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佛教典籍簡介:百喻經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百喻經》  

  《百喻經》,又稱《百句譬喻經》、《百句譬喻集經》、《百譬經》、《百喻集》。四卷。僧伽斯那撰,求那毘地譯。
  僧伽斯那,又稱僧伽斯、僧伽先。是五世紀印度的大乘法師,為求那毘地的老師。

  求那毘地(?-502),中天竺人。南齊譯經僧。幼年出家,師事僧伽斯那。聰慧強記,勤於諷習,所誦大小乘經二十余萬言,兼學外典。齊建元初(479-482)到京師,居止於毘耶離寺,執錫從徒,威儀端肅,王公貴勝迭相供請。初,僧伽斯那於天竺國抄集修多羅藏十二部經中切要的譬喻,撰為一部,凡有百事,以教授新學。毘地悉皆通誦,兼明義旨,以永明十年(492)秋譯為齊文,凡有十卷(今為四卷),稱為《百句譬喻經》,或《百喻經》。

  本經集錄近百則(九十八則)有關善惡罪福報應的譬喻故事,說明佛教的基本教義,所以稱為《百喻經》。

  本經所集錄的九十八則譬喻故事,每則末後都載有一段精辟的論述來說明佛教的教義。其中大部分故事是以一般民眾為教化對象,也有對外道、出家眾、國王等而說者。茲略述各卷內容如下:

  卷一:以愚人食鹽喻、愚人集牛乳喻、以梨打破頭喻、婦詐語稱死喻、渴見水喻、子死欲停置家中喻、認人為兄喻、山羌偷官庫喻、歎父德行喻、三重樓喻、婆羅門殺子喻、煮黑石蜜漿喻、說人喜瞋喻、殺商主祀天喻、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灌甘蔗喻、債半錢喻、就樓磨刀喻、乘船失釪喻、人說王卒暴喻、婦女欲更求子喻等二十一則譬喻,說明布施、持戒、因果報應、生天等道理。

    □愚人食鹽喻

  昔有愚人至於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為益鹽。既得鹽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緣有鹽故。少有尚爾,況復多也?”愚人無智,便空食鹽,食已口爽,返為其患。

  譬彼外道聞節飲食可以得道,即便斷食,或經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餓,無益於道。如彼愚人,以鹽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復爾。

    □三重樓喻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癡無所知,到余富家,見三重樓高廣嚴麗,軒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財錢,不減於彼,雲何頃來而不造作如是之樓?”即喚木匠而問言曰:“解作彼家端正捨不?”

  木匠答言:“是我所作。”

  即便語言:“今可為我造樓如彼。”

  是時木匠即便經地壘墼作樓。愚人見其壘墼作捨,猶懷疑惑,不能了知,而問之言:“欲作何等?”

  木匠答言::“作三重屋。”

  愚人復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為我作最上屋。”

  木匠答言:“無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屋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雲何得造第三重屋?”

  愚人固言:“我今不用下二重屋,必可為我作最上者。”

  時人聞已,便生怪笑,鹹作此言:“何有不造下第一屋而得上者?”

  譬如世尊四輩弟子不能精勤修敬三寶,懶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我今不用余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羅漢果。”亦為時人之所嗤笑,如彼愚者等無有異。

    □煮黑石蜜漿喻

  昔有愚人煮黑石蜜,有一富人來至其家,時此愚人便作是念:“我今當取黑石蜜漿與此富人。”即著少水用置火中,即於火上以扇扇之,望得使冷。

  傍人語言:“下不止火,扇之不已,雲何得冷?”爾時眾人悉皆嗤笑。

  其猶外道不滅煩惱熾然之火,少作苦行,臥棘刺上,五熱炙身而望清涼寂靜之道,終無是處,徒為智者之所怪笑,受苦現在,殃流來劫。

    □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

  昔有國王,產生一女,喚醫語言:“為我與藥,立使長大。”

  醫師答言:“我與良藥,能使即大,但今卒無,方須求索,比得藥頃,王要莫看,待與藥已,然後示王。”

  於是即便遠方取藥,經十二年,得藥來還,與女令服,將示於王,王見歡喜,即自念言:“實是良醫,與我女藥,能令卒長。”便□左右賜以珍寶。

  時諸人等笑王無智,不曉籌量生來年月,見其長大,謂是藥力。世人亦爾,詣善知識而啟之言:“我欲求道,願見教授,使我立得善知識。”

  師以方便故,教令坐禅,觀十二緣起,漸積眾德,獲阿羅漢位,踴躍歡喜,而作是言:“快哉大師!速能令我證最妙法。”

  卷二:以入海取沈水喻、賊盜錦繡用裹氀褐喻、種熬胡麻子喻、水火喻、人效王眼□喻、治鞭瘡喻、為婦貿鼻喻、貧人燒麤褐衣喻、牧羊人喻、雇借瓦師喻、估客偷金喻、斫樹取果喻、送美水喻、寶箧鏡喻、破五通仙眼喻、殺群牛喻、飲木筩水喻、見他人塗捨喻、治禿喻、毘捨闍鬼喻等二十則譬喻,說明修行善法諸功德、出家求道、流轉生死、苦、持戒等道理。

    □斫樹取果喻

  昔有國王,有一好樹,高廣極大,當生勝果,香而甜美。時有一人,來至王所,王語之言:“此之樹上將生美果,汝能食不?”

  即答王言:“此樹高廣,雖欲食之,何由能得?”

  即便斷樹,望得其果。既無所獲,徒自勞苦。後還欲豎,樹已枯死,都無生理。

  世間之人亦復如是,如來法王有持戒樹,能生勝果,心生願樂,欲得果食,應當持戒,修諸功德。不解方便,返毀其禁,如彼伐樹,復欲還活,都不可得,破戒之人亦復如是。

    □送美水喻

  昔有一聚落,去王城五由旬,村中有好美水,王□村人常使日日送其美水,村人疲苦,悉欲移避,遠此村去。

  時彼村主語諸人言:“汝等莫去,我當為汝白王,改五由旬作三由旬,使汝得近,往來不疲。”即往白王,王為改之,作三由旬。眾人聞已,便大歡喜。

  有人語言:“此故是本五由旬,更無有異。”雖聞此言,信王語故,終不肯捨。

  世間之人亦復如是,修行正法,度於五道,向涅槃城,心生厭惓,便欲捨離,頓駕生死,不能復進。如來法王有大方便,於一乘法分別說三,小乘之人聞之歡喜,以為易行,修善進德,求度生死。後聞人說,無有三乘,故是一道,以信佛語,終不肯捨,如彼村人亦復如是。

    □殺群牛喻

  昔有一人,有二百五十頭牛,常驅逐水草,隨時餧食。時有一虎,噉食一牛。爾時,牛主即作念言:“已失一牛,俱不全足,用是牛為?”即便驅至深坑高岸,排著坑底,盡皆殺之。

  凡夫愚人亦復如是,受持如來具足之戒,若犯一戒,不生慚愧,清淨忏悔,便作念言:“我已破一戒,既不具足,何用持為?”一切都破,無一在者。如彼愚人盡殺群牛,無一在者。

  卷三:以估客駝死喻、磨大石喻、欲食半餅喻、奴守門喻、偷犛牛喻,貧人能作鴛鴦鳴喻、野干為折樹枝所打喻、小兒爭分別毛喻、醫治脊偻喻、五人買婢共使作喻、伎兒作樂喻、師患腳付二弟子喻、蛇頭尾共爭在前喻、願為王剃須喻、索無物喻、蹋長者口喻、二子分財喻、觀作瓶喻、見水底金影喻、梵天弟子造物因喻、病人食雉肉喻、伎兒著戲羅剎服共相驚怖喻、人謂故屋中有惡鬼喻、五百歡喜丸喻等二十四則譬喻,說明不殺戒、無明、八正道、五蘊皆空等道理。

    □欲食半餅喻

  譬如有人,因其饑故,食七枚煎餅,食六枚半已,便得飽滿。其人恚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飽足,由此半餅,然前六餅唐自捐棄,設知半餅能充足者,應先食之。”

  世間之人亦復如是,從本以來常無有樂,然其癡倒,橫生樂想。如彼癡人,於半番餅生於飽想。世人無知,以富貴為樂,夫富貴者,求時甚苦,既獲得已,守護亦苦,後還失之,憂念復苦。於三時中,都無有樂。猶如衣食,遮故名樂,於辛苦中橫生樂想,諸佛說言:“三界無安,皆是大苦。”凡夫倒惑,橫生樂想。


    □師患腳付二弟子喻

  譬如一師,有二弟子,其師患腳,遣二弟子,人當一腳,隨時按摩。其二弟子常相憎嫉,一弟子行,其一弟子捉其所當按摩之腳,以石打折。彼既來已,忿其如是,復捉其人所按之腳,尋復打折。

  佛法學徒亦復如是,方等學者非斥小乘,小乘學者復非方等,故使大聖法典二途兼亡。


    □蛇頭尾共爭在前喻

  譬如有蛇尾語頭言:“我應在前。”

  頭語尾言:“我恆在前,何以卒爾?”

  頭果在前,其尾纏樹,不能得去;放尾在前,即墮火坑,燒爛而死。

  師徒弟子亦復如是,言師耆老,每恆在前,我諸年少應為導首。如是年少,不閒戒律,多有所犯,因即相牽入於地獄。


    □伎兒著戲羅剎服共相驚怖喻

  昔干陀衛國有諸伎兒,因時饑儉,逐食他土,經婆羅新山,而此山中素饒惡鬼、食人羅剎。時諸伎兒會宿山中,山中風寒,然火而臥。伎人之中有患寒者,著彼戲衣羅剎之服,向火而坐。

  時行伴中,從睡寤者,卒見火邊有一羅剎,竟不谛觀,捨之而走,遂相驚動,一切伴侶悉皆逃奔。時彼伴中著羅剎衣者亦復尋逐奔馳絕走,諸同行者見其在後,謂欲加害,倍增惶怖,越度山河,投赴溝壑,身體傷破,疲極委頓。乃至天明,方知非鬼。

  一切凡夫亦復如是,處於煩惱,饑儉善法,而欲遠求常、樂、我、淨無上法食,便於五陰之中橫計於我,以我見故,流馳生死,煩惱所逐,不得自在,墜墮三塗惡趣溝壑。至天明者,喻生死夜盡,智慧明曉,方知五陰無有真我。


  卷四:以口誦乘船法而不解用喻、夫婦食餅共為要喻、共相怨害喻、□其祖先急速食喻、嘗菴婆羅果喻、為二婦故喪其兩目喻、唵米決口喻、詐言馬死喻、出家凡夫貪利養喻、駝□俱失喻、田夫思王女喻、搆驢乳喻、與兒期早行喻、為王負機喻、倒灌喻、為熊所囓喻、比種田喻、猕猴喻、月蝕打狗喻、婦女患眼痛喻、父取兒耳璫喻、劫盜分財喻、猕猴把豆喻、得金鼠狼喻、地得金錢喻、貧兒欲與富等財物喻、小兒得歡喜丸喻、老母捉熊喻、摩尼水窦喻、二鴿喻、詐稱眼盲喻、為惡賊所劫失疊喻、小兒得大龜喻等三十三則譬喻,說明善法果報、淨戒、布施、解脫因緣等道理。


    □夫婦食餅共為要喻

  昔有夫婦,有三番餅,夫婦共分,各食一餅,余一番在,共作要言:“若有語者,要不與餅。”

  既作要已,為一餅故,各不敢語。須臾有賊入家偷盜,取其財物,一切所有盡畢賊手。夫婦二人以先要故,眼看不語,賊見不語,即其夫前侵略其婦,其夫眼見,亦復不語。婦便喚賊,語其夫言:“雲何癡人為一餅故,見賊不喚?”

  其夫拍手笑言:“咄婢!我定得餅,不復與爾。”世人聞之,無不嗤笑。

  凡夫之人亦復如是,為小名利故,詐現靜默,為虛假煩惱種種惡賊之所侵略,喪其善法,墜墮三塗都不怖畏,求出世道,方於五欲□著嬉戲,雖遭大苦,不以為患,如彼愚人,等無有異。


    □嘗菴婆羅果喻

  昔有一長者遣人持錢至他園中買菴婆羅果欲食之,而□之言:“好甜美者,汝當買來。”

  即便持錢往買其果,果主言:“我此樹果悉皆美好,無一惡者,汝嘗一果,足以知之。”

  買果者言:“我今當一一嘗之,然後當取。若但嘗一,何以可知?”

  尋即取果,一一皆嘗。持來歸家,長者見已,惡而不食,便一切都棄。

  世間之人亦復如是,聞持戒施,得大富樂,身常安隱,無有諸患,不肯信之,便作是言:“布施得福,我自得時,然後可信。”目睹現世貴賤貧窮,皆是先業所獲果報,不知推一以求因果,方懷不信,須己自經,一旦命終,財物喪失,如彼嘗果,一切都棄。


    □劫盜分財喻

  昔有群賊共行劫盜,多取財物,即共分之,等以為分。唯有鹿野欽婆羅,色不純好,以為下分,與最劣者。下劣者得之恚恨,謂呼大失,至城賣之。諸貴長者多與其價,一人所得,倍於眾伴,方乃歡喜,踴悅無量。

  猶如世人不知布施有報無報,而行少施,得生天上,受無量樂,方更悔恨,悔不廣施,如欽婆羅後得大價,乃生歡喜。施亦如是,少作多得,爾乃自慶,恨不益為。


    □小兒得大龜喻

  昔有一小兒,陸地游戲,得一大龜,意欲殺之,不知方便,而問人言:“雲何得殺?”

  有人語言:“汝但擲置水中,即時可殺。”

  爾時,小兒信其語故,即擲水中,龜得水已,即便走去。

  凡夫之人亦復如是,欲守護六根,修諸功德,不解方便,而問人言:“作何因緣而得解脫?”

  邪見外道、天魔波旬,及惡知識而語之言:“汝但極意六塵,恣情五欲,如我語者,必得解脫。”

  如是愚人不谛思惟,便用其語,身壞命終,墮三惡道,如彼小兒,擲龜水中。

  《百喻經》中的故事,篇幅雖短,卻生動有趣,長期以來深受人們的喜愛,流傳不衰,在文學史上亦有其重要地位,近代魯迅先生曾出資在金陵刻經處刻印此經。另有不少人將其中的故事白話化,使其影響更加深遠。

  《出三藏記集》卷九康法邃所作《譬喻經序》載:“譬喻經者,皆是如來隨時方便四說之辭,敷演弘教,訓誘之要。牽物引類,轉相證據,互明善惡罪福報應,皆可寤心,免彼三塗。如今所聞,億未載一,而前後所寫互多復重,今復撰集,事取一篇以為十卷,比次首尾,皆令條別。趣使易了,於心無疑。願率土之賢有所遵承,永升福堂,為將來基。”由是可知,運用此等譬喻教訓,可增加學者對教義的理解,是弘法布教者的最佳教材。

  譬喻是“因類取譬”,因此廣泛涉及當時的器物、植物、動物、社會習俗及政治制度等。所以除了直接的文學價值和弘法效果外,我們還可以從其資料中了解佛陀時代的種種環境,而對某種教說的產生有較充分的證據,擴展研究視野。

  僧伽斯那主張讀《百喻經》者應著重領會故事中所隱喻的道理,一如經末偈語所言:“如阿伽陀藥,樹葉而裹之。取藥塗毒竟,樹葉還棄之。戲笑如葉裹,實義在其中。智者取正義,戲笑便應棄。”

  本經收錄於《高麗藏》第三十冊、《碛砂藏》第二十八冊(二卷)、《龍藏》第一0七冊、《卍正藏》第五十冊、《大正藏》第四冊。坊間亦有單行本流通。

  又與本經編纂目的相同的經典,計有:

  □《雜譬喻經》:又作《新譬喻經》。後漢支婁迦谶譯,一卷,共集錄十二則譬喻。

  □《雜譬喻經》:失譯,二卷,共集錄三十二則譬喻。

  □《舊雜譬喻經》:又稱《雜譬喻集經》、《雜譬喻經》、《舊雜譬喻集經》、《集譬經》。吳天竺三藏康僧會譯,二卷,共集錄六十一則譬喻。

  □《雜譬喻經》:比丘道略集,一卷,共集錄三十九則譬喻。

  □《眾經撰雜譬喻》:鸠摩羅什譯,比丘道略集,二卷,共集錄四十四則譬喻。

  另有單譯的譬喻經,如:

  □猘狗經:吳支謙譯,一卷。

  □群牛譬經:西晉法炬譯,一卷。

  □大魚事經:東晉竺昙無蘭譯,一卷。

  □譬喻經:唐義淨譯,一卷。

  □灌頂王喻經:宋施護譯,一卷。

  □醫喻經:宋施護譯,一卷。


  □本經是屬十二部經的那一種類?

  □試以譬喻故事說明布施果報。

  □試以譬喻故事說明持戒的重要。

  □如何運用本經弘法?

 

上一篇:慧律法師:談初發心
下一篇:延德法師:略談“神通”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