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第200頁,共225頁:

9951. 

 蔡禮旭:敬重尊長    (2715) 

9952. 

 蔡禮旭:愛敬存心    (3634) 

9953. 

 蔡禮旭:辨善要看流弊    (2445) 

9954. 

 周泳杉老師:人和是企業最大的保障    (2677) 

9955. 

 陳大惠老師訪談錄之:婆婆不是媽帶來的災禍    (15157) 

9956. 

 李炳南居士:最簡單的淨宗早晚課    (43970) 

9957. 

 蔡禮旭:心真一切皆真    (3875) 

9958. 

 蔡禮旭:自利是惡 利他是善    (2302) 

9959. 

 周泳杉老師:有德此有人    (3507) 

9960. 

 蔡禮旭:家庭教育的原則要統一    (3292) 

9961. 

 蔡禮旭:辨善要看存心    (2320) 

9962. 

 蔡禮旭:著緊用功    (2393) 

9963. 

 周泳杉老師:把企業辦成學校    (2414) 

9964. 

 蔡禮旭:磨練孩子是歷練他一生的本事    (4916) 

9965. 

 蔡禮旭:身教則從    (2521) 

9966. 

 蔡禮旭:孩子的教育應擺首位    (2808) 

9967. 

 周泳杉老師:《弟子規》開宗明義講的就是執行力    (3270) 

9968. 

 黃念祖居士:《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次別序    (4440) 

9969. 

 蔡禮旭:孩子逆反是結果,原因何在?    (5423) 

9970. 

 蔡禮旭:教孩子《弟子規》,最重要的是什麼?    (4473) 

9971. 

 鐘茂森博士:為什麼做人要先立志?    (5153) 

9972. 

 蔡禮旭:經典是用來對照自己的    (2483) 

9973. 

 蔡禮旭:教子慎於始    (2602) 

9974. 

 蔡禮旭:寵子害子    (3311) 

9975. 

 蔡禮旭:當下快種好種子    (2503) 

9976. 

 周泳杉老師:領導和下屬相處的心態    (5283) 

9977. 

 蔡禮旭:父母的言行對孩子有甚深影響    (3547) 

9978. 

 蔡禮旭:教者 上所施 下所效    (7290) 

9979. 

 蔡禮旭:孝心是教出來的    (3208) 

9980. 

 周泳杉老師:稱職的領導要做到作之親    (2696) 

9981. 

 周泳杉老師:企業領導人要有辨惑的智慧    (3352) 

9982. 

 蔡禮旭:學習的方法:讀誦受持 為人演說    (3088) 

9983. 

 蔡禮旭:學為人父    (2806) 

9984. 

 蔡禮旭:慈是父德 孝是子德    (2316) 

9985. 

 蔡禮旭:順從五倫之道的法則做人謂之德    (3651) 

9986. 

 蔡禮旭:上一代跟下一代融成一體叫孝    (2514) 

9987. 

 蔡禮旭:行孝不能等    (3072) 

9988. 

 蔡禮旭:學會拒絕    (3677) 

9989. 

 周泳杉老師:改過的方法:攻其惡,無攻人之惡    (7231) 

9990. 

 黃念祖居士:《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初通序2    (5456) 

9991. 

 南懷謹:如何修證佛法(十三)    (7270) 

9992. 

 陳大惠:為什麼你總不能升官發財?    (20967) 

9993. 

 蔡禮旭:學習的次序是信解行證    (2957) 

9994. 

 周泳杉老師:先事後得是應有的工作態度    (4199) 

9995. 

 蔡禮旭:人生要有敬慎的態度    (2943) 

9996. 

 周泳杉老師:落實君親師就是為政以德    (2595) 

9997. 

 鐘茂森博士的母親:三十年教子心得    (41610) 

9998. 

 蔡禮旭:身體力行才是道德之人    (2755) 

9999. 

 蔡禮旭:夫婦是五倫大道的根本    (4784) 

10000. 

 蔡禮旭:做好事的心態    (2738) 


首頁| 上頁| 下頁 | 尾頁|轉到第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