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賀繼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導筆記·開妙道門 二.正宗分 3.釋正見(5)應成派的獨特優勝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5)應成派的獨特優勝處

第五,應成派的獨特優勝處,本文說:

(十三)“又由現相除有邊,及由空性除無邊,

若知空性現因果,不為邊執見所奪。”

[又由現相除有邊]這是說以緣起有來除有邊。也就是由緣起有來破除實有,這是應成派的特別之處。它是雙除:緣起有是除兩邊,自性空也是除兩邊。這就是應成派的雙有,在承認緣起有的時候同時除實有,實有的都沒有,只剩下緣起有。這就是以緣起有除有邊。

[及由空性除無邊]這是說以自性空來除無邊。空性是說事物的自性是沒有的,空是空在自性上。我們所說的空是指一切事物都是沒有實有自性的,但絕不是否定事物的緣起有,所以畢竟無這邊就除掉了。應成派的特殊之處在於只破除世間萬物的自性有,而不是說連緣起都沒有。

[若知空性現因果]我們應知道空性裡面現起的因果,因為一切法雖無自性有,但是存在緣起有,我們若新加了善因就得樂果;新加了惡因就生苦果,這只有由自性空才能成立。如果自性是實有,那麼無論新加了善因或是惡因,都不能感果,都不能改變。

[不為邊執見所奪][邊執見]就是執常於執斷:說什麼都沒有,就是執斷,是斷見;如果說一切都是實有,這就是執常,是常見,兩者都稱為[邊執見][所奪]就是動搖我們的心。

我們懂得了上面所說的這些道理,[邊執見]就不能動搖我們的心,我們的心不會隨[邊執見]而起變化。

應成派以外的人,雖然也承認由現相除無邊,由空除有邊。而應成派則主張,任何一法除了只是現相外都不是實有,了知這種現相之義能除勝義中有的【有邊】;此唯現相本身不能從自己這邊而有,了知這種空性之義能除世俗中無的【無邊】。

應成派以外的人也承認有了現相就不是沒有,由自性空就沒有實有。應成派則主張雙許:既許是緣起有,又許是自性空。勝義中有,就是實體有,現相本身不能自成其為有;畢竟無這種無邊是沒有的,那些認為世間簡直一切都沒有的說法還是不存在。世間哪裡去找畢竟無呢?現在就是有很多人不信因果、不信解脫、不信三世。對於這些人,在世間法上,我們不敢說他有什麼不對;在佛法來說,這是要墮寒冰地獄的,因為這是斷見。

某物既然是緣起,那麼除了無自性有或不能自存自立外,不可能成為別的什麼。這是因為它必定是依靠安立所依聚合而出生的,以虛弱的老人為例,他自己無法從座位上站起來,必須依賴他人而起,這裡也一樣:任何一法都不能自存自立,必須依靠其他條件,無自性有。

能夠安立名字的那一方面,不管是物件還是人,都要合量。沒有一個法能夠自立而有,都需要依賴其他條件而有,所以就無自性有,不能自成其為有。這個道理如果大家搞清楚了,就可以破那些所謂什麼都不想就是證空性的說法,就可以排除這樣的邪見。因為那種說法是永遠也證不到空性的。

總的說來,雖然有許多抉擇無我義的正理。而如【正理之王】者,厥為【緣起正理】。我們在此立宗道:“芽——有法,無實有,是緣起的。對此外道們將回答【因不成立】,因為他們承認一切法是【總體勝性】的變化。

[緣起正理]就是說緣起的道理可以雙解空有,在任何一個法上,緣起有與自性空都是同時存在的。這裡的[芽——有法]是指植物的芽沒有實有性,不可能自己生成,是緣起而有的,是由許多條件聚合而有的。

外道認為一切都是上帝所造,安排的,耶稣教說:上帝捏了兩個泥人:一個亞當,一個夏娃,他們兩個繁衍了整個人類。那麼我們可以反問:上帝是誰安立的?他從哪裡來的?即便是孫悟空還是從石頭裡迸出來的,總還有個緣起有。盡管是一個神話故事,但還是說明了緣起有。如果不是緣起有,那麼上帝又是從那裡迸出來的呢?

大部分藏地先人許為【畢竟無】,墮於斷邊;唯識宗以下的一切實事師,不了解無自性有能安立緣起的道理,墮於常邊;自續師雖承許緣起,但無法接受【若是緣起即無自相有周遍】,也墮於常邊。

[大部分藏地先人許為【畢竟無】,墮於斷邊]這就告訴我們如果認為什麼都沒有,就是墮於斷邊。墮斷邊是墮寒冰地獄的因。

[唯識宗以下的一切實事師,不了解無自性有能安立緣起的道理,墮於常邊;]這是因為他們不承認心外有我,心是見分,外面一切現相都是相分,他們在無形中承認心是實有,所以他們墮於常邊。

[自續師雖承許緣起,但無法接受【若是緣起即無自相有周遍】,也墮於常邊。]自續師為什麼不接受無自相的緣起?因為他們認為只有貓才能安立為貓,只有狗才能安立為狗,這樣就將貓、狗都看成是有實有自性的了。他們認為必須先要有具有自性的且可安立的物體才能安立名字。他們和唯識一樣:認為有自性後才有這些東西,因為他們沒有脫干淨,所以墮於常邊。

應成師則不是這樣,他們認為貓、狗也都是因緣起才有,仔細追下去就合乎現代科學,就是追到中子也都還是可破可分的。哪裡有實體有呢?沒有嘛。原子彈就是將中子擊破了,這和物理學也是符合的:一切物質都有可分性,這就是緣起有,沒有分不開的物質。在中觀應成派看來,從自續派開始就墮於常邊。

智者中觀師將有無分成四種差別:雖是自性無,但不是畢竟無;雖是名言中有,但不是自性有。實有師等的錯誤根本,就在於未將有無分成這四種的過失。

帕邦喀大師在這裡特別指出中觀應成師是智者,他們是有智慧的,是徹底搞清楚了的。他們將有和無分成了四種情況:雖然是自性無但不是畢竟無,因為有緣起有,而實有自性無,這樣就將自性無與畢竟無兩種區分開了;名言中的有是我們唯名安立的,是我們給他取了名字之後才有的,但不是其本來就有的。中觀應成派殊勝之處在於將有和無都分成兩樣,這樣他們就將問題說清楚了。

[實有師等的錯誤根本,就在於未將有無分成這四種的過失。]他們沒有像應成派那樣分,於是就造成了不究竟、不圓滿的問題。

應成派以【無實有,是緣起故】之量,能雙除常斷二邊,此即是由第一句(無實有)除有邊,由第二句(是緣起故)除無邊。

中觀應成派認為無實有的原因是緣起有的緣故,並可以由此破除常斷二邊:以緣起有破斷邊;以自性無破常邊,這也就是頌子裡的意思。

覺耐仁波切常說,這二句中的每一句都能雙除常斷二邊,其雙除之理,即由【無實有】一句直接除常邊,兼示並非總說一切全無而除斷邊,【是緣起故】一句也能由此類推。

中觀應成派之所以徹底、究竟,就在於雙除常斷二邊。如果我們墮入常邊就要流轉生死;墮入斷邊就要墮寒冰地獄。

[無實有]即是說一切事、物均無實有自性,這句話本來就是說空性的方面,可以直接斷除常邊。世人執常就是執實有,[無實有]即見空性,這樣可以斷執常的心。同時[無實有]並不是破除一切有,不是說一切都沒有,只是說沒有實有,同時又肯定了緣起有,這樣就斷除了斷邊。同樣,因為一切事、物是緣起有而沒有實有,由於緣起有是依存緣起,所以自性為空,以此可斷除實有自性之執著。中觀應成派的道理都是這樣:說無實有,本來是用於見空性的,由緣起有這方面斷除了實有、證明了空性;由自性空說明空在其自性,並不是空那些緣起有的東西,所以這個道理可以同時斷除常斷二邊。這就是中觀應成派殊勝之處。

因此,我們可以明白為什麼吉祥月稱也說:“是故由此緣起理,能斷一切惡見網。”像這樣,以一切法無實與【是緣起故】之因消除二邊故,也可理解《根本慧論》中所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以及經中所說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即是緣起即空,空即緣起之義。如果同樣配以【我即是空,空即是我】,亦易予理解。

[是故由此緣起理,能斷一切惡見網。][惡見網]就是執常與執斷。由緣起有的道理既可以除常邊,又可以除斷邊。除斷邊是由緣起有否定一切無;除常邊是由緣起有否定一切實有,道理就在於此。

[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我舉個例子:假如這個房子裡面沒有空間,人就進不來,如果是實體有,這麼多人怎麼坐得進來呢?所以說一切法因為是自性空才可以增、可以減,可以增添好的東西,也可以去除壞的東西,正是因為自性空的道理,我們才可以由眾生修行成佛。我們只要去除內心中壞的東西,換成和佛一樣的好的東西,就可以成佛。這都是因為緣起有、自性空,不然凡夫怎麼可以修成佛?如果凡夫是不可以變化的,是實實在在的,那麼永遠都是現在這個樣子;如果凡夫是不可以動搖的,沒有生、住、異、滅,我們現在還在受秦始皇的統治,哪有這樣的事呢?正是因為緣起有、自性空,無法不變,凡世間一切有為法都是緣起法,都是可以造作的。因為一切有為法都是可以造作的,都是緣起有、自性空,所以造惡就種惡因,行善就種善因。

[以及經中所說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即是緣起即空,空即緣起之義。]這裡所說的[經]就是我們天天念的《心經》。《心經》中所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色自性是空的,是沒有實有自性的;空是說色法的自性為空,並不是色法沒有,這一點大家一定要搞清楚。色法不是自性有,色即是空說的是色法的自性為空,不能自成其為有。色法實有的方面,不能自成其為有,所以它自性有這方面是空的,這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本意是:空是在色法上空,不能說在哪家的院壩上空,在色法上空是說色法無實有自性,所以空是色法的體性,也可以說是它的自性。大家若是真正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沒有可執實的東西了。

[如果同樣配以【我即是空,空即是我】,亦易予理解。] [我即是空]說的是:我是緣起而有的,不能自成其為有;[空就是我]說的是:空是[我]的組成部分,[我]的空是說那個執實自我的[我]沒有。若執實自我的話,整天想的都是:我要發財,我要升官等等,就沒有一點空性道理了。

這兩句話看起來很簡單,目的是要我們斷[人我執]。我們要解脫自己就要知道[我]是緣起有,自能成立的[我]是沒有的,不要將自己抓得緊緊的了。如果我們抓著自己是緊緊梆梆的[我],那麼換句話說我永遠是長壽的,永遠不會死,實際這是不可能的。正因為是緣起有,自己才會起變化:如果摧殘自己,自己就老的快,不知道保養自己就會死的快;如果保養好自己的身體,就能延長生命。我們還可以將自己不能做主、隨業流轉,變成自己可以做主,隨願往生。只要我們天天堅持止惡修善,保養自己的身體,就可以長壽。我們學修佛法就是要將自己不能做主的事情變成可以自己做主的事情。要想自己做主其實很簡單:生起出離心,生起菩提心,再證得了空性,那麼就完全可以自主了。

總而言之,自性空中的一切法皆可成立。如果你能不墮二邊,就不會落入正見歧途。

一切法都是緣起有、自性空,如果我們不墮入常斷二邊,就不會偏離正見,落入歧途。那些“起心動念無非煩惱,只要什麼都不要想就可以解脫了。”的說法就是[正見歧途]。可為什麼有些人相信那種說法呢?因為他們如果天天這樣想就是在修定,天天修定身上就會生住分,身心兩方面就會有感受。所以你如說他們修的不對,他就會笑你:“你不懂,我現在有內證,你不能懂!”他還不屑和你爭辯。我曾看過一位這樣修的大師,他講法時會突然很久不說話了,一般人認為他在裝模作樣,其實是他自己的境界現前,他去品味了,等他自己味品夠了又會繼續給大家說法。從修學上來看,他不是裝模作樣,再簡單一點就是他那個味道發作了,他去享受了,忘記還有那麼多聽眾在聽他說法。我當時看了就有點發笑。他為什麼有這樣的功能?因為每天這樣想就是隨順修定,身上就要起作用。你們大家如果修定也是這樣的,只要天天想、天天想,身上就能出功能,身上就會產生從沒感受過的感覺。我前面給大家講過,你們實際去做一下,將來有了住心之後,會出現你們從未感受過的東西。

 

上一篇:聖嚴法師:大乘止觀法門之研究 第二章 《大乘止觀法門》的真偽及其作者 第三節 本書真偽問題之研究
下一篇:聖嚴法師:大乘止觀法門之研究 第三章 《大乘止觀法門》的基本思想 第一節 本書的如來藏思想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