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惟覺法師:始終心要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始終心要
 
 
 
  「心要」,指的是我們修行學佛之要點。一如人之心髒,若心髒不好,人就會休克,所以,心是人的根本。而此經教藉「心」來形容,表示「始終心要」的內容,好比人的心髒一樣,非常重要。「始終心要」是一個中樞點,明白此中樞點後,就能掌握全體大綱。
 
  「始」,就是開始,「終」,即終結。我們修行最重要的就是一個開始,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有開始,就有終結,開始很好,最後的終結就會很好;開始不好,最後的結果也就不好。
 
  經雲:「因地不真,果遭迂曲。」因就是始,果就是終,所以,因地一定要真。修行,首先要發菩提心,要發真心,要有信心,生死心要切。「始終心要」就是告訴我們修行的一條路,一條正確的路。
 
  依本具心性而言,本無始無終,若有始,就有終,有成就有壞。悟此本具心性,原不生滅,原不動搖,本自具足,本自清淨,對佛法即能起深信。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想想看,有始否?有終否?我們的身體是父母所生,我們這念心是誰所生的呢?我們一生下來,就知道哭,知道笑,能哭能笑的這念心,是沒有始,也沒有終的,故經雲「法爾如是」。
 
  「始終心要」是依實相來修,這個就沒有生,也沒有滅。所謂實相,即當下這念心不落兩邊,常行中道,這念心若落兩邊,就有了生滅。
 
  這念心本自具足,法爾如是,無始無終,無去無來,因為無生,所以無滅,佛法最究竟的就是在這個地方,我們要相信這個道理,明白了這個原則,就開始依不生不滅的因,依心性起修。我們依據空、假、中之理,來修空觀、假觀,這也是一個生,到最後歸於中道實相,這才是最究竟。空觀所觀的空,是心性本空,假有是實相生出來的妙有,所以,實相才是根本,才是最重要的。
 
  「始終心要」就是告訴我們,修行的第一步不要弄錯,有了好的開始,就有好的果報,依實相去修,無始無終,就是好的開始。依心起修,依性起修,如此,就是實實在在的,就是諸法實相,即是諸佛的法身,依據此真理之法去修、去用功,才是最重要的。
 
夫三谛者,天然之性德也。
 
  (中論)偈雲:「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即中道義。」三谛者,即中谛、真谛、俗谛,此乃天然之性德也。真谛即真空,俗谛即假有,中谛即中道第一義谛。若是明白中道第一義谛,悟到中道,即三即一,中道當中有真空,也有假有,所謂「一心三觀」、「一心三谛」。一切法皆歸於實相,所以,言此三谛乃天然之性德。
 
  所謂天然就是本具的,我們的心性,不假造作,不是人生出來的,不是父母給我們的,也不是菩薩、閻王、耶稣給我們的,它是本具的,法爾如是的。儒家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中庸)雲:「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為道,修道之謂教。」這些,都是講心性,都屬於性德,天然的性德。心性本具,所以我們當下這個心,是不假絲毫造作的,若是起心動念,那就不是天然了。天,有先天、後天及第一義天,先天指過去,後天指現在,第一義天包括過去和現在,這就是屬於天然之性德;此性德當中具足一切功德、智慧、神通、妙用,這一切皆由三谛所統括。
 
中谛者,統一切法。
 
  當下這念心性,若悟此中道第一義谛、實相之理,十方世界都在我們這念心當中。在十法界圖,十法界當中是一心,下面有三惡道,心若起貪瞋癡,就墮入三惡道;若受持五戒,就屬於人道;修十善、修四禅八定,屬於天道;修四谛,屬於聲聞道;修十二因緣,屬於緣覺道;修六波羅密,屬於菩薩道;菩薩道修成了,就屬於佛道。
 
  所謂「心生萬法」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十法界都是這個心生出來的。既然是心生出來的,這念心若契悟實相,實相就是沒有生、沒有滅,當下就是統攝十法界。當下這念心,一念不生,十法界馬上統統銷歸自性,所以,古德雲:「一法界顯,九法界隱」,此即是統一切法。
 
  一真法界,就是實相,此實相就是中谛。若契悟此一真法界,當下這念心現前了,此時就如禅宗所言「千年暗室,一燈即破」。一燈就是實相,此燈若時時刻刻現前,照破了黑暗,沒有天堂,也沒有地獄,沒有三途惡道,人、聲聞、緣覺、菩薩也都沒有了,為什麼呢?因為實相的境界,能統一切法,統攝有為法與無為法,所以,一真法界現前,十法界就統統銷歸自性。
 
  十法界沒有了,外面的依報也沒有了,當下這念心具足定力、智慧,定慧一如,戒定慧不離當念,悟此心,即是「千年暗室,一燈即破」。將此心安住於實相,十法界、依正二報,皆不離當念,此即「中谛者,統一切法」之義。
 
真谛者,泯一切法。
 
  真谛是指空,此空性是指實相當中具足有真空的道理。若以真空來講,一切法都不成立,聲聞證我空,菩薩證法空,我空、法空、空空,這三空的道理,都是泯一切法。
 
  泯,就是一法不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契悟真空,即屬真谛。此真空,有析空觀、體空觀,無論是析空或體空,都是空,皆是泯一切法。
 
  泯,就是滅一切法,一切法都是空性,沒有一法不空。所以,站在空性而言,中道也是空,假有也是空,什麼都是空,一空一切空,就是泯一切法,空性現前了,即是屬於真谛。
 
俗谛者,立一切法。
 
  古人雲:「佛事門中不捨一法,實際理地不立一法。」以俗谛言,例如菩薩雖了知空花水月道場,卻能大做夢中佛事,什麼都要具足,了達世間法,廣修菩薩行,圓滿萬德莊嚴。
 
  十法界當中,佛法界,即是一乘任運,萬德莊嚴,是諸佛。所以,要想達到佛的境界,先要從俗谛上去修行,立一切法,百福莊嚴,一善不廢,是佛事,此即俗谛也。
 
  所謂俗谛者,即世間法,我們現在建道場,就是立一切法;要行六波羅密,要度眾生,必須要有道場;欲聽經聞法,必須要有講堂,還要有經書,什麼都要有,都要具足,這就是立一切法。
 
舉一即三,非前後也。
 
  中道第一義谛、真谛、俗谛,雖分三種道理言之,最後仍歸一。此三種道理,非各自獨立,而是沒有前後、沒有中間,即「一心三觀」,此一心當中,具足三觀之理。等於禅宗所說的:「隨拈一法,皆是佛法」、「頭頭法法都是道」、舉一即三,所謂「芥子納須彌」,即一念當中,具有恆沙法門。
 
  大乘經雲:「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花是指我們這念心,每一個人都有,這花當中,又具足有無量無邊的世界與天地。
 
  所謂舉一即三,就是舉俗谛,當中有真谛、有中谛。舉中道第一義谛,當中就有真谛、俗谛;舉真谛,也有俗谛、中谛。說一即三,三即一,沒有前後,沒有中間,沒有左右,一即一切,非前後也。
 
含生本具,非造作之所得也。
 
  此天然性德,在聖不增,在凡不減,蠢動含靈本具,非修後始有。如陽光雖被烏雲遮住,但其光明並未因烏雲而減退,故佛性,法性,凡有性者,皆具此理。
 
  無論是胎、卵、濕、化生,一切蠢動含靈,皆有實相,皆有心性,是本自具足的,此心性不是想出來的,也不是造作所得的。所謂造作是心去攀緣、去思想,心性本自具足,故不須思想、攀緣。
 
悲夫!秘藏不顯,蓋三惑之所覆也。
 
  奈何世人,不知本具佛性,眾生沉淪,迷失本性,懷珠乞討,久處無明煩惱殼中,不能沖出三界,亦不知沖出。秘藏指三德,指真如法性,指實相。
 
  秘藏,就是藏在眾生當中的秘密,藏在眾生如來藏當中,藏在煩惱、無明當中。所以,煩惱當中有菩提,無明當中即佛性,所謂「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修淨土法門者,阿彌陀佛在那裡呢?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藏在法界當中,法界就是指六根、六塵、十二入、十八界,欲見阿彌陀佛,就必須在法界、無明當中修,所謂「無明分分破,法身分分現。」此真如法性、實相,為什麼秘藏不顯,不會現前呢?因為有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這三種煩惱把我們的真如法性,本具性德蓋住了,故雲「蓋三惑所覆也」。
 
故無明翳乎法性,塵沙障乎化導,見思阻乎空寂。
  無明惑,是心理的黑暗,有四十二品無明,生住異滅四相各有十品,最後一品生相無明較難破,這個無明煩惱翳乎法性,法性是指實相、佛性。
 
  我們這個心眼,具足一切神通、智慧、光明,什麼都有,可是心眼當中有了翳,有了無明煩惱,法性、佛性就無法顯現。無明翳,猶如眼中生翳,什麼都看不見。
 
  「塵沙障乎化導」一一塵沙惑,就譬如說,不知眾生錯綜復雜的根性,不知如來無量法藥,因為有如塵如沙的諸多不知,故不能應病與藥,隨機化導。菩薩發大悲大願,要普度眾生,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想要度盡眾生,必須有很多方法,也要知道眾生的根性。雖然菩薩有此大願,但法門不了解、不通達,這就「障乎化導」,所以要修如幻三昧。修成了,即能了達一切,否則,因有塵沙惑,就無法通達無量無邊教化眾生的法門。
 
  「見思阻乎空寂」一一見惑,即見解不清楚,妄執有我,而生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思惑,即思想不正確,觀念偏差,追逐於貪瞋癡慢疑,對事理看不空。阻,就是障礙。欲證真空之理,想見到空性,必須破除見思惑。
 
然茲三惑,乃體上之虛妄也。
 
  三惑之體虛妄,如影子顯現,所謂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善惡如幻化,三界如空花,皆是一個虛妄的境界,怎麼說呢?例如,現在我發脾氣,能否找得到當下那念心的脾氣?找不出來的!被人家辱罵,馬上無明火冒三丈,這是一種緣起,無明是遇緣而起,既是遇緣而起,就是虛妄不實,所以,無明煩惱乃是體上之虛妄也。
 
於是大覺慈尊,喟然歎曰:
「真如界內,絕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無自他之形相。
但以眾生妄想,不自證得,莫之能返也。」
  三覺圓滿,萬德莊嚴,謂之大覺。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謂之慈尊。
 
  釋迦牟尼佛成道時,上半夜契悟四谛,中半夜契悟十二因緣,後半夜夜睹明星,忽然大徹大悟,喟然歎曰:「大地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之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真如界內是指真空當中,在真空當中,沒有眾生、沒有佛、沒有魔,故雲「絕生佛之名」,如禅宗祖師言「有佛處亦不住,無佛處即走過。」真如,就是指實相,指我們當下沒有生滅,沒有去來,靈明寂照的這念心;不起心、不動念,了了分明,常寂常照,這就是真如。這個地方,什麼都不理,所以,禅宗古德雲:「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因佛本來就有,故不須另外再去求佛。
 
  眾生也是虛妄,佛也是虛妄,所以佛不度眾生。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沒有說一句法,度了無量無邊的眾生,沒有度一眾生,是因安住在平等法界當中。
 
  「平等慧中,無自他之形相」。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就是指我們當下這念心,沒有去、沒有來,沒有生、沒有滅,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沒有眾生相,也沒有佛相,什麼相都沒有,離一切相,即一切佛。
 
  「但以眾生妄想,不自證得,莫之能返也」。一切眾生本具佛性,當中具足一切功德,智慧、神通、妙用,為何無法證得,因有妄想、執著的緣故。
 
  無始以來,眾生六根攀緣已成習慣了,看到好的就起貪心,壞的就起煩惱,沒辦法回頭了,想要他回頭,實在是很困難的事。但,只要有信心、恆心,一旦回頭,也很簡單,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狂心頓歇,歇即菩提」,一下就返過來了,這都是觀念和信心的問題。
 
由是立乎三觀,破乎三惑,證乎三智,成乎三德。
  妄想包括很多,有善、有惡。無論是善、惡,若始終在妄想當中,就無法證得這一念真性,怎麼辦呢?佛大慈悲,開方便法,立三觀,說了三種修證之方法。
 
  三觀即空、假、中三觀。三惑,即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三智,即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三德,即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修觀破惑證智成德,似乎是三乘修證,若從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不二,則為一心三觀矣。
 
空觀者,破見思惑,證一切智,成般若德。
假觀者,破塵沙惑,證道種智,成解脫德。
中觀者,破無明惑,證一切種智,成法身德。
  修三觀的目的,就是要破三惑、證三智、成三德,這些都是最直接了當的方法,不需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但是,眾生的煩惱執著,各各不同,所以必須要有不同法門對治。
 
  修空觀(析空觀、體空觀),修成功了,破見思惑,證無師智,即出三界,了生死;修假觀(如幻三昧),修成功了,破塵沙惑,證道種智,證到菩薩的境界,然後證空不住空;修中觀(實相觀)就破無明惑,所謂無明分分破,真如分分現,最後入金剛喻定,破最後一分無始無明,就證一切種智,成法身德。
 
然茲三惑、三觀、三智、三德,非各別,非異時也。
天然之理,具諸法故。
 
  此為綜合法法相攝之理。三惑、三觀、三智、三德不離這念心,這念心又具足三惑、三觀、三智、三德,所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念心,迷即眾生,覺即菩提,若契悟此理,則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心性本具,當下即是,所以,不是個別獨立存在,也不是修戒、修定、修慧之次第修,而是戒定慧一體相攝也。譬如波浪即水,水即波浪,在形象上似乎有所差別,但其體是一樣的。水不離水,水遇強冷即結冰,冰遇高熱,又變成水了。
 
  我們這念心,煩惱、菩提本自具足,遇外面的境界風,就變成了冰;若遇善緣,我們覺悟的心契悟了三觀的道理,冰馬上又化成水了,所以,這些都要靠智慧心來觀照。這念心有迷、有悟,迷的時候水就變成波浪,悟的時候,透過智慧之光的返照,波浪又變成水了,煩惱即成菩提,所以,其理非各別獨立存在。
 
  並非因為有過去,才有現在,有現在,才有未來,所以曰非異時也。這當中沒有時間,一法具足一切法,當下一念心悟中道實相之理,此實相當中,能夠生出妙有,即真空,所以是同時存在,非異時也。過去、現在、未來,皆不離當下這個心,此心悟著實相,即能破除了一切執著。凡夫就是有執著,執著過去、現在、未來,執著內外、美丑、凡聖,有了這些執著,就有時間、空間的顯現,若能破除執著,則過去、現在、未來都是在當下這一念。
 
  真正契悟實相,沒有遠近,法界就是一體的,極樂世界就在目前,淨土就在當念,所以,沒有異時的存在,此乃指最高的實相境界而言,必須是悟到實相的境界,方能夠法法相攝。「三惑、三觀、三智、三德,非各別非異時也」,此乃以體上而言,天然本具的道理,本自具足一切法也。
 
然此三谛,性之自爾,迷茲三谛,轉成三惑。
惑破藉乎三觀,觀成證乎三智,智成成乎三德。
從因至果,非漸修也,說之次第,理非次第。
 
  如何能契悟中道實相呢?必須要有方便,即次第的方便方法,否則就無法契入實相,但是,若執著這個方便,又不能完全與理相應。
 
  此三谛的道理,是本自具足,性之自爾,法爾如是,即自性當中不假造作,沒有始,沒有終,沒有美丑,自性自爾,法爾如是也。若迷此三谛,不了解三谛的道理,就轉成三惑,這是屬於眾生的境界。
 
  本性雖具足一切神通妙用、功德、智慧,眾生因迷失了本性,所以,智慧、功德顯現不出來;如被白雲遮住,變成三惑,這些煩惱、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即成眾生的境界。
 
  我們為了要轉識成智,為了要超凡入聖,得到解脫,見到實相,為破三惑,就必須了解三觀的道理。依照三觀的方法來修行,三觀即空觀、假觀、中觀,此三觀修成了,就證三智,智成則成三德。
 
  三德是果,三觀是因,因成就有智,智成就有德,三智不離當下一念。從因至果,非漸修也,故「說之次第,理非次第」。從因至果,明明是漸修,怎麼說不是漸修呢?所謂「修而無修」,修了以後,始終不執著這個修。例如,修空觀時,空當中有假有、有中道,即所謂「一空一切空」,空當中具有假有,具有中道,就是實相,看似漸修,其實不是漸修。
 
  修假觀時,假觀當中又有空,又有中,所以「一假一切假」,那是不是漸修呢?表面上看似是漸修,但若時時刻刻,我們這念心如如不動,了了常知,那就不是漸修了。所以,在事上、言說上而言,好象有次第,但若契悟了,在理上而言,那就沒有次第了。
 
  理,就是中道實相之理,空當中有中道實相,假當中也有中道實相,這是不是沒有次第?一心具足三種道理,所以,理上是無次第,事上來說是有次第。
 
大綱如此,網目可尋矣。
  大綱即三谛、三惑、三觀、三智、三德。若明此大綱,即能契入。網目(如魚網,當中橫豎的線曰網,空洞曰目),是形容詞,目是指三谛、三惑、三觀、三智、三德。這些道理一看就很清楚明白,若欲修證,就要修此網目,所以說「大綱如此,網目可尋矣」。
 
  我們修行的目的就是成三德,欲成三德,就必須要有三智:欲得三智,就必須修三觀,修了三觀,才可以轉三惑;三惑破了,就證了三智;有了三智,三德自然而然就現前了。這些就是修實相的道理,中道實相觀修成了,就有三智,有了三智,就成三德。
 
  所謂大綱,就是指心要,網目是指五時八教權實等法。谛祖雲:「三谛准仁王經,三觀准璎珞經,三惑准智度論,三智准大品般若經,三德准大般涅槃經。」(谛祖是天台宗的祖師),此處乃說明三谛、三觀、三智、三德之理,這些道理,並不是天台宗祖師以想象所創造出來的,而是根據大乘經典所說之理,前後融通,把整個佛法的教理融會貫通所做成的結論,所以,此理又能融合大小乘、藏、通、別、圓。
 
  因此,依據「始終心要」修行,就是一條直路,一條近路,絕對不會走錯路、繞遠路。
 
 
 
 

上一篇:趙躍辰居士:七十空性論今诠 導讀 8.元素特性與集合特性
下一篇:趙躍辰居士:七十空性論今诠 導讀 9.還原論與整體論方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