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呂澄居士:百字論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百字論釋

《百字論》為中觀入門之書。中觀根據《中論》,《中論》益以《百論》意義始備。此《百字論》又屬《百論》之心,《百論》精華皆具於此,如《心經》然。故中觀以《中論》為主,《百論》為輔,而此《百字論》則人中觀之初門也。其要若此,治中觀者可不深心一究欤。

今釋分二段。  一解題,二釋義。論之名義、作者、翻譯,攝於解題之內;要義、文句結構,歸諸釋義之中。先解論題,分為三節。

一、名義  論名尅實應作《百字論釋》,蓋此論非但為百字本論,亦有論釋在其中也。本論即末後所附頌文,凡二十句,其前長行皆論之釋,故此論名,按實應作《百字論釋》。其義如何,可依唐人文軌之說見之。軌居奘師門下,又參譯塲。所著《廣百論疏》,現無全帙,惟敦煌石室存殘本一卷。軌疏謂提婆著述百部悉名《百論》,但各加別名以示區別,如舊百論,原名《經百論》。經謂修妬路,其書即修妬路體(要略體),語簡義廣,乃印人述作之一體,舊百論即從之題名《修妬路百論》。至於此一百論應名《字百論》,論僅百字,以字題名,乃提婆被刺臨終血書。軌疏又謂國王居喪過哀,提乃作論喻之,因名《教化百論》。此皆舊說。如此《字百論》或《教化百論》之解釋,其意在講百論之數。但百論之百,非但數字,另有百聖隨行不越此路之義(此護法《廣百論釋》所說)。如此百言表示具備,正如百王百味,以見其無所不具耳。《百論》所說既為百聖同宗,當知《百字論》亦復如是。至謂是論實際僅有百字,故名《百字論》;此非漢譯百字,實梵文拼音百字也。譯本二十句頌適成百字,乃譯人所作,不足為據。梵漢文殊,漠惟單音,梵兼單復,此論之雲百字,明明非漢譯之百字也。以上各說,證諸西藏譯本,皆有來歷。藏傳雖無提婆著書皆名百論之說,但謂龍樹所作悉名中論,如舊中論即以《根本中論》別之,以此例知提婆諸書皆同一名,亦無不可。又藏傳謂百論之百不限於數,尚有除遣諸執無不淨盡之義。此義從梵文百字捨多迦而來,因其字根捨塔,即說除遣破滅等,由此構成捨多迦,於數目之外得有破執之義也。辨論名義競。

二、作者  論刻本首  題提婆菩薩造,似乎作者無疑義。然事實仍須刊定。  一者,論首歸敬頌若雲提婆自造,雲何自歸依?二者,此書論本當然為提婆造,如頌末雲,此是《百字論》,提婆之所說。印人著書與漠土異,題目作者俱在後出。此譯全依舊式,亦列最後。又文軌《廣百論疏》謂此《百字論本》為提婆作,故知《百字論本》實為提婆所造無疑·此在西藏本(唐時譯)雖題龍樹造,名為《中觀百字論》(或《百字中論》),但據漠譯,可見其說實系誤傳。不過此論釋誰氏所作,仍須研考。舊傳此釋亦提婆自作,此有三種理由。一謂論本非自釋不易解。論本二十句雖不深奧而文過簡,非他人所能明了,必須自釋,如《俱捨頌》及《唯識二十論》等,皆待自釋而後了解。提婆既意在教人而作此論,其自加注解,亦復可信。二謂藏譯論釋即是自注體裁,由此而知漠譯本釋可以出於一人手筆。三謂藏譯無歸敬頌,可知漢譯歸敬頌乃譯人所為,於釋論之為提婆自造,並無沖突。然此三種理由,皆不確定。如一謂論本非自釋難解,但提婆百論亦簡略而無自注,安知《百字論》不同一例。二藏傳本釋同系龍樹之作,今既不信其為龍樹造之說,而信其本釋同出一人手筆  亦屬不可。三漢藏兩譯原來各有增減,原本有無歸敬一頌尚不能定。除此以外,由錄、寫、刻三方面刊定,亦見提婆作釋之說不甚可靠。錄謂經錄。舊時流支元魏二錄不存,但取其材於彼者,有三種隋緣,即法經、長房、仁壽也。三錄皆但題譯人而無作者。此論釋題提婆菩薩造,始於久開元錄移而所據不明,故釋論自作,不能確定也。寫謂傳鈔本。在各經未有刻本之時,寫經格式如何,亦有記載。如現存唐玄逸之《釋教廣品歷章》,即於各經經題、品目、行格、字數,乃至卷帙長短,均加考定,正是唐人寫經格式。章中對於此書即無提婆菩薩造之說,玄逸之作在《開元錄》之後而不依《開元錄》,當別有所見。由此可知釋論作者不定為提婆本人也。刻即刻本。刻經始於北宋,現難見其全本矣。但依宋刻記載之《法寶標目》等,此書首題提婆菩薩造五字,似乎宋刻即已斷定作者罵提婆,但不足信也。蓋刻本錯謬不一而足,如經錄舊裁流支譯《破外道四宗論》,而刻本改作久提婆菩薩破楞伽經外道小乘四宗論移,誤認楞伽出於提婆之前。又《楞伽》四句之說不限於一異俱非,尚有常無常等,若但以一異俱非破之,豈非亂《楞伽》本意。由此等處可知舊錄無提婆菩薩作之記載,而刻本有之,並不足置信也。每一部譯典,必須經過錄寫刻三方考證,今考證《百字論釋》之作者,只能謂其不確定耳。至於作者時代大略可指。因釋論中述及數論學說,從其特點上,可斷定釋論之作,必在提婆以後。如釋論第八章外曰無法非因生以下,舉數論因中有果說(果已先在因中,待時而現),而以五因成宗,此全依《金七十論》第九頌之說(釋論譯文不明,今勘藏譯而顯),彼頌雲:無不可作故(即無法非因生)。必須取因故(即以因緣生),  一切不生故(即非一法為因生多),能作所作故,隨因有果故,故說因有果。《金七十論》乃數論師自在黑所造,出於世親之後,可知此釋可能晚出也。但《金七十論》頌文,並非全由自在黑自作,亦有據《六十科(門)論略抄》之處。其第九頌文是否出自《科論》,今《科論》不存,無法取證,只作者學說宗趣尚可考耳。《科論》乃數論大家雨眾所作,雨聚思想在《瑜伽》(卷六)《顯揚》中均曾引及。其成立因中有果論之理由,雖與五因之說大同,但列舉止四種。可知雨眾之時,五因之說猶未具備。而五因即非自在黑所說,亦必成立於雨眾與自在黑之間。由此推知《百字論釋》作者時代當相接近也。

三、翻譯  舊錄皆題菩提流支譯,此無問題。不過譯文上有些問題,需要解釋。其一,流支譯書二十余部,皆側重無著世親之說,今譯提婆此論,或因譯《入楞伽經》而及之。《楞伽經》有四句之說,流支專以一異俱非解釋,故有《破外道四宗論》之譯。此《百字論》亦破外道,因而連帶譯及。但此學究非流支所宗,故漫不注意,而譯文極劣也。其不善處試略論之。首先,論本頌譯成二十句,五字一句,足成百字。此雖符合《百字論》名,而失原文體裁。原論乃一百綴音(即拼音),此可以藏譯逐字還成梵文,見其為阿梨耶頌體(即聖章體)。此體略如我國之詞,字數不定,而節拍有定,成長短句。《百字論本》實為此體,僅有三頌。今譯成五頌,每句五字,易使人誤會作首盧迦體(原文八字成句者,而譯本常用五字),是即翻譯拙劣也。其次,原本結構,雖可分作二十短句(即二十修妬路),每句一義,與現譯二十句相當,但按實譯本二十句僅有十九義,缺末一句義。譯時但求足成句文,割棄原義亦所不顧,此亦譯法之未能盡善也。再次,論釋譯文可議之處,更有甚焉。略舉二點。  一者牒文不明。印度造釋體裁,隨牒隨釋,或全文,或略舉,譯文於此最應注意分清,否則層次不明,義理難解矣。舊譯忽略此層,新譯始矯正體裁,如玄奘所譯《俱捨》、《中邊》等論,皆隨國俗,先出本文,再申解釋。今此《百字論釋》,論本已出單行,而不對照配譯,以至論本在釋文中有譯,有不譯,譯出者亦不盡輿論本相符,此實是忽視隨牒隨釋之體制而然也。二者譯文錯謬。此多由傳語扦格,理解不清,以致謬誤疊出。蓋流支來華,不谙漢語,而傳語者音讀清濁,南北又異,如此傳譯,自輿原文時見差逢,此實流支譯事上之一大障礙。今但可佐以什譯《百論》、奘譯《廣百論》,而發掘此論精義耳。

解題已竟,次談釋義,亦有三節。初分章段以觀大義,次釋各章文義,後述緒論,攝未盡之義。

(一)分章觀義︰此論章段,從其立義區分,凡二十章(此舉成數,實有二十一章),成為前後二周。前周八章(由初說曰何故造論,至以是故無因止),後周十二章(自外曰汝雖因果,至得證寂滅道止)。論本第一句一切法無一,至第八句如此不用因為前周;第九句汝當說體相,至二十句相亦無有異為後周。原文最後尚有一句與所立相似,即前所雲譯時遺漏者。如是二周分判,乃依提婆所作《廣百論》、《百論》體例而定。《廣百論》共十六品,依護法判釋,前八品為法說百論,後八品即論議百論,護法但為後周作釋,即奘師所譯《廣百論》也。護法所判,自有見解,絕非任情去取,征之《百論》亦爾。《百論》十品,初〈捨罪福品〉,即成一周,後九品(自〈破神品〉至〈破空品〉)又為一周。蓋後九品即與奘譯《廣百論》同,而〈捨罪福品〉,實赅前周八品要義所成也。《廣百論》前八品,初四遣除四倒(常樂我淨),第五菩薩行(除倒而入正道),第六辨斷惑,第七辨斷著,第八淨心。四倒即非法行,《百論》謂之罪行。菩薩行斷惑離著,皆為法行,《百論》謂之福行。而此法非法行,俱歸於第八淨心無相,《百論》謂之平等捨。如此《百論》初一〈捨罪福品〉,即攝《廣百論》八品以成一周,其余九品與《廣百》後周相合,可不待解釋。今以《百字論》對比《百論》,亦復大同(《百字》後十二章同《百論》後九品)。統觀三論,後周全同,僅前周開合有異。其異處正是各論特征,故各論未可全於同處混合視之也。自其同者而言,可知提婆所著書同名百論之故,自其異者而觀,可見各具特征,非分二周不可也。

復次,此論大意依〈歸敬頌〉所說,明一切法之實相,而示觀行之正軌,是即作論之宗旨也。提婆著書偏重此義,如護法之釋《廣百論》亦說為顯邪執事相方便,開示三解脫門。《廣百論》原題菩薩瑜伽行,即釋觀行之書,而此《百字論》示觀行正軌,適與相同也。至《百字論》前周破執因,後周破執相,邪執破盡,實相自顯,與《廣百論》之辨明實相亦無以異。不過《百字論》破執至於執之根本(執因),尤有特色。歷來治中觀者頗忽視之,不可不糾正。又謂此論示觀行正軌者,可於釋論中見之。如十七章結文雲,如經中說,如智境見一切法空,識無所取故,心識滅種子滅。此即《廣百論》卷八〈破邊執品〉末頌之意。彼頌雲,識為諸有種,境是識所行,見境無我時,諸有種皆滅(境是識之所緣緣,即識因也)。此即現示觀行之次第。蓋生死之本雖在於識,而境為求解脫所依,故言破執,實破境執。破執相執因,亦即破境相境因之謂。如此下手,為中觀觀行正軌。昔時典籍雖不備,作家已有見及此者。如吉藏《百論疏》雲,《百論》十品廣破一切,唯〈破塵品〉偏要,即是。獨惜其於全疏,未能以所見始終貫徹而成正觀耳。此《百字論》破執觀行徹底清楚,實為辨明實相而示觀行正軌之切要著作也。

(二)詳釋章義︰次釋各章文義。前周八章、乃破一切執著根本,謂因果見。凡夫外道種種執著根本在不知因之真相,謂一切法皆有實因。此因有二,即生因(常言四緣,略舉大數)、了因(常言四量,亦舉其大數)。諸法存在各有生因,其被分別又各有了因。起見生執,展轉不出此二,故知因為執著根本,即求解脫者觀行之對象。所以破執應破根本,即應先破因執,此龍樹所以先作《中論》觀因緣以破生因,復作《回诤》、《廣破》二論(《廣破論》藏傳為龍樹五論之一)以破了因也。或者有疑,佛家如此破除二因,得非同於無因論耶。此亦不然。法之生因、了因,由佛家觀之屬於幻假一邊,凡外執著實有,即須破之,至以幻假觀法,二因皆有也。《百字論》文雖簡略,而於破執,因執相二義赅攝無遺,其成為中觀入門之書,可不待言。

第一章

論曰,  一切法無一。法,指萬事萬物,事物乃通常用語,今譯法字,則隨順佛家也。《中論》有時譯之為物,《廣百論》又譯為事,是皆對外而言耳。無一者,謂非一性。此非渾然一體,只謂其逼肖無異而已。一切法無有稍異,即稱同一。此義如釋論說,何故造論,為破我見等。我見實是惡見(以音近而誤),因諸法各有自相之見,乃一般外道所共執,由此而計一切事物實有,即此論前周八章所破惡見也。此論破式,先徵所宗(即他所執),次徵其因,蓋宗法應有因成,無因則宗亦不立。彼宗雲一切法各有自相(總宗),因雲一切法一相故(成宗之因)。若更徵言何緣立此一相者,則一切法一相又成別宗,故更舉因雲,以盡同共有一故(盡同與共是一義)。此中一字與有字相似,諸物外相無論如何差別,而其為有則同。如瓶衣等物體各有一,此一即相似也。喻取瓶衣,示現前眼見服用者(印土熱帶,行必攜水瓶,而衣服盡人皆服用,故立量常取為喻)。諸物若有相相同,  一有其有,即有實用,以此推論諸物莫非實有,故論釋雲,以是義故當知一切法名為一相,是即外道所立之量也。

中觀家破此邪執甚為簡捷。不問有相如何,但楷定其說一切法一相,而從其成立一相之因法上破之。  一相之說,乃指數論(僧怯)所執。數論雖未明說一切法一,但佛家觀其說之趨勢必成一相,故先楷定其宗一相,然後破執淨盡。因此間曰,雲何立一切法各有自相(問宗即總宗),答曰,  一切法一相故(出因)。再徵雲,何緣立一相(別宗),復答,以盡同共有一故(別宗之因)。中觀家即據此因而破之曰,非一(此非一,即牒論本之一切法無一句,今譯錯亂不明)。因犯不成過故(缺因初相)。再徵破雲,汝成一相之因為是一相,為非一相。若是一相,則同於宗,即與所立相似,雲何為其因法而能成宗。若非一相,則壞一切法一相宗。故釋論曰,以是因緣,汝所立一,此義即破(此種逐因破方式,輿觀所緣論相同)。由此而知,彼所立義正同兒戲,所執實有乃是幻有也。此即中觀破執捷徑,較之因明家言,尚勝一籌。

第二章

論曰,如是法無異。若法是異,犯過與一相同,破言非異,故說如是法無異也。勝論師(即昆捨師)言諸法有同異性(同即類同,異謂種異),同極至上同(即大有),異極至邊異,其間亦同亦異(如種類)。如一生物,上同大有,邊異個體,中間有同有異,即種類差別。如此說法,實非單純謂一切法異,只雲法之所以同者,以有同性與之和合故同,其所以異者,亦有異性輿之和合故異。如入正理論雲,有性非實非德非業(實等三法攝盡一切事物),而在實德業外別有有性是同,故知勝論雖說法異,實亦有同,不過此同,非法自身,乃別有一同性輿法和合耳。因此彼宗論議,並不明主一切法異,但其說趨勢歸結於異而已。此章即破此種異執。如彼說,汝立一相,成為過失,我今立異即無前過。釋論內曰下,應牒論本如是法無異句(譯本脫落)。中觀家亦迳破其因。如問,汝所立異其因是何,汝若無因立異,我亦無因立一,徒執虛言,何有勝負。答曰,有因。即立一量,我要(宗)立異,諸法差別各異相故(因),喻如象駝等物其相各異。以此推論一切法皆各有其相,因而不同。內曰以下,破其非異。破法同前,不問因義若何,但徵因法本身是異非異。異則所立相似(缺因),因即成宗。非異則壞一切法異之宗,因非異故。此在因明論議中,皆為墮負。

第三章

論曰,雲何是有相。藏譯此為兩句,謂有性是所立,無性亦所立,均不作問詞,此譯可信,於理亦通。蓋前以一異相待,此應有無相待,與釋論文合,但漠譯含混不明耳。依此分析全論即有二十一章,今姑合為一章(此章以下,所破義皆外道共同之說,但以數勝二家作代表,故總以外字為區別)。說有性是所立,仍犯缺因之過。有性是數勝二家共許,惟數論說輿法一,勝論則輿相反。二家見一異不成,即不談一異,但說是有(謂一切法有)。有有,即無異有一異,故釋論雲,以一異不成,我今立有相雲雲。內曰下,應牒論本有性是所立句(譯漏)。此仍破因,破法同前。此即徵其因雲,汝若無因立有,我亦無因立無。答曰有因,而立量言,  一切法有(宗),現見故(因)。此因據現量,為耳目聞見所得,極為可信,勝於比量。但因不立,故再舉喻,如虛空華(此無同喻,以異喻成)。空華無體是不可得,反成瓶衣是有而現可得,且有實用。內破,仍徵其因,為有非有。若有,則輿所立相似,不能以有成有。所以者何,有宗是有,現有之因亦有,宗因為一,诳成宗因。如聲無常宗,不能以無常因成,與所立一故。若無,則壞所立一切有宗,故有義破。

復次,外見有不能立,轉復立無,而曰汝破我有,汝必立無。所以者何,譬如世人常食苦澀,若得石蜜,便謂妙好,即由妙好之言,推知所食素惡。由汝信無,見我立有,便訝被破。即由破有之言,推知汝必許無。無若得成,有亦能立。故釋論說,若破我雲雲,即用義准式以立無也(雖未明言而意已許)。內曰下,應牒論本無性亦所立句。破亦如前,專破其因,無因故即不得立。今徵之雲,汝所立無,有因無因。答曰有因。所謂無者(宗),以無體相故(因),如熱時焰(喻,焰乃種種因緣所構幻相,遠觀似水,實無自性,水性何有),以此因緣,  一切法無,衣等(譯本作一塵,以音近而誤),相可得故,無義亦成。衣是經緯細縷人工所成,如焰之為聚緣所成,緣散則無。析衣成縷,衣即無有,故雲無性,即無自性也。內破仍徵其因為有為無,有則壞宗,無則入宗法兩俱不成也。

第四章

論曰,因法則無體。此因非宗因之因,乃因緣之因,即生因也。前三章已破了因不成。彼見了因被破,轉立生因。是因不無,否則一切果法亦無,即成大過。如有泥縷等因,始有瓶衣等果,若許泥等是瓶等因者,則所立生因即成。生因成故,則有無等俱成。故釋論說一切法有因雲雲。內曰無因,是牒論本因法則無體句。汝言有因(因)故有有(果),此因是無。以因對果言故,因中果法為有為無。有何用因,果已有故。無為誰因,因無果故。此即釋論言若泥中先有瓶雲雲(此同《中論》觀四緣品破)。復以事實言,汝說泥能成瓶,瓶為有為無。瓶若已有,泥非瓶因,瓶自有故。若本無瓶,則泥亦不能成瓶,瓶是無法故,如沙非油因。

復次,彼見果法有無俱破,轉立亦有亦無。所以者何,泥中無瓶(無),待後成故,離泥無瓶(有),作瓶必取泥故。此亦不成,有二過故,有無不俱故。前設因是有,望果有無,已破不成,若因是無,更不能立。所以者何,若由無法之因生果,等於無因而生,說因何用。又若從無(譯本錯作有)因生,則壞宗法。故釋論雲,汝言一切法有因者,此事不然。

第五章

論曰,非相形而有。此非字指不成,相形而有指相待,  一句兩意,即不成相待故(此相待故為因,立上不成)。此義之來,蓋以因能生果,已經被破,今即以果反成,而說現有果法,汝不能遣。若許果有,則因仍成,是即此章本意。必有此一章,因義乃足也。外曰,汝不許泥等為瓶等因,但瓶等果汝應承認。所以者何,現有用故。有用必有法,豈非果法實有。果不離因,故因亦有,此即釋論之現有瓶衣等用雲雲。內曰不成,相待故(釋本此處錯譯,內曰二字,當在皆從因生之下,又不相形故成,實為不成相待故,是牒論本句)。意謂汝果不成。何以不成,相待有故。因果相待而有,如見瓶,即知瓶為泥果,泥為瓶因。果待因有,因能生果,故因為因,果之因故。因待果有,果亦應成因,因之因故。如是則成因既是因,果亦是因,兩俱為—因,等於無果,無果則無因。所以釋論雲,汝言有果故有因,此義不成。何以故,相形故,乃至因果俱壞雲雲。或疑,中觀家如此破法,得非同於無因果外道耶。曰,不然。佛法所謂因果,乃相待立言,表示法法間關系。如父(因)與子(果)亦待為因果,若父有其父,則父成子(因不定也)。子又有子,則子成父(果不定也)。故不能執定因定果。明此,則因果之言通矣。外道談因果,執一特殊之因生一切果,如執意(此字譯錯,實為數論之自性,外道中無有執意為因者)、自在、時、方等為因。此中執時為因者謂一切法非至其時,不能成熟,故有定時。今破曰,如此則成相待。所以者何,不能自生,待他生故。若待他生,則不自主,不自主故,同於有為,有為則無常,無常必有成壞,是非外道所許也。故釋論說,若言從意,自在乃至時方相形而有,則不成因雲雲。

第六章

論曰,自是法不然。自是即自許之謂,自許法非是。外道說我此所立自在等為實因,能生一切法者,非我私言,乃過去諸仙所說,定如是故。此舉聲量為證,以非虛妄者說,必非假故。內破曰,汝言法爾(即法爾如是),此非正說。如此二句應是牒論本自是法不然句。謂汝言法爾,乃一家之言,非是正說。所以者何,各有所許故。如汝許自在等是因,並非我許。彼此不許,互不相成。且立聲量,亦應有因(即道理),無因不成。如其能成,更須勝因(即差別因,梵文勝與差別是一字也)。勝因者,自許則是,余許則非,許有是非,待因差別。若無勝因,則不成理。彼等外道,復有所辯,如次章說。

第七章

論曰,汝法則不然。法字釋論譯作家法,亦不善巧,意難了故。藏譯作假立,亦不明白。研究結果,知是悉檀多之誤。悉檀為論議所據,凡有四種。  一徧所許,二自承禀,三旁義准,四不顧論。徧許即各家共許,自承乃一家本習,皆為論法上所承認也。悉檀雖四,此章所言,專指自承(譯不善巧  未能表出)。故彼辯雲,自承悉檀,亦論法所容有,汝何不許我之所說。故釋論雲,此是我家法。內破曰,悉檀之義,須有理成,方可為據。所謂理者,隨其所執廣引因緣立義堅固以為其相(見《方便心論》)。如釋論雲,汝言我家法,其法不成,此二句乃牒論本汝法則不成句。雲何不成,即無隨其所執廣引因緣立義堅固以為其相。是汝悉檀無因等相,自既不成,何能成法。是故釋論雲汝法不自成,乃至此則非正理雲雲。

第八章

論曰,如此不用因。是因無用即無意義。因指了因,幾量皆為因,成量之因則因中因。今所破者即此成量之因,言汝因無用,徒有空言故。

前之自承悉檀,雖可為據,但須有因立義堅固不能動搖。所以此章外言有因,且不止一而有五種(此乃數論所立因果)。  一、無不可作故(釋中作無法非因生)。謂無性法非因緣作。若法有性,必有因緣,以法有性無性,分別而知有因無因,否則無性有性應無差別。所以釋論雲如兔角等無法,終不可得以因緣生。二、必須求因故。謂作此物必求能作材料,可知有因。故釋論雲如見壓油求麻作瓶求泥也。三、  一切不生故。言非一法生一切法,所以者何,因果別故,釋論所謂如泥能成瓶不為氈因,縷能成氈不為瓶因。余法亦爾(下二因譯文缺)。四、能作所作故。能作為因,即是因定有作,如泥定能成瓶,此與前第二因相成。前言果必有因,此言因能生果,即因果相成也。五、隨因有果故。此又與第三因相成。彼雲果各有因;,此則因各有果,所謂種豆得豆也。如此五因,皆數論學說之後期結論(見《金七十論》)。前言自承悉檀須有因成,今具五因則悉檀成矣。內法破曰,汝言因能生果者,因不能生(四字喋論本文)。汝言蓋不論因之多少,但間因之於量能否成立。如此徵之,則知彼所雲因,空言無義。中觀此種破法,並不論五因各各意義如何,但辯其因之用與名也。

辯因用者,謂量之因,不外立破(譯本作成壞)。今汝此因為是立用,為是破用。若有立用,汝有因能成汝之宗,我亦有因成我所立。若有破用,汝因能破我,我因亦能破汝。如火在此熱,在彼亦熱(立用),若能燒我,亦能燒汝(破用)。是即釋論雲,因為有所成,乃至在此亦復然雲雲。復次,泛論難見其義,更舉例言,汝立聲常(宗),無質礙(譯本作無身)故(因),如空(喻)。空無質礙,外道許為常住不變,以此無質礙因能成常宗。我亦可立聲為無常(宗),所作性故(因),如瓶(喻)。瓶為泥等所成,以是所作故為無常,聲是唇齒等眾緣所發,如瓶無常。如此汝能立,我亦能立,兩俱立,即俱不立,故因不定。就此例說,可見當時因明尚不精細,實則常因不可立,而無常因可立,不能等同也。所作性因決定,而無質礙因不定,於異品心法亦有故(心法無質礙而是無常),故兩量並非俱是。後來因明詳究,因有三相之說完全,即無此過。又今破法,同於相逢決定。如聲論立聲常,所聞性故,如聲性。勝論立聲無常,所作性故,如瓶。此二決定,其因皆不能成量,如此相逢決定因即無用也。以上就因之義用而辯,如釋論說,復次更明此義,乃至理則不立雲雲。

辯因名者,辨宗因不俱,亦非先後,終歸不成也。此中因望宗而說,有宗而後有因,但宗為誰宗,又是因之宗。如此宗因相待,既是相待,因不得成。所以者何,如論議言辭,必有次第,不能一剎那頃一切俱說。譬如說宗,梵文雲鉢羅提若那,是三音成。須有記憶連續三音,相待而成一語,否則鉢羅過去,提在現在,若那未來,則不知所言何義。如此推之,宗因並不能俱。既不能俱,因為誰因。如此正因則不能立。先後亦非。所以者何,因在宗前,未成宗已滅,因在宗後,有宗因未生,皆不成因。如子未生不名為子,因未成宗何能為因。所以宗因同時先後皆不能成,故說無因徒有空言也。後來因明發展,所談過類,有與此相似者(如十四過類中,三世有無相似),但彼執有因,而中觀不執,仍不類也。

前周八章詳破執因已競,後周十二章乃廣破執相。執相本極繁復,但外道所執總要,不外我我所執(通常亦雲內外心物神形靈魂物質等)。故此周即專破我我所執以概一切,所破次第全同《百論》,且撷其精華,今可與《百論》對讀而得勝解。前周乃此論所獨具,後周則論主所著各種百論所共同也。

第九章

論曰,汝當說體相。此中體相即自性,將破其自性不可得,並非令彼說體相也。此義之來,由前已破因果悉不可得,彼即轉說有我。若許有我,即仍可許因果故。如釋論雲,汝雖破因果,我說有我法,因果則還成。內破曰,汝言有我法,以何為體。此以何為體,即牒論本汝當說自性句。此亦即攝《百論》破神(即我)品要義。彼品全文廣辯,即辯此自性不可得也。是故欲通《百論》一品,但須先識《百字論》一句即得。至於釋論所解,深知此要,全依《百論》之義以釋,所破次第亦盡同《百論》也。此章所破,略有三段。

一、知為自性  知或譯覺(《百論》譯作神相)、思(奘譯數論我是思),意義皆同。此是數論之說。其說我輿知一  (我即能知),如火與照。我輿自性對待,我靜觀而自性變異,以我觀其變異,故不同木石之無知。此為執我之一大宗。今破之曰,不然。若知是我,我則無常(彼不許我是無常,但推其說必是無常)。所以者何,萬物之知次第而起,非一時即知一切,如知瓶時布知則滅,是則知有生滅,生滅即無常。我與知一,我亦無常。則汝執實我應無有自性。此即釋論雲,若以知識為我,乃至知氎智始生雲雲。此同《百論》“覺若神相神無常”一段。明此要義,《百論》即易解矣。

二、知非自性  此是勝論之說。其說有六句,我屬實句。凡實皆有德。我具九德,百論已出五種,謂欲、瞠、苦、樂、覺(即知),凡有實我即有欲等德隨。彼言,數論我知是一汝破不成,本宗之我具有多德,汝不能破。所以者何,我非知為性,知破,仍有余故。許有余德,德依為我,我仍實有,有我則知亦有也。破曰,不然。若知非我,我則無知。所以者何,有知乃有知用,我既非知,應無知用。能知若無,則無苦等,若無苦等能依,即無所依,無能所依,則無我性。此即釋論若知非我,乃至則無體相雲雲。此與《百論》若覺相神不一段相近(即《百論》第三段),亦以無知破我也。

三、知與我合  彼言我知一異,已俱不成,非一非異,應能成立。所以者何,知中有我「我中有知,相應俱生故。破曰,不然。知我若合,則我非我。所以者何,互和合故。若知與我合而為我(屬我)不名為知,反之我與知合而為知,不名為我。如輕養和合而為水,不名輕養。是此知我合為余物而非知我,則非一非異,但有空言而無實事,所執實我亦空無自性也。此即釋論若言我輿知合,乃至知亦非知雲雲。是同《百論》神知合故如有牛一段義(即《百論》第二段)。此我知合是勝論宗,彼執實與德合,實能有德,如因明法與有法,即法能有法。論破則依理析言之也。

第十章

論曰,一則是有過。此一,謂一法之諸性無異。過謂不成。蓋一法諸性若一,則有不成過也。前破我執,此後則破我所執。外見我不能立,反以我所成之,而曰我是有。所以者何,有我所故。現有瓶衣等物,若無受者(數論說我是受者),物為誰用。此言我是能受用者。然我之所以受用瓶衣等者在於知,瓶衣等物為我所知,即成我所受用。外道說一法有多性,而一時俱知。知有現比,現則俱現得,謂一時現知一切性。比則俱比得,謂一時比知一切性。多性之言,謂一法最要有三性,即實(物性)、德(數性)、有(有性)。任何一法必俱此三。若知法時,具知三性。如以瓶而言,知瓶時則知此物是瓶(物性),知有此瓶(有性),知瓶是一  (數性)。此即外道所執。今破即依此三性而破。謂汝三性為一、為異。三性若一,  一則不成。所以內曰一有過故(譯作有一,文倒)。即出二義破之。  一者瓶輿有不異故知有瓶,二者瓶與一不異故知一瓶,此二義成,則無有過。然此二義俱不得成。雲何不成。先說次義,瓶輿一是一不成。若瓶(物性)是瓶,有(有性)一(數性)亦應是瓶,則一瓶而三瓶,謂物性是(譯錯作非)瓶瓶,有性是有瓶,數性是一瓶。汝本言瓶一不異知為一瓶,今反為多瓶矣。如此為一則是有過。印俗常有一物而多名,如手名薩多,亦名迦羅,亦名波膩,名雖有三,而手實一。若一名一實,應成三手。以此例知瓶實一性,但外道說有三性而復是一,故破之曰一則不成也。次說初義瓶與有是一不成。若有即是瓶,應於瓶瓶之外別成有瓶。若雲有非即瓶,瓶雲何有,則違有不異瓶之說。如是我所之言實為虛妄,釋論所雲,若有一非瓶,是則無瓶也。

此章同於《百論》第三破一品,論本有過一句,攝彼全品要義。《百論》雲若有一瓶一,如一切成,若不成,若顛倒,同此論釋。且彼中尚有小注謂辯名四紙未出、者,今勘藏譯《百字論釋》,手有三名一例,亦可想見《百論》所略之文為何。流支此譯,亦以難翻而有刪略。

第十一章

論曰,若異則無體。謂諸性若異則一一非有。此與上章相反。外見一性不成,避過立異,故釋論雲有一瓶一故有過,我今立異,捨一過故。內曰汝說異則無(此牒論本)。此無謂一一性無。雲何而無,如瓶,謂瓶與有異(譯錯作無)故無瓶。如說異比丘婆羅門,即異於比丘婆羅門,是無比丘婆羅門。今說瓶異於有,則成為無瓶。復次說有一亦不成,異瓶無有一,異瓶不可見故。說現得有一者,依瓶而然。瓶乃有一所依,如刀異鞘可見(異喻),但無有一異瓶可見,故異義不成。

此章同於《百論》破異品,論本若異則無體句,攝彼品要義。

論曰,五情不取塵。此中情塵為根境舊譯,情不取塵,即根不能取境也。常言根能取境者,似有取相,實無取義,故雲不能取。所以有此破者,因上泛說我我所執不成,今乃就近言之。因受用之說更是親切,所以外曰,  一異雖壞,現見有瓶,此瓶現見汝不能遣。現見(見有二義,狹唯眼見,廣則見聞覺知皆攝在內)即根之所取,瓶由根取,故知實有瓶,非如空華(異喻)無故不見。內破曰,不見(即牒論本不取)。汝所說現見,為是眼(根)見耶,抑識(第六意根)見耶。若根見者,死人有根亦應見。若意見者,盲人有意亦應見。然俱不見。若言離即不見、和合乃見者,理亦不成。所以者何,如一盲不見,和合眾盲亦復不見。是故汝執能取,似有取相實無取義也。

此章同於《百論》破情品。論本不取二字,即彼全品要義。惟釋稍異。《百論》以根識同時,根境合不合到不到而破,可與此釋互相補充也。

第十三章

論曰,色法有名字,所見亦無體。此章頌有二句,而以第二句為主(第一句乃譯人所增)。所見亦無體者,謂非可見(無非二字通用,以梵文否定字在前,譯無與非均通)。體指境之自性,所見無體即境之自性非所見也。上章已破能取,今欲反以所取成能取。所取為境,而境是色(色香味觸皆名為色),瓶是有色(色香味觸四塵所成故名有色),有色即有見(瓶為根所見故謂瓶有見),故境定有。有境則仍有根也。所以外曰有瓶,有色故有瓶。內破曰所見亦無體(牒論本,譯缺)。汝言瓶以有見為體,而體非可見。所以者何,汝言有色故有瓶,此色瓶為一為異。若一,見余色時亦應見瓶。若異,色是可見,瓶既非色即不可見,不見則無瓶。以此一異俱非所見。又瓶見不離始名為見,如人有財,財不離人方名有財。瓶不離見,是以見為體。果爾,若無見時應無有瓶。如常人眼為壁障則無見,此瓶亦應為壁障而無瓶,故瓶非以見為性也。又若瓶色是一,無見則無瓶,無瓶即無一切色。是則瓶非有色性,亦非有見性,而根非能取,瓶非所取也。

此章同於久百論》破塵品,但此釋微異,可輿彼相成也。

第十四章

論曰,已有不須作。謂法若先有,後不應作。作即因緣和合而生之謂也。上之五章為初番別破我我所執,後之四章乃次番合破我我所執也。我我所執法不外有為無為,故下四章兼破有無為法。先破有為。此有為之相與無為何異耶。有為是作法,最顯著之相為生滅。破有為法從此下手,故先破生。生就果說,生而後有果故。所生果已有,何須後時生。又外道言一切法不生不滅,而根境法有(有即常不變易)。此不生不滅乃依此有說,此有常不變易,不以見不見而壞也。然而雲何一切時有而仍有生耶。外道解曰,雲常有(已有)者指微細法,雲生者指粗顯法。由細而粗,從因生果,故因變為果,乃先微後顯,非先無後有,此無害於一切法有不生不滅也。如此說法即因中有果論,或名果先有論,以數論為代表(彼以五因成立,已見前)。所以釋論即作是說,我法不生不滅,乃至知有因果也。

內破曰,先有不須作(牒論本)。此以四義破之。  一者,果若先已有,如泥中已有瓶,縷中已有氈,何須陶織等師再作。今既待工匠成,故知因中無果。此言果存因中則無因之用也。二者,果已有則無三世,以現狀改易有待未來。若依汝言已有,則不可變,即無未來。若無未來即無生滅,無生滅則無善惡業報等事,如是則無一切法矣。三者,若因中有果只就微細說,其粗果仍先無而後有,即違汝已有之說。若以細為已有,則不應成粗。汝說已有無改易之義,亦壞三世一切法。四者,若因中有果,是乳中已有酪,若雲已有酪,實等於無酪,此以因為果實無果之用,如食乳非食酪,實無酪用也。由此四義,皆至於無生滅因果等一切法,故外執不成。

此章同於《百論》破因中有果品。《百論》外言諸法有不失,此則外言常有不壞。又彼說無不生,此則說微細先有。又彼破法四段謂有不失、因果一、各取因、微形有,亦同此釋之四段義也。

論曰,彼法無有生。前言果先有不生不滅,即無生果之義。今說果不定先有乃亦有亦無。雲彼法者,即指果說,謂無論何執,果皆無生。外執因中先有果(不生不滅之果)有過不成,今說先無後生,非無生滅,離於過失,成因中無果論。但此非因中完全無果,能生果故,亦有亦無。通常以因中無果說屬之勝論,實則此派亦主同時因果義(和合因),故非純粹臥中無果論。譬如輕養和合為水而輕養仍在,此即亦有亦無之說(既言決定先有,又說不定先有,故成亦有亦無)。此執欲以亦有亦無成其生—義。中觀家不許。謂若果已有,不應再生。若無,則永不生,如沙無油,終不生油。故今內曰無生(牒論本)。所以者何,汝之亦有亦無,合說似無過,但析言之,則已有不須生,有生非一時並存故。如瓶已有,何須輪等重成。若無如龜毛,雲何使成氈,是無不能生。各別不生,和合亦不生,如一盲不見,合聚盲亦不見。以上明果之有無皆不能生。復次,生亦非有。若受生者,此生為是自生,抑從他生耶。若自生者,自是己生,何用更生,故自生無生。若從他生,他者即此自望余自,自既不生,如何生他,是他生亦不成。若雲俱生,則有兩過。是則一切法皆無生義,而生不成也。

第十六章

論曰,有為法無體。此有為法謂所生法,即因所成果。無體之言非謂全無,但說有為之義不成耳。前已說生不成,此章反以所生言者,謂若無生則無住滅,而生住滅乃有為法相。今明明有之,有相即有一切法。所以外曰若無生(譯誤作身),乃至一切法亦成雲雲。內破曰,無有為法(牒論本)。無謂不成,言有為義不成也。所以者何,汝說三相,是次第有耶,  一時有耶。二俱有過。若次第有,則生時無住滅,住時無生滅,滅時無生住,此即非相續有。又若生時無住,住雲何起,如因中無果,果雲何生。住時無生,是誰之住。若住是生法之住,既無生法,以何為住。滅亦復然,滅時無住,是誰之滅,若滅是住法之滅,既無住法,以何為滅。是則說次第生者,無異空中樓閣也。又以生而住,生之自體既如龜毛,雲何有住,世間果有龜毛衣耶。如此生住即為無法。推之於滅,復何所滅,如拔兔角,豈能有得。是則三相皆不得成。然汝若言生住滅次第不可說有為相,如二頭三手不可得,三相亦不可得(此段反成上義,譯文不善,外曰二字亦系衍文),而謂是一時者,此亦不成。所以者何,相雜亂故。若生中有住滅,生則非生。住滅亦爾,如是雜亂俱不得成。此猶依相而言也。至於事實,亦不得成。世知生滅不並。故此三相次第同時皆不得成。能相三相若無,所相有為雲何能成。是則能所相悉皆無有也。

復次破雲,汝言三相相有為,此相是有為,抑是無為(譯本誤為作相)。若三相是有為,則有為法必有三相,即應別有三相相此三相,不然則非有為。如生是有為,應別有生相以相此生。住滅亦爾,則犯無窮遇。是汝有為三相不成。若雲相是無為,理亦不然。雲何無為相能相有為耶。是此三相有為無為皆不可得,則有為法無體義成。

上來兩章同於《百論》破因中無果品。文段亦似。如《百論》之生有故(果)  一當成(即亦有亦無)句,即今第十五章所本,彼雲不生而此曰無生也。又無生住滅句,言次第一時生,即今第十六章所本。《百論》以一品破有為法,此則三章成破(十四至十六)。有為三相,若先破生必先破因果,破果又須先破因中有果,最後亦有亦無亦皆不成。順次三章俱破有為」事,證以《廣百論》可知。彼論破有為相品,即攝此三章文義,護法之《釋》更加詳明無可懷疑。吉藏《論疏》猶疏忽而割裂原意,至將破因中有果無果解成兩截,而謂前段是破有為之體,後段破有為之相,前破別法,後破通法,是乃全非提婆三論原意也。

第十七章

論曰,如此亦有方。觀此文句似接上文而來,但勘藏譯,乃雲唯一方(止是一方)。可知如此二字,系唯字誤譯,並不承接上文也。又方字在釋論中譯為方所,真谛玄奘乃譯為方分。方分者,方即是分,謂整體事物之一方面,恐其混同時方之方,故譯方分以示區別。今此方分謂無為法,通常視無為為純一單獨之法,今判止是一分,此論本之意。所以外曰汝若不欲作有為相,乃至應與無為作相。此段譯文,沿上文而誤,實應雲,汝若不許有為,未破無為,應許無為。非關作相不作相也。設許無為,又有何用。曰,法必有偶,若許無為,即許有為,如苦樂冷熱法非法等(此意已出十六章首,謂若有有為則有無為,依藏譯應在此段,文義更順)。外道說無為法有四種性,  一徧在、二無分(不可分,譯作無方所,誤也)、三常、四無因(無作)。具此四性即是無為。舉其法體,即我、空、時、方(四方)、微(極微)等。我、前已破,今但破空以示方隅,余不待破可自明矣。空雲何破,謂於四性中破其無分無因二義。破無分者,謂無為法雖自體徧在,但所在處必有邊際。由此以觀無為,亦但一方分而已·所以內曰無為有方所(此牒論本,但譯文不善巧,未將原意譯出)。如說空是無為,身即無為之所在。汝言空在身邊,身邊之空是空一方抑空全體。若空一方,一方在汝身邊,應言余方在彼身邊,是則空有方分。有方分即有邊際,有邊則非一,非一即非無分,非無分則不徧,不徧即無常。若空全體,則汝身邊空可代一切身邊之空,即空徧汝身,汝身徧空,空身量等,合二為一。然而身有邊際,全空以身為量,是亦有邊際也。有邊即有分,有分即無常。是汝空無為,  一方全部皆不能成。故此釋論雲我今問汝,乃至亦是無常雲雲。又常因能生常果,有方分因既是無常,所成之果如何為常。

次破無因。雲無因者非無因論,但無作因。故復破曰,汝所言常,為有因常,為無因常,二俱有過。若有因故常,瓶衣等物應皆是常,然非是常。若無因故常,我亦以無因故是無常。若必有離因生法是常者,應說勝因。外曰有因,此有二種,  一曰生因(生起)、二曰了因(顯了)。從生因生法是無常,如瓶衣等。從了因生法是常,如燈照物,但了物而非生物。蓋物在彼,由燈顯了故謂之常。是此無為,以量(聲量比量)為了因,亦復是常。內破曰,汝若以量為了因而是常者,則有不定。如雲有作是無常,無作則常,亦可雲有作法是有,無作法則無,豈非汝量不成乎。故釋論雲瓶衣等物現見故有,無為非現見故無。此雲現見謂現見有作,如瓶衣現見有作故有,無作非現見則無。無為無相可見,豈非無法。

此章同於《百論》破常品。《百論》歷破空時方等法,今但破空以示方隅。又《百論》首破了因,今則見於《釋》中,是則彼此詳略次第有異也。此下數行,總結前文,而示觀行正軌。

言捨有捨無者,即捨有為無為(譯文略去為字)。捨有無為即斷我我所執。蓋二執根於二法,能捨二法即得涅槃也。外道謂我為諸纏所縛,故輪廻生死,令我解脫為得涅槃,實則仍是我執,非佛法所雲得涅槃也。佛法涅槃雲何得耶。謂如經言、如智境見一切法空識無所取故心識滅種子滅。此即示得涅槃觀行正軌。經本無考,今勘譯文之意,謂識定有所取,若正智見境一切法空則無所取。所緣既無,能緣不起,則心識滅,心之三有種亦滅。種子即生死輪廻之習氣,種子滅即此輪廻生死之習氣淨盡也。此義同於前引《廣百論》卷八所雲,識為諸有種境是識所行,見境無我時諸有種皆滅。此中諸有即三有,其本為識,而識依境起,故欲滅心識,須見境無我。又此謂見境無我則無識,無識則捨有無為,捨有無為則斷我我所見,即得涅槃。即總結以前各章之義也。

以下三章,亦結成前說。前說所觀實相與能觀正見,其義已明。如說非一非異等,即是實相,能作如是觀即是正見,並非別有實相與正見也。但執者觸處生疑,以為上說種種所觀,既為無物,應無實相,或有特殊能觀者在。今欲遣疑淨盡,故有後三章也。但此義非此論所獨有,《廣百論》《百論》亦復見之。如《廣百論》於觀有為相品後出教誡弟子品,《百論》末出破空品,皆具此義。  穴廣百論移更明文昭示,謂有疑重遣。《百論》例此,意亦顯然,是故一切百論皆有此遣疑之義,且同在後周中也。

第十八章

論曰,等如夢無異。等謂平等。何法輿何法平等,即諸有為法與夢等無異,是即中觀家之實相說。實相本無可說,為利他而以譬喻顯。故此又為安立勝義說之也。以喻顯實相,出於穴般若大品鑼之十喻,《金剛經》之九喻,其義有通有別,今但取如夢一喻以概一切。釋論外曰若有為法無體相,雲何而有實者。謂上說種種皆無,則有為法之法性,究為何等耶。內曰如夢(牒論本句)。法性本無可說,但方便可以喻顯,故說如夢。此有三義。  一者非有(實無),世知夢境非實有故。二者非無(假有),亦不可說無假象故。此二依果而言也。三者非無因(緣起),如人疲極多有夢故。此依因謂夢亦出於緣起。合此三義,即知實無假有緣起世法之實相如夢也。世谛法者,世間共見,如屋宅等。若實有自性,不待造作即能自現(實無)。若是全無,雖有造作亦應不得(假有)。梁椽基壁人工所成,又非無因(緣起)。以此例余,可知世法實相無不實無假有緣起也。若以此實無假有緣起之義為支離者,中觀家亦可一言概之曰空。空有總別二義,依實無假有緣起而言為總義空,若依非有而言即別義空,乃空之一分。若猶未明,可以中道二字解總空之義,是即與中論中道一頌全同矣。如說緣起,即是因緣所生法句;實無,為我說即是空句;假有,乃亦為是假名句。合而言之,則亦是中道義句也。中道總空具此三義,缺一不全,後人但說空為非有一面者誤也。《廣百論》所舉喻說,皆示總義空以明實相。此實相若於前說觀照有得,即自顯現,亦不待喻說也。

第十九章

論曰,相亦無有異。此中相即想,與名同義。異即體,乃譯文錯誤。今改相異為想體,乃符原本之意。無有體者,言非事物自體。蓋名之輿物相待非一,而互相為客,審知之,則實相之喻易解,故有此章旁論也(《廣百》 《百論》皆無)。常人不達諸法實相,即不知名事互客之義,而蔽於名物相稱之說。所以外曰,汝言一切法如夢非實有者,世間名物何以自少至老皆有定解,如見瓶名即知瓶物,不作氎解。由此可見名物是實,並非假有。內破曰,名非實體(牒論本)。言名非是物之自體,今以三義解說之。  一、若名即物,空名亦應有用,如說瓶名時即有瓶用,雲何智人復須陶師作瓶。此即釋論所雲若名是體,乃至出價市瓶等也。二、名常有變,印度名字變化不定,以性分別即有陰陽中三性,有時變換語尾,有時完全異字。譬如身字,以三性言即有三字,陽性為兜诃,陰性為多奴,中性為捨利羅。若以名為主,則三字三名,物應成三。若以物為主,  一物望三名則三名相雜。如此即知名物非一。故釋論雲如身有三名,乃至名體有異雲雲。三、  一物命名以多義而立多名,如人有名字號等。如謂名物相稱,  一物多名,隨名應成多物。如瓶有聲可名響瓶,乃至嗅觸皆可立名,則一瓶隨名應成多瓶。梵語瓶字本有伽吒、鸠婆、迦羅捨等異名。印度一物常有千名,皆各有取義,所以名即虛偽無實。以名假故,物亦非真。此與穴攝論》所辯名物之稱體、雜體、多體相逢同意。能破此名物相稱實有之執,則遣疑淨盡而實相隨之顯現矣。是即釋論所雲如瓶有聲,乃至當知無實等也。文末引佛語,重明前義,曰,世間有假名(惟有假名),想(譯誤作相)如熱時焰,唯句句亦空(此句譯漏),相續如鼓響(本文譯誤連上作一句)。此中句者,合名(即字)而成。內外學說教義,常用句說,如諸行無常、心解脫等皆句。此句亦空。蓋句與所诠之義亦非有體,所以楞伽於百八句皆一破盡。實以句義相續如鼓之響,非實有也。釋者於此總結前文,乃曰世間相如夢也。    論曰,與所立相似(此句譯漏)。此雲所立,謂前各章所破種種義,其義在外為所立,在內即所破也。今說,前破之外若有余義,例同彼破,故雲輿所立相似。雲何余義,蓋外道見所立各義皆破,疑有能破獨在。如前說所觀不成,則疑能觀猶在否。為遣此疑,故有此章。所以外曰,汝雖種種破,破(此字譯漏)法是有、是無(二字譯漏)。能破之法若有,則汝破一切法皆非實有者,得非壞汝自宗乎。能破之法若無,自體尚無,何有破用,汝曾見石女兒應徵作戰耶。內曰,與所立相似(釋本譯文缺)。謂能破所破破事三法,我皆不立,由汝執有自性則我有所破,汝若無執,我即無破,執除,破遣。汝執有破,亦同所破,我則不執,能所俱亡。即由此一章,將外執能觀之疑除遣淨盡。末之結煩(印人述作體裁,首尾皆有頌也),譯文不明,蓋略述無依離著之意雲。

此章同於穴百論移破空品。  穴百論X外難有破,釋論以破無可破解之。彼淪總義虹是,余則從而發生。所以此論但用其二句,余義可自明也。

上來所講各章要義,赅攝中觀精粹,已可了知,其與瑜伽相通之點,亦得明白。由此進研《中》《百》或習《中邊》 《瑜伽》皆有入處。此外復有余義應注意者,本文未詳,歸之緒論。

三、緒論  中觀瑜伽說本一貫,明乎此義,乃得二者之真。然談中觀瑜伽之學者,千余年來,皆喜離而為二。其在印土,自世親而後,中觀瑜伽即成對峙,相持不下。至於中土,亦同此弊,如三論學者即喜用其說以破《攝論》、《地論》、《地持》(皆屬瑜伽),此中症結何在,今從《掌珍論》《百論疏》推究,實在於解觀行之不善巧也。所謂不善巧者,乃與龍樹提婆原意不盡符,非謂其無觀行也。即以此故,乃於中觀瑜伽一貫之義不能了然。其說頗繁,今但撮要言之。

龍樹提婆觀行途徑果如何耶。此從前文所談《廣百論》中觀行一頌可見一斑。頌說識為有種,當須除遣。識依境起,是故遣識必須觀境。無論我我所根境有為無為等,一人中觀之觀,皆謂之境。即雲觀心,亦屬境邊。先認定此點,再釋境義。

雲何為境。依通義言,境即心之所緣。但中觀之說微有不同,如《廣百論》破根塵品中頌雲,令心妄取塵,依先見如焰,妄立諸法義,是想蘊應知。此頌意謂世間所見種種塵及法義,均出於五蘊之想。此想用極利,能令心取塵,念念明記,妄現種種法義。由此頌說,參以護法所釋,可知中觀言境,尚非泛說識之所緣,必須經想而成。境之為想所妄取、妄立,除由《廣百論》文推論外,更可以吉藏《百論疏》中所存關河舊說證之。吉藏在陳隋之交,時值亂世,與其徒廣收各寺所存著述,集滿三屋以資博覽,其書後來皆亡,但舊說存於彼著述中者不少。如說《百論》十品,以破塵一品為最要,並引論之末品破水想而不破水解之。謂愚人見陽焰,妄生水想逐之疲勞,智者告言此非水也,是斷彼想非破水也。此即關河舊義也。以此證今之說,更見中觀觀行在於觀境,而境為想所妄取妄立,可無所疑。設於此點明了,則中觀瑜伽一貫之義可通矣。吉藏雖知其說,但於想義未盡透徹,故所解說仍不合原意。至於清辨,非不了然於此,但故意立異,亦有可議之處也。今更從正解與誤解兩方面申言之。

一、正解  雲正解者,謂境是想所妄取、妄立。何謂妄取,何謂妄立,可依大乘昆昙解說。所取者像類(單一為像,繁復為類),像類即相,今不雲相而言像者,以想之用在於構畫,其所取相猶如畫像也。所立者假名言诠(即名)。相(所取)名(所立)皆出於想。二者之因亦謂之想,是為果中說因(印人立名方法有因中說果、果中說因)。非但相名為想,乃至相名施設亦謂之想。想有如此多義,故觀想之所取所立,亦謂之觀想也。《百論》說但破水想不破於水,此想非謂心想,乃妄取妄立之想,瑜伽釋作想事,義更完備。此則中觀家之所謂境也。

復次,於所觀境,觀如何相,是相即空。空者,空其所取所立,即所謂空想也。何以要空所取所立耶。以其不如實故。若實有者,焉得謂空。此空亦謂自性空,以無實在自性故。由何而知有實不實耶。此別有依。如《百論》雲,但破水想不破於水,水即所依,以有水故知焰非水。瑜伽釋此則曰,所空者假說自性(有處說空,說自性空),所依者離言自性(有處說非空,說實有性),依此非空離言自性,始知假說自性空而非真。如是觀空,方能與實相相應,始可證得實相,而觀行亦不唐勞。中觀觀行正解,應如是說。

二、誤解  吉藏不善梵文,隔於翻譯,故所解有未能盡合者。彼雖知破水想而不破水,但於想之名義未按實在,如謂破塵應名破想,由想取塵,破想即破塵,以此為破病不破法雲雲。此說以水為塵,以想為心,卻不知中觀觀境之想,並非心想也。又謂破病不破法,如病目見空華,翳去華除,斯乃唯識之義雲雲。此亦與實際不相應。中觀所破即所觀,故穴中論鑼說觀一切法,《百論》則說破一切法也。若破病不破法,即應觀病不觀法。雲何中觀常以如幻如空華喻觀境耶。於此可見其說之未盡透徹也。其次,清辨好奇立異。奘師穴西域記移謂清辨嘗服僧夫之服,名為大乘而服則外道,亦可見其好奇矣。龍樹提婆之說與無著世親實系一貫,而清辨於此立異,謂無著之解輿龍樹不符。所著《中觀心論》即針對中邊,謂所觀自性空是緣生法無生無性故空,非依生無性而空。又經雲由彼而空依彼而空,乃由俗且依俗,所由所依是一法。此等說皆為故意立異。後來演繹成真空俗有之說,以為世間假說法有,謂之世俗有,勝義則無。於二谛亦有異解。其實二谛肇自佛語,大小乘解說變化雖多,而實相之理則一。清辨立異,乃以二谛之歧義而歧實相,實相果能歧之乎。且二谛者,方便也,為證實相之用。若謂有一方便即有一實相,是亦不如理也。後人解說二谛,有十余種異說,清辨用以區別中觀瑜伽者有三種。  一者世俗是假,勝義是實。二者世俗言诠,勝;義離言。三者世俗雜染所行,勝義清淨所行。無著之解實相也,如中邊言,虛妄分別有,於此二都無。有者假有(有而不實)無者實無。若以假為俗,即虛妄假有,以實為真,即計執實無。假有實無,何嘗不是二谛  俗有真無。但清辨於此不許,而別以言诠離言為說,謂若用言诠三性皆俗,勝義皆無,此非故意立異耶。即以言诠離言為准而談真俗,無著亦分別假說自性與離言自性,假說自性是世間法不離言诠。離言自性是勝義法言诠不及,是則真俗有無亦不可定執也。而清辨又以染淨所行為言,謂根本無分別智為清淨所行,並無勝義離言自性,以無分別智非但無言诠,亦無離言也。如此辯論無有窮極,即終無結論可得。然而實相一如,豈依此論議而改易耶。故清辨立異之處,不可不善辨也。茲講《百字論》略示途徑,希諸學者善致力焉。

 

 

上一篇:妙華法師:智慧與解脫《維摩诘經》釋論 第四章 正宗分
下一篇:妙華法師:智慧與解脫《維摩诘經》釋論 第五章 方便品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