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界法師:攝大乘論講記 第七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七卷
 
《攝大乘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六頁,「卯四、無二定別過」。
 
本論的修學綱要,總共有三個:第一個是甚深見,第二個是廣大行,第三個是究竟果。首先我們研究的第一科是甚深見。這個「甚深見」,就是說我們在修學佛法之前,我們要先通達生命的真實相。通達生命的真相當中,無著菩薩分成二科:第一個是所知依,第二個是所知相。首先我們講到「所知依」。我們在了解生命的真相,首先要先了解:什麼是我們有情眾生生命的根源?有關這個「生命的根源」,在本論當中,無著菩薩根據大乘的經典,列出了三種名稱:第一個是阿賴耶識,第二個是阿陀那識,第三個是心。這三種名稱當中,最有代表性的、最為重要的,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身為我們有情眾生的生命根源,它的一個相貌,簡單的說:阿賴耶識的相貌就是「恆轉如瀑流」。就是說我們有情眾生的生命,它的一個情況,就像是一個無止盡的水流,恆常相續、前後變化,從過去流到了今生、也會從今生流到未來。這樣生滅變化、又恆常相續的水流,它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功能呢?在本論當中講到:這樣的一個生命水流,有二個功能,所謂的「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這樣的一個生命水流,它本身在不斷的流轉當中,累積很多很多的種子,有善的種子、有惡的種子。這個種子就像是水流的水,遇到境界風的刺激,就變成了波浪,有種種的善惡現行。那這個波浪又帶動了水的前進,所謂的「種現相熏」,這個水跟波浪的交互作用,就產生了一個強大的生命動力。這樣的動力,可能是一種善的動力,也可能是一個惡的動力。所以從這樣的「種現相熏」,就構成有情眾生一個因地的相貌,一個強大善惡業力的產生。第二個它的果相,「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因為種現相熏的帶動,使令這個生命的水流──有時候流到天上去,享受安樂的果報;有時候流到三惡道,承受痛苦的果報;有時候流到涅槃的境界,享受寂靜安樂的果報。所以說這個阿賴耶識它生命的一個水流,就是不斷的在累積一種業力,也不斷的在釋放果報,這個就是我們生命的根源。換句話說,我們今天想要返妄歸真,你要先了解到生命的本質:不是上天創造的,也不是自然產生的,而是我們無量劫來累積很多的業力,而且從這個業力的功能當中,又不斷的釋放果報,這個就是我們生命的根源,或者說是「所知依」。這些都是我們在修學佛法之前,你要很徹底的了解到、觀察到這個生命的根源。這一科是從阿賴耶識到阿陀那識,現到講到心。這個心就不離開所謂的心、意、識,就是說身為一個生命根源的阿賴耶識,它的一個作用,當然不可能單獨的活動,它一定有第七意識末那識的配合,還有前六識造業的配合,才會產生一個生命水流的流動。所以講到心的時候,無著菩薩把第七意識跟前六意識都帶動下來,阿賴耶識當然也跟它有密切關系。第七意識在整個所知依當中,它扮演了重要角色,所以這個地方等於是要證明第七末那的存在。假設我們今天,根據小乘的經論,沒有建立第七意識的存在,有六種的過失。這個地方是講到第四種過失,就是「無二定別過」,這個「二定」指的是無想定跟滅盡定。假設沒有第七末那的存在,無想定跟滅盡定就沒有差別;沒有差別,這就是一種非常嚴重的過失。這當中分二科:「一、標過;二、釋理」。先看「標過」:
 
卯四、無二定別過(分二:辰一標過;辰二釋理) 辰一、標過
 
又無想定與滅盡定差別無有,成過失故。
 
這個地方是講到禅定的狀態。我們欲界眾生的心,或者是昏沉、或者是掉舉;但是我們能夠透過對一個所緣境的專注力跟相續力,「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心於所緣,相續安住」,就能夠把我們的心,從昏沉、掉舉的狀態,調整為一個明了寂靜的狀態,就是所謂的禅定。在所有的禅定當中,無想定跟滅盡定是非常特別的。因為基本上,一般的四禅八定,它第六意識的活動都是存在的;至於無想定跟滅盡定,通通沒有「想」。也就是說,這個無想定跟滅盡定,在剛開始修禅定的時候,它的一個作意,就是對這個「想」的厭惡,就是感覺到這個「想」、這個思想是一切過失的根源,就是:我為什麼會有煩惱、會有痛苦呢?因為我有思想。所以就用種種過失的相貌,來呵責這個思想,說:我們這個「想」,如病、如癰、如瘡。呵責以後呢,再用專注的力量,來對治這個「想」。當然一切法因緣生,這個「想」也是一個生滅法,經過你對治以後,它第六意識的「想」就不再活動了。第六識不活動,那前五識也不活動,所以這個粗顯的前六識就完全不活動。
 
這個時候,假設不安立第七意識,凡夫的「無想定」跟聖人的「滅盡定」就沒有「差別」。就是說所有的過失都是「想」,你把「想」滅了、我也把「想」滅了,這樣子凡夫的「無想定」,跟聖人的「滅盡定」就「差別無有」,成為凡聖混濫的過失。我們再也沒辦法去界定:什麼是聖人?什麼是凡夫?這在我們修行過程當中,使令我們產生了猶豫,這是一個很嚴重的過失。
 
辰二、釋理
 
謂無想定染意所顯,非滅盡定。 若不爾者,此二種定應無差別。
 
事實上不是如此,這個「無想定」是有漏的心「意所顯」,「滅盡定」是一種無漏的心意所顯。也就是說,外道的無想定,他內心當中我執的煩惱是沒有消滅,在無想當中,他還是很清楚的知道──「我」是存在的,但是這個「我」現在落入在無想的狀態。聖人的滅盡定,它是跟我空相應的智慧,那是無我、無我所的一個平等的境界。所以假設沒有第七意識,這個無想定、滅盡定就沒有「差別」,這樣子就產生一種過失了。這個地方,我們到下一段再繼續的說明。
 
卯五、無想無染過
 
這個地方的「無想」是講無想天,無想天沒有「染污」的「過」失,如果沒有第七意識,無想天就沒有染污了,這樣子跟事實相違背。我們看論文:
 
又無想天,一期生中應無染污,成過失故。 於中若無我執我慢。
 
這個「無想」定,它是一個禅定;這個「天」,是一個果報。就是說他在人世間的時候修無想定,死了以後生到色界四禅,享受「無想天」五百劫的生命。在「一期」的生命當中,無想天的天人有四百九十劫,是落入無想。假設沒有第七意識的存在,第六意識的「想」消失以後,這個人就是一個無漏的聖人了!這樣子就跟事實相違背。因為他的「想」消失以後呢,他這一期生命當中,沒有我執、我愛、我慢、我癡,那就有混濫於聖人的「過失」。
 
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我們今天如果沒有深入的研究唯識,我們對我們內心的狀態,很容易作出錯誤的判斷。就是說假設沒有第七意識,這個時候你會說:那我為什麼會有欲望、有瞋恚、有這些負面的情緒呢?你就會把所有的過失,歸咎在第六意識,因為有第六意識的思想,所以我才有這麼多的煩惱。這個時候,你就把第六意識當作你的敵人加以對治,這樣子的結果就錯損菩提了,誤會了第六意識。
 
所以佛陀說:周利盤陀伽為什麼那麼愚癡、心識有時候特別暗鈍呢?說他出家以後,背一個偈頌,「百日不能成誦」。一個偈頌也沒有很多,四句偈,他背了一百天!佛陀說:他前生曾經待過無想天,他那個四百九十劫的無想,這第六意識生銹,不能再活動了。所以,蕅益大師說:第六意識是「眾禍之門」,這是事實;但是它也是「眾妙之門」。「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是的,當第六意識受到第七意識干擾的時候,它產生很多的煩惱障礙;但是諸佛正遍知海,也是從心想生。一個人能夠發菩提心、修六波羅蜜,也是依止第六意識,你能夠在佛前受戒的時候發菩提心,你仰仗的是誰?仰仗的是第六意識啊!這問題不在第六意識,是第六意識後面的根──第七意識。所以你今天在修行的時候,不能把這個敵人認錯了。當然你要不研究唯識學,你就很容易認為說:反正我修行就是無想,我什麼都不想!你什麼都不想啊,你那個寂靜狀態的下面,累積了無量無邊的垃圾,都沒有消滅,就是用無想,把這些煩惱的種子全部壓住。這就是為什麼無想定的定出來以後,他的煩惱一點都沒有減少,因為沒有徹底的去解決根源。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明白第七意識的過失,是非常重要的。你能夠知道,你在所有的修行當中,你所對治的是染污末那,而不是第六意識。因為第六意識,是受染污末那的影響,這個地方是講這個意思。
 
卯六、我執不恆行過(分三:辰一顯正;辰二斥非; 辰三結立) 辰一、顯正
 
這是第六種過失,這當中有三科:「一、顯正;二、斥非;三、結立。」看第一科「顯正」:
 
又一切時我執現行,現可得故,謂善、不善、無記心中。
 
我們一般的凡夫,這個我執的現行,是在一切時活動的,這個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可以感覺得出來。不要說
 
是造惡,就算你去修善、你去拜《八十八佛》,你只要我空、法空的正念沒有現前之前,你一定會認為:我在拜《八十八佛》、我在念佛、我在持戒。我們會在這個剎那剎那生滅的明了心識當中,捏造一個常住不變的自我,依止這個自我,來推動所有的善業跟惡業,這就是所謂的「一切時我執現行,現可得故」。什麼叫「一切時」呢?包括「善、不善」跟「無記」的「心中」。我們凡夫就是這樣子,依止自我意識來造業,這是我們自己能夠感覺得到的。
 
辰二、斥非
 
若不爾者,唯不善心彼相應故,有我、我所,煩惱現行,非善、無記。
 
「若不爾者」,假設不建立染污末那,所有的染污都是由第六意識來承當這個過失。這樣子講呢,第六意識有時候起善、有時候起惡:它起惡的時候,有我執相應,這是很容易了解的;假設今天所有的過失是由第六意識來承當的話,那第六意識起善心的時候,它就不應該有我執了!也就是說,這個我執是染污的,這個善根、染污是不能共存的,所以只有第六意識在「不善心」所的時候,才有我執「相應」。什麼叫做「我執相應」呢?「有我、我所」的「煩惱現行」,而不是在「善」跟「無記」的心中有我執相應,這樣子就違背了現實的狀態。就是說第七意識不存在,那這個我執,就是第六意識產生的。這樣子講的話,第六意識有時候起我執,它起惡心的時候起我執;它起善心的時候,就不應該起我執:那這個我執就不能夠普遍三性,這樣子就成過失。那應該怎麼辨呢?
 
辰三、結立
 
是故,若立俱有現行,非相應現行,無此過失。
 
所以我們應該說:這個我執跟第六識是「俱有現行」,「俱有」就是二個同時存在、二個俱生俱滅,同時的活動。就是說你第六意識活動的時候,不管你造善、造惡、無記,這個第七意識是恆常存在,就不斷的釋放一個訊息──「有一個真實的自我」,推動你善、惡、無記的業力。第七意識跟第六意識叫做「俱有現行」,而不應該說「相應現行」。「相應現行」就是說,第六意識跟我執相應、或者跟煩惱相應,既然相應,就是有時候相應、有時候不相應,這個時候時有、時無,就不是同時存在。這樣子就沒有過失,「俱有現行」就沒有這種「過失」了。這個地方是講到第七意識安立的必要性。
 
我想我們今天了解這個「所知依」,當然它主要的內容是阿賴耶識,「恆轉如瀑流」。但是你了解第八識,它心識的活動是相互的互動,它也不是單獨的活動,它跟第七意識有密切的關系。怎麼說呢?在《成唯識論》上說:第七意識在我們的內心當中,產生的影響力有二個:第一個「內擾第八而成賴耶」,它干擾第八識,使第八識變成阿賴耶識;第二個「外擾前六皆成有漏」,它向外干擾前六識,使前六識所造的業變成有漏。
 
我們簡單解釋一下。我們內心的狀態,詳細的分析有三個層次:前六識、第七意識跟第八識。這個居於中間的第七意識,它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第一個、它向內干擾第八識。第八識它的功能是收集業力、變現果報。我們就會問:它為什麼會不斷的在收集業力的時候,這個業力又會變成果報呢?就是說這個生命的水流,它為什麼會不斷的流動呢?為什麼我們死掉以後,很自然的這個業力,又會從這樣的種子、這種潛伏的功能,變現一個果報呢?這個時候跟第七意識有關。就是這個第七意識的無明,它有「潤生」的功能,滋潤生死的功能。我們應該要了解生死是由業力所招感;但是沒有無明的滋潤,這個業力不能得果報。所以阿賴耶識身為一個生命的水流,它之所以能夠不停止的流動下去,跟第七意識有密切的關系。假設第七意識不執我,這個阿賴耶識馬上轉成大圓鏡智,它不再流動了。所以第八識會不斷的創造這種生滅相,跟第七意識有關的,因為第八識不能控制自己,它也不能作主的。這個「恆審思量我相隨」,第七意識老是跟第八識在一起,「內擾第八而成賴耶」,把這第八意識轉成阿賴耶識了。第七意識的影響,不只是潤生而已,它還發業,發動有漏的業力。就是前六識在造業的時候,前六識主要是第六意識,它是主,它帶動前五識造業的時候,非常不幸的是,第六意識以第七意識為根。身為第六識的根──染污末那,它就不斷的給第六意識一個錯誤的訊息,就是「恆審思量我相隨」,它一直告訴第六意識:你的內心深處,有一個真實的自我。使令第六意識所造的業力,通通變成有漏的業力,都是跟私心、欲望相應有所得的有漏業力。所以說這個第七意識在我們的生命當中,它發動了有漏的業力,再把這個業力,加以滋潤而得果報,所以我們就不得不了解它了。就是在整個轉凡成聖的過程當中,第七意識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這就是我們必須要建立它的理由。所有的佛法都不是碰運氣的,你要扭轉一種心態,你要先了解它的相貌,你不可能說你不了解,剛好運氣讓你碰到,你把它轉變了,不可能!一定是有正確的觀照力,才有正確的行動力,所以了解第七意識的相貌,在我們的修行當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六轉呼為染淨依」,所有染淨的根源。這個地方是講到心、意、識的「意」,第七意識的一個存在的情況。
 
丑二、頌(分三:寅一顯六種過失;寅二顯過失種類; 寅三釋不共無明) 寅一、顯六種過失
 
前面講到這個「意」,是用長行文的內涵,這個地方用「頌」再作一個總結。這當中有三段:「一、顯六種過失;二、顯過失種類;三、釋不共無明」。先看「顯六種過失」:
 
此中頌曰: 若不共無明,及與五同法, 訓詞二定別,無皆成過失。 無想生應無,我執轉成過, 我執恆隨逐,一切種無有。
 
這個地方是講到「六種過失」,以二個偈頌來作總持,先看第一個偈頌,「若不共無明」。「不共無明」是第一個偈頌,就是沒有第七意識,就沒有不共無明;「及與五同法」,也就沒有「五同法」,這是第二個;「訓詞」是第三個;「二定別」是第四個:前面這四個,「無皆成過失」。「無」就是說,假設沒有第七意識,前面四個都不存在,就構成過失了。「無想生應無,我執轉成過」,這是第五個,就是說沒有第七意識,「無想」天的生命當中,「應無我執轉生」,這樣子也是過失──第五個過失,「無想生,應無我執轉」,這樣子成過失。看第六個「我執恆隨逐,一切種無有。」凡夫的我執,在一切時當中活動,這是一個現實的狀態,如果沒有第七意識,「一切種無有」,這個「種」就是不能夠在善、惡、無記的心中存在,只能夠在惡心存在,這樣子違背現實狀態,也成過失。就是說,我執本來應該是恆常的隨逐有情在活動,不管造善造惡;沒有第七意識,「一切種無有」,第六意識就不能夠在一切的善、惡、無記心中活動,這樣子跟現實的狀態相違背了。這個地方無著菩薩是把前面的六種過失,以偈頌的方式,把它作一個重頌。
 
寅二、顯過失種類
 
這個地方把過失分成三個種類:
 
離染意無有,二三成相違, 無此一切處,我執不應有。
 
「離染意無有二」,是第一種種類,說遠「離」了這個「染」污「意」的存在,就沒有一跟「二」的存在。「
 
一」是不共無明,「二」是五同法,沒有第七意識,就沒有不共無明跟五同法,這樣子是違背了聖教量──這第一種過失,跟聖教量相違背。佛陀在經典當中,明顯講到有不共的俱生無明,跟五同法的存在。「三成相違」,這個「三」指的是「訓詞、二定別跟無想天」,就是三、四、五這三個,是違背了凡聖的差別。沒有第七意識,這樣子凡聖就沒辦法界定,這是第二類的過失──凡聖就有沒有差別的過失。「無此一切處,我執不應有。」這是第三個種類,「無此」這個「此」,就是沒有染污末那;沒有第七意識的話,第六意識就不能夠在一切的善、惡、無記的心中活動,那這個我執的現行,就不能夠一切時存在;不能一切時存在,就有違背了現實狀況的過失。違背聖教量、違背凡聖的差別、違背現實的狀態,無著菩薩把這六種過失,歸納成三個品類。
 
寅三、釋不共無明
 
這個「不共無明」,是修學大乘佛法一個非常重要的所觀境,所以他特別從前面的六種過失當中,把「不共無明」提出來,特定的加以解釋,就是你要了解這個賊,你才有辦法把這個賊消滅。
 
真義心當生,常能為障礙, 俱行一切分,謂不共無明。
 
「不共無明」在我們內心當中,它有二大作用,身為一個不共無明,「真義心當生,常能為障礙」,這是第一個功能。我們凡夫,如果沒有志向追求聖道,只是積集福報,有時候隨順煩惱造業,你就感覺不出「不共無明」的存在。但是當你在修止觀的時候,你內心跟這個「真」實「義」,這個真實義就是我空、法空的智慧,你開始修習我空、法空智慧的時候,這樣的「心」逐漸逐漸生起的時候,「常能為障礙」,這個第七意識的不共無明,它就經常的來障礙你,因為你開始在對治它,它就開始去障礙你。你修我空觀、法空觀,特別是修我空觀,你會感覺到:你內心有一種很特殊的矛盾──這違背凡夫的正常思考。我們無量劫來,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去造業、得果報;現在你修我空觀的時候,就發覺你開始在動搖你無量劫來的一個正常思考,這樣的思考,它會反彈的。這個時候反彈所釋放的力量,是誰釋放的呢?就是「不共無明」,你修學聖道的時候,它呢,「常能為障礙」,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俱行一切分」。當你從止觀的所緣境出來的時候,在平常的活動,你不修止觀的時候,它跟第六意識一起活動,來覆蓋你的真如,它就不斷的給第六意識一個錯誤訊息,在內心當中捏造一個自我,使令第六意識在所作所為的時候,習慣性的保護自我、高舉自我,使令我們很難創造出非常美妙的善業,所有的善業,都是以私心為出發點。這些是怎麼回事呢?都是第七意識,對第六意識產生的干擾。就是說它覆蓋真如、障礙聖道,它的過失就是這二個。這二個就很嚴重了,它本身是不造罪業,沒有錯,但是它間接的誤導第六意識去造業。
 
在《大乘起信論》講到這個菩提心(整個大乘佛法的根本思想是菩提心),諸位受了菩薩戒也知道,你失掉了菩提心,你所有的斷惡、修善、度眾生,只是一個人天的善法;沒有菩提心的攝受引導,你跟無上菩提就不相應。這個地方,馬鳴菩薩說:菩提心有二種,一種菩提會退,一種菩提心不會退。有些人發了菩提心,他容易退;有些人發了菩提心,不容易退。原因在哪裡呢?《起信論》上說:如果你的菩提心,是依止事相的因緣所發的菩提心:诶!你看到三寶的莊嚴發菩提心;或者遇到人,有善知識攝受你,你也發菩提心。依止外在的人事因緣,所發的菩提心,在《楞嚴經》說:依止「生滅心」所發的菩提心,這樣的菩提心是非常脆弱的,遇到惡因緣,就產生退轉。第二種菩提心,它是依止不生滅心,就是說他能夠「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他能夠經常觀察我們這個明了的心識:雖然我現在的心有很多很多的煩惱,也缺乏很多很多福德、智慧的莊嚴,在整個菩薩道當中,我還有很多斷惡、修善、度眾生的事業要做。沒錯!但是,把這些如夢如幻的善惡功能撥開以後,我們發覺到:我們這個明了心識的體性是「如」,三世諸佛清淨的本性也是「如」,一如無二如。這個時候從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平等思想,開始發菩提心,這個菩提心就不會退轉。
什麼叫不退轉?就是說:所有人的菩提心都退了、都不想行菩薩道了,你還是可以行菩薩道。你不會受外在人事的變化,而退失菩提心。就是說,我們一個人會退失菩提心,這個地方,不共無明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就是說,一個人,你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從來不知道有這種觀念,你也可以發菩提心。是的,那你這個菩提心的中間,有一個我執──我愛、我見、我慢、我癡這四種煩惱,在加持這個菩提心。這個時候,你的菩提心是危險的菩提心。就是這個自我意識,一個人的私心,是很難跟菩提心共存的。我們行菩薩道,雖然不能夠馬上斷惡、修善、度眾生;但是有一些基本的概念,你剛開始不得不建立,因為這個牽涉到你的種姓──大乘圓頓的種姓。你能夠深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你光是深信這樣的思想,所有的逆境現前,不能夠影響你的菩提心。就是不二法門的殊勝,在於它的一個不生滅性,它不會因為外在因緣而生滅。當然你菩提心堅固,你的成長過程當中,雖然會有逆境,跌跌撞撞的;但是總有一天,你能夠不斷的往上爬。那麼資持你的,就不只是宗教的信心而已,而是對內心一種深觀的智慧,在資持著你前進。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不要小看第七意識──這個不共無明,它是那麼微細,好象它也不能造什麼罪業;但是你看「真義心當生,常能為障礙,俱行一切分,謂不共無明」。從大乘的角度,它的過失是非常嚴重、非常嚴重的。它把我們凡夫的心態跟佛的心態加以區隔。
 
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講到這個觀念說:一個人要建立感應道交的思想。當然,「感應」這不是單方面,我的心跟佛的心要能夠心心相應。蕅益大師說:一個人能夠深信你能往生、深信你能跟彌陀感應道交,「此之法門,全在了他即自」,深信自他不二,你才能夠在臨終的時候,很清楚的知道:「我雖業障深重,是彌陀心內之眾生;彌陀雖萬德莊嚴,是我心內之佛;既然心性不二,自然感應道交。」所以不管你發菩提心也好、不管你要建立感應道交的思想也好,你不相信感應道交,所有淨土的法門通通免談;因為你能夠往生,是仰仗佛力的加被,而不是你的戒定慧。印光大師說:「沒有佛力的加被,阿羅漢都去不了淨土。」因為阿羅漢的神通,只有到一個大千世界,而它是十萬億個大千世界。所以你往生淨土,跟你的戒定慧並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跟你的信願持名,有決定的關系。而這當中的信心──你相信彌陀能夠跟你感應,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當然你這個相信,不是嘴巴說說的相信,而是你能夠很深信的相信。什麼叫感應呢?印光大師講得很清楚:「即眾生心,投大覺海」。我的心,投入到彌陀的心中;彌陀的心,投入到我的心中:彼此間能夠相互的交流,那一定要建立在同體的法性。你要建立同體的法性,你必須打破你內心的自我意識。當然,你說:「诶,我是業障凡夫,阿彌陀佛是萬嚴莊嚴,你跟我不一樣,我們是二個個體;但是沒關系,我歸依你!」那這樣也可能會往生,但這樣的信心不是很堅定──二個個體嘛!所以這個地方,我們之所以要了解「不共無明」,就是說不管你從發菩提心的角度、從感應道交的角度,第七意識的恆審思量都要對治,你才能夠從一種個體的自我意識,進入到三世諸佛所共同安住的平等法界。這個時候,你依止不生滅的心性作平台,斷惡、修善、度眾生,才能夠產生強大的力量。
子三、性攝(分三:丑一法;丑二喻;丑三合) 丑一、法
 
這個地方是說,第七意識它的體性是俱生無明,或者說是不共無明,那它的體性,到底是什麼所收攝呢?這當中有三科:「一、法;二、喻;三、合。」先看「法」,先法說。
 
此意染污故,有覆無記性,與四煩惱常共相應。
 
第七「意」識它是所有內心「染污」的根源,它本身是染污,它也染污第八識、也染污前六識,它自己染污,也染污別人。它的體性是「有覆無記性」,它本身是非善、非惡,它也不造善、也不造惡;但是它覆蓋真如、障礙聖道。為什麼它會這樣做呢?因為它經常的跟我癡、我見、我愛、我慢「四」種「煩惱相應」。因為它的體性很微細,所以我們經常會忽略它的存在。因為它不造惡,所以我們總覺得造惡好象是第六意識,所以就對第六意識很厭惡。就像小乘的學者,一定要把第六意識消滅,他才感到安心。其實第六意識它是不決定的,它是眾禍之門,也是眾妙之門,關鍵點是第六意識後面的第七意識,問題點在這個地方。好,我們休息十分鐘!
 
 

上一篇:樓宇烈教授:楊仁山先生小傳
下一篇:樓宇烈教授:禅學的文本闡釋與詩意接受——評吳言生《禅學三書》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