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學誠法師:學佛三要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學佛三要

當我們真正發起廣大的利他心、長遠的菩提願時,一定會關顧整體、緣念團體,一定會通過了解與理解獲得佛法的正解,也一定會付諸行動,努力服從師長教授、服務同行善友;而當我們真真正正做到服從和服務時,一定會加深對整體事相的了解和對宗旨理念的理解,也一定會在與整體的融合中增長利他心、從對團體的認同中堅固菩提願。

(學誠法師2004年3月在福建廣化寺常住班的開示)

    聽了同學們的心得報告,覺得大家進步很快。我們已經開始學習運用佛法,嘗試讓所學的道理能夠和日常生活相結合、同自己的身心相融合,這是一個可喜的現象。但是,更應該永不自滿、永不懈怠,扎扎實實打好學佛的基礎。以下略舉修學佛法的三個要點,以資策勵。
    第一,發心、發願。世間上有許多人也懂得發心、發願,但大多是為自己的家庭、事業、生活發心,為眼前的利益發願。他們當中有些人盡管事業做得很大,但由於所發的心不夠廣大,所立的願不夠長遠,最多只能獲得短暫的福報。我們佛弟子發的是廣大的利他心,立的是長遠的菩提願。我們的心願跟世俗的心願不一樣,獲得的成就也就不一樣。這些雖然說起來很簡單,真正做起來就沒那麼簡單了。從生生世世修學佛道的大事到現實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如果我們不發心、發願,缺乏心力、信念的支持,就很難做得下去,很難做得好;而如果所發的心願不能夠跟實際所做的事情相聯系,就很容易變成懸想、空談,算不上真正的發心、發願。所以我們首先要學習發心、發願,踏踏實實走好學佛的第一步。
    第二,了解、理解。修學佛法不僅要時時策發自己的願心,更要進一步了解整體事相,理解宗旨理念。平時我們很容易以個人當時當下的主觀心態孤立、片面地了解某次法會、某項活動、某樣東西、某一個人,並以此作為自己分析、判斷相關人、事、物的唯一依據,這樣往往會出現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很難對整體組織的運作狀況有比較系統的了解;另一方面,很難對整個團體的宗旨理念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如果不能對整體事相有清楚、全面的了解,就容易產生曲解。也就是說,你只是接觸到其中的一部分,就認為所有的都是這麼一回事,而實際上並非完全如此。如果對團體的宗旨理念理解不夠,就會造成誤解。也就是說,大家所共同努力的方向跟自己所認為的不一樣。如此一來,就會逐漸形成個人與整體之間的違緣、與團體之間的疏遠,並且會在這樣一個充滿曲解和誤解的思維體系當中,不斷地加深自己的煩惱障和所知障。因此,我們在面對日常的生活、學習時,只有發廣大、長遠的心願,去關顧整體、緣念團體,增加了解以減少曲解,深入理解以糾正誤解,才能夠從整體運作中去把握宗旨理念,才能夠透過事相的了解漸漸加深對義理的理解,才能夠籍由了解和理解逐步確立佛法的正解。
    第三,服從、服務。發起了願心,確立了正解,接下來便是具體的實行了。這就需要服從師長教授、服務同行善友。如果師長有安排就去做、不安排就不去做,或者僅僅照著師長所說去做,並不知道其中的原由,這只是一種機械的、初級的服從。隨著我們程度的慢慢提升,光這一點是不夠的。只有當我們能夠透過師長的言語教授,領會內在的含義,並將師長的意趣付諸實施,才稱得上真正的服從。服務就是將佛法的內涵借助事相顯現出來、通過言行表達出來,利益同行善友,造福社會人群。因為人、事、時、地、物等實際狀況的不一樣,在今天這個時空因緣下成立的事情,換一個時間、換一種環境可能就不適合。這就需要不斷地調整、不斷地學習,從契合因緣的事行中切切實實地服務他人。
    當我們真正發起廣大的利他心、長遠的菩提願時,一定會關顧整體、緣念團體,一定會通過了解與理解獲得佛法的正解,也一定會付諸行動,努力服從師長教授、服務同行善友;而當我們真真正正做到服從和服務時,一定會加深對整體事相的了解和對宗旨理念的理解,也一定會在與整體的融合中增長利他心、從對團體的認同中堅固菩提願。所以,發心、發願,了解、理解,服從、服務,三者輾轉相因、互為增上,構成了修學佛法的三個要點,並引導我們在三寶的攝受下,在師長的引領和團體的帶動下,發起信願、萌生正解、實踐正行,踏踏實實漸次修學,勤勤懇懇累積資糧,直至證入無上佛果。
    以上略舉“學佛三要”,希望大家共同發心,共同學習,共同精進,努力打好學佛的基礎。

 (本文出自福建佛學院主編《法炬》第三十三期第一版)

 

上一篇:楊曾文教授:早期禅宗的珍貴資料--神會語錄
下一篇:楊曾文教授:敦煌遺書中禅宗北宗文獻的學術價值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