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妙華法師:智慧與解脫《維摩诘經》釋論 第四章 正宗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四章 正宗分 
 

  在第二章中已將序分的證信序和發起序诠解,從本章起講正宗分。

  一、說淨土因果:
  1、長者發問:
爾時長者子寶積,說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是五百長者子,皆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聞得佛國土清淨,唯願世尊,說諸菩薩淨土之行。”
  正宗分開始,寶積就請問淨佛國土的因果,因為要取證淨佛國土的清淨果德,就必須先修淨佛國土的淨因。所以,寶積一方面“願聞得佛國土清淨”,一方面“唯願世尊說諸菩薩淨土之行”。發心,是發取得無上正等正覺的心,不僅是寶積,還有五百長者子,都已發無上心。
  當時,長者子寶積,說完這個偈頌以後,呈佛說。世尊,這五百長者子,都已經發了取得無上正等正覺的心,都想聽佛國土的清淨莊嚴,也祈請世尊演說諸菩薩淨土如何修行。
  2、答淨土因果:
  佛言:“善哉寶積!乃能為諸菩薩,問於如來淨土之行,谛聽谛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吉藏義疏說,這段文字是“誡聽許說。”谛聽是聞慧,善思是思慧,念之,是念念不忘,為修慧。當為汝說,這是允許,許諾。
  什注說,寶積問淨土之相,所以也以淨相答之。淨相,就是淨土因緣。淨土因緣有三事:一、菩薩功德,二、眾生,三、眾生功德。“三因既淨,則得淨土”。
  通解便是:“善”是好,“哉”,是文言語助詞。合起來是:好啊,好啊!佛贊許寶積問得好。
  這裡暗含二點深義:一、大乘淨土法門難信難行,義理甚深無量,而寶積卻能發問,所以佛給以贊許。二、淨土法門,修行不易,須要系心一念精進不捨才能做到,如法藏比丘因發四十八願,勞苦勤修,才能實現果上的極樂世界。現在寶積和五百長者子能啟問淨土因果,所以歎為善哉。聞、思、修是學佛的通途,“谛聽、谛聽,善思念之”一句話當中便全部包含了。
  佛說;“問得好啊!寶積!你能為這些菩薩們,問如來的淨土如何修行,那麼,請你們認真聆聽,仔細思維,我現在便為你們述說。”
  於是寶積,及五百長者子,受教而聽。
  吉藏義疏說此句是“受旨一心”,即承受佛命,一心靜聽。
  於是,寶積和五百位長者子聽受佛的教法。
  3、正說淨土因行:
  佛言:“寶積!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
  菩薩和眾生是對待立名,菩薩以利樂有情,化度眾生為其責任,菩薩之所以成其為菩薩是和“覺有情”有關系,如果離開眾生,菩薩就無行可修,無淨土可證。眾生化度得功行圓滿,也就是菩薩的淨土圓成。吉藏義疏說,這段文字是“正酬其問,總談佛土”,佛土共有五種:一、淨。二、不淨。三、不淨淨。四、淨不淨。五、雜土。所謂淨,菩薩用善法化度眾生,眾生具受善法,結善緣,得純淨佛土。所謂不淨,如果眾生造惡業、緣感穢土。所謂淨又不淨,最初是淨土,這類淨業眾生緣盡,後來惡業眾生再來,則淨土變成不淨。所謂不淨淨,不淨緣盡,後淨眾來,則土變成淨。雜土,是因眾生造善惡二業,所以感生淨穢雜土。淨穢都以眾生業緣而起,所以叫眾生土,佛有教化之功,所以又叫佛土。故,菩薩是隨化過去,現在,未來所已化、化會化,所當化的眾生是什麼樣的眾生,就建立它什麼樣的淨土,因為菩薩所成立的各種淨土,完全是隨眾生之類的機緣所宜而生成,正是“成就眾生,淨佛國土。”
  佛說:“寶積啊!所有各類眾生,都是菩薩的淨土。”
  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
  第一句什注解說,“隨以何法化眾生,若施若戒等,各隨彼所行,來生其國。亦隨三因深淺,以成嚴淨之異。若因持戒,則其地平正,若因行施,則七珍具足,略舉二法,余皆類此。”
  折衷疏概論此句說,八地已上的菩薩“照佛獨立,神無方所,用土何為。”所以,太虛大師講義說,佛土不是穢,也不是淨。唯以隨可化眾生以“類”業為感,而建立佛土。《華嚴經》有“普賢身相如虛空,依真而住非國土”的贊句,正可以作這句的證明。第二句,吉藏義疏說,這是標明以滅惡的多少,取“佛土之精粗”。什注則說,“……善治眾生,令棄惡行善。隨其棄惡多少,行善深淺,以成其國。”肇注說,隨所調伏眾生之深淺,而取佛土之好壞。如娑婆凡聖同居,土石諸山穢惡充滿,用以調伏剛強眾生,西方凡聖同居士淨,七寶莊嚴,寶池瓊苑,調伏純善根眾生。第三句,入佛智慧多指實報莊嚴土而言,所以此土純法身大士所居,要想入究竟佛慧,必然此土眾生能入,所以經中這樣說。第四句,起菩薩根,多指方便有余土而言。二乘灰身滅智,入無余涅槃,全都生在此土。菩薩在此土宣演大乘法,令回心向大,發萌菩薩根。第四句,適合造立宮室成就眾生,適宜得空地教化眾生,菩薩便造立宮室,劃以空地,因沒有佛土,在虛空中終不能成就。暗喻二乘沈空滯寂,不度眾生,不能莊嚴佛土。
  《華嚴經》中說:“如曠野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花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花果。”
  串講四句大意,應知:“隨所化”是指人天眾生,“隨所調伏”指二乘眾生,“入佛智”是指發大心的眾生,“起菩薩根”指修大行的眾生;以上泛指菩薩所教化的一切眾生。至於常寂光土,是以究竟證入所居,不是隨機而取,所以經中不提。
  為什麼呢?菩薩是隨應自己所教化的眾生機宜而顯現佛土;隨順自已所調伏眾生的善惡因緣而顯示佛土;隨適一切眾生應以什麼樣的國土因緣證入佛的智慧而顯現佛土;隨應眾生,應該用什麼國土因緣使其發起菩薩根而顯現佛土。
  所以者何?菩薩取於淨國,皆為饒益諸眾生故。譬如有人,欲於空地造立宮室,隨意無礙,若於虛空,終不能成。菩薩如是,為成就眾生故,願取佛國;願取佛國者,非於空也。
  什注說,這是如來“從物所宜”,因為法身無定,有什麼淨穢可言?“美惡斯外”,有什麼淨可取?取捨淨土都是為了眾生,隨眾生相應而取國土。如來“自無造國,又不在彼疆,然後能成就眾生。”在此以比喻說明法義:比方說有人想在空地上造起一個宮殿,他可以隨意無礙的去營造,如果想在虛空中,終是不能成功的。菩薩心如虛空,無所依住,他便以眾生為“空地”建立佛國淨土的“宮室,”如果離捨眾生就象在空中造房,是不可能的。二乘人但修空觀,不為眾生,所以沒有淨土。最後文句合解比喻,得出結論。
  復此,虛空的“空”,是二乘沉空滯寂的“空”,不能教化眾生,和在空中不能建立宮室一樣;而空地的“空”,正如菩薩的真空不空,真空而有妙有,所以能從空出假,教化眾生,故能莊嚴淨土。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菩薩建立淨土,都是為了方便利益一切眾生。就象有人,想在空地營造建立宮殿房捨,他可以隨其心意,如在虛空中,終是建立不成的。菩薩就是這樣,為成就眾生的原因,立誓要建立佛國淨土,立誓要建立佛國淨土,不是在虛空中呀!
  寶積當知!
  這是佛醒眾的一種方法。特別叫寶積大士要留心注意聽,並應該知道以下內容,實則也是提醒法會大眾。寶積你應當知道!
  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谄眾生來生其國;深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菩提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
  起信論說: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誓拔一切眾生苦故。由此可見淨土因由,必具以上三心。楞嚴經裡面說:“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本經菩薩品也說:“真心是道場”。依《涅槃經》,直心有兩種解釋;一、自行直,自己起行真直不虛偽;二、化他直,是菩薩教化眾生利物不曲。所以,直心和不谄是因,淨土和成佛是果。折衷疏中說,淨土地平如掌,豈谄曲能夠成就;七寶莊嚴,豈淺行之所致;乘寶蓮花,普應群機,豈獨善之所治,非此三心不成淨土。“直心正念真如,不起余念,當下即是寂光淨土,一切眾生能具是心,則同居是土”。深心,是信佛的心達到一定的深度,因有這個因,果上就具足無量功德。菩提心也即是大乘心,大乘的乘,即是運載的意思。菩薩發此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方能運載眾生從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所以學修大乘佛法,首要的是發出離心和菩提心,有此菩提心的大乘因,就有大乘眾生來生其國的果。
  布施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一切能捨眾生來生其國;持戒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行十善道滿願眾生來生其國;忍辱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其國;精進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勸修一切功德眾生來生其國;禅定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攝心不亂眾生來生其國;智慧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正定眾生來生其國。
  上文闡明三心,這段經文中明菩薩的六度。六度是萬行的根本,六度萬行又是菩薩道修學的根本,所以放在正式酬唱的前面。六度即:布施度怪貪;持戒度毀禁;忍辱度慎恚;精進度懈怠;禅定度散亂;智慧度愚癡;每六度前面是聖藥,後面是眾病;前面是此岸,後面是彼岸。一切能捨,捨是給也,便是布施,布施又有三義:一、財施;二、法施;三、無畏施;在三施中以“法施”為最。因為法施是給一切眾生的良藥,病者皆可服用。同時,這三施又相互融攝,比如財施本身就是法施的具體表現。無畏施,就是菩薩以無我的犧牲精神救度眾生,本身就奉行了佛法。持戒,可以感生福德莊嚴,因其不亂眾生。雖然戒有沙彌戒,比丘戒和菩薩戒等,但猶如一棵大樹,其毛根雖多,主根唯幾。五戒十善便是一切戒的始基,所以經文中說“行十善道滿願眾生來生其國。”嚴持根本戒行方能滿願,方能感生佛國淨土,共同善業是其生往佛國淨土的資糧。柔和,是忍辱的別名,修忍辱柔和,一定得到相好莊嚴的善果。
  相好的究竟位有三十二種:
  一、足嚴安相。
  二、千幅輪相。
  三、指纖長相。
  四、趺高好相。
  五、足根滿足相。
  六、手足柔軟相。
  七、手足網缦相。
  八、手過膝相。
  九、鹿王腸相。
  十、身端直相。
  十一、馬陰藏相。
  十二、身縱廣相。
  十三、毛孔绀青相。
  十四、身毛上靡相。
  十五、身金色相。
  十六、常光一丈相。
  十七、皮膚細滑相。
  十八、七處平滿相。
  十九、兩腋滿相。
  二十、身如獅子相。
  二十一、肩圓滿相。
  二十二、四十二齒相。
  二十三、齒白齊密相。
  二十四、四牙白淨相。
  二十五、頰如獅子相。
  二十六、咽中津液相。
  二十七、廣長舌相。
  二十八、梵音深遠相。
  二十九、眼色绀青相。
  三十、睫如牛王相。
  三十一、眉間白毫相。
  三十二、頂上肉髻相。
  勸修一切勤修聖道即是精進;攝心不亂,即是神定。正定是持戒的結果,同時因正定便能引發無上智慧。折衷疏說,即慧之定名正定,即空之慧為真慧,所以定慧有互相彰明的意思。關於此可以學思今人能海上師所著《戒定慧三學》和印順法師《佛法概論》。
  四無量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成就慈悲喜捨眾生來生其國;四攝法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解脫所攝眾生來生其國;方便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於一切法方便無礙眾生來生其國。
  吉藏義疏說,小乘也有四心,但只能攝化欲界和色界眾生,不是真正的無量。大乘四心,周被無際,是真正無量。四心即是慈悲喜捨。義記說,“愛憐名慈,恻隱名悲,慶悅名喜,亡懷稱捨”,菩薩對眾生或教化眾生起這四種心,是廣大平等,周遍無際的,不可以限量其功德,所以叫做四無量心。第二句,四攝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行此四法,攝取眾生,令其住理,故名為攝”,菩薩用所修的四攝法攝取眾生“令其入道,目之為攝”。同時,眾生因學修四攝法而得解脫,所以,未來成佛時還得這些出世解脫法所攝眾生來生其國。愛語,是說隨喜柔和的話,令人聽聞得益。利行,是做種種與眾生有利益的行門。同事,為使眾生得度和眾生共同從事作務,老子所謂“和其光,同其塵”,菩薩和眾生相處不露其鋒芒,從而達到化度目的。第三句,吉藏義疏說,方便,權巧方便慧,“積小德而獲大功,處有不乖寂,居無不失化,無為而無不為,方便無礙”就叫方便。菩薩因因地修行方便善慧,所以果上自然感生方便無礙的眾生來共生其國了。
  三十七道品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眾生來生其國。回向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說除八難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三惡八難。
  三十七道品是三四、二五單七、只八、共計三十七。
  三四是,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
  二五是,五根、五力。
  單七是,七覺。
  只八是,八正道。
  道品,道,就是菩提,品為品類。菩薩以三十七道品得淨佛國土,所以如三十七道品所說修行的眾生來生其國是必然的,所謂如是因,如是果。回向心者,回己善根,向於眾生,用以獨善其身則福少,兼以利濟則利多。又“回己善根,向於實相”,叫做回向。如果小如一毫毛的善,“向於實相”,實相是理,善解實理,則福等虛空,是真正的回向。又,回向心有三種:
  一、菩提回向,用自己所修自功德,求大菩提。
  二、眾生回向,用自己的善根功德,回向一切眾生。
  三、實際回向,用自己的善根功德回向真如實際。
  真如實際便是無念、無求,猶若虛空,不著一絲功利,是無上回向,其體空無,其用無方。疏贊說,“回向即願,願向菩提,具眾德故”。因中有了這三種回向心,果上所得的國土,自然功德具足。
  第三句,八難等,八難:
  一、地獄。
  二、餓鬼。
  三、畜生。(以上又稱三途)
  四、盲聾喑啞。
  五、世智辯聰。
  六、佛前佛後。所謂,“佛在世時我沉淪,今得人身佛滅度,懊惱自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
  七、北俱盧洲。
  八、無想天。生這八處的眾生雖然苦樂有異,但都不易見聞佛法,所以叫做難。
  這八種難可以用天人四輪摧破。
  一、住善處,就可對治前三和後三的五難。
  二、依善人,可對治佛前佛後難。
  三、發正見心,就可對治世智辯聰難。
  四、宿植善根,就可消除盲、聾、喑、啞難。
  菩薩自行,也教化眾生,在因地修除八難,在果地自然得沒有八難的莊嚴。
  自守戒行,不譏彼阙,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犯禁之名。十善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誠谛,常以軟語,眷屬不離,善和淨訟,言必饒益,不嫉不恚,正見眾生來生其國。
  第一句說,自己嚴持戒律,不譏毀他人過失,因這二種因緣菩薩所修國土連犯禁的名稱也沒有,更何況犯禁之事。肇注說,“犯禁惡名,出於譏彼,而不自守”。自己嚴持戒律注重委持很難,說他人過失則很容易,現實中很多是非人我皆出自於口,在三業中口業是最易造的,所以淨佛國土,乃至所依住的環境,首要的是嚴持戒律淨化自己,不惡口,不兩舌,不绮語,這是修成淨土的重要內容。第二句,修行十善是佛國淨土的資糧,十善最基本可以使眾生福慧不失。十善是,一、身不殺、盜、YIN;口不妄言、绮語、兩舌,惡罵;意不貪、嗔、癡;合稱身三口四意又三,共十類,不造十惡便是十善,反之便是十惡。十種都以思心為體,思有三種:一、審慮思,審慮所作;二、決定思,決定將作;三、動發思,正起動作。身不殺生,便感得命不中夭。對生命來說死是最可怕的了,正在活著半中間死亡這更是意想不到的可怕。殺生,一般人以為不直接傷害生命就不是殺生,實則殺因、殺緣、自作、教他、見作隨喜皆屬殺生的內容。又有人用現代生物學譏難佛教徒說,植物乃至蛋白質也是生命的存在方式,若此也不能食用了。在此,除將植物和生物的內涵和外延搞混淆外,對佛教殺生的“生”亦應知其指的是有情識的生命。沒有任何一種生命不願活,包括殺生的人,這種以人為宇宙、地球為中心的思想學說以及行為,已給人類自己和地球帶來了不可逃避的災難,所以勸人不殺生其意義微妙而又博大。大富梵行是不偷盜不邪YIN的果報,也就是說貧窮邪YIN的遠因是偷盜和邪YIN。人間只所以穢惡充滿和人本身不擇手端的偷盜不加節制的邪YIN有必然聯系,尤其是隨著商品經濟對人的剌激和以放蕩為解放人性的學說,無不是在給人間社會雪上加霜。當然,佛教的業果學說,不是單一的直線聯系和簡單的邏輯推理,既有必然聯系也有變異、交叉的關系。梵行,就是清淨行。所言誠谛,是不妄語的果報。誠,誠實,谛,真實可信。在現實生活中一個常說假話的人,即便是有一次說真話,人們也不以為“所言誠谛”。軟語,是不惡口的果報。眷屬不離,善和淨訟,是不兩舌的果報。不嫉、不恚、正見,是不貪、不嗔、不癡報。因中不造十惡,果上招得十善的果報
  自己嚴守戒律注重行持,不譏毀他人的過失,就是菩薩的淨土,菩薩將來成佛的時候,他的國土沒有犯禁的惡名。十善道也是菩薩的淨土,菩薩成佛時,生命不會半途夭折,具足大富清淨之行,所說的話真實可信,還經常用軟語調順大眾,眷屬和睦,善於調和淨法,出言必然利益他人,心性不嫉妒,不嗔恨,具足正知正見的眾生都來感生這個國土。
  4、闡釋心淨則所教化土淨:
  如是寶積: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
  肇注說,“心直則信固,信固然後能發跡造行”。前面幾段經文從正面闡述修淨土行的因果,從此段始辨明修行次第。第一句,隨其心直,是說正信心,有正信心,就能發起各種向道之行。因為正信心是萬行的根本,所以可以發動萬行。經中說,“菩薩妙法樹,生於直心地。”又說:“諸佛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所以以直心正念真如,不以直心正念真如,縱然有修行有作為,全成有為法,不是菩薩行。第二句接上句文意以次漸進。深心,是廣修萬行的心,從思維甚深妙道生,從無量善根生。所以,萬行沒有正知正見就不能確立,妙理必須經過實踐才能真正落實。故此,深心也是解行具足的心,理智和善行,是相輔相成的互生關系,精修萬行,法性便深入了。依次第說,這是十地中初地歡喜地菩薩的境界。
  寶積是這樣的:隨著菩薩發起質直心,他就能發起萬行;隨他發起萬行,他就能生起深心。
  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其調伏,則如說行。
  肇注說:“道情既深,則意無粗犷。”其意說,對道法的體會既然生起深心,那麼他的意念便馴伏了。意念之所以調伏是因為對諸法實相生起深心。吉藏義疏對此句的解釋說,觀心既明,則棄惡從善,就叫調伏。就是說以觀照的功夫發明了自性,修道人自然會斬斷惡流,增長善法,如若不以寂照功夫識心達本,無論如何也是不能“降伏其心”的。因為只有達本之人才在平常日用和生死緊要關頭作得主。正如折衷疏所說:“六識妄意,如狂象野馬,凡夫不能調伏者,不得其本也。今既得深心,如金丹一粒,點鐵成金,狂象野馬,轉為露地白牛矣。”第二句,肇注說,既然調伏了其心,聽聞了道法便會如法修行。凡夫眾生有緣者也會聽聞佛法,但不能依說修行,是因為妄識分別障蔽慧性。智慧和欲念交攻之際,智慧力弱不能戰勝欲念和妄情。現在既然調伏了思想,聽聞了佛法便能如說去實踐了,沒有滯礙才會這樣。
  意調伏,是十地中第二地菩薩的行境,是修待戒行離過絕非的結果;如說行,是第三地菩薩的行境,是除卻昏沉掉舉而得到真正理智並如說修行而得名。
  隨著修行人對佛法生起深心,就會降伏自己的心,隨著其心的降伏,就會如佛所說去修行。
  隨如說行,則能回向;隨其回向,則有方便;隨其方便,則成熟眾生。
  肇注說,既然聽聞了佛法,能如所聞而去修行,也就能向大向勝回向其所行。吉藏義疏說,回其所行“趣向佛道。”能回向佛道,就不墜三有,所以叫權巧方便。什注說,方便有三種,一、善於自行而不取相,二、不取證,三、善化眾生。從六度中加上“大慈、悲、覺悟、轉不退*輪成十方便慧行。
  回向亦有三種:一、回事向理。二、回已功德向眾生。三、回因向果。
  折衷疏說:“既如說修行,則不著事而向理,不著己而向人,不著因而向果”。
  隨著如佛所說去修行,就能回小向大;隨著修行人回向日增,那麼就增長方便慧行,有了方便,就能成就眾生。
  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
  折衷疏說,土無淨穢,淨穢由機。現在既然成就了眾生,眾生清淨了,眾生既然清淨,佛土自然清淨。這句也是從正面回答寶積所問的淨土之行。因為廣修萬行,成就眾生,佛土得以清淨,所以,欲修淨土之行,不離萬行度眾生。第二句,比如娑婆穢土,說有“剛強苦切之言,不淨苦空之教”,而西方淨土,則唯一乘清淨教法、更不雜以二乘。第三句,“辯論日益精明,則智慧日益開朗”,能觀的智慧不淨,所說的法也就無法清淨,所說的法不淨,智慧真體也被遮障。又,智慧是始覺的智,心是本覺的理,智慧得其清淨,就能悟入金剛心。這金剛心既然清淨瑩澈,就能含容一切清淨的無漏功德,直趣無上清淨佛果。
  成就了眾生,佛土就能清淨;佛土清淨了,所說的法也清淨;說法清淨,智慧也隨之清淨;智慧清淨,其心也清淨;其心清淨,那麼,一切功德都無穢污了。
  5、結論:唯心淨土:
  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肇注說,此句是總結淨土的真義,即“心淨則佛土淨”,淨土是心的“影響”,所以要“響順必和其聲”要“影端必正其形”,這是報應的定數。所以《地經》雲:三界五道,皆由心作,故欲得淨土,宜淨其心。又說:最極自在,淨識為相,故識淨時,佛土便淨。又如《華嚴經》所謂:“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因為淨土是心識上反映出來的影子,所以只要心淨,淨土自然也清淨了。
  從三心起,共十七行。行行徹果,果果該因。最初三心是根本心,也是大乘心,其次有六波羅密心,其次有四無量心,四攝法,其次為方便及道品,結歸在回向心。其下除八難自守不譏,修十善三心。最後融行歸心,一切唯心,淨心為因,淨土為果。淨眾生心,得佛土淨,因果不昧,如是如是。

  二、因疑顯淨:
  1、疑念佛土不淨:
  爾時捨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薩心淨則佛土淨者,我世尊本為菩薩時,意豈不淨,而是佛土不淨若此?
  捨利弗,佛十大弟子之一,智慧第一。佛把心淨佛土淨的道理說完之後,捨利弗就生起懷疑:我們世尊行菩薩道時,心意難道不清淨,而他的國土這麼不淨?肇注說,佛土淨穢,非二乘人所能夠知道。這是世尊想顯現佛土常淨“淨穢由機”,所以用威神力令捨利弗生起疑念,以生起教化言端。情見凡夫,法執聖眾,對佛之聖境不能不疑,但又深藏心底,不敢起問,佛才以威神力加持,捨利弗才敢起問,以斷眾疑。
  當時捨利弗,承蒙佛的威神力加持生起這樣的念頭——如果說菩薩心淨佛土就能清淨的話,我們世尊在因地做菩薩時,難道心不清淨嗎,你看他的國土這麼不清淨呀?
  2、如來正告:
  佛知其念錘嬷裕骸壩谝庠坪危趙縷癫瘓灰慷傆卟患!倍栽唬骸安灰玻雷穑∈敲傆吖》僑趙戮獺薄!吧崂傿褐谏锕剩患缋垂裂暇唬僑缋淳獺I岽賰B∥掖送輛唬瓴患薄
  在此比喻中,日月比喻淨土,盲人比喻罪業眾生。所以,肇注說,“日月豈不明,不見,自由瞽目;佛土豈不淨?罪穢,故不睹。”暗含語意是,佛土實在是清淨的,而捨利弗你們二乘人看不見,是你等的過失,不是此土不淨,也不是他方另有淨土呀!
  在二十唯識論裡說,譬如一條河,人見到是水,天人見到是琉璃,餓鬼見到是膿血,魚龍見到是宮殿。同是一條河所見如此不同,這完全證明各自心力罪業的不同,所致結果各異。正所謂:“眾生心垢淨,菩提影現中”。
  佛知道捨利弗在想什麼,就告訴捨利弗說:“捨利弗,你的意思是怎樣呢,日月難道不白淨嗎?但是瞎子卻看不見它的明亮。”捨利弗回答說:“不是的,世尊!這是瞎子的過失,不是日月的過錯”。佛又說:“捨利弗呀!眾生罪業深重,看不見如來國土本來莊嚴清淨,這不是如來的國土不淨。捨利弗,我的國土清淨,但是你們看不見。”
  3、梵王助證:
  爾時螺髻梵王語捨利弗:“勿作是念,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
  螺髻梵王,是初禅天的天主。螺髻,因他頭上有發髻如海螺絲紋盤旋式得名。梵,清淨義。自在天宮,有人說是欲界他化自在天宮;有人說,是色界大自在天宮;有人說,是初禅之上,即中間禅自在天宮。吉藏疏說,佛土真淨,超絕人天,捨利弗在人間,而看到是人間丘陵坑坎不淨之土。梵王居住禅天,而看到是天宮。《法華經·壽量品》中說,此淨穢同處而不相雜,猶如下一器中有二種食,應二種眾生。肇注解釋說:“夫同聲相和,同見相順,梵王即法身大士也,依佛淨慧,故所見皆淨。”按理說捨利弗證四果,具慧眼,應見於空,而現在所述邱陵坑坎不淨,說明其纏縛雖斷,果縛猶存,所以肉眼所見就是這樣。
  當時螺髻梵王告訴捨利弗:“你不要這麼想,認為這佛土不清淨,為什麼這樣呢?我看見釋迦牟尼娑婆國土非常清淨,就象自在天宮一樣”。
  捨利弗言:“我見此土,邱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
  吉藏義疏說,捨利弗自已敘述所見,以答梵王。自述所見的目的,欲顯二乘,是罪垢之人,“人小心之流,令欣大道”。捨利弗和螺吉梵王各以所見為證,捨利弗四果之人以觀空為勝,而殃在所見,邱、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諸山,是因為“子縛雖斷,果縛猶存”。
  捨利弗說:“我看見這娑婆國土,邱、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諸山,充滿了穢惡”。
  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捨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
  肇注說,萬事萬形,皆由心成。心有高下,不依照佛的平等智慧觀待,所以,就看見娑婆國土不清淨,丘陵坑坎由此產生。若能以平等心觀待眾生,深入佛慧,“淨業既同,則所見不異。”二乘人心既然不清淨,所以所見國土不淨,大士得於淨觀,故則見土清淨。如果說論二人得失,共有四種情況:一、二人各有所得,捨利弗得穢方便,梵王得淨方便;二、二人各有所失;捨利弗失淨執穢,梵王失穢執淨;三、捨利弗失梵王得,符合淨土教門;四、捨利弗得,梵王失,有時須現穢土,不宜顯淨。
  太虛大師總結說,示現淨土,證實此佛土淨,使在法會大眾共見共聞。於是乃知見不淨的人,確實是由自己的罪業;而隨分見淨者,亦由自己的福力,這正如諸天共一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佛土嚴淨,尚非螺髻梵王所能想像,何說執為穢惡充滿啊!佛現身於閻浮提人同業招感,同分妄見之穢惡充滿閻浮提,亦為大悲願力,現同塵事,攝化罪業深重志趣下劣之人。這和法華經窮子喻品,可相引證。所以,此佛土本常清淨,不是假造作而後清淨。故一人心淨,即一人見佛土嚴淨。
  螺髻梵王說:“仁者,你心存高下的想法,不依照佛平等智慧,所以看見這國土是不清淨的。捨利弗呀,菩薩對於一切眾生全都平等,深心清淨,依照佛的智慧,就能看見這佛土清淨。”
  4、如來現淨:
  於是,佛以足趾按地,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花。佛告捨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捨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
  什注說,淨穢二土,同處而不相礙。現在隱穢現淨,用以證明佛語不虛。寶莊嚴土是淨土之最,所以以此為喻。折衷疏則說,現淨土的意趣是:雖然顯佛土常淨,淨穢由心。亦是用以策進小乘,並因用三心眾行,種種功德莊嚴,所以舉佛說:寶莊嚴佛,舉土說:無量功德寶莊嚴土。從“本所不見,本所不聞”的口吻中,隱現出捨利弗企慕大乘、接承佛旨、體佛心境的意思。
  於是,佛就以足趾按地,當下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種百千珍寶莊嚴,就象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出現眼前,所有在會大眾,歎未曾有!而且全都看見自己坐在寶蓮花中。佛告訴捨利弗說:“你現在看這佛土莊嚴清淨嗎?”捨利弗說:“是的,世尊!這是我從來沒有看見,也從來沒有聽說過的,現在這佛國土莊嚴清淨全都看見。”
  佛告捨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
  什注說,如果隨著眾生的罪福“自致淨穢”的話,就不必說是“示”了,“諸佛能為眾生現淨,而隱不淨,現淨而隱不淨則無益眾生。“所莫若以丘陵坑坎,穢惡充滿之不淨,令其生起厭離之心,向淨之心。穢土有二種:一、報:如果從佛所得報土而言,是常淨的,為度下劣,示現不淨。二、應:從應土來說,“佛真土常淨,為度下劣,作不淨耳。”
  佛告訴捨利弗說:“我所教化的這娑婆世界,常淨如剛才所現,為了教化這些根性下劣的人的原因,示現這眾惡不淨國土的樣子啊。”
  “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捨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莊嚴。”
  肇注說,剛生天的修道人,為了知道其功德大小,要共同使用一種寶器,在其中受食,福多的“飯色不異”,如果福少,舉飯向口,飯色變異。所以,“慧心明淨,則見功德莊嚴。”故結合化喻可知:實際是一淨土,菩薩因依照佛慧的原由,就見土淨,二乘人不依佛慧故,見土不淨。
  “就象諸天,同在一種寶器中吃飯,但因他們福德有多少,飯的顏色也會有差異。所以說,捨利弗:如果人的心淨了,便看見這娑婆國土功德莊嚴。”
  當佛現此國土嚴淨之時,寶積所將五百長者子,皆得無生法忍;八萬四千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佛攝神足,於是世界還復如故,求聲聞乘者,三萬二千諸天及人,知有為法皆悉無常,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八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意解。
  無生就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諸法本體,菩薩於此安住不動,假名無生法忍。《護國仁王經》中說,忍有五種:一、伏忍,是解行位上的菩薩深伏煩惱。二、信忍,初二三地的菩薩,對於地外法體,深信不壞。三、順忍,四五六地的菩薩趣順於無生理性。四、無生忍,七八九地的菩薩,見諸法起而實則不起,“深忍欲樂”。五、寂滅忍,十地和佛地,斷盡煩惱,證得涅槃。所以到八地以上,才是全然清淨的無生法忍。五百長者子看見這神力現淨,妙達唯心之旨,“進斷無明,悟入法性”,斷八十八見惑,見四真谛理,證初果須陀洹。並三界諸漏已盡,意得解脫,證四果阿羅漢。

 

 

上一篇:呂澄居士:摩诃衍寶嚴經講要
下一篇:呂澄居士:百字論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