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關的條件
不知不覺,能知能覺,能覺能照;能照能入,能入能出;能出入則無我,無我則自在;自在則無痕。
通常大家都想閉關,試問大家,一個不能覺照的人如何閉關呢?“閉”者,閉身心;“關”者,關六根。閉關,並不是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名為閉關。通常大家要麼不見,要麼見而不照,也即見而即住。
古人講:“為道日損,為學日益”,也就是說修道要把自己的習氣毛病天天對治、日日戒除。習氣不除,縱然得定,也只是短暫的。因為有習氣在,故會住;因為有習氣在,有我執在,才會造業;因為有業力在,故會輪回。
能不輪回嗎?我看輪回者,最多的是修行人。都說“不執著”,而多數修行人是越修越會執著。因為許多修行人在見地上不清楚,所以,他所執著的自然是邪知邪見!一個真的在見地上清楚的人,除了對正見的執著以外,其余的皆可以任大家去“隨緣自在”。
如果一個人真的發心修道、想要閉關的時候,必須外忘世界、內忘身心。法、財、侶、地不僅都要具備,還必須能夠得心應手。所謂“得心”,也即明心;所謂明心,也即明確方向。禅宗裡面叫做“明白見地,確定方向”。
明心為因,見性是果;見性為因,入道是果;入道為因,無我是果。到究竟的無我之前,要把世間上的利、祿、情、愛全都放下。這些放不下,無論你用功辦道多少,都與“道”不相干!你“用功辦道”得越多,實際上對世俗的功名、情愛,貪戀得越多。因為你對這一面投入得越多,你對另一方面索取得也會越多。即便有一天你入了道,見到了自己的本性,你沒有持續不斷地修煉下去,一不留神,覺照還是會被業力給拉出來。因為一個人的業力越大,越有力量,一旦降伏,入道的力量也就會越大。
我們試看一個人,如果他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的話,一旦對某件事物感興趣,他也沒有多大的興趣。如果一個人能夠對一件事物特別厭惡、反感,當出現一件讓他感興趣的事物時,他比厭惡一件事物的力量還要大!有一個即將入道的和尚說過這樣一句話:“凡夫是愛也愛不起來,恨也恨不起來。”這裡所講的“愛”、“恨”是指廣義的愛恨,不單指男女之間的愛、恨。為什麼會有這種人存在?實際上這種人遍地都是,大有人在!
如果在外邊做事情能夠全心全意投入的話,一旦我們走進另一個環境——閉關的話,同樣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相反,我們在外面做事情貪生怕死,不願多做一點,不願多付出一點,我們想閉關修煉,難道是一種享受嗎?難道它不比在外面做事付出得更多、更艱辛嗎?古人講:智慧用了智慧在,力氣用了力氣在。一個不願意布施智慧和力氣的人,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修行人?
拋開學佛的角度來講,你用了智慧,用了力氣,從某種意義上講確實好了對方。那麼我問一句:你自己究竟失去了什麼?實際上人的智慧和力氣,都是從布施當中、供養當中培養出來的,也可以說是被逼出來的、挖出來的。
我們知道:一個人才的造就,與他先天的素質和後天的培養都有關系。實際上人的一半,上天已經給你定型了、給你安排好了,無論你怎麼蹦、怎麼跳、怎麼掙扎,誰也沒有能力幫你改變這一半了!所謂的改造命運,只能是改造另一半。可是就一個凡夫而言,這另外的一半,你也無法改變!惟有在世的明師可以幫你改變。就連過去已經往生了的明師,對你來說也是無濟於事。就像現在的人有病,必須要找現在的醫生,你去找古時候的扁鵲、華陀根本醫治不了你現在的病。你們在座的人,誰有了病會去找過去的扁鵲、華陀去治呢?是不是都要找現在的醫生呢?
人的福報、功德、智慧、承受力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是從給與當中、付出當中、奉獻當中培養、訓練出來的。為什麼在六度萬行當中,要把布施放在第一位呢?我們看問題不要只看到表面,要看到它的實質、看到核心。也許你們看到萬行每天這麼辛苦、這麼操勞!實際上我這幾年的成長,遠遠超過我前面閉關七年成長的速度。比前面閉關幾年的收獲還要大。承受力、心態、思想,都比前幾年改變得大,尤其是最近一年。
你們剛來的人恐怕不知道,如果按我以前做事的心態和方式來說,我不會用這種方式和你們交流。之所以我能夠用這種方式,是因為萬行深深地感受到是你們幫萬行進步了,是你們成就了萬行。學佛、乃至做人,都是一種經驗、都是一種感受。只有當你有了經驗、有了感受心態才會有改變。所謂的“超越”、“開悟”,不正是因為心態有了改變嗎?
當一個人的心態沒有改變的時候,你所謂的學佛修道,就像一個齒輪每天按部就班地轉動一樣。你就是轉一百年,也不會開悟。即使在修道,也未修道!因為你天天都是這一套,沒有什麼能讓你的身心有巨大的震撼、能給你巨大的觸動。
你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在實踐佛法、是在實踐人生,可是你根本就沒有用心投入、沒有用心去做。不錯,就你們的水平而言,我也承認你們是在投入地做。可是就道而言,你們所謂的投入,力量真是太微弱、太微弱了。做任何一件事情,你達不到忘我的程度,對事物的深度、根本無法深入進去。你不能隨時出入的話,對事物的廣度更沒辦法達到。
實際上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一種習慣,也就是我們生生世世養成的習氣。譬如說我二十年前是一個農村的孩子,大、小便之後從來都不用沖廁所。到了城市以後,大、小便完了,褲子一提就走掉了,根本就沒有沖大、小便的習慣,讓我沖廁所,我感到很不習慣。可是讓我的朋友看到,會非常地痛恨、厭惡!等我改變了這個習慣以後,如果大、小便完了以後沒有沖水,我會覺得身心都不自在。看到別人如是,自己也會痛恨、厭惡。
習慣一旦形成,叫你改變,就一個凡夫而言,幾乎是不可能的。所謂的改變,那是因為環境所迫,你不得不改!一旦環境允許,你仍然還是大、小便完了,提起褲子就走。這也就是明師“心狠手辣”的原因所在!他不會給你環境、給你機會,你適應得了,就生存下去;你適應不了,就地死亡!自古道:“適者生存”,環境永遠不會適應人,適應生物;只有人、生物去適應環境,才能夠與環境共存。
前幾天我去看了山上閉關的印平師,他用功用得很猛,因為他這個年齡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所以做任何事情都會非常投入。他在沒有閉關之前,干寺廟裡的事情也是全身心地投入。正因為他有一顆全身心地投入的心,也就是養成了這種習慣性,他做任何事情都是全身心忘我地投入。你們在座的,誰有個全身心投入的習慣性呢?誰有這顆心呢?既然沒這顆心,你做任何事情要想上檔次絕無可能!因為做任何一件事情,想把檔次提上去,你必須全身心地投入、忘我地投入。可憐之人,也必然有其可恨之處!
要想知道自己能否修行,是否已經在修行,或是說修行到哪個程度了,從日常生活中發生的每一件事、接觸的每一個人,足以檢驗出我們修行的層次了,哪裡還需要看經書、找明師印證呢?
菩薩之所以有悲心,那是因為他有一個難以形容的心量。如果他沒有這個心量,如何來的悲心?既然沒有悲心,如何來的智慧?既然沒有智慧,如何來的神通?所有的一切,全部是建立在“量”上。有了這個量的存在,接二連三的智慧、神通、福報、功德,都會具足。
人生很短暫,轉眼間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六十歲。你得到它也是如是,你得不到它也是如是。既然世間上的一切都是如是,大家何不找一個超越如是的“如是”呢?
我想在座的人沒有一個會相信,人死了以後是沒有靈魂的,都相信人死了以後有一個不生不滅的東西存在。惟獨這個不生不滅的,是超越了三十、四十、五十、六十歲的。正因為我們想要得到這個東西,所以就要把世間的東西放下。
所謂的“放下”,並不是要你什麼都不去經歷它,要想對一件事情放下和超越,只有你經歷了一次大的突破,全身心地去嘗試它、經驗它,才能夠超越它、放下它。試問,一個從來沒有吃過波羅蜜的人,竟然說自己已經超越了對波羅蜜的貪戀,你們聽起來難道不覺得可笑嗎?
我承認大家都有道心,然而與其說大家都有道心,不如說大家都有貪心!沒錯,現在都在貪“道”、“貪”修行。為什麼不貪世俗的財、色、名、利呢?,那是因為我們對這些東西的機會不多。如果這些機會都具備、機緣都成熟的話,究竟要哪一樣,恐怕我們真的很難選擇了!
為什麼過去的祖師爺們一再肯定、反復強調:“羅漢修煉於深山老林,菩薩成就於紅塵人群。”你也許會說:我不想做菩薩,證個羅漢果就夠了。實際上羅漢在修得了根本智以後,還是要有一個階段、有個過程要到紅塵裡面去彌補他“後得智”這一堂功課。因為根本智與後得智的關系,猶如一個人的左腿和右腿一樣,單憑一條腿、一只腳是沒辦法邁步的!
為什麼過去的祖師爺們要“內外兼修”?也即是進關——出關,出關——又進關。因為過去的祖師爺們在面對紅塵的時候,曾經有過全身心地投入,所以他們一旦把自己關閉起來修煉的時候,就會外忘世界、內忘身心!我們在座的誰曾經歷過花花世界,全身心地投入過?誰全身心地嘗試過?既然對外面沒有切身地嘗試過,一旦我們把自己封閉起來,他是不可能不向往外邊的。
我也曾經替大家考慮過,是否不需要經過外面,直接就在裡面修?可以,完全可以!只是你這樣經歷以後,同樣會像你當初沒修煉以前的感受一模一樣。因為當一個人對前面不知道的時候,他也不知道後面;對後面不知道的時候,他也不知道前面。只要對一面知道過,再去尋求另一面的時候,也就容易知道全面。
可是,對凡夫而言,很容易停留在一面,因為凡夫他是以凡夫位為基礎。既然如此,首先就應該把凡夫位上的功課有了一番飽嘗之後,才能夠棄位就升。所謂的“棄位就升”,就是說你本位站得穩、站得牢,才能夠“升”。凡夫位就是成佛位、就是成佛的基礎。
基於我自己十幾歲就出家的原因,基於我自己想成長、想成熟的原因,所以來建東華寺。想借助於建東華寺的機會把自己給歷練出來。我過去曾經講過,對東華寺的修建或者十年,或者二十年,一旦建成以後,我就會把它放棄掉,再以另外一種方式去修煉。
一個人嘗試得越多,放下得也就越多越快。這裡所說的“嘗試”,不是說你經歷的很多,而是指你用心投入過。有許多人經歷了很多,但都沒有用心投入,當然也就不可能有很深的體驗,因此他也就不可能完全地超越。可是有幾個人敢把自己的身心完全地投入到某一件事情上去呢?
因為他不知,所以就不覺;因為不覺,所以就不能夠照;因為不能夠照,所以就不能夠入;既不能夠入,所以就不能夠出;既不能夠出入,也就不能夠自在,只有自在的人,才無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