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王雷泉教授:《摩诃止觀》提要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摩诃止觀》提要   

王雷泉

    《摩诃止觀》,原題名《圓頓止觀》,十卷(因每卷各分上下,或作二十卷),隋代智顗於隋文帝開皇十四年(五九四)在荊州玉泉寺(在今湖北當陽縣)結夏安居期間所說,門人灌頂筆錄成書。前後有三本,現行本是第二本(通稱廣本)的再治本,湛然將此本改題為今名。宋代天聖二年(一○二四),依遵式之奏請編入大藏;淳熙三年(一一七六),大藏開版時校刻。通行本有《大正藏》第四十六冊,金陵刻經處木刻本等。與《法華玄義》、《法華文句》同稱為天台三大部。

    《摩诃止觀》是智顗晚年最為成熟的止觀著述,從全書恢宏博大的體系來看,堪稱中國佛教史上第一部系統的佛學導論和禅學巨著。“摩诃”,意為大,指智顗所著漸次、不定、圓頓三大止觀著作中最高階段的《圓頓止觀》,所以《摩诃止觀》也稱作《大止觀》。“止觀”,從狹義上說,指禅定修行的實踐方法。止(梵文samatha,奢摩他),意為“止寂”,指停止或抑制由外境的生起、轉變所引發的心之散亂、動搖,形成明鏡寂水般的意識狀態;觀(梵文vipasyna,毗婆捨那),意為“智慧”,在寂靜的心境中對現象作如實的觀察和自在的對應,獲得佛教特定的智慧。從廣義上說,通指教理與修證兩大部門,稱教觀二門。《摩诃止觀》統攝“止觀”上述廣狹兩方面意義,用於個人修行,是定慧相資,解行並重;用於弘揚教義,組織學說,則是教觀二門的相資並重。

    全書分作序分、正說分兩部分。序分是記錄者灌頂略說本書的著述緣起,敘述圓頓止觀的師資傳承及三種止觀法門。師資傳承分作金口、今師兩種:金口相承指遠從佛世尊經過迦葉、阿難、商那和修乃至馬鳴、龍樹、提婆等脈脈相傳,到第二十四世師子遇害而法統絕;今師相承是指北齊時代(五五○——五七七)的天台宗初祖慧文禅師,依龍樹《大智度論》及《中論》的偈文,悟入空、假、中三谛圓融之理,由此構成一心三觀的禅法。慧文將此法門傳授天台宗二祖南岳慧思,慧思把它和《法華經》相結合而構成其獨特的實相論,雙弘定慧二門。智顗師事慧思,傳受漸次、不定、圓頓三種止觀。這三種止觀,都是大乘法門,俱依住於實相而修。所謂漸次止觀,即由淺入深的修習止觀,猶如登樓梯、石階而循序而進,有智顗的早年作品《釋禅波羅蜜次第法門》(法慎記)十卷,本書特點是以“禅”之一字統攝全部佛教,故又稱作《禅門修證》。所謂不定止觀,是把頓漸、深淺各種法門前後更替、自由活用,如金剛寶石在日光照耀下,光芒閃爍不定,有《六妙門》一卷。所謂圓頓止觀,即以最高至深之心境為出發點,如神通開發者,即騰空而起,此即《摩诃止觀》所述。智顗為上、中、下三種根機之人,說此漸次、不定、圓頓三種止觀法門。其中《摩诃止觀》便是發揮他自己的觀行體系,顯示圓頓止觀法門的深旨,行解雙運,最為精要。

    正說分是智顗講說圓頓止觀法門的記錄。按智顗的講述計劃,擬分作十章廣說,即大意、釋名、體相、攝法、偏圓、方便、正觀、果報、起教、旨歸,稱為十廣。其中大意一章,作為概述全書十章內容的導論,再勒為“五略”,即發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網、歸大處。全書構架合稱五略十廣。

    一、大意章(卷一、卷二)。系全書的概論,因眾生從無量數劫以來,為無明癡惑所覆蓋,卻不知無明當體就是法性之明。現在為使眾生開顯覺悟心中本具之法性光明,故在此分發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網、歸大處等五略闡明之。

    第一、發大心,概述十廣中前五章的大意。發菩提心是佛教徒確立正確信仰的基礎,也是修習止觀的前提,分簡非、顯是二部分闡述。“簡非”,即辨別並剔除似是而非的虛假菩提心,有地獄、畜生、鬼、阿修羅、人、天、魔羅、尼犍(即出家的外道)、色無色、二乘等十種非心。“顯是”,由四谛(境)、四弘誓願(誓)、六即(位)三部分構成。真正菩提心的發起,依賴於對圓滿教理的真正理解。所以首先區分生滅、無生滅、無量、無作四種四谛,分別對應藏、通、別、圓四教,說明在教理上要依據圓教的無作四谛,體達法性和一切法無二無別,才是發真正菩提心。進而闡明修菩薩道的行者,必須樹立上求下化的四弘誓願:由對苦谛的理解,發起眾生無邊誓願度的信念;由對集谛的理解,發起煩惱無數誓願斷的信念;由對道谛的理解,發起法門無量誓願修的信念;由對滅谛的理解,發起無上佛道誓願成的信念。最後揭示修證的階位——“六即”。即,指眾生與佛一體不二之義,由此在理上確立發心學佛的必要性與可能性。但為防止人們循名違實,以凡濫聖,故在修證的進程上,分為理即、名字即、觀行即、相似即、分真即、究竟即六段,明確發心學佛的階梯與果位。

    第二、修大行,包括第六〈方便〉、第七〈正觀〉兩章的大意,在此專門敘述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四種三昧。三昧,是梵文 samadhi 的音譯,意譯為“定”、“等持”,乃是制止心的散亂,將之安定於一處,從而在此定境開發智慧。四種三昧,吸收和綜合了經論中各種修禅方式,側重於從外儀方面說修習止觀的形式;至於詳示修習止觀以前的加行,則是第六〈方便章〉所述的二十五法;而從內觀的證悟方面廣說修行的,則是第七〈正觀章〉中的十境和十乘觀法的內容。

    第三、感大果,闡述了實際上未說的第八〈果報章〉的大意。說明果報有違、順二種情況:違即偏空、偏假,違於中道圓教,故所感得的是有、空二邊果報;順即依圓中之理順於實相,所獲得的是初住初地以上的勝妙果報。

    第四、裂大網,闡述了實際上未說的第九〈起教章〉的大意。敘說行者用止觀觀心,內慧明了,自證妙理,不但能裂破自己於諸經論所起疑網,而且能轉而教化利益於他人。隨順十界眾生,或作佛身施權顯實,或作九法界菩薩以下種種形像,針對不同根機而弘揚漸、頓法門之教,以裂破其他有情的疑網。

    第五、歸大處,闡述了實際上未說的第十〈旨歸章〉的大意。敘說化他成熟,歸入法身、般若、解脫三秘密藏的大涅槃處。

    二、釋名章(卷三)。分相待、絕待、會異、通三德四點,詳細解釋止觀的名義:(一)可思議的相待止觀:先說止有三義:止息止,即止息一切的心想;停止止,即停住於諸法實相真如理上;非止止,即對不止叫它作止。次說觀有三義:貫穿觀,即妄想的動亂停止;觀達觀,即體達諸法實相真如理;非觀觀,即對不觀叫它作觀。(二)不可思議的絕待止觀:超越相互對待與思議,斷絕凡情妄想所起的推畫分別,真慧開發,直下契證實相境界,這便是絕待止觀。(三)會同止觀異名:在各種經論中,止或叫作遠離,或叫作不住、不著、無為、寂滅、不分別、禅定等;觀的異名有知見、智慧、照了等。現於絕待止觀中,會同所有止觀異名。(四)通三德:止觀二字與涅槃的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相通,從而和三菩提、三佛性、三寶等一切三法相通。

    三、體相章(卷三),分教相、眼智、境界、得失四點,解釋止觀的法體與相狀。(一)教相:先簡別藏、通、別三教的止觀相;次說圓頓教三止三觀相即互融的止觀相,次第三止三觀同成一絕待止觀,無有障礙,具足無減,這就是圓頓教止觀體。次第三止(體真止、方便隨緣止、息二邊分別止)與次第三觀(從假入空觀、從空入假觀、中道第一義谛觀)一一對應。由此次第性、階段性的說法,進入超越圓頓的一心三觀。在此觀中,能觀之心與所觀之境,皆泯絕性相而又歷歷分明。(二)眼智:由次第三止三觀而得的三眼(慧眼、法眼、佛眼)、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由不次第止觀而得的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三智所知所見的不同,顯示從諸門入理就是得體有異,而只有用不可思議一法的眼智能得圓頓止觀體。(三)境界:顯示眼、智所對的境界就是空、假、中三谛理,有隨情說(即隨他意語)、隨情智說(即隨自他意語)、隨智說(即隨自意語)權實的不同。(四)最後分別申論藏、通、別三教的得失,而圓教的教證都不可思議,自行化他都得寂照不二的實體,有得無失。

    四、攝法章(卷三),說明用止觀概括佛教一切權實法門,遍攝一切諸法、一切理、一切惑、一切智、一切行、一切位、一切教。

    五、偏圓章(卷三)。用大小、半滿、偏圓、漸頓、權實等五雙范疇,分別分析止觀深淺不一的教義和法門。其中偏圓門闡明五時四教的前四時三教的止觀都屬於偏,只有圓教的止觀、一心三谛是圓。

    以上從第二至第五章,都是修習止觀的基本知識;以下第六、第七章,詳示修習止觀以前的加行及正式修習止觀的方法。

    六、方便章(卷四),說修習正觀的加行(預備階段)有二十五種,分為具五緣、呵五欲、棄五蓋、調五事、行五法等五科。(一)具五緣:先須具備持戒清淨、衣食具足、閒居靜處、息諸緣務(生活、人事、技能、學問)、得善知識等五緣,以為修行入道的先決條件。(二)呵五欲:即外屏色、聲、香、味、觸等五種嗜欲,隔絕感官與感覺對象的接觸。(三)棄五蓋:即內淨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貪欲等五種蓋覆心神、障礙定慧的心理,在意識中清除感官欲望遺留下來的表象和意念活動。(四)調五事:調食,令不饑不飽;調眠,令不節不恣;調身,令不寬不急;調息,令不澀不滑;調心,令不沉不浮。由此使生理和心理調整到適合習禅的狀態。(五)行五法:欲,欲離妄想顛倒,欲得禅定智慧;精進,堅持禁戒,棄絕五蓋,初中後夜,勤行精進;念,念想世間一切都可輕可賤,只有禅定智慧可重可貴;巧慧,籌量世間樂和禅定智慧樂的得失輕重等;一心,念慧分明,明見世間一切都可患可惡,只有禅定智慧樂可尊可貴。

    這二十五法,綜合了各種經論,是對一切習禅修行而准備的注意事項,必須具足。本書又把方便分作遠、近兩種,把這二十五法叫做遠方便,而以下面第七〈正觀章〉的十種境界為近方便。

    七、正觀章(卷五——卷十),是本書的中心,詳細介紹圓頓止觀的觀心實踐,由此體證三谛圓融的妙理。其中先敘述觀法的對象,開作十種,稱為十境。次說正修的觀法,也開作十種,稱為十乘觀法。

    十境為觀心實踐中所現起的十種境界,自造業受報的凡夫開始,到尚未證得究竟解脫的大小乘聖人為止,視不同條件而呈現。它們是:

    (一)陰入界。這是觀法的最初,說觀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但界、入兩科所攝過於繁廣,因而“去丈就尺”,在三科中擱置十二入、十八界,只以行人現前一期果報之身即五陰為所觀境;然後“去尺就寸”,擱置色、受、想、行等四陰,集中觀察識陰。更於識陰中,獨取第六意識為所觀之境。

    (二)煩惱境。是由觀察陰境不已,能引發煩惱而起熾盛的貪嗔,此時應當捨棄陰境而觀察煩惱境。

    (三)病患境。是由觀察陰和煩惱,四大不調,致發生病患,妨礙禅定,此時即應當觀病患境。

    (四)業相境。是由修習止觀,行人無量劫來所作善惡諸業,在靜心中忽然現前,如鏡被磨,萬象自現,此時即應當觀業相境。

    (五)魔事境。是由觀察以前各種境界,有魔事發生,妨礙禅定,此時即應當觀魔事境。

    (六)禅定境。是已修魔事觀後,真明未發,而過去所修習的各種禅定紛然現起,致令行人貪著禅味,陷入定縛,此時應當觀禅定境。

    (七)諸見境。在習禅中,因心靜而對事物產生類似於悟境的明察,如果以此為足,不思進取,極易產生偏邪的智慧,滿足於所得的相似境界,而起種種顛倒的見解,沉湎於世智辨聰中。所以,此時即應當觀諸見境(《摩诃止觀》說到第七諸見境段便停止,以下三境,系根據正觀章的序說補充)。

    (八)增上慢境。如果能認識以上各種邪見為非,止息其妄執及貪嗔心,就能降伏五利使與五鈍使兩類煩惱。對無真實智慧者而言,就認為此時已證得涅槃。在小乘修行者中,有的把尚在色界的四禅境界妄執為已超出三界的第四阿羅漢果;在大乘修行者中,亦有魔對其作已證菩提的虛假授記,這都是並未得到真實果位卻說已得,從而產生高傲驕慢心的“增上慢”人。所以,此時應當觀上慢境。

    (九)二乘境。諸見境和增上慢境既已棄除,心境獲得寧靜,過去世所修習的二乘心在靜中發生,如沉溺於空寂,能障大乘行果,此時應當觀二乘境。

    (十)菩薩境。如果憶念菩薩的濟世本願,而不墮落於頑空者,即呈現出藏、通、別教等權教的境界。因繼續進修,悟入真道,故此時應當觀菩薩境。

在此十境中,觀陰入界一境,恆常呈現於凡夫、聖人面前,不管此境界呈現還是不呈現,應恆常將其作為觀心之境。以下的九境則視修行者的根機和條件而相應興起,故必須通過能觀的“十乘觀法”加以分別對治。十乘觀法又叫作十法成乘:

    (一)觀不思議境。先說可思議境,即大小乘中都說心生一切法,不說心具,所以無論是說六道還是說十法界,都屬於可思議境。宇宙全體,不外乎三千諸法。三千諸法由十法界、十如是、三世間構成。十法界,指眾生因各自有漏、無漏業力所感不同,而有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之六凡和聲聞、緣覺、菩薩、佛之四聖的存在形態。十如是,依據《法華經·方便品》描述諸法實相的十如是,則生命主體的每一法界都具備實相的十種屬性。此即事物的相狀(相)、本性(性)、體質(體)、功能(力)、作為(作)、直接原因(因)、輔助條件(緣)、結果(果)、果報(報)、自初相至末報畢竟平等(本末究竟等)。三世間,指生命主體所依存的五陰世間、眾生世間、國土世間等三種生存環境。十法界中每一界眾生根據主體意識中無明與法性兩種力量的盛衰消長,使業力的染淨因果對比發生變化,則在十法界內又可以互相轉化、互相包含。如此十界彼此互具,則成百法界。此中每一互相包含的法界,都具有上述實相的十種規定性,如是則成千如。百界千如各有三世間,便成三千世間。“三千”只是一個具象性的約數,是對縱橫交錯、重重互疊的處於普遍聯系之中的宇宙萬物的描述。

    次說不可思議境,指眾生實用現前六根六塵相對所起一念的妄心,此介爾一念,即法爾具足三千諸法。此一念心與三千世間,並不存在時間上的前後派生關系,也不存在空間上的整體與部分的橫向關系。即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非縱非橫,非一非異,玄妙寂絕,非識所識,非言所言,所以稱為不可思議境。

    於此一念心,念念用即真、即假、即中三觀觀察。如觀一法即一切法,是為假觀;觀一切法即一法,是為真觀;非一非一切,是為中觀。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是總空觀;一假一切假,無空、中而不假,是總假觀;一中一切中,無空、假而不中,是總中觀。所觀照的是三谛圓融的境,能觀照的是空、假、中三觀,總稱不可思議一心三觀。

    “一念三千”是天台宗為人的存在及修道確立坐標的根本世界觀,也是中國佛教哲學中最具思辨力的思想,與圓融三谛和一心三觀,同為天台教學中教觀二門的中心教義,最能顯示天台教學的特色所在。

    (二)真正發菩提心。對觀不思議境即一念三千的修行不銳利者,當深切反省自己是否真正發起菩提心。因為諸法門同具三千而非有缺減,心佛眾生具同一體,而我們卻自纏自縛而自尋苦惱,若不知迷悟同體,任運相資,即不能拔苦與樂而圓滿願行。眾生徒負各種業障而無由得拔,故彼此思維,於此痛切地激勵自己,勇猛地發起四弘誓願。

    (三)善巧安心。如因弘願念念緊張於心,對一念三千的修悟反而不能成就,當反省精神是否缺乏安定感,如此發起善巧安心觀。把止與觀之心,善巧地安住於法界。體達法界即為生死煩惱的當相,本來皆空,空亦不可得,一一顯現其本德,絕迷悟、因果、色心、依正之對立。把心安住於寂靜的法界是止,照明其本體的是觀。觀是體之用,是能安之寂照。一法之體用並互顯現,如燈自現燈相。視修行者不同的機宜而有種種不同的安心方法。

    (四)破法遍。是依無生教門用從假入空、從空入假、中道第一義谛三觀的智慧,徹照三谛,遍破一切諸惑。如藏、通二教只用空觀破見思惑,別教雖用隔歷次第的空、假、中三觀破見思、塵沙、無明三惑,但無明還沒有全斷,所以都不能夠說是遍。圓教空、假、中三觀只在一心,橫豎諸法都在一心中具,破心即一切皆破,這就是破法遍。

    (五)識通塞。是因苦集、十二因緣、六蔽、三惑等法能蔽塞實相之理,即名為塞;道滅、滅因緣智、六度、一心三觀等法顯發實相之理,即名為通;而著重於加以識別“於通起塞”,並須破塞。如前破法遍中,所破的三惑是塞,能破的三觀是通,但若於能破的三觀又生愛著,這個能著心也同樣是塞,也必須加以破除。如此於一一能、一一所、一一心,節節檢校,破塞養通,是為識通塞。

    (六)道品調適。是更將三十七道品調停適當隨意破惑入理,如修四念處生四正勤,四正勤發四如意足,四如意足生五根,五根生五力,五力生七覺,七覺入八正道,這是善巧調適。此中道品即四谛的道谛,而無作道谛的三十七品,是基於一心三觀而成立的,於此以七科解脫道品的義相,並說假如於前一道品中未能與法性相應,應當次第用其余的道品展轉調停,更舉藏、通、別、圓四教的空、無相、無作三解脫門,說明道品的功能。

    (七)對治助開。是因行人正修觀時煩惱忽起,障蔽正念,應當用六度及五停心等加以對治而助開解脫。如修道品時,悭貪忽起,激動心神,當用布施度以對治;破戒心起,當用持戒度加以對治;嗔恚勃發,當用忍辱度以對治;放逸縱蕩,當用精進度加以對治;散亂不定,當用禅定度加以對治;愚癡迷惑,當用智慧度加以對治。並當觀察這個助道不可思議攝一切法,而事行和理觀加以配合,才能夠開解脫門得見佛性。

    (八)知位次。是令行人了知修行所歷的階位次第,以免生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並敘述四教的階位次第。

    (九)能安忍。是說修行者對順逆之緣無動於心,若已知自己修行之位次,或入五品弟子位,或入初品,為眾所圍繞,外招名利,內動宿障,以致廢損自行,應當安忍深修三昧,不為名譽、利養眷屬等外障和煩惱、業、定見、慢等內障所動。

    (十)離法愛。是說行人雖除內外二障,然而住著中道相似之法,心生愛樂,不能真入中道,進至初住;只頂位法中,不進不退,稱為頂墮。必須破除這個法愛,才能進入真正的證悟。

    十乘觀法並非平鋪並列,而是以“觀不思議境”為主體,此觀依“觀陰界入境”而得名,指眾生日常生活中現前剎那剎那的妄念,既是眾生生死之根本,也是解脫之起點。凡心一念即具足世出世間三千法數,這不可能按通常的思維方法去想象,必須以圓融三谛的真理觀觀照。然後由體起用,把握住一念三千的精髓仍在於破無明、明法性,因為“三種世間、三千相性,皆從心起。一性雖少而不無,無明雖多而不有”。因此,止觀觀心的目的,是要達到對宇宙原理及其眾生本質的認識,從而在日常生活中實現佛陀的高尚人格,以獲得圓滿的證悟。

    本書的注釋,有唐湛然的《止觀傳弘決》四十卷,《摩诃止觀輔行搜要記》十卷及《摩诃止觀科文》五卷,宋代從義的《摩诃止觀輔行補注》四卷,宋代法照的《摩诃止觀輔行讀教記》六卷。本書的節本,有唐梁肅的《刪定止觀》三卷。本書的提要,有湛然的《止觀義例》二卷,《止觀大義》一卷。此外有關的撰述,有梁肅的《天台止觀統例》一卷,唐佚名的《摩诃止觀科節》一卷,唐道邃說、乾淑集的《摩诃止觀記中異義》一卷,宋代從義《摩诃止觀義例纂要》六卷,宋代遵式的《摩诃止觀義題》一卷,宋代處元的《摩诃止觀義例隨釋》六卷,清受登說、靈耀補定的《摩诃止觀貫義科》二卷。近人研究著作有日本關口真大的《天台止觀的研究》,池田魯參的《摩诃止觀研究序說》,新田雅章的《摩诃止觀》和王雷泉的《摩诃止觀譯注》等。

——陳士強、王雷泉等主編:《中國學術名著提要·宗教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年。

 

上一篇:惟覺法師:化解悲傷 重建家園
下一篇:惟覺法師:舉難勸修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