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第179頁,共225頁:

8901. 

 蔡禮旭:愛之要以道    (2614) 

8902. 

 鐘茂森: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8053) 

8903. 

 南懷瑾:把心沉入地心以下無量虛空,可得大定    (11564) 

8904. 

 果卿居士:人與人之間的恩怨,產生於各個道中    (13725) 

8905. 

 南懷瑾:開悟前必須要走的路【匯總】    (37677) 

8906. 

 南懷瑾:順其自然的人,沒有明心見性!    (24436) 

8907. 

 黃念祖居士:一切都不二(突破了這一段,大乘經典就好懂了)    (9056) 

8908. 

 孩子學那麼多才藝,目的何在?    (5440) 

8909. 

 蔡禮旭:教育的根本在孝    (2670) 

8910. 

 蔡禮旭:學得多孩子抱怨多    (3986) 

8911. 

 領導人沒有別的,以身作則最重要    (4061) 

8912. 

 鐘茂森:人有短切莫揭    (6019) 

8913. 

 方海權:為什麼有些人好運氣總是跟隨他    (16790) 

8914. 

 蔡禮旭:現代人求學問容易犯一個很大的忌諱:貪多    (4266) 

8915. 

 蔡禮旭:父母要慎防調度起來孩子的虛榮心、奢侈心    (3146) 

8916. 

 蔡禮旭: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    (11065) 

8917. 

 蔡禮旭:教育孩子要高瞻遠矚,要以德為本    (3560) 

8918. 

 鐘茂森:人不安勿話擾    (4282) 

8919. 

 蔡禮旭:雖貴端,慈而寬    (3155) 

8920. 

 蔡禮旭:治家要有謹慎度    (2281) 

8921. 

 鐘茂森博士:人不閒 勿事攪    (4643) 

8922. 

 蔡禮旭:待婢僕 身貴端    (3808) 

8923. 

 蔡禮旭:禮是人與人之間很優美的距離    (2979) 

8924. 

 鐘茂森:勿厭故 勿喜新    (3965) 

8925. 

 元音老人: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34494) 

8926. 

 胡小林老師親自示范十念法拜佛    (66673) 

8927. 

 蔡禮旭:企業重倫理道德改善社會風氣    (1830) 

8928. 

 蔡禮旭:報怨短 報恩長    (3325) 

8929. 

 蔡禮旭: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3626) 

8930. 

 鐘茂森博士:勿谄富 勿驕貧    (3821) 

8931. 

 南懷瑾:念了千萬遍准提神咒的美國外交官:想什麼來什麼    (34199) 

8932. 

 蔡禮旭:一個人進步最多的是什麼時候?    (4894) 

8933. 

 蔡禮旭:如何轉怒為恕?    (3213) 

8934. 

 蔡禮旭:為什麼會生氣、發怒?    (7808) 

8935. 

 蔡禮旭:師生關系也要有反求諸己的精神    (1928) 

8936. 

 蔡禮旭:《弟子規》之恩欲報怨欲忘    (5834) 

8937. 

 蔡禮旭:兄弟之間相處的智慧    (3519) 

8938. 

 鐘茂森博士: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    (6815) 

8939. 

 蔡禮旭:反求諸己的智慧    (2749) 

8940. 

 蔡禮旭:經營人生要用理智而不是感情    (6322) 

8941. 

 蔡禮旭:懂得控制自己的脾氣與欲望,就是修養功夫    (7975) 

8942. 

 鐘茂森博士: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4098) 

8943. 

 蔡禮旭:職場上人與人的摩擦要如何拿捏    (3171) 

8944. 

 蔡禮旭:如何理解《弟子規》中“須順承”的“順”?    (3646) 

8945. 

 蔡禮旭:如何教導孩子孝順、愛護父母?    (5067) 

8946. 

 蔡禮旭:換位思考的智慧    (3451) 

8947. 

 蔡禮旭: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    (7279) 

8948. 

 蔡禮旭:老師教、領導教也要“須敬聽”    (2002) 

8949. 

 鐘茂森博士: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5431) 

8950. 

 劉素雲:看破、放下,是成佛必由之路    (13171) 


首頁| 上頁| 下頁 | 尾頁|轉到第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