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百法明門論》(第十四講)
【原文】一切最勝故,與此相應故,二所現影故,三位差別故。四所顯示故。
言所顯示者,此第五無為之法,乃有六種,謂此無為體性甚深,若不約事以明,無由彰顯,故藉前四斷染成淨之所顯示,前四有為,此即無為,先有後無,所以最後明也。
甲一、經文簡釋
這句話要談的是無為法,無為法是從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這四(種法)所顯示(出來的),四所顯示。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名為有為法,有為法有生、有住、有滅,因緣所生法就是有為法。因緣所生法的本體、本性,無為法,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來不去,不是對待法,是無分別法,有為法是差別法。
甲二、結合現行分析開演
乙一、從五蘊來分析人無我
對於我們個人來講,每一個人都有身體,我的身體,身體是色;我的感受,受法,受蘊;我的想法,想蘊;我的行為,行蘊;我的思想,我的觀念,識蘊。色受想行識,五蘊都是有為法,我們人的本身也是有為法。所以要人無我,人無我才能夠到達法無我,首先要通達人無我,進一步才能夠通達法無我。人無我,我們自己對自己還沒有搞清楚,自己認識不清自己,就是無明了,有我,就不能解脫,有我,就是無明。
釋迦牟尼佛發現了無我的道理,他怎麼發現的呢?他就通達“我”的不實在性,“我”的虛幻性,“我”的種種的假相。
◇色蘊我們人的身體,也是會變化的;
◇受蘊受蘊無我,我們的感受也是會變化的,有時候感受痛苦,有時候感受快樂,有時候感受到冷,有時候感受熱,等等,種種的感受都不是實在的。有時候感受別人對我好,有時候感受別人對我不怎麼好,所以受蘊也是無常的。
◇想蘊想蘊也是無常的。我們心裡種種的想法,今天這麼想,明天那麼想;現在這麼想,過會兒又是那麼想,就是一直都是在反反復復,種種不切合實際的想法,不切合實際就是與因緣所生法不符順的,與佛法不符順的想法。因緣所生法的相,它就是有為法。我們的心裡面的種種的想法本身,也是有為法,是生滅法,是差別法。
◇識蘊我的思想觀念,更是錯亂顛倒、不實在。
所以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五蘊無我,人無我。
乙二、執五蘊為實產生的種種邪知邪見
丙一、總示問題根源
如果我們對自己五蘊當中任何一蘊,誤以為說是實在的、是正確的、是對的,本身就發生了問題,就是一種無明,一種執著,一種顛倒。有我,就無法對事物產生客觀的、正確的、全面的了解和認識。不能客觀認識、了解,那你的認識和了解就會有偏頗,有偏差,有片面,乃至會有錯誤,我們就會對客觀生活當中的人、事、物,所有的一切,產生誤判,產生誤解,產生誤會,產生種種的問題,種種的毛病,對自己、對別人,對事情的判斷,要麼就高估,要麼就低估。
丙二、分別解說錯誤現行
【錯誤現行一:面對境界,反應有問題,不能正確評判自己和他人。】
我們人常常就是高估自己低估別人,覺得別人沒有什麼呀,自己很了不起,內心不平衡。要麼低估自己,高估別人。低估自己,這個事情我做不了,某某人會做,某某人會發心,那麼就讓他去做,認為自己做不到,沒什麼辦法,實際上面我們不想去做了,你拜佛啊,念經啊,掃地啊,都能做。我們自己,沒有很正確地對自己進行估計,說到底我們能不能做得到,往往我們自己能做得到但是沒有想去做,或者說我們做得到,但是我們會以為說這事情不值得我自己去做,我們應該自己可以做更大的事,更重要的事情。一件大事是由無數件小事組成,事情的本身也是有為法,其實各種人事物,種種事相的組合,一塊磚,一塊瓦,一塊木頭,一塊石頭,一包水泥,慢慢累積成一堵牆,一個房間,一個樓層,一座樓。你只是想說我要做一個大樓,沒有從基礎開始做起——測量地怎麼樣,勘查地基,挖,這些一步一步做,才能做得起來——如果我們只是說我要做一座大樓,這些具體的、實際的、基礎的工作不做,不用功,最後大樓怎麼能夠做起來?肯定做不起來。
我們修行也是如此,都是在內心面對種種境界的時候,自己怎麼來反應,怎麼來認識、了解、判斷?我們的反應有問題,不僅我們內心不能轉變外在的境界,反過來說,我們的內心因為通過我們的根門,受到外在境界不好的影響。就起反作用。
【錯誤現行二:以自我為中心。】
在日常生活當中,常常,我們自己會認為說,自己對待別人怎麼樣,別人也應該對待自己怎麼樣。比如說,你喜歡說話,你硬要找他說話,對方不喜歡說話,(你)可能就不高興:“我來找你說話,(你怎麼不理我)?”另外一個人,對方,他就不喜歡說話,說“我本身不喜歡說話,你硬要跟我說話”,他也不高興。
實際上我們的一切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喜歡說話的人總是希望說說話,不喜歡說話的人總是希望不要找我說話。自己需要別人同自己說話的時候,“現在想找一個人說說話,誰都不理我。”自己用功的時候,“不要找我說話,我在看書用功,不要打擾!”人都是這樣的毛病,每個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他都認為是正確的。他就認為自己在這裡看書,搞衛生,不要找我說話,別打擾我。站在你的理由上面,肯定是對的,你說,我在用功啊,念經啊,做事啊,不能來打擾;從對方來講,這個人剛好沒有事做,他就要找一個人來說話,他看不到人,“這個人對我不錯,找他說說話,反正掃地也不是很重要的”,他可能這樣子作意。
【錯誤現行三:不接納他人的建議,反而認為別人背叛自己,保護自我。】
這些都是我們的習慣、習氣、無明、自我在作怪,自己發現不了,都是煩惱,都是毛病,察覺不出來。察覺不出來,我們就會常常認為別人對自己不好,就會覺得同行道友、同學好像背叛自己一樣,或者說,“我們自己怎麼跟大家合不攏?自己的心怎麼跟大家格格不入?”這些都我們內在的無明的煩惱。因為我們的心不聽、沒有能力聽、聽不進去同行善友的建議,這樣的話,我執、我慢不斷在增長,不聽法師、善知識們的教授、教誡,我們的行為不能得到改正。所以我們每一個人,不是說被誰背叛、被誰遺棄,什麼人不管自己,實際上我們每個人被背叛,都是被自己的無明煩惱所背叛。我們常常認為說,我們都是被同行道友、周邊的人背叛,慢慢慢慢,不僅我們的心態、心念不會很正常,對自己煩惱的一種防護的心,保護的心就會越來越強烈。
保護自我,就是保護自己的煩惱,把自己的煩惱關在心裡。把自己的煩惱關到心裡,就如把一個賊關在自己的家裡,早晚有一天偷你的東西,把你的功德都偷走,肯定的。
【以喻說明我們起煩惱是因為不會用無我來看待問題。】
這就是佛法和世間法認識問題不同的地方。比如我們到這裡來吃飯,這個菜很可口。菜很可口,因緣所生法;這個菜不好吃,也是因緣所生法。這個菜很可口(的因緣):有人去買;菜干淨、有機;他炒菜的時候,技術很好;他打菜的時候給你打得非常的合適,不多也不少。如果這個菜好吃,你本來能吃一勺,給你打一大碗,看你煩惱不煩惱,一下你就起煩惱;這個菜本來很好吃,(又如)吃餃子一樣,本來能吃十個,行堂只給你打二個,也起煩惱,你說別人都是十個我只有二個;你說是不是因緣所生法?因緣所生法,你總是認為說你有十個,我有十個,他也有十個,多了也起煩惱,少了也起煩惱。(吃飯的心情與這些因緣)都是有關系的。
【錯誤現行四:追求別人的關注、肯定。】
我們常常覺得需要別人對自己的關心,別人對自己的照顧,別人能夠很在意自己,自己做的事情能夠得到別人的承認、肯定、贊歎、隨喜。你一方面認為說,我這個本來就是善業,都是善法,(你應該承認、肯定、贊歎我)。但是實際上面另外一個問題是,我們自己的所作所為要得到別人的隨喜、贊歎、肯定、關心,那麼還是把 “我”放在首位,是不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需要得到別人的肯定,還是把“我”放在首位,還是在增強我執、法執。如果我們內心裡面感覺到說,我做這麼多事情,對方,某某人,或者那麼多人怎麼不理解自己?我做這麼多事情,別人怎麼不知道?這麼忙,這麼辛苦,怎麼沒人來關心我呢?
師父直斥:這都是毛病!什麼毛病呢?你的感受有問題,你的受蘊有問題。
如理的做法:我們應該要去關心別人,要去照顧別人。慈悲就是如此,關心別人、照顧別人、服務別人、幫助別人、利益別人。
如果我們需要別人對自己如何如何,就說明說我們內心有很大的缺陷。有很大的缺陷,就需要得到別人的關心、理解和幫助,當我們自己感覺不到別人對自己的關心、幫助的時候,就會覺得很委屈,認為我們在團體當中這麼努力,別人還委屈自己,你的煩惱就越來越厲害。煩惱越來越厲害,再往下去就會有很多埋怨,很多憂愁,很多悲傷,很多痛苦,很多孤獨,(這些負面情緒)都會出來,寂寞,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丙三、總攝
這些都是我們內心錯誤的感覺、錯誤的觀念。錯誤的感覺、錯誤的觀念,是因為你錯誤的行為造成的,因為你的行為無法和別人相融,自己的行為無法和大眾融在一起形成的。
乙三、如何用法來解決身心問題
丙一、為斷煩惱故必須修行
學佛法、學唯識,就是要來解決這些問題,不是學得好玩的,他是能夠對自己的身心,對別人、對佛教有用處。
我們常常講要用法,怎麼來用法?就是這樣來用法。用法,不是機械的一個概念說“我們要去用法”,就猶如說,我們要把電腦打開,把電視打開,現在電腦已經短路了,電視機信號不強,裡面有故障,有很多問題,那怎麼辦?你要修理、要清理。不修理、不清理,電腦、電視、計算機的作用就不能得到正常的發揮。我們修行都是如此,我們的“電腦”時時刻刻都會有病毒,經常要進行殺毒,經常要斷煩惱,否則煩惱一起現行,人的行為、人的心態、人的精神面貌都會出問題。所以需要天天聞法,天天學法,不學就不行。不學,煩惱就會出來,各種各樣的邪知邪見就會出來,各種非理作意就會出來,各種問題、毛病、麻煩都會出來。
丙二、與法相應故破除邪見
我們常常自己學不下去、修不下去、工作做不下去、在道場裡面不能安住,都會歸咎於別人。這不是別人給我們造成的。
跟某某人有違緣,或者說這個道場沒有什麼法可學,都是一些邪見。做得好的,自己用功、安住、發心、努力,覺得有成就感,等等,往往會歸功於自己,擔任一個什麼職務,自己比別人強;工作遇到問題、遇到困難、遇到障礙,這些都是別人給自己造成的障礙。也就是會把成績歸功於自己,把問題歸功於別人、歸咎於別人。佛法剛好是相反的,要把成績、要把功勞歸功於三寶、歸功於大眾,人心態就會好。如果老把成績歸功自己,人就會有問題,這個就是起心動念的差別處。我們把功勞歸功於三寶、歸功於大眾,不等於說我們的成績就少了,反過來說,功德(反而會)放大;如果把這個功德僅僅歸功於自己,你功德就非常小。你把這個問題歸咎於別人、歸咎於大家,你就把這個問題放大、把困難放大,把障礙放大,那麼你遇到的人、遇到的事,天天心裡都難受。“我這麼忙,你怎麼不幫幫我,你遇到了你都不幫幫我”,現在我們哪一個部組都沒有人,哪一個部組都這樣。實際上面我們現在的義工比參加法會的人還多,一個人招呼一個人都容易,怎麼會忙呢?這都是很奇怪的,怎麼會忙?很多東西都是自己亂忙一通,哪裡會那麼忙?根本不需要那麼忙。
所以我們需要去反省,需要去檢查,檢查我們自己內心一些問題。一個人也好,一個寺廟也好,一個社會也好,都是相依共存,都需要有序發展。什麼叫有序?有序就是法,因緣所生法。有序才能發展,無序怎麼發展?春夏秋冬倒過來,春天、秋天、夏天、冬天,植物都不能生長,是不是?你蓋房子,也是有次第的,人學佛法也是有次第的,做事也是有次第的,一切都是有次第的,次第的本質就是法。你看起來好像沒有次第,其實都是有次第的。任何一個人、任何一件事、任何一個事物都是有次第的,都是有秩序的。
如果我們內心當中會覺得,應該很好地保護自己,乃至說,我們外在的一種態度,為人處事、待人接物的態度,都顯示出擔心被別人傷害的這種狀態,實際上面,我們整個人的身心都是無明煩惱,都是黑暗。你有沒有自我保護,對方都能夠感覺得出來。我們怎麼想,就怎麼說,怎麼想就怎麼做,這個(才)跟佛法相應,但是我們不容易做到。
甲三、趣入聖教最勝之門淨修皈依
我剛才講半天,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容易做到,不是很簡單。那怎麼辦?那就要學佛法,需要三寶對我們的幫助,吸取能量。那麼皈依就非常重要。皈依三寶,就要靠三寶的力量,就要靠三寶對我們的幫助,才能夠解決我們內心的問題。
皈依三寶,有三種應該學,有三種不應該學,《廣論》裡面都有。
乙一、三種遮止
翻到《廣論》107頁,“若皈依三寶,是謂正近事。終不應皈依,諸余天神等。皈依正法者,應離殺害心。皈依於僧伽,不共外道住。”這就是三種遮止。
“皈依三寶,是謂正近事”,優婆塞、優婆夷,佛弟子。先三種不應作,然後三種應作;先三種不應學,然後三種應學。這裡第一段,談到了三種不應作。哪三種呢?
第一種就是不皈依諸天。只皈依佛,不皈依諸天。“終不應皈依,諸余天神等。”天、神等等,就是皈依佛寶。也就是說,你今天要受皈依,首先你自己要想清楚說,我要皈依佛,就不能皈依別的教主。在印度呢,他有大自在天啊、梵天啊等等這些天神,現在有各種各樣的宗教。各種宗教都有教主,釋迦牟尼佛是我們佛教的教主。你不能說,我現在信基督教,也信佛教,這就說明,我們的信仰不虔誠。信佛教就不能信別的教,但你可以跟別的教的教徒做朋友,這是兩回事。做朋友是可以的,但是不能皈依別的教的教主。所以我們要皈依的同修,首先要想清楚,你現在是皈依佛,其他的一切天神,一切神都不皈依,不是說我現在不皈依,以後也不皈依,一輩子都不皈依,只皈依佛,永遠不變。
第二個是皈依法。皈依法呢,應離殺害心。對於有情眾生,要捨離殺害之心、損惱的心。“損惱殺害諸有情”,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說,這個法對所有的眾生份上來體現。佛法要利益所有的眾生,如果我們的心沒有想說,我要捨離損惱有情的心,那麼就不叫做皈依法。什麼叫做皈依法,反過來說,就是你不能有這種起心動念,去損人、去害人,不僅是人,諸有情,這種心,螞蟻、蒼蠅、蟑螂啊等等,這些心,都不能有,才能夠長養我們人的慈悲。如果說,我們一邊皈依法,一邊我們沒有這種捨離損惱諸有情的心,那就不是皈依法。
(第三)“皈依僧,與諸外道不應共住”,與信仰其他宗教的人不共住,你共住就會受他影響。
【破除“學我”的邪執】
我們常常講,要親近三寶,因為親近三寶,我們功德才能增長。有些人說,我是居士,自己學就可以。居士自己學,你功德沒有那麼大,能量沒有那麼大,肯定不一樣。居士,三五個人,十個八個可以,超過三十個、五十個你就很難講,你肯定學不下來。三十個、五十個你試試看,一百個、兩百個你試試看,都會亂成一團糟。是不是?你不要說社會上面的一個居士,你住在廟裡面的居士,你天天學,都會有很多的問題,煩惱都調不過來,內心都對立。社會上面的人,大家的心跟心是很遠的,表面客客氣氣,實際說的話都不搭槓,對不對?各說各的,講什麼法?反正大家就是你好我好,客氣,一個禮拜聚一起,就等於聊聊天一樣,聊完了回去,受益,你有什麼問題啊、毛病啊肯定是不夠的,人的行為改不過來,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皈依是有標准的。你先不遮止這三種應該止的,就不符合皈依的要求,《廣論》裡面是這麼說的。至於我們很多個人想法,他不代表這個佛法的標准。你個人可以說,我這麼理解,如何如何,這是你個人的理解,不是經論裡邊的要求,你個人的理解跟經論裡邊的要求不能混為一談。所以我們就要搞清楚,要遮止三種不應該學的。
乙二、三種應學
下面《廣論》又告訴我們三種應該學的。107頁,第二段。
第一,“謂於佛像,若塑若畫,隨好隨丑,不應譏毀,置塵險處及押當等。不敬輕毀,皆當斷除。應當執為是可敬田,猶如大師。”
皈依佛,佛已經滅度了,哪裡(還)有佛呢?怎麼皈依呢?佛像,佛像就是佛。佛像,無論是泥巴塑的、紙繪的、石頭打的、木頭雕的,無論是莊嚴,或者是不莊嚴,都不應該譏毀。“置塵險處”就是,不能有很多的灰塵,衛生不干淨啊,或者放在一個不安全的地方,不安全的地方,佛像會損壞。有灰塵的地方,就是不干淨、不衛生的地方,不清淨、不莊嚴的地方。“及押當等”,不能拿佛像去作抵押,拿到當鋪裡面去當。有金的佛像、有玉的佛像,這個佛像是古董,可能沒有錢的時候,拿去抵押,這些都是不允許的,不可以用錢來寄轉。“不敬輕毀”,就是不恭敬,“皆當斷除”。“應當執為是可敬田,猶如大師。”也就是我們看到佛像,“猶如大師”,大師就是佛。我們眼前木頭雕的佛像,你說他是佛嗎?他是佛。為什麼說他是佛呢?佛的化身,“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圓滿報身盧捨那佛,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佛有三身,法報化三身,法身遍一切處,法身是法。你如果把佛像當成佛的話,那就是佛的法身,就是法了,就是佛了。你如果把它當成木頭,那就不是。
歷代祖師大德做佛像的目的、供奉佛像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容易觀想,如果沒有佛像,我們就不容易觀想。我們看到佛像本身,就是需要我們這麼去觀想,而不是說佛像本身是不是佛,我們要把它觀想成是佛,我們要這麼想,我們要這麼作觀、我們要這麼作意,這個就是皈依了。我們(這麼觀想,)才會有殷重心、虔誠心、恭敬心,信心才能夠培養起來。這個就是修皈依,就這麼修。不是說哪裡有佛啊?這是佛像,哪裡有法?皈依,不是說把它念三遍就是皈依,它是告訴我們,經論裡面告訴我們,你就是要這麼想。你不這麼想,就是你皈依沒有做好,你方法不對路,三寶的形象建立不起來,三寶的功德不能憶念,我們人的心都是煩惱,煩惱擋道。
第二應該學的是法,108頁第一段的中間,“雖於正法四句以上應離不敬,又應斷除一切不敬,謂抵押經卷、貿為貨物,置禿土地灰塵險處,鞋襪並持及跨越等,應起恭敬,等如法寶。”哪怕四句的經文,我們都應該要恭敬。最少,四句在印度來講是最少(的意思),(四句以上)才能成話。“又應斷除一切不敬”,就是對所有的經文、經卷,都應該斷除一切不敬。為什麼《廣論》裡面告訴我們,佛法告訴我們,要斷除一切不敬?就是因為我們會經常不敬,所以它才會讓我們要斷除一切不敬。我們不容易對三寶有恭敬心,所以修皈依本身要培養恭敬心。不是說這個經本、佛像、出家的法師需要我們去恭敬,而是說我們應該去恭敬,我們佛法才會學得進去。如果我們對三寶的這種恭敬的心培養不起來,就說明我們皈依心沒有修起來,我們對皈依認識有偏差,我們打了折扣,所以內心就沒有敬。不能拿這個法寶去抵押,不能去做交易,當成東西買賣;也不能放在不干淨的地方、放在有危險的地方。“鞋襪並持及跨越等”,就是不能又拿了鞋、拿了襪,一起拿,拿在一個手上。“及跨越等”,就是我們沒有把經本當回事,跨越,跨越過去。這些行為是對法寶不恭敬的表現,本質是對法寶不恭敬,表現的形式非常多。這主要告訴我們的是,應起恭敬,對法寶應起恭敬,對佛像應當視為是可敬田,猶如大師。又於法,於法寶,應當恭敬。
108頁第二段,第三,“若於僧伽,或出家眾,持沙門相及於其相不罵不毀,又於一切種不應分黨,視如怨敵,雲汝等我等,應當敬重,猶如僧寶。”就是說對出家眾,或具足沙門相的,“不罵不毀”,不能謾罵,不能輕毀。“於一切種不應分黨”,所謂一切種,就是對所有的出家人,不能分黨。皈依僧,就是皈依法界一切賢聖僧,包括諸佛菩薩,不僅僅只是說我們眼前的這些僧。這種功德是包括一切的,一切賢聖僧都包括進去了。分黨,乃至視如怨敵,哪個法師對我不好,哪個法師不給我說法,哪個法師說的我聽不懂,不喜歡聽,都是毛病。“雲汝等我等,”這個我的法師,你的法師,等等。這都是有問題。你對這個法師也恭敬,對那個法師也恭敬、對第三個法師也恭敬,你也沒什麼損失,對不對?不能說,我對我跟他學法的法師我恭敬,對不學法的法師我就不恭敬。恭敬心,是我們人的心。不是說你對他恭敬,你一定要給他錢那才叫恭敬,那兩回事。那個是供養了,恭敬跟供養,那兩回事了。那你說,這個法師跟我不相干,我不需要去恭敬他,那我們人就沒有平等心,我們皈依就會有問題,“應等敬重,猶如僧寶”。
這些問題我們常常會發生的毛病。佛教為什麼不容易發展呢,就是會有很多的黨執。很多的黨執怎麼產生?我們聽法的時候,這個法師講的究竟了義法聽不進去,最後他會把不究竟、不了義的法聽進去。不究竟、不了義的法怎麼聽進去呢?比如說聽有些法師說,最近佛教很亂,最好不要亂跑廟,對不對?或者說現在這個,有些法師講,這裡面有問題,有錯誤,不能聽。這裡面是有前提的,他這不是說對所有的,他是有前提,有這種因素我們要注意,他是給我們提醒,而不是說我們對出家的法師不應恭敬,只是說可能有這種問題,跟你對出家的法師不恭敬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這個是不了義的說法,並且是有一定的界定、有一定的前提的情況下。那麼你把前提不要了,只是要一個結論,那就會有問題,就會出很大的問題。我們皈依心就培養不起來,不僅培養不起來,我們的分別心(還)會增長,不斷增長分別心,那我們就麻煩。
109頁第一段,“敦巴仁波卿及大瑜伽師見碎黃布,在行路中,皆不輕越,抖置淨處,如是行持,應隨修學。自能如何恭敬三寶,則諸眾生亦能如是恭敬自故。”敦巴仁波卿和阿底峽尊者,他看到碎的黃布,不敢輕越,“抖置淨處”,他給它撿起來,都給它抖得干干淨淨,放在干淨的地方。“如是行持,應隨修學。自能如何恭敬三寶,”就是說我們自己怎麼樣恭敬三寶,“則諸眾生亦能如是恭敬自故”,那麼一切眾生也會如何來恭敬自己。我們恭敬三寶的目的,不是說要讓別人來恭敬自己,只是說你自然而然會感得別人來恭敬自己。
比如我們寺廟裡邊,一些法師非常用功,精進修持,護持三寶,別人就很恭敬。這個法師天天默默無聞在做事,他這個人來,義工,他也很了不起,所有的人聽到、見到,都會起恭敬心。如果我們對三寶沒有恭敬心,那你在僧團當中,就是“說起來我最辛苦”,在居士這個團體裡面,認為“我做的活最多,大家都應該恭敬我”,那就麻煩。反過來,如果我們恭敬三寶,對大眾都有恭敬心,自然而然大眾都恭敬你。恭敬眾生就這樣,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
我們首先對三寶的恭敬、承事、信心培養起來之後,對同行善友自然比較容易。因為佛不會說話;法,也不會開口,不會說話;僧,畢竟距離也很遠,也很少能夠在一起,你接觸的,或者說你見面的法師,畢竟是少數、個別的,同行善友、同學同參,經常會在一起,我們如果對這些佛、法、僧,這種恭敬心、虔誠的心培養起來,我們內心就有一種力量,就有一種功德,我們這種功德是自己成就的一種功德。我們有了這種功德之後,再去用在對人對事的境界上,也就是說,你把別人,對方當成佛、當成法、當成僧,把別人說的話當成法,對對方人,就把他當成一個很高的、清淨的一個境界,那就是很了不起的。娑婆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的淨土,他看到一切清淨、莊嚴,因為我們有煩惱,所以看到一切都相反。有煩惱就猶如我們帶著有色的眼鏡看問題,看人、看事。
所以皈依三寶,三種應學,三種不應學,這不僅僅是對今天要皈依的同修講的,皈依過的、皈依一次兩次三次,不一定就能做到,不一定就能做好,不一定就能堅持。也就是說,我們很多問題的出現,都是因為基礎不扎實,對三寶的恭敬心沒有真正培養起來,引發一切的問題。
今天我們第一堂課、第一堂講法,然後就講恭敬三寶,就講皈依,這是一個非常殊勝的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