歇時,如有佛號在,但心如虛空,觀照分別,輕安無比,此是事一心不亂的境界。再進一步佛號亦空,虛空、輕安覺受亦亡,唯一湛寂妙性,靈光圓照,此為理一心不亂。“執持名號”是趨入一心不亂的方便法,由不同的見地與發心,趨入的境界會有差異。但真到了一心不亂之後,執持已去,名號亦空,或自然而持,不覺有名號在。因為已證入一心不亂,故正具備了生西的資糧。一心之中還要看見地與功德,及宿世的根機。一般而言,事一心不亂到極處,生死已了,證入二乘涅槃境界,往生可入方便有余土。理一心不亂若不具德,見地又不徹,也可能在凡聖同居土中,(看他能否保持不退而含養善根功德)。但若具菩薩之功德事業,成就無量善根,分破無明,開顯三身,則可直入實相莊嚴土而分證寂光。此中差異極大,不一而足。故仍要看行人自己如何用功及培養開顯自性功德。
23、問:安住本覺,靜觀念佛,如別人在念相似。做事亦然,不是自己做,而是別人做;不是自己受而是別人受,與我無干,如幻游戲,頓覺自在。
①此處的“自在”與功夫得力,打開本來的實證自在有何異同?
②推而廣之,一切時處,皆可如此作觀否?
③這樣作觀是否將人與我,性與相隔離開來,於理合否?
④但這樣作觀可以幫助我離幻依體,可取否?
答:此是以觀念降伏我執轉入他境的方便,但因仍有別人在,故正說明有“我”在,連分別我執亦未破:①因為“他”在故與本位人無自無他有異。②不可做此觀,應消融自他於不二之中,當下獨脫,清靜直觀不立一切。③將人我,性相隔離,你說合不合理?圓理齊萬物於一體,豈可強分,又豈可強合呢?④暫時做自他相換則可,因為借此知他本幻,或起同體大悲,但因仍落比量,故宜早早走過不可取為真實也。
24、問:暗自與人比較功夫,嫉妒有余,隨喜不足,當作如何對治?
答:此是末法時代修行人的通病,也是發心不真,見地不徹,人我習氣重造成的結果.應觀眾生即佛,我本無我,眾相雖幻卻是真佛之體,離眾生無道可成,無善可修也。
25、問:功夫得力,守一不移實證的寂靜定境,與通過引導辭,警策語心中默念而引發的空靈虛明,二者有何異同。後者作出了為禅定的輔助手段,可取嗎?
答:守定無慧則入死水,有引導之意解則易得相似空靈與認知,如不依定而覺照,則狂慧難止。故應定慧圓修,含容戒性,使一切處不二。比較而言,後者如果是明師引導,仍是極為重要,因眼正行正,全靠明師故。
26、問:如何解釋“五度如盲,般若如眼”?
答:五度是方便,般若乃正智,如人有五根,若無意識,則幾無所用。又五度外道均有,唯佛法因有般若之智,使一一度皆成無作妙行,圓融無礙,故能成就菩提。
27、問:打坐念佛,妄想來時觀妄想,沒有妄想觀佛號。總讓此心惺惺覺照,心中空空洞洞,佛號綿綿密密。從有心有作,慢慢地、輕輕地,合於無心無作之自然,這樣對嗎?
答:但應不分別於二端,不作想而觀。
28、問:我有毛病是急於求成,佛號雖能打成一片。但是站不長久。定力脆弱得很,此時就想無念無心,往往失敗。削弱了觀照的力量,稍不留意,六識又動,欲速則不達,當何對治?
我想,應該安歇下心來做一番有心、有作的死功夫,佛號不斷,觀照不辍。就我而言,不怕不活,就怕不死,對嗎?
答:知病即藥,自知而已,用功應放松才對。返照念源不動即“死”,明了圓觀即“活”,念在當下一念也。
29、問:我的觀心念佛是有心,有作,有方位的。照性居中,妄念在左前方,佛號在右前方。圖示:
妄念 佛號
\/
照性
①妄想來時觀妄想出,沒有妄想觀佛號,總讓此心惺惺覺,這樣對嗎?
②有用無用自己受用,我覺得很受用,是否著相不可取?
答:如此觀照,在用功某一階段是可以的,到一定程度則打破對立的方位,消融妄念、佛號、本性的差別觀,一一融入空覺明照之中,更無諸多痕跡。
30、問:回家的心靈之路:從散亂心--有心--無心。路漫漫。功夫不負有心人。從有心行起,不求無心,自得無心,對嗎?
答:有心即用功中有為之心,如有使此心專一而定,從粗到細,從外到內,從對立到消融,自然會入無心境界,過了無心一關,方到真正本位.
31、問:未得一心,先求成片,一心與成片在功夫上有何區別?
答:先在念佛定中得一心,然後其力充足,自然在動靜、順逆、是非等一切時,一切處而一心不亂,明朗不昧也。
32、問:很喜歡做觀心的功夫,也能讓心靜下來,六識不動了,心空無住了。但是想到臨終時還是要靠一句佛號與彌陀願力相攝相融。有人說:“臨終就不去管他了,十方世界皆可往生,心一空,自然無生死。”此言有理,只恐無份。四果羅漢了脫分段生死。須是斷盡見、思、惑,今人貪嗔癡尚未伏,理現力薄恐落空。若能將觀心和念佛結合起來進行,並將此功德回向生西,方顯二法門之殊勝處。
答:聽吾偈曰:觀心念佛不二,無念有念齊平。因中信願念佛,果時自然往生。
33、問:佛號提起來就是本性現前,將此功夫移到一切時,就能佛號不斷,覺性常照。以佛號為方便,念念照顧覺性,這是自力。同時執持名號求西方,這是他力。淨土宗的二力法門是否如此體現?不過感到困難的是:①佛號可以不斷,覺性難得常照;②若動中用功,則佛號也難以把持不斷。力量不夠怎麼辦?
答:①佛號可以斷惑妄,但如能將執著名號之執也放下,則直入覺性常照顧而不昧也.②已明本性,六根皆是佛之作用,也即常念佛,所以持與不持已不重要,只要在當下不迷不執,自然與道相應。但覺性之照不斷,覺於一切也,覺真念佛於一切時也。
34、問:“內空身心,外空世界”是否需要在入定後才能修?若平時常常觀空,是否能幫助入定,動中也能入定嗎?“內空身心,外空世界”就是一念不生嗎?就是觀照覺性嗎?是從根本修,最直捷的方法嗎?修法不能入定是一件很煩惱的事嗎?
答:內外俱空,是為正定,也即一念不生,但如未破空而悟知空者誰,則仍不算觀照覺性,故應返照窮源,頓顯妙明真心,是為真實妙行。為入不入定煩惱是正見嗎?是什麼東西入定?參!
35、問:觀“知空是誰?”有能知的覺性和所知的空。功夫至此,這一重能所是否也應雙亡呢?
答:誰立能知所知呢?正雙亡時又是誰在朗照呢?蓦直行去,切忌尋覓。
36、問:文字習氣濃厚之人乏於直覺,不易入道嗎?老師給我的最大幫助是,警策我:放下文字,不要再在比較、研究上做文章,如此下手是難得成功的。
答:盡大地均是文字,也全是般若,只是不識而已。
37、問:放下名,放下利,放下憂愁與思慮。然後再放下一切世間情緒化的波動因素,放下諸事的周旋思慮。然後再放下經書,放下文字教相,放下求定,只管念佛專一其心,放下光明,放下空,不管後面的路該怎麼走,先從當下的功夫切實做起。一切法的下手處皆在放下,放不下是一切法的攔路虎。真正放下是大丈夫,不能放下談何入門?常將“放下”二字貼在額頭上,入道始有份。從今放下,願常自勵。
答:放下也須放下,照顧目前,自知當下冷暖,終契圓明。
38、問:聽老師講維摩诘經錄音帶,然後打坐念佛,句句佛號緣於心源,句句佛號契入本性。
師雲:心中本具的維摩相會,性中的彌陀自顯,此中法味,唯明白人自知,無法示人也。
39、問:空性朗照,方是對治散亂,昏沉的根本所在,對嗎?
答:雖空而不住,朗照而不知,於一切習氣而不作對治,圓妙一體之中,何曾有絲毫一法在?
40、問:禅宗有“開悟必須地動山搖”之說。念佛是誰?道一句!若誰開了口,香板即打上來!讓我感到開悟可望不可及。如今常見善知識印證開悟,此乃解悟還是證悟?
答:我執之心動而無明之山搖,一一化歸虛明空靈之中,則自知本來.知“念佛是誰”早道了也,還知嗎?解悟證悟均可印證,只是印不著其人。
41、問:在自己對本性尚無證量的時候,是否應仰信聖言量?相信佛是不妄語者,他把心源的發現,證到的現量告訴世人。建立在這一基礎上的信仰是真正的深信嗎?若無力親證,怎樣才能深信呢?
答:依自心根量聽聞佛法,而顯信心不同,如能消歸自性,則見地與行持同步,此時已離文字相與境界相,唯一心行,不立諸法,則真信自佛他佛不二,善根功德隨開而深心堅固矣。
42、問:老師曾經告誡我們:適當地減少讀書,更多地閱讀心靈。
師雲:到了無心靈可閱讀時,盡大地是一本書,是無盡智。
43、問:創造正確的心靈環境,有助於達到真正的禅定,當曠達和深遠呈現時,禅定就相距不遠了。這是索甲仁波切法語大意。在我幼年時和學佛初期,曾有過幾次這樣的現量體驗,未曾作意,不假修為,自然而然地置身於深廣寂靜,無邊無際的空靈中,仍有個我和我的覺受在…。念佛時,保有這樣的覺受,創造這樣的心靈環境,可取嗎?
答:未進入的人應努力去創造,已有此覺受者,相應即可,離於能所取捨,妙在自然合道。念佛、做事正是全體呈露之時,不再分為兩邊而生心。
44、問:取捨心是輪回見,那麼淨業行人就是要信願厭欣,此二有矛盾嗎?
答:不明事理的人,先應在取捨抉擇中明白真理,棄惡揚善,厭裟婆而欣求極樂。但如已消融信願於自心,念佛之行成三昧,則取捨自盡,從方便道歸入真實道了.
45、空的當下就是本性。有亦如是。一切時處皆是本性的作用處,何須再問“是誰?”呢?
答:還有“空有”見否?還有分別之知否?在作用處還被境轉否?還識得法身本位的無相靈光否?參!
心跡筆錄:
智理居士提供
1、觀妄想就是觀空。妄想一觑即無,拼命看住一個空,不讓六識有絲毫松動。
評:把空也放過.
2、聽佛號就是假觀,妄想來時觀空,妄想空時聽佛號,佛號句句聽清楚,莫用力,輕輕聽,讓心靜下來。
評:聽自性的聲音在聲處全聞.
3、妄想與佛號,其源頭皆是本性。本性是萬法之源。上座如此作觀,觸動靈機,靈知直行,與塵表脫開來。下座亦然,內而身心,外而世界,依正二報,皆是虛幻。知幻即離,離幻即覺,諸幻滅己,非幻不滅。就這樣不斷地作觀做功夫,常常策勵自己,本性常在嗎?遇境還粘嗎?還有落處嗎?佛號輕提,讓心靜下來,就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記本性。
評:猶帶意解,此解亦空,則入堂矣!
4、有力時破識觀空,無力時轉識念佛,總令此心背塵歸覺,合於本性。
評:總是多事。
5、將此所作回向生西,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評:真有所作嗎?哪個西方?何時見彌陀?為何要開悟?離開目前還有嗎?卻不道無西方,只是不離“這個”。
6、打坐念佛,貴在空靈。
功夫較疏,座中偶有空靈成片,常常是若干閃光點而已。不管如何,感覺妄想已稀薄松動了許多。有時作意:此即臨終,隨即妄想消歇,一片空靈。佛號與彌陀相應,並信往生有份。
評:自忘念佛於虛明,自了空靈於無見,自知目前惺惺而照,自信西方只在當體,圓明深合,實相寂光,養一片無事閒心,顯無量本有德光。
7、兒女是債,讓人煩心,無須怨人,猶須責己,煩惱起處皆由定力不足,情見太重所致也。
評:兒女即佛,煩惱即菩提,亂中真靜,見裡無見,情極於大悲。歸來卻無一法當情也。
8、不除妄想,不求真,就是離心意識,無功用道,對嗎?
評:切忌道著!
9、許多經文與祖師論著中,都將“虛空”與“本性”等量並談。而我在座中的體驗是:妄想歇下來以後的空靈,是有空的覺受的,是與打妄想有所對待的覺受。能知道妄想和空靈等等覺受的,才是本性。那麼如何理解佛經,論著中的虛空即本性?凡夫本起因地,當妄想歇下來歸於空靈時,當依何觀?若守此一片空靈,是否滅盡定?修定次第及下手方便…等等之類,對我來講真是深不可測,一片迷糊。求師明示。又古德雲:不怕不活,只怕不死,初初下手是否應守此空定,滅盡六識。不怕功夫做死了,但求妄想歇下來。打得妄想死,始得法身活。至於從空定中觀源頭活水,當是後話,是否可並用?本人體驗:有時不待修定,本性亦能自然緣到,有時空空洞洞,作意參究,反而難得相應。接受了圓教一心三觀的教理,當下就能契入真心直照的觀境--理入與行入,教與觀的關系。老師在《天台教觀入門》序言中表述得十分精當,讀了非常受用。
評:虛空是喻於本性的空靈妙境,非虛空即本性也,而虛空也只不過是本性的一朵浪花而己。清淨無分別的靈知是你本來,但不可落見,死守,或帶雜質,應一任自然。活潑隨緣,掃蕩一切習氣痕跡,在泯絕中圓顯,在作用處圓超。識得本來,自然體用如如。此中切忌分別研討,應消融體悟,直覺而觀。可參閱“大圓滿直指教授”。
10、昨天一天閒而無事,可以有大塊的時間打坐念佛,功夫反而用不上去。有時家務很忙,抽空上座,反而得力。
評:動靜心未去,功夫心還在,何時做到座上座下無別?
11、藉著對本性的歡喜樂聞,把一個現成的文字答案含育在心,不斷地薰修觀照,作為開悟的前方便,久之,亦能從解悟達真悟,對嗎?
評:此須純真的老實人始得。
12、很想念佛,又很想看書。塵務纏身,時間總是不夠。老師曾經告誡:適當地減少讀書,更多地閱讀心靈。遵師囑:目前以念佛為主,盡量控制看書的時間,必要時仍忍不住翻閱幾段。認為看書能讓我獲得很大的加持。
評:皆是精進心未歇,未達本位自照之理,故仍被境遷。
13、當心緣於本性,句句佛號從本性送出的時候,妄念不除排歇,空靈打成一片,打座的時候常顯本性,才談得上一切時中對本性的數數觀照,祈示。
評:本性豈可緣?佛號豈有從本性送出?不知妄即真,相即性嗎?常顯本性,豈分打座不打座?如能了達全體即是,更無別來不求,更無二見,安心無為,自然達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