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學誠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 第十五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大乘百法明門論》(第十五講)

     

【原文】如是次第。

    此結答也。由上如是勝劣、能所、實假、有無、故雲如是次第。此略結上文,總標五位章門,下乃備列百法名數也。

  甲一、經文簡釋

   “如是”指的就是五位百法: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五種,一百個法。“次第”,前後的排列順序。心法排在第一位,心所法排在第二位,色法排在第三位,心不相應行法排在第四位,無為法排在第五位。

    排列是有順序的。

第一位心法心為什麼排在第一位呢?我們造善業,造惡業,我們在輪回,在修行,學佛,成聖成賢,成佛作祖,都需要靠我們的心,所以說“一切最勝故”,在一切法當中,心王最殊勝。

第二位心所法心所,就是我們內心的活動的狀態、活動的過程,一共有五十一個法,也有善的,也有惡的,也有善惡不定的,也有無記法,種種,都是同我們內心相應;反過來說,我們內心有了這樣種種的不同的狀態,不同的心態,就叫做“與此相應故”。

第三位色法 “二所現影故”,談的是色法。色法是我們心王、心所法所變現出來的影子,常常講“如影隨形”,我們看電影,電影裡一幕又一幕,我們看的時候,會以為是真的;電影結束以後,電視,我們看完了以後,或者電腦,看完了以後,一關機,這些影像都不存在了。色法也是如此,它是虛幻不實的,它也是在不斷不斷地變化。我們心有生住異滅,色法本身也有成住壞空,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所接觸到的、所感受到的,僅僅是色法的形象,色法的表層,也就是說,這種色法本身對我們來說,只是一個影子,虛幻不實的。

第四位心不相應行法 “三位差別故”,就是十一個心不相應行法。它是從心法、心所法、色法這三種法上面假名安立的,不是一個實體。(現場話筒出了問題)這個話筒也是無常的,比如我們剛才這個話筒來說,沒有聲音。沒聲音,你說,我們是得到還是失去?我們失去了“聲音”,得到了“沒有聲音”——你也可以說是得到,你也可以說是失去,它這個東西都這樣,它也是有次第的,如是次第。其實人,人的認識,增加跟減少,它都是人的一種思想的觀念,人的一種認知問題的角度。我們操作的時候違約次第,所以它就不能正常,不符合如是次第的緣起,我們符合如是次第,它就不會有問題。

第五位無為法我們學佛法,常常容易發生的問題是自己想象出來的,自己想象出來什麼是佛法什麼不是佛法。比如說我們常常會認為說,我們自己一個人在那邊靜靜地打坐,虔誠地念經,與人不往來乃至閉關等等,這些是佛法。實際上,這些都是我們修行佛法的一些方法,不是佛法的本身,如果認為說這些就是佛法,除此以外就不是佛法,(是不對的。)實際上,佛法最高的境界——無為法,是在有為法的基礎上來顯示的,“四所顯示故”。

 甲二、我們生命狀態的升降與佛法密切相關

     乙一、總示聖凡之理

    我們持戒也好,戒殺也好,放生也好,世間上面的種種倫理道德也好,都是佛法的一種體現。六凡四聖,都是同佛法有關系的,就是:佛法學好了、用好了,我們人的生命的境界就往上提升;學不好、用不好、學錯了、用偏了,人生命的境界就往下墜落。

     乙二、明示我們的生命狀態與一切眾生息息相關

    我們覺得佛菩薩的境界很高,不容易體會,不容易把握,那我們就以人為例。

    比如我們一個人,他活在世上,是很難生存的,需要很多人(為我們服務)。我們吃的,我們穿的,我們用的,我們所依賴的一切,都是無數的人為我們服務,包括現在的人,包括過去的人,包括未來的人。我們要活下去,都有無數的人為我們服務。我們吃一餐飯,裡面有米、有菜、有油、有味精、有鹽,等等。菜要有人去種,種菜又需要肥料、種子等等。我們要吃到,也很不容易,要到街上去買;(在)街上(賣菜)要經過很多道工序,才能夠到我們的城市裡來;農民再去耕種,等等。我們穿的衣服也是如此,有許許多的人層層相應。我們住的房子,我們坐的車輛,(都是許多人勞動的成果。)

    我們平時接觸到的人,看到的人,等等,這些都是人際關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因緣所生法。你在家裡也好,在單位裡面也好,在寺廟裡面也好,在基金會、慈善團體也好,(都存在很多種人際關系。)

 【以依賴感為喻,闡述人際關系中存在的種種心相】

    在家裡有當父母的,有當兒女的,現在的小孩從小就嬌生慣養的,對父母有很強的一種依賴感,到學校往往也是如此,有一種依賴感,在單位(也)有依賴感。依賴感,就是事情來了,總覺得會有人來管這件事。在家裡會有父母來管,在學校他覺得會有老師、校長去管理,在單位裡會覺得頂頭上司,經理、主任、總經理會管這個事情。他有依賴感,就不去操這個心。

    反過來說,如果一個單位的領導對你很賞識,讓你做這個、做那個,剛一開始很積極,覺得領導對我很賞識,過了一兩年,一件事、兩件事、三件事以後,你會覺得,我做事情都是為領導在做事,就會產生這樣的心理。做事情都是在為老師做,為家長做,再往下想,好像我們的所作所為都是上面的影響,都受上面的控制一樣,人就會生起這種心。

    剛開始是依賴感,不想去做,往後人家交代去做,交代去做就覺得不是自己願意去做的,是上面人交代的,雖然也很高興,但總不是自己的事,慢慢慢慢,就會覺得自己很多事情不能自主,完全聽人家的擺布,覺得這個不做也不行,不聽也不行,上面的話不聽也不行。剛一開始你的心態好,上面的人說是對的;今天心態不好,上面人說這個,你就認為他的話不對,應該怎麼做,應該換一種方法來做才是正確的。

    乙三、深谙無常調整自心,善巧處理人際關系的種種問題

    所以我們應該如何非常正確地來認識在人與人關系的過程當中自己內心的問題、內心的狀態,這非常的重要。

    世間上面的一切執著,最後都會產生沖突,大到國家、民族,小到個人、團體,都是有執著產生沖突,也就是有沖突都是因為有執著。不產生沖突,有兩個方法:一個就是不跟你接觸,兩個、三個,或幾個關系不好,我不見你,不理你;一個要去除執著,要斷除執著。佛教告訴我們是從心裡來用功,要斷除執著。你如果不見人、不和人接觸、不理別人,你就是跟眾生結怨,至少是結怨,有違緣,我們常常講違緣。人也好,環境也好,它不斷在變化,天天都在變化,時時刻刻都在變化,我們如果對環境產生過度的依賴感,就會被人際環境、社會環境、自然環境所困。自然環境,(有)春夏秋冬;人也有喜怒哀樂,生老病死,有種種的現象。如果我們一味要求別人要如何對我們,今天怎麼對我們,明天也怎麼對我們,後天也怎麼對我們,就是一種執著。

    所以我們學唯識、學佛法,就會認識到要改變環境、要改變人的關系是很難的,怎樣才能做到不難?大家都想去改變,就不難。猶如有一個地方,非常不衛生,大家隨便吐痰、隨便丟垃圾,你掃完他再扔,丟下去,地弄髒了,擦干淨又髒了,一個人忙不過來。衛生間也是一樣,寮房也是如此,如果每個人都講衛生,每個人都有這種意識,就容易(保持衛生)。

    如果你看到一個人不講衛生,你說:“地怎麼這麼髒不擦一擦?衣服這麼髒不洗一洗?”他肯定聽了不高興。你就想辦法說,讓他知道沒有衛生什麼過患,他就會改變。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小組十個人,法師交代下個禮拜一衛生評比,那麼他就很注意,哪個人衛生搞得最好。評比的時候大家打勾,不合格的就不打勾,他就容易接受。

    這個就有方法的問題,我們的方法不對路,人就不容易接受。這個也就是處理一個事情,會牽扯很多人的問題。那麼,怎麼來處理?會有很多選擇,方法很關鍵,方法也是因緣所生法,否則你就很難說這個人講衛生,那個人不講衛生,這個很難說,他可能今天剛好不講(衛生),明天又很講衛生,不講衛生只能代表今天的水平,是不是?可能這一個同修,他本來就不講衛生,他剛好今天很講衛生,今天你看到了,那都不好說的。你如果評比就不一樣的,我們在學校裡,每周、每半個月衛生評比,有一個紅旗,衛生搞得好,紅旗就會到寢室裡邊去,教室也是一樣,自然人的心就上進。我們看起來這個事情很簡單,就是一個紅旗在流動,但是他能夠解決很多問題,讓大家覺得很合理。如果哪個老師說哪個房間衛生好不好,人家不一定會服氣,他也很難說很准確的,因為每個人有自己看法,看法合理不合理,另當別論,人都會有人的看法。

    比如說,人有技能,人有知識,猶如我們做音像來講,或者我們拍照片、攝像來講,它裡面都有很多技術含量在裡頭。技術含量我們是不是都能掌握,這個也很難說。永無止境,任何一個行業的知識都永無止境,也就是說,環境在改變,技術也在改變,人也在改變。你昨天認為這個照片拍得很好,今天看到別人拍可能更好,為什麼呢?別人設備更先進。這個時候我們自己就會很苦惱,自己會覺得照相的技術比昨天好很多,但是比別人的差距很大,內心就很苦,比較分別就產生痛苦,那個時候,你還想不想繼續往下做,就有很大關系。你只想為什麼人家會做那麽好,沒有想到人家專門經過培訓,設備幾萬、幾十萬、甚至幾百萬,你如果去這麼想,才是符合因緣所生法。好、不好,都跟因緣有關系,好、不好,裡面都是有次第的,有次第最後才會變成果,亂了次第,果就產生不了。

    乙四、用佛法的標准來改善我們的心,才能提升生命境界

    我們內心的喜悅,內心的快樂、內心的解脫,都是指我們內心的功夫,跟外界是有聯系,但是沒有必然聯系。比如說;你在一個小茅棚裡面讀經,坐在那裡思維佛法,可能會很有意思,就非常快樂,非常有成就感,非常喜悅。你在一個高樓大廈,書讀不進去,即便說你有再好的設備,再好吃的東西,再好玩的玩具,不一定會有快樂可言,是不是?

    人的心是不可捉摸的,你很難講他一個人就是怎麼樣,好?不好?他是千變萬化的。比如我們大家靜靜的坐在那裡,你在想一想,究竟是什麼人坐在那裡?實際上,我們坐在蒲團上,只是我們的身體坐在那裡,因為我們會認為說這個身體是我的,我的身體坐在這裡,所以我就坐在這裡,這個作意就是我執,就是我們人對身體一種非常堅固的執著,一種微細的無明,是非常深刻的。你的身體坐在蒲團上的時候,很少人會認為“我沒有坐在這裡”,你說“我沒有坐在這裡”,人家也會覺得莫名其妙:“你明明坐在這裡,說自己沒有坐在這裡。”這就有一個問題,“我”跟“我的身體”的關系。比如說,你看到我,你在看到我的時候,你肯定通過眼睛,通過大腦在思考,通過心裡面在分別,所以你看到我,你看到一個人。你的身體實際上沒有動,還是在原來的位置,所以我們坐在那個地方的時候,我們的心不一定就在那個地方。你的人坐在拜墊上,坐在蒲團上,不一定心就在拜墊上、蒲團上。你人坐在那裡,你可能在想昨天是怎麼回事,昨天出坡我在干嘛,昨天晚上是不是有什麼事情,家裡什麼事情沒有做完,沒有用手機會不會有人打電話,實際上你的心沒有在蒲團上面,你會想回到手機那裡去,這都有可能的事情,你說哪個是我?都不好說。

    所以我們一直以來把這個身體當成是我,忽略了我們人的心不斷的過程,不斷的狀態,這就是世間法。世間法告訴我們的一些標准,我們要解脫,要成賢成聖,要在佛法上面有成就,必須按照佛法的一套來做,才有辦法扭轉,沒有按照佛法的標准來做,我們的心是雜亂無章,是無序的狀態。只有照佛法的標准來做,我們的心才是有序的,才是規范的,才是清淨的。

甲三、趣入聖教最勝之門淨修皈依之共學學處

    昨天我們講到廣論裡頭的三種應該學的,三種不應該學的,我們今天再往下看。翻到109頁,昨天學的是三種遮止,三種修行。遮止應學,修行應學。今天我們要講“共學”,109頁第二段,共學。所謂共學,前面的就是別學,別別的,三寶,佛寶、法寶、僧寶分開,共學是三寶合在一起,一個完整的概念,合在一起。前面,三種遮止,三種修行,對佛應該怎麼遮止、應該怎麼修行,對法應該怎麼遮止、應該怎麼修行,對僧應該怎麼遮止、應該怎麼修行,這個是別學,三種遮止、三種修行,應該怎麼樣,不應該怎麼樣,本身就是修行,修行進止。現在這一科談的是共學,三寶合在一起,佛法僧合在一起。

     乙一、分別解說六種共學

共學分六。

初者,隨念三寶功德差別,數數皈依者這個分成六科,第一科是“隨念三寶功德差別,數數皈依”。“隨念三寶功德差別”,三寶是一個完整的概念,隨時隨刻我們都要憶念三寶的功德和差別。數數皈依,就是我們要常常皈依三寶,憶念三寶的功德。“謂數思惟如前所說,內外差別,及三寶中,互相差別,並其功德。”前面所說內外差別,佛法與外道的差別,以及三寶中互相的差別和其功德,這些我們都要隨念,皈依。我們只有念三寶有功德,才會去皈依,如果我們對三寶的功德忘記掉了,記不起來,或者三寶的功德很陌生,我們就不會有皈依心。你說三寶離我們很遠,跟自己沒有什麼關系,怎麼會去皈依?只有三寶有恩、有德、有功,我們才有辦法去培養一顆皈依的心。

第二種,隨念大恩恆勤供養,嚼啖之先亦當供養。三寶對我們有大恩,恆常是永遠,勤是精進。供養,做到什麼程度呢?“嚼啖之先亦當供養”,就是我們要吃飯之前、喝水之前,都要先供養,供養三寶。就是時時刻刻把三寶放在心裡,時時刻刻都憶念三寶的恩德,時時刻刻都需要有對三寶的皈依心。

 (第三種,)再翻到113頁,隨念悲故,亦應安立於諸眾生於是道理,謂由悲愍,隨能安立諸余有情令受皈依“隨念悲故”,大悲心,“亦應安立於諸眾生於是道理”,我們懂了三寶的功德,懂了我們該皈依、供養,那麼因為三寶的悲愍,三寶的智慧,福德因緣,我們應該“安立諸余有情令受皈依”,三寶對我們個人的生命、人生有如此重大的影響,有如此重大的作用,能夠得到這樣一種功德,殊勝的功德,我們也應該讓更多的眾生皈投三寶、皈依三寶。為什麼要這樣子呢?因為佛、三寶,所緣的所有的眾生,大悲心,我們安立諸余有情令受皈依,這就是學習了佛的悲功德,佛陀大悲的功德。法,昨天談到,不損惱有情,我們今天還要讓有情得到法的殊勝的利益,這是皈依。

 第四,隨作何事,有何所須,皆當供養啟白三寶,棄捨世間諸余方便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有什麼需要,皆當供養、啟白三寶,棄捨世間諸余方便,就是說我們沒學佛以前,沒皈依以前,我們做的事,特別是我們有求的東西,有需要的東西,都是世間法,我們學佛法,就不一樣了,做的事、需要的東西,首先和三寶聯系起來,供養起來,這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要做事,我們要“求”得到的東西,如果同三寶聯系在一起,就是三寶的事業,都是三寶功德的體現,一切時中都能夠做到至心皈憑三寶,內心就會有無窮的動力,就會清淨、輕安,人的思維就會正確,人的見解就會正確,就不會有很多世俗的觀念,慢慢這些世俗的觀念就沒有掉了,世俗原有的這些分別心就沒有掉了。

    這些都是對治,不是說我做事一定要給佛說,要給什麼人說。我們對佛、對三寶啟白的話,肯定都是好的事情。這裡邊談到說我們吃飯,我們做事,都要啟白三寶、供養三寶、皈依三寶,我們需要的東西,也報告三寶,這些都是非常好下手的法門,這些就是我們佛法的實踐,這樣去實踐,就是這麼簡單的事情。

    你說“我們天天做,你煩不煩?”那證明你的心態有問題。如果沒有這種心態,我們煩惱去不掉。就猶如你在家裡吃飯,你吃飯,首先要想到父母有沒有回來,父母沒回來不能吃,要等一等,你如果沒有這個作意的話,還得了?你肚子餓你就吃,吃完你就跑,你在家裡肯定不好,肯定對父母不孝順,是不是?很簡單的事情。那麼我們學佛,“啊,我們先供養,供養完我們再吃”,這個心就不一樣。對父母也是如此,你在單位也一樣,單位領導請客,領導沒有來,你吃完就跑,兩天就讓你回家去。我們對三寶也是如此,這個就是修行,就應該這麼做才是正確的,不這麼做,就會有問題。

 第五種,由知勝利,晝三夜三,勤修歸依分二:攝分所出勝利,教授所出勝利。我們皈依三寶有殊勝的利益,勤修皈依,具體怎麼修,下面有一大段我們可以學,總之要知道三寶的意義,“晝三夜三”,晝三時、夜三時都要勤修皈依。這個“晝三夜三”,也不是我們一天修六次就可以,他是代表我們一天到頭都應該有皈依心。我們修皈依法門,就是要讓我們皈依心不斷,恆勤、恆常、精進,永不間斷,我們才有皈依心,不是我們想不開的時候才要來皈依,你說“哎呀,菩薩,我沒什麼方法,救救我”,那不行。“現在這些問題解決不了了,只有去找法師”,那也不行。你自己要想方法去解決,你去找法師,法師也要找你們,一樣,對不對?你們自己想辦法去解決了。

    那為什麼解決不了呢?我不聽你的,你又不聽我的,你說怎麼做我也不照你的做,你說了我也不照你做,我說了你也不好好做,就違背了行政的倫理,一定要去找一個比我們這些人更大的、上位的、當官的人出來才可以,這就不對的,這不是佛法的用心。佛法學得好,這個事做不成,你會知道是哪個人在搗亂,你心裡有數。你不要說“你在搗亂”,你跟那個人關系好一點,他就不搗亂了,這很簡單。你說“你怎麼在搗亂呢?”“你說我搗亂,那我就搗亂吧”,就越來越亂,這個就是緣起法。就象剛才我們這個擴音器有毛病,你不能去說“為什麼有毛病呢?”你不能跟他說的,你隨便哪裡碰一下就好了,他本身有毛病,你說他有毛病他一樣有毛病。有毛病,你把他修理好,就沒毛病了。人也一樣,他有毛病,你把他修理一下,就沒有毛病了。你不修理一下,他毛病去不掉,你說對不對?說還是不管用的,你要去辦,把他毛病去掉,事情就好辦。弄這個擴音器,不一定要什麼法師,什麼人去,你只要懂就可以了,就能解決。做事情也一樣,不一定要上面,你只要懂這個方法,通達這個緣起法,你都能去做。你現在弄了一個,大家想不開,愁眉苦臉,那麼可能來了一個小孩,來了一個小沙彌,他給你講一個故事,這個問題可能就沒了。

    這些都是人的情緒,都是人的煩惱,我們的心被煩惱控制了,然後我們的行為又被我們的心賊控制,這都沒辦法,你只有去轉煩惱,把煩惱轉過來,那心就正常;心轉過來,行為就不會有問題。所以人的行為有問題,是因為人的心有問題;人的心有問題,是因為人的煩惱在起作用,病毒在起作用。電腦的病毒在起作用,要消毒、殺毒,同一個道理,有障礙,你就把這個障礙去掉。

 我們對皈依三寶的心要達到什麼程度呢?115頁,倒數第二段,第六,下至戲笑乃至命緣,應當守護不捨三寶“下至戲笑”,你都不能開玩笑說自己要捨皈依、要捨三寶,這種玩笑都不能這麼說,“乃至命緣”,乃至死命的因緣,乃至死了,我們也不捨皈依、不捨三寶,這個是從最低程度到最高標准,最高就是死,如果人死都不怕,還怕什麼,對不對?他都不怕死,他死都不怕。乃至最小的,就是一個戲笑,“應當守護不捨三寶”,“身命受用,定當捨離”,我們人的身體,人的壽命,我們這一生當中,雖然可以受用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壽命,但是都是要捨離的,都會死的,“若為此故”,如果為我們的生命、身體、我們的壽命棄捨三寶,“則一切生輾轉受苦”,你生生世世都在輪回,都在受苦,“故任至何事,不捨歸依”,所以在任何時候,任何事情,都不能捨棄皈依。“作是念已”,我們這麼想以後,“數起誓願”,常常發願,“雖為戲笑亦不應說捨歸依語”,我們常常發願說,乃至戲笑到死命,我們都要皈依三寶。“諸先覺等說一學處謂隨往何方,於彼如來應學歸依,未見根據。”過去的祖師大德,過去有人這麼說,怎麼說呢?“一學處謂隨往何方,於彼如來應學歸依,未見根據。”這個是說,皈依某一尊佛,或者皈依某一些人,無論在什麼地方,我們只是皈依某某佛,某某僧團,這種皈依的解釋是沒有見到根據的。

    前面談到六種共同學處,“如是六種共同學處,是如《道炬釋論》中說”,是《道炬論》中談到的共同的學處,“各別學處初三種者,契經中說。後三種者,出於歸依六支論中。”各別學處,初三種者,初三種,就是三種遮止,契經中說。後三種者,就是修行應學,出於《皈依六支論》。宗大師說,我這個六種共學出自《道炬論》;各別學處裡頭,初三種遮止在經典裡面有說,後三種修行應學是出自於《皈依六支論》說。

 乙二、破除黨執

    這裡面他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我們皈依是皈依十方三寶,這是很關鍵的,皈依十方三寶,我們功德才大。如果我們一直在分黨分派分執,我們這個學習就會有毛病。因為我們在世間黨執,這一幫那一伙,最後你對佛也分黨執,那還得了?你這個佛皈,那個佛不皈,這都是不對的。皈依本身就是皈依三寶,三寶就是概括一切的。成佛,佛佛道同,悟的道理都是一樣,所以我們修皈依,對三寶的功德,我們不能去分割,他本來是完整的功德,我們自己去把它切成一塊一塊,這個是不對的,也劃不來。這都是我們學的過程當中的毛病,非常大的毛病。

    這些毛病的產生,都是因為我們的心造成的,因為我們的心沒辦法那麼大,沒有那麼大的一種廣大心,但是至少我們不能去作意說,我只皈依某某佛,只皈依某某人,那你的功德就很小。我們看到任何的三寶,(都要同樣的恭敬。)比如,我皈依釋迦牟尼佛,那你看到釋迦牟尼佛像,就很恭敬尊重,你看到彌勒菩薩像,你說彌勒菩薩跟我沒什麼關系,我可以把他扔掉,這可以嗎?不行的事情。你說我皈依某某法師,這個袈裟是這位法師穿的,我要恭敬;這個袈裟是另一位法師的,跟我沒什麼關系,這個袈裟也沒什麼用,都是如此。你不能說,我們現在這本論,《廣論》,我們要恭恭敬敬,你看到《華嚴經》——“我們又沒有共修《華嚴經》,就可以不恭敬。”不行的,這都是毛病。

    皈依是要讓我們的心對所有的三寶都有恭敬心,不能說我們對什麼經、什麼佛、什麼法我才恭敬,對什麼就可以不恭敬,你這樣會養成很壞的等流,你會有非常大的麻煩。這實際上就是我們內心的我執和法執混合在一起的一種體現。世間雜染,你會認為說雜染當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我們認為自己需要的是好的,這個是法執;法執的前提,是我執,我執法執在一起。學佛以後,我們會把這種等流不知不覺帶到廟裡來,帶到佛教裡來,帶到佛法裡來。

    佛法告訴我們的是兩個不同的境界,世間都是痛苦、輪回、迷茫、煩惱,出世間都是清淨、解脫、圓滿,所以我們對這些境界如何來用心,就是修行。我們對照這些清淨圓滿的境界,都應該有恭敬心、希求心、誠懇的心,我們才有辦法悟道。

    舉一個例子來講,在僧團當中,你說我們這個班導法師管我們,我們一定要對他恭敬,別的法師不管我們,我們對他恭敬干什麼?居士也是一樣,你是哪個組的,那個組長,你對他客氣一點,以後他好照顧我,別的組的組長跟我有什麼關系?你的心都有毛病。不管組長不組長,法師不法師,都是三寶、師法友。師法友的概念不是隨便說的,你自己隨便亂安立,一切都是非理作意,都是虛妄分別,都是顛倒,都是邪見,最後自己搞得很苦,別人看了也苦,別人看到你這麼苦,別人看到也難受。你天天很快樂,天天很開心,別人看了也高興。所以,佛法一定要學懂,不能學得糊裡糊塗,越學越執著,世間的執著沒有去掉,把佛法的執著又加上去,那很麻煩。

好,回向。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上一篇:洪修平教授:略論禅宗的分化與四川禅系的禅法特點
下一篇:洪修平教授:近代佛學研究的重要人物概述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