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宋智明居士:垟山禅悟錄 維摩诘參玄錄(上)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維摩诘參玄錄(上)

寂寂詳山,飄飄雲點,從容無為,閒靜安樂。講罷《維摩诘經》,只得無言之妙,仿佛青山自青,流水常流。於是欲以無得之心,參妙智於無智,現方便於無方,不知言端意端還合於道乎?

    維摩诘”淨名也”,唯有淨除一切名言概念,方離心意識分別之執著,方得契入無念、無想、無住的境界。

“淨名”者,不可思議也,思想之所不到,議論難以分曉,離於對待,絕諸分別。於此淨除名言概念者,始得佛法妙旨也。

佛國在於心中,極樂在於心中,天堂與地獄亦在心中也。心淨則佛土淨,心染則五濁現,心 性之體不二,唯心之相有異,於是真妄攸分,其中了悟妙旨,體道證真全在當人善用之。

    因佛國在於心中,故因地中廣行六度萬行之德而開顯性具之量。於是以德攝眾,因眾取國,因莊嚴之德用而行化,因行化而成就,因成就而示不可思議的神通妙用。由此而觀,佛國者,唯在行人心中的悲智願行之性德耳!

以經中請菩薩之德而為己德,其德乃大,又以其妙行為己所行,其行斯圓。從理而言,佛性平等;就事而論,初心學人應有向道之心,向菩薩學習,樹立高遠之目標,努力精進,不斷開發性德而廣利眾生。

維摩勝會之緣,緣會殊勝之德,行達菩薩弘揚事業者,必知勝緣之難,其中無量劫來所集福德、善根、因緣,方能臻此。珍惜此緣,珍惜此刻,佛光常照,大士恆被,心中無塵,一念孤明,切入法會,全體相見,誰是釋迦?誰是維摩?又其大眾在於何方?

    寶積等所供七寶蓋,由佛力合一,又於中顯諸境界。其中妙旨即萬法歸一,一顯萬法。就智慧言,應悟萬有原來一體,此體就在當下無分別之靈知;就行持言,六根攝於一念,即念化為無住,以無住之妙而應用一切處。

行人如能恰入無差別、無內外、無高下、無染淨、無增減、無生佛等的對待見,則當下回歸,脫體空明,因此一切行、住、坐、臥、語言、做作等,皆一體之妙用,可以極樂天涯矣!

      贊佛即是贊德,知佛德亦即明己德,自他原無二,內外何處分界?若於寶積贊偈中,明達修證佛德之理,則於無得心中,自有所得——無得之妙得。

      源源流出智悲光,

      不空不有明體顯。

      廣行善事不為累,

      畢竟圓成妙德身。

    眾生之類是菩薩淨土,若無眾生何有淨土?若有眾生何淨其土?因有所化,故有願取,若化已化盡,歸於無化妙境,則本來淨土,更無必再淨其土。

    心未調伏,故眾生未空,若已伏歸本來,則淨土自顯。入佛國之智慧,起菩薩之德根,無非稱性起照,觀察來機,開示方便,引導前行,悟修並舉而歸正道。

    因眾生乃自心之眾生,掃蕩其執,開顯其德,方便引導,皆自心之所饒益,自然之所流布也。

十一

直心則不餡,深心則德深,大乘心則行大。此菩薩始入淨土之正行。

由此展開六度、四無量心、四攝法、方便、三十七道品、回向心、說除八難、守戒不譏、十善等,皆是菩薩之淨行淨業也。

十二

     行因與果證不二,不二故中道恆真;淨土之報與當下德心不異,不異故妙道常存,故隨其層層深入,則自性本有之功德,逐漸而開發,直至圓滿佛果。

十三

     佛顯淨土之相,即相上莊嚴而令人當下直見淨土之性。故見者自見,示亦無示,眾生若於見見之時,見無可見,則圓同太虛,更無異念可生矣!

十四

細參方便品中維摩诘之德,正是深位菩薩殊勝妙用,亦是吾等初心向道的標的。由果導因,知因達果,可得如下道理;

    供養無量諸佛——其福宏深廣大也。

    深植善本——積法性妙著,根葉必茂。

    得無生忍——窮生死結,無生可生。

    辨才無礙——善觀機用,妙言悅眾。

    游戲神通——知如幻而游化,達無住而通物。

    逮諸總持——法歸心源,心圓法海。

    獲無所畏——本無身心,究竟無求。

    降魔勞怨——心空無對,降無所降。

    入深法門——法性大海,窮盡源底。

    善於智度——培擊爾智,即智無智。

    通達方便——隨處指引,就路還家。

    大願成就——行願相續,終至願滿。

    明了眾生心之所趣——他心明照,絲毫無差。

    分別諸根利鈍——平等一照,了然心目。

    久於佛道,心己純淑——如玩家珍,得心應手。

    決定大乘——圓一切法,會如是道。

    諸有所作,能善思量——後得妙智,應時而作。

    住佛威儀——三身妙境,五智圓現。

    心如大海——淨妙常空,遍含萬物。。

    如是維摩請以其無德之德,受諸佛之咨嗟,弟子、釋梵、世王之敬仰。欲以無度的大船,度於無可度的眾生,故以善巧方便住於印度毗耶離城——。

十五

   維摩诘又以何等方便度人耶?細參以下各條即可悟知:

   1、資財無量,攝諸貧民——在往劫中以無數財物布施,方得資財無量之報,又以往昔之習因,得以資財攝受貧民之習果,於是福報廣大以至於無量,成就自然感財攝化之妙果!

   2、奉持禁戒,攝諸毀禁——禁戒其身則身正,見者必敬而儀之;禁戒其語則如實雅達,聞之者必親切慰藉,開曉心智;禁戒其意則妄念不動,心通無礙,明徹無余,相應之者,必得清淨感通,心光迸發。

    3、以忍調行,攝諸恚怒——身忍諸觸則自安;心忍諸動而心閒;性入無生則體淨;自調於道行則能攝眾生之種種嗔恚憤怒,見之者清涼矣!

    4、以大精進,攝諸懈怠——精一之行,日夜相繼,成辦事業,唯勇猛進。故懈怠者見之,聽無不鼓舞精神,隨之向前矣。

    5、一心禅寂,攝諸亂意——理事融即,動靜一如,禅心孤寂,恆處三昧正定之中,一切散亂眾生見之,無不捨亂意而歸正定,凝然慮盡,虛豁不動也。

    6、以決定慧,懾諸無智——無論世出世法,皆能決其是非正邪,均能定其左右曲直。就體性而決定指示無謬;就境相則決定因果差異而朗照無偏;就作用則即道非道、聖非聖,均能決定隨順不二,妙機方便。故能攝受一切世出世間無智之人,而頓漸悟入,皆得決定相應之慧。

    7、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沙門奉律已為難行,而白衣居家能奉出家之律行,更為難行。難行能行,此菩薩之行也。故白衣菩薩亦可稱之為僧寶,其義在此也。

    8、雖處居家,不著三界——雖然處於世間之“居家”,卻不居一塵,既不著於五欲,又不著於色相禅光,更不著於空定,於是不著空定則覺慧慈攝隨機而呈露;不著色界則妙相莊嚴而當體空寂;不著欲界則出入世俗一切境界而了無塵累,一絲不掛,超然自在。

    9、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示現有妻有子,是為居士之身份張本,為世人的緣起之倫理綱維,俗谛妙顯,分明不爽。而於此一場游戲、一番表現的同時,卻於身心常修清淨無著梵行,以其梵行也,不在深山伽藍中,不在僧園淨戒裡,而恰在紅塵妻子圍繞之間,如此之梵行,不可不謂是梵行與俗染不二的中道真實體現。入佛入魔,污泥中蓮花,歎為希有難得!

    10、現有眷屬,常樂遠離——示現有美眷親屬,熱鬧排均之趣,有燈紅酒綠。世俗往來之情,而於妙明真心,卻不沾不染,無心無境,故法性常樂之中,而為遠離無著的道行。

    11、雖服寶飾,而以相好嚴身——寶飾者,世間法中之富貴莊嚴也;相好者,道人修因之感報也。雖服世間的寶飾,為降世人慕榮華的習氣之病,使其祈服於大富門庭;以相好莊嚴其身,乃德行之尊貴,自然以道攝眾,龍天欽敬。

    12、雖復飲食,而以禅悅為味——一日三餐,易令人貪口福,恣情意,而禅旨不以食為味,專以禅悅為味,而此禅悅非外道之“愛禅”,卻是道性三昧之無味之真味。

    13、若至博奕戲,辄以度人——舉博奕之戲而赅一切人間游戲賭博之場合,皆能隨緣切入,操作自如。於此同時,正以種種方便善巧,度此游戲之人。一者真游戲,一者假游戲。一者情執智迷,一者慈攝智化。一者戲中執戲;一者即戲無戲。佛道者,豈不在非道之處那?

    14、受諸異道,不毀正信——初心學人應專學佛法,不近異道。唯徹悟之人,心量廣大,見地明達,能受一切異道邪說而不動於心,而能善巧分別,而能借其說而破其執。故能不毀於正信,此中正之妙信,妙在一切處見道,一切處信入佛法也!

    15、雖明世典,常樂佛法——不明世典則不能與世間學者相接,無法以世俗學說闡釋佛法,更不能令世間學者敬而從之。故菩薩欲行道於世間,必須明達世典,方能遵導佛智,常樂佛法則不沉緬於世典之中,能於世典中悟明佛法。所謂常者,一切法中顯佛法,所謂樂者,於一切說中於樂說佛法,以有佛法真智現前。故即法無法、無處非佛法矣!

    16、一切見敬,歸供養中最——菩薩修至無人無我,非自非他,性中虔敬之常德現前,自然顯為見一切眾生乃至草木而敬之,以此敬非情感所系,乃稱性流露也。故一切見敬者,即法性全體之德心,離是非相待之錯見,亦即法之供養,故為供養中最極的供養。

    17、執持正法,攝諸長幼——執而不失,持而不忘,正法即心之全體,心顯即心之理,隨眾生之因緣,方便利樂,故而攝受一切若長若幼之輩。心念離著之人,必能清明持法,隨方應用,語出不凡,法施入妙。故能見之者得益,行之者相應也。

    18、一切治生諧偶,雖獲俗利,不以喜悅——菩薩不妨做世間經營事業,以其大福必能獲世俗之大利,卻視富貴如糞土,施金錢似棄履,故不以為喜悅。無喜悅世利之情,又能行世事業,足見妙行清潔,善巧入世也!

    19。游諸四衡,饒益眾生——在在處處游化,在在處處饒益,見其身、聞其聲、悟其意,無不令眾生消頓煩惱業障,鼓蕩向上之精神。指歸人生之大道,解決生存之疑難,辯釋哲理之困惑。故無作妙智,方便無盡也。

    20、入治政法,救護一切——以高瞻遠囑的智慧,入於國家治理的政法,出謀劃策,妙計轉勢,故能令帝王大臣言聽計從,合理安排,使國家昌盛,人民幸福,所以救護一切眾生乃至人文景觀等事物也。

    21、入講論處,導以大乘——印度古有講演、辯論之風習,維摩入此,往往導以大乘。大乘者心之妙乘,因乘如實道,上證佛智,下化眾生,其大無外,其法無窮,故一切法皆消融合歸大乘一乘之法也。

    22、入諸學堂,誘開童蒙——做教育家,講人生學,啟迪智慧,妙譬勝言,引誘學子開解正量。

    23、入諸YIN捨,示欲之過——菩薩己斷欲念,身心清靜,雖入YIN女之村捨,不僅不被女色YIN姿所染污,且能以種種示現方便令其明悟YIN欲之過失,而潔身心入清涼地也。

    24、入諸酒肆,能立其志——菩薩能入家葷肆之中,其心不昏,其語不亂,其身不搖,其明了立志,不因之而移易,故能立其志而宏毅精明,忻伏酒徒令歸正信。達身心兩空而顯,不空者,能妙入一切污染境中而自在行化。

十六

    由於維摩諾有如是真實妙行,故在一切眾中稱尊也!所以吾等之所以未能化及域內、隨處利生者,豈非自心未空、慈悲未普、智慧未圓、方便未具、道力未成者哉!

十七

      維摩居士示疾,以眾生執身畏疾之心態,昭示以疾除疾之妙智。因以其尊貴威信,故導演出一場場問疾之游戲。

十八

    因疾而勸說觀身,由觀身而悟知無常、無強、無力、無堅之速朽之法,故不可信此身而執此疾,種種譬喻法說,可入文隨觀,深明凡夫身之虛妄,不可依估。由是反證佛身之真常、大我、本淨、妙樂,應生欣慕而修之證之。

      法身之體,由修證而開報身,故從無量功德智慧生,乃至從如是無量清淨法生如來身,更由如來身之真實妙德,永無眾惱,常住妙境。故勸令眾生欲得佛身,斷一切眾生病者,當發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破凡執,欣佛身,其真正目的,在於開發眾生心中的殊勝菩提心,若無菩提道心,一切修為,皆屬外道。故學佛者不可暫忘此如意寶之心也!

十九

    維摩以念感佛,佛遣眾弟子去問疾。其中弟子自述與維摩居士交鋒相對的情境,正是妙機妙悟的時節,唯有大手眼宗師,方能演繹出如此殊勝的辯智與方便。

二十

    捨利弗宴坐樹下,以坐為座,以身為依,以心為用,以禅為樂,以境為治。於是坐中生滅心行不止,能所對立宛然,動靜分明不一,因此妙智擊破其死坐、空坐之弊——不必是坐為宴塵也!

    夫宴坐者:

    1、不於三界現身意——不受三界之身意,超然物外。

    2、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常住無念之滅盡定,而又能示現威儀。

    3、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道法即凡夫事,不二平等。

    4、心不住內亦不住外——無內外之心,則妙性天然。

    5、於諸見不動而修三十七道品——不以知見而修道品。

    6、不斷煩惱而入涅渠——悟本來身心受彼煩惱,無可斷煩惱之際,即是入涅槃。

    如此宴坐,非身坐、非意坐,雖則無念,不妨示現威儀,全體道法顯在凡夫事中,心無所住,而來去自由,無絲毫的知見,而能勤修一切道品,以其經驗,示導眾生。不斷煩惱,則本來涅槃,即是自性清淨之禅。

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

二十一

      目連對白衣居士說法,依相說、依事議、依谛明、依義分,皆依人我立,不離對待見,故不能使人頓悟自心本具之法。

      維摩居士則直接指陳本性之法——

      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此法本無眾生之垢,何來眾生?

      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本無我之執垢,何來我相?

      法無壽命,離生死故——本無生死業,何來壽命相?

      法無有人,前後際斷故——本無相續之心,何來人相?

      法常寂滅,滅諸相故——了一切相空之際,即見此法常住寂滅之中。

      法離於相,無所緣故——即緣無緣,無有心外之境,故如此法本離於相待之因緣。

      法無名字,言語斷故——言語無以形容此法,故知此法本無名字。

      法無有說,離覺觀故——凡有言說,不離覺察外境,觀相而隨,而此法覺無所覺,觀無所觀,當體寂淨,故無有說。

      試參此意,在未開口時會取。

      法無形相,如虛空故——此法無形無相,乃是無面目之面目,猶如虛空,本無一物。

      法無戲論,畢竟空故——世人戲戲於法,皆是虛妄。起心動念所致,而此法畢竟空故,本無戲論之辯。

      法無我所,離我所故——法既無我,豈有我之所有?

      法無分別,離諸識故——諸識若空,即顯此法,正顯之時,絕無絲毫分別之心。

      法無有比,無相待故——比量心起,全體迷情,而此法本來無相待,故唯現量所顯。

      法不屬因,不在緣故——因緣相生,法既不屬於因,非某種因素所造,亦即不在任何緣中。

      法同法性,入諸法故——此法本同一切萬物之性,因一切法中即此法所現也。

      法隨於如,無所隨故——如即法之本質,故此法隨如的本質而顯妙能,雖隨而無所隨也。

      法住實際,諸邊不動故——實際者,中道實相也,因此法恆住實際,故於一切邊邪而不動,亦即邊邪皆中道。皆法也。

      法無動搖,不依六塵故——塵以搖動為義,法體如如,本不依六塵而動蕩。

      法無去來,常不住故——法不住來去相,法不隨彼此立,故物有來去之運動,而此法無來去之痕跡。

      法順空,隨無相,應無作——法順空,故因空而入法性,隨無相掃其空執,故無相可得,如是靈妙朗照,應一切緣而無作。

      法離好丑,法無增損,法無生滅,法無所歸——此法的體質如何?既非好丑見之,亦無增損變之,生滅則大動於法,欲求所歸,則無所歸。此法不可思議明矣!

      法過眼耳鼻舌身心——非六根之能見。

      法無高下——高下不能相傾。

      法常住不動——無始無終,從未變動過。

      法離一切觀行——觀行者妄心修因,欲折煩惱境而顯菩提智,而此法本來清淨空明,本來無礙妙顯,本來具足一切,故離一切觀行。若無法者再起觀行,則失法性之德又入迷矣!

      如是之法豈可說乎?豈可聞乎?明見此法者,方可稱性而起,明照眾機,了達無礙,以其方便——“以大悲心,讀於大乘,念報佛恩,不斷三寶”,然後應緣說法,如此說法,即無說之真說,無法之妙法也!

二十二

      大迦葉貧裡行乞,使貧者來世得福報也,而不施福於富者,此即有扶擇心,故維摩謂之慈悲心不普也。

      當行人心行平等時,內無分別扶擇之心,外則隨緣次第而行,是何等輕松自在平等之行。

      當行人悟入實相,正乞食際,食亦實相,實相非食非不食,故行乞者即實相之事用也。

      當行人為破除和合相之執著,故應取揣食——以手破其食物而見和合虛妄也。

      當行人以無所受之三昧正受——涅槃正境,而不妨受彼眾生之食。

      當行人對色與盲、聞與響、香與風均能一一平等,食味無別,受觸無著,知法如幻,自他無性,不然不滅,則悟得食中道妙,即食而無礙矣!

      維摩更進言道:”迦葉!若能不捨八邪,入八解脫(——正邪不二),以邪相入正法(——诠此不二),以一食施一切(普慈悲之心),供養諸佛及眾賢聖(敬心依舊),然後可食!”如是食者,非有煩惱,可得而知,非離煩惱,須參個中妙旨。煩惱者,眾生界中的假妄也,菩薩雖得清淨法性,無生無滅,而在眾生界中,不妨入煩惱塵勞中,化度眾生,而於自心無掛無礙。

      非入定意——因本來常定故,非起定意——本無可出故。

      非住世間——世間即法性,法性全體無跡,何可住那?非住涅槃——涅槃淨德,一絲不掛,何能住哉!

      其有施者,無大福、無小福——無分別之福,其福超大小之限量,不為益、不為損——有益者喜,損己者憂,喜憂存心,我執難消也。

      是為正入佛道,不依聲聞——正入佛道,何其妙也。故聲聞入不見緣起妙用,難有此行乞之智慧也!

      如是念為不空食:一者必成佛道,二者平等無著,三者能知機緣,四者妙應無差,五者方便無量也。

 

 

上一篇:萬行法師:降伏其心 二 見性後修的是什麼
下一篇:萬行法師:降伏其心 二 萬物皆是同一體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